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 傷寒緒論卷上 (1)
傷寒緒論卷上 (1)
1. 傷寒緒論卷上
長洲石頑張璐璐玉父纂述
余嘗考晉王叔和集,仲景傷寒書,未嘗不廢書,而三歎也嗟夫,
猶賴叔和為仲景之功臣,使無叔和之集,則傷寒書同於卒病論之不傳矣,
何能知有六經證治乎,即條辨尚論,亦無從而下手也,究二子所編,各有未當,
余竊不揣,復取仲景原文,重分其例,取尚論及各家之註,參以己見成纘論矣,
第殘逸已多,證治不備,擬搜諸家之論以補之,雖其間互有發明,
然未免多歧之惑是不得不博採往哲之言以綴輯之,惜歷代名賢,
遞相祖述未能一一乎標明,姑從證類次第,讀者毋以辭害義可也,謹敘六經,
傳變合病、併病、標本治法及正傷寒,兩感,三陰中寒,冬溫寒疫,傷風溫病,
白話文:
我曾研究過晉代王叔和集合的《傷寒論》與張仲景的著作,每一次都會放下書本,深深嘆息。謝天謝地,王叔和確實是張仲景的功臣,若無他的整理與編集,《傷寒論》恐怕會像其他疾病論述一樣失傳,人們也就無法得知六經的證治之道。
即使如此,王叔和與其他人對《傷寒論》的解讀與討論,我們也無法輕易進行。究其原因,在於他們的編輯仍有不足之處。因此,我不自量力,重新整理張仲景的原文,並重新歸納例子,融合了各大家的注釋,加上自己的觀點,形成了一部新的論述。
然而,由於原書遺失的部分已經很多,證治的內容也不夠完整,所以我想尋求各家的理論來補充。在這過程中,雖然發現了不少新的理解,但也可能引導出許多歧途,因此我不得不廣泛收集前人的智慧來加以整理。可惜的是,歷代的名醫大師們,他們的理論往往相繼引用,我未能一一詳細標明,只是按照《證類本草》的順序來排列,讀者們請務必以意義為主,不要被字句困擾。謹此列出六經及其相關的傳變、合病、併病、標本治法,以及正確的傷寒、兩感、三陰中寒、冬溫、寒疫、傷風、溫病等理論。
風溫時行,大頭溫疫溫瘧溫毒陽毒陰毒熱病,中暑濕溫中濕,風濕濕熱,痙病,
內傷虛煩,腳氣霍亂,內癰,赤膈,黃耳,夾食夾痰,夾水夾血夾氣夾陰,
冒雨溺水重身產後等四十證,暨以審證死證,逐一辨論如左。
如六經證人悉知為足經,不知有手經證間出也傷寒初受病時,頭項痛,腰脊強,
惡寒足太陽也,發熱面赤惡風,手太陽也,目疼鼻乾,不得臥,足陽明也,
蒸熱而渴手陽明也,胸脇滿痛口苦足少陽也,耳聾及痛,寒熱往來,
手少陽也,腹滿自利而吐,足太陰也,口乾津不到咽,手太陰也,脈沈細口燥渴,
少陰也,舌乾不得臥,手少陰也,耳足聾囊縮不知人,足厥陰也,煩滿厥逆,
白話文:
風溫時行、大頭溫疫、溫瘧、溫毒、陽毒、陰毒、熱病、中暑、濕溫、中濕、風濕、濕熱、痙病,內傷虛煩、腳氣、霍亂、內癰、赤膈、黃耳、夾食夾痰、夾水夾血夾氣夾陰,冒雨溺水、重身產後等四十種病症,以及審證死證,將一一分析如下:
如六經證人皆知為足經,卻不知有手經證間出。傷寒初受病時,頭項痛、腰脊強,屬足太陽經;發熱面赤惡風,屬手太陽經;目疼鼻乾,不得臥,屬足陽明經;蒸熱而渴,屬手陽明經;胸脇滿痛口苦,屬足少陽經;耳聾及痛,寒熱往來,屬手少陽經;腹滿自利而吐,屬足太陰經;口乾津不到咽,屬手太陰經;脈沈細口燥渴,屬少陰經;舌乾不得臥,屬手少陰經;耳足聾囊縮不知人,屬足厥陰經;煩滿厥逆,……
手厥陰也,傷寒以冬月寒水主令,故受病必先巨陽,若夫非時暴寒,亦必隨時傷犯,
與夫時行疫癘,隨其歲氣而犯虛,經異治疫,雖以六氣為主,
總不離陽明濕土至於伏氣發溫,必先少陽證見,熱病多兼包絡三焦,皆熱邪自內達,
外其治法可領悟矣。
按靈樞十二經脈,轉注如環,豈有六經傳變,只傳足經,不傳手經之理,
如太陽傳陽明,謂循經傳,太陽傳少陽,謂越經傳,太陽傳太陰,謂誤下傳,
太陽傳少陰,謂表裏傳太陽傳厥陰,謂首尾傳,因此經本虛邪即傳之,本經定例也,
故傷寒有六經之傳變,無藏府之傳次也,所以在太陽經有犯本者,
白話文:
手厥陰經,在傷寒中,由於冬月寒水主宰,所以受病必定先影響足陽明經。若非時節突然受寒,也必定會在當時傷到手厥陰經,以及當時流行的瘟疫,會隨著歲氣而侵犯虛弱之處,治療瘟疫的方法雖然是以六氣為依據,但總離不開足陽明經的濕土之證。至於伏氣發溫,必定先出現少陽經的證狀,熱病多半會同時侵犯包絡三焦,都是熱邪從內部發作而外達,治療的方法可以由此理解。
根據《靈樞》中記載的十二經脈,運轉如環,怎麼會有六經傳變,只傳足經,不傳手經的道理?例如太陽經傳給陽明經,稱為循經傳;太陽經傳給少陽經,稱為越經傳;太陽經傳給太陰經,稱為誤下傳;太陽經傳給少陰經,稱為表裏傳;太陽經傳給厥陰經,稱為首尾傳。這是因為,這段經脈原本虛弱,邪氣就會傳給虛弱的經脈,這是經絡固定的規律。因此,傷寒有六經的傳變,而不像藏府有傳承的順序。所以,在太陽經有病犯的,
有即入陽明之府者,有傳至陽明之經,而自經入府者,有傳至少陽之經,
而入陽明之府者,是以仲景有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之別也,
入府則邪有定著,不復傳次也,非但入府不傳,即太陽之犯本,少陽之入府,
俱不復傳矣,是知三陽有傳變有併合,三陰有傳經直入而無併合也,
即有三陰經轉出三陽,或傳入府,皆是邪氣向衰,正氣得復之候,
並無厥陰復傳太陽之理,此昔人所未明言也,而傳足不傳之手說,尤屬非理,
王安道曰:傷寒不傳手經,此開卷之首疑,而諸家紛紛竟無定論,竊意只傳足經者,
蓋以邪氣在經,未入藏府而言,若入藏府,則不可謂之獨在足經矣,何以言之,
白話文:
有些病邪直接進入陽明經的府,有些則先傳至陽明經,再從經脈進入府;還有些病邪傳至少陽經。
而那些進入陽明經府的病邪,就是張仲景所說的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之分。
病邪進入府,就表示它已經固定下來,不會再繼續傳播了。不僅進入府的病邪不再傳播,就連太陽經的本氣受犯,以及少陽經的病邪進入府,也都停止傳播了。
因此可知,三陽經有傳變和併合,而三陰經則有傳經直入,沒有併合。
即使三陰經轉出三陽經,或者病邪傳入府,也都是邪氣趨於衰弱,正氣恢復的徵兆。
沒有厥陰經再次傳入太陽經的道理,這點是古人沒有明言的。而說傳足經而不傳手經,更是沒有道理。
王安道說:「傷寒不傳手經,這是開卷之首的疑惑。」各家醫者紛紛討論,卻沒有定論。我私下認為,說只傳足經,是因為病邪還在經脈,尚未進入藏府。如果進入藏府,就不能說它只在足經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夫手太陽者小腸也,手陽明者大腸也,邪氣入胃,致有燥屎,大承氣湯下之,
小腸上接胃,下接大腸,燥屎由大腸而出,二經得無與乎,手少陽者三焦也,
邪在一身三焦獨能安乎,手太陰者肺也,肺為清肅之藏,主氣升降,
假如欬嗽氣逆,肺能保其清肅乎,手少陰者心也,手厥陰者心包也,
表裏熱極,神狂志亂,豈有君相二火,反泰然清靜者哉,東垣此事難知曰:
傷寒傳至五六日間,漸變神昏不語,或睡中獨語一二句,目赤唇焦,舌乾不飲水,
稀粥與之則嚥,不與則不思,六脈細數而不洪大,心下不痞腹中不滿,大小便如常,
白話文:
手太陽經是屬於小腸的,手陽明經是屬於大腸的,如果邪氣進入胃中,導致乾燥的大便,可以用大承氣湯來瀉除。
小腸在胃的上面,大腸在小腸的下面,乾燥的大便從大腸排泄出來,這兩個經絡難道沒有關係嗎?手少陽經是屬於三焦的。
邪氣遍佈全身,只有三焦可以安然無恙嗎?手太陰經是屬於肺的,肺是清肅之臟,主導氣息的升降。
如果出現咳嗽氣喘的情況,肺還能保持它的清肅嗎?手少陰經是屬於心的,手厥陰經是屬於心包的。
表裡邪熱極盛,神志狂亂,難道會有君臣兩火,反而泰然自若,心靜如水嗎?東垣先生說,這是很難辨別的一種情況:
傷寒病傳變到五六天,逐漸出現神志昏迷,說話含糊不清,或是在睡夢中自言自語幾句,眼睛發紅,嘴脣乾裂,舌頭乾澀,不喝水,
稀粥給他喝,他會吞嚥,不給他喝,他也不想喝,六脈細數而無力,心下不痞,腹中不滿,大小便如常。
或傳至十日以來形貌如醉人狀,虛見神昏,不得已用承氣下之誤矣,
不知此熱邪傳手少陰心經也,導赤瀉心湯主之,與食則嚥者,邪不在胃也,
不與則不思,以其神昏也,既不在胃,誤與承氣下之必死,今傷寒溫熱傳變,
多有此證,不可不察也。
至於合病併病,亦須明辨昔趙嗣真極意洗發,不過曰合病者,二陽經或三陽經,
同受病,病之不傳者也,併病者,一陽經先受病,又過一經病之傳者也,
以病之不傳者概合病,雖為定論,但未明言合病多,由冬時過溫,少陰不藏,
溫氣乘虛先入於裏,然後更感寒氣閉鬱於外,寒熱錯雜,遂至合病,其邪內攻,
白話文:
或者傳過去十天以來,神態就像喝醉酒的人,虛幻見神昏迷,不得已用了承氣湯下瀉,卻是一個錯誤。
不知道這個熱邪傳入了手少陰心經,應當用瀉心湯治療,如果吃東西會覺得嚥不下,那麼邪氣就不在胃裡。
不給他吃東西他就不會想吃,因為他神昏迷了,既然不在胃裡,錯誤地用承氣湯下瀉必定會死去,現在傷寒溫熱傳變,有很多這種證狀,不可以不注意。
至於合病併病,也須要明白辨別。從前趙嗣真極力宣揚洗發,但他只說合病就是二陽經或三陽經同時受病,是疾病沒有傳變的。併病就是一陽經先受病,又傳過一經的疾病。
用疾病沒有傳變的概括合病,雖然是定論,但沒有明白說明,合病多半是由於冬天過溫,少陰不藏,溫氣乘虛先進入體內,然後又感受寒氣鬱閉在體外,寒熱錯雜,於是導致合病,其邪氣內攻。
必自下利,不下利即上嘔,邪勢之充斥奔迫從可識矣,其黃苓湯雖主太陽少陽合病,
白虎湯雖主三陽合病,而實溫病熱病主方,慎不可以此誤治傷寒合病,設誤用之,
必難救藥也,其傷寒合病,仲景自有桂枝加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葛根湯,
麻黃等治法,觀仲景諸例,自可見矣。
併病者,先一陽經病未罷,又加一經證見,兩經聯貫為一也,嗣真云:
太陽陽明併病,若併而未盡,是傳未過,尚有表證若併之已盡,是為傳過,當下之,
白話文:
這種病症必定會拉肚子,如果沒有拉肚子就會嘔吐,邪氣肆虐奔走的情況是可以辨識的。它的黃芩湯雖然主治太陽少陽合病,
白虎湯雖然主治三陽合病,但實際上是溫病熱病的主方,必須小心不要誤用來治療傷寒合病,如果誤用,
就難以治癒了。對於傷寒合病,仲景自有桂枝加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葛根湯、
麻黃等治療方法,觀察仲景的諸多案例,就可以知道。
併病是一種先有一條陽經有病尚未痊癒,又出現另一條經的病證,兩條經脈聯貫為一體。嗣真先生說:
太陽陽明併病,如果病勢尚未緩解,這是傳經未過,還有表證;如果併病已經緩解,就是傳經已過,應該瀉下。
按此雖曰併病,而實傳經也,或言本二經病,一經證先盡,歸併於一經者,為併病,
此說似是而尤誤也,按仲景二陽併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
因轉屬陽明一條,此則太陽陽明併病也,至於二陽併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一條,
雖曰二陽併病,又云太陽證罷,獨見陽明府證,所以用大承氣湯,專治府實,
而不復用併病例藥也,考仲景書合病併病證,或止言太陽,或止言陽明,
少陽者甚多,如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此非太陽陽明併病例藥乎。
白話文:
雖然文中用了「併病」一詞,但實際上是指「傳經」。有些人認為,原本是兩個經絡的病症,其中一個經絡的證狀消失之後,併入另一個經絡,這就是「併病」。
這種說法看似合理,但其實並不正確。根據仲景的《傷寒論》,「併病」是指太陽病初期發汗,汗液排出不完全,導致病邪轉入陽明經。這種情況就是太陽病併陽明病。
至於「二陽併病」,是指太陽病的證狀消失,只出現潮熱這一條證狀。儘管這也被稱為「二陽併病」,但文中又指出「太陽證罷」,也就是隻有陽明經的證狀。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大承氣湯專門治療陽明經的實證,而不使用併病例的藥物。
在仲景的著作中,「合病」和「併病」的證狀,有時只提到太陽經,有時只提到陽明經,而很少提到少陽經。例如,太陽病出現麻黃湯證狀,但醫生誤用下法,導致腹瀉不止,脈搏急促,說明表證尚未解。此時,出現喘息和出汗的症狀,應使用葛根黃芩黃連湯治療。這不正是太陽病併陽明病的典型案例嗎?
又如標本治例,全要活法,所謂一病之標本者,如太陽中風枝桂證,先惡寒為本,
後發熱為標,其陽明熱病白虎證,口燥心煩為本,背微惡寒為標,此治本不治標也。
又兩病之標本,如伏氣發溫,復感客邪證,伏氣為本,客邪為標,
治以涼膈必加葱豉,其內傷發熱,兼冒虛風證,內傷為本,虛風為標,
治宜補中略入羌防,此治本兼標也。又傳經之標本,本太陽病,初得病時發其汗,
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此太陽為本,陽明為標,治以葛根仍用麻黃,
此治標必從本也。又一經之標本,如太陽病,頭痛發熱自汗,桂枝證為本病,
白話文:
就像治療標本的規則,全部都要靈活運用。所謂一病的標本,例如太陽中風的枝桂證,先畏寒是本,後來發燒是標,陽明熱病的白虎證,口乾心煩是本,背部稍有畏寒是標,這種是治療本,不治療標。
還有兩病的標本,例如隱伏的風邪發作變成溫病,又受到外來風邪的證狀,隱伏的風邪是本,外來的風邪是標,用涼膈散治療一定要加上蔥豉,內傷發熱,同時又兼有虛風的證狀,內傷是本,虛風是標,治療應該補益中氣,稍微加入羌活和防風,這是既治療本又兼顧標。
還有傳經的標本,本來是太陽病,一開始發病時讓它發汗,汗先出來不流暢,結果轉變成陽明病,這是太陽病是本,陽明病是標,用葛根湯仍然使用麻黃,這是治療標必須從本著手。
還有同一經絡的標本,例如太陽病,頭痛發熱出汗,桂枝證是本證,
後六七日不解,而煩渴飲水,邪入膀胱之本,五苓證為標病,此隨證治本治標也。
又一身之標本,如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以其人陽氣素虛,寒邪外鬱於表,
熱在皮膚為標,寒在骨髓為本,宜小建中加黃耆,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
以其人蓄熱素盛,寒鬱熱邪於內,寒在皮膚為標,熱在骨髓為本,宜桂枝加黃芩,
此寒熱互見,標本合治,不必如活人書,先後治例也。又寒熱之標本者,
如病人脈微而濇,夏月盛熱,欲著複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盛熱欲著複衣者,
白話文:
超過六七天不解,且煩躁口渴想喝水,邪氣已進入膀胱,五苓證為標證,應依據證狀治標治本。
此外,人體的標本關係如同:病人體內大熱,卻反倒想穿厚衣服,這是因為病人的陽氣原本虛弱,寒邪在體表鬱結,熱在皮膚是標證,寒在骨髓是本證,應使用小建中湯加黃耆治療。病人體內大寒,卻反倒不想穿厚衣服,這是因為病人的熱量原本就很盛,寒氣鬱結熱邪在體內,寒在皮膚是標證,熱在骨髓是本證,應使用桂枝湯加黃芩治療。
這類寒熱互見的狀況,需要標本兼治,不必像《活人書》記載的那樣,先治標再治本。此外,寒熱的標本關係如下:若病人的脈象微弱卻有力,在盛夏卻想穿厚衣服,在盛冬卻想脫光衣服;盛熱卻想穿厚衣服的人,是陽氣虛弱而寒氣鬱結於體表,應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盛寒卻想脫光衣服的人,是陽熱鬱結而寒氣鬱結於骨髓,應使用附子湯加麻黃治療。
陽微則惡寒也,宜附子理中加黃連,盛寒欲裸其身者,陰弱則發熱也,
宜竹葉石膏加附子,此不從標本,從乎中治,仲景所謂醫病是也。又先後之標本者,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
急當救裏,先受寒身疼痛為本病,後誤下之,續得下利清穀為標病,
先四逆救裏治標,後桂枝救表治本也,標本之法,略舉數條為例,詳仲景證治諸法,
餘可類推。
夫仲景治法不同,非極力精研,不能悟其間奧也,原夫傷寒之邪其始也,
白話文:
陽氣虛弱則會畏寒,宜用附子理中湯加黃連。寒氣過盛想要脫衣服的人,是陰氣虛弱而發熱。宜用竹葉石膏湯加附子。這不是從表證或本證著手,而是從中氣著手治療。正如仲景所說,這纔是真正的治病。另外,關於表證和本證的先後順序,在傷寒病中是先用下法,接著又出現腹瀉、穀物不消化的情況,同時身體疼痛,這時應急救裏氣。到了後來,身體疼痛緩解,大便清調,這時應急救表氣。先用四逆湯救裏氣來治標,再用桂枝湯救表氣來治本。表證和本證的治療方法,僅舉出幾則作為例子,具體可參考仲景的證治諸法,其他情況可以類推。
仲景的治療方法各有不同,如果不致力深入研究,就無法領悟其中的奧妙。原先,傷寒的邪氣在初期,
必先太陽寒水之經,所以惡寒發熱,此為表之外證,
故宜發汗開腠理而通其熱則愈或有汗之而不愈者,必有所夾而致,或夾痰,或夾食,
或挾水氣,或夾內傷,須辨脈證用藥,然必先撤外邪,稍兼清理痰氣,
而後專理他證,若內外併治,邪必內入,所謂汗之不得其宜,而入三陽之本也,
古云:發表未除,不可攻裏,上盛未除,不可攻下,真不易之定例也。
傷寒三陽證宜汗,失汗必致傳經,汗之不得其宜,或入三陽之,本或傳三陰之經,
若入三陽之本,此為表之裏證,當隨證分別和解,若入陽明之府,必大便燥結潮熱,
手足漐漐自汗,腹滿煩渴,當俟結定,方可攻裏,所謂下不厭遲也,
白話文:
首先要治太陽寒水經,才能消除惡寒發熱,這些是表證。
因此應該發汗來打開毛孔,讓熱氣排出,病就會好。有時發汗後還是沒有好,必定是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可能是痰、食物、水氣或內傷。
必須辨別脈象和症狀後用藥。不過一定要先祛除外邪,再稍微清理痰氣,之後才能專門治療其他症狀。如果一起治療內外症,外邪必定會進入內部,這就是所謂的「發汗不當,邪氣會進入三陽經」。
古人說:「發散治療沒有完成,不能攻治內裡;上盛的症狀沒有消除,不能攻治下焦。」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傷寒三陽經證需要發汗,如果沒有發汗,病症必定會傳經。發汗不當,可能會進入三陽經原位或傳到三陰經。
如果進入三陽經原位,這是表證轉成裡證,應該根據症狀分別調解。如果進入陽明經府,必定有大便燥結、潮熱、手腳心發熱、腹脹、口渴,應該等到大便排出後,才能攻瀉內裡,也就是所謂的「攻下不宜過早」。
若裏實燥渴,飲水過多,或下傍流之水者急下之,若傳三陰之經,必自下利,
腹滿嗌乾,燥渴厥逆,舌卷囊縮詳緩急下之,此雖曰三陰,實陽證也。
大抵傷寒身熱者,為熱在表,引飲小便黃赤,為熱在裏,身熱引飲,小便黃赤,
為表裏俱有熱,身涼不渴,小便清白,為表裏俱無熱,又曰:身拘急,表熱惡寒,
脈浮緊,為邪熱在表,引飲讝妄,腹滿實痛,發熱便秘脈沈緊,
為邪熱在裏,胸脇痞滿,或嘔吐,往來寒熱,脈在肌肉,
為邪熱在半表半裏自利脈沈細,但熱而無頭痛,或燥渴多喜溫飲,自覺足寒,
為少陰本虛而挾陽邪,雖是陽證,而實夾陰,與陽虛自中陰寒不同,
白話文:
如果內熱乾燥口渴,喝水過多,或者水從身體下部流出,就應該趕快泻下。如果熱氣傳到三陰經,一定會出現腹瀉。
肚子脹滿,喉嚨乾渴,口渴發冷,舌頭捲縮,反應遲緩,要趕快泻下。雖然叫做三陰證,但實際上是陽證。
總之,傷寒發熱,是因為熱氣在表層,導致喝水多,小便顏色黃赤,是因為熱氣在裡層。身熱喝水多,小便顏色黃赤,表示表裏都有熱氣。身體涼涼的,不口渴,小便清澈,表示表裏都沒有熱氣。
還有一種情況是,身體拘緊,表面發熱怕冷,脈象浮緊,表示邪熱在表層。喝水多,說胡話,肚子脹滿疼痛,發熱便秘,脈象沉緊,表示邪熱在裡層。
胸脇脹滿,或者嘔吐,反覆寒熱,脈象在肌肉上,表示邪熱在半表半裡。腹瀉,脈象沉細,只有發熱沒有頭痛,或者口渴喜歡喝溫水,自己覺得腳冷,表示少陰經虛寒,又夾雜著陽邪。雖然是陽證,但實際上夾雜著陰證,和陽虛導致的內寒不同。
亦有陽證誤用寒藥,而變為虛寒者,又有汗下太過,致陽虛而惡寒者,皆始本陽邪,
未傳寒中之證,並宜加溫經藥,不可拘於傷寒皆為熱邪,禁用溫補之說,
然究其根源,從陽經來者,溫經藥中,又不得不兼制陽藥,若峻用辛熱,
則真陰立槁也,觀真武湯中用芍藥茯苓,其義可見。王安道云:傷寒傳變不常,
或有循經而傳者,或有越經而傳者,或有傳二三經而止者,或有只在一經者,
或有傳至三陽而止者,或有傳盡六經不罷者,有從陽經傳變而為熱證者,
有直中陰經而成寒證者,有初入太陽不作鬱熱而成真陰證者,有始寒終熱者,
白話文:
同樣地,也有陽症誤用寒藥,導致變成虛寒的;還有汗下太過,導致陽虛而惡寒的,這些都是原本陽氣旺盛,尚未傳變到寒症的證候,都應該使用溫經的藥物,不能拘泥於傷寒都是熱邪,而禁用溫補的說法。
然而究其根源,從陽經傳來的病證,在溫經藥物中,又不能不兼用一些陽藥,如果過度使用辛熱藥物,就會導致陰液立枯。看《真武湯》中使用芍藥、茯苓,就可明白這個道理。
王安道說:傷寒的傳變變化多端,有的會循著經絡傳播,有的會越過經絡傳播,有的會傳二、三經而停止,有的只會在一經,有的會傳到三陽而停止,有的會傳遍六經而不停止。有的從陽經傳變而變成熱證,有的直接中到陰經而形成寒證,有的剛開始進入太陽經不形成鬱熱而變成陰虛證,有的開始時寒證最後變成熱證。
有始熱終寒者,全在脈與證別之,詳三陽之邪,則一於熱耳,
至三陰經證之或寒或熱者何也,夫仲景書本非全文,既遭叔和播亂之厄,
成無已止隨文註釋,竟不明言,何由為熱,何由為寒之故,此非不欲言也,
蓋止知傷寒皆是傳經,故疑於六經所傳俱為熱證,而熱無變寒之理,遂不敢別白耳,
以寒為本藏之寒歟,安得當熱邪傳裏之時,反獨見寒而不見熱者,且所用之藥,
能不助傳經之熱乎,以寒為外寒歟,則在三陽已成熱矣,豈有傳至三陰而反為寒哉,
成氏能潛心乎此,則必悟其所以然矣。夫三陽之病,其寒邪之在太陽也,寒鬱其陽,
白話文:
對於有始熱終寒的症狀,主要關鍵在於脈象與臨牀症狀的辨別,詳細地分析三陽經的邪氣,都只表現出熱性。
至於三陰經的症狀,為何會有寒有熱呢?張仲景的著作並非完整,後人又遭受了誤解和篡改的困擾,成無己只是隨文注釋,卻沒有明確提及為何會出現熱或寒的症狀,這不是不想說,而是隻知道傷寒傳經都是熱性的,因此懷疑六經傳經的症狀都是熱性的,熱性病症不可能轉變為寒性,所以不敢明確區分。
若認為寒是內在的寒性病症,那麼當熱邪進入體內時,怎麼會只見到寒性症狀而不見熱性症狀呢?而且所使用的藥物,怎可能不幫助熱邪的傳遞呢?
若認為寒是外在的寒性病症,那麼在三陽經已經形成熱性病症的情況下,怎麼有可能傳到三陰經反而變成寒性呢?
成無己如果能深入思考這些問題,必定能理解其中的原因。三陽經的疾病,其中寒邪在太陽經,寒氣抑制了陽氣的運行。
陽不暢而成熱,陽雖人身之正氣,既鬱則為邪矣,用麻黃發表以逐其寒,
則腠理通而鬱熱泄,故汗出而愈,苟或不汗不解,其熱不得外泄,則必入裏,
故傳陽明傳少陽,而或入府也,夫三陰之病,或寒或熱者何哉,蓋寒邪之傷人也,
或有太陽經鬱熱,然後以次而傳至陰經者,或有太陽不傳陽明少陽,
而便傳三陰經者,或有寒邪不從陽經而始,直傷陰經者,或有雖從太陽而始,
不作鬱熱,即入少陰,而獨見少陰證者,或有始自太陽,即入少陰,
而太陽不能無傷者,或有直傷陰經,而寒變為熱,及始寒終熱者,其鬱熱傳陰,
則為熱證,其直傷陰經,及從太陽即入少陰,則為寒證,其太陽不能無傷,
白話文:
陽氣不暢達而產生熱,陽氣雖然是人體的正氣,但如果鬱結不舒就會變成邪氣。用麻黃來發汗以驅逐寒氣,
那麼腠理(皮膚毛孔)通暢,鬱結的熱氣就會散發,所以出汗而痊癒。假設沒有出汗,鬱熱得不到外散,就一定會進入體內,
因此傳至陽明經、少陽經,或進入臟腑。三陰經的病症,有的寒有的熱,這是什麼原因呢?
概因寒邪侵襲人體,有的太陽經有鬱熱,然後依次傳到陰經的;有的太陽經不傳到陽明經、少陽經,
而直接傳到三陰經的;有的寒邪不從陽經開始,直接侵襲陰經的;有的雖然從太陽經開始,
但沒有產生鬱熱,直接進入少陰經而單獨出現少陰經的證候;有的從太陽經開始,直接進入少陰經,
而太陽經也不能避免受到損傷;有的直接侵襲陰經,結果由寒轉化為熱,以及一開始是寒證,最後變成熱證的。
鬱熱傳到陰經,就是熱證;直接侵襲陰經,以及從太陽經直接進入少陰經的,就是寒證;太陽經不能避免受到損傷的,就能夠從三陰經的脈象上看出來,這時就不能只治少陰經了。
則為脈沈而發熱證,其始寒而終熱者,則陰邪傳出陽分,為先寒後發熱證,
此三陰之病,所以或寒或熱也,邪氣暴卒,本無定情,而傳變不常耳,
若夫裏寒外熱之證,乃是寒邪入客於內,迫陽於外,或是虛陽之氣,
假作外熱之狀耳,非真熱邪所為也,觀仲景裏寒外熱之證,但以溫藥治裏,
而不治外熱,則知所治之意矣。所以仲景治太陽經虛,汗之不愈,即用四逆湯溫之,
如太陽病發熱頭痛脈反沈,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宜四逆湯是也,
更有少陰表證宜汗者,如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沈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脈象沉而發熱,是因為一開始寒邪入侵,最後轉為熱邪,這是陰邪傳入陽分,表現為先寒後發熱的症狀。
這三陰病症,因此會有寒熱交替的表現。邪氣入侵突然,本無固定的規律,傳變也不固定。
至於內寒外熱的症狀,是寒邪入侵身體內部,迫使陽氣外散,或者虛陽之氣外泄,造成假熱的現象,並不是真正的熱邪所致。觀察仲景書中對於內寒外熱的治療,只用溫藥治裡,而不治外熱,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仲景治療太陽經虛,出汗不止,就用四逆湯溫補陽氣。
比如太陽病發熱頭痛,脈象反而沉,如果沒有改善,身體疼痛,就要救治內寒,也應該用四逆湯。
還有少陰表證需要發汗的,比如少陰病初期,反覆發熱,脈象沉的,就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治療。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白黃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裏證,故微發汗也,
趙嗣真云:太陽證之溫經,少陰證之發汗,皆證類之變,故長沙各言反者,
以太陽發熱頭痛,脈當浮,今反沈,少陰脈沈,法當無熱,今反發熱也,
以其無頭痛,故為少陰,以其有頭痛,故為太陽,太陽脈當浮,今不能浮者,
以裏虛久寒正氣衰微所致,又身疼痛,故宜救裏,使正氣內強,迫邪出外,
而乾薑生附亦能出汗也,少陰脈沈無頭痛,當不發熱,今反發熱,知寒邪在表,
鬱閉而為熱,故用麻黃細辛以發表邪之熱,附子以溫少陰之經,熟附配麻黃,
白話文:
少陰病症,發病二、三日後,微微發汗,但這二、三日內沒有裡證,所以只是微微發汗。
趙嗣真說:太陽證溫煦經脈,少陰證發汗,都是證候類型的變化,因此長沙太守所說的相反論斷,
是因太陽病症發熱頭痛,脈象應浮,現在卻沉,少陰病症脈象沉細,應無熱,現在卻發熱。
因其沒有頭痛,所以是少陰病症。因其有頭痛,所以是太陽病症。太陽病脈象應浮,現在卻不能浮,
是因為裡虛寒久,正氣衰微所致,而且身疼痛,因此應救治裡虛,使正氣內強,迫使邪氣外泄,而【乾薑】生附子也能發汗。少陰脈象沉細,無頭痛,應不發熱,現在卻發熱,知道是寒邪在表,
鬱閉而化熱,因此用麻【黃細辛】發表邪熱,附子溫煦少陰經脈,熟附配麻黃,
發中有補,生附配乾薑,補中有發也,至第二證,言得之二三日,病氣尚淺,
比之前證稍輕,又無裏證變見,故宜微發汗所以去細辛加甘草,是汗劑之輕者也,
活人書卻去無證二字,改作常見少陰熱陽證者,
如經云心中煩不得臥或咽瘡聲不出者,或欬而嘔渴,或口燥咽乾,
或腹脹不大便是也,夫豈麻黃附甘草湯所可治耶。復有三陰轉屬胃府宜下者,
如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是為繫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鞭者,為陽明也,又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
白話文:
如果髮中還有發,可以用生附子配乾薑來補氣。如果補了氣後還有發,就是第二種證型。這種證型發病在二三日內,病氣較淺,
比第一種證型稍輕,而且沒有裡證變化出現,所以適合微微發汗來治療,可以用細辛、甘草等較輕的發汗劑。
《活人書》去掉了「無證」二字,改為常見的少陰熱陽證,
比如經文所說的,心中煩躁睡不著,或咽喉有瘡,聲音發不出,或咳嗽嘔吐口渴,或口乾咽乾,
或腹脹不大便等,這些都不是麻黃、附子、甘草湯可以治療的。還有三陰轉屬胃府,宜下利的,
比如傷寒,脈象浮而緩,手腳溫暖,這是厥在太陰,太陰證的身體應當發黃,如果小便自利,
卻不能發黃,到七八天大便像鞭子一樣的,是陽明證。又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的,應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厥陰下利,讝語有燥屎者,小承氣湯下之是也,
更有三陰轉出肌表宜汗者,如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少陰中風,
陽微陰浮者,為欲愈,厥陰病下利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宜桂枝湯,
厥陰病,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又有少陰變熱回陽者,如少陰病惡寒而踡,
時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凡此皆盡復陽也,至於汗下誤施,變害不測東云:
太陽始病當以汗,若當汗不汗解,則濕熱者表而發黃,發汗太過經虛風襲而成痙,
不當汗而汗,迫血妄行而成衂,大便不可妄動動早為犯禁,當汗誤下,
白話文:
適用於大承氣湯,厥陰下痢,胡言亂語伴有燥屎者,小承氣湯治療。
如果三陰病症轉到體表,需要發汗治療。例如太陰病,脈浮者可以發汗,適用於桂枝湯。少陰中風,陽氣微弱,陰氣浮動者,表示快要痊癒。厥陰病下痢之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應立即救治體表,適用於桂枝湯。
厥陰病,嘔吐發熱者,小柴胡湯。又有少陰病轉熱回陽者,例如少陰病惡寒且蜷縮著,時常煩躁,想要解開衣被者可以治療。凡此皆為陽氣完全恢復。
至於發汗、下瀉治療方法使用錯誤,產生的危害不可預測。
東明先生說:太陽病開始發作應該發汗治療,如果應該發汗卻不發汗,則濕熱邪氣會停留於體表,引起黃疸。發汗過度,經絡虛弱,風邪乘虛而入,形成痙攣。不應該發汗而發汗,會迫使血液亂行,造成衂瘡。大便不可隨意亂動,過早動用大便會觸犯禁令。應該發汗卻誤用下瀉治療,
則引邪入裏,而為痞結懊憹芎蘇散,當下誤汗,則為亡陽厥竭讝語,
小便不可輕利,利之為犯本,若渴而自汗多,雖小便不利,為陽明經熱,
不可誤用五苓,蓋五苓為太陽證下藥其功在,於驅胃中濕熱,而救津液,
故仲景又有小便數大便鞭,不更衣十日無所苦,渴者宜五苓散之例,
一以自汗多而渴,為液耗散,故禁利水傷津藥,一以小便數而渴,為濕熱內盛,
故宜驅熱利水藥,此當利不當利之別也若當利不利,必就陽明燥火,而成畜血發黃,
不當而利,必耗膀胱津液,而成燥血發狂,此皆誤治之失也。又按活人書云:
白話文:
如果誤用發汗的方法,邪氣就會深入體內,形成痞結,胸悶煩躁(可使用芎蘇散治療)。如果誤用發汗的方法,導致陽氣損耗殆盡,就會出現厥證,言語不清。
小便不可輕易利尿,利尿會損傷人體正氣。如果口渴自汗,即使不小便,也是陽明經熱證,
不可誤用五苓散,因為五苓散是太陽病證的治療藥物,其作用是驅散胃中的濕熱,並補充津液,
所以仲景還有小便頻繁、大便溏稀,十日不換衣服也沒有不適,口渴者應當服用五苓散的先例,
一個是自汗多而口渴,是因為津液耗散,所以禁止使用利水傷津的藥物,一個是小便頻繁而口渴,是因為濕熱內盛,
所以應當使用驅熱利水的藥物,這就是當利不當利之別。如果應該利尿卻不利尿,必定會導致陽明燥火,形成血瘀發黃,
不應該利尿卻利尿,必定會耗傷膀胱津液,形成血燥發狂,這些都是誤治的後果。又按照《活人書》中所說:
傷寒陽明證宜下,少陰證宜溫,夫陽明之經證,身熱目疼鼻乾頭痛,可宜下乎,
少陰之傳經熱邪,可宜溫乎況溫病熱病之少陰,尤不可溫也,自奉議此說行,
後世蒙害者不少矣。又兩感證,先救裏以四逆湯,後救表以桂枝湯,長沙本云:
先後發表攻裏,未嘗言救裏也,今以攻為救,豈不相背,若用四逆湯,是以火濟火,
而腹滿讝語囊縮等證,何由而除,兩感雖為死證,亦不當如是處治也。
至於直中三陰寒證,仲景在太陰則曰藏寒,以太陰居中,邪不能入必因冷物受傷也,
在少陰不曰中寒,即曰少陰病者,以少陰本寒水藏,若陰寒中藏必死,
白話文:
傷寒的陽明經證,應該用下法治療;少陰經證,應該用溫法治療。如果陽明經證,出現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頭痛的症狀,難道還能用下法嗎?
少陰經傳入的熱邪,難道還能用溫法嗎?況且溫熱病的少陰證,更不能用溫法。自從奉行這種說法以來,後世因此受蒙害的人不在少數。
又如兩感證,先用四逆湯救治裡證,後用桂枝湯救治表證。長沙本草中說過:先後發汗攻裡,並沒有提到救治裡證。現在把攻裡當成救治,豈不是自相矛盾嗎?如果用四逆湯,就是以火助火,腹滿、胡言亂語、小便短縮等症狀,怎麼能消除呢?兩感證雖然是死證,也不應當如此治療。
至於直入三陰的寒證,仲景在太陰經病中說藏寒,因為太陰居於中間,邪氣不能侵入,必定是因為接觸了寒涼之物而受傷。在少陰經病中,沒有說中寒,而說是少陰病,是因為少陰本身就是寒水藏,如果陰寒中藏,必定會死亡。
今受病者少陰經耳故處方皆用經,在厥陰乃曰中風,以風喜傷肝也。
凡六經中俱有中風傷寒之辨,如太陽脈浮有汗為中風,浮緊無汗為傷寒,
陽明善饑為中風,不能食為傷寒,少陰耳聾脇滿為中風,口苦咽乾為傷寒,
若三陰風寒無變異形證,但以四肢煩疼為中風,手足寒厥為中寒耳。
凡傳經少陰熱證,在本經失治,或治之未當,則復傳厥陰,熱深厥亦深,
而咽痛者為喉痹,嘔者轉為吐癰膿,下利者轉為便膿血,甚者發熱厥逆,躁不得臥,
仍是腎氣先絕而死矣。凡虛寒壞證,多少陰厥陰,然少陰最忌發熱,
發熱則恐腎中真陽飛越,厥陰最喜發熱,發熱則陰盡復陽,但少陰發熱,必大發躁,
白話文:
現在生病的人大多是少陰經出問題,因此處方都是使用針對此經穴的藥物。在厥陰經發病時稱為中風,是因為風邪容易傷害肝臟。
在六經中都有中風與傷寒的區別,例如:
- 太陽經脈浮現、有汗為中風,浮緊而無汗為傷寒。
- 陽明經容易感到飢餓為中風,不能進食為傷寒。
- 少陰經耳聾、腋下脹滿為中風,口苦、咽喉乾燥為傷寒。
若三陰經遭受風邪、寒氣侵襲,沒有出現特別的症狀,但四肢痠痛為中風,手腳冰冷為傷寒。
凡是傳到少陰經的熱證,如果在此經的治療不當或未完全治癒,就會傳到厥陰經,熱越深,厥逆也越嚴重,而咽喉疼痛者變成喉嚨腫痛,嘔吐者轉為吐出膿血,下痢者轉為排出膿血,嚴重者發燒、厥逆、煩躁不安,無法入睡,仍是腎氣先衰竭而死亡。
凡是虛寒所致的疾病,多少會出現陰厥的症狀,但少陰最怕發熱,發熱則擔心腎中的真陽外洩,厥陰最喜歡發熱,發熱則陰氣消散而陽氣恢復,但少陰發熱,一定會躁動不安。
悶亂不安,誠為危候,若利止厥回,脈見陽微陰浮,又為欲愈之徵也,厥陰發熱,
則厥逆止而漸溫,腹脹少緩而囊縱,吐利止而思食,方為陰盡復陽,
若見煩熱消渴脈數,又為真陰灼爍之象矣。又有少陰中風證,按盛起東云:
凡初起但覺畏寒,饑不能食,欲吐不吐,腹濡滿,大便秘,小便頻數及多,
脈來弦細浮弱,按之無根,此為少陰本虛自中之風,慎不可以腹滿,
不大便而誤下之,下之必不可救也,蓋寒則自利腹痛,風則腹滿不大便而按之不堅,
寒則小便清利,風則小便頻數,寒則身冷厥逆,風則自煩熱而手足煩疼,
寒則逆不食,風則欲吐不吐,饑不能食,稍食則脹滿不禁,寒則脈來沈細,
白話文:
情緒悶亂不安,實在是危險的徵兆。如果大便止住、厥逆(指冷汗四肢冰冷)退去,脈象初微的陽氣逐漸出現,陰氣浮動,這又是一種即將康復的徵兆。厥陰經發熱,那麼厥逆就會停止,身體逐漸溫暖,腹脹稍緩,痞塊逐漸消散,嘔吐腹瀉停止且有食慾,這才表明陰氣已盡,陽氣恢復。
如果看到煩熱消渴,脈象細數,這又是真陰被灼傷的象徵。還有一種少陰中風的證候,按照《盛起東》裡所說:凡是剛開始發作時,只感到畏寒,饑餓卻不能吃東西,想吐又吐不出來,腹中濡滿,大便祕結,小便頻數且多,脈象弦細浮弱,按上去沒有根基,這是少陰本虛自己引發的風證,要小心。不可因為腹滿和大便祕結就誤下藥,用瀉下法治療一定會造成不可挽救的後果。因為寒冷會導致腹瀉腹痛,風證會導致腹脹不排便,按上去不硬。寒冷會導致小便清澈通利,風證會導致小便頻數。寒冷會導致身體冰冷厥逆,風證會導致自己煩熱,手足疼痛。寒冷會導致噁心不進食,風證會導致想吐又吐不出來,饑餓卻不能進食,稍微吃點東西就會脹滿不禁。寒冷會導致脈象沉細,風證會導致脈象浮緩。
風則脈來浮弱,以風本陽邪上逆,與寒證陰邪下泄不同,即如中風之合病則嘔,
傷寒之合病則利是也。傷寒外編云:病在三陰,皆有下利腹痛厥逆躁渴,
但屬於陽者,必先發熱頭痛,漸至唇乾舌燥,煩渴喜冷飲,面色光彩,語言清亮,
手足溫煖,爪甲紅潤,身輕易於轉側,呼吸出於自然,小便或赤或澀,
脈來浮洪數大,此陽證也,至四五日後,傳進三陰血分,變出四肢厥冷乍溫,
或燥結或下利,躁渴潮熱,自汗讝妄,揚手擲足,氣息喘急,
小腹痛不可按,舌上胎厚而黃黑,甚則芒刺燥裂,脈沈而滑,皆三陽傳變之熱證,
其或身寒逆冷,神氣昏昏,脈來沈實附骨,乃火極似水,緣陽邪失於汗下所致,
白話文:
如果是有風的病症,脈象會浮弱,因為風本屬陽邪,向上侵襲,不同於寒證的陰邪是向下泄漏的。就像中風合併其他病時會嘔吐,傷寒合併其他病時會拉肚子一樣。
《傷寒外編》說:病在三陰經的話,都會有腹瀉、腹痛、手腳冰冷、煩躁口渴的症狀。但是,屬於陽證的話,一定會先發燒、頭痛,逐漸發展到嘴脣乾裂、舌頭乾躁、煩渴、喜歡喝冷水、面色發亮、說話聲音清亮、手腳溫暖、指甲紅潤、身體輕盈、容易翻身、呼吸自然,小便可能偏紅或發澀,脈象浮大、數而有力,這都是陽證。到了四五天後,熱邪傳入三陰經的血分,會出現四肢忽冷忽溫、或有便祕或腹瀉、躁渴、潮熱、自汗、胡言亂語、高舉手臂、亂扔腳的症狀,呼吸急促、小腹部疼痛且按壓會痛,舌苔厚而黃黑,嚴重時會出現舌刺、舌裂,脈象沉滑,這些都是三陽經傳變的熱證。
如果出現身體發冷、神志昏迷、脈象沉實且緊貼骨頭,表示陽氣太盛以致好像水分過多,這是因為陽邪沒有通過出汗或腹瀉排出體外所造成的。
雖身冷而不欲近衣,雖神昏而氣色光潤,雖腹痛必脹滿,而喘急不可按揉,
下利傍流清水,小便黃赤,大便或祕或黑,厥逆亦不過肘膝,厥過即發熱,
厥深熱亦深也,此為陽極似陰,不可誤認為寒而溫之。若發於陰者,始病不發,
熱無頭痛,便自利厥逆腹痛,口不渴,身體沈重,難以轉側,嘔吐瀉利,惡寒踡臥,
戰慄吐沫,手足指冷厥逆,爪甲青黑,面如刀刮,顏色黯慘而不光,
舌上雖黑而無胎,脈來沈遲細小,皆三陰自中之寒證,其或面赤戴陽,身有微熱,
咽乾煩躁,脈來數疾,無倫,乃水極似火,因虛冷內盛,逼其浮陽發外也,
白話文:
儘管身體發冷卻不想穿衣服,儘管精神昏沉卻氣色紅潤,儘管肚子疼一定會伴有脹滿,而喘氣急促而且不能按揉,
拉肚子是清水樣,小便呈黃紅色,大便時而便祕時而發黑,手腳冰涼不超過肘部和膝蓋,發作時就會發燒,
病情加重發燒也會加重,這是陽氣極盛類似陰症,不能誤認為是寒症而溫補。如果是陰氣發作,一開始發病時不會發燒,
發燒時沒有頭痛,反而會腹瀉、手腳冰冷、腹痛,不口渴,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嘔吐腹瀉,畏寒蜷臥,
發抖流口水,手腳指頭冰冷,指甲青黑色,面色像被刀刮過一樣,顏色灰暗無光,
舌頭雖然發黑但沒有舌苔,脈象細弱而緩慢,都是三陰寒證。還有一種情況,臉色發紅發熱,身體微熱,
咽喉乾燥煩躁,脈象急促而無規律,這是水氣極盛類似火症,因為虛寒內盛,逼迫浮陽浮於體外所致。
又如始本陽證,誤服涼藥,攻熱太速,其人腎氣本虛,胃氣素弱,遂變陰寒,
雖發熱面赤,欲引衣自覆,而手足必寒,或躁渴欲飲水而不能嚥或嘔噦而欬逆,
或咽痛而鄭聲,時噪悶亂,欲坐臥泥水中,稍祖露即畏寒莫禁,
腹痛可按可揉而不鞭滿,下利清穀白沫及淡黃水,小便清白,
厥逆過肘膝而不復熱舌上略有黑胎,與灰色胎,胎雖老必極薄無津,
而不燥裂無芒刺,脈多沈細,或浮大數疾,按之必虛軟無力,不鼓擊於指下者,
此為陰極似陽,不可誤認熱證而下之,此證急溫,尚且十難救一,下之百不一生矣。
喻嘉言云:凡傷寒初起發熱煎熬津液,鼻乾口渴便祕,漸至發厥,不問知其為熱也,
白話文:
就像一開始的陽性症狀,若誤服寒涼藥物,過度抑制熱症,導致患者腎氣原本虛弱,胃氣一向薄弱,於是轉變為陰寒。
即便發燒臉紅,想蓋上衣服取暖,但手腳必定冰冷;或感到心浮氣躁、口渴想喝水卻難以下嚥,或嘔吐噁心想嘔,或喉嚨痛且發出怪聲,時常煩躁不安,想坐在或睡臥在泥水中,稍微露在外面就忍不住畏寒。
腹痛可以用手按或揉,但不會出現腹脹,腹瀉為清澈的米飯湯和白泡沫或淡黃水,小便清澈呈白色。
手腳冷到超過肘膝部位且不再發熱,舌頭上略有黑色舌苔和灰色舌苔,舌苔雖然很厚但必定非常薄,而且沒有津液,但也不會乾裂或有芒刺,脈象大多沉細,或浮大且脈率快速,按壓起來必定虛軟無力,按在手指下不會鼓動。
這是陰氣極盛但表現為陽性症狀,不可誤認為是熱症而服用瀉藥治療,這種症狀需要緊急溫補,即便如此,十個病人中也難救回一個,如果服用瀉藥,則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
喻嘉言說:「凡是傷寒初期發熱煎熬津液,造成鼻腔乾燥、口渴、便祕,漸漸發展到發冷,不必探問病人,就知道是由於熱症所致。」
若證忽變陰厥,從古至今無一也,蓋陰厥得之一起便直中陰經,唇青面白,
遍身冷汗,便利不渴,身踡多睡,醒則人事了了與傷寒傳經之熱邪,轉入轉深,
人事昏惑者萬萬不同,如先犯房勞,而後傷寒,世醫無不為陰證,
往往投以四逆等湯,促其暴亡,而諉之於陰極莫救,總由傳派不清耳,
蓋房勞而病外感者,其勢不過比常較重,以陰虛陽往來之非陰盛無陽之比,
汗下藥中,不過稍加甘溫,照顧元氣耳,且仲景明言,厥多熱少則病進,
熱多厥少則病退,厥愈而熱過久者,必便膿血發癰,厥應下而反汗之,必口傷爛赤,
先厥後熱,利必自止,見厥復利,利止反汗出咽痛者,其喉為痹,厥而能食,
白話文:
如果病情突然轉變為陰厥,從古至今都未曾聽過。因為陰厥症狀從發作開始就直中陰經,嘴脣青黑、臉色蒼白、全身冷汗淋漓、不口渴也不排便、身體蜷縮嗜睡,醒來後意識清醒。這與傷寒傳經熱邪逐漸轉深、讓人意識昏迷有天壤之別。
像是如果先發生房事勞累,後又感染傷寒,其他醫者都會當成陰證來治療,常常使用四逆湯等湯劑,加速病人死亡,然後推託說是陰氣極盛,無法挽救。這都是因為傳承不清所致。
房事勞累後又感受外感邪氣,病情只會比平常嚴重一點,陰虛陽盛和陰盛無陽是不同的。在使用汗下藥的時候,只要稍加溫補甘草,照顧元氣即可。
而且仲景也明言,厥證發熱少,病情就會進展;發熱多,厥證就會退。厥證好轉而發熱時間過長,一定會排膿血或發癰;厥證本應發汗,卻反倒使用下法,一定會出現口瘡、口腔潰爛、發紅。
如果先發厥證後發熱,腹瀉症狀必定會自動停止。看到厥證又出現腹瀉,腹瀉停止反而出汗、咽喉疼痛的,表示喉嚨受到阻滯;厥證發作時還能進食的,
恐為除中,厥止思食,邪退欲愈,凡此之類,皆熱深厥深之旨,原未論及於厥陰也,
至於陽分之病而妄汗吐下,致汗多亡陽,吐利煩躁,四肢逆冷,皆因用藥差誤所致,
非以四逆真武等湯挽之,則陽不能回,亦原不為陰證立方也,蓋傷寒發熱發渴,
定然陰分先虧,以其誤治,陽分比陰分更虧,
不得已從權用辛熱先救其陽與純陰無陽,陰盛隔陽之證,相去天淵,
不知治陰證以救陽為主,治傷寒以救陰為主,傷寒縱有陽虛當治,
必看其人血肉充盛,陰分可受陽藥者,方可回陽,若面色黧黑,身如枯柴,
一團邪火內燔者,則陰已先盡,何陽可回,而敢助陽刦陰乎,證治方云:
白話文:
凡是病熱深藏,表裡皆熱的證狀,如果渴止後就想吃東西,邪氣消退後病情也趨向好轉,這些情況,都是屬於陽邪入裡的證候,並不涉及厥陰證。
至於陽證而亂用發汗、嘔吐、瀉下的方法,導致陽氣大量耗損,出現煩躁、四肢逆冷等症狀,都是因為用藥錯誤所致。
如果不使用四逆真武等湯劑來搶救,陽氣便無法恢復,這原本也不是針對陰證所設立的方劑。因為傷寒發熱口渴,必然是陰分先虧損,但如果誤治,陽分比陰分損得更厲害,就不得不權宜使用辛熱之藥來先救陽氣,而純陰證和無陽、陰盛隔陽證,兩者相差甚遠。
不知道治療陰證應以救陽為主,治療傷寒應以救陰為主,傷寒雖然也有陽虛需要治療的情況,但必須觀察病人的血肉是否充盛,陰分是否還能承受陽藥,才能回陽。如果面色黧黑,身體像枯柴,內有邪火灼燒者,則陰已先竭,哪來的陽氣可回,又怎敢幫助陽氣來侵害陰分呢?
