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腹中痛」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腹中痛

腹中痛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主要表現為腹部疼痛,可伴有腹脹、腹瀉、嘔吐等症狀。根據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伴隨症狀的不同,可分為多種證型。

  • 胃痛:位於上腹部,疼痛性質多為隱痛、鈍痛,可伴有噯氣、反酸、燒心等症狀。
  • 腸痛:位於下腹部,疼痛性質多為陣發性絞痛,可伴有腹瀉、便秘等症狀。
  • 肝區痛:位於右上腹部,疼痛性質多為持續性鈍痛,可伴有肝大、黃疸等症狀。
  • 膽區痛:位於右上腹部,疼痛性質多為陣發性絞痛,可伴有噁心、嘔吐、黃疸等症狀。
  • 脾區痛:位於左上腹部,疼痛性質多為隱痛、鈍痛,可伴有腹脹、食欲不振等症狀。

腹中痛的治療以中醫辨證論治為主,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治療方法有:

  • 針灸:可用於治療胃痛、腸痛、肝區痛、膽區痛、脾區痛等。
  • 中藥:可用於治療胃痛、腸痛、肝區痛、膽區痛、脾區痛等。
  • 食療:可用於緩解胃痛、腸痛、肝區痛、膽區痛、脾區痛等。

腹中痛是一種常見的病證,如果出現腹痛的症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傷寒論》)**
  • 2.《醫心方》:「《範汪方》治寒疝腹中痛,小柴胡湯方:
  • 3.《外台秘要》:「又療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堅,或心下卒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外有微熱或咳,小柴胡湯方。
  • 4.《祖劑》:「其於不外不內,半表半裡,既非發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對,是當和解,則可小柴胡和解表裡之劑也。」加減法: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
  • 5.《普濟本事方》:「上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二個,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四分之一(以一枚為率)。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一兩一錢,栝蔞根一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分。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一兩。
▼ 展開更多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一男子卒患腹中痛,渴而時嘔,不大便數日,小便快利,短氣息迫,頭汗不止,舌上黑苔,心下硬滿,按之則痛,手不欲近,四肢微冷,脈沉結。乃與大柴胡湯,大效。

四逆散

  • 1.《皇漢醫學》:「**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傷寒論》)**
  • 2.《奇效良方》:「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小便不利,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 3.《外台秘要》:「千金翼療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方。
  • 4.《千金翼方》:「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瀉利下重,四逆散主之。方:
  • 5.《幼幼新書》:「大抵傷寒水氣皆因飲水過多。古人治水氣而咳者,病在陽則小青龍湯主之;病在陰則真武湯主之。)四肢厥逆,腹中痛,或泄利而咳,四逆散主之。(四逆散加五味子、乾薑。)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豬苓湯主之。《古今錄驗》橘皮湯治嗽佳。
▼ 展開更多

黃連湯

  • 1.《皇漢醫學》:「**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傷寒論》)**
  • 2.《皇漢醫學》:「山田正珍曰:「『陽明』二字,本當作『中焦』,乃對下文上焦句而言。王叔和不知文法如是,妄謂中焦即陽明胃腑之位,遂改作陽明耳。食穀欲嘔者,胃中虛寒,飲水淤蓄也。吳茱萸溫中,生薑逐飲,即此故也。按太陽下篇云:『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 3.《千金翼方》:「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黃連湯主之。方:
  • 4.《傷寒尋源》:「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按胸中有熱。則陽邪格於上。故欲嘔吐。胃中有邪氣。則陰邪格於下。故腹中痛。腹中痛。欲下而不得下也。欲嘔吐。欲吐而仍不得吐也。上熱下寒。法當和解。方用黃連瀉胸熱。乾薑散胃寒。復以半夏寬中而開結。
  • 5.《古今名醫方論》:「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
▼ 展開更多

大建中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小建中湯治裡急拘攣急痛,此方治寒飲升降,心腹劇痛而嘔,故能治疝瘕,腹中痛者,又能治挾有蛔蟲也。」
  • 2.《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謂之結此陰盛脈必有寒伏於中,故傷寒脈結,足冷腹中痛宜大建中湯,
  • 3.《赤水玄珠》:「結者,間至而動緩,而一止復來者曰結。此陰盛之脈,凡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炙甘草湯。若脈結足冷腹中痛,陽氣以微者,大建中湯。若雜病之脈結者,主有老痰、食積、死血在內,為之可治。若內無宿積,其脈結者,此為不相應病,發多難治也。

