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益爲則

《藥徵》~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酸棗仁

主治胸膈煩躁、不能眠也。

考證

酸棗仁湯證曰:虛煩,不得眠。

(為則按:虛煩當作煩躁。)

以上一方,酸棗仁二升。

辨誤

白話文:

主治胸口和膈膜部位煩躁不安、失眠的症狀。

考察驗證

酸棗仁湯的症候是:內心煩躁,無法入睡。

(編者按:此處的虛煩應當是指煩躁。)

上述方劑中,使用酸棗仁二升。

辨析錯誤

時珍曰:熟用不得眠,生用好眠,誤矣!眠與不眠,非生熟之所為也。乃胸膈煩躁,或眠或不眠者,服酸棗仁,則皆復常矣。然則酸棗仁之所主,非主眠與不眠也。而歷代諸醫,以此立論誤也,以不知人道也。夫人道者,人之所能為也。非人之所能為者,非人道也。學聖人之道,然後始知之。

白話文:

李時珍說:有人說熟食酸棗仁睡不著覺,生食酸棗仁能助睡眠,這是錯的!會睡不著或睡不著,並不是因為生熟的原因。而是因為胸悶氣滯,導致有的睡著了,有的睡不著。吃酸棗仁後,這些症狀都會恢復正常。所以,酸棗仁的作用並不是在於治療失眠或嗜睡。歷代的醫家們都把酸棗仁當作治療失眠的藥,這是錯誤的,因為他們不知道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就是人能做的事情,而人不能做的事情,就不是人的本性。只有學習聖人的道理,才能真正理解這些。

蓋眠者寤者,造化之主也,而非人之為也。而煩躁者,毒之為而人之造也,酸棗能治之。故胸膈煩躁、或寤而少寐、或寐而少寤,予不問酸棗之生熟,用而治之,則煩躁罷而寤寐復故。嗚呼悲哉!聖人之世遠人亡。歷代之學者,其解聖經,往往以天事混之於人事,故其論可聞,而行不可知也。

白話文:

睡眠和清醒是由自然界的主宰控制的,不是人為的。煩躁不安是由於外來毒素入侵造成的,人為原因導致的。酸棗仁可以治療這種情況。因此,當胸口和橫膈膜感到煩躁,或者醒著的時間少,睡覺的時間也少,我不管酸棗仁是生的還是熟的,都用它來治療,這樣煩躁不安就會消失,睡眠和清醒也會恢復正常。唉,可悲啊!聖賢的時代久遠,聖賢也已不在了。歷代學者解釋聖典,常常把天上的事情混同於人世間的事物,所以他們的理論可以聽,但實際應用卻不得而知。

人而不人,醫而不醫,吾黨小子慎之!勿混造化與人事矣。

品,考

酸棗仁,和、漢共有焉。漢產為良也。

白話文:

人如果不像人,醫生如果不像醫生,我們這些人要小心啊!不要把自然界的運作和人的行為混為一談。

品質,考察。

酸棗仁,中國和外國都有。但是產於漢地的品質較好。

2. 茯苓

主治悸及肉瞤、筋惕也。旁治小便不利、頭眩煩躁。

考證

苓桂甘棗湯證曰:臍下悸。

茯苓戎鹽湯,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茯苓澤瀉湯,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以上三方,茯苓皆半斤。

防己茯苓湯證曰:四肢聶聶動。

茯苓四逆湯證曰:煩躁。

以上二方,茯苓皆六兩。

茯苓杏仁甘草湯,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以上一方,茯苓三兩,而亦六兩之例。

苓桂朮甘湯證曰:身為振振搖。又云:頭眩。

苓桂五味甘草湯證曰:小便難。

苓薑朮甘湯,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白話文:

主要治療心悸、肌肉抽搐和筋骨抽動,還可以治療小便不利、頭暈目眩、煩躁不安。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證不具也。(說同上)

白話文:

用木防己代替石膏,加入茯苓和芒硝的湯劑。證狀不完全相同的。(方法與上面相似)

小半夏加茯苓湯證曰:眩悸。

半夏厚朴湯,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以上六方,茯苓皆四兩,此外苓桂劑頗多,今不枚舉焉。

茯苓甘草湯證曰:心下悸。

以上一方,茯苓二兩,而亦四兩之例。

茯苓飲,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栝蔞瞿麻丸證曰:小便不利。

葵子茯苓散證曰:頭眩。

真武湯證曰:心下悸、頭眩、身瞤動。

附子湯,證不具也。(說在互考中)

桂枝去桂加茯術湯證曰:小便不利。

以上方六,茯苓皆三兩。

五苓散證曰: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

以上一方,茯苓十八銖。

豬苓湯證曰:小便不利、心煩。

桂枝茯苓丸證曰:胎動。(說在互考中)

以上二方,茯苓諸藥等分。

白話文:

小半夏加茯苓湯用於治療眩暈和心悸。

半夏厚朴湯的適用症狀在此沒有詳細說明,詳情請參見互考部分。

以上六個處方中,茯苓的用量都是四兩。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使用茯苓和肉桂的處方,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茯苓甘草湯用於治療心悸。

以上這個處方中,茯苓的用量是二兩,但也有可能使用四兩。

茯苓飲的適用症狀在此沒有詳細說明,詳情請參見互考部分。

栝蔞瞿麥丸用於治療小便不通。

葵子茯苓散用於治療頭暈。

真武湯用於治療心悸、頭暈和身體震顫。

附子湯的適用症狀在此沒有詳細說明,詳情請參見互考部分。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用於治療小便不通。