若證未辨陰陽,且與四順丸試之,(即理中倍甘草)可見從前未透此關,縱有深心,
無可奈何耳,至於元氣大虧,陰盛格陽之證,庸醫往往反認陽證,遽施下藥,
殺人多矣,今麤工治傷寒,漫不辨其名證,一見發熱,其初概用表藥,
不論虛實,不分經絡,雜用三陽經藥,表之不愈,五六日間,稍見胸腹滿悶,
便以承氣下之,汗下不效,別無措手委之天命,總由未得傷寒真訣耳。
傷寒者,冬時嚴寒,感冒殺厲之氣而病也交霜降節後,春分節前,病發熱頭痛者,
皆謂之正傷寒,始風寒之在太陽經,必惡寒發熱,頭項痛,腰脊強,
白話文:
如果證候未區分陰陽,先以「四順丸」(即理中丸加倍甘草)治療,便可看出過去未參透醫理的關鍵。儘管有深刻的體悟,仍無計可施。至於元氣大虧,陰氣過盛阻滯陽氣的證候,庸醫常常誤認為陽氣偏盛的證候,倉促施用瀉下藥物,害死不少人。現在庸工治療傷寒,隨便不區分病名證候,一見發燒,一開始就用發散表邪的藥物,不論虛實,不分經絡,混用三陽經的藥物。發散治療無效,五、六天後,稍見胸腹飽脹悶痛,便用承氣湯瀉下。出汗下瀉都無效,便束手無策,任由病人生死,總是由於沒有掌握傷寒真訣。傷寒是由於冬天嚴寒,感染了寒厲之氣而發病的。從霜降節氣後,到春分節氣前,發熱頭痛的,都稱為正傷寒。一開始風寒在太陽經,一定惡寒發熱,頭項疼痛,腰脊僵硬。
脈浮而緊無汗不能食為傷寒,麻黃湯若尺中遲弱者,為衛氣不充,
當用黃耆建中為主,若陽虛不能作汗,或面色戴陽足冷夾陰者,再造散,
脈浮而緩自汗能食者,為中風,桂枝湯,脈浮緊而數,身疼不汗出,發熱煩躁,
為風寒兩傷,大青龍湯,若脈浮緩自汗,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
或乾嘔,或欬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利,少腹滿,或喘,為心下有水氣,
小青龍湯,太陽表邪不已,或犯膀胱之本,或入陽明之府,或傳陽明之經,
白話文:
脈搏浮而緊,沒有汗,吃不下東西,這是傷寒,要用麻黃湯。如果尺脈遲緩微弱,說明衛氣不足,應該用黃耆建中湯為主。如果陽氣虛弱,無法出汗,或者面色蒼白,手腳冰冷,夾雜陰寒,就用再造散。
脈搏浮而緩,自汗,能吃東西,這是中風,要用桂枝湯。脈搏浮緊而快,身體疼痛,不出汗,發熱煩躁,這是風寒兩傷,要用大青龍湯。如果脈搏浮緩,自汗,身體不痛但沉重,時而輕時而重,沒有少陰證,或者乾嘔、咳嗽、口渴、腹瀉、哽咽、小便頻數、少腹脹滿、喘不過氣,這是心下有水氣,要用小青龍湯。
太陽表邪未解,可能犯了膀胱之本,或者進入了陽明之府,或者傳到了陽明之經。
所謂犯本者,如太陽經發汗不解,誤用利水藥,熱結膀胱,小便難煩渴引飲者,
五苓散,若自汗多者,屬陽明,則又禁用五苓,恐重竭其津液也,如狂喜忘為畜血,
桃核承氣代抵當選用,火迫刦汗,亡陽驚狂,起臥不安者,此火逆犯本也,
救逆湯,如脈浮數而嘔吐者必傳陽明經,其證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
頭痛自汗而脈長,桂枝加葛根湯,有食必作脹悶,更加橘半枳朴,
若自利者葛根湯嘔加半夏,稍遲必入陽明之府,其證日晡潮熱,
手足漐漐自汗而脈滑,此屬胃實,俟其結定,用承氣輩攻之,
白話文:
所謂犯本的狀況,像是太陽經發汗後沒有解除,誤用利水的藥物,導致熱氣聚集在膀胱,導致小便困難、煩渴、愛喝水的症狀。
五苓散,如果自汗很多,屬於陽明經證,則又禁用五苓散,以免更耗盡津液。如果狂喜忘形、像是畜血引起的,
可以改用桃核承氣湯來替代使用。火熱迫切導致汗出,陽氣衰弱、驚狂,起臥不安的狀況,這是火逆犯本的徵兆。
救逆湯,如果脈浮而數且嘔吐,必定傳變到陽明經。症狀表現為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無法入睡,頭痛、自汗,脈搏長。用桂枝加葛根湯,如果伴有飲食就脹悶,再加上橘皮、枳實。
如果自利,葛根湯中加半夏。稍晚必定會傳入陽明,症狀表現為日落後潮熱,手腳浮腫、自汗,脈搏滑利。這是胃氣實證,等到病情穩定,使用承氣湯一類的藥物攻下。
如陽明不入府,邪氣在經未罷,必傳少陽,其證頭疼目眩,耳聾口苦,
脈弦脇痛,寒熱往來,小柴胡湯蓋少陽居表裏之半,外有太陽之惡寒,
內有胃府之惡熱,故往來寒熱,少陽與厥陰為表裏,少陽主邪欲入,而寒熱交爭,
厥陰主邪欲出,故厥逆反覆也,少陽寒熱往來,六七日至十餘日,大便不行,
腋下汗出,方可用大柴胡微利之,緣膽無出入,瀉土所以瀉木也,
如八九日腋下無汗,為膽未實,誤用承氣下之,必犯少陽之本,則胸滿驚煩,
小便不利讝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龍骨牡蠣湯,至傳三陰,
白話文:
如果陽明經氣不進入胃府,而邪氣在經絡中還沒清除,必定傳到少陽經。其症狀為:頭疼、頭暈、耳聾、口苦,脈弦、脇痛、寒熱往來。
[小柴胡湯]能夠治療少陽經的疾病,因為少陽經位於表裡之間。外有太陽經的惡寒,內有胃府的惡熱,所以會出現寒熱往來。少陽經與厥陰經為表裡,少陽經主邪氣想要進入,而寒熱交爭,厥陰經主邪氣想要外出,所以會出現厥逆反覆。
少陽經寒熱往來,六七天至十餘天,大便不通,腋下出汗,纔能夠使用大柴胡稍微攻下它。因為膽經沒有出入,所以瀉掉土氣就能夠瀉掉木氣。
如果八九天腋下不出汗,表示膽經還沒有實熱,誤用承氣湯攻下,必定會損傷少陽經的根本,則會出現胸悶、驚煩,小便不利、言語不清,全身沉重,不能轉側。此時應當使用柴胡、龍骨、牡蠣湯。等到邪氣傳到三陰經時,
太陰則腹滿嗌乾下利,而脈沈細者,小建中和之,因誤下陽邪內陷而腹痛者,
桂枝加芍藥,痛甚加大黃,此關乎平昔元氣盛衰,及有無宿滯之分也,熱傳少陰,
必口燥舌乾而渴,脈沈下利,邪熱奔迫故也,若手足微逆者,四逆散,若下利清水,
心下鞭痛而讝語者,大承氣湯,又有元氣素虛,或汗下過劇,
陽氣傷而成虛寒證者,不可執認傳經而禁絕溫補也,熱傳厥陰,則有下奪外解之分,
若手足厥寒,脈細欲絕,或下利脈大而腸鳴者,並用當歸四逆湯,若誤下而脈沈,
白話文:
太陰經氣證候:腹脹、喉乾、腹瀉,脈象細弱,用小建中湯調理。誤用瀉法導致陽邪內陷而腹痛的,用桂枝加芍藥湯,疼痛劇烈加用大黃。
辨證應考慮平素元氣是否旺盛,有無宿滯。熱邪傳入少陰經,會出現口乾、舌燥、口渴,脈象細弱,腹瀉,是邪熱壅盛所致。如果手腳溫熱,可用四逆散。
若腹瀉清液,心下劇痛,神志昏亂,可用大承氣湯。還有元氣虛弱,或出汗過多,陽氣受傷而出現虛寒證狀的,不能拘泥於經絡傳變,而禁止溫補。
熱邪傳入厥陰經,有下陷和外散之分。如果手腳冰冷,脈象微細,或腹瀉,脈象大而腸鳴,都可用當歸四逆湯。如果誤用瀉法導致脈象虛弱,用小建中湯調理。
厥逆自利,煩滿囊縮,小承氣湯,若脈浮緩而囊不縮,雖厥逆下利必自愈,
乃陰盡復陽,風從木化也,可與小劑桂枝湯,助其作汗而解,此六經證治大略耳,
其他誤治變證,詳纘論六經諸篇,及細證例中,此不復贅。傷寒汗後熱不退,
仍頭項強痛,而勢稍減者,更宜汗之,若反劇煩擾者,必有夾食夾痰,
或有宿病之故,當推其源而治之,大凡汗後熱不退,作危證斷之,若汗後熱愈甚,
脈躁疾,名陰陽交者死,傷寒五六日,裏證具而下之,下後熱不退,
胸中堅滿不消或腹中疼痛不止,脈尚數實者,此為下未盡,或下後一二日,
更煩熱喘滿者,並可用小承氣湯復下之,若大下後身熱不退心中結痛,
白話文:
如果患者出现手足厥逆、自汗、胸闷腹胀、腹部缩紧等症状,可以使用小承气汤治疗。但如果脉象浮缓且腹部没有缩紧,即使出现手足厥逆和腹泻,也可能会自行痊愈,这是因为阴气已经耗尽,阳气开始恢复,风邪从木气转化而来,可以服用小剂量的桂枝汤帮助患者出汗解表。以上是六经辨证论治的大概原则,其他误治和变证的情况,请详细查阅六经诸篇以及细证例中,这里就不再赘述。如果伤寒患者出汗后热度不退,仍然头项强痛,但病情略有减轻,更应该继续使用汗法治疗。如果反而更加烦躁不安,可能是夹杂食物或痰湿,或者有宿疾未愈,应该追根溯源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如果出汗后热度不退,出现危重症状,应该及时治疗。如果出汗后热度反而加重,脉象躁急,称为阴阳交感,预后不良。伤寒病程五六天,里证明显,使用下法治疗,下泻后热度不退,胸中坚满不消或者腹痛不止,脉象仍然数实,说明下泻不彻底,或者下泻后一两天,更加烦热喘满,都可以使用小承气汤再次下泻。如果大下后身体发热不退,心中结痛,……
懊憹頭汗,梔子豉湯湧吐之,凡傷寒六日傳六經為一候,七日當解若不解,
再傳至十三日,謂之過經不解,二十餘日不解,謂之再過經不解,
宜詳虛實輕重或和解,或下奪之,若脈黃柏陷者大危,若過經不解,脈虛數,
人弱發熱,口乾舌燥者,此為虛證不可下,以參胡三白,或小柴胡增損主之,
至於愈後熱不盡,伏留藏府經脈之間,致變他病不一,如邪火伏於脾,
則變中滿不食,伏於胃,移熱於脾,則變休息痢,伏於心,移熱於小腸,
則變淋血溺痛,痛甚則小便不通,多不可治,伏於肝則變囊癰陰腫,伏於肺,
白話文:
懊惱的頭汗,用「梔子豉湯」使它吐出來。只要傷寒六天後傳到六經,就稱為一候,七天必須解熱,若不退燒,
再傳到十三天,稱為過經不解,超過二十天不解,稱為再過經不解,
應詳查虛實或輕或重,或是和解,或是瀉下它。如果脈象陷於「黃柏」,情況十分危急,如果過經不解,脈象虛數,
人體虛弱發熱,口乾舌燥,這是虛證,不可瀉下,可以用參、胡、三白湯,或小柴胡湯加減使用。
至於痊癒後熱邪未盡,潛藏於臟腑經脈之間,造成其他疾病不一。例如邪火潛藏於脾,
就會變成腹部脹滿、不思飲食,潛藏於胃,熱氣移到脾,就會變成休息痢,潛藏於心,熱氣移到小腸,
就會變成血尿疼痛,如果疼痛太過劇烈,小便會不通,多數難以治療,潛藏於肝會變成囊腫陰腫,潛藏於肺,
則變肺癰吐腥,伏於腎,則變羸瘦怯弱,伏於脾腎之間,則變癱臥不起,
久而成痿伏於肝脾之分,邪正交攻則變痎瘧,至若太陽少陽失汗,
則毒結顋頰之間,謂之發頤陽明少陽失下,則邪結於藏府之內多成癰腫,
凡此皆傷寒大病後,餘邪為患也。
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易老用大羌活湯主之,
此專在表也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讝語,
黃連解毒湯主之,此意在和也,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
白話文:
那麼就會變成肺癰,吐出腥臭的膿液,潛伏於腎臟,就會變成消瘦無力、怯弱無力,潛伏在脾臟和腎臟之間,就會變成癱瘓臥床不起,
時間久了就會變成痿病,潛伏在肝臟和脾臟交界處,邪氣和正氣相互攻擊就會變成痎瘧,至於太陽經和少陽經發汗過多,
就會導致毒素積聚在下巴和臉頰之間,稱為發頤,陽明經和少陽經發汗過少,就會導致邪氣積聚在臟腑內部,大多會形成癰腫,
所有這些都是傷寒大病之後,殘餘的邪氣作祟。
如果同時感受寒邪,第一天太陽經和少陰經都患病,就會出現頭痛口乾、胸悶腹脹、口渴難忍,可以服用大羌活湯來治療,
這是專注於治療外表的病症,第二天陽明經和太陰經都患病,就會出現腹脹發熱、不願吃東西、胡言亂語,
可以服用黃連解毒湯來治療,這是意在調和陰陽,第三天少陽經和厥陰經都患病,就會出現耳聾、耳鳴、面部抽搐和昏厥,
雙解散主之,此重在裏也至水漿不下不知人事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
五藏六府皆受病,則榮衛不行藏府不通而死矣,則知一藏一府受病,猶可治也,
按兩感皆是熱邪亢極之證,朱氏妄言前三日真為病寒,以四逆湯急溫裏後,
以桂枝湯急解表,而書方又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之說,殊不知傳經者,皆屬陽證,
陰證本無熱邪,安得有傳變之理,即傷寒之病兩感者,亦少惟溫病熱病居多,
以溫熱咸從少陰發出太陽,即是兩感之證,所以守真特立涼膈雙解白虎承氣等湯,
白話文:
使用「雙解散」方劑治療,這是重視體內臟腑的病症。如果嚴重到連水都不能喝,神智不清,六天後就會死亡。如果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損,氣血運行不暢,臟腑不通,也會死亡。由此可知,如果只有一個臟腑受損,還是可以治療的。
根據經驗,兩感都是熱邪過度旺盛的表現。朱氏錯誤地說,前三天是真的寒證,用四逆湯急救溫暖內臟後,再用桂枝湯急救解表。而方書中又有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的記載,殊不知傳經的證型都是陽證,陰證本來就沒有熱邪,怎麼會有傳變的道理?即使是傷寒病的兩感,真正只有寒的也很少,多數還是溫病熱病,因為溫熱之邪都是從少陰傳到太陽,這就是兩感的表現。因此,守真特別立下涼膈雙解散、白虎承氣等湯劑。
以兩解溫熱病表裏之熱毒也,非特溫熱病之有兩感也,凡下元虛人染患疫癘,
多有三日斃者,蓋疫癘之勢,較傷寒更劇,所以死在三日也,傷寒例所言,
六日死者,是言傷寒之兩感,素問所言三日死者,是言熱病疫病之兩感也,
非特溫熱疫癘之有兩感也,即如冬溫之發於太陽少陰,故始咽痛而後自,
利豈非兩感之證乎。
若陽氣素虛之人,始病無發熱頭痛,便惡寒踡臥腹與少腹痛,自利厥逆脈沈者,
為直中陰經寒證,太陰但有內寒而無外寒,病則胸膈,滿手足寒,
臍上痛下利清穀而不渴,必因內傷冷物所致,宜理中湯,甚則加附子下利不止,
白話文:
用兩種方法來治療溫熱病表裡兩種熱毒,不只是溫熱病有兩種感覺,凡是下元虛弱的人染上瘟疫,大多在三天內就死了。這是因為瘟疫的勢頭比傷寒更猛烈,所以才會在三天內就致命。傷寒書中提到六天就死的人,指的是傷寒的兩種感覺,素問中提到三天就死的人,指的是溫熱病和瘟疫的兩種感覺。不只是溫熱病和瘟疫有兩種感覺,就好像冬溫病從太陽少陰經發病,一開始咽喉疼痛,然後就腹瀉,這難道不是兩種感覺嗎?
如果陽氣本來就虛弱的人,一開始生病沒有發熱頭痛,卻感到惡寒蜷臥,腹部和下腹部疼痛,腹瀉、厥逆、脈沉,這是直接中陰經寒證。太陰經只有內寒沒有外寒,病起來就胸膈滿悶、手足冰冷,臍上疼痛、腹瀉、排泄清穀、不渴,一定是因為內傷寒涼之物所導致,應該服用理中湯,如果嚴重就加附子,下利不止。
宜四逆湯,少陰有寒有風,寒則四肢厥冷吐利而渴,渴不能飲惡寒踡臥,身體疼,
當臍下小腹痛,此腎藏真陽不足所致,宜四逆湯,口中和背惡寒者,
蒼天發熱脈沈,麻黃附子細辛湯風則但覺畏寒而不厥冷,
自言腹滿而按之則濡大便秘,小便頻欲吐不吐,臥而欲起,恍惚多驚心,
懸若饑稍食,則痞脹不寍,舌上灰黑或淡紫帶青,脈來弦細浮弱,以風性上行,
故其證頗似太陰,而實少陰中風之證最難辨別,宜桂枝湯加乾薑下虛甚者,
面赤戴陽,急用桂枝人參湯加葱白生附陰結不大便,脹滿不能食者,
白話文:
宜四逆湯
少陰(腎)有寒有風,寒則四肢冰冷,嘔吐、腹瀉而口渴,渴而無法喝水,怕冷蜷縮臥牀,身體疼痛。
臍下和小腹疼痛,這是腎臟真陽不足所致,宜用四逆湯。
口中和背部怕冷,蒼天發熱,脈沈,麻黃附子細辛湯。
風則只覺得怕冷,而不至於四肢冰冷。
自述腹脹,但按壓則柔軟,大便乾燥,小便頻數,想吐又吐不出來,躺著想起來,恍惚多驚恐。
像是餓了又吃不下,吃一點就脹氣不消化,舌苔灰黑或淡紫發青,脈象細弱浮弱。
由於風的性質是往上走,所以症狀很像太陰(脾),但實際上是少陰中風的症狀,最難分辨。宜用桂枝湯加乾薑,如果下虛嚴重,面赤戴陽,緊急用桂枝人參湯加蔥白生附,陰結不大便,脹滿不能進食。
四逆湯下金液丹,誤用寬脹藥必轉劇若攻下必死,厥陰但有中風而無中寒,
若其人胃氣素常虛寒者,則乾嘔吐涎沫頭痛,吳茱萸湯加桂枝,若腎氣素虛者,
則厥冷自利少腹痛,四逆湯加肉桂,凡陰證多有陰極似陽煩躁面赤脈數疾,
無倫躁過必畏寒渴不能飲,此不獨真陽下虛,而陰氣亦虛,不能內守致虛陽擾亂,
而上泛外亡也,急宜通脈四逆,白通加豬膽汁及益元湯治之,蓋陰盛於裏則躁煩,
白話文:
服用四逆湯後,如果誤用緩和放鬆的藥物,病情必定加重。如果攻下治療,則必定死亡。厥陰病只有中風,沒有中寒。
如果患者胃氣本來虛寒,則會乾嘔吐出涎沫、頭痛,(應該服用)吳茱萸湯加入桂枝。如果腎氣本來虛弱,則會出現厥冷、自利、少腹痛,(應該服用)四逆湯加入肉桂。
凡是陰證,大多會有陰盛似陽的表現,例如煩躁、面色發紅、脈搏快速而有力。但無論煩躁程度如何,必定會畏寒、口渴而不能喝水。這是因為不僅僅是真陽虛衰,而且陰氣也虛,不能內守,導致虛陽擾亂、上冒外越。
這時候急需通脈四逆,服用白通湯加入豬膽汁和益元湯治療。這是因為陰氣盛於體內,所以會煩躁。
下虛則虛陽上泛,故面戴陽而煩渴,內無熱,故渴不能飲陽虛陰亢,
故身熱脈大而疾但無力耳,陰證惡寒厥逆為陰經受寒,雖陽氣微,
不至於劇故止宜溫經,若陰極似者為陽氣衰微,不能制其浮火宜兼溫補,
冬則白通通脈四逆輩,夏則大順漿水冷香等,然總不離辛熱也。
若交一陽後,天令大寒有卒然倒仆,昏不知人,手足逆冷,或口吐白沫,嘔逆清水,
唇青面黑,口鼻氣息微冷者為中寒,按丹溪曰:中寒者倉卒受寒,
其病即發而暴蓋中寒之人,乘其腠理疎豁,一身受邪難分經絡,無熱可散,
溫補自解,此胃氣大虛不急治去生甚遠。戴元禮曰:中寒是身受肅殺之氣,
白話文:
如果身體虛弱,虛陽就會上浮,所以臉部浮現陽氣而感到煩渴,但體內沒有熱氣,所以儘管口渴卻不能喝水。陽氣虛弱,陰氣旺盛,所以身體發熱,脈搏又大又急,但沒有力氣。陰證惡寒,厥逆是因為陰經受寒,儘管陽氣微弱,但病情不會很嚴重,所以只需要溫暖經脈。如果陰陽極度失衡的情況類似,說明陽氣衰微,無法控制浮火,應該同時溫補。冬天可以用白通通脈四逆湯,夏天可以用大順漿水冷香湯等,但總是離不開辛熱的藥材。
如果進入陽氣交替的一天,天氣突然很寒冷,會突然倒下,昏迷不省人事,手腳冰冷,或者口吐白沫,嘔吐清水,嘴脣青紫,臉色發黑,口鼻氣息微弱寒冷,這是中寒的症狀。丹溪說:「中寒是突然受寒,病症發作得快且急。中寒的人,肌膚腠理疏鬆,全身受邪,難以分清經絡,沒有熱氣可以散發,溫補自能化解,這是胃氣大虛,如果不及時治療,後果不堪設想。」戴元禮說:「中寒是身體受到肅殺之氣入侵,終
口食瓜果冰水冷物,病者脈必沈細手足冷,息微身踡,雖身熱亦不渴倦言語,
此言夏月中寒,大順冷香或附子理中浸冷服,若脈數飲水,煩躁動搖者,
皆是熱證寒熱之異,若水火也不可得,而同治誤則殺人,若在冬月中寒法當溫散,
輕則附子理中其則白通通脈,劇則霹靂火焰,庶可挽回緩則不救。中寒之色必青,
唇口青,身冷脈脫為入藏即死,身和汗自出為入府即愈,經曰:血氣并走於上,
則為大厥暴死中寒脈散者死,尺脈遲滯沈細,寒在下焦。經云:陰盛生內寒,
因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留則血凝,
白話文:
吃冷飲或生冷蔬果後,病人的脈搏一定會細弱、手腳冰冷、呼吸微弱、身體縮成一團,雖然身體發熱但也不會口渴、疲倦和說話。
這是因為在夏季中暑,可以使用大順冷香丸或附子理中丸治療,如果脈搏跳動快,愛喝水,煩躁不安,動個不停,
這些都是熱證與寒證的區別,如果無法辨別水火虛實,用錯了治療方法就會害死人,如果是在冬季中寒,治療方法應當以溫散為主,
輕微者使用附子理中丸或白通丸疏通脈絡,嚴重者使用霹靂火焰丸,才能挽回病情,拖延治療就救不活了。中寒的症狀一定是面色發青,
嘴脣發烏,身體冰冷,脈搏虛脫,表示寒邪已侵入臟腑,就會死亡,如果身體溫和,自然出汗,表示寒邪已侵入體表,即將痊癒。
經典醫書上說:血氣同時流向頭部,就會發生大厥而暴死,中寒脈搏散亂的人必死,尺脈遲緩細弱,表示寒邪在腹部。
經書上說:陰氣過剩會產生內寒,這是因為厥氣上逆,寒氣積聚在胸中而不散發,如果不散發,溫氣就會被寒氣趕走,只剩下寒氣,寒氣停留就會導致血液凝固。
血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濇,故中寒,夫經既言陰盛生內寒矣,又言故中寒者,
豈非內寒,先生外寒後中之耶,經既言血凝則脈不通矣,又言其脈盛大以濇者,
豈非以外寒中,故脈盛大血脈閉,故脈濇耶,此中併有大疑,請先明之,
一者人身衛外之陽最固,今不由三陽而直中少陰,蓋厥氣上逆,積於胸中則胃寒,
胃寒則口食寒物,鼻吸寒氣,皆得入胃,腎者胃之關也,外寒斬關直入少陰腎藏,
故曰中寒也,此內經所隱而未言者也,一者其脈盛大以濇,雖曰中寒,尚非卒病,
卒病中寒,其脈必微,在傷寒證惟少陰脈,他經則無,其太陽膀胱為少陰之府,
白話文:
血液凝固就會導致經脈不通暢,而脈象卻會變得強勁而緊澀,這就是所謂的“中寒”。經書上說陰氣盛則會導致內寒,那麼“中寒”是不是指內寒,還是指外寒之後導致的內寒呢?經書上說血凝則脈不通,又說脈象強勁而緊澀,這是不是因為外寒入侵導致脈象強勁而血脈閉塞,所以脈象才會緊澀呢?這裡面有很多疑點,請您先為我解惑。
首先,人體外表的陽氣是最堅固的,為何寒氣不走三陽經而直接侵入少陰經呢?這是因為厥氣上逆,積聚在胸中,導致胃寒。胃寒就會讓人在吃東西時攝入寒涼的食物,呼吸時吸入冷空氣,這些寒氣都會進入胃中。腎臟是胃的關口,外寒直接突破關口,進入少陰腎臟,所以就叫做“中寒”。這是內經中隱而不言的道理。
其次,雖然脈象強勁而緊澀,被稱為“中寒”,但這還不是突然發病的寒症。突然發病的寒症,脈象一定很微弱。在傷寒病症中,只有少陰脈會出現這種情況,其他經脈則不會。太陽經和膀胱經是少陰經的府,
纔見脈微惡寒,仲景早少陰,施治,而用附子乾薑矣,蓋脈微惡寒,正陽微所致,
腎中既已陰盛陽微,寒從內生,復加外寒斬關直入,或沒其陽於內,或逼其陽於外,
其人頃刻云亡,故仲景以為卒病也。寒中少陰,行其嚴令,埋沒微陽,肌膚凍裂,
無汗如喪神守,急用白通湯為主治蓋薑附追復,元陽加葱白以散寒,
加C4膽汁引入陰分,然恐藥力不勝,
更以葱熨臍中并灸氣海關元數十壯,取脈漸來,手足溫為效,必外內協攻,
乃足破其堅凝,少緩須臾,必無及矣。若其人真陽素擾,腠理素疎陰盛於內,
白話文:
脈象虛弱,惡寒,仲景早以少陰判斷,施治,而使用附子、乾薑,蓋脈象虛弱惡寒,正是陽氣微弱所致,
腎臟陰盛陽虛,寒氣從內產生,再加之外寒入侵,或將腎臟的陽氣封閉在內,或逼迫陽氣浮現於外,
此人片刻間就會死亡,所以仲景認為是急症。由於寒氣內侵少陰,嚴格禁止,埋沒陽氣,肌膚凍裂,
沒有汗水就像喪失了神智,急用白通湯為主治蓋薑附追復,元陽加蔥白以散寒,
加膽汁引入陰分,然恐藥力不勝,
更以蔥熨臍中並灸氣海關元數十壯,取脈象逐漸出現,手足溫暖為效果,必外內協攻,
才足夠破除其堅固凝結,稍微緩慢一會兒,必無濟於事。如果此人陽氣素來不足,皮膚腠理粗糙虛弱,陰氣盛於內,
必逼其陽亡於外魄汗淋漓,脊項強鞭,用薑附豬膽汁,即不可用葱及熨灼,
恐助其散,令氣隨汗脫,而陽無由內返也。用薑附以勝陰復陽,使既散之陽急復,
不知此義者,加增藥味,反牽制其雄入之勢,必致迂緩無功也。其次前藥中,
即首加當歸肉桂,兼理其榮,以寒邪中入,先傷榮血故也。其次前藥中,
更加人參甘草,兼調其氣不爾,恐薑附之猛,直將犯上等矣。用前藥二三劑後,
覺其清陽在躬,運動頗輕更加黃耆白朮五味白芍陰陽平補,不可歇手。用群隊之藥,
白話文:
迫使他的陽氣從體表排出,身體會大量出汗,脊椎和後頸部僵硬抽痛,可用薑附和豬膽汁治療,切忌使用蔥和熨燙。
因為蔥會協助陽氣散發,導致氣隨汗液排出,陽氣無法回到體內。薑附能勝過陰氣,恢復陽氣,讓已經散發的陽氣迅速回補。
不懂這個道理的人,增加藥物的劑量,反而會阻礙陽氣的回補,導致治療緩慢無效。其次,在上述藥方中,
先加入當歸和肉桂,同時調理氣血,因為寒邪入侵,首先會損傷氣血。其次,在上述藥方中,
再加入人參和甘草,同時調理氣息,如果不這樣做,只用薑附的猛烈藥性,恐怕會直接衝上頭部。服用上述藥方二、三劑後,
感覺身體的清陽之氣恢復,活動較為輕鬆,再加入黃耆、白朮、五味子、白芍,陰陽平衡補益,不能停藥。使用眾藥合力的藥方,
以培陰護陽,其人即素有熱痰,陽出早已從陰而變寒,至此無形之陰寒雖散,
而有形之寒痰阻塞竅隧者,無由遽轉為熱,薑附固可勿施,其牛黃竹瀝一切寒涼,
斷不可用,若因其素有挾熱,妄投寒劑,則陰復用事,陽即擾亂,必墮前功也。
用平補後,嗣後總有頑痰留積經絡,但宜甘寒助氣開通,不宜辛辣助熱壅塞,
蓋辛辣始先不得已用其毒,陽既安堵,即宜休養其陰,切勿喜功生事,轉生他患也。
至於冬時反有非節之暖,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未至而至即為冬時不正之氣,
白話文:
以滋養陰分保護陽氣的方法,如果患者本來就有熱痰,陽氣外發已經從陰氣而轉為寒氣,到了這個時候,無形的陰寒之氣雖然散了,但是有形的寒痰阻塞身體的孔竅和經絡,不能夠很快速地轉變為熱氣,薑和附子這類藥物固然不能夠使用,牛黃、竹瀝等一切寒冷涼性的藥物,絕對不可以使用。如果因為患者本來就有挾熱的情況,隨便投以寒涼藥劑,那麼陰氣又會作祟,陽氣就會混亂,必定會毀掉先前所做的努力。
使用平補的方法後,之後仍然會有頑固的痰液積留在經絡中,只適合使用甘寒藥物幫助氣機運行,不宜使用辛辣藥物幫助熱氣壅塞,因為辛辣藥物一開始不得不使用其毒性,陽氣已經安穩之後,即應當休養其陰氣,切勿喜歡功勞而製造事端,轉而產生其他的疾病。
至於冬天反常地感到溫暖,這是因為春天的陽氣提早在冬天發作,未到時候就來臨,就是冬天的不正之氣,
人感之而病者名曰:冬溫,冬溫雖發於冬時,治法與傷寒大異,
蓋溫則氣泄寒則氣收,二氣本相反也,其證必心煩嘔逆,咽痛身熱頭疼,
或欬嗽自汗,或頭重面腫,但始先咽痛後必下利,
陽脈浮滑陰脈弱濡與風溫不異,但時令不同,治之不得不為少異也,按羅謙甫云:
冬溫一證,雖關不正之氣,而實正氣虛故邪得以入,於少陰其經上循喉下入腹,
故咽必痛,或下利也,治之宜用陽旦湯加桔梗萎蕤,或問冬溫,何以竟入少陰,
而前所治方亦非少陰之藥,其故何也,石頑曰:大凡四時各有正令,
白話文:
人感受到它而生病的,叫做「冬溫」。冬溫雖然發生在冬天,治療方法卻與傷寒大不相同。
原因是溫熱會讓氣體散發,而寒冷會讓氣體收斂,這兩種氣質是截然相反的。其症狀一定會出現心煩嘔吐、咽喉疼痛、身體發熱、頭疼,
還有可能咳嗽盜汗、頭重臉腫,但一開始一定是咽喉疼痛,之後必定會拉肚子。
陽脈浮滑,陰脈微弱濕潤,這與風溫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季節不同,因此治療方法不得不稍有差異。
根據羅謙甫所說:冬溫這一種病,雖然與不正之氣有關,但實際上是正氣虛,所以邪氣得以入侵。少陰經向上循行到咽喉,向下進入腹中,
因此咽喉一定會疼痛,也有可能會拉肚子。治療宜用「陽旦湯」加上「桔梗」和「萎蕤」。或問冬溫,為什麼會進入少陰經,
而前面所用的治療方法又不是少陰經的藥物,原因是什麼?石頑說:一般來說,四季各有其正令,
冬月當寒而反不寒,則少陰之氣,不藏而不正之氣得以入傷經,原非腎藏受病,
故但以桂枝湯中加黃芩一味,專主驅散風熱,不須更用他藥,
此仲景陽旦湯所由立也,若有寒食停結或誤用寒涼藥食,則寒邪外鬱,溫邪中結,
冷食內伏,更加入乾薑一味,以溫散其中兼黃芩,以涼解其外,
此仲景之陰旦又所必需,若咽痛甚者,則合甘草湯,欬者合桔梗湯,
下利合茯苓甘草湯,或陽旦加葛根茯苓,不應則溫熱之氣,併於明陽而蘊熱也,
葛根黃芩黃連湯,若先受冬溫,更加嚴寒外遏,則外證雖惡熱煩躁,
白話文:
在冬季應該寒冷,但反而不冷,這是因為少陰之氣沒有收斂,不正常的氣邪得以進入,傷害經絡。根源並不是腎臟生病,
所以只需在桂枝湯中加入黃芩一種藥材,專門驅散風熱,無需再用其他藥物,
這就是仲景的陽旦湯的由來。如果有寒食停滯或誤用寒涼藥物食物,那麼寒邪會外鬱,溫邪會中結,
寒食內伏,再加入乾薑一種藥材,以溫散其中,搭配黃芩,以涼解其外,
這是仲景的陰旦湯所必需的。如果咽喉疼痛嚴重,則加入甘草湯;有咳喘的,則加入桔梗湯;
有下痢的,則加入茯苓甘草湯;或在陽旦湯中加入葛根、茯苓,不應則溫熱之氣,併於陽明而蘊熱也,
用葛根、黃芩、黃連湯。如果先受到冬溫,又遇到嚴寒的外遏,則外證雖然嚴重,有發熱煩躁的症狀,
而仍畏寒欲近衣者,陽旦湯加麻黃石膏,以發之有冬溫,誤認傷寒,
而與辛溫表藥熱邪熱甚,而胸腹滿悶醫者不察,見其脹悶,而屢用下藥大,
下後仍發熱,無休止時,脈反數者,此陰血傷故也,朝用獨參湯暮進六味丸,
此陰陽俱虛,氣血俱弱,故熱不得止息,所以用六味必兼獨參湯,
以資陽生陰長之功,若服後熱勢漸解飲食,漸進神氣漸清,脈息漸和者,方可收功,
今世遇冬溫之證,鮮能辨識,概以傷寒法混治,致變斑黃喉痹唾利膿血等證者,
皆由誤治所致也,若誤用辛溫發汗,而發斑成溫毒者,當用犀角升麻甘草等分煎服,
白話文:
而仍然畏寒想添加衣物的人,可以服用陽旦湯加入麻黃、石膏,用來發散體內的寒氣。有冬季溫病,被誤認為傷寒,
如果與辛溫的表藥一起用,熱邪會更加嚴重,而胸腹脹悶。醫生沒有仔細觀察,看到脹悶的症狀,就反覆地使用瀉藥。
瀉下後仍然發熱,沒有停止的時候,脈搏跳動得很快,這是因為陰血受傷導致的。早上服用獨參湯,傍晚服用六味丸。
這是因為陰陽兩虛,氣血兩弱,所以熱氣無法停止。因此使用六味丸一定要搭配獨參湯,
用來補充陽氣、滋養陰血。如果服用後熱勢逐漸緩解、食慾逐漸恢復、精神狀態逐漸好轉、脈搏逐漸平和,就可以停止服用。
現在遇到冬季溫病的證狀,很少有人能分辨出來,大多用治療傷寒的方法來混雜治療,導致出現斑黃、喉嚨腫痛、流口水、膿血等症狀,
都是因為誤治造成的。如果誤用了辛溫發汗的方法,導致發斑形成溫毒,應該使用犀角、升麻、甘草等分煎服。
或升麻葛根湯加犀角黑參,甚則犀角黑參湯之類選用,然冬溫為病,
亦自不一當隨所見證治之,凡冬溫溫毒大便泄瀉,而讝語脈虛小手足冷者,
皆不治也。
若春夏秋三時,感冒非時暴寒謂之寒疫,亦曰感冒夾食,則曰停食,
感冒雖非時行疫氣,以非其時而有其氣,故謂之寒疫,而實非疫也,其證發熱惡寒,
頭疼骨節痛無汗,或嘔逆惡心,其脈人迎多浮緊,亦有弦數者,夾食則氣口緊盛,
亦有滑數者,若夾寒食,則濇滯夾風痰,則浮滑而疾也,然又有人沈小,
白話文:
可以選擇使用升麻葛根湯搭配犀角或黑參,嚴重時使用犀角黑參湯。但如果冬天出現溫病,
也不一定都要用此方,應根據實際症狀選擇治療方法。凡冬溫,溫病毒邪大作,大便泄瀉,胡言亂語,脈象虛小,手足冰冷者,
都難以治療。
如果在春、夏、秋三季,非時節感染風寒,稱為寒疫,也稱感冒夾食,則稱為停食,
感冒雖然不是當時流行的疫氣,但因為出現了不屬於此季節的症狀,所以稱之為寒疫,但實際上並不是疫病。其症狀為發熱惡寒,
頭痛骨節痠痛無汗,或嘔吐噁心,其脈象人迎脈多浮緊,也有弦緊數疾的,夾食則氣口脈緊盛,
也有滑數的;如果兼夾寒食,則胃氣沉滯,夾風痰,則浮滑而急促;但也有見脈沉細小的,
絕不似外感者,見停食感冒之脈,有人迎極短小氣口極弦細,其人自言傷食受寒,
服發散兼消導之藥,一二劑脈反浮大,則知未服藥時脈沈小,皆為寒食鬱故也,
大抵治非時感冒止宜辛乎解散,如參蘇飲、芎蘇散香蘇散、神朮湯皆可選用,
有食正氣散,按證加減,如見太陽羌活防風,陽明葛根葱白,少陽柴胡半夏,
白話文:
絕不像是外感風寒,表現在脈象上是停食感冒的脈,有人迎脈極短小,氣口脈極弦而細,患者自述是因傷食而受寒。
服用發散兼消導的藥物,一、兩劑後脈象反而浮大,表示服藥前脈象沈小,都是因寒食積滯所致。
總之,治療非時感冒宜辛散,例如參蘇飲、芎蘇散、香蘇散、神朮湯等皆可選用。
有食滯者,可服用正氣散,並按證加減,如見太陽病則加羌活、防風;陽明病則加葛根、蔥白;少陽病則加柴胡、半夏。
若天氣未熱病勢頗盛,不妨從權稍加桂枝,佐羌活輩汗之,蓋冬溫之與寒疫,
俱是非時邪氣,用藥亦不可拘於常候,猶冬溫之用辛涼寒疫之用辛溫也,
宜矣即如溫病熱病而見脈緊暴寒,黃芩白虎湯中,未嘗不稍加桂枝五七分也,
此證不必拘傷寒六經例治,大率春分已後,則少陽風木主令,況春時之寒,
必兼之以嶚峭之風,風傷少陽,少陽在內,則太陽陽明在外,病則三經俱受,
所以古人治寒疫之方,咸不分三陽而治,但見某經證多,則加用某經之藥為權衡耳,
若治之不得其宜,後變壞病,則與傷寒無異也,蓋非時暴寒,雖從時令傷犯,
白話文:
如果天氣不熱,病情卻很嚴重,不妨適當加入桂枝,搭配羌活等藥材來發汗。因為冬季的溫病和寒疫,
都是不合時節的邪氣,使用藥物也不可拘泥於通常的時令,就像冬季的溫病用辛涼,寒疫用辛溫一樣,
是很適宜的。比如說,患有溫病或熱病,但同時出現脈象緊促、暴寒的情況,在黃芩白虎湯中,也會適當加入五七分桂枝。
這種情況不必拘泥於傷寒六經的辨證治療,一般來說,春分之後,少陽風木主令,加上春天的寒氣,
必然伴有急峭的風,風邪會傷及少陽,少陽在內,太陽、陽明在外,病則三經同時受到影響,
所以古人治療寒疫的方子,都不分三陽而治,只根據哪經證狀較多,而適當加入該經的藥物來權衡治療。
如果治療不當,後來病情惡化,那麼和傷寒也一樣。因為不合時節的暴寒,雖是因應時令而發病,
然寒則大都不越太陽,以寒氣而犯寒水之經從其類也,即如夏月暑寒之證,
多有頭痛骨節疼惡者,此非太陽之證歟。
若夫天時寒暖,偶因脫露謂之傷風,其證必欬嗽自汗清涕甚者,亦發熱頭痛,
但治有時月之殊,春月風喜傷肝,人迎脈多緩而帶弦,必自汗惡風,宜芎蘇加減,
夏月肌肉本疎,多傷陽明病,則肌肉因閉氣,口多見弦長而反無汗,
宜葛根葱白湯加減,兼暑消暑十全散,秋月微涼,先鬱皮毛,
手太陰受邪人迎脈多平,而氣口脈多,細濇不可拘人迎,以候外邪也,
宜金沸草散加減,冬月則傷太陽,必自汗脈浮緩,宜桂枝湯欬,甚而喘有水氣,
白話文:
如果是受寒,一般避免超越太陽(即陽光),因爲寒氣侵犯了寒水的經絡,相似於夏季因暑熱引起的症狀,常見有頭痛、關節疼痛和惡寒,這並不是太陽證。
如果天氣偶爾寒冷,因着涼而稱爲傷風,症狀必然是咳嗽、自汗、流清鼻涕嚴重,還會發熱和頭痛。
但治療上需要考慮不同的季節。春季因風傷肝,脈象多偏緩而帶弦,必然伴隨自汗和怕風,宜用芎藭及其加減藥方。
夏季肌肉較鬆弛,容易造成陽明病,肌肉由於氣閉而呈現口脈長而不出汗,宜用葛根和蔥白湯加減,同時可用消暑的十全散。
秋季稍微涼爽,開始影響皮毛,手太陰受邪時脈象多平和,而氣口脈則細滑不可拘泥在脈象上,以應對外邪,宜用金沸草散加減。
冬季則容易傷害太陽,必然伴隨自汗,脈浮緩,宜用桂枝湯,如果情況嚴重還會伴有喘息和水氣。
宜小青龍湯,蓋陽邪多從背受,由背俞而入於肺,故必欬嗽生痰也,
然傷風與傷熱證類相似,傷風則人迎浮大欬嗽,自汗鼻流清涕痰,
必從喉中嗽出,發散則愈傷熱則氣口軟大欬嗽自汗,
但鼻乾痰結咽腭腫痛,痰從上腭咯出為異,不可發散宜辛涼清肺為主,
萎蕤湯去麻黃川芎加前胡薄荷,傷風而復傷熱,必加躁煩,
宜萎蕤湯倍活石膏有酒客濕熱素盛,痰飲結中外,最易傷風素問謂之漏風,
白話文:
宜用「小青龍湯」,因為陽邪多從背部受邪,由背部俞穴進入肺部,因此必定會咳嗽生痰。
不過,傷風和傷熱的證狀很類似。傷風的人會人迎穴浮腫、咳嗽嚴重、自汗且鼻涕清澈,痰液必定從喉嚨咳出,發散風寒就能痊癒。傷熱的人則氣口穴鬆軟、咳嗽自汗,但鼻子乾燥、痰液黏稠、咽喉腫痛,痰液從上顎咳出這些都是不同的徵兆,不能發散治療。宜以辛涼清肺為主,用「萎蕤湯」去掉麻黃,加入川芎、前胡、薄荷。如果傷風後又傷熱,必定會煩躁不安,宜用「萎蕤湯」加倍活石膏。有酒癮的人濕熱體質盛,痰液飲滯在體內外,最容易傷風。《素問》稱之為「漏風」。
其證身熱解惰,汗出如浴,惡風少氣,治以澤朮麋啣湯,以三指撮為後飯,
今治此證,以澤瀉生朮各五錢黃耆三錢,葛根防已羌活麻黃各錢熱服取汗最效,
又方以桂枝湯加黃耆麻黃根防風半夏厚朴,每遇發時煎取一二劑後,
用黃耆白朮防風澤瀉茯苓之,屬調理肥盛濕熱者,導痰湯加羌防最當,
又有接內時偶感微風,藏於腎經,則內風與外風相,召極易傷風,素問謂之內風,
其證面胕龐然腫,不能正偃,正偃則欬,宜小青龍,去麻黃加杏仁,
白話文:
患者體溫高,但精神萎靡,出汗很多,怕風無力,可以服用澤瀉、生薑和附子等藥物,飯後服用,每次用三指撮取藥量。
現在治療這種症狀,可以用澤瀉、生薑各五錢,黃芪三錢,葛根、防己、羌活、麻黃各一錢,熱服,以出汗為佳。
還可以用桂枝湯加入黃芪、麻黃根、防風、半夏、厚朴,每次發作時煎服一到兩劑。
如果患者體型肥胖,濕熱體質,可以用黃芪、白朮、防風、澤瀉、茯苓等藥物調理。 如果是痰濕症,可以用導痰湯加羌活和防風。
如果患者偶爾接觸微風,風寒藏於腎經,就會導致內外風相合,很容易感冒。 《素問》中稱這種情況為內風。
患者面部浮腫,無法平躺,平躺時會咳嗽,可以使用小青龍湯,去除麻黃,加入杏仁。
甚則加附子先去客邪,次用真武湯,治本然後,更以腎氣丸調理,
又有素虛勞人更感風寒,裏急腹痛,悸衂失精煩熱口燥者,
桂枝湯加龍骨牡蠣主之。
至春分節後,天令溫暖,有人壯熱為病者,乃溫病也,經云:冬傷於寒發為溫病,
又云: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言冬時伏氣,隨時溫熱發出,
但所發之因不同,有感非時暴寒而發者,有饑飽勞役而發者,有房室作力而發者,
所感之客邪既殊發出之經絡,亦異所謂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
白話文:
如果病情嚴重,先用附子去除外來的邪氣,然後使用真武湯,治療根本病症後,再服用腎氣丸調理。
另外,素有虛勞症的人,如果再感受風寒,出現裏急腹痛、心跳悸動、失精、煩熱、口乾的症狀,
可用桂枝湯加上龍骨牡蠣治療。
到了春分節氣後,天氣轉暖,有人發燒生病,這叫做溫病。經雲:「冬傷於寒發為溫病。」
又云:「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意指冬天的潛伏之氣,隨著時令溫熱而發作出來,
但發病的原因不同,有因感受非時暴寒而發作的,有因饑餓飽食、勞累過度而發作的,有因房室勞作過度而發作的,
所感的客邪不同,發作的經絡也不一樣,所以溫病的脈象,會出現在各個經絡上,難以分辨是哪條經絡出了問題。
當隨其經證而治之,凡溫病之發,必大渴煩擾脇滿口苦,不惡寒反惡熱,
脈氣口反盛於人迎明,係伏邪自內達表,必先少陽經始,若因客寒而發者,
宜小柴胡隨所見證加減無客邪者,黃芩湯主之,然溫病亦多傳變併合,
未有不及少陽者,如太陽少陽合病黃芩湯,少陽陽明合病承氣湯,
三陽合病大柴胡湯或雙解散加減,凡三陽表證,煩熱口渴俱宜黃芩湯之類,
據此合病證,治則傳變併病可例推矣,大抵治溫病熱病無正發汗之理,
蓋其邪自內達外,無表證明矣,若果證顯非時暴寒惡寒頭痛,而脈浮緊者,
白話文:
當根據其經絡徵象進行治療。凡溫病發作,必定口渴煩躁、脅肋脹滿、口苦,不惡寒反而惡熱,
脈象中氣口脈盛於人迎脈,這是伏邪由內達表的緣故,必定先是少陽經受邪。如果因外感寒邪而發病,
應使用小柴胡湯隨所見徵象加減。沒有外感邪氣的,使用黃芩湯為主。不過溫病也多會有傳變併合,
沒有不涉及少陽經的。如太陽少陽合病用黃芩湯,少陽陽明合病用承氣湯,
三陽合病用大柴胡湯或雙解散加減。凡三陽表證,煩熱口渴都適宜用黃芩湯之類方劑,
根據這種合病證,併病的治則傳變可以類推。總的來說,治療溫病熱病不宜用正發汗法,
因為其邪氣是由內達外,無表證可言。如果證情顯著,不是時常感到寒冷、惡寒頭痛,脈象浮緊的,
不可純用表藥,宜梔子豉湯或益元散加薄荷葱豉,
重則涼膈散去硝黃加葱豉探吐取汗最妙,蓋此怫鬱之熱乘春溫之氣,
而雖有非時暴寒止宜辛平之劑發散,若頭痛如破者為暴感寒風勢盛,
先宜葛根葱白湯,撤其暴邪,然後用治溫本藥,若額與眉稜俱痛,
選奇湯脈弦而兩額角傍痛寒熱口苦,小柴胡去參半加栝蔞根,若表證不解邪入府者,
白話文:
不可單用表藥,應該使用 梔子豉湯 或 益元散,並加入薄荷、蔥白、豉。
病情嚴重時,使用 涼膈散,去掉硝石、黃連,加入蔥白、豉,探吐發汗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因為這種鬱熱乘著春天溫暖的氣候而發作。
雖然偶爾會有反常的寒症,但仍然應以辛溫散寒的藥物為主。如果頭痛劇烈如裂開一般,是因為暴受寒風引起的,勢頭強烈。
首先應使用葛根、蔥白湯,驅散暴邪,然後再用 本藥 治療。如果額頭和眉稜都疼痛,選奇湯,脈象細弦,兩邊額角旁疼痛,寒熱交替,口苦,可以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半夏,加入栝蔞根。如果表證不解,邪氣進入體內,
雙解散若汗下不解,脈轉洪大數盛表裏皆實,讝妄狂越,此熱在三焦也,
三黃石膏湯,凡溫病下後熱不退下證,尚在再三下之以熱退為度,
若熱不止而脈濇咽痛,胸滿多汗者,此熱傷血分也,葶藶苦酒湯探吐之,
雖熱退尚全愈者,隨證調之,凡下之前後或大汗將出或大汗已出,
或未下後餘熱不止,而反大汗淋漓,此實熱雖去,而餘邪未盡,
再與小劑黃芩湯或解毒湯調之,若下後渴雖減,而饑欲得食者,此伏邪初散,