小建中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小建中湯治裡急拘攣急痛,此方治寒飲升降,心腹劇痛而嘔,故能治疝瘕,腹中痛者,又能治挾有蛔蟲也。」
  • 2.《女科指掌》:「婦人經水不利,下抵當湯。經閉不利,藏堅癖不止,中有乾血,下白物,礬石圓。六十二種風,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婦人腹中痛,當歸芍藥散、小建中湯。
  • 3.《女科要旨》:「「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此為婦人虛寒裡急腹中痛者,出其方治也。
  • 4.《醫門法律》:「_論《金匱》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二方_,本文云: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
  • 5.《金匱方歌括》:「(歌見長沙方歌括。),治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者主之。
▼ 展開更多

吳茱萸湯

  • 1.《皇漢醫學》:「山田正珍曰:「『陽明』二字,本當作『中焦』,乃對下文上焦句而言。王叔和不知文法如是,妄謂中焦即陽明胃腑之位,遂改作陽明耳。食穀欲嘔者,胃中虛寒,飲水淤蓄也。吳茱萸溫中,生薑逐飲,即此故也。按太陽下篇云:『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 2.《經方實驗錄》:「若華忽病頭痛,乾嘔,服吳茱萸湯,痛益甚,眠則稍輕,坐則滿頭劇痛,咳嗽引腹中痛,按之,則益不可忍,身無熱,脈微弱,但惡見火光,口中燥,不類陽明腑實證狀。蓋病不專系腸中,而所重在腦,此張隱菴所謂陽明悍熱之氣上循入腦之證也。按即西醫所謂腦膜炎之類。

芎歸膠艾湯

  • 1.《皇漢醫學》:「**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後因續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金匱要略》)**
  • 2.《皇漢醫學》:「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漏下腹中痛,及吐血、下血者。按凡治吐血、下血諸血證者,男子與婦人無別。」
  • 3.《女科指掌》:「《百問》曰:胎息未實,勞力觸犯,或食毒物,或房勞驚恐,致令子宮虛滑,經血淋瀝,敗血湊心,子母難保,此急症也。《產集》曰:肝經有風,榮經既為風所勝,則所下者,非養胎之血,作漏胎治則誤,宜防風黃芩丸,此實症也。《金匱要略》曰:妊娠下血,腹中痛者,為胞疽,芎歸膠艾湯。
  • 4.《醫學綱目》:「〔仲〕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後因續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芎歸膠艾湯主之。(方見血崩。)
  • 5.《藥徵》:「芎歸膠艾湯證曰:腹中痛。
▼ 展開更多

大承氣湯

  • 1.《經方實驗錄》:「若華忽病頭痛,乾嘔,服吳茱萸湯,痛益甚,眠則稍輕,坐則滿頭劇痛,咳嗽引腹中痛,按之,則益不可忍,身無熱,脈微弱,但惡見火光,口中燥,不類陽明腑實證狀。蓋病不專系腸中,而所重在腦,此張隱菴所謂陽明悍熱之氣上循入腦之證也。按即西醫所謂腦膜炎之類。
  • 2.《明醫指掌》:「因跌撲瘀血,腹痛脈芤,桃仁承氣湯加蘇木、紅花。(方見血證。)女人經閉,血積滯,腹中痛,玉燭散,(即大承氣湯對四物湯,二方一見傷食,一見血證。)或失笑散,(方見女科惡露條下。)或通經散。

桂枝湯

  • 1.《醫心方》:「夫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疼痛,灸刺諸藥所不治者,桂枝湯加烏頭湯主之:
  • 2.《集驗方》:「若服一劑晬時不解,病證不變者,當更服之,至有不肯汗出者,服二、三劑乃愈,服此藥食頃,亦當飲熱粥以助藥力。若初得病甚,便以火發汗,火氣太過,汗出不解,煩躁不得寐,因此湯加龍骨牡蠣各三兩,減桂心、生薑各一兩,不用芍藥。若虛勞裡急,腹中痛者,取前桂枝湯二升,加膠飴一升,適寒溫分再服。

四物湯

  • 1.《奇效良方》:「益營衛,滋氣血。治月水不調,臍腹㽲痛,婦人經病,或前或後,或多或少,疼痛不一,腰足腹中痛,或崩中漏下,或半產惡露過多,或停留不出,妊娠腹痛下血,胎不安,產後血塊不散,或亡血過多,惡露不止,四物湯加茱萸煎服,若陽臟少使茱萸,若陰臟多使茱。一方加香附子,治諸虛不足,並皆治之。
  • 2.《証治準繩‧女科》:「實者,腹中痛,煮附丸、四物湯加香附子。心虛者,恍忽多夢,健忘,舌強,小便多,面紅盜汗,柏子仁湯、酸棗仁湯加龍骨、京墨、百草霜,吞靈砂丹。又靈砂、當歸、蓮肉、龍骨、棗肉丸,參湯送下。崩中作麝香、當歸,香者,心氣已散,急服靈砂、龍骨等。
  • 3.《明醫指掌》:「因跌撲瘀血,腹痛脈芤,桃仁承氣湯加蘇木、紅花。(方見血證。)女人經閉,血積滯,腹中痛,玉燭散,(即大承氣湯對四物湯,二方一見傷食,一見血證。)或失笑散,(方見女科惡露條下。)或通經散。
  • 4.《明醫指掌》:「經候行過而作痛者,血氣俱虛也,八珍湯。經水過期而行,血不足也,四物湯加黃耆、陳皮。經水不調而血色淡黃者,血少也,四物湯加人參、黃耆、香附,腹中痛再加蘄艾、阿膠。血氣受傷,或生育多而瘦弱,經閉不行,四物湯加桃仁、紅花。
  • 5.《醫學傳心錄》:「產後血迷成血暈,惡露過多精神困,澤蘭(川)芎(人)參(當)歸(荊)芥甘(草),散號清魂定血暈。黑神(散)減(川)芎入(官)桂(黑)薑,炙甘(草)炒(黑)豆生蒲黃,淨露下胞除腹痛,酒煎童便效非常。產後如何惡露少,若無別病精神好,忽然寒熱腹中痛,選用黑神(散)真個巧。
▼ 展開更多