以上六個處方中,茯苓的用量都是三兩。

五苓散用於治療肚臍下方有悸動感、口吐泡沫並伴有頭暈。

以上這個處方中,茯苓的用量是十八銖。

豬苓湯用於治療小便不通和心煩。

桂枝茯苓丸用於治療胎動不安,詳情請參見互考部分。

以上兩個處方中,茯苓和其他藥物是等量使用的。

上歷觀此諸方。曰心下悸、曰臍下悸、曰四肢聶聶動、曰身瞤動、曰頭眩、曰煩躁,一是皆悸之類也。小便不利而悸者,用茯苓則治。其無悸證者而用之,則未見其效。然則悸者,茯苓所主治。而小便不利者,則其旁治也;頭眩煩躁亦然。

互考

白話文:

以上這些中醫藥方中所提到的症狀,像是心臟狂跳、肚臍以下部位狂跳、四肢發抖、身體發抖、頭暈、煩躁等,這些都屬於悸動的症狀。

如果出現小便不順暢的悸動症狀,使用茯苓可以治療。如果沒有悸動症狀卻使用茯苓,則無法見效。因此,悸動症狀是茯苓主要治療的範圍,而小便不順暢只是它的輔助治療範圍;頭暈和煩躁也是如此。

茯苓戎鹽湯、茯苓澤瀉湯,各用茯苓半斤,以為主藥,而不舉茯苓之證。苓桂甘棗湯,亦用茯苓半斤,而有臍下悸之證。其他用茯苓為主藥者,各有悸眩瞤動之證。況於二方多用茯苓,而可無若證乎?其證脫也必矣。

白話文:

茯苓戎鹽湯和茯苓澤瀉湯,都使用茯苓半斤作為主藥,但沒有提到使用茯苓的證狀。苓桂甘棗湯也使用茯苓半斤,但有臍下悸動的證狀。其他使用茯苓為主藥的藥方,都有悸動、頭暈目眩、動搖不安的證狀。如果兩方都使用了這麼多的茯苓,可能沒有這些證狀嗎?那些證狀一定被遺漏了。

茯苓杏仁甘草湯方,是苓桂朮甘湯去桂術加杏仁者也,然則其脫茯苓之證也明矣。

茯薑朮甘湯,有身為振振搖證,此非桂之主證,而苓之所能治也,然則苓薑朮甘湯條,脫此證也明矣。

白話文:

茯苓杏仁甘草湯這個方劑,是從苓桂朮甘湯中去掉桂枝和白朮,加上杏仁組成。既然這樣,那麼它適用於茯苓證的症狀就很明顯了。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是防己茯苓湯,以黃耆、甘草代人參、芒硝者。而防己茯苓湯,有四肢聶聶動之證,是非黃耆、甘草之主證,而茯苓之所主治也。由是觀之,此湯脫四肢瞤動之證也明矣。

白話文: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這個方子,就是「防己茯苓湯」,用黃耆、甘草代替了人參和芒硝。而「防己茯苓湯」的症狀是四肢抽動,這不是黃耆和甘草的主要治療範圍,而是茯苓主治的症狀。由此可見,這個方子去掉了四肢抽動的症狀。

半夏厚朴湯,是小半夏加茯苓湯,更加厚朴、蘇葉者也。然則其脫眩悸之證也明矣。茯苓甘草湯方,是苓桂朮甘湯,去朮加姜者也。可以前例而推之。

茯苓飲,以苓為主,而不舉其證,以他例推之。心悸下而痞硬、小便不利、自吐宿水者,此湯所主治也。

白話文:

半夏厚朴湯是在小半夏加茯苓湯的基礎上,再增加厚朴和蘇葉。這樣它的治療暈眩悸動的證狀就更明顯了。茯苓甘草湯的方子,是從苓桂朮甘湯中去掉白朮,加入生薑得來的。可以根據前面的例子推論出來。

附子湯方,是真武湯去姜加參者也;真武湯條,有心下悸、頭眩、身瞤動之證,然則此湯之條,脫若證也明矣。

白話文:

附子湯的藥方,是從真武湯中去掉生薑,加上人參而成。真武湯的證狀,是有心悸、頭暈、身體無力等症狀,那麼這個附子湯方,當然是脫胎於這些證狀了。

桂枝茯苓丸證曰:胎動在臍上。為則按:蓋所謂奔豚也,而不可臆測焉。以旁例推之,上衝心下悸,經水有變,或胎動者,此丸所主也。

人參茯苓黃連,其功大同而小異,說在人參部中。

品考

白話文:

桂枝茯苓丸的適應證為:胎兒在上腹部活動。為則按: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奔豚」,但不能隨意推測。根據其他類似情況推斷,如果心悸、經水發生改變,或胎兒活動異常,都可以適用此丸。

茯苓,和、漢無異也。陶弘景曰:仙方止雲茯苓,而無茯神。為療既同,用之應無嫌。斯言得之,赤白補瀉之說,此臆之所斷也,不可從矣。

白話文:

茯苓無論是和國還是漢國所產,都沒有區別。陶弘景說:神仙方只記載茯苓,沒有茯神。由於它們的治療功效相同,使用時應該不會有問題。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而赤茯苓補,白茯苓瀉的說法,是根據自己的想象斷定的,不可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