陰火乘虛擾亂也,凡溫熱下後多此慎,勿便與粥飲,得食必復,
白話文:
當雙重瀉下藥物都沒有效果的時候,脈搏轉變為洪大數盛,表裡皆實,胡言亂語,狂躁越軌,這是熱在三焦。
三黃石膏湯,適用於瘟熱病下瀉後,熱不退卻的證狀,還能繼續用瀉下藥三次,以熱退為度。
如果熱仍不退,而且脈象混亂,咽喉疼痛,胸悶多汗的,這是熱傷血分的緣故,用葶藶苦酒湯探吐之。
雖然熱退了,但還沒有完全痊癒,根據證狀調理。凡在瀉下前後,或大汗將出,或大汗已經出了,或瀉下後餘熱不止,反而大汗淋漓,這是實熱雖去,但餘邪未盡,再給予小劑黃芩湯或解毒湯調理。如果瀉下後口渴雖然減輕了,但仍想吃東西的,這是伏邪初散,陰火乘虛擾亂,凡溫熱病下後多有此現象,謹慎,不要隨便給予粥飲,吃東西後必定復發。
若汗下後一切煩渴引飲,須以水細細飲之,渴未止者頻頻時與不可過,
多以成留飲不散也,設若不與飲之,則熱轉甚危而死矣。世所謂交陽者非陰寒交熱,
以為陽熱也,乃怫熱畜之於裏,而鬱極乃發,則交傳出於表之陽分,
是謂交陽而後作汗也,或怫鬱過極,而不能交出於表者,是鬱極不發否極不泰,
即正氣衰殘,陰氣先絕,陽氣後竭而死矣,大欲汗而脈忽沈伏者,
陽氣並入於裏故也,交陽而躁亂昏冒者裏熱鬱極,故氣亂則神昏而躁擾也,
凡欲作汗無問病之微甚,或已經新下者或下證未全者,咸以涼膈散調之甚者,
宜黃連解毒湯,或下後二三日,或未經下腹滿煩渴,脈沈實而有下證者,
白話文:
如果出汗後依然口渴想喝水,應少量補充水份,不能一下子喝太多水,否則會導致體內水份過多不散。如果不出汗就不喝水,那麼體內熱氣會更加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世人所謂的「交陽」,並不是陰寒和熱氣交雜,而是指體內積聚了過多的熱氣,鬱結到極點後發出,然後在身體表面傳播出去,形成陽熱。這個過程稱為「交陽」,交陽後人會出汗。
或者由於鬱熱過度,不能傳播到身體表面,導致鬱結到極點卻無法發散,這種情況下,人體正氣會逐漸衰弱,陰氣先絕,陽氣後竭而死亡。
如果人體有強烈的出汗慾望,但是脈搏卻突然沉伏,這是因為陽氣完全內陷所致。
「交陽」後出現煩躁、昏迷等症狀,說明體內熱氣鬱結到極點,導致氣血混亂,精神昏迷,出現躁動不安。
不論病情嚴重與否,只要有出汗的慾望,或者出汗後仍然有症狀,或者出汗沒有完全,都可以用涼膈散來調理。症狀嚴重的,可以服用黃連解毒湯。
如果出汗後兩三天,或者沒有出汗過,卻出現腹部脹滿、煩渴,脈搏沉實有力,並且有腹瀉的症狀,
三一承氣湯下之勢劇者,合黃連解毒湯或已戰不快,或戰後汗出不快,
或微戰數次經大戰而汗不出者,乃并之不甚,戰而病不去也,通宜三一承氣湯,
或更合黃連解毒湯下之,以散怫熱而開鬱結也,所以戰汗時頻與熱薑湯,
助其開發最佳,免致戰不快而無汗之患,大法曰:脈浮不可下,
溫熱病已有裏證脈沈後,二三日脈反漸浮汗不能出者,三一承氣湯微下之,
凡此諸可下證,或得利而汗便出者,或服藥而怫鬱頓開先汗出而後利者,或利性,
但隨汗泄,則氣和而愈,竟不利者,亦有戰不快交不過而死者,或不戰而汗出者,
白話文:
三一承氣湯如果瀉下得很厲害,配合黃連解毒湯服用。如果戰後發熱沒有好轉,或者戰後出汗不暢,或者只是輕微發熱,經過大幅發熱後仍不出汗,都是因為沒有徹底發散,所以宜服用三一承氣湯通利。或者再配合黃連解毒湯瀉下,以散發暴熱,打開鬱結。所以發熱出汗的時候,常給予熱薑湯,幫助發汗,避免發熱不暢而無汗的狀況。
大原則說:脈浮不可瀉下。溫熱病已經有裡證,脈沉後,兩三天後脈搏逐漸變浮,汗不能出的,可以服用三一承氣湯微瀉。凡是這些可瀉的證候,有的服藥後大便通暢,汗隨之而出;有的服藥後鬱悶頓開,先出汗,後大便通暢;有的瀉下後,汗隨之而出,氣和而痊癒;有的始終都不通利,也有發熱不暢交會而死的,或者不發熱而汗出的。
或但戰無汗而愈者,或不戰無汗而愈者世俗未知直,以寒戰慄為陽虛陰勝,
因而誤治者多矣,凡溫病發於三陰,脈微足冷者多難治,內經所謂病溫虛甚死是也,
凡溫病大熱脈反細小,手足逆者死證也,凡溫熱病初起大熱目昏,
讝語熱甚脈小足冷,五六日而脈反躁急,嘔吐昏沈,舌本焦黑,
或失血躁熱脈大,或痙搐昏亂,或脈促結代沉小者皆死,溫病熱病,大熱不得汗者,
死得汗而反熱,其脈躁盛者,亦死也,凡溫病熱病不當汗而誤汗之,
狂言不能食其脈躁盛者,皆不可治也。
凡溫病之熱,咸從內而發於表,所以最忌辛溫發汗,發汗多致不救也,
白話文:
- 有些人戰鬥後不發汗也能痊癒,有些人沒有戰鬥也不發汗就能痊癒。世間一般人不知道其中的道理,誤認為寒戰發抖是陽氣虛弱、陰氣旺盛造成的,因此誤治的情況很多。
- 所有由三陰引發的溫病,脈搏微弱、足部發冷的患者大多難以治癒。內經中所說的「病溫虛甚死」就是這個意思。
- 所有溫病發作後高燒不退,脈搏反而細小、手足冰冷的患者,都是死亡的徵兆。
- 所有溫熱病剛發作時高燒不退、視力模糊,言語錯亂、熱度很高、脈搏細小、足部發冷,五、六天後脈搏反而變得急促不穩,患者嘔吐、昏迷,舌根焦黑,或失血過多導致燥熱、脈搏強大,或痙攣昏亂,或脈搏促迫、結代沉弱的患者,都會死亡。
- 患有溫病或熱病,高燒不退卻發不出汗的患者,一旦發汗反而高燒不退,脈搏又急又盛的,也會死亡。
- 所有患有溫病或熱病,不應該發汗卻誤發汗的患者,出現狂言亂語、無法進食,脈搏急促而強盛的情況,都難以治癒。
- 所有溫病的熱氣,都是從內部發作到表面的。因此最忌諱使用辛溫的藥物發汗,發汗過多會導致無法救治。
故仲景云太病發熱而渴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
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讝語言難出,若被下者,
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癎時瘛瘲,若以火薰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此溫病誤汗而為風溫也,又傷寒例云:陽脈浮滑,
陰脈濡弱,更遇於風變為風溫,此溫病更遇於風之風溫也,以少陰伏邪,
方將發出太陽客邪,又從外襲表邪新入裏邪初出,故其脈輕則浮滑,重則濡弱,
上文陰陽俱浮之,互辭言伏於少陰之邪熱,悉從風木之令,而發出於肌表,
故其證一一盡顯太陽少陰二經,又嘗見冬溫一證,每多誤汗而成,溫毒發斑者,
白話文:
因此,仲景說:太過發熱而口渴的是溫病。如果發汗後感覺身體灼熱,稱為「風溫」。風溫的症狀是:
脈搏陰陽兩浮,自汗、身體沉重、嗜睡、鼻息必濁、言語難出。如果被「下」過,小便不通,直視失神、大小便失禁。如果被「火」所傷,會輕微發黃,嚴重時像癲癇或狂躁發作。如果用火燻,一次逆行會導致這種病症持續存在,二次逆行會縮短壽命。這是溫病誤發汗而造成的風溫。
此外,傷寒論中也說:陽脈浮滑,陰脈濡弱,再遇風邪而變成風溫。這是溫病再遇風邪引起的風溫。因為少陰經的邪氣潛伏,正準備從太陽經發出,這時外邪又襲擊表層,新入裡邪初發,所以脈象輕則浮滑,重則濡弱。
上文中提到的陰陽俱浮,互為表裡,說明潛伏在少陰經的邪熱,都受到風木的影響,從肌表發出,因此出現的症狀一一體現了太陽經和少陰經的病症。我在臨牀中還見過一種冬季發生的溫病,大多是由於誤發汗造成的,稱為「溫毒發斑」。
亦有誤施汗下而變咽喉不利,唾膿血者,蓋冬溫亦屬太少陰證,
緣誤治而併傷厥陰之經也,按風溫一證仲景,但言誤治之失,並不論及治法者,
以既經誤治,即欲挽回,末由也,已喻嘉言,嘗謂風溫多死於三日者,
謂其即是兩感而更加變重耳,不但溫病之不可以傷寒寒疫法治也,即冬溫,
亦不可以傷寒例施也,因其發在冬時,故誤治尤多,
所以仲景厥陰例中有藏結一條,正以治冬溫之誤治,而變咽喉不利,
唾膿血者,即此而推,可用麻黃升麻湯去麻黃升麻乾薑白朮,
而借治溫病誤其汗之風溫也,并可悟黃芩湯加桂枝石膏治溫病,更遇於風之風溫也。
白話文:
如果錯誤使用發汗劑,導致咽喉不適,吐出膿血,是因為冬季溫病也屬於太少陰證,
是因誤治而同時傷及厥陰經的緣故。根據仲景的說法,風溫一證只提到誤治的過失,並沒有論及治療方法,
因為既然已經誤治,想要挽救也無從下手。嘉言曾說,風溫大多死於三天之內,
這是因為同時受到兩股病邪侵犯,病情更加嚴重所致,不只是溫病不能用治療傷寒寒疫的方法,
即使用於冬季溫病,也不應照搬傷寒的治療方法。由於冬季溫病發病時間在冬天,
因此誤治的情況更多。所以仲景在厥陰例中有一條「藏結」,正是用來治療冬季溫病誤治,而導致咽喉不適,
吐出膿血的情況。由此推論,可以用麻黃升麻湯去麻黃、升麻、乾薑、白朮,
而用於治療溫病誤汗而引起的風溫。同時也可以悟出黃芩湯加桂枝石膏治療溫病,更適用於伴有風邪的風溫。
再按風溫一證,仲景絕無方藥,而活人書治法頗多,參其所主之方,
皆是治先傷熱而復感風,或已傷風而更受熱之證,近世亦曰風溫較伏氣所發者,
雖死生輕重懸殊,而究治之理則一似風痰結聚於肺故汗下兩難,
汗之則讝語煩熱,不得臥善驚目亂無精汗身重,下之則小便難,
大便利尤不可用溫鍼,則耳聾難言,鍼溫止宜辛涼解熱兼疎風利痰,
然雖禁發汗,又不得不兼用表藥,但禁溫覆迫汗耳,
若發熱頭眩咽喉乾痛舌強痞滿者,用萎蕤湯無大熱而渴,用栝蔞根湯熱不解,
用敗毒散寒熱而渴,小柴胡加萎蕤桔梗,惡寒發熱,本方去參加栝蔞石膏,
白話文:
再根據風溫這種證候來看,仲景(張仲景)並無方藥,而《傷寒活人書》的治療方法卻很多。參照其中主治的方劑,這些方劑都是治療既受寒熱,又再次感受風邪,或已經受了風邪,又更受熱邪的證候。近世也稱之為風溫,比伏氣所引發的(風溫)雖然在生死輕重上有差別,但究其治療的道理,與風痰聚集於肺導致汗出和瀉下兩難的道理類似。發汗則神志不清、煩熱、不能臥牀、善於驚駭、目光散亂、精神不振、渾身出汗、身體沉重;瀉下則小便困難,大便稀溏。尤其不能用溫針灸,否則會導致耳聾、言語困難。針灸溫補只適合用辛涼解熱、兼疏風化痰的藥物。雖然禁止使人發汗,但又不得不兼用表藥,只是禁止溫熱覆蓋促使出汗而已。如果發熱、頭眩、咽喉乾痛、舌苔強硬、胸痞腹滿,可以使用萎蕤湯;沒有明顯發熱,但口渴,可以使用栝蔞根湯;寒熱交替,口渴,可以使用敗毒散;小柴胡湯加萎蕤、桔梗,惡寒發熱,本方中去掉參、栝蔞、石膏。
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舉世皆以風熱咽痛,唾痰聲嗢者為風溫,雖治法不遠,
殊失風溫本旨矣,尚論以春月時令本溫,且值風木用事風溫二字不得分之為兩,
凡溫病者,悉為風溫,是又矯揉太過矣。
夫春夏溫熱之邪能傳染者,即時行疫癘也,吳又可曰瘟疫之邪皆從口鼻而入,
不在經絡舍於伏脊之內,去表不遠附近於胃,乃表裏之分界,
是即內經瘧論所謂橫連募原是也,凡人本氣充滿邪不易入適逄虧欠,因而乘之,
感之淺者,待有所觸而發感之深者中而即也,始先陽氣鬱伏,凜凜惡寒甚則四肢逆,
既而陽鬱發,中外皆熱,發即昏昏不爽壯熱,自汗此邪伏於募原即使汗之熱,
白話文:
口渴的人去掉半夏,加入栝樓根。一般人都認為風熱導致咽喉痛,咳出帶聲的有痰的人是風溫,雖然治療方法相差不多,
卻完全違背了風溫的根本原則。再說,春天時節本來就溫暖,加上風木當道,風溫兩個字不能拆開成為兩個疾病。
所有溫病,都屬於風溫。這又是矯揉造作,過於偏激了。
春天和夏天溫熱之氣可以傳染,就是流行的瘟疫。吳又可說瘟疫之氣都從口鼻進入,
不留在經絡,而停留在橫膈膜的內側,距離體表不遠,靠近胃部,也就是表裡的分界線。
這與《內經》中關於瘧疾的論述「橫連募原」是一樣的。一般人正氣充足時,邪氣不易入侵。
正氣剛好不足時,邪氣就會趁機侵入。輕微感染的,等遇到誘因才會發病。
嚴重感染的,馬上就會發病。開始是因為陽氣鬱伏,感覺陣陣寒意,嚴重時四肢逆冷。
接著陽氣鬱結發作出來,身體內外都發熱,發病後就會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發高燒,自發出汗。
這種邪氣潛伏在橫膈膜上,即使發汗也會發熱。
不能解,必俟伏邪外發表氣潛行於內,精氣自內達表,此時表裏相通,大汗淋漓,
邪從外解,此名戰汗,當即脈靜身涼而愈,若伏邪未靜必復發熱,
至伏邪已發方有變證,其證或外解,或從內陷,更表裏先後不同,有先表而後裏者,
有先裏而後表,有但表而不裏者,有但裏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裏而再裏者,
有表勝於裏者,勝於表者有表裏分傳者,此為九傳,從外解者,或發斑,或戰汗,
狂汗,自汗,盜汗,從內陷者胸膈痞悶腹痛燥結熱結,
傍流協熱下利或嘔吐惡心讝語舌胎,當因證用治,疫脈不浮不沈而數,
晝夜發熱,日晡益甚頭疼身痛,宜用不食,以透達募原之邪氣,
白話文:
內容不能解,必定等候潛伏的邪氣從外面發散出來,精氣自內部抵達體表,此時表裡相通,大汗淋漓。
邪從外面解出,這就是戰汗,脈搏隨即平靜、身體涼爽而痊癒,如果潛伏的邪氣還未平靜,必定再次發熱。
等到潛伏的邪氣已經發作,才會有變證,這些變證可能從外面解出,也可能從內部陷進,表裡發作的先後順序不同,有先表後裏的,有先裏後表的,有隻表而不裏的,有隻裏而不表的,有表而再表的,有裏而再裏的,有表證比裡證重的,有裡證比表證重的,有表裡分而相傳的,這就是九傳。
從外面解出的,可能發斑,或戰汗,或狂汗,或自汗,或盜汗;從內部陷進的,會胸膈痞悶,腹痛,大便不通,發熱,或傍流熱結,或下痢,或嘔吐,或惡心,或胡言亂語,或舌苔異常,應根據具體情況用藥治療。
疫病的脈搏不浮不沉而急促,晝夜發熱,下午發作更加嚴重,伴有頭痛和全身痠痛,應採用不進食的方法,以透達募原之處的邪氣。
若見少陽陽明太陽,隨經加柴胡葛根羌為引,以提其邪出陽分也,
然證有輕重不等藥之多寡,隨宜務活法感之輕者,舌上白胎亦薄熱亦不甚,
脈亦不數,其不傳裏一二劑自解稍重者,必從汗解如不能汗邪氣盤錯於募原也,
只以本方主之感之重者,舌上胎如積粉,服藥不從外解,
而從內陷舌根先黃漸至中央,此邪漸入胃也,前方加大黃下之,若脈長而洪數,
大汗多渴,此邪氣適離募原,欲表未表白虎湯證也,如舌上純色,兼見裏證,
此邪已入胃乃承氣湯證也,有二三日即離募原者,有半月十日不傳者,
有初得之四五日,而淹淹懾懾,二六日後陡然勢張者元氣勝者,毒易傳化元氣薄者,
白話文:
如果見到少陽陽明太陽證候,就隨證加用柴胡、葛根、羌活作為引導藥,以引邪氣出表。
但證候輕重不一,藥物的用量需要根據病情調整。對於病情較輕者,舌苔薄白,發熱也不太厲害,脈象也不快,不需要傳裏,一兩劑藥就能自行痊癒。稍重一些的,必須通過發汗來解表,如果不能發汗,邪氣就會盤結在募原。這時就只能用本方為主來治療。病情較重的,舌苔如積粉,服藥後邪氣不能從外解出,而是向內陷,舌根先變黃,逐漸蔓延到舌中部,表明邪氣逐漸進入胃中。這時就要在前方加用大黃瀉下。如果脈搏又長又洪數,大汗多渴,表明邪氣正離開募原,欲表未表,是白虎湯證。如果舌苔純色,同時有裏證,表明邪氣已經進入胃中,是承氣湯證。有的二三日便離開了募原,有的半個月十日也不傳裏,有的初得病時四五日就延宕不退,二六日後突然加重,這是元氣旺盛,毒邪容易傳化。元氣薄弱的,
邪不化,即不傳,如他病欠虧適逢時,疫能感不能化安望其傳,不傳則邪不去淹纏,
日久愈沈愈伏,誤認虛證,而進參耆,愈壅愈固不死不休也,疫邪為病有從汗解者,
有無汗竟傳入胃者,有自汗淋漓熱渴反甚,終得戰汗方解者,有胃氣壅鬱,
必下乃得戰汗而解者,有汗解裏未和,越三五日復發者,有發黃因下而斑出者,
有竟從發斑而愈者,有裏證急,雖有斑非下不愈者,此雖傳變不常,亦為常也,
又有局外之變,男子適逢接內或向來下元虛空,邪熱乘陷於下焦氣,
遂不舒致小便祕塞,小腹脹滿,至夜發熱,與導赤五苓不効得大承氣一服,
白話文:
病邪沒有被化解,就不會傳播。如果在病患體虛的時候,遇到疫情,病邪就能入侵,但無法化解。只盼望病邪可以傳播,但如果沒有傳播,病邪就會一直纏繞不去,越拖越久,越沉越伏。誤以為是虛證,反而再進補人參和黃耆,只會讓病情加重,永遠好不了。
疫邪致病,有人可以從發汗而解,有人不發汗而直接傳入胃,有人雖然大汗淋漓、發熱口渴卻更嚴重,最後大汗淋漓後才能解熱。有胃氣壅滯,必須先下利才能大汗、解熱的。有發汗後內部沒有調和好,三五天後病情復發的。有因下利而讓黃疸發出來的。有從發斑疹開始,最後卻因此痊癒的。有內證急迫,即使有斑疹,如果不下利也不會癒合的。
這些傳變雖然不固定,也可以說是正常的。還有一些局外引起的變化,比如男子在疫情中接觸到女子後,或原本下元虛空,病邪熱氣趁虛入侵下焦,導致小便不通、小腹脹滿,到了晚上發熱,用導赤散或五苓散治療無效,服用大承氣湯纔有效。
小便如注而愈,女子經水適來適斷失血崩帶,及心痛疝氣,痰火喘急,
凡此皆非常變,蓋因疫而發舊病,但治其疫而舊病自已,然大勞大慾大病久病後,
此為四損,以正氣先虧,邪氣自陷多不可救也。瘟疫發熱一二日,舌上白胎如積粉,
早服達原飲一劑,午後舌變黃色,隨現胸膈滿痛,大渴煩躁,此邪毒傳裏也,
前方加大黃下之,煩渴少減,熱去六七,午後復加煩躁發熱,通舌變黑生刺,
鼻如烟煤,此邪毒混合三焦,復淤到胃,急投大承氣,傍晚大下至夜半熱退,
次早胎刺如失,此一日之間而有三變,數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盛,傳變亦速,
白話文:
尿液像流水一样多,而且病情逐渐好转;女性月经周期正常,但突然出现失血过多或带下异常,以及心痛、疝气、痰火喘急等症状。这些都是非常态的变化,都是因为疫病引发的旧疾。只要治疗疫病,旧疾自然会好转。但如果过度劳累、纵欲过度、久病或大病之后,身体元气虚弱,邪气入侵,就难以医治。瘟疫发热一两天,舌头上出现白色苔状物,就像积粉一样,这时服用达原饮一剂,下午舌头变成黄色,随之出现胸膈疼痛、口渴烦躁,说明邪毒已经入侵体内。此时需要加大黄下药,烦渴症状减轻,热度消退六七成。下午又出现烦躁发热,舌头变黑并出现刺痛,鼻腔像煤烟一样,说明邪毒混合在三焦,又淤积到胃部。这时要赶紧服用大承气汤,傍晚大便排出,到半夜热退,次日早上舌头上的刺痛消失。短短一天时间出现了三次变化,原本需要数日才能完成的治疗过程,一天就完成了。因为毒性太强,所以传播和变化速度也很快。
用藥不得不緊,設用緩劑,必死無救,嘗見瘟疫二三日即死者,皆此類也。
瘟疫初起脈雖數,未至共大,其邪尚盤結於募原,宜達原飲,誤用白虎,
既無破結之能,但求清熱,是揚湯止沸耳,若邪已入胃,非承氣不愈,誤用白虎,
既無逐邪之能,徒伐胃氣,反抑邪毒,致脈不行因而細小,又認陽證陰脈,
益不敢下,湯藥雜進,愈投愈危,當此急投承氣,庶可救也。邪伏於募原表裏之間,
至其傳變或出表,或入裏或表裏雙傳,醫見有表復有裏,乃引經論先解表,
乃攻其裏,此大謬也,嘗見大劑麻黃一毫,無汗轉加煩躁者,
何耶蓋發汗之理自內以達表,今裏氣結滯,陽氣不得敷布於外,即四肢未免厥逆,
白話文:
治療瘟疫必須果斷,如果使用緩和的藥物,必然會死亡。曾經見過因瘟疫而在兩三天內死亡的病人,都是屬於這種情況。
瘟疫初起時,脈搏雖然快速,但還沒有變得非常大,其邪氣尚且糾結在募原(胃部)。此時應當使用達原飲,錯誤地使用白虎湯,既沒有化解糾結的功效,只求清熱,猶如往沸騰的湯水中潑冷水一樣。如果邪氣已經進入胃中,必須使用承氣湯才能治癒。錯誤地使用白虎湯,既沒有驅邪的功效,反而會損傷胃氣,進而抑制邪毒,導致脈搏運行不暢,繼而變得細小。再辨證為陽證陰脈,就更加不敢下猛藥,藥物混雜使用,病情會越來越危險。此時應當果斷地使用承氣湯,纔有可能救治。
邪氣隱伏在募原的表裡之間,傳變後可能會發出來表,可能會進入體內,也可能會表裡雙傳。醫生看到既有表證又有裡證,於是引用經論先解表,再攻其裡,這是大錯特錯。曾經見過服用大劑量的麻黃卻出一點汗也沒有,反而更加煩躁的患者。這是因為發汗的道理是從內而達外的,現在裡氣結滯,陽氣不能敷布於外,那麼四肢就會出現厥逆。
又安能氣液蒸蒸,以達表譬之水注閉,其後竅,則前竅不得涓滴與發汗之義同,
凡見表裏分傳之證宜,承氣湯先通其裏,裏氣一通,不待發散多有自汗,
而解裏證下後,脈浮而微數,身微熱,神思不爽,此邪熱浮於肌表裏無壅滯也,
雖無汗宜白虎湯邪從汗解,若大下後或數下後,脈空浮而數,
按之豁然如無宜白虎加人參湯,覆益即汗解,下後脈數而浮原當汗解,
遷延五六日脈證不改,仍不得汗者,以反覆下數,致周身血液枯涸,
故不得汗白虎加人參湯,以助周身之血液,鼓舞元氣開發腠理,即得汗解也,
白話文:
怎麼可能氣液蒸騰,而達到發汗的效果呢?就好比水倒入一個封閉的容器,後面沒有出口,前面的出口就無法得到一滴水,這和發汗的道理是一樣的。
凡是表裏分傳的病症,應該先用承氣湯通裏,裏氣一通,不用發散,很多人都會自然出汗。
而解除裏證後,脈象浮而微數,身體微熱,神思不爽,這是邪熱浮於肌表,表裏沒有壅滯。
雖然沒有出汗,也應該用白虎湯,邪氣會從汗液中排出。如果大便後或多次大便後,脈象空浮而數,
按壓後豁然如無的感覺,應該用白虎加人參湯,蓋上被子就會出汗。大便後脈數而浮,原本應該是出汗,
拖延了五六天,脈象症狀沒有改變,還是不出汗,是因為反覆下數次,導致全身血液乾枯,
所以不能出汗,用白虎加人參湯來幫助全身血液,鼓動元氣,打開腠理,就能出汗了。
裏證脈沈而數當下之,下後脈浮當得汗解,今不得汗後二三日脈復沈者,
募原餘邪復淤到胃也,更宜下之,更下後而脈再浮者,仍當汗解,宜白虎湯,
裏證下後熱退身涼,越四五日復發熱者,此非關飲食勞復,
乃募原尚有餘邪隱匿因而發熱,此必然之理,不知者每每歸咎於病人誤也,
宜再下之則愈,但當少與,慎勿過劑以邪氣微也。應下失下口燥舌乾,
而渴身反熱減四肢微厥,欲得近火擁被,此陽氣伏也,既下厥回去火減被脈大,
而數舌上生津不思水飲,此裏邪去而鬱陽暴伸也。瘟疫下後二三日或一二日,
舌上復生胎刺邪未盡也,再下之胎,雖未去已無芒刺而軟,
白話文:
裏證脈沈而數,當下之。 裏證(內在病症)脈象沉細而數快,應當攻下(瀉下)。
下後脈浮,當得汗解。今不得汗,後二三日脈復沈者, 瀉下後脈象浮緩,應當發汗來解除病症。現在不能發汗,兩三天後脈象又沉細的,
募原餘邪復淤到胃也,更宜下之。 是募原(上焦)餘毒又瘀塞到胃部,更應該繼續瀉下。
更下後而脈再浮者,仍當汗解,宜白虎湯。 再次瀉下後脈象又浮緩的,仍應發汗來解除病症,可以用白虎湯。
裏證下後熱退身涼,越四五日復發熱者,此非關飲食勞復, 裏證瀉下後熱退身涼,四五天後又發熱的,這不是因為飲食不當或勞累復發,
乃募原尚有餘邪隱匿因而發熱,此必然之理,不知者每每歸咎於病人誤也, 而是募原還有餘毒隱匿,所以發熱,這是必然的道理,不懂的人常常歸咎於病人誤食了什麼。
宜再下之則愈,但當少與,慎勿過劑以邪氣微也。 應當再次瀉下才會痊癒,但瀉藥的劑量要少一些,不要過量,因為邪氣已經很弱了。
應下失下口燥舌乾,而渴身反熱減四肢微厥,欲得近火擁被,此陽氣伏也。 應該瀉下卻瀉不出來的,口乾舌燥,卻不口渴,身體熱度反而減輕,四肢微冷,想要靠近火源或蓋上被子,這是陽氣潛伏的現象。
既下厥回去火減被脈大,而數舌上生津不思水飲,此裏邪去而鬱陽暴伸也。 再次瀉下後,厥冷退去,發熱減輕,蓋上被子後脈搏洪大,而數快,舌面上生津不思喝水,這是裏邪去除後,鬱結的陽氣突然發作。
瘟疫下後二三日或一二日,舌上復生胎刺邪未盡也,再下之胎,雖未去已無芒刺而軟, 瘟疫瀉下後二到三天或一到二天,舌面上又出現胎刺,表示邪氣未盡,再次瀉下,胎刺雖然沒有完全去除,但已經沒有芒刺,變軟了。
然渴熱未除更下之熱渴減芒刺脫日後更復熱,又生胎刺更宜下之,
凡下不以數計有是證,即投是藥醫人見理不透經歷未到中道生疑,往往遇此證,
反致擔閣,但其中間有一日一下者,有應連下二三日或三四日者,
有下二日間一日者,甚緩急之間,有應用小柴胡湯,去參半加栝蔞根知母者,
有應用犀角地黃湯者,至投承氣,某日應多與,某日應少與,此非可以言傳也,
但數下之證,百人中之一二人而已。瘟疫愈後脈證,俱平大便二三旬不行,
時時作嘔,此為下格之證,蓋下不通,必返於上,宜調胃承氣熱服,
白話文:
然而口渴發熱的症狀未消除,再次服藥後口渴發熱的症狀減輕,但體表出現如芒刺般的疙瘩。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熱的症狀又再次復發,同時生出更多的疙瘩,此時更應該再次服藥。
凡不根據次數進行治療,如果出現了這樣的症狀,就可以服用這種藥物。醫生對疾病的道理沒有透徹瞭解,經驗不足,容易在治療過程中產生懷疑,經常遇到這種症狀時,
反而會猶豫不決。但在這種症狀中,有的人一天服藥一次,有的人需要連續服藥兩到三天,甚至三四天。
有的人服藥兩天后再服藥一次,在非常危急的情況下,有的病人需要服用小柴胡湯,去除人參,加入栝蔞根和知母。
有的人需要服用犀角地黃湯。至於承氣的劑量,有的時候應該多給一點,有的時候應該少給一點,這些是無法用言語傳授的。
但是服藥數次後出現的症狀,一百個人中只有一兩個人會出現。瘟疫痊癒後,脈象和症狀都已經平穩,大便二三個月都沒有通暢,並且時常乾嘔,這說明下焦不通暢。
蓋因此遮蔽不通,必定會反作用於上焦,應當服用調胃承氣湯熱服。
宿垢頓下嘔吐立止,慎勿驟補少與參耆下焦復閉,嘔吐仍作也。凡客邪貴乎早治,
勿拘於下不厭遲之說,若應下之證,見其無結糞,
以為下之早而引初鞭後溏為例此誤也,不知承氣本為逐邪,非專為結糞而設,
必俟結定血液為熱所搏變證,迭起是猶養虎遺患也,況有平素多濕熱人,溏糞失下,
但蒸作極臭如敗醬藕泥臨死不結者,假如經枯血燥之人或老人血液衰少,
多生燥結在經,所謂不更衣十日無所苦,有何妨害是知燥結,
不致損人毒邪之為殞命也,假令滯下初起質實而頻數窘急者,與大黃下之,
白話文:
體內宿便突然排出,嘔吐就會立刻停止,但要小心不要一下子補太多,少量添加人參和黃耆,以免下焦又閉塞,導致嘔吐復發。對於外來的邪氣,貴在及時治療,不要拘泥於「下不厭遲」的說法。如果需要下瀉的證據,發現沒有成形的糞便,認為下劑過早,而引出初瀉後溏稀,以此為例法,這是誤解。不知道承氣湯本是為了驅逐邪氣,並不是專門針對成形糞便而設。一定要等到結便確定,血液被熱氣所搏,變證迭起,這就像飼養老虎,遺留下禍患一樣。況且有平素濕熱較多的人,稀溏糞便沒有下泄,只是蒸發出極臭的味道,像是腐敗的醬油或藕泥,臨死前都不會成形。假設經期已枯竭,血液乾燥的人或年老體衰,血液減少,經絡中多產生乾結,所謂的「十日不更衣,沒有什麼難受」,有什麼損害?由此可知,乾結並不會損害人體,毒邪才會導致死亡。假若腹瀉剛開始出現,糞便質地粘稠,且頻率多,緊急而急迫的,可用大黃下瀉。
此豈謂結糞而然哉。疫邪傳裏,遺熱下焦小便不利,邪無輸泄經氣鬱滯,
其傳為癉身目如金,宜茵陳蒿湯,若用茵陳五苓,不惟不能退黃,小便亦難得利,
此乃胃家移熱是以大黃為專功也。瘟疫邪在胸膈滿悶心煩嘔喜腹,不滿欲吐不吐,
欲飲不飲,欲食不食,此邪熱與痰飲結聚胸中也,宜瓜蒂散吐之。
邪留血分裏氣壅閉非下之,則斑不出斑出為毒邪外解下後斑漸發,
更不可大下設有下證,宜少與承氣緩緩下之,若大下則中氣不振斑毒內陷則危,
宜用白芍當歸以和血,升麻柴胡白芷以託邪大劑穿山甲末,
白話文:
難道這所謂的結糞而導致疫病嗎?瘟疫邪氣深入身體內部,遺留的熱毒會下行至小腹部,導致小便不利。邪氣無法透過經絡運行,鬱積在體內,
傳變為眼睛發黃、身體消瘦。此時應使用茵陳蒿湯治療。如果使用茵陳五苓,不僅無法消除黃疸,小便也難以通暢,
這是因為胃中有熱邪,所以大黃纔是主要的治療藥物。瘟疫邪氣在胸膈之間,胸悶心煩,想嘔吐但吐不出來,
想喝水卻喝不下去,想吃飯卻吃不下去,這是邪熱之氣與痰飲積聚在胸中導致的。此時應使用瓜蒂散來催吐。
邪氣停留在血分之內,氣機閉塞,不能下行,斑點不會出現。斑點出現表示毒邪已向外發散,下行後斑點逐漸消退。
但仍然不可過度下行。如果出現下痢的症狀,應該少服承氣湯緩緩下行。如果過度下行,中氣會虛弱,斑毒會內陷,這時就危險了。
應使用白芍、當歸來調和氣血,升麻、柴胡、白芷來託出邪氣,大劑量使用穿山甲粉末。
以透毒名託裏舉斑湯如下後斑出復大下斑毒隱伏反見循衣撮空,
脈微者前方加人參一錢得補不出者死,凡斑有汗出不徹而熱不退者,
宜白虎湯斑出不透而熱不者,宜舉斑湯,有斑汗並行而並不透者二湯合用。
凡時疫日久失下,自利純臭水晝夜十數行,口燥唇乾舌裂,此熱結傍流也,
急與大承氣一服去其宿垢頓止。凡失下以致循衣撮空,肉惕振戰目不了了,
邪熱愈盛,元神將脫,補之則邪毒愈甚,攻之幾微欲絕,不得已用陶氏黃龍湯治之,
此證不下必死,故用此法,庶幾回生於萬一也,
白話文:
透毒名方「舉斑湯」,服用後斑疹出現後卻又消退,毒素潛伏起來,反復出現在皮膚表面,使人抓空衣物。
脈搏微弱的情況下,可按之前方法服用人參一錢,以補虛。如果補虛後斑疹仍不出,則無法存活。凡是有汗水卻無法透徹排出,體熱持續不退的情形,宜服用「白虎湯」。斑疹出現但無法透徹排出,且體熱不退的情形,宜服用「舉斑湯」。如有斑疹且伴有汗水流出,但仍無法透徹排出時,可將「白虎湯」和「舉斑湯」合用。
凡是時疫病症拖延已久,病患失去大便能力,自行排出腥臭的水便,日夜十數次,口乾舌燥,嘴脣乾裂,舌頭破裂,這是由於熱邪積結,津液旁流所致,應立即服用「大承氣湯」一次,以去除宿垢,可使症狀立止。凡是失去大便能力,導致皮膚抓空衣物,肌肉抽搐,目光呆滯失神,邪熱愈發嚴重,元神將要離脫,補之則邪毒更甚,攻之則元神幾欲斷絕,不得已使用陶氏的「黃龍湯」來治療。此症不瀉下大便必死,故使用此方,希望能在萬一中救回性命。
得下後用生脈散加地黃當歸白芍知母陳皮甘草調之。如方食肉而適病,致停積在胃,
用大承氣湯連下,惟是臭水稀糞,其病不退,必加人參一錢在內,
雖月餘所積之物一便下。凡疫病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傳胃切勿絕其飲食,
但不宜過食耳有愈後十數日微渴微熱,不思飲食,此微邪在胃,正氣衰竭,
若強與之,即為食復。凡舌胎自白而漸變黃邪在募原,故白在胃則黃,
胎老變沈香色白者不可下,黃者宜下,黑者急下,下後胎不脫舌刺舌裂,
舌短舌鞭舌卷,皆當下白砂胎黑胎俱下,惟白潤滑澤者,邪尚在募原也,
白話文:
得病後服用生脈散,加入地黃、當歸、白芍、知母、陳皮、甘草調製。假如吃了帶肉的食物導致病情惡化,造成胃中停滯,
應使用大承氣湯連續瀉下,但如果排出的是臭水稀糞,病情未退,必須加入一人參錢在其中,
儘管已經一個月,停滯之物也會一次瀉下。所有瘟疫患者如果有頭尾能進食的,表示邪氣未傳入胃,切勿斷其飲食,
只是不宜過量食用。有痊癒後十數日出現微渴微熱,不想進食,表示微邪在胃,正氣衰竭,
若勉強餵食,即會導致病情復發。所有舌苔由白逐漸變黃,表示邪氣在募原,所以白在胃則黃,
舌苔老舊變為深香色偏白的不能瀉下,偏黃的適合瀉下,偏黑的需急瀉,瀉下後舌苔未脫落舌刺舌裂,
舌短舌鞭舌卷,都應瀉下白砂舌苔黑苔瀉下,只有白潤滑澤的,邪氣仍存募原。
如別有下證,宜達原飲加大黃,若大汗脈洪長而渴,
未可下宜白虎湯汗更出日赤咽乾,氣噴如火,小便赤黃涓涓作痛,揚手擲足,
脈沈而數,皆為裏熱之極,下之無疑,潮熱讝語善太息,此胃實也,
心下滿心下高起如塊,心下脹痛,腹脹滿痛,按之愈,其皆下,頭脹痛下之立止,
若初起未可下小便秘大便不通,氣結不舒,大便行,小便立解,有血液枯竭者,
無表裏證,為虛燥,宜導法。凡陽證似陰者,瘟疫與溫病熱病傷寒通有,
其陰證似陽者,惟傷寒有之,在瘟疫必無此證也,陽證似陰,為外寒內熱,
故小便赤濇,陰證似陽,為上熱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為據,萬不一失。
白話文:
如果還有其他症狀,應該加大黃的劑量。如果大汗淋漓、脈搏洪大有力、口渴,
不適合使用瀉下法,應該使用白虎湯發汗。汗出後,仍有面紅、咽喉乾燥、呼吸急促如火、小便赤黃滴痛、手足亂舞躁動,
脈搏沉細而數,都是體內熱極的表現,應毫無疑問地使用瀉下法。潮熱、胡言亂語、喜愛嘆息,這是胃中實熱。
心下部位脹滿、隆起如塊、脹痛,腹部脹滿疼痛,按壓後疼痛減輕,都應使用瀉下法,頭痛脹痛瀉下後立即停止。
如果一開始不適合使用瀉下法、小便祕結、大便不通,氣機壅結不舒,瀉下大便後,小便馬上通利。如果有血液耗竭的症狀,
沒有表證或裡證,是虛熱,宜用導法。陽證類似陰證的,在瘟疫、溫病、熱病、傷寒中都有。
陰證類似陽證的,只有傷寒中有,在瘟疫中必定不會出現這種症狀。陽證類似陰證,是外寒內熱,
所以小便赤黃混濁;陰證類似陽證,是上熱下寒,所以小便清澈。只要以小便赤白作為依據,萬無一失。
夫疫病四時皆有,但盛與不盛耳,盛行之際,沿門闔戶,病皆一般者,
謂之時行大疫,人皆知之,不盛之時,人偶感之,不過發熱頭痛,與尋常感冒相似,
即有傳染,不過左右服役之人,又烏能知疫也,病人無處追求,每每妄訴病原,
醫家不善審察,未免隨情錯認,誤引東垣勞倦傷脾為例,壅邪轉熱,多致危殆。
喻嘉言曰:四時不正之氣,感之因而致病,初不為疫也,因病致死,病氣屍氣,
混合不正之氣,以故雞瘟死雞,豬瘟死豬,牛馬瘟死,死牛馬推之於人,何獨不然,
所以饑饉兵凶之際,疫病盛行,大率春夏之交為甚,蓋溫暑濕熱之氣,交互結蒸,
白話文:
瘟疫一年四季都會出現,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流行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人生病,症狀都差不多,這就是所謂的時行大疫,人人皆知。不流行的時候,偶爾有人感染,頂多發燒頭痛,跟普通感冒相似,即使傳染,也只在身邊服侍的人之間,外人很難察覺是疫病。病人找不到病因,常常胡亂說病從何來,醫生如果不仔細審查,很容易隨便判斷,誤把東垣所說的勞倦傷脾當成病因,導致邪氣壅塞,熱症加重,最後危及性命。
喻嘉言說:四時不正之氣讓人染病,一開始並不算是疫病,只是因為生病而死,病氣和屍氣混合不正之氣,就像雞瘟會導致雞死亡,豬瘟導致豬死亡,牛馬瘟導致牛馬死亡,牛馬死後會傳染給人,人為何不能被傳染呢?所以饑荒戰亂的時候,瘟疫流行,特別是在春夏交替時最嚴重,因為溫暖濕熱的氣候交織在一起,容易滋生疫病。
人在其中,無隙可避,病者當之,魄汗淋漓,一人病氣足充一室,況於連並榻,
沿門闔境,共釀之氣,蓋以出戶屍蟲,載道腐墐,燔柴掩席,委巷投涯,種種惡穢,
上溷蒼天清淨之氣,下敗水土物產之氣,人受之者,親上親下,各從其類,
有必然之勢,如世俗所稱大頭瘟者,頭面腮頤腫如瓜瓠者是也,所稱稔頸瘟者,
喉痹失音,頸大腹脹如結代者是也,所稱瓜瓤瘟者,胸脇起,
嘔汁如血者是也,所稱楊梅瘟者,遍身紫塊,忽然發如黴瘡者是也,
所稱疙C5者,發塊如瘤,遍身流走,旦發夕死者是也,所稱絞腸瘟者,
腸鳴乾嘔,水洩不通者是也,所稱軟腳瘟者,便清泄白,足腫難移,
白話文:
人身處於其中,無處可避。病人身受病氣,汗如雨下,一人發病,足以充滿一室。何況多人同牀共枕,
門戶相連,各家合釀之氣,加上戶外屍蟲遍地,道路腐爛泥濘,焚燒柴火掩蓋席子,巷道投放死屍,種種穢氣,
上混蒼天清淨之氣,下敗水土物產之氣。人們受到這些氣的影響,或受上或受下,各從其類,
有必然的趨勢,比如世俗所稱的大頭瘟,頭面腮部腫得像瓜瓠;所稱的稔頸瘟,喉嚨腫脹,聲音嘶啞,頸部和大肚子腫得像結代;所稱的瓜瓤瘟,胸脇脹起,嘔吐出來的液體像血;所稱的楊梅瘟,遍身出現紫塊,突然發作如黴瘡;
所稱的疙瘩瘟,發出的疙瘩像瘤子,遍身流竄,早上發病,晚上就會死去;所稱的絞腸瘟,腸鳴乾嘔,水瀉不止;所稱的軟腳瘟,大便稀白,腳腫難移。
即濕溫遍行是也,小兒痧痘尤多,已上疫證,不明證治咸委劫運,良可傷悼,
然而盛夏濕溫之證,即藏疫癘在內,一人受之,則為濕溫,
一方傳徧則為疫癘,所以疫癘之發,每每盛於春夏者,
以其熱暑濕三氣交蒸故也,蓋春主厥陰肝木,秋主陽明燥金,
冬主太陽寒水各行其政,惟春分以後,至秋分以前,少陽相火,少陰君火,
太陰濕土,三氣合行其事,天本熱也,而益以日之暑日本烈也,
而載以地之濕三氣交動,時分時合其也,以風動於中,勝濕解蒸,不覺其苦其合也,
天之熱氣,下地之濕氣,上人在是氣之中無隙可避,故病之繁而且苛者,
白話文:
濕熱之氣遍行,小兒出疹得麻痘者尤多。以上所述疫症,如果症狀不明確就亂用藥物,實在令人惋惜。
然而盛夏出現濕熱症狀,是因疫癘的病氣潛藏在體內。一個人感染了,就成為濕熱症狀;一方人都傳染了,就變成疫癘。所以疫癘的發生,往往盛行於春夏,是因熱、暑、濕三種氣交織蒸發的緣故。春天是厥陰肝木當令,秋天是陽明燥金當令,冬天是太陽寒水當令,各有不同的病理特點。但是春分以後到秋分以前,少陽相火、少陰君火、太陰濕土三種氣交會作用。天本身就熱,再加上了太陽的暑氣,而地表的濕氣盛行,三種氣交替作用,時而聚合時而分散。平常風在體內運作,能勝過濕氣而消散蒸汽,所以人不覺得不舒服。但是天上的熱氣下降,地上的濕氣上升,人身處於這種氣候之中,沒辦法躲避,所以疾病繁多且嚴重。
莫如夏月為最,以無形之熱,蒸動有形之濕,即無病之人感之,尚未免於為患,
況素有濕熱,或下元虛人,安得不患濕溫之證乎,是以濕溫之證,最忌發汗,
發汗則濕熱混合為一,而中氣盡傷,多成死證,惟宜分解先扶中氣,
使中氣徐領其表其裏,而上下盡消,故多愈也,至於疫證,則邪正混合,邪極勝,
正極衰,轉眼立斃,苦寒傷胃,溫補助邪,如人中黃丸之類,不為合法也,
夫傷寒之邪,先行身之背,次行身之前,後行身之側,由外廓而入瘟疫之邪,
則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上焦為清陽,故清邪從之上,入下焦為濁陰,
白話文:
夏季是最容易讓人生病的季節,因為無形的熱氣會蒸發出有形的濕氣,即使原本健康的人,也難免會受到影響。
更何況本身就有濕熱體質,或下元虛弱的人,就更可能患上濕溫症了。濕溫症最忌諱發汗,因為發汗會讓濕熱混合在一起,損傷中氣,容易導致死亡。
治療濕溫症應該先扶持中氣,讓中氣慢慢恢復,從內而外地消除病氣,這樣才能痊癒。至於疫病,則是由邪氣與正氣混合,邪氣過盛,正氣過衰,很容易導致死亡。
使用寒涼藥傷胃,溫熱藥則會助長邪氣,像人中黃丸之類的藥物,並不適合治療疫病。
傷寒的邪氣,會先侵犯身體後背,然後蔓延到身體前側,最後到達身體兩側。而瘟疫的邪氣,則會直接從中道侵入,流布三焦。上焦屬清陽,因此清邪從上焦入侵;下焦屬濁陰,因此濁邪從下焦入侵。
故濁邪從之下入,中焦為陰陽交界,凡清濁之邪,必有此區分,
甚者三焦相混上行極而下下行而上,傷寒邪中外廓,故一表即散邪行在中道,
故表之不散,傷寒邪入胃府,則腹滿便堅,故可攻下疫邪布,
在中焦散漫不收下之復合,此與治傷寒表裏諸法有何涉哉,或問春夏蒸氣成疫,
豈冬溫獨非疫耶,蓋冬月過溫腎氣不藏,感而成病正與不藏精之春溫無異,
計此時有春無冬,三氣即得交蒸成疫,然遇朔風驟發,則蒸氣化為烏有矣,
是以東南冬月患正傷寒者少,患冬溫及痘瘡者最多,西北則秋冬春皆患傷寒,
殊無瘟疫痘瘡之患,此何以故西北土地高燥即春夏氣難上升,
白話文:
因此濁氣邪氣會從下往上侵入人體,中焦是陰陽交界的地方,所有清濁的邪氣都會在此區分。嚴重的情況下,三焦會互相混淆,上行到極點後再往下,往下行到極點後又往上,傷寒的邪氣就會從外往內侵襲。因此,如果表症沒有散去,傷寒邪氣就會進入胃府,就會導致腹脹便秘。所以可以用攻下法來驅散疫邪。
如果邪氣在中焦散漫無序,下行又回升,這跟治療傷寒表裏證的各種方法有什麼關係呢?也許有人會問,春夏濕熱會導致瘟疫流行,難道冬天溫病就不是瘟疫嗎?其實,冬月天氣過於溫暖,腎氣無法收藏,感邪而發病,跟春天溫病不收藏精氣而發病是一樣的道理。
計算一下,這個時候有春天的氣候沒有冬天的氣候,三種氣候交雜就會產生瘟疫。但是遇到突然襲來的寒風,這些蒸氣就會消失無蹤。所以,東南地區冬月患正傷寒的人很少,患冬溫和痘瘡的人最多,西北地區則秋冬春都患傷寒,卻沒有瘟疫和痘瘡的發生。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西北地區土地高燥,即使是春夏季節,濕熱之氣也很難上升。
何況秋冬之凝沍東南土地卑濕,為霧露之區,蛇龍之窟,其濕熱之氣,
得風播之尚有可耐,旦暮無風水中之魚,衣中之虱,且為飛揚,況於人乎,
蒸氣中原雜諸穢,益以病氣屍氣,無分老少,觸之即同一病狀矣此時朔風,
了不可得故其氣轉積轉暴,雖有薰風,但能送熱,不能涼,盛世所謂解慍阜財者,
在兵荒反有注邪佈穢之事矣。按吳又可所論,皆是尋常所有疫癘,喻嘉言所言,
乃天地不正之大疫,不可彼此膠執也,夫瘟疫證類端,豈可一律而論,
若傷於氣則頭項腫脹,傷於血則肢體疙C5,傷於胃則嘔汁如血,
傷於腸則水泄不通,至入藏則不知,人不待救藥則斃矣,大法以證為則,無以脈胗,
白話文:
更何況秋冬時節凝結的寒氣,在東南方的低窪潮濕之地,成為霧露聚集之地,蛇龍出沒的洞穴,那裡的濕熱之氣,
若有風吹散還可以忍受,但若是早晚無風,水中之魚、衣服中的蝨子也會飛揚起來,更何況是人呢?