理中湯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傷寒腹痛有寒證,因服冷藥過多,大便自利,腹中痛,手足冷者,可與理中丸,甚者與附子理中丸、理中湯。未效,用姜附湯多加甘草煎,用諸熱藥即止。氣虛及老人傷寒後腹痛,大便如常,無熱,只是腹痛者,與黃耆建中湯,多服取效。
  • 2.《祖劑》:「若臍下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 下多者還用術 悸者加茯苓(二兩)。此方已具四君子湯 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 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 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 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
  • 3.《脈義簡摩》:「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一云腹中痛,小便利,理中湯主之。
  • 4.《醫學綱目》:「〔《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乾燥,倦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熱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海藏云:惡寒必欲嘔者,小柴胡湯;腹中痛者,理中湯。
  • 5.《脈經》:「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方在《傷寒》中。(一云:腹中痛,小便利,理中湯主之)

芍藥甘草湯

  • 1.《經方實驗錄》:「二診,痛已略緩,右足拘急,不得屈伸,伸則牽腹中痛,宜芍藥甘草湯。

黃耆建中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治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諸不足。
  • 2.《醫門法律》:「_論《金匱》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二方_,本文云: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
  • 3.《刪補名醫方論》:「_黃耆建中湯_,治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夜夢失精,四肢痠痛,手足煩熱,咽
  • 4.《痘疹心法》:「_三十一、黃耆建中湯_,治裡虛腹中痛。

當歸芍藥散

  • 1.《女科指掌》:「婦人經水不利,下抵當湯。經閉不利,藏堅癖不止,中有乾血,下白物,礬石圓。六十二種風,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婦人腹中痛,當歸芍藥散、小建中湯。
  • 2.《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婦人懷妊,腹中痛,當歸芍藥散主之。當歸芍藥散方當歸三兩芍藥一斤茯苓四兩白朮四兩澤瀉半斤川芎三兩上六味,杵為散,取方寸匙,溫酒和,日三服。

半夏瀉心湯

  • 1.《祖劑》:「即半夏瀉心湯加黃連(二兩)桂枝(三兩)減人參(一兩)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林億云此湯疑非仲景方。

通脈四逆湯

  • 1.《傷寒尋源》:「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 2.《長沙方歌括》:「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 3.《古今名醫方論》:「加減法:面赤色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一兩。
  • 4.《張卿子傷寒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
  • 5.《備急千金要方》:「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二服,脈出即愈。若面色赤者,加蔥白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逆,加生薑三兩。咽痛,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皆與方相應,乃服之。(仲景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 展開更多

當歸建中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孫思邈《千金要方》),治產後諸虛不足,腹中痛引腰背,少腹拘急者。
  • 2.《臨症驗舌法》:「治婦人產後,虛羸不足,腹中痛引腰背。小腹拘急,今恐甜多入脾,而去膠飴。則當歸建中,尤與肝臟氣虛切合矣。
  • 3.《退思集類方歌註》:「(孫思邈《千金要方》),治產後諸虛不足,腹中痛引腰背,少腹拘急者。

四逆湯

  • 1.《時方妙用》:「研末白飲和服二錢。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炮附子。○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杯。煮薤白。取三杯去滓。入藥末三錢。煮取一杯半。分溫再服。
  • 2.《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上銼散。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強人,加乾薑一錢;或惡寒脈微而利,利止仍亡血者,加人參半兩;或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能解,煩躁者,仍加茯苓半兩;面赤者,加連須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一兩;嘔者,加生薑一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半兩。
  • 3.《傷寒六書》:「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不趣小腹者,此欲自利也,四逆湯。

