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脾經 23%
胃經 21%
大腸經 11%
腎經 9%
肝經 9%
肺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雞鳴散

組成:檳榔、陳皮、木瓜、吳茱萸、紫蘇葉、桔梗、生薑。

整體功效: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主治:金刃傷,打撲傷,血瘀凝積,煩悶欲絕。

:金刃傷,打撲傷,指的是刀劍等利器所造成的傷口;血瘀凝積,煩悶欲絕,指的是傷口處血液凝結不散,導致患者感到煩悶、痛苦不堪。

方解:本方由檳榔、陳皮、木瓜、吳茱萸、紫蘇葉、桔梗、生薑組成。檳榔具有破血行氣、消積散結的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木瓜具有消食化積、理氣止痛的功效;吳茱萸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效;紫蘇葉具有散風解表、行氣止痛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生薑具有發散風寒、溫中止嘔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金刃傷、打撲傷、血瘀凝積、煩悶欲絕等症。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檳榔,味辛、苦,性溫,有小毒。主治金刃傷,打撲傷,血瘀凝積,煩悶欲絕。"
  2. 《醫學衷中參西錄》:"雞鳴散,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治金刃傷,打撲傷,血瘀凝積,煩悶欲絕。"

相關疾病

下肢靜脈瘤
尾椎疼痛
腳氣病
慢性腎衰竭
細菌性食物中毒
嘔吐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雞鳴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 組成:當歸須5錢,赤芍藥5錢,大黃5錢,降真、蘇木、甘草各少許。 主治:內外顛傷損骨。

雞鳴散, 出處:《傷科方書》。 組成:生地2錢,大黃3錢,杏仁(去衣)1錢,當歸(酒洗)1錢5分。 主治:跌打瘀血攻心,脈絕欲死。

雞鳴散, 出處:《三因》卷九。 組成:大黃1兩(酒蒸),杏仁3-7粒(去皮尖)。 主治:利去瘀血,推陳致新。主治:跌撲損傷,血瘀停積脅內,日久作痛。

雞鳴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六。 組成:牽牛子末1兩,胡粉1錢,大黃(蒸末)2錢,朴消(煉成粉)3錢。 主治:氣癧疼痛及熱毒結核,或多煩悶,熱而不寒者。

雞鳴散,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一。 組成:檳榔7枚,陳皮1兩,木瓜1兩,吳茱萸2錢,桔梗半兩,生薑(和皮)半兩,紫蘇莖葉3錢。 主治:行氣降濁,宣化寒濕。主治:腳氣。

雞鳴散, 出處:《東醫寶鑑·雜病篇》卷九引《三因》。 組成:大黃(酒蒸)5錢,當歸尾3錢,桃仁2-7粒(研)。 主治:推陳致新。主治:金刃傷,打撲傷,血瘀凝積,煩悶欲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唐侍中散

相似度 76%

檳榔湯

相似度 72%

消風除濕湯

相似度 62%

吳茱萸檳榔湯

相似度 61%

茱萸木瓜湯

相似度 60%

備急壓氣散

相似度 60%

木萸湯

相似度 60%

黑豆生薑湯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