在蒸氣中夾雜著各種污穢,加上病氣和屍氣,不論老少,一旦接觸,就會產生相同的病狀。此時朔風,
根本不會出現,因此這些氣息不斷積聚變猛烈,即使有南風吹來,也只會帶來熱氣,無法帶來涼爽。盛世所謂的消暑致富,
在戰亂時反而會帶來邪氣和污穢的事情。根據吳又可的論述,這些都是常見的疫病,喻嘉言所言,
乃是天地失序導致的大疫,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瘟疫的證狀類型繁多,豈能一概而論,
若是傷於氣,就會頭頸腫脹;傷於血,就會肢體長疙瘩;傷於胃,就會嘔出血水;
傷於腸,就會水泄不止;若是侵犯內臟,就會不知所措,人還沒等到藥物治療就死亡了。大法以證狀為準則,不用脈搏來診斷。
其傷之輕者,二三日尚能行動,至四五日後,忽然大熱,慎勿誤認傷寒,
而與表藥發汗,不惟不解,其熱轉甚而危殆矣,其初病惡寒發熱頭痛,
宜敗毒散躁熱不汗,通解頭痛如破,十神湯,兼瘴癘腳膝疼軟,獨活散,
此皆為表證多者立方也,若一病便壯熱無寒,多汗神昏嘔逆痞滿等證,
又當從涼膈雙解,三黃石膏黃連解毒,兩解表裏法治之,古人以普濟消毒飲,
治大頭瘟,荊防毒散治捻頸瘟,生犀飲治瓜瓤瘟,清熱解湯下人中黃丸,
白話文:
受傷較輕的人,兩三天後還能行動,但是到了四五天後,可能會突然發高燒。切記不要誤認為傷寒,而使用發汗的表藥治療。這樣不只無法緩解,還會導致熱度上升,危及生命。
病情初期如果有惡寒、發熱、頭痛的症狀,應以清熱解毒、疏通頭部經絡的藥方為主,例如「十神湯」。同時兼有瘴癘,腳膝疼痛痠軟的,可以採用「獨活散」治療。
這些藥方都是針對表證較多的人使用。如果一開始就發高燒、沒有發冷、盜汗、神志不清、嘔吐、胸悶脹滿等症狀,就要採用清熱瀉火的治療方法,例如「涼膈雙解」、「三黃石膏」、「黃連解毒湯」。表裡兼治,纔能有效治療。
古人用「普濟消毒飲」治療大頭瘟,「荊防毒散」治療捻頸瘟,「生犀飲」治療瓜瓤瘟,清熱解毒的藥湯則用來治療「中黃丸」。
併刺塊出血,治楊梅瘟三稜鍼刺入委中三分出血及服人中黃散,治疙C5瘟,
蒼朮白虎湯,治軟腳瘟,雙解散探吐,治絞腸瘟,此皆昔人已驗之方,
足補仲景之未逮也。凡時疫流行之際,小兒亦多傳染,
傷寒例所謂小兒女子益以滋甚,以小兒筋骨柔脆,一染時疫,即驚搐發痙,
誤作驚治必死,治稍遲延亦死,其治與大人彷彿,但幼科專於痘疹驚疳,而傷甚略,
但知其不思飲食,不知其疫邪傳胃,但知其嘔渴瀉泄,不知其協熱下利,
白話文:
如果針刺後出現血塊,可用楊梅和三稜治療瘟疫,針刺委中穴三分深,放血並服用人中黃散,可以治療疙瘩瘟;蒼朮白虎湯可以治療軟腳瘟,雙解散可以探吐治療絞腸瘟。這些都是古人驗證過有效的方子,足以補足仲景醫學的不足。
當流行病流行時,孩子也容易感染。就像傷寒書中所說,孩子和女人更容易受到影響,因為孩子筋骨柔軟,一染上時疫就會驚厥抽搐,誤以為是驚嚇而治療就會死亡,即使稍微延誤治療也會死亡。孩子和成人的治療方法大致相同,但兒科專注於痘疹、驚癇和疳積,而對傷寒的描述較少,只知道孩子不願意吃飯,卻不知道疫邪已經傳到胃部,只知道孩子嘔吐、口渴、腹瀉,卻不知道這是因為熱邪下瀉所致。
凡此何暇致思其為疫證乎。
疫癘中一種大頭天行病,雖略見前,然不細陳,難於治療,此證乃濕熱在高巔之上,
所以必多汗氣蒸,初覺憎寒壯熱,體重頭面腫甚,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
舌乾口燥,宜普濟消毒飲,不速治十死八九,東垣云:身牛已上,天之氣也,
邪熱客於三陽之間,上攻頭面為腫,切不可用降藥,陽明之邪首大腫,
少陽之邪出於耳前後,甚至兩目不開,面部赤腫,以普濟消毒飲少,少不住服,
治法不宜太速,速則過其病所,上熱未除,中寒復生,必傷人命,宜用緩藥,
白話文:
面對這樣的狀況,哪有時間去思考它是否是疫證呢?
一種大頭流行病,雖然前面略有提過,但沒有詳細敘述,難以治療。這個疾病是濕熱在頭頂上的緣故,所以必定有很多汗氣蒸發。一開始會覺得怕冷、發高燒,身體覺得很重、頭面腫脹得很厲害,眼睛無法睜開,胸部有喘氣感、喉嚨不舒服,舌頭乾澀、嘴巴發乾。應該使用普濟消毒飲,如果不趕快治療,十個人中有八、九個人會死亡。
東垣先生說:身體從牛角往上,是天的氣。邪熱侵入三陽經之間,向上攻擊頭面就會腫脹。絕對不可以使用降氣的藥物。陽明經的邪氣會讓頭腫脹得很嚴重,少陽經的邪氣會出現在耳朵前後,甚至會導致兩眼都無法睜開,臉部發紅腫脹。可以使用普濟消毒飲,但不要馬上停藥,要持續服用。
治療的方法不要太急,太急就會越過病竈,上面的熱還沒消除,中間的寒氣又會產生,必定會傷害人的性命。應該使用緩和的藥物。
徐徐少與為妙,額上面部,焮赤而腫,或壯熱氣喘,口乾舌燥,或咽喉腫痛不利,
其脈數大者,此屬陽明,本方加石膏,若內實熱甚者,加酒大黃下之,
若發於耳之上下前後,併額角傍紅腫者,此屬少陽也,或寒熱往來,口苦咽乾,
胸脇滿悶,本方加柴胡栝蔞根,脈實便秘者,加酒大黃利之,
若發於頭腦項下,併耳後赤腫者,此屬太陽也,荊防敗毒散,熱甚去參加芩連,
若三陽經俱受邪,併發於頭面耳鼻者,亦宜普濟消毒飲,大抵此證,
以辛涼輕清之濟,散其上盛之濕熱則愈,節庵以普濟消毒飲,
白話文:
頭面、額部皮膚紅腫,甚至發熱氣喘,口乾舌燥,或咽喉腫痛難受。
脈搏數而有力者,這是陽明病證,可用原方加上石膏。如果內熱很嚴重,再加酒和大黃來通下。
如果發病在耳朵上下前後,連帶額角也紅腫的,這是少陽病證。可能出現寒熱交替,口苦咽乾,胸脅滿悶。可用原方加上柴胡和栝蔞根。脈搏有力而便祕的,加酒和大黃來通利。
如果發病在頭腦、頸項之下,連帶耳後紅腫的,這是太陽病證,可用荊防敗毒散。熱勢很盛的,去掉參加芩連。
如果三陽經都受邪氣侵犯,同時發現在頭面、耳朵、鼻子部位的,也適合用普濟消毒飲。總的來說,這種病證,用辛涼輕清的藥物來治療,可以疏散上部的濕熱,就能痊癒。節庵用普濟消毒飲治療此病。
除去人參升麻白芷黑參馬勃殭蠶藍根,而加入川芎羌活防風荊芥射干汁竹瀝,
名芩連消毒飲,藥稍異,而功效不殊,其用大黃必須酒洗,如鳥在高巔,
惟射以取之也。又四時疫癘,天行大頭,並宜用人中黃散,
輕者只用芩連甘草煎成頻服,不效加鼠黏子芒硝微利之,不必大劑攻毒也。
蝦蟆瘟則兩頤頰下腫,小柴胡去參半加羌防荊薄桔梗馬勃煎服,荊防敗毒散亦可,
白話文:
除去人參、升麻、白芷、黑參、馬勃、殭蠶、藍根,而加入川芎、羌活、防風、荊芥、射干、竹瀝,
名為「芩連消毒飲」,藥物略有不同,但功效相似。其中大黃必須用酒洗淨,就像鳥在高處,
只能用射箭將其取下。此外,四季疫病、天行大頭症,都適合使用人中黃散。
病情較輕者,只用芩連甘草煎服,頻頻服用。如果無效,可加入鼠黏子、芒硝微利之,不必大量服用攻毒藥。
蝦蟆瘟則兩邊腮頰腫脹,可以用小柴胡湯去參半,加入羌活、防風、荊芥、薄荷、桔梗、馬勃煎服,荊防敗毒散也可以。
夏暑濕熱氣蒸,亦多發此,宜消暑十全散加荊馬勃,一二劑可愈。
至於溫疫一證,乃溫病將發之時,或既發之後,更感時行疫氣,其證渾身壯熱,
昏昏不爽,遞相傳染,盛於春夏之間,以春時天令不正,
則地之濁氣鬱蒸發動冬時伏氣,其氣最毒,人在是氣之中,莫之知也,正氣虛者,
感而受之,以正氣本虛,故陽脈濡弱,而邪傷血脈,則陰脈弦緊也,以其伏邪內動,
相召外疫,正被邪侵,怫鬱煩擾,行運失常,壯熱作矣,表證見焉,及熱鬱腠理,
不得外泄,侵入於裏,裏證見焉,設使正氣內充,邪氣何由而入,其感受之因,
白話文:
夏季暑氣濕熱,也容易發作這種病,應消暑用「十全散」,加上荊芥和馬勃,一兩劑即可痊癒。
至於溫疫這個病證,是溫病將發作時,或是發作之後,又感染時行的疫氣。其症狀是全身發熱,頭腦昏昏沉沉,互相傳染,在春夏之間較流行,因為春天的天氣變幻不定,地上的濁氣上升蒸發,推動冬天潛伏的疫氣,這種疫氣非常毒。人在這種疫氣中,不知道它就在身邊。正氣虛弱的人,容易感染這種疫氣,因為正氣本來就虛,陽脈軟弱,邪氣會損傷血脈,所以陰脈緊繃。因為潛伏的邪氣在體內活動,又引發外部的疫氣,正氣被邪氣侵犯,煩躁不安,氣機運行失常,壯熱就出現了,這是表證的表現。熱氣鬱積在皮層之間,無法外散,侵入到體內,就是裡證的表現。如果正氣內充,邪氣怎麼會入侵呢?感受疫氣的原因,
異於傷寒,異於溫熱,異於非時感受寒疫其治大約以驅熱為主,表藥間用,
下藥必用,人中黃君藥,昔人概用清熱解毒湯,下人中黃,丸統治諸疫皆效,
其所用人參者,知其本氣不足,防邪入裏,所謂補瀉兼施也,溫疫證多作渴,
宜用小柴胡去半夏加石膏知母,若躁熱不識人,輕則涼膈,重則雙解,
如大便泄瀉者,黃連解毒湯,若表裏俱熱,亦涼膈雙解,嘔血者,生犀飲,
便實加大黃,便滑用黃土,虛加鹽水炒參,內外熱極毒盛,三黃石膏,
外熱甚用麻黃,內熱加大黃,餘如時行治法,大率溫疫,脈來盛而有力者,
白話文:
溫疫的治療
溫疫不同於傷寒、溫熱,也不同於非時感受寒疫。它的治療主要以祛除熱邪為主,偶爾使用表藥。
在用下藥時,必須使用人中黃丸。以前的人常使用清熱解毒湯配合人中黃丸來治療各種疫症,效果顯著。
使用人參是因為知道患者的元氣不足,用它來防止邪氣深入體內,達到補瀉兼施的目的。溫疫患者大多口渴,應使用小柴胡湯去除半夏、加入石膏和知母。
如果患者神志不清、躁動不安,輕則使用涼膈散,重則使用雙解散。如果患者腹瀉,可以使用黃連解毒湯。如果患者表裡俱熱,也可用涼膈散或雙解散。
如果患者嘔血,可以使用生犀飲,如果大便不通,加大黃;如果大便滑利,使用黃土。虛者加鹽水炒參。
如果內外熱盛、毒邪嚴重,可以使用三黃石膏湯。
如果外熱較重,可以使用麻黃;如果內熱較重,加大黃。其他方面,按照時行病的治療方法進行。
總的來說,溫疫患者的脈象盛而有力。
發於陽也,尚可施治,脈來沈細少力者,陽病見陰脈也,皆不可救。
若溫病七八日,或十餘日,前熱未除,重感於寒,忽然寒熱交作,變為溫瘧,
後世方書,以為壞證過經不解,寒熱不除,而變溫虐,殊不知此本春時,
溫病之變證,非冬月傷寒之變證也,按傷寒例云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變為溫瘧,
其證胸脇滿,煩渴而嘔,微惡寒者,
治以小柴胡去參半加栝蔞根石膏無寒但熱,其脈如平,骨節煩疼時嘔者,
用白虎湯加桂枝,慎不可用辛溫發散,以助其虐也,至於內經所言先熱,
後寒之溫瘧,乃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陽氣大發,
白話文:
發病於陽氣盛的時候,還可施以治療;脈搏來得沉弱無力的,是陽證見陰脈,這種情況是不可救治的。
若患有溫熱病已經七八天,或者十幾天,前期的熱症尚未痊癒,又再次感受風寒,忽然寒熱交作,轉變成溫瘧,
後世的醫書認為,這是壞證經過一段時間後,熱症不退,寒熱交作,而變成了溫瘧,卻不知道這原本是春季溫熱病的變證,並非冬月傷寒的變證。根據傷寒例,記載脈搏陰陽俱盛,重受風寒後,會轉變為溫瘧,
其症狀為胸脅部位脹滿,煩渴而嘔吐,微微惡寒,
可使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加入栝蔞根、石膏),若病人只有熱而沒有寒,脈象平和,骨節疼痛煩熱,時有嘔吐,
可用白虎湯加桂枝治療,切不可使用辛溫發散的藥,以免加重病情。至於《內經》所說的先有熱,後有寒的溫瘧,是因為冬季受風寒,寒氣藏於骨髓之中,等到春季陽氣大發,
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共出,
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郥熱矣,
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夫先熱後寒者,
以先前伏邪,乘春時陽氣而發出於陽明故熱,已後因本身之真陰內爍,
則邪復反於少陰,故寒,治宜人參白虎湯或有客邪,
則加桂枝更以金匱腎氣丸去附子倍桂枝作湯渴則飲之,蓋從腎出外而大熱,
則其內先已如焚,水中火發,雖非陰火,亦可畏也,故先用白虎退熱,
白話文:
邪氣無法自行排出,因為遇到大暑,腦髓被灼熱,肌肉消瘦,腠理疏鬆而汗液外泄,或是有所用力,邪氣便與汗水一同排出體外。
這種疾病的根源藏於腎臟,其氣勢先從內部發出而外洩。如此一來,陰氣虛弱而陽氣旺盛,陽氣旺盛就會導致發熱。
衰弱時,氣勢就會反覆內入。氣勢內入,陽氣虛弱,陽氣虛弱就會寒冷。因此,先發熱後發寒,稱為溫瘧。先發熱後發寒的病症,
是由於先前潛伏的邪氣,趁著春季陽氣生發而從陽明經發出,所以發熱;後來因為身體本身的真陰內耗,
邪氣便又反入少陰經,所以發寒。治療時應適當使用【人參白虎湯】,或如果有外邪,
則再加入桂枝,並且用【金匱腎氣丸】去除附子,將桂枝加倍製成湯劑,感到口渴時服用。由於發病是由於腎臟內的熱氣外發而引起,
因此身體內部先前已如烈火焚燒,水中火發作,雖然不是陰火,但也令人畏懼,所以先用白虎湯來退熱。
俟其瘧勢外衰,復返於腎,而陰精與之相持,乃為寒,
設不知壯水之主以急救其陰十數發後,則陰精竭矣,此則伏邪自發之溫瘧,
與溫病後重感於寒所變之溫瘧,似異而實同,然皆不越少陰,併詳辨此,
以破二經異同之惑。
若冬時溫暖,人感乖戾之氣,至春始發更遇天道過於驟熱,遂變溫毒,傷寒例云: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感溫熱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伏毒與時熱交併,
表裏俱熱,故其脈浮沈俱盛,亦有冬溫誤用辛熱,或熱毒不得外解,而陷入於裏,
裏有是證也,其證心下煩悶,嘔逆欬嗽,甚則面赤,身體俱赤,狂亂躁渴,
白話文:
等到瘧疾的勢頭從外衰退,又回到腎臟,陰精與它相互抵抗,就變成寒症。
如果不知道要用滋補腎水的藥物來緊急救治,在十幾次發作後,陰精就會耗盡,這就成了伏邪自發的溫瘧。
它跟溫病之後再次感受寒氣而轉化的溫瘧,看起來不同但其實是一樣的,都屬於少陰經病變,應該仔細分辨清楚,才能破除對二經異同的迷惑。
如果冬天天氣溫暖,人感受了乖戾之氣,到春天才發病,又遇到天氣突然變熱,就會變成溫毒。傷寒論說: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感受溫熱就會變成溫毒,溫毒是最嚴重的病。伏毒與時熱交織在一起,表裡都發熱,所以脈象浮沈都盛。也可能冬天溫病誤用辛熱藥物,或者熱毒無法從體表排出,而進入到內裡,內裡就有這種症狀。表現為心下煩悶,嘔吐、反胃、咳嗽,嚴重時面紅、身體都發紅,神志狂亂,躁動不安,口渴。
咽喉腫痛,狂言下利而發斑,最為危候,治宜大解熱毒為主,若斑如錦紋,
身熱煩躁,而無燥結者,黃連解毒湯,若躁悶狂妄而無汗者,三黃石膏湯,
自汗煩渴而發斑為胃熱人參化斑湯,(即人參白虎湯)煩熱錯語不得眠,
白虎合黃連解毒湯,斑不透,犀角大青湯,透熱不止,
本方去升麻黃芩加人參生地柴胡,發斑熱毒勢甚,咽痛心煩,狂言悶亂,
犀角黑參湯,雖大便不通,勿用下藥,惟宜犀角地黃湯,凡斑色紫者為危候,
白話文:
咽喉腫痛,狂言腹瀉發出斑塊,是極為危險的徵候。治療應以大解熱毒為主。
若斑塊如錦紋,身熱煩躁,但沒有燥熱便祕,可用黃連解毒湯。
若煩躁悶狂而無汗,可用三黃(石膏湯)。
自汗煩渴而發斑,為胃熱可服人參化斑湯(即人參白虎湯)。
煩熱錯亂無法入睡,可用白虎合黃連解毒湯。
斑塊不顯露,可用犀角大青湯。透熱不止,可用此方去除升麻、黃芩,加入人參、生地、柴胡。
發斑熱毒勢大,咽喉疼痛、心煩,狂言悶亂,可用犀角黑參湯。
儘管大便不通,也不宜使用下藥,只宜使用犀角地黃湯。凡是斑塊顏色發紫者,都為危險的徵候。
黃連解毒合犀角地黃,若斑色紫黑而平下坑爛脈虛小自利者不治,其失於汗下,
及溫熱時行夾食陰斑詳後發斑本例。
有陽熱亢極而成陽毒者,金匱云:陽毒之為病,面赤斑如錦紋,咽候痛,唾膿血,
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鼈甲湯主之,虛熱勢盛,毒不能化者,
活人陽毒升麻湯,有一二日間便成陽毒者,有誤用辛熱發汗,或吐下未當,
邪熱內陷,變成陽毒者,其證壯熱頭項痛,躁悶不安,或狂言罵詈,妄言妄見,
或口唾膿血,面生錦紋,或舌卷焦黑,鼻如烟煤,或咽喉腫痛,下利黃赤,
白話文:
黃連解毒湯配犀角地黃,如果斑點顏色紫黑且平坦下陷,潰爛,脈象虛小,還有自利現象,就無藥可救。這種病症是因汗出不足,或溫熱時行疫病夾雜食積陰斑,詳情後面再說。
如果陽熱過度,形成陽毒,金匱要略裡說:陽毒的病症是面部發紅,出現像錦紋一樣的斑點,咽喉疼痛,吐出膿血,五日內可以治療,七日之後就沒辦法救治了,升麻鱉甲湯主治此症。如果虛熱勢頭很盛,毒素無法化解,可以用活人陽毒升麻湯。如果是一兩天內就變成陽毒,或者誤用辛熱發汗藥物,或吐下治療不當,導致邪熱內陷,變成陽毒,其症狀表現為壯熱、頭項疼痛、躁悶不安,或胡言亂語、胡言亂語,或口吐膿血、面生錦紋,或舌頭捲曲焦黑、鼻孔像煙灰一樣,或咽喉腫痛、下痢黃色。
六脈洪大而數,人參白虎湯,咽喉痛者,犀角黑參升麻甘草等分煎服,若熱毒大盛,
時狂時昏,口噤咬牙,藥不得下者,先用水一盆,用絹裏指,
蘸水漬牙關候牙關放寬,狂亂稍定,方與服藥,三黃石膏湯加減,脈洪大,
黃連解毒湯,慎不可以其熱盛而誤下之,蓋此證之熱,散漫於外,
故以攻下為首禁也,夏月熱甚,狂躁悶亂不安,脈洪數者,用新汲水,或黃連水漬,
青布四五尺,作數摺略絞,搭病人胸前,熱即易之,須臾得睡效,睡即去之。
有陰熱亢極而成陰毒者,金匱云: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鼈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白話文:
脈搏有力又快,可以服用人參白虎湯。喉嚨痛的,用犀角、黑參、升麻、甘草等量煎服。如果熱毒過盛,時而狂躁時而昏迷,嘴巴緊閉咬牙,藥物無法服用,先用一盆水,用布包住手指,蘸水濕潤牙關,待牙關鬆開,狂躁稍微平復後,再服藥。可以服用三黃石膏湯加減,脈搏有力,可以用黃連解毒湯。切忌因為熱盛而錯誤地使用瀉下藥,因為這種熱症散布於體表,所以攻下是首要禁忌。夏季炎熱,狂躁煩悶不安,脈搏有力快速的,可以用新汲取的井水,或黃連水浸濕,青布四五尺,摺疊幾層稍微擰乾,搭在病人胸前,感覺熱就立刻更換,很快就能入睡,睡著了就取下。如果陰熱極度亢盛而導致陰毒,金匱要略中記載:陰毒的病症,面部青色,全身疼痛像被杖打一樣,喉嚨痛,五天可以治癒,七天就無法治癒,用升麻鱉甲湯,去掉雄黃和蜀椒治療。
活人用原方加桂枝,名陰毒甘草湯,復有陰寒極甚,而成陰毒者,自是兩種,
不可混也,夫陰寒極甚,反大熱躁渴,四肢厥逆,脈沈細而疾,或尺部短而寸口大,
額上手背冷汗不止,或先因房事而後著寒,或內傷生冷,而犯房室,內既伏陰,
復加外寒,積寒伏於下,微陽消於上,遂成陰盛格陽,陽氣上脫之候,五六日後,
胸前手足發出淡紅小斑為陰毒,雖盛夏禁用涼藥,宜附子理中湯,甚則身重眼睛疼,
額上冷汗,嘔穢呃逆,或爪甲青,或腹絞痛,或面赤足冷,厥逆躁渴,身發青黑斑,
口鼻灰色,舌黑而卷,莖與囊皆縮,六脈沈細而遲,或伏而不出,
白話文:
當一個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時,可以使用原方加上桂皮,這被稱作「甘草湯」。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即非常嚴重的陰寒症狀,會導致陰毒出現,這是兩種不同的病症。
不能混淆這些病癥。如果陰寒非常嚴重,反而會表現出高燒、煩燥和口渴等症狀,四肢冰冷,脈搏細弱且快速跳動,或者在手腕處脈搏較強而在胸部脈搏較弱。
額頭和手臂背部不斷出汗,或者是因為性行為受凍或是食用了寒冷的食物,又再次進行性行為,內部已經潛藏了陰寒,再加上外部的寒冷,使得長期累積下來的寒冷停留在身體下方,使微弱的陽氣從上面消失,最終形成陰虛火旺、陽氣上浮的情況,在五到七天之後,胸口和雙手腳都會出現淡淡的粉紅色的小斑點,這種狀況就是陰毒。
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也不能服用清涼的藥物,應該服用「附子理中湯」來治療。病情加重的話可能會出現全身沈重、眼晴疼痛、額頭冒冷汗、嘔吐噁心、打嗝、指甲變青、腹部劇烈疼痛、面部潮紅但腳底冰涼、四肢抽搐、口乾舌燥、身上出現黑色斑塊、鼻子和嘴巴周圍呈現灰白色、舌苔變黑並且捲曲起來、生殖器和陰囊都收縮等等症狀。
脈搏沈緩而且慢,甚至可能完全感受不到脈搏的存在。
或疾至七八至已上不可數者,急用葱餅於臍上熨之,隨用附子散,
或人參三白湯合四逆湯主之,熨之手足不和暖者不治。劉守真云:世俗所言陰毒,
皆陽熱亢極,畜熱深於內,身表有似陰寒,此特指仲景升麻鼈甲湯,
去雄黃蜀椒陰熱亢極之證,若後世所謂陰寒極甚之陰毒,必用回陽退陰之藥,
內溫正氣,逼邪出外,庶或可愈,若服涼藥,則渴轉甚,躁轉急,
必致虛陽暴脫而死也。王安道曰:陰陽二毒,與陰陽二證迥異,仲景書,
雖有陰毒之名,然其所敘之證,不過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而已,
白話文:
快速升高至七、八次以上無法自行停止者,立即用蔥薑餅敷在肚臍上,同時使用「附子散」或「人參三白湯」合併四逆湯主治,如果敷藥後手腳仍不溫暖者,則無法救治。
劉守真說:世俗所稱的陰毒,都是陽熱亢盛到極點,熱氣深藏在體內,身體表面看起來好像陰寒,這僅是指仲景的升麻鼈甲湯,用來去除雄黃、蜀椒等陰熱亢盛的證狀。如果像後世所說的陰寒至極的陰毒,一定要用回陽退陰的藥物,內部溫補正氣,逼迫邪氣排出體外,纔有痊癒的可能。如果服用寒涼藥物,則口渴會更加嚴重,煩躁會更加急促,必定導致虛陽暴脫而死亡。
王安道說:陰陽二毒與陰陽二證迥然不同,仲景的書中,雖然有陰毒之名,但所敘述的證狀,不過是臉色發青、身體疼痛像被打了一樣、咽喉疼痛而已。
並不言陰寒極甚之證,況其所台之方,不過升麻甘草當歸鼈甲而已,
並不用大溫大熱之藥,是仲景所謂陰毒,非陰寒之病,乃是感天地之惡毒異氣,
入於陰經,故曰陰毒,後人遂以陰寒極甚之證,參入仲景證中,
卻用附子散等溫藥以治,竊謂陰寒極甚之證,或內傷冷物,或暴中陰寒,
或過服寒藥所變,內外俱冷,固可名為陰毒,然終非仲景所言惡毒異氣所中之謂也。
趙以德曰:按古方書謂陽毒者,陽氣獨盛,陰氣暴衰,內外皆陽,故成陽毒,
謂陰毒者,陰氣獨盛,陽氣暴衰,內外皆陰,故成陰毒,二者或傷寒初得,
便為是證,或服藥後變而成之,陽毒盡治以寒涼,陰毒盡治以溫熱,
白話文:
沒有提到陰寒非常嚴重的症狀,況且所記載的方劑,不過是升麻、甘草、當歸、鼈甲而已,
並沒有使用大溫大熱的藥物,這是仲景所說的陰毒,並不是陰寒之病,而是感染了天地中的惡毒異氣,
進入陰經,所以稱為陰毒,後人於是將陰寒非常嚴重的症狀,參入到仲景的證狀當中,
卻用附子散等溫熱藥物來治療,我認為陰寒非常嚴重的症狀,可能是內傷於寒涼之物,或者是暴然接觸陰寒,
或者過度服用寒藥所導致的變化,內外俱寒,固然可以稱為陰毒,然而終究不是仲景所說的惡毒異氣所中的意思。
趙以德說:根據古代方書所言,陽毒是指陽氣獨盛,陰氣暴衰,內外皆陽,所以形成陽毒,
陰毒是指陰氣獨盛,陽氣暴衰,內外皆陰,所以形成陰毒,這兩種情況可能是傷寒初期所患上的,
或者是在服藥後轉變而成的,陽毒需要用寒涼藥物來治療,陰毒需要用溫熱藥物來治療。
藥劑如冰炭之異,何乃仲景以一方治之乎,其曰陰毒去雄黃蜀椒,
則反去其溫熱者矣,豈非熱皆熱毒,傷於陰陽二經乎,在陽經絡,則面赤斑如錦紋,
唾膿血,在陰經絡,則面青,身如被杖,此皆陰陽水火動靜之本象也,
其曰七日不可治者,陰陽之津氣血液皆消滅矣,傷寒七日猶得再經,而此加之以毒,
至七日不惟消滅其陰,且火極亦自滅矣。
然春夏之交,多有傷風寒疫時行,與溫病,風溫,溫疫,溫瘧,溫毒,陽毒,陰毒,
交錯難辨,蓋傷風則發熱頭痛,鼻塞聲重,欬嚏惡風自汗寒疫則憎寒壯熱,
頭痛骨節煩疼,雖發熱不渴,時行則里巷之中,病俱相類,溫病則煩熱口燥而渴,
白話文:
藥物性質如同冰炭般截然不同,為何仲景用同一方劑來治療呢?他說陰毒要用雄黃、蜀椒來治療,這就等於去除了溫熱的藥物。難道熱都是熱毒,會傷及陰陽二經嗎?如果在陽經絡,就會面紅如錦紋,吐膿血;如果在陰經絡,就會面青,身體像被打了一樣。這些都是陰陽水火動靜的本象。他說七日不可治的,是因為陰陽津氣血液都消滅了。傷寒七日還可以再經,而這個病加上了毒,到第七日不僅消滅了陰,而且火也極度衰竭而滅。
然而,春夏之交,常常有傷風寒疫流行,與溫病、風溫、溫疫、溫瘧、溫毒、陽毒、陰毒混雜在一起,很難辨別。因為傷風會發熱頭痛、鼻塞聲重、咳嗽打噴嚏怕風、自汗;寒疫會怕冷發熱、頭痛骨節疼痛,雖然發熱但不渴;時行病則整個街巷都病患相似;溫病則煩熱口乾舌燥,口渴。
氣口脈盛,苦稍見人迎浮緊即有重感風寒矣,病溫復感風邪,而見自汗灼熱,
欬嚏聲嘶者,風溫也,先前溫熱未除,復感時行瘟氣,即昏昏壯熱,遞相傳染者,
溫疫也,溫病日久,更感於寒,寒熱如瘧者,溫瘧也,溫病更感溫熱,
熱毒熾盛而發斑者,溫毒也,發斑熱越狂走者,陽毒也,發斑而身如被杖厥冷者,
陰毒也,已上數證,多發於二三氣中,一一按證定名,庶無誤治之失,
若交夏至後炎暑司令,相火用事,人有發熱身疼,不惡寒,但惡熱而大渴者,
為熱病,傷寒例云:凡傷寒而成溫熱者,先夏至日病為溫病,後夏至日為熱病,
白話文:
氣口脈搏強盛,稍稍出現人迎穴處浮脈緊繃,即有再次受風寒症狀。溫病痊癒後又受風邪,會出現自汗和灼熱感。
咳嗽打噴嚏,聲音嘶啞的,是風溫。之前溫熱病未痊癒,又碰上當令的瘟疫,就會昏昏沉沉,高燒不退,互相傳染的,是溫疫。
溫病持續較久,再受寒邪侵襲,寒熱交替像瘧疾一樣的,是溫瘧。溫病後又受溫熱之邪,熱毒熾盛而發出斑疹的,是溫毒。
發出斑疹,熱度極高,狂躁不安的,是陽毒。發出斑疹,身體冰冷如被凍傷一樣的,是陰毒。
以上這些病證,多發於二三月份。挨個對照臨牀表現確定病名,這樣就不會誤診誤治了。
如果交了夏至後,暑熱當令,相火旺盛,有人發熱、身體疼痛,不畏寒,只怕熱,非常口渴的,就是熱病。傷寒論中說:凡傷寒演變成溫熱病的,夏至日前發病的是溫病,夏至日後發病的是熱病。
蓋久伏之邪,隨時氣之暑熱而鬱發也,以邪非外來,故但惡熱而不惡寒,熱自內發,
故口燥渴而引飲多,其邪既鬱為熱,不宜辛溫發汗,不得復言為寒,
仲景仍以傷寒目之者,謂其初受病時,皆寒氣鬱伏所致耳,世言仲景無溫熱治法,
詳太陽陽明篇中,多治溫熱,不然黃芩湯白虎湯方,何由而立也,惜乎殘缺未備,
且混入傷寒六經例中,設若不審,誤以白虎治傷寒,立見其害,白虎為金神,
夏熱見之而退,非盛暑熱病,內外熱極者不可用,氣虛人用之,往往成結胸,
甚至不救,其性大寒傷寒傷肺,非傷寒藥也,故立夏以前,處暑以後,
白話文:
久病潛伏的邪氣,往往隨著夏季炎熱的天氣而發作。由於邪氣不是從外部入侵,因此患者只怕熱而不怕冷,熱氣從體內發出,所以口乾舌燥,想要喝很多水。因為邪氣鬱結化熱,不宜用辛溫發汗的方法治療,也不能說它屬於寒症。
張仲景將此病症歸類為傷寒,是因為它在初期都是寒氣鬱結所致。世人說張仲景沒有治療溫熱病的方法,其實不然,在他的《傷寒論》太陽、陽明篇中,有很多治療溫熱病的方子。例如黃芩湯、白虎湯,如果沒有溫熱病的治療方法,這些方子又從何而來呢?只是這些內容不夠完整,而且混雜在傷寒六經的例證之中。如果不加分辨,誤用白虎湯來治療傷寒,就會造成危害。白虎湯屬於寒涼藥,適用於夏季暑熱,如果患者不是嚴重的暑熱病,內外熱極,就不能使用。虛弱的人服用,常常會導致胸悶結滯,甚至危及生命。白虎湯性寒,會傷寒氣傷肺,並非治療傷寒的藥物。因此,立夏之前和處暑之後都不宜使用。
不可妄用白虎之戒,夫傷寒之不可用黃芩白虎,
猶溫熱之不可用桂枝麻黃大小青龍也,即治溫熱,亦須無非時暴寒者方可,
但溫熱病,亦有先見表證,而後見裏證者,蓋怫鬱自內達外,熱鬱腠理之時,
若不用辛涼解散,則邪不得外泄,遂還裏而成可攻之證,非如傷寒從表而始也,
或有不悟此理,乃於春夏溫熱病,而求浮緊之脈,不亦疎乎,
夫溫病熱病之脈,或見浮緊者,乃重感不正之暴寒,寒邪束於外,熱邪結於內,
故其脈外則綳結,內則洪盛也,又或不識脈形,但見弦脈,
便呼為緊而妄治之,蓋脈之盛而有力者,每每兼弦,豈可錯認為緊,而斷以為寒乎,
白話文:
不能隨便使用白虎湯,因為傷寒病不能用黃芩白虎湯,就像溫熱病不能用桂枝麻黃大小青龍湯一樣。即使是治療溫熱病,也必須是沒有突然遇寒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
溫熱病也有先出現表證,後出現裏證的情況,這是因為鬱熱從內部達到外部,熱氣鬱結於肌膚腠理。如果不用辛涼藥物來散解,邪氣就無法外泄,最終會回到內部形成可以攻治的症狀,這與傷寒從表面開始不同。
有些人不懂這個道理,在春夏溫熱病的時候,反而尋找浮緊的脈象,這就太過疏忽了。
溫病熱病的脈象,有時會出現浮緊,那是因為再次感受了不正之寒,寒邪束縛在外,熱邪結在內部,所以脈象外邊緊縮,內部洪盛。也有些人不懂脈象,只看見弦脈,就說它是緊脈,然後亂治,其實脈象盛而有力,往往也會兼具弦脈,怎麼能錯認為緊脈,就斷定是寒證呢?