胃苓湯

  • 1.《醫學傳心錄》:「寒瀉腹中痛,大小便利清,胃苓湯一盞,薑棗水煎成。(即平胃散合五苓散)
  • 2.《王九峰醫案(二)》:「脾喜燥而惡濕,濕蘊痰滯傷脾,腹中痛瀉,進胃苓湯,痛瀉已止,宜和中調胃。

溫經湯

  • 1.《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衝任虛損,月候不勻,或來多不斷,或過期不來,或崩中去血過多不止。及治曾經損墮,損妊娠瘀血停留,小腹中痛,發熱下利,手心煩熱,唇口乾燥;及小腹有寒,久不受胎。

當歸散

  • 1.《儒門事親》:「治月經欲來前後,腹中痛。

五苓散

  • 1.《傷寒論(宋本)》:「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朮;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

白虎湯

  • 1.《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燥病,色黃,腹中痛不可按,大便難,脈數而滑,此燥邪乘脾也,白虎湯主之。白虎湯方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麻黃升麻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附子理中湯

  • 1.《保命歌括》:「如診得兩關脈遲而緊,此寒在中焦,脾胃受病也,其症腹中痛,嘔逆不食,宜附子理中湯。有表症者,養胃湯主之。

甘草湯

  • 1.《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熱病,腹中痛,不可按,體重,不能俯仰,大便難,脈數而大,此熱邪乘脾也,大黃厚朴甘草湯主之。大黃厚朴甘草湯方大黃四兩厚朴六兩甘草三兩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服一升,得大便利,勿再服。

半夏茯苓湯

  • 1.《女科指要》:「主以二陳湯,胸滿加枳殼,脾虛加白朮,氣鬱加香附,氣虛加人參,氣不順加蘇梗、烏藥,腹中痛加木香、砂仁,脾虛異功散,胃虛人參橘皮湯,脾胃兩虛六君子湯,氣血兩虛半夏茯苓湯。

補中益氣湯

  • 1.《怡堂散記》:「腹中痛加酒炒白芍、炙甘草;惡寒冷痛加去皮中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於加白芍、甘草中更加生黃芩二、三分;天涼時惡熱而痛,芩桂並加少許。
  • 2.《脾胃論》:「如腹中痛者,加白芍藥五分,炙甘草三分。

烏頭桂枝湯

  • 1.《保命歌括》:「其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者,以桂枝湯(方見傷寒)煎成五合,解開烏頭煎五合,共一升,名烏頭桂枝湯。初服二合,不治,即服三合。又不治,復加至五合。其治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 2.《蘭臺軌範》:「_烏頭桂枝湯_(《金匱》),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者。
  • 3.《證治摘要》:「烏頭桂枝湯,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治寒疝腹中絞痛。拘急不得轉側。發作有時。便人陰縮。手足厥逆。(外臺,按腰腹引陰囊痛脈弦緊者效)
  • 4.《中國內科醫鑑》:「烏頭桂枝湯(腹中痛。)
  • 5.《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寒疝,腹中痛,手足不仁,若逆冷,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者,烏頭桂枝湯主之。烏頭桂枝湯方烏頭五枚上一味,以蜜二升,煮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 展開更多

三物備急丸

  • 1.《成方便讀》:「_三物備急丸最猛,大黃巴豆乾姜勇。食停腸胃脹難消,冷熱諸邪腹中痛。_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 1.《傷寒治例》:「_和解_,半表裡證,多嘔,與小柴胡和之。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陰陽不交,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或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以升降陰陽。
  • 2.《張卿子傷寒論》:「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 3.《古今醫統大全》:「【和解】半表半裡證多嘔,小柴胡湯。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陰陽不交,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以升降陰陽。三陽發熱而嘔吐,俱用小柴胡湯。

梔子乾薑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中風五六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雞鳴散

  • 1.《赤水玄珠》:「若受杖後腹中痛,或發熱,及杖瘡痛甚如火,以雞鳴散下去惡血立愈。

薏苡仁湯

  • 1.《沈氏尊生書》:「其腹中痛,煩躁不安,或腹脹不食,小便澀者,薏苡仁湯。瘀血腸癰,小腹硬痛者,
  • 2.《赤水玄珠》:「_薏苡仁湯_,腸癰腹中痛,小便澀。
  • 3.《保嬰撮要》:「_薏苡仁湯_,治腸癰,腹中痛,煩躁不安,或脹滿不食,小便澀滯。

烏頭湯

  • 1.《嚴氏濟生方》:「治風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體疼痛,灸刺不能療,及賊風入腹,五臟拘急,不得轉側,發作叫呼陰縮。

桑螵蛸散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錢(十二歲),癇厥昏迷日發,自言臍下少腹中痛,此稚年陰弱,偶爾異形異聲,致驚氣入肝,厥陰沖氣,亂其神識,遂令卒倒無知(酸以斂魂,苦以清心,寧神,辛以開結行痰,溫以通陽泄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