《傷寒九十論》~ 熱入血室證(十六)
熱入血室證(十六)
1. 熱入血室證(十六)
辛亥二月,毗陵學官王仲景妹,始傷寒。七八日,昬寒,喉中涎響如鋸,目瞑不知人,病勢極矣。予診之,詢其未昬寒以前證。母在側曰:「初病四五日,夜間譫語,如見鬼狀。」
予曰:「得病之初,正值經候來否?」
答曰:「經水方來,因身熱病作而自止。」
予曰:「此熱入血室也。」仲景云:「婦人中風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夜則譫語,發作有時,此為熱入血室。醫者不曉,例以熱藥補之,遂致胸膈不利,三焦不通,涎潮上脘,喘急息高。」
予曰:「病熱極矣,先當化其涎,後當除其熱,無汗而自解矣。」予急以一呷散投之,兩時間,涎定得睡,是日遂省人事。自次日以小柴胡湯加生地黃,三投熱除,無汗而解。
白話文:
熱入血室證(十六)
辛亥年二月,毗陵學官王仲景的妹妹,最初感染傷寒,過了七八天後,出現昏迷、怕冷,喉中痰聲如鋸,雙眼緊閉不省人事,病情十分危急。我診斷時,詢問她昏迷前的症狀,她的母親在一旁回答:「發病四五天時,晚上會說胡話,像見鬼一樣。」我問:「發病時是否正值月經來潮?」母親回答:「月經剛來,因發熱而中斷。」我說:「這是熱入血室。仲景提過,婦女中風發熱時,若月經剛來,白天清醒,夜晚譫語,發作有規律,便是熱入血室。醫生不明白,誤用熱性藥物補益,導致胸膈不暢、三焦不通,痰涎上湧至咽喉,呼吸急促。」
我表示:「病情已極嚴重,須先化痰,再清熱,之後無汗自癒。」立即給予「一呷散」,兩時辰後痰止入睡,當天便恢復意識。次日開始服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連服三次後熱退,無汗而痊癒。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