夫溫病熱病之脈,多在肌肉之分,而不甚浮,且右手反盛於左手者,
誠由怫鬱在內故也,其左手盛或浮者,必有重感風寒,否則非溫病熱病,
自是非時暴寒耳,然溫病之發,因暴寒者居多,熱病之發,兼暑暍者為甚,
以伏邪乘天暑汗泄,從包絡三焦一齊發出三陽也,經云:三合病,腹滿身重,
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讝語遺尿,發汗則讝語,
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厥冷,若自汗出,白虎湯主之,此雖言三陽合病,
而實熱病兼見暍證,如面垢遺尿,非中暍乎,以伏邪既乘暑熱發出在表,汗下俱禁,
若始發之時,背微惡寒者,為肌表之真陽,不能勝邪,故加人參以固真氣也,
白話文:
溫病熱病的脈象,大多出現在肌肉之間,而且不很浮現,並且右手脈搏比左手強盛。
這都是因為內心鬱悶所造成的,如果左手脈搏強盛或浮現,必定是因為受到風寒嚴重感染,否則就不是溫病熱病,只是不是時候突然受到寒氣罷了。但是溫病的發生,主要還是因為突然受到寒氣所致,熱病的發生,還伴隨著暑濕最為嚴重。
因為潛伏的邪氣乘著天氣炎熱而從包絡三焦一起發作在三陽經上。經典上說:三合病症狀為腹部脹滿身體沉重,難以翻身轉側,言語不清口齒不靈且面色憔悴,胡言亂語小便失禁,用發汗法會出現胡言亂語,用瀉下法會在額頭上冒汗,手腳冰冷,如果自發性出汗,可以用白虎湯治療。
這裡雖然說的是三陽合病,但是實際上是熱病同時出現暑證,像面色憔悴、小便失禁,不就是中暑嗎?因為潛伏的邪氣既乘著暑熱發作在體表,發汗和瀉下的方法都禁止使用。如果發病初期,背部微惡寒,是因為肌表真正的陽氣不能夠戰勝邪氣,所以加上人參來鞏固真正的陽氣。
按長沙所主白虎及白虎加人參凡八證,皆主熱病煩渴而裏大熱,蓋伏氣之邪,
自內出外,本非暴感風寒,故不宜發汗,又熱發於外,內邪不實,復不可下之,
故宜此湯及竹藥石膏黃連解毒選用,若大渴煩躁,背惡寒脈洪,
用白虎湯合黃連解毒,衂血加生地丹皮,喘加栝蔞根厚朴,惡熱煩悶腹滿,
舌胎黃黑,五六日不大便者,涼膈雙解三承氣湯選用,如或脈兼弦緊,
必有重感客邪表證,宜於天水散中加葛根石膏葱白香豉之類,其性雖寒,
不礙發散也,若邪在半表半裏,古法用小柴胡,今用雙解散,去麻黃加柴胡,
白話文:
根據《長沙》記載,白虎湯和白虎加人參,共八個證型,都主治熱病煩渴而裡有高熱,這是因為伏於體內的邪氣由內向外發出,本非突然感受風寒所致,因此不宜發汗治療。同時,由於熱氣發於體外,裡面的邪氣並不實,所以也不宜攻下治療。因此,應該選用白虎湯和竹藥石膏黃連解毒湯。如果大渴煩躁,後背惡寒,脈搏洪大,可使用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血熱加生地和丹皮,氣喘加栝蔞根和厚朴,惡熱煩悶,腹部脹滿,舌苔黃黑,五六天不大便的,可選用涼膈雙解三承氣湯。如果脈象兼見弦緊,必定還有外感風寒的表證,應在「天水散」中加入葛根、石膏、蔥白、香豉等,它們性寒,並不妨礙發散治療。如果邪氣在半表半裡,古代方法用小柴胡湯,現在可以用雙解散湯,去掉麻黃,加柴胡。
其功尤捷,脈弱者加人參,遠勝小柴胡也,每見世人治溫熱病,誤下之,未為大害,
誤汗之變不可言,足徵其熱之自內達外矣,其間有誤用攻裏而致變者,
乃春夏暴寒所感之寒疫,邪純在表,未入於裏故也。凡治伏氣發溫,復感客邪,
輕者只宜小柴胡去參半,加橘皮栝蔞根葱白香豉,熱病更加石膏知母。
一法溫病熱病,凡有客邪,不問兼風兼寒,脈浮脈緊,惡風惡寒,可汗不可下者,
通用雙解散去硝黃,加葱豉最妙,凡表證依法汗下不解,別無異證者,
通用涼膈散以退其熱,無使熱盛危劇也,汗後餘熱未盡,用天水散,或小柴胡加減,
白話文:
它的療效特別快速有效,體質虛弱者可加入人參,效果遠遠勝過小柴胡湯。常常看到世人治療溫熱病,誤用瀉下藥,這不算什麼大問題。
誤用發汗藥產生的變化不堪言說,這足以證明熱邪是由內部達於外部的。其中有誤用攻裡(瀉裡)藥而引發病變的,
這種情況是春夏季節突然受寒所導致的寒疫,邪氣純粹停留在表層,所以還沒有進入體內。凡是治療伏鬱發為溫熱病,又受到客邪侵犯的,
輕微的只宜使用去掉人參的小柴胡湯,加入橘皮、栝蔞根、蔥白、香豉,熱病加上石膏、知母。
另一種方法治療溫病熱病,凡是有客邪侵犯的,不論兼有風邪或寒邪,脈象浮緊,惡風惡寒,可以發汗不可以瀉下的,
通用雙解散,去掉硝石、黃芩,加入蔥豉最妙。凡是表證按照法治療後發汗或瀉下卻不解的,沒有其他異常症狀的,
通用涼膈散來退熱,不要讓熱邪旺盛危及生命。發汗後餘熱未盡,使用天水散,或加減小柴胡湯。
汗不解,下證未全者,白虎湯,汗後躁不得眠,微熱而渴者,五苓散去桂合天水,
汗後不解,中外有熱,口乾煩渴,解毒涼膈天水,能調順陰陽,洗滌臟府,
若純是裏證,脈盛而實,不惡寒但惡熱,煩渴引飲,自汗讝語,不大便,
咽乾腹滿,可下不可汗者,三一承氣湯下之。一法不問風寒濕暑,或表裏證俱見,
或內外諸邪所傷,有汗無汗,心腹滿痛,讝語煩躁,咽乾口燥,畜熱內盛,
俱用調胃承氣合解毒下之,能瀉內外大熱,或熱結極深,而數下不利不救成死證矣,
急用大承氣湯加甘遂末一錢匙下之,凡裏證依法下之而不解,或大下後,
白話文:
汗不解,下證未全者
如果汗水出不來,腹瀉的症狀也不明顯,可以使用白虎湯治療。
汗後躁不得眠,微熱而渴者
如果出汗後感到心煩睡不著,微微發燒口渴,可以使用去掉了肉桂的五苓散,並配合天水服用。
汗後不解,中外有熱,口乾煩渴
如果出汗後仍然覺得熱,身體內外都有熱,口乾煩渴,可以使用解毒涼膈天水,它可以調和陰陽,淨化臟腑。
若純是裏證,脈盛而實,不惡寒但惡熱,煩渴引飲,自汗讝語,不大便
如果都是內熱的症狀,脈象強而有力,不怕冷但怕熱,煩渴想喝水,自發性出汗,說胡話,不大便,
咽乾腹滿,可下不可汗者
如果嗓子乾,肚子脹滿,可以用瀉藥來治療,而不能使用發汗的藥物。三一承氣湯就是一種瀉藥。
一法不問風寒濕暑,或表裏證俱見,或內外諸邪所傷,有汗無汗,心腹滿痛,讝語煩躁,咽乾口燥,畜熱內盛,俱用調胃承氣合解毒下之
有一種方法,不論是風寒濕暑造成的,還是表證裡證同時出現,或者內外邪氣所傷,不論有沒有出汗,心腹脹痛,說胡話心煩,嗓子乾口乾,體內熱氣堆積,都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和解毒湯一起服用,來瀉去體內外的大熱。
或熱結極深,而數下不利不救成死證矣
如果熱邪積聚很深,多次瀉藥也不見好轉,就會發展成不治之症。
急用大承氣湯加甘遂末一錢匙下之
遇到這種情況,要緊急使用大承氣湯,再加一錢匙甘遂粉末,來瀉去熱毒。
凡裏證依法下之而不解,或大下後
如果是內熱的症狀,按以上方法瀉藥後仍然不好,或者瀉藥後
或二三下後熱勢尚盛而不退者,寒涼諸藥不能退其熱脈弱氣虛,不可更下,
或諸濕熱內盛,小便赤濇,大便溏泄頻迸,少腹急痛者,欲作利也,
黃連解毒湯主之,下之太過其熱不退,再三下之熱愈甚,脈微氣虛,法無可生之理,
至此下之亦死,不下亦死,但用涼膈合解毒調之庶幾陽熱退除,陰脈漸生,
亦有得生者,若表裏證俱見,欲汗之而裏證已形,欲下之而表未解,
祇宜小柴胡湯和之。一法不問風寒暑濕,用涼膈散天水散合煎解之,或表熱裏熱少,
天水一涼膈半,或裏熱多表熱少,膈一天水半表熱極盛,裏有微熱,身疼頭痛,
白話文:
如果服藥兩三次後,熱勢仍然旺盛且不退,那麼寒涼藥物無法退熱,脈象虛弱,身體虛弱,不能再瀉下。
如果內有濕熱,小便赤黃混濁,大便稀軟,經常腹瀉,小腹疼痛,則需要利水通便。
可以用黃連解毒湯來治療。如果瀉下過度,熱勢不退,反覆瀉下會使熱勢加重,脈象微弱,身體虛弱,無法救治。
此時,瀉下也會死亡,不瀉下也會死亡。只能使用涼膈散和解毒湯一起調養,期望陽熱退除,陰脈逐漸生長出來。
這樣也有可能救活。如果同時出現表證和裏證,想要發汗驅邪,但裏證已經形成,想要瀉下,但表證還沒解除,只能用小柴胡湯來調和。
還有一種方法,不論風熱、寒濕,用涼膈散和天水散一起煎服,以此解除熱勢。如果表熱和裏熱都比較輕微,天水一、涼膈半;如果裏熱偏重,表熱較輕,涼膈一、天水半;如果表熱極盛,裏熱較輕,身體疼痛,頭部疼痛。
或眩或嘔,不可汗下者,天水涼膈合煎,甚者用大柴胡合大承氣湯主之,若更不解,
不可復用苦寒峻攻,但宜和平之藥,宣散其表,和解其裏,
用小柴胡涼膈散天水散和解之,或小柴胡合解毒湯,如服後熱未退者,
大柴胡合解毒湯微下之,諸小柴胡證,日久不解,表裏熱勢更甚,而心下急,
鬱鬱微煩者,或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鞭,嘔吐不利,或陽明病多汗,
或少陰病下利清水,心下痛,咽乾燥渴,
或太陰病腹滿而痛俱宜調胃承氣合黃連解毒下之,外熱勢盛者,雙解散為當,
守真製雙解散,以攻熱病內外之熱邪,使表裏齊解,甚為得法,然間有不解者,
白話文:
頭昏腦脹或嘔吐,但不能用汗法治療的,可以用天水涼膈湯合煎,情況嚴重者,用大柴胡湯合大承氣湯來治療。如果症狀仍然沒有改善,就不能再用苦寒峻猛的藥物,應該用平和的藥物,疏散表邪,和解內邪,可以用小柴胡涼膈散、天水散和解,也可以用小柴胡湯合解毒湯。如果服用後發熱未退,可以用大柴胡湯合解毒湯略微瀉下。如果各種小柴胡證持續很久沒有改善,表裏熱勢更加嚴重,並且心下急迫,鬱鬱寡歡,或發熱出汗不止,心下痞悶,嘔吐不適,或陽明病多汗,或少陰病下利清水,心下疼痛,咽喉乾燥口渴,或太陰病腹脹疼痛,都應該用調胃承氣湯合黃連解毒湯瀉下。如果外熱勢盛,用雙解散最適合。守真製雙解散,可以攻治熱病內外熱邪,使表裏同時解除,非常有效,但偶爾也會遇到沒有效果的情況。
猶未盡善也,子和演為吐法,即用前藥煎一大盌,令飲其半,以探引出風痰,
次一半,使衣被覆蓋,必汗大出而解,世人只知桂枝麻黃發汗,不知涼藥亦能汗也,
熱病用熱藥汗不出者,反益病,涼樂發之,百無一損,益元散加薄荷,便能發汗,
更加葱豉尤捷,承氣用薑棗煎,借辛甘發散之意,守真雙解,和演為吐法,
豈非涼藥亦能汗乎,若誤用傷寒藥,致發斑黃者,當從下後斑黃例治之,
夏月誤用辛溫,及重發汗變證百出,往往發斑,讝語衂血喘滿,
昏迷悶亂,諸證並見,皆熱所極致,則用藥不離黃連解毒湯加減,如汗下太過,
白話文:
治療方法仍不夠完善,和演創立的催吐法,就是使用前面所提的藥方煎煮一大碗湯藥,讓患者喝下半碗,用以引出風痰。
接下來的半碗,讓患者蓋上棉被蓋著,必定會大量出汗而痊癒。一般人只知道桂枝麻黃可以發汗,卻不知道涼性藥物也能發汗。
熱性病症使用熱性藥物發汗而無法發汗,反而會加重病情,使用涼性藥物發汗,則百發百中,且有益元氣,益元散加入薄荷,就能發汗,再加入蔥豉發汗效果會更快。
承氣湯加入薑棗煎煮,利用辛甘發散的作用,守真雙解、和演的催吐法,不也都證明瞭涼性藥物也能發汗嗎?
如果誤用治療傷寒的藥物,導致出現斑點、黃疸,應依據下後斑黃的原則治療。
夏季誤用辛溫藥物,以及重發汗導致的變證層出不窮,常常會出現斑點、胡言亂語、咳血、喘滿、昏迷、心煩意亂等各種症狀,這些都是熱性過盛所致,因此用藥應包含黃連解毒湯加減方。
如果發汗、下瀉過度,
脈微惡寒者壞證也,又當從芍藥甘草湯調補其陰,中間稍加薑棗和之,
慎不可輕用溫補也,倘不經汗下,而脈虛小手足厥者,必死也。大抵溫病熱病,
皆是熱鬱之氣,故多發於三陽,若發於三陰者,必難治,其脈若沈細或微弱,
或虛大無力,為脈不應病必死,然發於三陰者,必有所因,或因冷食傷脾,
或因慾事傷腎,皆正氣先傷,熱毒乘虛而發,設用甘溫調補,寍不助邪轉熾,
若行苦寒峻攻,真元立致消亡,雖長沙河間復起恐難為力矣。凡溫病熱病,
榮未交者可治,陰陽交者必死,夫所謂榮未交者,言榮分熱毒之色,
白話文:
脈搏微弱、惡寒是壞的徵兆,應當使用《芍藥甘草湯》調補陰分,中間再稍微加入薑和棗子調和一下。
切勿輕易使用溫補的藥物,倘若沒有經過汗下,脈搏虛小,手足冰涼,必死無疑。總而言之,溫病熱病全都是熱氣鬱積造成的,所以多發於三陽(即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如果發於三陰(即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必定難以治療。
這種疾病的脈象如果沈細或微弱,或虛大無力,為脈象不合病情,必死無疑。但是發於三陰的疾病,必定有所原因,可能是因為食用生冷食物損傷了脾胃,也可能是因為縱慾傷了腎,都是正氣先受損傷,熱毒趁虛而入。如果使用甘溫的藥物調補,只會助長邪氣,如果使用苦寒的藥物峻烈攻伐,真元立馬就會消失殆盡,即使張仲景、李東垣再世,恐怕也難以挽救。凡是溫病熱病,榮分沒有交合的,可以治療,陰陽交合的,必死無疑。所謂「榮分未交」,是指榮分沒有熱毒的顏色。
未交遍於衛分也,而類經誤釋為邪猶在衛,未交於榮,其氣不深,意謂熱病之邪,
亦如傷寒自表傳裏也,按內經刺熱篇云:太陽之脈色榮顴骨,榮未交曰:今且得汗,
待時而已,與厥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其熱病內連腎,少陽之脈色,
榮頰前熱病也,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少陰脈爭見者死,舊釋殊悖,
今特明之,夫太陽之脈,浮脈也,色赤,色也,其證初起,如以采飾,止顴骨一處,
不交他處,為榮未交,熱勢尚淺,脈色相符,是猶可治,太凡溫病熱自內出,
經氣先虛,雖發汗,多未得汗,故云:今且得汗,待時而已,雖有餘證未退,
白話文:
那些邪氣還沒有遍及全身的衛氣部分,但過去的醫書常常錯誤解釋為邪氣仍然在衛氣部分,沒有深入榮氣部分,其邪氣不深,意思是發熱疾病的邪氣,也像傷寒疾病自表層傳到裡層一樣。根據《內經》的〈刺熱篇〉記載:「太陽經的脈色紅潤在顴骨,榮氣未遍佈,表示適纔出汗,只要等待時機就好了」,而與厥陰經脈相爭出現的,死期不超過三天。「熱病內連腎,少陽經的脈色紅潤在頰前,榮氣未遍佈,表示適纔出汗,只要等待時機就好了」,與少陰經脈相爭出現的,則會死亡。舊本的解釋偏差甚多,現在特別釐清。太陽經的脈,是浮脈,脈色赤紅,這是熱病的徵兆。初期發病時,脈色像花飾一樣,只停留在顴骨一處,沒有遍及其他部位,為榮氣未遍佈,熱勢還不深,脈色與病情相符,這樣還可治療。一般來說,溫病發熱是由內部產生,經氣先虛,即使發汗,大多數也無法出汗,所以說:「適纔出汗,只要等待時機就好了」。雖然還有其他症狀未退,
少需聽自解,此真訣也,至於與厥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言熱病大熱煩渴,
反見陰脈陰色,色脈皆陰,故為爭見,爭見赤紫滯晦,傳經勢重,已為主死,
爭見青黑尅賊,十死不救矣,三日死者,以其熱毒復入於裏,三日傳盡三陰,
陰精內竭,故惡毒之色,發見於外也,太陽厥陰爭見者死,少陽少陰爭見亦死,
牽連腎水在內,以少陰為厥陰母,水勢垂危,源流並竭故也,所謂陰陽交者,
言陰陽交互,邪勝正負,毒邪亢盛,反逼正氣為汗也,按評熱病論云:黃帝問曰:
有病溫者,汗出徹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對曰:
白話文:
要注意聽我解釋,這是真訣。至於出現陰脈特徵卻與厥陰脈爭奪表現的人,三日光景便會死去。這是說在熱病大熱煩渴時,卻反而出現陰脈的陰色,脈象和麪色都為陰色,所以稱之為爭奪表現。爭奪表現出現赤紫滯晦的顏色,傳變經脈時病情就更嚴重,已經是致死的徵兆了,爭奪表現出現青黑克賊的顏色,十死無救。三日便會死去,是因為熱毒又重新進入體內,三日內就會傳遍三陰,陰精內部耗盡,所以會出現惡毒的顏色,外顯於外。太陽厥陰爭奪表現會死去,少陽少陰爭奪表現也會死去,都牽連到內部的腎水,因為少陰是厥陰的母親,腎水之勢岌岌可危,水脈源流都耗盡了。所謂的陰陽交錯,是指陰陽互相影響,邪氣壓制正氣,毒邪亢盛,反過來逼迫正氣出汗。依據《評熱病論》所說:黃帝詢問:有人患溫病,出汗後又發熱,脈搏躁動急促,出汗並未減弱,胡言亂語不能進食,這是什麼病?岐伯回答:
病名陰交,交者死也,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
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
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徹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
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病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
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
雖愈必死也,此叚論溫,獨創穀氣之旨,穀氣為棈,
精勝氣乃為汗身中之至寶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病溫皆冬不藏精之故,
所以熱毒亢極,腎水傷竭,乃至狂言失志,精脫而死,以此故也,有云二陽者搏,
白話文:
陰交這種病名,交就代表死亡。黃帝說:希望聽聽這個說法。岐伯說:人出汗的原因,都是因為穀物。
穀物是由精氣產生的。現在邪氣與身體骨肉交爭而產生汗液,這是邪氣衰退而精氣戰勝的表現。精氣戰勝後,就應該能夠進食而不復發熱。
如果再次發熱,那是因為邪氣還在。汗液是精氣的表現。現在汗液出來後身體又復發熱,這是邪氣戰勝了。不能進食,是因為精氣不足。
患病而且留存的,壽命將會瞬間傾倒。況且熱病中說:汗出而脈象仍然浮躁旺盛的,會死亡。現在脈象與汗液不對應,說明抵抗不了這種疾病,死亡是很明顯的。
說胡話的人,是因為失去鬥志。失去鬥志的人會死亡。現在看到三種死亡表現,沒有看到一種生還的表現,即使治癒了也一定會死亡。
這句話總結了溫病的理論,獨創了穀氣的精髓。穀氣是人體的根本,精氣戰勝邪氣才會出汗,出汗是身體中最珍貴的寶物。
所以把精氣儲藏起來的人,春天不會得溫病。溫病都是因為冬天沒有儲藏精氣造成的,因此熱毒極度旺盛,腎水遭受損傷,以至於說胡話失去鬥志,精氣脫離身體而死亡,就是這個原因。有話說,二陽相爭,
其病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二陽者,手足陽明也雖未入陰,病溫至極,必至不治,
稍延不過十日死,較三日死陰之屬,少饒其期耳。再按靈樞熱病云:熱病七日八日,
脈微小,病者溲血,口中乾一日半而死,脈代者一日死,熱病已得汗出,而脈尚躁,
喘且復熱,喘甚者死,熱病七日八日,脈不躁,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
三日不汗,四日死,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
熱在髓,死不可治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
熱病脈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靜者生,汗不出,
白話文:
這種疾病屬於溫病,不進行治療,過不了十天就會死亡。二陽指的是手陽明和足陽明經脈,雖然尚未傳入陰分,但是溫病到了極致,必定會達到無法治療的地步,稍有延誤,不過十天就會死亡。與三日死屬於陰證的疾病相比,稍微寬限了一些時間。再根據《靈樞》中關於熱病的記載:熱病到了第七、八天,脈搏微弱,病人小便帶血,口中乾渴,一天半後就會死亡。脈搏代動者,一天就會死亡。熱病已經出汗,但是脈搏仍然浮躁,喘息且復發發熱,喘息劇烈者會死亡。熱病到了第七、八天,脈搏不躁,躁動不消失、脈搏數快,後三天中有出汗,三天不出汗,四天就會死亡。熱病不知道疼痛所在,耳聾且不能自愈,口乾,陽熱過盛、陰分又有些寒冷者,熱邪在骨髓中,死亡無法治療。熱病已經出汗,但是脈搏仍然浮躁盛大,這是陰脈的極致,會死亡。如果出汗後脈搏平靜,則會生還。熱病脈搏仍然盛大浮躁,但是不出汗,這是陽脈的極致,會死亡。脈搏盛大浮躁,出汗後平靜,則會生還。不出汗,
大顴發赤,噦者死泄,而腹滿甚者死,目不明,熱不已者死,
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汗不出,嘔下血者死,舌本爛,
熱不已者死欬而衂,不出出不至足者死,髓熱者死,熱而痙者死,
腰折瘈瘲齒噤齘也,夏月暑濕交蒸,人多中暑,證與熱病相似,首宜以脈法辨之,
夫熱之脈必病盛,中暑之脈必虛,蓋寒傷形而不傷氣,所以脈盛,暑傷氣而不傷形,
所以脈虛,然又有弦細芤遲之脈者何也,夫人暑月必多汗,多汗則脈虛,此其常也,
守真曰:熱為陽中,之至陽,以熱傷氣則汗自出,病雖為熱脈不能實,
而反虛或弱也,若汗出當風,閉其汗孔,即風與汗濕留泊肌腠,脈故弦細,
白話文:
顴骨發紅,嘔吐的人會因腹瀉而死,肚子脹得很厲害的人也會死,眼睛看不清,發燒不停的人也會死。老年人和嬰兒發燒肚子脹的人也會死,出不了汗,嘔吐鮮血的人也會死,舌頭根部潰爛,發燒不停的人也會死。咳嗽但痰吐不出來,吐不出來又到不了腳的人也會死,骨髓發熱的人也會死,發燒抽筋的人也會死。腰部酸痛,四肢抽搐,牙關緊閉,這就是中暑了。夏天暑熱濕氣交蒸,很多人會中暑,症狀和熱病相似,首先要根據脈象來辨別。熱病的脈象一定是病勢盛,中暑的脈象一定是虛弱。這是因為寒氣傷的是形體而不是氣,所以脈象會盛,暑氣傷的是氣而不是形體,所以脈象會虛。但是,也有一些脈象是弦細、芤遲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在夏天一定會出很多汗,出汗多了脈象就會虛,這是常規。守真說:熱是陽氣中的至陽,熱傷氣就會自然出汗,雖然是熱病,但脈象不會實,反而會虛弱或衰弱。如果出汗時遇到風,會封閉汗孔,風和汗濕就會留在肌膚和毛孔之間,所以脈象會弦細。
或虛風不作鬱熱,表虛仍自汗出者脈必芤遲也,統而言之曰虛,
分而言之曰弦細芤遲,其不以浮大之脈,混入虛脈之中稱為暑病之脈也,
潔古以靜而得之為中暑,為陽中之陰為暑傷陰證,動而得之為中熱,即謂之中暍,
為熱傷陽證。仲景云:太陽中熱者暍是也,然亦多陽明證,其大汗出,微惡寒發熱,
小便淋瀝黃赤者,為太陽,其面赤大汗煩渴,喘急氣粗,前板齒燥,或嘔或泄者,
為陽明,乃當炎暑之令,而受烈日之蒸,即無病之人恆得之,脈必洪大,發熱煩渴,
重者昏,憒不省人事,有似熱病,但忽輕忽重為異耳,傷在太陽,
白話文:
虛證:若沒有虛風,也不鬱熱,表虛仍會自汗,脈象必定是軟弱而遲緩。綜合起來稱作「虛」, 分別來說則為弦脈、細脈、軟脈、遲脈,而這些脈象並不像浮脈、大脈,混入虛脈之中可稱為暑病的脈象。
中暑:潔古認為:安靜休息得之為中暑,是陽中之陰,為暑傷陰證。活動時得之為中熱,也就是中暍,為熱傷陽證。
中熱:仲景說:「太陽中熱者,暍是也。」然而也有很多陽明證,症狀有大汗、微惡寒、發熱、 小便短赤者,為太陽證。而臉赤、大汗、煩渴、喘急、氣粗、口乾舌燥、或嘔或瀉者,為陽明證。 乃在炎熱時節,受到烈日蒸曬,即使原本健康的人也會得病,脈象必定洪大,發熱、煩渴, 嚴重的會昏迷、神志不清,類似熱病,但忽輕忽重是其不同之處。若傷在太陽
五苓散減桂加香薷,陽明消暑丸,凡平人偶然中暍,身熱背惡寒,面垢自汗,
大渴引飲,煩躁悶亂,痰逆惡心,胸膈不快,或吐瀉轉筋,小便祕濇者,
此內外皆熱,即有昏憒困倦,指頭微寒,並宜五苓合益元,若手足搐搦者,
暑風也香薷飲加羌防,嘔吐加藿香陳皮,小便不利加茯苓豬苓澤瀉滑石,
有痰加半夏生薑,口渴不用半夏加栝蔞根,瀉利不止,加白朮,轉筋加木瓜,
白話文:
五苓散減桂,加入藿香。
陽明消暑丸。
凡是平常人偶爾中暑,身體發熱、背部發冷,臉色發黑並且自汗,
非常口渴想喝水,煩躁不安,噁心想吐,胸膈感覺不舒服,或是有嘔吐、腹瀉、抽筋、小便閉塞或短澀的情況,
這都是內外皆熱造成的,即使有昏沉、睏倦、手指微寒的症狀,也適合服用五苓合益元。
如果有手足抽搐的情況,是暑風造成的,可以服用藿香飲加上羌防。
如果有嘔吐症狀,可以加入藿香、陳皮。
如果有小便不利的情況,可以加入茯苓、豬苓、澤瀉、滑石。
如果有痰,可以加入半夏、生薑。
如果口渴嚴重,不需要加入半夏,可以加入栝蔞根。
如果腹瀉不止,可以加入白朮。
如果抽筋,可以加入木瓜。
若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讝語遺尿者,此熱病兼暍也,
白虎湯,若農夫田野,及慣力役之人,過受燔灼,頭角額痛發熱,
大渴引飲脈洪汗大泄者,急作地漿水煎蒼朮白虎湯(即白虎湯加蒼朮),
老人不宜用,寒者,竹葉石膏湯,稍加熟附溫順之,又老年平昔陰虛多火,不可用,
溫者,白虎加人參竹葉為當,凡中暍雖勢甚,但一解即愈,不似中暑之必需補益也。
內經云: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此心包證也,然亦多兼入脾及他藏者,
白話文:
如果肚子脹滿、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嘴巴麻木,臉色暗淡,說話不清,還會漏尿,這是熱病合併中暑的症狀。
白虎湯適合農夫、勞動者因過度曝曬而導致頭部、額頭疼痛,發燒、口渴難耐、脈搏洪大、大量出汗的人。
如果患者是因過度曝曬,頭部、額頭疼痛,發燒、口渴難耐,脈搏洪大,大量出汗,可以加入蒼朮,急用地漿水煎白虎湯。
老年人則不宜使用白虎湯,如果體質偏寒,可以服用竹葉石膏湯,並稍微加入熟附子溫暖身體。老年人平時陰虛火旺,也不適合服用白虎湯。
如果是體質偏溫的人,可以加人參和竹葉到白虎湯中服用。
中暑雖然病情嚴重,但只要解暑就會很快痊癒,不像中暑需要補益身體。
《內經》說:因暑氣導致汗出,煩躁不安,喘息,口渴,靜下來就說個不停,這是心包受熱的症狀。但大多也涉及脾臟和其他臟器。
入脾則昏憒,入肝則眩暈,入肺則喘滿,入腎則消渴,乃鬱蒸之氣,傷人元氣,
惟精神虧乏之人始中之也,脈來虛細,重者伏匿,若喘促逆冷,卒然昏暈脈雖虛細,
慎不可用溫補,此熱傷陰氣,故禁溫劑,凡溫熱藥,皆助陽耗陰也,如避暑深堂,
起居不時,而汗出煩躁,面垢背微惡寒,手足微厥,甚則灑然毛聳,
以腠理開則灑然寒,若腠理閉則熱而悶矣,乃包絡之火,不能勝時火,
故反微惡寒也,或於陰涼處坐臥,表虛不任風寒,往往自認外感,求醫解表,
若誤與表藥,重絕元氣,禍如反掌,惟宜清暑益氣湯,若果脈緊畏寒,有表邪者,
白話文:
這些蒸熱的氣進入脾臟會導致精神恍惚,進入肝臟會導致眩暈,進入肺臟會導致氣喘胸悶,進入腎臟會導致口渴。這些氣會損傷人的元氣。
只有身體虛弱的人才會被這些氣所侵害。脈象會虛弱細小,嚴重時甚至會隱匿不現。如果出現呼吸急促、冷汗、突然昏厥,即使脈象虛弱細小,
也不要用溫補的藥物,因為溫熱藥物會助陽耗陰。所以禁止使用溫熱藥劑。所有的溫熱藥物都會幫助陽氣耗盡陰氣。這種情況就像避暑在深宅大院裡,
不按時生活作息,導致出汗煩躁,面部發垢,後背微寒,手腳發冷。嚴重時會突然感到寒冷,因為腠理(皮膚毛孔)打開了就會感到寒冷。如果腠理閉塞,就會感到悶熱。這是包絡之火不能勝過當下的火氣,
所以反而會感到微寒。或者在陰涼的地方坐臥,表虛不能抵禦風寒,常常會自己認為是外感,求醫解表。
如果誤服了表藥,會加重損傷元氣,禍害就像翻掌一樣快。只適合服用「清暑益氣湯」。如果脈象緊,畏寒,有外邪,
消暑十全散,脾氣虛弱,汗出多而惡寒者,十味香薷飲,若暑熱之時,過傷飲食,
泄瀉嘔吐霍亂者,六和湯,伏暑霍亂,腹痛泄瀉,身熱手足冷者,五苓散下來復丹,
脾胃虛損之人,上焦之氣不足,暑濕之氣鬱蒸,則四肢困倦,精神短少,兩腳痿軟,
懶於動作言語,昏昏嗜臥,頭痛而重,心胸痞悶,骨節無力,氣促似喘非喘,
其形濛濛如烟霧中,早晚之際,則發寒厥日高之後,復發熱如火,
乃陰陽氣血俱不足也,若四肢灼熱,為陰虛發熱或四肢冰冷,
白話文:
消暑十全散:
脾氣虛弱,大量出汗但怕冷的人服用,可用「十味香薷飲」。
若暑熱之時,過度飲食,
導致腹瀉、嘔吐、霍亂的人服用「六和湯」。
伏暑霍亂,腹痛、腹瀉,身體發熱但手腳冰冷的人服用,
可用五苓散搭配「來復丹」。
脾胃虛弱的人,上焦氣不足,暑濕之氣鬱悶,
就會導致四肢無力、精神不濟、雙腳無力,
不想動彈或說話,昏昏沉沉愛睡覺,頭痛且沉重,心胸鬱悶,骨節無力,
氣促類似喘息,但又不是真正的喘息,
整個人看起來朦朦朧朧,像煙霧一樣。到了早晚,就會發冷發寒。到了白天,又會發熱如火,
這是因為陰陽氣血都虧損的緣故。
如果你四肢發熱,是陰虛發熱。如果你四肢冰冷,
為陽虛寒厥以脾主四肢故也,清暑益氣湯清燥湯選用,若自汗過多,風犯汗孔,
則身體重痛,肢節痲瞀煩疼,或渴或不渴,或小便黃濇,此風鬱汗濕與暑相搏也,
宜六一散加葱豉,兼驚加神砂末,小便數合五苓或去桂,並煎服探吐,
令汗出則愈,若遠行勞役,大熱而渴,則陽氣內伐,熱舍於腎,為水不勝火,
發為骨痿,若黽勉觸熱勞形,發熱煩渴,口鼻氣促而喘,至日晡之際,必少減,
若認作中暘陽明,誤用白虎,旬日必死,此脾胃大虛,元氣不足也,總之脾胃一虛,
白話文:
陽虛寒症中出現四肢冰冷,是脾氣虛弱、無法溫煦四肢所致,治療上選用清暑益氣湯(又稱清燥湯)。
如果自汗過多,風邪入侵汗孔,
則身體會出現沉重疼痛、肢體麻木、煩躁疼痛,可能口渴或不渴,小便黃色渾濁,這是風熱濕邪交織導致的。
此時應服用六一散,並加入蔥、豉,若還有驚悸,再加神砂末,如果小便次數多,可同時服用五苓散(或去掉桂枝),煎服後催吐,讓汗液排出即可痊癒。
如果因為遠行勞累,出現大熱口渴,則陽氣內攻,熱氣停留在腎臟,出現水無法剋制火氣的情況,進而誘發骨痿。
此時如果勉強接觸熱源或勞累過度,會導致發熱、煩渴、口鼻氣促喘息,到下午的時候症狀會略微減輕。
如果誤認為是陽明熱盛,而誤用白虎湯治療,十天之內必定死亡。這是因為脾胃虛弱,元氣不足所導致的。
總而言之,脾胃一旦虛弱,元氣不足,
病證百出,惟補中益氣,去升麻加麥冬五味茯苓澤瀉黃連黃柏之類,
補益中兼清解而漸愈,不似中暍之即能平復也。按暑暍二者,名雖不同,
其為天熱外傷則一,在素虛者自難禦之,即平人受傷者,亦必因勞役饑餒,
而勞役饑餒則虛,虛則邪入而病,不虛則天令雖熱,亦無由以傷之,則知中暑中暍,
固有陰陽虛實之殊,彼以動靜所得分之,何哉即其所謂靜而得之者,避暑深堂,
患頭疼惡寒,肢體拘急等證,是感寒之類耳,蓋冬月脈浮緊為傷寒,浮緩為中風,
夏月脈弦緊為傷風,弦緩為中暑,以表疎自汗則脈緩,表緻亦無汗則脈緊耳,
白話文:
各種疾病症狀層出不窮,治療原則應以補益中氣為主,去除升麻,加入麥冬、五味子、茯苓、澤瀉、黃連等苦寒清熱的藥物。
補益中氣的同時,兼具清熱解毒的效果,使病情逐漸好轉,不同於中暑可以立即恢復。暑暍雖然名稱不同,但都是因天氣炎熱而受傷所致,對於體質虛弱者來說難以抵禦。即使是一般健康的人受傷,也必定是勞累飢餓所致。勞累飢餓會導致虛弱,虛弱則外邪乘虛而入致病。如果不虛弱,即使天氣炎熱,也不會受傷。由此可知,中暑和中暍本質上存在陰陽虛實的差異。
按動靜的誘因加以區分,所謂靜而得之,是指避暑於深堂之中,出現頭疼、惡寒、四肢拘急等症狀,這屬於感受寒邪之類。因為冬季脈浮緊為傷寒,脈浮緩為中風;夏季脈弦緊為傷風,脈弦緩為中暑。由於表虛自汗,所以脈緩;表實不出汗,所以脈緊。
然中暑亦有無汗而脈弦細,此雖中暑,必緣微涼所遏而然,
其所以煩心肌膚火熱無汗,非暑邪也,身中陽氣受陰寒所遏而作也,其有涼亭水閣,
過受涼快,為寒所襲而病,脈必弦緊,宜消暑十全散,不可全用表藥,
蓋暑月腠理易開,即香薷熱飲,使能出汗,倘人迎脈弦,氣口脈大,
而欬嗽鼻流清涕,目疼額與眉稜骨痛,選奇湯最效,
有天暑用冷水淋浴而病者,金匱云: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者,
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以瓜蒂二七枚水煎頓服,
頃於無風處大吐,汗出而愈,虛人五苓散加葱豉探吐之,若冒暑伏熱,
白話文:
但是,中暑也可能不流汗,而脈搏弦緊細小。雖然是中暑,但必定是受了寒涼所阻滯而產生的。
之所以煩躁、皮膚發熱無汗,並不是暑邪造成的,而是體內陽氣被陰寒所阻滯而引起的。如果在涼亭水閣等涼快的地方過度受涼,被寒氣侵襲而生病,脈搏必定會弦緊。應當服用消暑十全散,不可完全使用發汗藥。
因為在暑天,皮膚毛孔容易打開,就算服用香薷熱飲,也能出汗。如果人迎脈弦緊,氣口脈搏大,而且咳嗽、鼻流清涕、眼睛疼痛,額頭和眉毛骨疼痛,服用選奇湯最有效。
有人在炎熱的夏天使用冷水淋浴而生病,根據《金匱要略》記載:「太陽中暑,身體發熱疼痛加重,但脈搏微弱者,是因為夏天受了冷水,水在皮膚中運行所導致的。」可以用「一物瓜蒂湯」來治療,將二十七顆瓜蒂用清水煎煮,一次性全部服用。
如果在沒有風的地方突然嘔吐大量,出汗後就會痊癒。如果身體虛弱,可以服用五苓散加蔥豉來促進嘔吐。如果是冒著暑氣導致熱邪伏藏,
引飲過多,及恣噉瓜菓生冷,致脾胃受濕,而腹痛嘔瀉水穀不分,
脈來沈緊者為內傷寒而病,宜大順散若陽氣虛人,膏梁與冰果雜進,兼恣意房幃,
致周身陽氣不得仲越,而脈沈細或弦遲,面垢如塵,無汗惡寒,四肢厥逆拘急,
或霍亂嘔吐者,冷香飲子若多汗喘促,吐利兼作,脈見微細欲絕,或虛浮欲散,
此為緊病,非漿水散不救,若汗出浴臥當風,或冷水浸澡,或坐臥濕地而病,
雖當暑月非暑傷人,皆因暑而自致之病,當用溫散藥治之,若暑熱為病,
白話文:
引飲過多,及恣噉瓜菓生冷,致脾胃受濕,而腹痛嘔瀉水穀不分,
過度飲水,以及貪吃瓜果、生冷食物,導致脾胃受濕,因而腹痛、嘔吐、拉肚子,吃下的食物和水無法消化。
脈來沈緊者為內傷寒而病,宜大順散
脈象沉緊的人,是內傷風寒而生病,宜服用大順散。
若陽氣虛人,膏梁與冰果雜進,兼恣意房幃,致周身陽氣不得仲越,而脈沈細或弦遲,面垢如塵,無汗惡寒,四肢厥逆拘急,或霍亂嘔吐者,冷香飲子
如果陽氣虛弱的人,吃太多油膩肥美的食物和冰品,又過度房事,導致全身陽氣無法運行,而脈象沉細或弦遲,臉色暗沉如塵,不流汗、怕冷,四肢厥冷、拘緊,或霍亂嘔吐的,宜服用冷香飲子。
若多汗喘促,吐利兼作,脈見微細欲絕,或虛浮欲散,此為緊病,非漿水散不救,
如果多汗、喘促,嘔吐、腹瀉同時發生,脈象微細欲絕,或虛浮欲散,這是危急病症,非漿水散不能救治。
若汗出浴臥當風,或冷水浸澡,或坐臥濕地而病,雖當暑月非暑傷人,皆因暑而自致之病,當用溫散藥治之,若暑熱為病,
如果出汗後吹風,或用冷水洗澡,或坐臥在潮濕的地方而生病,即使在炎熱的夏季,也不一定是暑熱所傷,而是因為暑氣而自己導致的疾病,要用溫散藥來治療。如果真的是暑熱所致的疾病,
不過清心利小便,解暑毒補真氣而已,即脈虛昏憒,手足厥冷,不得用熱藥也,
世俗往往不明,概曰夏月陰氣在內,大順散為必用之藥,夫陰氣非寒氣也,
蓋夏月陽氣發散在外,而陰氣在內耳,豈可視陰氣為寒,而用溫熱藥乎,陰果為寒,
何以夏日則飲水乎,丹溪云伏陰於內,陰字有虛之義,若作陰冷看誤矣,火令之時,
爍石流金,有何陰冷,孫真人令人夏月常服生脈散,非氣虛而何古人大順散,
非謂伏陰而用之,本治嚼冰飲冷所傷,若庸工概用溫藥,治避暑深堂,
寒鬱其陽之證,恐不能解表,反增內煩也,其蒼朮白虎湯,黃連香薷飲,雖宜暑病,
白話文:
這藥方只是能清心利小便,解暑毒和補元氣而已。如果脈象虛弱昏迷,手腳冰涼,就不能使用溫熱的藥物。
世俗的人們通常不明白,都說夏季陰氣在體內,大順散是必用的藥物。但是陰氣並非寒氣。
夏季陽氣發散在外,而陰氣在體內,怎麼能把陰氣看成寒氣,而使用溫熱的藥物呢?如果陰氣真的是寒,為什麼夏天反而會喝水呢?
丹溪說:「伏陰於內」,「陰」字有虛弱的意思,如果把它當成寒氣來理解就錯了。在夏季,火力旺盛,曬石頭都能流油,哪有什麼寒氣?
孫真人讓人們在夏季經常服用生脈散,難道不是因為氣虛嗎?古人的大順散,並不是用來治療「伏陰」的,而是用來治療嚼冰塊和喝冷水造成的損傷。
如果庸醫們都使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避暑的房屋內寒氣鬱結於身體的證狀,恐怕不能解表散寒,反而會加重內熱。
蒼朮白虎湯、黃連香薷飲雖然適合暑熱引起的疾病,
亦豈可視為通行之藥乎。又酷暑道途中,卒然暈仆,為暑風卒倒,此熱毒湧痰,
壅塞心包也,切不可用冷,得冷則死,急以熱土熨臍中,仍使更溺於臍腹,
并搗薑蒜絞汁灌之立甦,若熱病因暑而發,治從熱病例,
蓋伏邪必從少陰發出心包而入陽明,與陽明中暍不殊,總屬白虎證治,
不其必辨是熱是暍也。
若其人素有痹濕,復傷於暑,暑濕相搏,深入太陰,則發濕溫,以太陰主濕,
召暑而入其中也,證若兩脛逆冷腹滿,濕得暑而彰其寒也,支胸頭目痛苦,
妄言壯熱多汗,暑得濕而彰其熱也,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蓋濕傷於血,
白話文:
怎麼可以將它視為一般通行的藥物呢?此外,盛暑行經道路時,突然暈倒昏僕,乃是暑風所致,這時熱毒湧現、痰液上壅,阻塞心包所造成的,千萬不可使用冷藥,一旦受寒便會致命。應急用熱土熨臍中,並再用其小便澆在臍腹上,同時搗碎薑蒜絞取汁液灌入,患者便可立即甦醒。若是熱病因暑氣而引發,應依據熱病的病例進行治療。
總的來說,潛伏在體內的邪氣必然從少陰發出,進入心包後再轉入陽明,與陽明受暑並無二致,都屬於白虎湯證的範疇。不一定要辨別是受熱還是中暑。
如果患者本身就已有痺濕,又再次受到暑氣侵襲,暑濕相互合擊,深入太陰,便會引發濕溫,這是由於太陰主濕,招引暑氣進入其中所造成的。證狀表現為兩腿逆冷腹滿,濕氣受暑而使寒象顯著;胸悶頭痛目眩,胡言亂語、壯熱多汗,暑氣受濕而使熱象顯著。其脈象為陽脈濡緩而微弱,陰脈細小而急促,這是濕邪損傷了血液所致。
則必小急,暑傷於氣,則必濡弱也,羅謙甫云:濡弱見於陽部,濕氣搏暑也,
小急見於陰部,暑氣蒸濕也,病在太陰陽明,不可發汗,汗之則不能言,
耳聾不知痛處,身青面色變,名曰重暍,死宜白虎湯加蒼朮,分解兩混合之邪,
如有寒熱加桂枝,若濕氣勝,一身盡痛發熱身黃,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五苓散加茵陳,此乃熱入陰分,故見足冷脈弱,不可因其足冷脈弱,
而誤用溫藥也若內夾冷食,五苓散去C4苓澤瀉,
加甘草乾薑(即茯苓白朮湯),或五苓合甘草乾薑亦得,
然夏月亦有中寒厥冷宜溫者,必小便清白,知裏無熱,方可用溫,若是濕溫,
白話文:
必定體質虛弱,中暑傷氣的話,必定體質虛弱。羅謙甫說:「虛弱出現在陽部的話,是濕氣與暑熱交搏;虛弱出現在陰部的話,是暑熱蒸發濕氣。」
病症在太陰和陽明部位,不能讓病人發汗,如果讓病人發汗,就會導致說不出話,耳聾,不知疼痛所在,身體發青,面色改變,稱之為中暑程度嚴重。死的時候應該用白虎湯加上蒼朮,化解兩者混雜的邪氣。
如果有發熱發寒,再加上桂枝;如果濕氣太重,全身痠痛、發熱、身體發黃、小便不順、大便反而通暢。五苓散再加上茵陳,這是因為熱氣侵入陰分,所以出現腳冷、脈搏微弱,不能因為腳冷、脈搏微弱,就誤用溫補的藥物。如果內部夾雜寒食,五苓散去掉茯苓、澤瀉,再加上甘草、乾薑(也就是茯苓白朮湯),或者是五苓散加上甘草、乾薑也可以。
但是,夏季也有中寒發冷、適合溫補的情況,一定是小便清白,表示體內沒有熱氣,纔可以使用溫補的方法,如果是濕熱,
小便必赤濇而少,即如厥陰熱厥,亦有唇青脈伏,當用竹葉石膏湯者,此與不異,
此正內經亢則害乃制,火極反兼勝己之化也,王肯堂云:昔人治濕溫,遍身皆潤,
而足冷至膝下,腹滿不省人事,六脈皆小弱而急,問其所服之藥,皆陰病藥也,
此非受病重,藥能重病耳,遂以五苓散合白虎湯十餘劑少甦,更與清燥湯調理而愈,
凡陰病厥冷,兩臂皆冷,今脛冷臂不冷,則非下厥上行,故知非陽微寒厥,
而令用祛濕藥也。
春夏濕令大行,人感其氣,則一身盡重而痛,脈來沈緩,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此名中濕,以其人素有蘊濕,因復感濕令,故有是證,宜五苓散加減,淡滲為主,
白話文:
小便 обязательно имеет красноватый цвет и в небольшом количестве, что подобно синдрому Жуй Инь с высокой температурой, в некоторых случаях губы синюшные, а пульс слабый и не прощупывается, и следует применять отвар из листьев бамбука и гипса. Это не отличается от вышесказанного.
Это как раз соответствует описанию в древнекитайском медицинском трактате «Нэй цзин»: «Чрезмерность приводит к повреждениям, поэтому нужно контролировать (ее)». Огонь может парадоксально усиливаться и преобладать над теми, кто его подавляет. Ван Кэнтанг говорил: «В древности при лечении эпидемического сырого жара, когда все тело было влажным, а ступни были холодными до колен, живот был полным, а сознание отсутствовало, и все шесть видов пульса были мелкими, слабыми и учащенными, спрашивали больных о принятых ими лекарствах, и все они были от заболеваний Инь. Это происходило не из-за тяжелой болезни, тогда как лекарства могли усугубить болезнь». И тогда с помощью нескольких десятков доз пяти зерновых отваров с отваром белого тигра больной немного пришел в себя, после чего его пролечили отваром для очищения от сухости и жара и он выздоровел.
При синдромах Инь с холодом и обмороками обе руки холодные, а при холодных голенях и теплых руках нельзя считать, что холод идет снизу вверх, и поэтому следует знать, что это не синдром Ян с холодом и обмороками, и назначать лекарства для выведения сырости.
Когда весной и летом сильно преобладает сырость, люди, подвергающиеся ее воздействию, испытывают тяжесть и боль во всем теле, при осмотре пульс оказывается медленным, мочеиспускание затрудненное, а дефекация, наоборот, учащенная. Это называется «внутренняя сырость», поскольку у таких людей изначально есть скрытая сырость, а вследствие повторного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влаги возникает этот синдром. Рекомендуется применять пятизерновые отвары с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ми ингредиентами и акцентом на мочегонном действии.
治濕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凡夏月之濕,皆為熱濕,非如冬月之濕為寒濕也。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微汗之(即麻黃湯加白朮四兩),慎不可以火攻之,
攻之必喘滿煩驚,小便不利也。濕熱內遏,則頭汗身黃,宜茵陳蒿湯合五苓散,
然濕家非內實熱極發黃,不可議用下藥,即茵陳蒿湯中用大黃,不過藉以導熱利濕,
非用下也,濕家但頭汗出,項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
此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也,宜黃連湯和解之,若誤下寒濕則噦,額上汗出微喘,
白話文:
治療濕症的方法,如果不能利尿,就不算恰當的治療。夏季的濕症,多是熱濕,與冬季寒冷的濕症不同。
濕症患者會感到身體燥熱疼痛,可以用麻黃加朮湯(麻黃湯加白朮四兩)微微發汗,但要注意不可用熱藥攻治。
用熱藥攻治容易導致氣喘、胸悶、煩躁不安,也會影響小便。濕熱鬱結在體內,會導致頭部出汗、身黃,可以服用茵陳蒿湯合五苓散。
但是,對於濕症患者,如果不是體內熱極導致黃疸,不建議使用瀉藥。即使茵陳蒿湯中使用了大黃,也只是為了導熱利濕,而不是為了瀉下。
濕症患者如果只有頭部出汗、頸背強直、怕冷想蓋被子烤火、胸悶、小便不利、舌苔上有白苔,說明丹田有熱,胸中卻有寒,應該用黃連湯和解。
如果誤用瀉藥攻逐寒濕,會導致嘔吐,額頭出汗並微微喘氣。
小便利者死,陰陽上下俱脫也,又下之額,上汗出而喘,小便反秘者亦死,經云:
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若額汗而小便如常,手足自溫者,
陽氣雖逆,陰氣猶不至於暴脫,白朮附子湯救之,若下之利不止,雖無額汗喘逆,
此陰氣下脫亦死也。濕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之則痙,
此為陽虛脈沈細者而言也,前云: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是治暴感寒濕,
陽氣未傷,脈見浮緊,故宜微汗以開泄之,若夫陽虛之人,衛氣先虧,
白話文:
如果小便突然停止,是因為陰陽失衡,氣血上下脫離。如果上額出汗而喘氣,小便卻反而不通,也是死亡的徵兆。經書上說:
如果氣血不通,導致小便不通,頭部沒有出汗,還可以治療。如果頭部出汗,代表死亡。如果額頭出汗,而小便正常,手腳溫暖,說明陽氣雖然逆亂,但陰氣還沒有極度脫離。可以使用【白朮附子湯】來治療。如果腹瀉不止,即使沒有額頭出汗和喘氣,也是因為陰氣下脫導致的死亡。
濕氣重的人雖然身體疼痛,但是不能發汗。發汗會導致抽筋。這句話指的是陽虛,脈象沉細的人。之前說:濕氣重的人身體煩熱疼痛,可以服用【麻黃加朮湯】。這是治療突然受寒濕,陽氣未傷,脈象浮緊的情況。對於陽虛的人,衛氣已經虧損,
不能固密肌腠,復加汗劑傷榮,勢必內擾肝木,而生虛風,所以垂戒不可發汗也,
又有濕家身疼,發熱面黃,脈大自能飲食者,內藥鼻中則愈,以濁濕干犯清道,
而見頭痛鼻塞,是不當以湯藥治其腸胃也,更有上盛之濕,下先受之之濕,
濡瀉之濕,大筋軟短,小筋弛長之濕,因氣為腫之濕,五痹諸濕,種種不同,
詳述醫通。
若先傷濕身疼,而後傷風者,謂之風濕經言,風濕相搏一身盡痛,發熱而腫,
不能轉側,惡風不欲去衣,額上微汗,大便難,小便利日晡熱劇者,名風濕,
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溫服,
白話文:
不可閉塞肌膚,再服用發汗劑會傷到氣血,勢必會擾動肝木,產生虛風,所以特別告誡不可發汗。
還有濕熱體質的人身體疼痛、發燒、面色發黃、脈搏大而能進食,內服藥物,從鼻中服下即可痊癒,因為混濁的濕邪妨礙了清道,
而出現頭痛、鼻塞的症狀,這種情況不應該用湯藥治療腸胃。還有上盛之濕、下先受之濕,
滲泄之濕、大筋軟短、小筋弛長之濕、因氣而腫脹之濕,五痹諸濕,各種不同,
詳細闡述請參閱《醫通》。
如果先受濕邪而身體疼痛,而後受風邪,稱為風濕。經書上說,風濕交搏,全身疼痛,發熱而腫脹,
不能翻身,怕風不願意脫衣,額頭微微出汗,大便困難,小便到傍晚後發熱劇烈,叫做風濕,
這種疾病是因出汗後吹風,或久受寒涼所致,可以用溫服「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法當微汗而解,不可大發汗,大汗則風去濕不去也,自汗去麻黃加桂枝羌活,
脈浮身重,汗出惡風,防已黃耆湯,其脈浮虛而濇,不嘔不渴者,桂枝附子湯,
若內不渴外不熱,小便自利者,為津液不足,白朮附子湯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
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朮附並走皮中逐水氣,不得除故耳,若小便不利,
惡風不欲去衣而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風濕相搏,一身盡痛而脈浮自汗,
白話文:
病患應該微微出汗後就痊癒,不能大發汗,大汗會讓風邪排出,但濕氣卻留著。如果病人自行出汗,就用麻黃、桂枝和羌活來治療。
如果脈象浮而身體沉重,出汗怕風,就用防已黃耆湯。如果脈象浮而虛弱,沒有嘔吐和口渴的症狀,就用桂枝附子湯。
如果病人內部不口渴,外部不發熱,小便順暢,表示津液不足,就用白朮附子湯。服用一劑後,如果半日內感到身體麻痺,就再服用一劑。
三劑都喝完,如果病人像被風吹過一樣,不要奇怪,這是白朮和附子都進入皮層,把水氣逼出來,無法完全消除的原因。如果病人小便不利,怕風不想穿衣服,身體輕微腫脹,就用甘草附子湯。風濕相互搏擊,全身疼痛,脈象浮,自行出汗,就用甘草附子湯。
或頭重鼻塞者,羌活勝濕湯,小便不利,而微熱者五苓散,或黃耆建中五苓散,
各半貼和服,又中水濕之蒸氣,及汗出當風,或中霧露,或中山嵐瘴濕,
與風寒合者,皆中於濕而合異氣也,宜除風濕羌活湯微汗之,太陽病失汗,
或汗後不解,身黃發熱者,先服麻黃軺赤小豆湯,後與梔子柏皮湯,或問中濕風濕,
何以別之,曰:山澤陰雨薰蒸之氣,冒襲之者,名為中濕,此脾與腎受濕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頭重鼻塞的症狀,服用羌活勝濕湯。 如果小便不利,輕微發熱,服用五苓散或黃耆建中五苓散。 一半貼敷,一半內服。
如果感染了水濕的蒸氣,或出汗後受風,或接觸霧露,或在山區瘴濕地區, 與風寒結合的,都是因為感染了濕氣,又結合了不同的病邪,應服用除風濕羌活湯微微出汗。
太陽病沒有出汗,或出汗後症狀沒有好轉,身體發黃發熱的,先服用麻黃軺赤小豆湯,後服用梔子柏皮湯。
有人問中濕和風濕怎麼區分,答:山澤間陰雨薰蒸的氣息,侵襲到人體的,稱為中濕,這是脾和腎受到濕氣的影響。
其證一身盡痛如熏黃,脈來沈緩,治之以燥勝濕,兼利小便,若夫汗出當風,
濕氣鬱閉於腠理,此膀胱與胃受濕也,其證惡風不欲去衣,肢節疼痛,脈來浮濇,
治之以風勝濕,兼取微似汗,此大法也,羅謙甫云:春夏之交,人病如傷寒,
汗出體重,肢節痛,難以轉側,小便不利,此名風濕,但多服五苓散,
小便通利即愈。喻嘉言曰:風濕雖同傷太陽,而有親上親下不同,內經謂風者,
百病之長其變無常者是也,其中人也,風則上先受之,濕則下先受之,
俱從太陽膀胱經而入,風傷其衛,濕流關節,風邪從陽而親上,
濕邪從陰而親下風邪無形而居外,濕邪有形而居內,上下內外之間,
白話文:
如果全身疼痛,像是被硫磺熏过一样,脉象沉而缓慢,就要用燥湿的方法治疗,并兼顾利尿。如果出汗怕风,湿气阻滞于肌肤腠理,这是膀胱和胃受湿的症状,表现为怕风不想脱衣服,肢体关节疼痛,脉象浮而迟缓,就要用风胜湿的方法治疗,并兼顾微微出汗,这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罗谦甫说:春夏交替时节,人患病如同伤寒,出汗后身体沉重,肢体关节疼痛,难以翻身,小便不利,这叫做风湿,只要多服用五苓散,小便通畅就痊愈了。喻嘉言说:风湿虽然都伤及太阳经,但是有上、下两种不同的表现。内经说风是百病之长,变化无常,其中人如果受风,先从上半身开始,如果受湿,先从下半身开始,两者都从太阳膀胱经进入体内。风邪伤及卫气,湿邪流注关节,风邪无形,从阳气方向侵犯上半身,湿邪有形,从阴气方向侵犯下半身,上下内外之间,...
邪相搏擊故顯汗出惡風短氣,發熱頭痛,骨節煩疼,身重微腫等證,此固宜從汗解,
第汗法與常法不同,用麻黃湯必加白朮,或薏苡以去其濕,用桂枝湯必去芍藥,
加白朮,甚者加附子,以溫其經其取汗又貴徐不貴驟,驟則風去濕存,
徐則風濕俱去也,其有不可發汗者,緣風濕相搏多夾陽虛,
陽虛即不可汗但可用辛熱氣壯之藥,扶陽逐濕而已,凡見短氣,雖為邪阻其正,
當慮胸中陽虛,凡見汗出微喘,雖為肺氣感邪,當慮真陽欲脫明眼辨之必早也,
其濕流關節之痛,脈見沈細者,則非有外風與之相搏,祇名濕痹,
濕痹者濕邪痹其身中之陽氣也,利其小便,則陽氣通行無礙,而關節之痹并解矣,
白話文:
邪氣與正氣相爭,因此出現了出汗、畏風、呼吸短促、發燒、頭痛、關節疼痛、身體沉重、身體微微腫脹等症狀,這些症狀的確宜用發汗法來治療。
不過,發汗法與一般的治療方法不同,使用麻黃湯時必定加入白朮或薏苡仁來去除濕氣,使用桂枝湯時必定去除芍藥,加入白朮,嚴重時加入附子,以溫暖經脈,使其出汗。而且發汗時要求緩慢而不宜太急促,太急促則風邪去除而濕邪仍存,緩慢則風濕皆除。
如果有不能發汗的情況,是因為風濕相爭時常伴有陽氣虛弱,陽氣虛弱即不可發汗,只能使用辛熱藥物來壯氣,扶助陽氣並驅除濕氣。凡是出現呼吸短促,雖然是邪氣阻礙了正氣,但應考慮胸中的陽氣是否虛弱,凡是出現出汗伴隨微微喘息,雖然是肺氣受到邪氣侵犯,但應考慮真陽是否將要衰竭,辨別時一定要敏銳及早。
濕邪流注關節而引起的疼痛,脈象沉細的,則不是有外風與之相爭,只稱之為濕痹,濕痹是指濕邪痹阻人體內的陽氣。利尿,則陽氣通行無礙,而關節的痹阻也就消除了。
設小便利已而關節之痹不解,必其人陽氣為濕所持而不得外泄或但頭間有汗,
而身中無汗,反欲得被蓋向火者,又當微汗以通其陽也。經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曰濕流關節,言地之濕中人流入四肢百節也,又曰:濕上甚為熱,此則下受之濕,
襲入三陽胸背頭面之間從上焦之陽,而變為濕熱也濕上甚為熱,
其小便必不利以既上之濕,難於下趨故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然治上甚之濕熱,
不能發汗而利小便,即為第二義矣,若陽虛者,小便色白不時淋滴而多汗,
正泉竭而陽欲出亡之象,一切利水之藥,不可誤施以犯虛虛之戒。復有一種燥證,
白話文:
假如排尿順暢後,關節的痺痛還是不能解除,一定是因為陽氣被濕邪所阻,無法向外宣洩;或是隻有頭部出汗,而身體其他地方不出汗,反倒想蓋被子或靠近火爐取暖的,這種情況也應該微微發汗,使陽氣得以通暢。經典醫書中說:受濕邪侵襲的人,首先會從下焦部位開始;又說:濕邪會流竄到關節,意指地上的濕氣進入人體後,會流向四肢和全身各個關節;還說:濕邪上泛會變成熱邪,這是指從下焦受濕邪侵襲後,濕邪會侵入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所循行的胸部、背部、頭面區域,從上焦的陽氣中轉化為濕熱。濕熱上泛厲害的時候,小便必定會不利,因為上泛的濕邪難以向下流動,所以說:治療濕邪引起的疾病時,如果小便不利,並非完全是濕邪引起的,但也包含了濕熱內盛的原因。但是,如果要治療上泛的濕熱,不能僅靠發汗來利尿,這就是第二層意思了。如果是陽氣虛弱的人,小便顏色發白,不時地淋漓滴漏,同時還多汗,這是腎中精氣枯竭,陽氣欲外洩的徵兆,此時千萬不能誤用利尿藥物,以免加重虛弱的症狀。另外還有一種性質偏燥的證候,
反似濕痹,以其證遍身煩疼,手足痿弱無力,脈來細濇而微,此陰血為火熱所傷,
不能榮養百脈所致,慎勿誤認濕痹,而與風藥則火益熾,
而燥熱轉甚矣宜甘寒滋潤之劑補養陰血兼連柏以堅之,然須視其人形瘦色赤,
方為燥熱,若肥盛者,則為濕熱無疑也。
傷寒之兼濕熱者甚多,惜乎古所未詳,近亦罕講,丹溪雖大闡濕熱法門,然其所論,
皆外淫之濕,而未及本身之濕熱也,嘗讀仲景書,有論寒濕者,有論風濕者,
以其兼外感之邪,故列之太陽例中,其但言濕者,則與痙暍同列,當知痙暍,
亦不離乎濕熱也,及觀痞論中,則治本身中之方濕熱具在,祇恨無人道破,
白話文:
類似濕痹,但仔細察看,全身有痠痛,手腳無力,脈搏細弱無力,這是因為陰血被火熱所傷,不能夠滋養全身血脈所造成的,千萬不要誤以為是濕痹,而使用祛風濕的藥物,否則火氣會更加旺盛,燥熱也會更加嚴重。應該使用甘寒滋潤的藥物來滋養陰血,同時配合柏子仁來加強固攝。但必須先觀察患者的身材瘦削,面色發紅,纔可以確定是燥熱。如果是體格肥盛,那就無疑是濕熱。
傷寒兼有濕熱的患者有很多,可惜古籍中記載的不多,近來也很少有人討論。雖然丹溪子很推崇濕熱學說,但是他所論述的,都是外來侵入的濕氣,並沒有提到人體自身的濕熱。我曾經研讀仲景的著作,發現他談到了寒濕,也談到了風濕,因為它們都牽涉到外來邪氣,所以被歸類在太陽病的範疇中。而他單純提到濕氣的話,就會跟痙攣、中暑這些病症歸類在一起。要知道,痙攣、中暑也離不開濕熱。再看有關痞證的論述,其中治療人體內部濕熱的方劑一應俱全,只可惜沒有人把這點說透。
以致蒙昧千秋也,蓋傷寒誤下,則有痞滿之變,然亦有不經攻下而痞者,
皆由其人素多痰濕,因外邪觸動,所以逆上而滿,故仲景特立瀉心湯諸法,
正以祛逆上之濕熱也,羅謙甫云:瀉心湯諸方,取治濕熱最當,惟乾薑宜加斟酌,
以熱則生火於中,恐反助濕熱為患,炮時須預熬黃連汁乘火淬之,
此標本兼得之製也,又有脾濕肺燥之人,則陰中之火,易於上升,
上升則咽喉作痛而乾欬,須用貝母之潤以代半夏之燥,煨薑之柔,以易乾薑之僣,
更加薑汁竹瀝,以行其滯,此在臨證之權宜耳,又有胸中寒丹田熱者,
白話文:
就算矇昧千年,也該知道傷寒誤下藥,會有痞滿的變化。然而,也有未經攻下而痞滿的人。都是因為這些人原本就痰濕過多,由於外邪觸動,才會逆上而滿。因此,仲景特別建立了瀉心湯等方法,就是為了祛除逆上濕熱。羅謙甫說:瀉心湯的諸多方劑,用來治療濕熱最為恰當。只是對於乾薑的使用要斟酌。因為熱則生火於中,唯恐反而助長濕熱為患。炮製時必須預先熬製黃連汁,乘火淬之。這是標本兼得的製作方法。另外,有脾濕肺燥的人,那麼陰中之火,容易上升。上升則咽喉作痛而乾咳。需用貝母的潤澤來替代半夏的燥,煨薑的和緩來取代乾薑的剛烈。再加入薑汁竹瀝,以運行其滯塞。這是臨證權宜之計。另外,又有胸中寒丹田熱的人。
黃連湯或小陷胸合理中,其在感邪之初,未見痞滿之時,可用辛涼解表,
然必兼理痰氣為要,至若停食感冒,更兼痰濕內盛,則當胸逆滿,氣道阻礙,
津液固結,三四日間,便見舌胎芒刺,喘脹悶亂者,不急治,脹閟而死,
速與涼膈散,加葶藶甘遂白芥子薑汁竹瀝下奪之,庶可十全二三,但須明諭用藥,
不可輕投,反招其謗也,在傷寒則下不厭遲,獨此證切勿延緩,遲則胸腹堅如鐵石,
下無及矣,況濕熱內盛之人,即延至十日半月,內終不結,但蒸作極粘膩臭穢之物,
縱使得下,百不一生也,蓋此證外因感冒,內有痰食,故爾不得不下,以圖徼幸,
白話文:
在感冒初期,症狀未見食滯腹脹時,可以用辛涼藥物疏散表邪。
但是一定要兼顧化痰理氣。如果感冒後停滯食物,同時伴有痰濕內盛,就會導致胸悶腹脹,氣道不通。
津液黏滯,三四天後,舌苔就會出現尖刺狀,伴有喘息、脹悶和煩躁等症狀。如果不緊急治療,就會脹滿而死。
應立即給予涼膈散,並加入葶藶、甘遂、白芥子、薑汁和竹瀝等藥物,用於瀉下。這樣纔能有治癒的可能。
但是用藥一定要明確告知,不可輕易使用,以免招致非議。在傷寒時,瀉下治療要儘量早,但只有這種情況是絕對不能延誤的。
延誤治療,就會導致胸腹堅硬如鐵石,再瀉下也無濟於事。況且濕熱內盛之人,即使延誤到十天半個月,內裏也不會形成結塊,只是蒸發出極其黏膩惡臭的物質。
縱使能夠瀉下,也難以存活。因為此證是由外感風寒和內有痰食共同導致,所以不得不進行瀉下治療,以期得到一線生機。
設無外內合邪,萬不可下也,下後熱退氣平,脈減小者為易治,下後痞滿稍減,
而熱山不止者頻與小胸加竹瀝薑汁,下後熱勢彌盛,氣愈上逆,
脈仍實強反加躁亂者,實熱內潰,終難尅效,所以此證之脈,最忌滑實堅強,
堅強則胃氣已竭,滑實則邪氣方張在老人尤為不宜,若得軟大柔和,差堪調理,
然雖合劑,為效甚艱矧復粗工不察,每以寬膈理氣消尅之劑治之,
則正氣愈耗,濕邪愈逆有如陰霾四塞,六合皆昏矣消尅不已,
繼以硝黃下之蓋濕熱痰飲,隨氣升降或時腸胃胸脇,或時經絡肌腠,
豈攻下所能除去者乎,與外感傳經熱結,內傷飲食之邪,絕然不同也,
白話文:
如果不確定外感內傷兼併邪氣,絕對不可用瀉下法。瀉下後熱退氣平,脈搏減小者容易治療。瀉下後腹脹痞滿稍減,但熱勢不退者,頻繁使用小柴胡湯加竹瀝、薑汁。瀉下後熱勢更盛,氣勢上逆,脈搏仍然堅實強大,又加上煩躁不安者,這是實熱內攻,難以治療。所以此證的脈象,最忌諱滑脈、實脈、堅強脈。堅強脈表示胃氣已竭,滑實脈表示邪氣正盛,尤其是老年人更不宜。若脈象柔軟、寬大、柔和,治療較容易。
然而即使藥方正確,效果也很難顯著,更何況粗糙的醫者觀察不仔細,常以寬中理氣、消痰化濕的藥方治療,結果使正氣更加耗損,濕邪更逆,就像陰霾籠罩四方,天昏地暗。消痰化濕的藥方用得越多,接著再用硝石、黃連等瀉下藥,因為濕熱痰飲會隨著氣血升降,時而在腸胃胸脅,時而在經絡肌肉,豈是瀉下藥所能去除的嗎?這與外感傳經造成的熱結,內傷飲食造成的邪氣,完全不同。
嘗見屢服硝黃,脹滿愈甚喘急不通而死者,有攻之驟脫,熱去寒起遂至呃噦而死者,
更有見其肢體重痛,不能轉側,而用羌防星半風藥者,蓋純是外感六淫之邪,
可以汗解,此兼濕熱痰飲,其根本在胃,不惟汗之無益,且風藥性升,濕邪得之,
則乘風上湧,平地尚為波瀾,況元氣素有坎陷者乎,所以愈增逆滿,在所必至也,
大抵蒼黑肥盛之氣,及酒客輩,素與濕熱相依為命,其在氣血強盛之年,
非惟不能為患,反能輔助作為,逮至中年以後,正氣向衰,漸難駕馭其濕,
有時搏聚於腸胃之間,則胸中嘗覺痞滿不快,或不知饑餓,或滿腸鳴,或行動喘促,
白話文:
曾經見過多次服用硝石與硫磺的人,脹滿更嚴重,喘急不通氣而死亡;有的人攻得過猛,熱退後寒氣上升,導致呃逆嘔吐而死亡。
還有見過四肢劇痛,無法轉動,卻使用羌活、防風、麻黃等發散風邪的藥物治療的人。這其實都是外感六淫之邪,可以用發汗法治療。而這些情況合併了濕熱痰飲,其根本在於胃。發汗不僅無益,而且發散風邪藥的性質是升發的,濕邪得到它,就會隨著風氣上湧。平地上還可以形成波浪,何況本身氣虛的人呢?所以會更加逆滿,這是必然的。
一般來說,面色蒼黑肥胖的人,以及酒鬼們,素來與濕熱相伴為伍。在氣血強盛的年紀,濕熱不僅不能造成危害,反而能輔助作為。等到中年以後,正氣衰弱,逐漸難以控制濕氣。有時濕邪聚集在腸胃之間,就會胸中感覺痞滿不適,或者不知道飢餓,或者腸胃鳴叫,或者行動喘促。
有時溢出乎軀殼之外,則遍身脹痛,或胸脇腿脛煩疼,
或手足重著攣痹當此之時,雖無客邪,尚難調理稍加外感,
引動其泛濫之勢則胸高喘滿,腹脹身疼惡熱煩悶,嘔逆自利無所不至矣,
此非外邪勢重而然也,乃本身中素與元氣渾合之邪,一旦乘機竊發,
同舟皆敵國矣復有素稟濕熱而挾陰虛者,在梁輩少壯時,每多患此,
較之中年已後觸發者更劇,又與尋常濕熱迥異,當推河間東垣類中風例治,
庶或近之其方藥詳醫通濕熱本門,茲不瑣述,蓋濕熱已是固疾難除,兼之下虛,
攻擊將何所恃,若更加外感,即倉扁復生難於圖治矣。
白話文:
身體有時會溢出體外,就會全身脹痛,或胸脇、腿脛疼痛, 或手足沉重麻痺,此時雖然沒有外邪入侵,但還是難以調理。如果稍有外感, 就會引發其泛濫,導致胸悶、喘滿、腹脹、全身疼痛、惡熱、煩悶,甚至嘔吐、腹瀉。 這並非外邪勢力過於強大所造成的,而是體內原本與元氣混合的邪氣,一旦有機可乘就會發作, 就像同船的人都是敵國一般。另外還有些人本來就有濕熱體質,再加上陰虛, 年輕時常常患有這種疾病,比起中年以後才發作的人症狀更加嚴重, 而且與一般的濕熱病大不相同,應該按照河間東垣的類中風治法來治療, 這樣或許可以接近病情。相關的方藥會在醫通濕熱篇中詳細說明, 在此就不再贅述。由於濕熱原本就是難以根除的痼疾,加上陰虛, 治療上難以有所依持,如果再有外感,就算扁鵲再生也難以治療。
夏月多有感冒非時寒氣,傷風中濕風濕濕熱濕溫,與暍暑熱病,最要辨晰,
其傷風感寒已辨如上,但熱病則脈盛身熱,不惡寒但惡熱而煩渴,
中暍則脈洪大汗出,喘渴引飲,中暑則脈虛,背微惡寒,身拘急,濕溫則脈濡小急,
汗多足冷,濕熱則形盛喘脹,中濕則一身疼重,而或發黃,風濕則關節腫痛,
自汗惡風,不欲去衣為異耳。
濕家大發其汗則致痙,中風頭痛,常自汗出而嘔者,汗之必發痙,新產血虛,
汗出傷風亦作痙,故仲景有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之戒,皆發汗太過,
經虛生風所致,其證頸項強急頭熱面赤,目脈赤,足冷脛寒,頭搖背反張,
白話文:
夏季時常發生的感冒不是季節性的寒氣,而是風邪、濕氣、濕熱、濕溫造成的,加上中暑熱病,最重要的是要辨別清楚。
其中風邪感冒的症狀已如上所述,但是熱病則是脈搏強盛、身體發熱,不畏寒但怕熱、煩渴。
中暑則脈搏強而有力、出汗、喘渴想喝東西,中暑則脈搏微弱,後背微微發冷,身體僵硬,濕溫則脈搏濡弱、細小、快速,流很多汗、腳冷,濕熱則身體發脹,中濕則全身痠痛,有的人還會發黃,風濕則關節腫痛,怕風、出汗,不想要脫衣服比較特別。
濕氣過重大量出汗會導致抽筋,中風頭痛,經常出汗嘔吐的人,出汗一定會抽筋,產後血虛,出汗風邪也會抽筋,所以《傷寒雜病論》中記載:「瘡家即使身體疼痛,也不可以發汗」,都是因為發汗過度,經脈虛弱生風所導致,其症狀是頸部、項部僵硬、頭熱臉紅,眼睛和脈搏都發紅,腳冷、小腿發冷,頭搖晃、背部緊繃反張。
口噤咬牙,手足攣搐,通用小續命湯,剛痙為陽去附子,柔痙為陰去麻黃,
凡太陽病,發熱惡寒無汗,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語,其脈浮緊,
目開者名剛痙,此為中風重感於寒,葛根湯主之,太陽證備,發熱不惡寒,
身體強八八然,脈反沈遲,有汗目閉者名柔痙,此為中風重感於濕,
桂枝湯加栝蔞根二兩,節菴通用如聖飲加減主治,若汗多亡陽下多亡陰,
致筋脈失養不柔和而成痙,無外邪可解者,惟宜補養氣血,
十全大補人參養榮大建中湯選用,至於新產血虛,金瘡出血過多,
白話文:
嘴巴緊閉、牙齒緊咬,手腳抽搐,可用小續命湯治療。剛開始發作時屬於陽證,要去掉附子;症狀緩和時屬於陰證,要去掉麻黃。
凡是太陽病,發燒、怕冷、不出汗,小便量少,氣往上衝到胸部,嘴巴緊閉不說話,脈象浮而緊,眼睛張開的叫做剛痙,這是中風重感寒邪引起的,用葛根湯治療。太陽病證狀齊全,發燒但不怕冷,身體強壯、有力,脈象反而沉而緩,有汗、眼睛閉著的叫做柔痙,這是中風重感濕邪引起的,用桂枝湯加栝蔞根二兩,也可以參考如聖飲加減治療。如果出汗太多導致陽氣不足,或腹瀉太多導致陰氣不足,導致筋脈失養,不柔順而抽搐,沒有外邪可以治療的,就只能補養氣血,用十全大補、人參養榮、大建中湯來選用。至於產婦血虛、刀傷出血過多,等等情況,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治療。
皆能成痙惟脈虛小可治,若實大者難愈也,仲景言剛柔二痙,
並屬太陽以太陽經行身之後,故頭項強急而反張也,痙病胸滿口噤,
臥不著蓆腳攣急必齘齒,若不大便者,可與大承氣湯,此論屬陽明矣,若往來寒熱,
或左右一目牽斜,或左右一手搐搦,脈弦數者少陽痙也,宜小柴胡加防風,
其曰頭低視下,手足牽引,肘膝相構,海藏指為陽明,此實三陰痙也,
陰邪固宜攻下,然欲行大承氣,亦須察其內實脈沈有力,乃可下之,
又有結胸證如柔痙狀者,此熱在胸中,心下必痛宜大陷胸圓大下之,仲景如字最妙,
如痙而非痙,不可以風藥誤治也,凡陰證脈沈細者,附子散白朮附子湯選用服藥後,
白話文:
痙攣的病症,如果脈象虛弱微小,是可以治療的,但如果脈象實大,就難以治癒。張仲景說,痙攣分為剛痙和柔痙兩種,都屬於太陽病。由於太陽經脈循行於身體的後部,所以患者會出現頭項僵硬反仰的症狀。痙攣的患者還會出現胸悶、口噤、臥床不安、腳部抽筋、牙齒緊咬等症狀。如果患者沒有大便,可以服用大承氣湯,這屬於陽明病。如果患者出現寒熱往來、左右眼斜視、左右手抽搐,脈象弦數,則屬於少陽痙攣,應該服用小柴胡湯加防風。如果患者出現頭低視下、手足牽引、肘膝相扣的症狀,海藏認為這是陽明病,屬於三陰痙攣。陰邪引起的痙攣應該用攻下法治療,但使用大承氣湯之前,一定要觀察患者的脈象,如果脈象沉實有力,才能服用大承氣湯。還有一種結胸證,症狀類似柔痙,這是熱邪停留在胸中,心下必痛,應該服用大陷胸湯來治療。張仲景的論述非常精妙,有些病症看似痙攣,但實際上並非痙攣,不能用治療風邪的藥物來治療。對於陰證患者,脈象沉細的,應該服用附子散白朮附子湯,選用合適的藥物後才能治癒。
汗出身和者吉,若脈來沈遲,或緊細,而大便自利者,皆死證也,熱病發痙,
腰折瘛瘲齒噤齘者死,按痙為發汗太過血不榮筋之候,故亡血,新產瘡家虛家,
易犯此證,無論陰陽剛柔脈類,總之正衰邪盛,卒難救療,大率痙證之屬,三陰者,
及陽證陰脈者,皆不可救,其證目正圓及戴眼者不治,所以仲景但論三陽治法,
而不及三陰也。
春深長夏之時,多有勞力感寒內傷之證,與外感證類相似,內傷亦發熱頭痛畏寒,
惟門隙中賊風最惡之,若在大風處,反不惡也畏寒得暖則解,雖寒熱間作而不齊,
出言懶怯口淡無味,腹中不和,手心大熱,而手背不熱,兩脇俱熱,
白話文:
汗從身體內部排出者吉利,如果脈搏沉細遲緩或緊繃細微,並有大便自利的現象,都是死亡的徵兆。熱病發作了痙攣,腰部折斷瘛痿,牙齒咬緊發出聲響的會死亡。按痙攣是發汗過度,血氣不足以滋養筋脈的緣故,所以導致失血。剛生產完的婦女或有瘡痍的人體質虛弱,容易發生這種情況。無論是陰證、陽證、剛脈、柔脈,總之就是正氣衰敗,邪氣旺盛,突然間難以救治。大部分痙證的種類,三陰症、以及陽證陰脈者,都無法救治。這種情況的症狀表現為瞳孔正圓或戴著眼罩,所以仲景只討論三陽證的治療方法,而沒有提到三陰證。
春天末尾和夏天漫長的時期,經常有勞動後受寒內傷的疾病,與外感證的症狀相似。內傷也會發熱、頭痛、畏寒,唯獨門縫中的賊風最為嚴重。如果是在刮大風的地方,反而不會感到很嚴重。畏寒時得到溫暖就會解除,雖然寒熱交替發作不規則,說話懶散虛弱,口淡無味,腹中不調和,手心很熱而手背不熱,兩側腋下都很熱。
蓋內傷自內達表先少陽也,若外感風寒之證,頭疼發熱,無休止時寒熱齊作,
而驟發不止寒雖近火不除,出言重濁,鼻中氣粗一身盡熱,蓋外感自表入裏,
先太陽也,然溫熱亦自內達表,先見少陽證腋下熱而脇滿,驟然發熱如火,
大渴煩躁引飲,頭面目舌俱赤,喘粗氣盛,絕不似內傷面目萎黃,唇舌淡白,
短氣力怯等證也,內傷氣口脈虛大,外感人迎脈緊盛,溫熱則氣口脈洪盛為異耳,
若內傷夾外感,則人迎緊盛,而氣口虛大,其證發熱惡寒,頭痛自汗,
五心煩熱遍身骨節俱疼,宜補中益氣加桂枝,無汗加羌活,
若陽氣不得下通而足冷者,去升麻易葛根,少加熟附子羌活,外感多於內傷者,
白話文:
如果身體本身有病,病情從內部擴散到外表,首先會表現為少陽證。
如果從外部受到風邪寒邪侵襲,表現為頭疼、發熱,冷熱交替不斷,發作頻繁,即使靠近火堆也不減輕。說話聲音沉重,鼻孔呼吸粗重,全身發熱。這是因為風邪寒邪從外面侵入體內,首先影響太陽經。
但如果是溫熱病,病邪也會從內部擴散到外表,首先會表現為少陽證。腋窩發熱,胸脇脹滿,突然發熱如火,口渴煩躁,引水狂飲,頭面部、舌頭都發紅,呼吸粗重,氣盛。症狀與內傷證明顯不同,內傷證表現為面色萎黃,嘴脣舌頭淡白,氣短乏力。
內傷證脈象:氣口脈虛而洪大。外感證脈象:人迎脈緊而洪盛。溫熱病脈象:氣口脈洪盛與外感證不同。
如果內傷證夾雜外感證,人迎脈緊盛,氣口脈虛大,症狀表現為發熱惡寒,頭痛自汗,五心煩熱,全身骨節疼痛,宜補中益氣,加桂枝;若無汗,加羌活。
如果陽氣不能下通,導致足部冰涼,去掉升麻,改用葛根,少加熟附子、羌活。外感證重於內傷證者,人迎脈緊盛,氣口脈虛大,症狀表現為發熱惡寒,頭痛自汗,五心煩熱,全身骨節疼痛,宜補中益氣,加桂枝;若無汗,加羌活。
黃耆建中湯加羌防,若顱脹目疼,眉稜骨痛,加葱豉微汗之,若兼停滯飲食,
則人迎氣口,俱緊盛而滑實嘔逆膈上痛治,宜先撤外感,兼溫氣豁痰,然後消導,
慎不可便用峻利之劑,有等負重作勞之人,內傷飲食,外感風寒,且素多畜血者,
其證渾身壯熱,頭疼骨節痛,胸脇痞滿或痛,六脈洪盛,重按卻無力,
或弦緊急強,嘔逆不食,或泄利或便秘,以外感藥解表,則正氣愈衰,
以溫補藥理脾,則助邪轉盛並,宜五積散加減,但此輩多有食積瘀傷,胃脘結滯者,
慎不可用白朮宜加桃仁當歸等藥,六七日大便不行者,大柴胡微利之,
白話文:
黃耆建中湯加入羌防,如果感到頭脹、眼睛疼痛、眉稜骨疼痛,可以加入蔥豉,使其微汗。如果同時有食物停滯不化的情況,
則會出現人迎氣口緊繃、滑實、嘔吐、逆氣、膈上疼痛等症狀,此時應先解除外感,並溫補氣血、化痰,再進行消導。
切記不可急用猛烈的藥劑。有些負重勞作的人,內受飲食積傷,外感風寒,且原本就有許多積血者,
其症狀為全身壯熱、頭痛、骨節疼痛、胸脅痞滿或疼痛、六脈洪盛,重按後卻無力,
或脈弦緊緊急迫,嘔吐、拒食,或腹瀉或便祕,若以外感藥解表,則正氣會更衰弱,
若以溫補藥調理脾胃,則會助長邪氣。此時應使用五積散加減,但這類人通常有食物積滯、瘀傷、胃脘結滯等情況,
切記不可使用白朮,應加入桃仁、當歸等藥物。六七天沒有大便者,可以用大柴胡微利之。
若少腹痛而小便利者,為血畜下焦,桃核承氣代抵當丸選用,下盡黑物,然後調理,
江應宿云:大江以南,溫煖之方正傷寒病者十無一二,所以傷寒屬內傷者,
十居八九,故丹溪主乎溫散,有卒中天地之寒氣,有口傷生冷之寒物,
皆以溫養兼發散之法,實本內經成敗倚伏生於動,動而不息則變作,及風雨寒暑,
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之旨也,蓋凡外感寒者,必先因動作煩勞不已,
內傷於氣然後外邪得入,故傷寒為病,兼內傷者,十常八九也。
今人外感兼內傷者甚多,用藥全要分別,如外感重內傷輕,則治外感藥,
白話文:
如果下腹疼痛,但小便量少,說明血液蓄積在下焦,應使用「桃核承氣湯」來治療,將所有黑色的東西排乾淨後,再進行後續調理。
江應宿說:大江南以南,溫暖的地區正當傷風寒之時,然而十個病人中只有一兩個是外感風寒,其餘八九個都是內傷引起的,所以丹溪派主張溫養和發散並用。有的人突然遇到天地間的寒氣,有的人食用了生冷之物受傷,丹溪派都用溫養和發散相結合的方法治療,這其實遵循了《內經》中「敗依伏於動」的原理,動而不能靜止就會發生變化。風雨寒暑等外邪不能單獨傷人,必須內傷於氣後,外感方會乘虛而入。所以傷寒為病,兼有內傷的,十居八九。
現在大多數人的外感兼有內傷,用藥時必須仔細辨別。如果外感較重,內傷較輕,則應治療外感;
宜用緩劑小劑及薑棗和中,頻頻與服,庶無大動正氣,如外感輕內傷重,
則用藥全以內傷為主,加入透表藥一二味,而熱服以助藥勢,則外感自散,
蓋內傷之人,纔有些微外感,即時發病,非若壯盛之人,必所感重而病乃發也,
設以頭暈發熱,認為太陽證,誤表其汗則內傷必轉增,
而危殆在所必至矣又或誤認傷寒,而絕其食已虛益虛,往往至於不救,然外感之邪,
與正氣交爭必然神志昏亂,內傷因正氣本虛,必然神識清明,至死不亂也。
又諸虛煩熱,與傷寒相似,一虛一實,不可不察,其虛煩發熱,亦惡風自汗,
心中溫溫欲吐,憤憤無奈但脈不浮緊,頭不疼身不痛為異耳,然虛火上炎,
白話文:
宜採用緩和劑量小的藥物,並搭配薑棗調和,頻繁服用,這樣可以避免大幅損傷正氣。如果外感較輕,內傷較重,
則用藥時應以內傷為主,加入一兩味透表藥物,並趁熱服用以助藥效,這樣外感便會自行散去,
因為內傷之人,只要有稍微外感,就會立刻發病,不像壯健之人,必須外感嚴重才會發病。
假設因頭暈發熱,認為是太陽證,而誤發其汗,則內傷必會加重,
而危及生命。又或者誤認為是傷寒,而斷絕其飲食,已虛益虛,往往導致無法救治。然而外感之邪與正氣交爭,必然會神志昏亂,內傷因正氣本虛,必然神識清明,直到臨終也不會昏亂。
又各種虛弱而發熱的病症,與傷寒相似,一虛一實,不可不加以分辨。其虛熱發熱,也怕風自汗,
心中溫溫欲吐,煩躁不安,但脈搏不浮緊,頭不痛身不痛則不同。然而虛火上炎,
亦微微頭痛,時時閧熱但時發時止,與外感不同,蓋虛煩脈雖數大,
而按之必虛微無力,當以甘溫補其中,補中益氣少加炒黑黃柏,以滋腎水,
兼進地黃丸可也,大抵陰虛必生煩躁,故叔和有云,虛煩有熱不可攻,
恐令熱去則寒起,此誠格言也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臥,若劇者必反覆顛倒,
心中懊憹者,梔子豉湯湧吐之,又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先煩而悸者為熱,
先悸而煩者為虛也,傷寒病後虛煩,竹葉石膏湯為聖藥,但不可施於嚴冬,
若大寒之時,可用十味溫膽湯代之,誤用涼藥,虛煩愈甚而躁渴,脈愈大而虛者,
白話文:
輕微頭痛,時常感到悶熱,有時發作、有時停止,與外感風邪不同,因為虛煩的脈象雖然數大,
但是按壓時卻是虛弱無力的,應該用甘溫的藥物補養其中,補中益氣,再加上炒黑的黃柏,滋養腎水,
同時服用地黃丸也可以。總的來說,陰虛必定會產生煩躁,所以叔和說,虛煩有熱不可攻,
恐怕熱氣去除了,寒氣就會產生,這真是至理名言。發汗、吐下的治療後,虛煩不得入睡,如果虛煩嚴重的人,必定反覆翻滾、心中焦躁,可用梔子豉湯催吐,又心中悸動而煩躁的,用小建中湯。
先煩躁後悸動的是熱證,先悸動後煩躁的是虛證。傷寒病後虛煩,竹葉石膏湯是聖藥,但是不能在嚴冬施用,
如果天氣嚴寒,可用十味溫膽湯代替。誤用寒涼藥物,虛煩會更加嚴重,而口渴煩躁,脈象則會更加大而虛弱。
切不可與水,急用五苓散加人參(名春澤湯),若上盛下虛,煩躁自利,手足冷者,
竹葉石膏湯去石膏加熟附(名既濟湯),過經後熱不解,或屢下熱不解,
脈虛數而煩者,參胡三白湯,或小柴胡加減,虛煩不得眠,或發熱痞悶,
脈虛而嘔者,參胡溫膽湯,汗吐下後,表解無熱,但虛煩不得眠者,酸棗湯,
凡內傷虛煩,腳氣痰飲食積等證,雖有身熱頭痛,俱不可發汗也。
白話文:
不可喝水,緊急使用五苓散加上人參(稱為「春澤湯」)。如果上半身亢盛下半身虛弱、煩躁自利、手腳冰涼,
使用竹葉石膏湯去除石膏,加上熟附子(稱為「既濟湯」)。發燒在經期後仍未退、或多次排便後發燒未退,
脈象細數且煩躁的,可以使用「參胡三白湯」或「小柴胡加減」。虛煩失眠或發熱胸悶,
脈象虛弱且嘔吐的,可以使用「參胡溫膽湯」。汗吐下之後,表證已解,但虛煩失眠的,可以使用「酸棗湯」。
各種內傷虛煩、腳氣痰飲積滯等證狀,即使有發燒頭痛,也不可以用發汗法。
至於腳氣為病,亦令人頭痛發熱,肢節疼痛,甚則嘔逆便秘,有似傷寒,
但初起於腳膝熱腫,或屈弱不能動移為異耳,然有寒濕濕熱之不同,
其兩脛焮赤而腫熱者,為濕熱也,黃白而腫冷者為寒濕也,又有風寒濕熱之辨,
如脈浮為風,緊為寒濡為濕,數為熱總之風寒為標濕熱為本靈樞云,身半已上者,
風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濕中之也,蓋由腎水虛憊,風濕之氣,
乘虛而襲因有斯疾然,婦人亦有病腳氣者,必因胞絡血海虛,
邪乘七情所致以胞絡屬腎,故與男子腎虛同類治法,雖略有氣血之分,而大意不殊,
但兼用開鬱藥,無不効也昔人概以小續命加減主治,左關脈浮起於風,
白話文:
至於腳氣這種疾病,也會令人頭痛發熱,四肢疼痛,嚴重時還會嘔吐便祕,很像傷寒。
但腳氣一開始會出現腳膝腫熱的症狀,或者屈曲無力不能移動,這是與傷寒不同的特點。但腳氣還有寒濕和濕熱之分。
如果小腿紅腫且發熱,這是濕熱型的;如果腫脹且發冷,這是寒濕型的。此外,還有風寒濕熱之分。
脈浮為風,脈緊為寒,脈濡為濕,脈數為熱。總之,風寒是表證,濕熱是本證。《靈樞經》說:身體上半身出現症狀的是因為風,下半身出現症狀的是因為濕。這可能是由於腎水虛弱,風濕之氣乘虛而入,所以導致了這種疾病。
然而,女性也會有腳氣,這一定是因為胞絡血海虛弱,邪氣乘虛而入,導致七情變化所致。因為胞絡屬於腎,所以與男性腎虛的治療方法相同,雖然氣血略有不同,但大體上是一致的。
但是,還要兼用疏肝解鬱的藥物,才能藥到病除。以前的人一般用小續命湯加加減減來治療,如果是左關脈浮起於風,
去麻黃附子人參加羌獨活沈遲或緊起於寒,去麻黃人參加薑汁脈數有力起於熱,
去麻黃附子人參,加黃芩黃柏羌獨活,脈沈濡弱起於濕去麻黃人參加草龍膽木瓜,
腳腫加木瓜檳榔大便實加大黃,或東垣羌活導滯湯最妙,
然其證始則受濕復挾風寒暑熱而成,初起不覺,因他病乃發,不專主在一氣,
亦不專主一經,然此等必屬腎虛,若用小續命,須隨證加減,慎勿以麻黃輕試,
即使風能勝濕,亦須以羌防輩代之,斷不可以中風傷寒法混治,此證最忌溫補,
白話文:
若有麻黃附子人參的症狀,加上羌活、脈沈遲或緊,起因於寒。若無麻黃人參的症狀,加上薑汁,脈數有力,起因於熱。
若無麻黃附子人參,加黃芩、黃柏、羌獨活,脈沈濡弱,起因於濕。若無麻黃人參,加草龍、膽木、瓜類。
腳腫,再加木瓜、檳榔;大便實,加大黃。或者使用東垣氏的羌活導滯湯,效果最佳。
此症起初是因為受濕而後夾雜風寒暑熱而成,初期不易察覺,因為其他疾病而發作,不專屬一種病因。
也不專屬一條經絡,但此類症狀必定是腎虛。若使用小續命湯,須根據症狀加減,切勿輕易使用麻黃。
即使風邪能勝濕邪,也需使用羌活之類的藥材代替麻黃,不能以治療中風傷寒的方法混為一談。此症最忌溫補。
尤不可用藥湯薰洗,俟病熱稍去,然後改用,滋補腎肝之藥,更參醫通腳氣門治之。
至霍亂證,仲景與傷寒並類,
觀其所言傷寒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治,則知霍亂不可輕治也,
蓋傷寒吐利與霍亂不同,傷寒吐利為邪氣所傷,雖吐利而不撩亂,霍亂吐利,
是飲食所傷必暴煩躁擾而撩亂也,又有內外不和,加之頭痛發熱吐利,
是霍亂兼傷寒也,此證雖屬脾胃,亦主腎肝有陰陽寒熱之不同,凡冬月外感寒氣,
內傷冷物鬱遏停滯不化,嘔逆泄瀉霍亂,脈沈細或伏者,屬太陰理中湯,
臍上有築築動氣者去朮加桂苓厥逆惡寒,加熟附子脈雖沈而轉筋煩躁發熱者,
白話文:
尤其不可用藥湯薰洗患處。等到病熱稍微退去後,再改用滋補腎肝的藥物,同時參考《醫通》中的「腳氣門」進行治療。
至於霍亂證,仲景將其與傷寒列為同一類。
根據仲景的論述,傷寒四五天後,病邪從陽經轉入陰經,必定會導致嘔吐、腹瀉。如果不治療,必然會死亡。因此,可見霍亂不可輕視。
傷寒嘔吐、腹瀉與霍亂不同。傷寒嘔吐、腹瀉是邪氣所傷,雖然嘔吐、腹瀉,但神志清醒。霍亂嘔吐、腹瀉,是飲食所傷,必然會神煩心亂。還有的是內外不和,加上頭痛發熱、嘔吐、腹瀉,這是霍亂合併傷寒的症狀。這個證狀雖然屬於脾胃,但主要還是腎肝陰陽寒熱失調所致。凡是冬月受寒外感,或內傷冷物導致氣機鬱塞不通,而出現嘔逆、泄瀉、霍亂的症狀。脈象沉細或隱伏的,屬於太陰病,應使用理中湯。
臍上有按壓時有沉重感且會動氣者,應去掉白朮,加入肉桂、茯苓。如果出現陽氣衰微、惡寒,應加入熟附子。如果脈象沉細,但出現筋脈痙攣、煩躁發熱的症狀,應加入附子、肉桂。
當作熱治,不可以其脈沈而誤認為寒也,大抵霍亂有一毫口渴轉筋者,即係熱證,
惟四肢逆冷下利清穀,惡寒不渴者,方為寒證也,熱多而渴者,五苓散,
寒多不渴者,理中湯渴不能飲,小便不利者二湯合用,若吐逆下利,
心腹卒痛者為寒食內結,金匱大建中湯,嘔逆腹痛下利而頭痛發熱者,為風氣內薄,
小建中湯轉筋反戾,為風木行痹宜平胃散加木瓜,憎寒壯熱,頭痛眩暈為風痰夾攻,
藿香正氣散,嘔逆頭疼,發熱背惡寒煩躁面垢而齒燥者,為風暑內薄,消暑十全散,
白話文:
當作熱症治療,不要因為脈搏沉弱而誤認為是寒症。大抵上,霍亂如果有絲毫口渴或肌肉抽筋的現象,就是熱證。
只有四肢冰冷、下痢清澈、惡寒不渴的,纔是寒證。熱證多而口渴的,用五苓散。
寒證多而不渴的,用理中湯。口渴但不能喝水,小便不通的,五苓散和理中湯合用。
如果嘔吐逆流、下痢,心腹突然劇烈疼痛的,是寒食內結,可以用《金匱要略》中的建中湯。
嘔逆腹痛下痢,而且頭痛發熱的,是風氣內侵,可以用小建中湯。
肌肉抽筋反覆發作,是風木運行不暢,可以用平胃散加上木瓜。
憎惡寒冷、壯熱,頭痛眩暈的,是風痰夾攻,可以用藿香正氣散。
嘔逆頭痛,發熱背寒煩躁,面色晦暗而牙齒乾燥的,是風暑內侵,可以用消暑十全散。
嘔逆腹痛泄瀉,或寒熱如瘧,為暑食相兼,宜十味香薷飲加減,
或六和湯之類吐逆下利,煩渴引飲為鬱熱留滯,五苓合益元散,夏秋之間,
因伏暑而致霍亂,吐利煩躁,或腹痛自汗六脈雖沈,手足雖冷不可用熱藥,
如果脈弱陽虛,腹痛喜得溫,按泄瀉不臭穢者,來復丹,又有吐瀉後熱伏於內,
外則冰冷,六脈細欲沈絕,湯藥不下,或發呃逆,此火氣奔上而然也,醫不能察,
認作陰證,投以溫藥,愈服愈吐,當驗其口渴,以涼水與之,則不吐矣,
後用香薷飲加黃連麥冬通草等藥服之,其脈漸出者生凡冒暑之霍亂吐瀉,
白話文:
嘔吐反胃、腹痛、腹瀉,或者寒熱交替發作猶如瘧疾,為暑熱之氣夾雜食物滯留體內所致,宜用十味香薷飲加減治療,
或用六和湯之類的方劑治療嘔吐、腹瀉、煩渴、多飲,為鬱熱留滯所致,可用五苓合益元散治療。
夏季和秋季,因陽氣鬱伏而導致霍亂,出現嘔吐、腹瀉、煩躁,或腹痛自汗,六脈雖然沉伏,手腳雖然冰冷,但不可使用熱性藥物治療,
如果脈象虛弱,陽氣不足,腹痛喜溫,按壓腹瀉物不臭穢者,可以使用來復丹治療。
還有嘔吐腹瀉後,熱氣鬱伏於內,外表卻冰冷,六脈細小欲絕,湯藥無法下嚥,或出現呃逆,這是火氣上攻所致,醫生不能辨識,
誤認為是陰證,投以溫熱藥物治療,越是服藥越是嘔吐。此時應該觀察患者是否口渴,給予涼水飲用,則可止吐,
然後使用香薷飲加黃連、麥冬、通草等藥物治療,隨著脈象逐漸恢復出現而病情好轉。凡是因暑熱所致的霍亂嘔吐腹瀉,
以治暑利水為主,避暑之霍亂吐瀉,以和中溫胃主,不可不辨也,又如欲吐不吐,
欲利不利上下不通,腹滿痛而頭疼發熱汗者,桂枝大黃湯此,乾霍亂多死,
因邪氣壅塞,上下痞隔也,宜用法先探吐之,蓋邪在上焦則吐,下焦則利,
中焦既吐且利,邪氣得以泄去也,若乾嘔霍亂,兼大小便利,即是關格證也,
至於舌券陽縮入腹者不治,然霍亂為胃氣反逆,誤犯穀氣必死,非傷寒溫熱之比也。
傷寒邪熱不散,遊溢經絡,出入藏府熱氣所過,則為癰膿,又厥逆脈數,
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若邪熱遊於經絡,則發外毒,出入藏府,
白話文:
治疗暑热、利水为主,预防暑热的霍乱呕吐,要以和中温胃为主,不可不辨别。如果想要吐却吐不出来,想要利却利不出来,上下不通,腹部胀满疼痛,头痛发热出汗,就应该服用桂枝大黄汤。干霍乱多半会死,因为邪气阻塞,上下痞塞。应该先用方法探吐,因为邪气在上焦就吐,在下焦就利,在中焦既吐又利,邪气就能得以泄去。如果干呕霍乱,还兼有大小便不顺,就是关格证。至于舌头卷缩,阳气收缩进入腹部的,则无药可救。然而霍乱是胃气逆反,误犯谷气必死,跟伤寒温热病不一样。伤寒邪热不散,游溢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就会形成痈脓。又发烧,脉搏数,热气不退,这是热气有余,必会形成痈脓。如果邪热游走经络,就会发外毒,出入脏腑,……
則為內癰急當消為主,稍遲則膿成難愈矣,經曰:火尅西方金,法當癰膿,
其證欬而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凝滯,畜結癰膿,
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又欬逆上氣,時時唾濁坐不得眠,氣鬱主之,
欬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不渴時時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桔梗湯主之,
肺癰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又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
不聞香臭酸辛欬逆遺尿,喘鳴迫塞,先服,小青龍湯一劑,乃進葶藶大棗瀉肺湯,
白話文:
內生膿腫,應急著消散膿包,稍一拖延,膿液成型後難以治癒。《內經》曰:火能剋制西方金,治療方法應當針對膿腫的成因。
膿腫的症狀:咳嗽喘息,胸滿氣促,咽喉乾燥但不口渴,多咳出白沫,時而寒顫,熱邪所致,血液凝滯,膿液聚集。
咯出的膿液如米粥,病情初期尚可救治,膿液成型則將難愈;如果還出現氣喘上衝,時常咳出白沫,坐著也睡不著,這是氣鬱所致。
咳嗽而胸滿,寒顫脈數,咽喉不渴,時常咳出帶有腥臭味的白色泡沫,久了會咳出如米粥般的膿液,可用桔梗湯治療。
肺部生膿腫不能臥牀,可用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肺部生膿腫,胸滿悶脹,全身浮腫,鼻塞流清涕,聞不到香臭酸辛,咳嗽氣急小便失禁,喘鳴氣促堵塞,先服小青龍湯一劑,再服葶藶大棗瀉肺湯。
三日一服,可服至三四劑,大抵初起,慎不可用保肺藥,得補則助邪成膿也,
所以宋人十六味桔梗湯,葶藶薏苡瀉肺湯,皆為合劑,潰後膿盡,
方可用異功生脈加歸耆斂之,排膿用金鯉湯,妊婦尤宜,以活鯉魚一尾,
重四五兩者,去腸入貝母末一錢在腹,白色童便一盌,隔水頓熟,去鱗骨,
作二三次,井汁食之,七日當効又肺癰初起,陳芥虀汁吐之屢效,
其脈初起不宜大數,潰後最忌短濇,脈來緩滑面白者生,急疾面赤者死,
又脈忽大忽小者死,痿軟如平人者死,忽然屈伸者死,真氣敗也,
白話文:
每三天服用一次,可以服用三到四劑。一開始發病,謹慎不要使用保肺藥,因為補益會助長邪氣,形成膿液。
因此,宋代的十六味桔梗湯、葶藶薏苡瀉肺湯都是合劑,在膿液潰破後,纔可以使用異功生脈湯加歸耆斂之。
排膿可以用「金鯉湯」,尤其適合孕婦。用一條活鯉魚,重量約四到五兩,去腸後填入貝母粉一錢,再倒入一碗白童便,隔水燉熟,去掉鱗骨,一次或兩次,然後用井水送服。七天就會見效。
此外,肺癰初期,陳芥菜汁吐出也有多次效驗。
脈象在初期不宜大數,潰破後最忌諱短促急促。脈象緩和順滑,面色紅潤的會活,脈象急促面赤的會死。
還有一種脈象忽大忽小,也是死亡徵兆。脈象軟弱平坦如常人的會死,突然屈伸的也是真氣敗壞死亡的徵兆。
面白或黑或赤者死,聲啞啞者死,性急躁求速愈者不治。若胃脘隱痛,而手不可近,
右關沈細,人迎逆而盛者,胃脘癰也,馬仲化云:胃為水穀之海,其經多氣多血,
脈見右關本宜洪盛,而反沈細則是胃氣已逆,故沈細如此人迎者,
胃經穴名(在結兩傍動脈應手),其脈見於左寸,右關沈細,人迎甚盛,
則是熱聚胃口而不行耳,經曰:熱聚於胃口而不行胃脘為癰,胃脘屬陽明經,
陽明氣逆則嘔,故膿不自欬出而從嘔出,嘔是膿之淤濁,薰蒸穀氣故嘔,
若膿出則嘔自愈,夫癰之在胃脘上口者則然,若過乎中,在膈之下者,
膿則不從嘔出,而從大便出矣,所以今世概用涼膈散治之,若膿血自上而吐,
白話文:
脸色苍白、发黑或发红的人都会死,声音沙哑的人也会死,性子急躁,要求快速治愈的人是治不好的。如果胃脘隐痛,而且手碰不到,右关脉沈细,人迎脉逆而盛,那就是胃脘痈。马仲化说:胃是水谷的海洋,它的经脉气血旺盛,右关脉本应该洪盛,却反沈细,说明胃气已经逆了,所以沈细。人迎脉是胃经穴位所在之处(在两侧动脉对应手掌),它的脉象出现在左手寸关尺部位,右关脉沈细,人迎脉非常盛,说明热气聚集在胃口,无法散开。经书上说:热气聚集在胃口无法散开,就会导致胃脘痈,胃脘属于阳明经,阳明经气逆就会呕吐,所以脓液不会从咳嗽中吐出来,而是从呕吐中吐出来,呕吐就是脓液淤积、熏蒸谷气造成的。如果脓液吐出来了,呕吐就会自愈。如果痈在胃脘上口,就会这样。如果过了中间,在膈膜下面,脓液就不会从呕吐中吐出来,而是从大便中排出来了。所以,现在一般都用凉膈散来治疗。如果脓血从上面吐出来,…
當用射干湯,深得其旨也。孫真人云:腸癰為病,小腹重強按之則痛,
小便如淋時時汗出惡寒,身皮甲錯,腹皮急腫脹大,轉側有水聲,此膿已成,
或遶臍生瘡,或膿從臍出,或從大便而下,
皆因飲食不節所致無論已成未成俱用大黃牡丹湯,加犀角急服之,
小腹痛而腫滿不食,小便不利膿壅滯也,用薏苡牡皮桃仁蔞仁煎服以排之,
若膿從大便出者,為真腸癰易治,若從臍出者,為盤腸癰難治,經云:腸癰為病,
不可驚,驚則腸斷而死,故患是證者,其坐臥轉側,理宜徐緩,時少飲薄粥,
及保元湯固其元氣為主,準繩云:凡腸癰初起,發熱惡寒,腹中容㽲痛,
白話文:
在適當時機使用射干湯,深切體會到它的功效。孫真人說:腸癰是一種疾病,小腹沉重而堅硬,按壓時會疼痛,小便時像滴水一樣,時常出汗畏寒,皮膚粗糙,腹部長滿腫塊,翻身時有水聲響動,說明膿已經形成,或者在肚臍周圍生出瘡口,或者膿從肚臍流出,或者從大便中排出,都是因為飲食不節制所致。無論膿是否已經形成,都可以使用大黃牡丹湯,再加入犀角緊急服下。小腹疼痛而腫脹,不能進食,小便不通,說明膿液壅滯,可以使用薏苡、牡皮、桃仁、蔞仁煎煮服用,以排除膿液。如果膿從大便中排出,則是真正的腸癰,比較容易治療。如果膿從肚臍流出,則是盤腸癰,較難治療。經書中說:得了腸癰這種疾病,不要驚慌,否則腸子會斷裂而死。因此患有這種病症的人,在坐臥轉身時,應當動作徐緩,適當飲用稀粥,以及保元湯,以固護元氣為主。準繩中說:凡是腸癰發作初期,會發熱畏寒,腹部脹痛,
人鮮能辨,因循不識,誤作脹治,致毒攻內藏,煩口乾時時驚悸,
陰器腐爛臭敗無膿,每流污水,不可治也,昔有患腸癰發熱者,庸醫作傷寒治之,
絕其飲食,旬餘而斃,垂斃之日,下膿血數升,方知是癰,欲救之已無及矣。
赤膈者,胸膈赤而疼痛發熱,頭疼體痛或脇胸赤腫發疱者,
屬少風陽熱,非正傷寒也,宜荊防敗毒去參,加芩連犀角神庭主之,
若表證已退大便燥結,涼膈散,若半表半裏合小柴胡去參加枳桔,又宜稜鍼刺腫處,
出血以瀉其熱毒,則易愈矣。
黃耳者,耳中策策痛,兩耳輪黃風入於腎也,卒然變惡寒發熱,
白話文:
很多人分辨不清病症,一味地遵循舊法,誤將脹氣當作其他病症治療,結果導致毒素侵入內臟,病人出現口乾舌燥、心悸不安等症狀。陰部腐爛發臭,沒有膿液,卻不斷流出污水,這種情況就無法醫治了。曾經有位病人患了腸癰,發燒不退,庸醫卻當作傷寒來治療,不讓病人吃喝,結果十天就死了。临死前排出大量膿血,才發現是腸癰,但為時已晚。
赤膈症是指胸部發紅疼痛,伴随發燒、頭痛、身體疼痛,或者腋下和胸部出現紅腫和水泡,屬於少風陽熱,不是普通的傷寒。应该使用荆防败毒散去人参,再加入黄芩、黄连、犀角、神庭等藥材治療。如果表症已經退卻,大便乾燥,则可以使用涼膈散。如果表裏兼症,则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去人参,再加入枳實和橘皮。此外,还可以用棱針刺破腫脹處,讓熱毒排出,这样更容易痊癒。
黃耳症是指耳中发出刺痛的声音,两耳轮廓发黄,是由于风邪侵入肾脏所致。突然出现恶寒发热,……
脊強直如痙狀此屬太陽類傷寒也,宜荊防敗毒去參,甚則小續命,
去附子加白附蔓荊殭蠶天麻,更以苦參或骨碎補,磨水滴中良。
凡傷寒寒疫溫病熱病,多有夾食夾痰等證,若宿食傷脾,則氣口濇滯不調,
傷胃則滑實流利,亦有遲滑及止促者,若宿食在上脘,并入迎亦滑盛,
若宿滯已歸大府,則氣口雖浮大,而按之必濇也,若脈來滑盛,胸滿痞悶,
嘔逆氣粗者,冬宜五積散調中湯選用,餘時芎蘇正氣為主,中有二陳,
白話文:
背部僵直如痙攣,這是太陽類傷寒。應該用荊防敗毒散去掉人參,嚴重者加用小續命湯。去掉附子,加上白附蔓荊、殭蠶和天麻。也可以用苦參或骨碎補研成粉末,用冷水服用,效果很好。
所有傷寒、寒疫、溫病、熱病,大多會伴有夾食、夾痰等症狀。如果宿食傷脾,則氣口鬱滯不調;傷胃則滑實流利,也有遲滑和止促的。如果宿食在上脘,併入迎也會滑盛;如果宿滯已入大腸,則氣口雖浮大,但按壓必定會鬱滯。如果脈象滑盛,胸滿痞悶,嘔逆氣粗,冬天宜用五積散或調中湯;其他時間以芎蘇正氣散為主,其中含有二陳。
使痰食無留滯之患,喘滿加厚朴杏仁,若解表藥中,混用消導裏藥,必引邪內入,
而成結胸下利等證也,然又不可純用升散表藥,若專一升散,則宿食上逆,
而成䐜脹不通矣,故於解表藥中兼理氣豁痰,使之流動,俟表邪解散,
然後專力治內,庶無引賊破家之虞,所以芎蘇正氣,為停食感冒之的方,
若四五日脈來滑數,胸前甚熱者,宿食發熱也,調中飲加減,若脈來沈滑,
雖寒食內結,其人胃氣不虛,尚可溫中消散,若夾食而氣口反濇滯伏結,
或始雖浮大而按之漸虛小,其證身熱足冷,或腹痛或頭痛,但胸膈滿悶,
白話文:
讓痰濕不留滯導致的問題,在於喘滿時加入厚朴、杏仁,如果在解表藥物中混用消導腹中的藥物,必定會引導邪氣進入體內,而導致胸悶氣喘、腹瀉等症狀。
然而,也不能只使用升散的解表藥物,如果專門使用升散藥,則會導致舊有的食物逆流上來,而導致胸脹不通。因此,在解表藥物中兼顧理氣化痰,讓它們流動。等到表邪消除後,再專門治療內部,這樣纔不會有引賊入室的後患。所以,芎蘇正氣散是專門治療停食感冒的對症藥方。
如果四、五天後脈象滑數,胸前非常熱,那是宿食引發發燒。調中飲加減,如果脈象沉滑,雖然是寒性食物在體內結塊,但這個人的胃氣並不是虛弱,尚可溫中化解。如果夾雜食物,而氣門反復受阻、伏結,或者開始雖然浮大,但按壓後逐漸變虛小,則症狀是身體發熱足部冰冷,或者腹痛,或者頭痛,但胸膈滿悶。
時或躁煩者,必其人元氣素虛,堅韌之物固結中宮,胃中陽氣不得下通,
故但足冷而手不冷也,可用五積散去取,頭痛者陽邪上鬱也,
甘草乾薑湯加葱豉以通其陽,腹痛者陰氣下結也,
枳實理中湯加熟附以通其陰,若曾服過峻利藥,消導太過,致自利厥逆,
痞滿不除者,桂枝人參湯,若曾誤下而熱邪內陷,愈加脹滿,壯熱不止者,
小陷胸合枳實理中,若過汗傷血,小便祕濇,枳實理中加歸芍,或真武湯中加當歸。
祕旨云:陰虛之人,傷寒與傷食皆難用藥,若陰虛傷寒更兼傷食者,為不治之候,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躁煩不安的症狀,一定是元氣虛弱,堅硬的食物積聚在中焦,胃裡的陽氣無法下降,所以腳冷而手不冷。可以用五積散來去除積滯。頭痛是陽邪上逆所致,可以用甘草乾薑湯加蔥豉來通陽。腹痛是陰氣下結所致,可以用枳實理中湯加熟附子來通陰。如果曾經服用過峻利藥物,導致消導过度,出现腹瀉、厥逆、痞滿不除的症狀,可以用桂枝人參湯治疗。如果曾經誤服瀉藥,導致熱邪內陷,出現更加脹滿、壯熱不止的症狀,可以用小陷胸湯合枳實理中湯治療。如果因為過度出汗而損傷了血液,出現小便不通的症狀,可以用枳實理中湯加當歸、芍藥,或者真武湯加當歸。
古籍中記載:陰虛體質的人,无论是傷寒还是傷食都很難用药,如果阴虚體質的人同时患有傷寒和傷食,則是不治之症。
所以昔人從無治法,余嘗以小建中湯用肉桂酒製生芍藥內以溫其中,
厚朴汁製甘草內,以散其滯,更加枳桔砂仁以行其氣,熱除後,
以八味丸除去桂附減地黃加沈香砂仁調理自安,復有中氣虛者,更兼感冒停食,
則以補中益氣,用桂枝酒製黃耆內,以調其榮,砂仁汁製甘草內,以行其滯,
枳實汁製生白朮內,以消其滿,熱服微汗為效,惟氣口脈大,而按之濇滯,
或浮取小濇,而久按愈覺有力,大便五六日不行,臍下按之痛者,
白話文:
因此過去的人沒有治療的方法,我曾用小建中湯配伍肉桂酒製成的生芍藥服用,以溫暖內部。
用厚朴汁製成的甘草服用,以消除滯氣,再加入枳桔砂仁疏通氣息。熱氣消除後,
用八味丸去除桂附,減輕地黃的用量,加入沈香砂仁調理,自能安穩。再有中氣虛弱的人,兼而感冒停食,
就要用補中益氣湯,用桂枝酒製成的黃耆服用,以調和氣血,砂仁汁製成的甘草服用,以消除滯氣,
枳實汁製成的生白朮服用,以消除脹滿感。熱服微微出汗即有效,唯獨氣口脈搏較大,按壓時感到滯塞,
或浮現小脈搏,久按之後感覺力道更強,大便五六天沒有解,臍下按壓有疼痛感。
此為大腸氣鬱而脈濇,當用大承下氣之。凡傷寒夾食既久,痰飲固結,
有屢用承氣湯不效者,黃龍湯主之,內有人參助胃,以祛宿垢也。溫病熱病,
時疫夾食,無論表裏證見,日數多少,並宜涼膈散加消熱嘔最當。傷寒夾食,
十常四五,或先傷食而後感寒,或先受寒而後傷食,或病勢少間,而強與飲食,
重復發熱,甚至讝語躁狂,舌短目瞪,變證而出,
況復醫者不察病之表裏先後,標本虛實,或當先解表,而反兼治其裏,或當急治本,
而反先治其標,橫行逆施,往往多致不救,可不慎歟,至於食積不化,證類傷寒,
外證亦發熱惡寒,但頭不疼痛為異,且氣口脈必不和,而惡食吞酸,噯氣腹滿,
白話文:
此種情況是大腸氣鬱導致脈絡不通暢,應當使用大承氣湯來緩解氣鬱。對於傷寒兼食的長期患者,痰飲凝結,即使多次使用承氣湯也不見效,此時應使用黃龍湯,其含有黨參,可以幫助胃氣,並清除體內宿滯。對於溫病、熱病和時疫兼食,無論症狀表現為何,病程長短如何,均宜使用涼膈散加消熱嘔吐的藥方。
傷寒兼食的情況非常常見,約佔十例中的四五例。有的患者先是傷食後受寒,有的則是先受寒後傷食,還有的則是在病情略有好轉時進食,導致病情復發,甚至出現胡言亂語、躁狂、舌短、眼睛發直等變證。
更重要的是,醫生常常不能分辨病情的先後表裏、標本虛實,有的時候應該先解表卻同時治療內裏,有的時候應該急治本卻先治標,這種錯誤的治療方法往往導致患者病情惡化,甚至難以救治。因此,醫生需要非常謹慎。
對於食積不化的情況,症狀與傷寒相似,也會出現發熱、怕冷的症狀,但不同的是不會出現頭痛。另外,患者的氣口脈一定不調和,還會厭食、反酸、打嗝和腹部脹滿。
欲吐不吐,嘔逆痞悶,見此證者,即當以調中飲治之,外感勢盛者,調中湯主之。
又夾痰積,與夾食證類相似,更宜審諦,蓋痰者津液所化,由風傷於肺,濕傷於脾,
肺氣不清,脾氣凝濁而成,無論風寒溫熱內傷等證,必增嘔逆眩暈,風寒夾痰,
則令人欬嗽氣逆,溫熱夾痰,則令人昏眩痞悶,內傷夾痰,則令人吐逆妨食,
但外感風痰,則寸口浮滑,發熱頭痛,欬嗽自汗,宜金沸草散及芎蘇散,
溫病熱病夾痰,則關脈滑盛,痞悶聲鼾,宜涼膈雙解內傷虛夾痰,則氣口脈滑而濡,
欬吐涎飲,宜大棗加生朮(於潛者良)虛人六君子加香砂,蓋白朮熟則補脾膩膈,
白話文:
想吐卻吐不出來,噁心反胃,胸口堵塞,遇到這種情況就應該用調中飲治療。如果外感很嚴重,則用調中湯為主。
另外,痰積夾雜在裡面的情況,跟食物積滯的症狀很像,要仔細辨別。痰是津液變化的結果,因為風邪傷肺,濕邪傷脾,肺氣不暢,脾氣濁滯而成。無論是風寒、溫熱,還是內傷,都會加重嘔吐、頭昏眼花。風寒夾痰,會讓人咳嗽、氣喘;溫熱夾痰,會讓人昏眩、胸悶;內傷夾痰,會讓人嘔吐、食慾不振。
但是,如果外感風痰,則寸口脈浮滑,發熱頭痛,咳嗽、自汗,應該用金沸草散和芎蘇散治療。溫病、熱病夾痰,則關脈滑盛,胸悶、打鼾,應該用涼膈雙解湯治療。內傷虛弱夾痰,則氣口脈滑而濡,咳嗽、吐口水,應該用大棗加生朮治療,虛弱的人則可以用六君子湯加香砂治療。因為白朮性溫,熟白朮補脾效果強,但容易膩膈。
生則豁痰散血,燥濕利水,人多不知也,凡人中腕有停痰留飲,亦令憎寒發熱,
惡風自汗,喘欬胸膈滿悶,氣上衝咽喉不得息,有似傷寒,但身不疼項不強為異,
若涎多者,亦隱隱頭痛,清痰亦隱隱腹痛,然止發不以其時,目睛微定,
眼胞上下如煤炭色是也,其脈左手和平,右關濡滑,或寸口伏匿,俱宜小柴胡,
去參加茯苓橘皮,或二陳湯隨證上下加引經藥,要以分尋出路為主,
至於痰迷心竅如崇者,與傷寒陽明發狂相似,但口中時吐涎沫,胸腹按之不痛辨之,
宜加味導痰湯加減,氣上衝胸,脈滑而遲者,為痰伏膈上宜瓜蒂散,
白話文:
生時,它能化解痰液、散去瘀血、祛除濕氣、利尿消水,許多人不知道。凡人生來腕部有痰液積聚,也會導致畏寒發熱、厭惡微風、自汗、喘息咳嗽、胸膈滿悶,氣息上衝喉嚨,無法喘息,類似傷寒,但身體不疼痛、脖子不僵硬。如果流涎較多,也會隱隱頭痛,清痰則隱隱腹痛。但症狀只在特定時間發作,眼睛輕微閉合,上下眼皮呈如煤炭的顏色。脈象左手平和,右手關脈濡滑,或寸口脈隱匿,均宜使用小柴胡湯,去掉參加茯苓橘皮的成分,或根據症狀添加二陳湯,引經藥,以尋找出路為主。當痰液迷惑心竅時,類似中風,但口中會時而吐出涎沫,胸腹按壓不痛,可辨別。宜使用加味導痰湯加減治療。氣息上衝胸部,脈象滑而遲緩,為痰液阻滯在膈上,宜使用瓜蒂散。
虛人只用稀涎散探吐之,嘗見外感夾痰證,脈不甚浮,不宜大發其汗,激動其痰,
則嘔不能食,宜於理氣藥中合解散之劑,如香蘇散正氣散之類,氣順則痰化矣,
痰飲證類實繁姑就夾證數條與傷寒有關涉者辦論,餘不贅及。
夫夾食夾痰,長沙既無治法前人亦未辨論,無怪後世治之不得其當,至如夾水,
長沙方論具備何今世無一人能用之者,蓋此水即肺之液也,風寒傷人皮毛,
肺先受之肺為金,主生水,肺既受傷,不能行其水液至腎,遂停留心下,為欬為喘,
及乾嘔發熱等證,故以小青龍發散風寒,并滌肺經停留之液,必令作汗以泄之,
白話文:
虛弱之人只使用稀涎散來探吐。我見過的外感夾痰證,脈象浮動不太明顯,不宜大發其汗,以免激動其痰,
否則嘔吐不能進食,宜在理氣藥中合用解散的藥劑,如香蘇散、正氣散之類,氣順了痰就會化解。
痰飲證種類繁多,姑且就與傷寒有關的夾證數條來討論,其他的就不詳細講述了。
夾食夾痰,前人不論長沙有無治療方法,也未曾討論過,難怪後世治療不得其法。至於夾水,
長沙的方論記載齊全,為什麼如今沒有一個人能用呢?蓋此水即肺之液也。風寒傷人皮毛,
肺先受之。肺屬金,主生水,肺既受傷,不能行其水液至腎,遂停留心下,為咳嗽為喘息,
以及乾嘔發熱等證狀,故以小青龍發散風寒,同時滌肺經停留之液,必定使其出汗以排出之。
故方中用麻黃細辛,以開發皮腠也,始失其治,乘所不勝,則傳少陽之分,
而變心下痞鞭,引脇下痛,乾嘔短氣等證,又處十棗湯以攻逐之,若更失治,
木復傳土,則漬入胃而成協熱利也,若水在少陽部分,不傳入胃,遊溢經絡,
則藏府不受其邪,大熱得以差可,惟腰以下重,足脛浮腫,小便不利者,
重則牡蠣澤瀉散,輕則五苓散加防已主之又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沈重疼痛,
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或欬或嘔者,真武湯主之,此又腎虛不能制邪水也,
則知治水之法,不獨今世無人,在昔知者亦鮮矣。
白話文:
由於原方中使用了麻黃和細辛,原本是要疏通皮表,但使用時誤用了,導致病情加重,轉移到少陽經上,
而表現出心下痞滿、脅肋疼痛、乾嘔、氣促等症狀。此時又服用了十棗湯來攻逐這些邪氣,如果再誤用治療,
木氣又會傳到土氣,就會滲入胃中而形成胃熱腹瀉。如果水氣在少陽部分,沒有傳入胃中,而是遊走在經絡,
那麼臟腑就可以不受邪氣的影響,大熱的症狀也能得到緩解。只是腰部以下沉重,腳踝和腿部浮腫,小便不利的,
嚴重的可以用牡蠣澤瀉散,輕微的可以用五苓散加防己來治療。還有少陰病症,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
而且伴有腹瀉的,這表明有水氣的影響,或有咳嗽或嘔吐的,可以用真武湯來治療。這也是因為腎臟虛弱,不能抑制邪氣和水氣所致。
由此,我們可以瞭解到治療水氣的方法,不僅是現在無人掌握,在古代懂得的人也很少。
傷寒之夾水既多,而夾血證復不少,然夾血與蓄血不同,其人素有內傷跌撲,
停經血瘕,及暴怒傷肝,皆有瘀積因傷寒溫疫等證,發動痼疾謂之夾血,
必有痛處定而不移,治宜察其部分,消息微甚用藥,又有跌撲打傷,一時不覺,
過數日寒熱乃作,有似傷寒,脈當堅強,最忌細濇,脇痛少腹痛,手不可按,
甚至昏迷不省,少頃復甦,乃瘀血上衝所致也,其人大便或秘或黑輕則香殼散,
重則代抵當丸,或桃核承氣湯,加炮川山甲一錢,最破瘀積,寒熱更加柴胡當歸,
白話文:
傷寒併發水邪的案例眾多,而併發血證的案例也不在少數。然而,夾血與蓄血不同,患者素有內傷跌撲、停經血瘕、暴怒傷肝等瘀積舊傷,在傷寒、溫疫等證的誘發下,導致痼疾發作,稱為夾血。夾血證的患者必定有痛處固定不移。治療時應仔細觀察患者的病情,根據病情輕重用藥。
另有一類患者,跌撲打傷後一時不覺,過數日後纔出現寒熱,與傷寒相似,但脈象應當堅強有力,最忌脈細而緩。患者出現脇痛、少腹痛,用手按壓疼痛加劇,甚至昏迷不醒,但片刻後又甦醒,這是瘀血上衝導致的。患者大便或便祕或黑便,病情較輕者可用香殼散治療,病情較重者可用抵當丸หรือ桃核承氣湯治療,再加炮川山甲一錢,以活血化瘀。寒熱症狀較明顯時,可加柴胡或當歸。
在經絡,當歸活血湯在胃口,犀角地黃湯,加酒大黃,若更兼寒食停滯中脘,
或腹中作痛者,枳實理中湯,重則加乾漆灰二三分,輕則加薑汁炒黑山查肉,
又或脫衣鬬毆,兼感風寒,有表證者,必先解表邪,然後治血如欲發汗,
宜桂枝湯芎蘇散等,並加歸附桂心,甚則加延胡索蓬朮,亦不得行麻黃青龍等湯,
不得用寒涼止血之劑,蓋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瘀結不散,必發熱如狂,
欬喘嘔逆,若發汗太過,誤觸瘀血,則或嘔或泄,或發呃逆,
白話文:
在經絡中,使用當歸活血湯;在胃口方面,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加上酒和大黃。如果同時伴有寒食停留在中脘,或是腹中疼痛,可以使用枳實理中湯。症狀較重時,可以加入二至三分的乾漆灰;症狀較輕時,可以加入薑汁炒黑山楂肉。
如果在脫掉衣服後遭受毆打,並伴隨風寒,有表證,則必須先解除表邪,然後再治療瘀血。如果想要發汗,可以使用桂枝湯、芎蘇散等,並加入歸附桂心。症狀嚴重時,可以加入延胡索、蓬朮,但不能使用麻黃青龍等湯,也不能使用寒涼止血的藥物。因為瘀血遇熱則會流通,遇寒則會凝結,如果瘀結不散,勢必會發熱如狂,出現咳嗽、喘息、嘔吐、呃逆等症狀。如果發汗過度,誤觸瘀血,則可能會出現嘔吐、腹瀉,或打嗝。
但活血則嘔泄呃逆自止,然既發熱,則攻血藥中,必加乾漆炒黃連,非此化熱,
則血不得散也,若嘔泄之血,其色紅紫而散者可治,色如敗衃,而凝結成塊,
多兼血水,此正氣已脫,邪不能留也,又或如污泥,而粘膩不斷,臭穢異常者,
此津氣已敗,與濁腐同下也,至於當汗不汗,太陽之邪內結,則為畜血,
與夫邪氣在經而為衂血,熱邪在胃而為吐血,及諸失血家淋家,
與婦人經水適來適斷,俱不可發汗,發汗則動血,又三陰無熱,不可強責其汗,
經曰: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言血脫則陽氣竭於上,陰氣厥於下也,即用當歸四逆湯,多不可救。
白話文:
但是活血則嘔吐泄瀉打嗝自然會停止,然而既然發熱,那麼攻擊血脈的藥物中,必須加上乾漆炒黃連,不這樣化熱,血就無法散開,如果嘔吐泄瀉的血,它的顏色是紅紫色而分散的可以治療,顏色像敗絮,並且凝結成為塊狀,大多同時伴有血水,這是正氣已經脫離,邪氣不能停留的緣故,又或者像污泥,並且粘膩不斷,臭氣異常的,這是津液氣血已經敗壞,與濁物腐敗一起排出,至於應該出汗卻不出汗,太陽經的邪氣內聚,那麼就是為蓄血,與那邪氣在經絡中而為瘀血,熱邪在胃中而為吐血,以及各種失血的人淋病,與婦人的經水剛來或剛斷,都不可發汗,發汗就會動血,另外三陰無熱,不可勉強使其出汗,經書上說:少陰病,只有厥逆不出汗,而勉強發汗之,必定動其血,叫做下厥上竭,難以治療,這是說血氣脫離則陽氣在上耗竭,陰氣在下方厥逆,即使用了當歸四逆湯,大多也難以救治。
又有奮力鬬毆之人,脫衣露體,觸犯風寒,謂之夾氣傷寒,
今人但知用理氣藥,不知兼有夾血夾食者,其證惡寒發熱,肌骨疼痛,胸膈脹閉,
氣逆喘呼,若其脈浮緊,則宜輕劑發散,兼理氣寬胸,如香蘇局方最宜,
有食則加枳殼厚朴,痰加半夏茯苓,感寒嗽則加羌桔梗,
傷熱欬則加萎蕤薄荷,頭痛加川芎白芷,四時不正之氣,加藿香,甚則芎蘇散主之,
若脈弦緊,或有伏結,為積血在內,當用破血利氣藥,如香殼散之類,
有食不妨用溫中消導,如調中散正氣散皆可,若但恚怒傷氣,
白話文:
還有一些人因為奮力搏鬥,脫掉衣服露出身體,遭受風寒侵襲,這就是所謂的夾氣傷寒。
現代人只知道用理氣的藥物,卻不知道還有夾血夾食的情況。這種病症表現為惡寒發熱、肌肉骨骼疼痛、胸膈脹滿、氣逆喘息。
如果脈象浮緊,就要用輕劑發散,同時理氣寬胸,比如香蘇局方最適合。
如果患者吃了東西,可以加枳殼、厚朴;如果痰多,可以加半夏、茯苓;如果感受風寒咳嗽,可以加羌活、桔梗;如果傷熱咳嗽,可以加萎蕤、薄荷;如果頭痛,可以加川芎、白芷;如果是四季不正之氣,可以加藿香;病情嚴重則用芎蘇散治療。
如果脈象弦緊,或者有伏結,這是因為積血在內,應該用破血利氣的藥物,比如香殼散之類。
如果患者有食慾,可以服用溫中消導的藥物,比如調中散、正氣散都可以。如果只是因為生氣傷了氣,
只用小柴胡去參苓加橘皮枳殼,若脇下痛為鬱怒傷肝,當歸活血湯,
少腹急痛,為有瘀血結聚,桃核承氣或代抵當湯,又有暴怒鬱抑不發泄,
形厥如屍不語如瘖者,宜用沈香降氣散,若但鬱悶不得發泄之人,偶感風寒,
或發伏氣或傷暑熱,或兼內傷,俱隨證用藥,但略兼開鬱理氣,不可行破血消導也。
復有房室不謹之後,感冒風寒及恣意乘涼,觸犯風露勞役傷精而病者,謂之夾陰,
其證亦發熱頭痛,胸膈痞悶,若陰火上乘,則面赤而足脛逆冷,蓋陽病必頭痛,
白話文:
只用小柴胡湯去參苓,加上橘皮和枳殼,如果是脇下疼痛,是因為鬱怒傷肝,應當服用當歸活血湯。
下腹部突然疼痛,是瘀血積聚所致,應服用桃核承氣湯或代抵當湯。另外還有暴怒鬱悶無法發泄的,
形狀像屍體,不能說話像啞巴一樣的,應當服用沈香降氣散。如果是僅僅鬱悶,無法發泄的人,偶感風寒,
或發伏氣,或傷暑熱,或兼有內傷,都應根據證狀用藥,但稍微兼顧疏肝理氣,不可活血消導。
還有房事不節制後,感冒風寒,或恣意乘涼,觸犯風露勞役,傷及精氣而生病的,稱為夾陰,
其證狀也是發燒頭痛,胸部和橫膈膜部位痞悶,如果陰火上乘,則面部發紅,而小腿和腳脛冰冷,蓋陽病必頭痛,
陰病必足冷,內經所謂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也,
以其虛陽發外,故發熱煩渴而躁亂不寍,真陽不能下通於陰分,故足不能熱,
而陽道痿縮也,按盛起東云:治熱須辨真假,夫真熱則發熱惡寒,
脈數有力按之更實,躁煩口渴大便燥,小便赤濇,或利臭積,發言壯厲,
不欲近衣者是也,親乎表者宜發散,親乎裏者宜通泄,假熱亦發熱惡寒,
而足必不熱,脈大而虛,按之微弱身雖熾熱,而不躁不渴,或見虛狂而頃之即止,
終不及聲高詈罵也,經曰:寒熱有真假,治法有逆,從此之謂也。外編云:
夾陰傷寒,乃太陽少陰二經同時受病,較之純陰證倍危,在傷寒寒疫,
白話文:
患上陰病,腳一定會冰冷。古籍《內經》說,陽病是從上往下發展,而陰病是從下往上發展。因為虛陽外發,所以患者會發燒、口渴、躁動不安,真陽不能到達陰分,所以腳冰冷,陽氣衰退。
要治療發燒,必須區分真熱和假熱。真熱會發燒怕冷,脈象數而有力,按之更實,患者會煩躁不安、口渴、大便乾燥、小便赤黃或利臭積,說話聲音洪亮,不喜歡穿衣服。這種情況,如果是表證,應該用發散的方法治療;如果是裡證,應該用通泄的方法治療。
假熱也會發燒怕冷,但腳一定不熱,脈象大而虛,按之微弱,患者雖然身體發熱,卻不躁動、不口渴,或者出現虛狂,但很快就會停止,不會像真熱那樣聲音洪亮,大聲罵人。經書說:寒熱有真假,治法也有不同,這就是這個道理。
醫書裡還說:夾陰傷寒,是太陽經和少陰經同時患病,比純陰證更危險。在傷寒和寒疫流行時,…
猶或可治若溫病熱病時行疫癘,百不一生諺云:傷寒偏死下虛人,
以其外極亢熱內極虛寒,溫經之藥,萬不可施,以故必死,即傷寒夾陰,
治之不得其宜,終亦必亡而已,每見庸工治夾陰傷寒,
用小柴胡和之多致厥嘔噦呃而死者,以不勝黃芩之陰寒也,亦有見其足冷陽縮,
用四逆湯溫之,多致煩躁血溢而死者,以不勝附子之雄悍也,
宜小建中黃耆建中加減。祕旨云:若脈來尺中遲弱無力,而足冷陽縮者,
於黃耆建中湯內,用生附汁製入黃耆以溫衛氣,肉桂酒製入芍藥以調榮血,
不應改用參製黃耆,麻附細辛汁製甘草以汗之,若尺中弦數而多虛火面赤戴陽者,
白話文:
即使是對於溫病、熱病和流行時疫,也可能治癒。俗語說:「傷寒偏死下虛的人。」
這是因為外在極度亢熱,而內在極度虛寒。溫經的藥物萬萬不可使用,因此必定會死亡。即使是傷寒夾陰,
如果治療不得當,最終也必定會死亡。常常看到庸醫治療夾陰傷寒,
使用小柴胡和之,多導致呃逆、嘔吐、噦(即打嗝)而死亡,這是因為受不住黃芩的陰寒之性。也有見到足部寒冷,陽氣收縮的,
使用四逆湯溫之,多導致煩躁、血溢而死亡,這是因為受不住附子的雄悍之性。
宜使用小建中黃耆建中加減。祕旨說:如果脈搏在尺中脈位,遲弱無力,而足部寒冷,陽氣收縮的,
在黃耆建中湯中,使用生附子汁製入黃耆以溫暖衛氣,肉桂酒製入芍藥以調和榮血,
不宜改用參製黃耆,麻附細辛汁製甘草以發汗。如果尺中脈位弦數而多虛火,臉色發紅,手指發熱的,
於小建中湯內用人參汁製入甘草以助胃氣,丹皮酒製入芍藥,以降陰火,
不應加連附汁製黃耆及葱白香豉以攝之,若春夏感冒夾陰,
通用黃耆建中湯加減,蓋陰虛之人,雖患表邪發熱,其中必夾陰象,
所以尺脈必不能實,足脛必不能溫,用藥最為扼腕較陽虛之可用溫補,迥乎不侔也,
至於溫病熱病之夾陰,雖長沙生難於措指惟暴感風寒夾陰,可用上法治之,內經云:
脈實滿,手足寒頭熱,春秋則生,冬夏則死,可見夾陰傷寒,病於嚴冬熱病失陰,
發於盛夏者,恉真陽憊極,邪氣亢甚,多死也,若夫感冒夾陰,
其人陽氣雖虛春秋本無大寒傷犯邪氣原輕猶可治之,非熱病大熱手足寒之比也,
白話文:
在小建中湯中,用人參汁製作入甘草,以幫助胃氣;用丹皮酒製作入芍藥,以降陰火。
不應該加入連附汁製作的黃耆和蔥白香豉以攝養。如果在春夏交替之際感冒,同時夾雜陰邪,
一般可以使用黃耆建中湯加減來治療。因為陰虛的人,即使患有表邪發熱,其中必定夾雜陰象,
所以尺脈必定不能實,足脛必定不能溫。用藥時最難把握的是,對於陽虛的人可以使用溫補,
而對於陰虛的人則完全不同。對於溫病、熱病夾雜陰邪,雖然長沙生長者難以施治,但如果是暴感風寒夾陰,可以使用上述方法來治療。《內經》說:
脈實滿,手足寒頭熱,春秋則生,冬夏則死。可見,夾陰傷寒,發病於嚴冬;熱病失陰,發病於盛夏,多因真陽過度虛弱,邪氣過於亢盛,多會死亡。如果感冒夾陰,
此人陽氣雖然虛弱,但在春秋季節原本沒有嚴寒侵犯,邪氣原先較輕,還可治療,這和熱病大熱手足寒的情況不同。
其中暑夾陰治法,詳本例中。
至如遠行遇雨,則寒濕之氣先從汗孔襲入背俞況雨氣通於腎,
雖有發熱頭痛欬逆等證,解表藥中,必先通少陰之經,而兼開發肺氣故細辛羌活,
在所必用所以首推神朮湯為主,又須隨時令寒暄,
元氣盛衰加減始為合劑若冒雨而更加之以風,則風濕相搏,
一身盡痛當除風濕羌活湯,或小建中去芍藥加耆朮羌防,濕襲陽與明而發熱者,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大抵此證雖當盛暑亦忌寒涼,若遇嚴冬,稍加麻附,
饑後則加白朮,飽後則加橘半,勞役傷氣,冒雨涉水發熱喘欬,
白話文:
中暑夾陰治法,詳述於本例中。
假若遠行途中遭遇下雨,寒濕之氣會首先從汗孔入侵背部,況且雨水之氣與腎相通。
即使出現發熱、頭痛、噁心反胃等症狀,在使用解表藥時,也必須先疏通少陰經絡,同時發散肺氣。因此,細辛與羌活是必用之藥。所以,優先推薦使用神朮湯。此外,還需要根據季節氣候的變化,適時增減寒涼之品。
元氣盛衰不同,加減用藥量方能達到恰當的配伍。若是冒雨後又加上風,則風濕相搏,一身痠痛。此時應選用能祛風除濕的羌活湯,或小建中湯加減去芍藥,加耆朮、羌防。
濕氣襲擊陽明經,導致發熱的,應選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總的來說,此證雖然發生於盛暑,但仍忌用寒涼藥物。倘若遇到嚴寒之冬,可稍加麻黃、附子。飢餓時則加白朮,飽食後則加陳皮、半夏。勞累傷氣,冒雨涉水發熱喘咳者,
則宜補中益氣加細辛炮薑,若水寒之氣傷肺,而喘欬不止者,又以小青龍加減,
陽虛者,去麻黃加附子,白朮為主治也。
若夫遭風溺水,最忌熱酒火烘,惟宜溫煖覆蓋,原其溺水之時,必多驚恐心腎受傷,
雖有發熱頭痛,骨節疼痛等證,解表藥中,必兼通心腎在冬月麻黃附子細辛湯,
或小青龍加生附子三五分,蓋麻黃發汗通心,附子溫經通腎細辛通徹表裏之邪,
更宜稍加苓半以開豁驚痰若在夏月,則麻附皆所禁用,當以五苓散君硃砂,
熱服一半,探吐取汗,更服一半,蓋驚則氣亂,故宜去濕利水,藥中加硃砂,
白話文:
當身體虛弱、氣不足時,可以加細辛和炮製過的薑來補中益氣。如果寒氣傷肺,導致喘咳不止,可以再加小青龍湯加減。
陽氣虛弱的人,可以去掉麻黃,加附子,以白朮為主藥。
如果遇到風寒或溺水,最忌諱喝熱酒或用火烤。應該用溫暖的東西覆蓋。因為溺水時,往往會驚嚇恐懼,導致心腎受傷。
儘管有發熱、頭痛、骨節疼痛等症狀,解表藥中也必須兼顧心腎。在冬季,可以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或小青龍湯加生附子三到五分。麻黃可以發汗通心,附子可以溫經通腎,細辛可以通徹表裡之邪。還可以適當加點茯苓和半夏,以舒緩驚嚇造成的痰濕。
如果是在夏季,則不能使用麻黃和附子。應該服用五苓散加硃砂。熱服一半,催吐發汗,再服用另一半。因為驚嚇會導致氣亂,所以需要去濕利水。藥中加硃砂,可以幫助安神定驚。
或脈浮而見表證多者,五苓散合小柴胡,各半貼和解之或五苓散合羌活勝濕湯,
各半貼微汗之,至於暴怒悲號,投河躍井雖有表證當解,
須香蘇散加撫芎木香烏藥理氣為要,跌傷加當歸桃仁桂枝,
安有溺水而不驚不氣不受傷者,但當取其所勝治之,其有天時寒冷,
兼挾冷食傷脾與夫曾犯房室,而遭風覆溺及冒雨涉水傷腎,而病身熱足冷者,
皆當參夾陰例治。
夫傷寒證類多端,且多挾見諸證非刻意精別,用藥必致差誤,即如婦人傷寒,
白話文:
如果脈象浮而表證多者,用五苓散合小柴胡,各半貼服,以和解表證。或者五苓散合羌活勝濕湯,各半貼服,以微微出汗的方法解表。至於暴怒悲號,投河跳井,雖然有表證應當解除,但須要香蘇散加上撫芎、木香、烏藥來理氣。跌傷加當歸、桃仁、桂枝,哪裡有溺水卻不驚慌不氣憤不受傷的?只要針對其所勝的邪氣來治療即可。假如有天氣寒冷,又夾雜著生冷飲食損傷脾胃,或是曾經房事過度,而後遭風溺水,或者冒雨涉水損傷腎臟,而出現身體發熱,腳卻發冷的狀況,都應加入陰證的治療方法。
傷寒的證候種類很多,而且經常夾雜其他證候,如果不仔細辨別,用藥必定會出錯,就像婦女傷寒,
多兼經候胎產,調治更難,經行之時,雖有外感風寒,必和解中兼調血為主,
如小柴胡合芎歸丹皮之類,否則邪傷衝任,而熱入血室矣。又辨脈法云: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為革,
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此條傷寒論中不出方,而金匱半產漏下,
主以旋覆花湯,方用旋覆葱白新絳三味,則知其意多從表邪起見,
與男子虛勞失精之用小建中黃耆建中桂枝加龍骨牡蠣等方同義,
大抵虛勞失血而見弦大之脈,皆是外感誤治而成,此云脈弦而大,按之減小者,
白話文:
懷孕期間兼有經期和胎產,調治更加困難。經期來潮時,即使有外感風寒,也必須以和解內外、調和氣血為主。
例如小柴胡湯合芎歸丹皮湯之類,否則邪氣會損傷衝任二脈,熱氣會進入血室。又辨脈法中說: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表示緊張,大則表示鬆弛,緊張則表示寒冷,鬆弛則表示虛弱,寒虛互相搏擊,稱為「革脈」。
婦人則會出現流產或漏下,男子則會失血、失精。此條傷寒論中未有提供方劑,而金匱要略中治療流產或漏下的旋覆花湯,其方劑使用旋覆花、蔥白、新絳三味藥,由此可知,其意多從表邪引起。
與男子虛勞失精所使用的「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等方劑同義。
總的來說,虛勞失血而出現弦大之脈,都是由於外感誤治而造成。這裡所說的脈弦而大,按之減小的情況,
謂之芤,明是表邪不解,裏血受傷之候若更指下堅強,如按皷皮則謂之革,
又為邪勝正衰,胃氣革除之候,而仲景毫不以虛為慮,仍用旋覆之解結,
葱白之散邪,新染絳帛之入膀胱而和血,即如後世用一味防風丸,
治風入胞門之崩,與此方藥雖異,而理不殊也。妊娠傷首宜固胎順氣,
雖見脈緊無汗,切不可用麻黃青龍及一切解表猛劑,以風藥性升,皆犯胎氣也,
其脈以緩滑流利為順,虛濇及躁急不調為逆,其解肌藥,惟桂枝湯無礙,金匱云:
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瀉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
白話文:
脈搏虚弱无力,说明表邪未解,体内血液受损。如果手指按压处坚硬,像敲鼓皮一样,则称为革脉,意味着邪气战胜正气,脾胃功能衰退。张仲景对此并不担心虚弱,仍然使用旋覆花解结、葱白散邪,用新鲜染红的丝绸放入膀胱和血。这与后世用防风丸治疗风邪入侵胞宫导致的崩漏,原理相同,虽然药方不同,但治疗思路一致。孕妇头痛应以固胎顺气为主,即使脉象紧实无汗,也不可使用麻黄、青龙等解表猛药,因为这些药物性属升发,会损害胎气。孕妇脉象以缓和流畅为顺,虚弱无力或躁急不调则为逆。解表药物中,只有桂枝汤对孕妇无碍。金匮要略中记载:孕妇脉象平缓,阴脉微弱,不能进食,无寒热症状,称为妊娠,用桂枝汤治疗。
則知妊娠雖無表證,亦宜用此以和榮衛也,鄭虛庵曰:妊娠傷風,
無論時月及月分少,俱宜嚴氏紫蘇飲,多加葱白安胎為要,欬嗽多者,
金沸草散加減,妊娠傷寒輕者淅淅惡寒,翕翕發熱重則頭痛身疼,
久而傷胎亦宜紫蘇飲,或香蘇散並加葱白香豉,倘至半產胎傷多致不救也,
妊娠而犯冬溫溫熱疫癘,多致傷胎,若冬溫則陽旦湯,春溫則黃芩湯,
熱病則白虎湯,時行疫癘則達原飲不惟善解熱毒,
兼能護持胎氣更無藉於井泥塗臍之法也,若實熱便閟,急宜涼膈散承氣湯下之,
庶免邪熱傷胎之患,惟大小便如常,知裏無熱慎不可下之,
白話文:
懷孕雖然沒有明顯的表徵,但也應該使用紫蘇飲來調和營衛。鄭虛庵說,懷孕期間若受風寒,無論是懷孕的月份或週數,都應該服用嚴氏紫蘇飲,並多加蔥白安胎。咳嗽厲害的,可以用金沸草散加減。懷孕期間若輕微感冒,出現發冷、發熱、頭疼、身痛等症狀,時間久了也會傷及胎兒,也應該服用紫蘇飲,或香蘇散並加入蔥白香豉。如果等到快要生產時,胎兒受損,往往就難以救治了。懷孕期間若感染了冬溫、溫熱、疫癘等病症,很容易傷及胎兒。若是冬溫,就用陽旦湯;若是春溫,就用黃芩湯;若是熱病,就用白虎湯;若是流行的疫癘,就用達原飲,這些藥方不僅能解熱毒,還能保護胎氣,更不需要用井泥塗臍的方法。如果實熱便秘,應該立即服用涼膈散、承氣湯來通便,以免邪熱傷及胎兒。但如果大小便正常,就表示內裡沒有熱氣,切忌服用瀉藥。
妄下引邪內入必致傷胎無疑,若下後熱不退,白虎與承氣並用,或前後而用,
若誤用參耆,壅遏毒邪,則胎愈不安也倘見腰腹痛,必墮無疑須預言之,藥無及矣,
若其脈數疾無倫,喘脹嘔道,腹中重墜不能轉側,當臍久按覺冷,或有瘀垢下行,
但看舌色及爪甲青黑,其胎已死也,急宜平胃散煎成調芒硝半兩許下之,
虛極不勝藥力者,加人參兩許駕馭之,若併唇面青黑,而嘔噦不止,口中有穢氣者,
子母俱死切勿用藥。
新產感冒發熱,大為危候,然有產時傷力,
或去血過多或惡露不行或早起勞動或飲食停滯,及蒸乳一切發熱,不可誤認外感,
白話文:
1.
隨意用藥引發邪氣侵入體內,必然會傷及胎兒。若產後發熱不退,可同時使用白虎湯和承氣湯,或先後使用。
2.
誤用人參、黨參等補藥,會阻礙毒邪排出,使胎兒更加不安。若出現腰腹疼痛,胎兒必然會流產,需提前告知患者,藥物無效。
3.
脈搏數而快得異常,伴有喘脹嘔吐,腹中沉重墜脹,不能翻身側臥,臍部久按感覺寒冷,或有惡露下行,
4.
但觀察舌色和指甲青黑,說明胎兒已死。應立即煎製平胃散服用,並調入芒硝半兩左右催下。
5.
體虛極度,無法承受藥力者,可加入人參兩錢以作為輔助。若連嘴脣、面部都青黑,嘔吐不止,口中又有穢氣者,
6.
新產婦感冒發熱,十分危險。但有些產婦是因為生產時體力受損,
或者出血過多、惡露不行、產後過早勞動、飲食停滯,或者蒸乳等原因而發熱。不可誤認為是外感風寒。
妄施汗劑,以其氣血大虧,百病乘虛而入,即使更受風寒亦宜調理氣血為主,
其脈以小弱滑利為吉,緊實堅大為逆,數大散漫亦危,更須問惡露行與不行,
小腹痛與不痛,若痛者以行氣導血為先新產小腹結痛,炒黑山查肉三五錢,
炒黑砂糖兩許煎服,瘀血即行,其痛立止,虛人加人參炙甘草炮薑茯苓澤蘭之類,
風寒則加桂桂二三服自效,若小腹不疼,頭痛身熱惡寒無汗或喘或欬,
宜香蘇散有食小劑芎蘇參蘇隨氣血取用,有瘀血兼行血藥,值時行不正之氣,
遍身疼痛無汗,敗毒散或香蘇散加葱白香豉,金匱云:產後中風,
白話文:
不要輕易使用發汗劑,因為發汗過多會導致氣血虧虛,讓各種疾病趁虛而入。即使再次受風寒,也應該以調理氣血為優先。
脈象以細弱、滑利為好,緊實、堅大為不利,數大而散漫也危險。另外,還要詢問惡露是否排出,
小腹是否疼痛。如果疼痛,以行氣導血為先。產後小腹結痛,可以用炒黑的山楂肉三五錢,
炒黑砂糖兩許煎服,瘀血就會排出,疼痛也會立即停止。對於虛弱的人,可以加入人參、炙甘草、炮薑、茯苓等藥材。
如果是風寒引起疼痛,可以加入桂桂二三服,就能見效。如果小腹不疼,但出現頭痛、身熱、惡寒無汗或喘或咳,
可以使用香蘇散。有食物阻滯,可以少量使用芎蘇參蘇,根據氣血情況選擇。如果有瘀血,可以兼用活血藥物。
遇到時行不正之氣,遍身疼痛而無汗,可以用敗毒散或香蘇散,加入蔥白、香豉。《金匱要略》中記載:產後中風,
數日不解頭痛寒惡有熱,心下悶乾嘔,汗出雖久,陽旦證續在者,可與陽旦湯,
又曰:產後中風發熱而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之,又云:婦人在草蓐中,
自發露得風,四肢苦煩熱頭痛者與小柴胡湯鄭虛庵云:
凡產後傷寒切不可遽用小柴胡以有黃芩在內,易停惡血傷人也,產後雖犯時,
疫宜柴胡四物湯加減(即小柴胡合四物湯),素問云:乳子而病熱,脈懸小,
手足溫則生,寒則死,此言傷寒也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實大而緩則生,
白話文:
數天後仍未緩解的頭痛、怕冷、低燒,胸口悶塞、乾嘔,出汗很長時間,日出後症狀持續存在的人,可以服用陽旦湯。
又說:產後中風發燒,面部正紅色,喘氣,頭痛,可以用竹葉湯治療。又說:婦女在產牀上,如果頭髮暴露在風中,四肢沉重痠痛、發熱、頭痛,可以服用小柴胡湯。鄭虛庵說:
所有產後傷寒,絕不可急著用小柴胡,因為裡面有黃芩,容易導致惡血停滯,損害人體。產後即使感染時疫,也應該使用加減後的柴胡四物湯(即小柴胡合四物湯)。
《素問》說:嬰兒發熱,脈搏細小緊促,手腳溫暖就能存活,手腳冰冷就會死亡。這是在說傷寒。
嬰兒中風發熱喘鳴,肩息不止,脈搏強勁有力但緩慢,則能存活。
急則死此言傷風也,通宜小建中加葱豉,乳子者言產後以乳哺子也,
張介賓類入小兒門大繆產後傷風寒熱如瘧,兼腹內拘急,
不能食宜小柴胡去黃芩加當歸紅花丹皮,甚則加炮薑茯苓去瘀為主,雖有大熱,
不得用苦寒產虛羸寒熱,有似外感,食少腹脹,方書俱用增損柴胡湯,
然不若柴胡桂枝湯去黃芩加川芎和其榮衛,庶免褥勞之患。婦人血風,因大脫血,
而虛熱燥結,熱甚則風生,其證煩躁身熱,循衣摸床撮空閉目不省人事,揚擲足,
白話文:
急症說的是傷風,可以用小建中湯加蔥豉治療。產婦指的是產後以乳汁哺育孩子。
張介賓認為產後傷風寒熱如瘧疾,同時腹內拘急,不能進食,應該用小柴胡湯去黃芩加當歸、丹皮治療,嚴重時再加炮薑茯苓去瘀血。即使有發熱,也不可以用苦寒藥物,產後虛弱,容易導致寒熱,症狀類似外感,食少腹脹,醫書上都用增損柴胡湯,但不如柴胡桂枝湯去黃芩加川芎,調和營衛,避免產後褥勞。婦女血虛風盛,因大量失血而導致虛熱燥結,熱盛則風生,症狀包括煩躁、身熱、循衣摸床、撮空閉目、神志不清、踢動雙腳。
搖動不安錯語神昏,脈浮而虛,或弦革者難治宜生地黃黃連湯,脈實稍加酒大黃。
產後傷寒,切不可過用表藥,多汗經虛,每致發痙也。凡胎前發熱,
理中合四物去白朮地黃,加柴胡茯苓,產發熱四君子入桂枝芎歸,臨產發熱,
逍遙散加減,產婦血虛最易發熱,不可一概認為外感也,今之醫者治病,一見發熱,
便認外感,不論風寒榮衛,及裏實便鞭,概用發散鮮不誤人,如裏發熱,
認作表發熱者,其脈浮緊無汗為傷寒,浮緩有汗為中風,皆風寒外襲表熱發也,
白話文:
搖擺不安,神識昏迷,脈象浮浮虛虛,或似琴絃革帶者,難以治療,宜用生地黃黃連湯。脈象實,稍加酒和大黃。
產後傷寒,切不可過度使用發散藥物,大量出汗會損傷經氣,常導致發痙。胎前發燒,
用理中合四物湯,去除白朮、地黃,加柴胡、茯苓。產後發燒,用四君子湯加入桂枝、芎歸。臨產時發燒,
用逍遙散加減。產婦血虛最容易發燒,不可一概認為是外感。當今醫生治病,一見發燒,
就認定是外感,不分風寒、榮衛,也不分實熱,便用發散藥,鮮有不誤人的。如內有發熱,
卻誤認為表發熱,脈象浮緊無汗為傷寒,浮緩有汗為中風,都是風寒外襲而引起的表熱發。
其脈實而蒸蒸發熱,六七日不大便者,為裏實發熱,邪氣內傳而熱也。
有裏惡寒認作表惡寒者,初起不熱,但惡寒而體倦息微,脈沈遲力,此寒中三陰,
裏惡寒也,若初起惡寒,而體重氣促脈陰陽俱緊,為表惡寒始雖惡寒,後必發熱也。
有冬溫認作傷寒者,冬溫因腎氣不藏,不正之氣入傷太陽少陰二經,始病多不惡寒,
便心煩大發熱而渴,必咽痛或下利,脈來左手弦軟,
傷寒則風寒外來始病必先惡寒而後發熱,始先不渴,至三四日後,熱耗津液方渴,
脈必人迎緊盛也。有伏氣發溫認作感冒者,伏氣乃冬時伏藏之邪,自內達表,
必不惡寒而發熱,一熱即口燥咽乾而渴,氣口脈洪大倍於人迎,
白話文:
如果脈象沉實且持續發熱,六七天沒有排便,就是內熱,邪氣入侵導致發熱。
有些人誤把內寒當成表寒,初期不發熱,只感到寒冷、身體疲倦、呼吸微弱,脈象沉遲無力,這就是寒邪入侵三陰經,導致內寒。
如果初期感到寒冷,但身體沉重、呼吸急促、脈象陰陽俱緊,則是表寒,雖然一開始感到寒冷,但之後一定會發熱。
有些人誤把冬溫當成傷寒,冬溫是因為腎氣不足,導致不正之氣入侵太陽和少陰經,發病初期通常不感到寒冷,而是心煩、發熱、口渴,並且伴隨咽喉疼痛或腹瀉,脈象左手弦細軟弱。
傷寒則是風寒從外入侵,發病初期一定先感到寒冷,之後才會發熱,初期不會口渴,直到三四天後,熱邪消耗津液才會感到口渴,脈象人迎部位必定緊而有力。
有些人誤把伏氣發溫當成感冒,伏氣是指冬天潛伏在體內的邪氣,從內部發散到表面,一定不會感到寒冷,反而直接發熱,並且伴隨口乾舌燥、口渴,氣口脈象洪大且比人迎脈象強勁許多。
感冒是暴感非時寒氣,始病雖發熱,一二日內必不作煩渴,
人迎之脈必弦盛倍於氣口也。有勞力感寒認作傷寒者,辛苦勞役之人,頭疼惡寒,
身體倦怠而痛,微渴自汗此因內傷血氣,兼外感風寒人迎脈必弦緊,氣口脈必虛弱,
兩尺必弦數所謂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是也。有夾陰認作陰證者,
夾陰則有頭疼發熱,但足不熱,或陽縮入腹,陰證則無頭痛發熱也。
有感冒非時暴寒認作正傷寒者,冬月寒水主令,
故正傷寒中風必先太陽若感非時風寒,春多兼足少陽而寒熱,
秋多兼手太陰而欬嗽,若暴寒勢甚,亦必傷足太陽為多,蓋腎本寒水之經,
白話文:
感冒是突然接觸不合時令的寒氣所導致。發病初期雖然發燒,但一兩天內不會口渴。
「人迎」脈必然顯得緊盛,比「氣口」脈強好幾倍。有些人勞累後受寒,誤以為是傷寒。過度勞累的人,出現頭痛、惡寒、身體疲倦和疼痛,微微口渴自汗,這是因為內傷氣血,加上外感風寒所致。這時「人迎」脈必然緊盛,「氣口」脈必定虛弱,兩「尺脈」必見緊數。這種情況下,雖然表現出傷寒的症狀,但脈象卻不緊盛而是虛弱。
有些人夾雜陰證,誤認為是純粹的陰證。夾雜陰證時,會有頭痛發熱,但腳部不熱,或陽氣縮回腹內。而純粹的陰證則沒有頭痛發熱。
有些人接觸不合時令的寒氣,誤認為是典型的傷寒。冬天的寒水會主導氣候,所以典型的傷寒中風一定是先影響太陽經。若在不合時令時受風寒,春季往往會同時影響足少陽經而出現寒熱,秋季往往會同時影響手太陰經而出現咳嗽。若突然受寒嚴重,也必定會傷及足太陽經。這是因為腎經本屬寒水之經。
同氣相感也。有動陰血認作鼻衂者,少陰無汗而強發之,血隨藥動,
或從口鼻耳目而出,名下厥上竭,言陽隨血而上竭,陰在下而發厥也,
若衂則太陽表邪失於汗下,或汗下不解邪鬱中而致也。
有直中陰經真寒證認作傳經證者,陰證則先不發熱,四五日或六七日後反發熱者,
陰極生熱也,傳經陰證,則先發熱,五六日後而變四逆厥冷,熱極反兼寒化也,
亦有始本陽證,汗下太過而變虛寒,反發熱煩躁者,陰陽俱虛竭也。
有獨語認作鄭聲者,傷寒邪熱未解,睡中自語名獨語精神昏慣也若汗下太過,
聲出咽中,無力接續名鄭聲,正氣虛奪也。有少陰發熱認作太陽發熱者,
白話文:
同氣相感,有因為陰血受損而導致鼻塞的,少陰經無汗卻突然發熱,這是血液隨著藥物的作用,從口鼻耳目流出,稱為下厥上竭,意思是陽氣隨著血液向上耗竭,陰氣在下而導致厥逆。如果鼻塞,可能是太陽經表邪無法透過汗液排出,或是汗液排出後邪氣鬱結於體內而導致。
有些把陰經真寒證誤認為傳經證的,陰證通常不會先發熱,而是四五天或六七天後才發熱,這是陰寒極盛而生熱。傳經陰證則會先發熱,五六天後才會轉為四逆厥冷,這是熱極反兼寒化。
也有本來是陽證,因為汗出太多而導致虛寒,反倒發熱煩躁的,這是陰陽俱虛竭。有些把獨語誤認為鄭聲的,傷寒邪熱尚未解除,睡中自語稱為獨語,精神昏迷無知。如果汗出太多,聲音從喉嚨發出,沒有力量連續說話,稱為鄭聲,這是正氣虛弱被奪。有些把少陰經發熱誤認為太陽經發熱的,…
少陰則脈沉無頭痛,太陽則脈浮緊而頭痛也。有太陽無脈便認死證,
傷寒六七日或十餘日,脈伏而不起者,此欲作戰汗而解也,如大下後,
厥冷下利無脈,是驟虛脈隨氣脫也,與三陰厥冷無脈,灸之不溫,及服薑附脈不出,
皆死證也。有血證發黃認作濕熱發黃者,血證則小便自利,傷血而不傷氣也,
濕熱則小便不利,氣病而血不病也。有痞滿認作結胸者,痞為虛邪,
必居胸脇不在中也,雖滿而不痛,結胸實邪,正在胸中,痛不可近者,
為大結胸,若按之方痛者,為小結胸。有心下鞭痛下利清水而認為漏底者,
因熱邪傳裏,燥屎內結,小腹鞭痛,讝語惡熱,渴飲水漿而利,
白話文:
少陰症脈象沉穩,不會有頭痛症狀;太陽症脈象浮動且緊,會伴隨頭痛。如果只有太陽症的症狀,卻沒有脈象,便是危急的死證。
傷寒六七天或十幾天,脈象潛伏不顯的,這是想要用發汗的方式來解除病邪,就像大便後一樣。
陽氣衰弱,手腳冰涼,伴隨腹瀉,脈象消失的,這是陽氣隨陰氣一起衰脫,與三陰陽氣衰竭,脈象消失的證狀相似,灸之不溫,服用薑附類藥物脈象也不出來的,都是死證。
有血證出現黃疸,卻被誤認為濕熱導致的黃疸,血證的患者小便自然通暢,傷血而不傷氣;濕熱導致的黃疸小便不通暢,傷氣而不傷血。
有痞滿的症狀被誤認為結胸,痞滿是虛邪導致,必定在胸部兩側,不在中間,雖然有脹滿感,但不會疼痛;結胸是實邪導致,確實在胸部正中,疼痛劇烈,無法靠近,是大的結胸,按壓時才疼痛的,是小的結胸。
有心下鞭痛,腹瀉清水,被認為是漏底的,這是由於熱邪進入體內,導致糞便乾燥凝結成塊,小腹鞭痛,說胡話,怕熱,口渴喝水,腹瀉。
乃下傍流純清臭水,為熱結利,若下利清穀,腹痛善按者為內寒,又夾食寒,
因本虛不化不結而自利,或因誤用消導及攻下,遂利不止者,俗名漏底也。
有如狂認作發狂者,傷寒初起無熱,狂言煩躁不安,精采不與人相當,
此因熱結膀胱也又有當汗不汗,五六日後小便利大便黑,此畜血如狂也,
若陽明內實發狂,必妄言讝語,欲登高棄衣,此為燥結失下而致也。
有讝語作狂言者,讝語有虛有實,熱入胃府,水涸燥結者,
陽邪內實也,可下之,若火刦取汗讝語者,神明擾亂也,宜清之,
多汗亡陽讝語者,陽神躁擾也,宜和之,下利純清水而讝語者,
白話文:
如果腹瀉流出清澈、惡臭的水,是熱症導致的腹瀉。如果腹瀉排出未消化的食物,且按壓腹部會疼痛,則為內寒,同時還有寒邪挾食。
如果身體虛弱,食物無法消化,就會導致腹瀉。也可能是誤用瀉藥或攻下藥,導致腹瀉不止,俗稱「漏底」。
有些狂人被誤認為是發狂,可能是因為傷寒初期沒有發熱,但言行狂亂、煩躁不安,精神恍惚,與人對答不合。
這是因為熱邪蓄積在膀胱所致。另外,如果該流汗時不流汗,五六天後小便量少、大便呈黑色,也是血蓄積如狂的表現。
如果陽明經有內熱,會導致發狂,胡言亂語,想爬高處、脫掉衣服,這是因為燥熱內結,氣血失於宣降所致。
有些胡言亂語是發狂的表現,胡言亂語分虛實。如果熱邪侵入胃府,導致津液耗損、燥熱內結,這是陽邪內盛,可以下瀉治療。
如果發燒時用火烤出汗,導致胡言亂語,這是神明受擾,宜用清涼的藥物治療。
如果多汗導致陽氣耗損,出現胡言亂語,這是陽神躁動,宜用調和的藥物治療。
如果腹瀉排出清澈的水,同時出現胡言亂語,
陽邪暴虐,有似陰寒也,急下之,若狂言不能食者,是失志,失志為腎絕,
必死勿治。
有女勞復認作陰陽易者,差後御女為女勞復,此虛邪為患,復犯虛虛之戒,必死,
若不病人與病新差者,交而得病者,為陰陽易,此熱毒雖乘虛入犯少陰,
猶可用祛熱藥治之。有合病認作併病者,合病則一得病,便見兩經之證,
併病則先見一經證,一兩日又加一經證見,前證不罷,兩經俱病也,若先見一經證,
更變他經者,又為傳經矣。有暑證認作感寒者,暑證則熱傷心包,微涼外鬱,
表之陽虛必背微惡寒而脈虛,或細弦芤遲,暑傷氣而不傷形也,
白話文:
若陽氣過度亢盛,發作突然猛烈,類似陰寒證狀,應緊急使用瀉下法治療。若出現狂亂言語、無法進食的情況,屬於精神失常,而精神失常是腎氣絕脫所致,必將死亡,不可再治療。
有女勞復認作陰陽易者,差後御女為女勞復,此虛邪為患,復犯虛虛之戒,必死,若不病人與病新差者,交而得病者,為陰陽易,此熱毒雖乘虛入犯少陰,猶可用祛熱藥治之。
有的女性房勞過度,復發後被誤認為陰陽易位。實際上這是虛邪作祟,再次犯了虛弱虛弱的弊病,必將死亡。如果不合病的新發病者或新癒合病者,進行交合後發病,屬於陰陽易位。這種熱毒雖然乘虛侵犯少陰經,但仍可以用祛熱藥治療。
有合病認作併病者,合病則一得病,便見兩經之證,併病則先見一經證,一兩日又加一經證見,前證不罷,兩經俱病也,若先見一經證,更變他經者,又為傳經矣。
有的合病被誤認為併病。合病一發病就會出現兩個經絡的症狀,併病則先出現一個經絡的症狀,一兩天后又出現另一個經絡的症狀,前一個症狀沒有消失,兩條經絡都發病。如果先出現一個經絡的症狀,後又轉變為另一個經絡的症狀,這又屬於經絡傳變。
有暑證認作感寒者,暑證則熱傷心包,微涼外鬱,表之陽虛必背微惡寒而脈虛,或細弦芤遲,暑傷氣而不傷形也,
有的暑證被誤認為感寒。暑證是熱邪傷及心包,而外感微寒,表氣陽虛,必定伴有輕微惡寒,脈搏虛弱,或者細小、弦細、芤遲。這是暑邪傷氣不傷形的表現。
若暑證而脈反弦緊惡寒者,此更感非時寒氣也,若陽明中暍,則煩燥口乾多汗,
前板齒燥而脈洪大,當晝熱甚,則脈大證劇,至夜稍涼,則脈與證俱減可,
此熱傷陽而不傷陰也,若壯熱煩渴引飲,脈來洪盛,氣口倍於人迎,晝夜診之無異,
此冬時伏藏之邪,至夏發為熱病也。有噦而認作乾嘔者,噦為胃虛,誤攻其熱,
或飲冷水所致,其聲濁惡而長,乾嘔則似吐而無物出,胃中熱與穀氣相併,
及水逆痰氣所致,非惡侯也。有短氣認作發喘者,呼吸短促而反者為短氣,
此失於汗下所致,宜分表裏汗下之,若氣息虛微不續為少氣,此汗下太過所致,
白話文:
如果患有暑熱的症狀,但是脈象卻表現出弦緊、惡寒的徵兆,則說明暑熱之外還同時感受了非時寒氣。
如果是陽明經受到暑氣侵襲,則會表現出煩躁、口乾、多汗的症狀。如果前牙齦感到乾燥,脈象洪大,白天發熱嚴重,脈象也表現得更加明顯。而到了晚上稍涼,則脈象和症狀都會減輕。
這是因為暑熱只損傷了陽氣,而沒有損傷陰氣。
如果發燒嚴重,口渴煩躁,大量飲水,脈象來勢洶湧,氣口脈比人迎脈強盛一倍,且白天和晚上診斷的脈象沒有區別。
這是因為冬天潛伏體內的邪氣,到了夏天發作而成熱病。
有的人出現呃逆,但卻被誤以為是乾嘔。呃逆是因為胃氣虛弱,錯誤地攻擊了胃熱,或者飲用冷水所致。呃逆的聲音渾濁、難受且持續時間較長。乾嘔則像吐一樣,但不會吐出任何東西。這是因為胃中的熱氣與食物結合在一起,再加上水逆或痰氣的作用,並非壞的徵兆。
有的人出現氣短,但卻被誤認為是喘息。呼吸短促而急促,反而是氣短的表現。這是因為出汗或瀉下過多所致,應當分別出表證和裏證,再進行發汗或瀉下的治療。如果呼吸微弱且不連續,則為少氣,這是汗下過度的結果。
宜生津兼和榮衛,若裏氣逆上,張口抬肩者為發喘,此因水飲傷肺所所致,
宜疎表邪散水飲為首務,若夫真陽不歸,而衝氣逆上者,又當從事桂附,
然多不能救也。有蚊跡認作斑者,發斑多見於胸腹,先紅後赤,
蚊迹多見於手足,先紅後黃也。有正陽陽明府證認作明經病者,
府病是胃府受病,則六七日不大便,讝語發渴而脈實,經病是經絡受病,
則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而脈長,溫熱發於陽明,則自府達經,煩渴自汗壯熱,
目脈赤而脈洪大。有溫瘧認作風瘧者,溫瘧則溫病熱邪未盡,重感於寒而成,
發於春夏之交,其證多熱少寒,風瘧則多發於夏秋也。有疫痢認作漏底者,
白話文:
應當生津液,同時調和榮(血)衛(氣)。如果身體裡面的氣逆上來,張口抬肩,這是喘氣的症狀,這是因為水飲傷害肺臟所導致的。
首先應當疏通表邪,散發水飲。如果說真陽不歸,而衝氣逆上來的,又應當使用桂附(中藥,肉桂、附子)來治療。
但是很多情況下都不能救治。有的斑點像蚊子叮咬的痕跡,發斑多見於胸腹,先紅後赤。蚊子叮咬的痕跡多見於手足,先紅後黃。有的把陽明腑證誤認為明經病。
腑病是指胃腑受病,那麼六七天不能大便,胡言亂語,發渴,而脈象實。經病是指經絡受病,那麼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不能夠入睡,而脈象長。溫熱病發於陽明,那麼從腑傳達到經,煩渴、自汗、壯熱,眼睛發紅,脈象洪大。有的把溫瘧誤認為風瘧。
溫瘧是溫病熱邪沒有完全好,再次感受寒氣而形成的,發作於春夏之交,症狀多為熱少寒。風瘧多發於夏秋。有的把疫痢誤認為漏底。
蓋疫痢是冬時伏氣,因春夏多雨,火邪為濕伏,延至秋時,真陽內入,
其邪內不能容,外不得泄,變為下痢,其證大熱而下痢煩渴,其脈必氣口洪盛,
古人以敗毒散加陳倉米治之,誤與攻積利水必死,若漏底則因腎氣素虧,
或夾冷食而見外熱裏寒之證,其脈必尺中微弱,當夾陰例治,
亦有熱邪傳裏而下利穢積者,又當從傳經熱證治之。有中濕認作風濕者,
中濕則一身盡痛而重,脈來沉緩,或面黃頭痛鼻塞,風濕則一身盡痛而腫,
關節不利,不能轉側,惡風不欲去衣,其脈浮虛而濇。有燥證認作濕證者,
白話文:
瘟疫痢疾是冬天潛伏的病氣,因為春夏多雨,火邪被濕氣包裹,延續到秋天,真陽之氣內收,邪氣無法外泄,轉而向下痢疾。病症表現為高燒、腹瀉、口渴,脈象必定是氣口洪盛。古人用敗毒散加陳倉米治療,如果誤用攻積利水的方法,病人必死無疑。如果出現漏底的情況,則是因為腎氣原本虛虧,或是夾雜生冷食物而出現外熱內寒的症狀,脈象必定是尺脈微弱,需要以夾陰的方法治療。還有一些情況是熱邪入侵內部而導致下利穢積,就需要從傳經熱證的角度治療。有些人會把中濕當作風濕,中濕則全身疼痛沉重,脈象沉緩,或伴隨面色發黃、頭痛、鼻塞;風濕則全身疼痛腫脹,關節活動不利,不能翻身,怕風不想脫衣服,脈象浮虛而數。還有些人會把燥證當作濕證。
燥證則肌膚枯槁,血少不能榮養百脈,而痿弱無力,濕痹則肢體浮腫,
經隧中為濕所襲,而痹著不舉也。有標本全不曉者,即如厥逆,若先發熱,
至五六日傳進陰經血分,而厥則為陽厥,若始先不發熱,即惡寒踡臥而厥則為陰厥,
及諸病有皆假寒假熱,要以邪實壯熱為本病,本虛假熱為標熱也。有雜證類傷寒者,
諸凡雜證發熱,皆發於裏夜甚於晝,惟傷寒為表邪鬱發於外,而晝夜俱熱也,
已上諸證,必須詳審明確,方得用藥無誤,如未病素脾約,纔病忽便利,
未病先有固疾,已病重添新病之類,右不審諦寍無誤滔之失耶。
至於不治諸證,亦須胸次了然,臨證始能決斷,如傷寒病熱不退脈反沈細者死。
白話文:
燥證會導致皮膚枯槁,血量減少無法滋養百脈,因而導致痿弱無力。濕痹會導致肢體浮腫,經絡中被濕氣侵襲而導致麻痹不能活動。
有些人無法分辨標本,例如厥逆,若先發熱,五六天後傳入陰經血分,這種厥逆就是陽厥。如果一開始不發熱,直接出現惡寒蜷縮而厥冷,這種厥逆就是陰厥。此外,其他疾病也有假寒假熱的情況,必須以邪氣實質壯熱作為本病,本虛假熱為標熱。
有些雜證類似傷寒,凡雜證發熱,都是在體內發作,夜間比白天嚴重。只有傷寒是表邪鬱閉發於體表,晝夜都會發熱。
以上這些證候,必須詳細審視明確,才能用藥準確。例如未病時脾約(脾氣虛弱),忽然生病又腹瀉,或者未病先有宿疾,生病後再添新病等等情況,這些都是診斷不仔細造成的錯誤。
至於不治的證候,也必須在心中瞭然於胸,才能在臨證時做出決斷。例如傷寒疾病發熱不退,脈象反而沉細的,會死亡。
欬逆上氣,脈散者死。三部緊盛,汗出不解者死。陰陽尺寸俱虛,熱不止者死。
身熱喘粗,脈躁疾者死。汗後餘熱不解,未可言死脈如轉索者,其日死。
讝語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厥逆沈細者死。陽病見陰脈者死。發少陰汗,
連厥陰血者,厥竭而死。發左右動氣汗者死。大發風濕汗者死。發陰陽毒,
過六七日死。誤汗言亂目眩者死。濕家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而下利不止者死。
關格不得尿頭汗者死。不尿腹滿加噦者死。大發濕家汗成痙者死。
發少陽汗讝語者死。亡陽讝語,脈短者死。
直視讝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吐下不解,循衣摸床,
白話文:
- 嘔吐逆氣向上,脈搏散亂者死亡。三部脈象緊盛,出汗不止者死亡。陰陽脈虛弱,發熱持續不止者死亡。
- 身體發熱喘息粗重,脈搏急躁者死亡。出汗後餘熱不退,不能確定是否會死亡。脈象如繩索轉動者,當天死亡。
- 胡言亂語,微熱,脈浮大手足溫暖者生。脈沉細者死亡。陽性疾病出現陰性脈象者死亡。發少陽之汗,同時連接厥陰之血者,氣血耗盡而死亡。發左右動氣之汗者死亡。發大風濕之汗者死亡。發陰陽之毒,超過六七天死亡。
- 錯誤出汗,導致言亂目眩者死亡。濕熱體質,額頭出汗,微喘,小便頻多,下痢不止者死亡。
- 膀胱閉塞不能排尿,出汗者死亡。不排尿,腹部脹滿,伴有呃逆者死亡。大發濕熱之汗,導致抽搐者死亡。
- 發少陽之汗,胡言亂語者死亡。亡陽,胡言亂語,脈搏短促者死亡。
- 直視,胡言亂語,喘息,胸腹脹滿者死亡;下痢者亦死亡。嘔吐下痢不止,在衣服上爬行,亂摸牀鋪者死亡。
微喘直視脈濇者死。內傷瘀積,畜血如狂下如污泥者死。少陽證誤下,
身黃胸脇石鞭者死。陽明病心下鞭滿,攻之利遂不止者死。發濕溫汗,
重暍者死。兩感寒者死。汗出熱不解而脈躁疾,為陰陽交者死。陰陽易熱極躁亂,
脈急疾無倫者死。夾陰傷寒身熱足冷下虛邪盛不可溫者死。溫熱時行大發熱,
手足下體寒陽縮脈,沈小虛散者死。溫病遍身紫赤者死。結胸證悉具煩躁者死。
結胸脈浮大者下之死。狂言不能食者死。發厥肌冷而躁,無時得安者死。如結胸狀,
舌上胎滑為藏結者,脇下素有痞,連在臍傍,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死。
白話文:
微喘且目光上視、脈絡混濁者死亡。
內傷造成血瘀積聚,血液像發狂一樣從下方排出如污泥者死亡。
少陽證誤用瀉藥,導致身體發黃、胸脅疼痛劇烈者死亡。
陽明病心下積聚,攻治後仍無法止瀉者死亡。
發出濕溫,出汗過多、口渴嚴重者死亡。
同時感染寒氣者死亡。
出汗後發熱不退,脈搏急促者,為陰陽交錯者死亡。
陰陽顛倒,發熱極度躁亂,脈搏急促無規律者死亡。
夾雜陰寒,傷寒身熱足冷,下焦虛弱邪氣盛,不可溫補者死亡。
溫熱疾病流行期間,發熱嚴重,手足及下半身寒冷,脈絡沉細虛散者死亡。
溫病全身紫赤者死亡。
結胸證狀齊全,煩躁不安者死亡。
結胸脈浮大者,使用瀉藥後死亡。
說胡話、不能進食者死亡。
發動機厥,肌肉冰冷、躁動,無法安靜者死亡。
像結胸的症狀,舌苔滑膩代表內臟有結塊,脇下經常有痞塊,連接到肚臍附近,疼痛蔓延至小腹,侵入陰筋者死亡。
黑斑如果實黶者死。舌卷囊縮者死。少陰病下利脈弦長,名曰負者死。
目亂無神氣者死。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惡寒身踡而利手足厥冷者死。
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下利厥逆無脈服湯脈暴出者死,脈不出者亦死。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
厥不止者死,汗不出止者亦死。下利厥冷,煩躁無脈灸之不溫反微喘厥不還者死。
下利脈反實者死,厥利本不能食,今反能食,為除中者死,
傷寒七八日大發熱汗出如貫珠為氣衰者死。爪甲青為陽衰者死。
循衣摸床為神亂者死。四肢振動,唇吻反青,為肝絕者死。體如煙薰,
白話文:
黑斑如果實黑者死。舌頭捲曲,囊袋收縮者死。少陰病症下痢,脈搏弦長,名為「負」者死。
目光混濁無神者死。少陰病,嘔吐腹瀉煩躁,四肢逆冷者死。惡寒,身體蜷曲,手腳厥冷者死。
脈搏不至,不煩躁但躁動者死。腹瀉停止,但頭暈時常發作者死。
腹瀉厥逆無脈,服用湯藥後脈搏暴出者死,脈搏不出現者亦死。發熱腹瀉厥逆,躁動難以入眠,厥逆不止者死,汗不出止者亦死。
腹瀉厥冷,煩躁無脈,灸之不溫反倒微喘厥逆不緩解者死。
腹瀉後脈搏反實者死,厥逆腹瀉本來不能進食,現在反倒能食,為除中者死,傷寒七八日後發高熱、汗出如貫珠者為氣衰死。指甲青紫為陽衰死。
循衣摸牀為神志混亂死。四肢震動,嘴脣發青,為肝臟衰竭死。身體如煙燻,
直視搖頭為心絕者死。環口黧黑冷汗黃為脾者死。汗出如油,聲如鼻鼾,
為肺絕者死。卵縮遺尿,狂言目瞑,為腎絕者死。喘而不休,為邪勝者死。
水漿不下,為胃絕者死。形體不仁,為榮衛不行者死。乍靜乍亂,為命絕者死。
已上死證,不可輕投湯劑,若邪熱甚者,靜候氣衰,或有可生之理,
正氣衰者惟與漿飲,庶幾元神將復,經曰:
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利後則實者活,此其候也,要知傷寒證百出,
貴在治法先後不誤,長沙起不過如是,余於暇日集諸家之要,參以所歷辨論頗晰,
臨證庶無岐謬,非敢云補長未逮,聊以抒蒭蕘之一得耳。
白話文:
凝視不動、搖頭晃腦,乃是心氣已絕之人。口圍發黑、冷汗黃黏,乃是脾氣已絕之人。汗水如油,聲音如打鼾,乃是肺氣已絕之人。小便失禁、昏迷不醒,並且狂言不休,乃是腎氣已絕之人。喘息不止,乃是邪氣勝過正氣之人。無法進食飲水,乃是胃氣已絕之人。身體麻痺不仁,乃是氣血循環不通暢之人。時而安靜時而混亂,乃是元氣已絕之人。
以上這些都是死亡徵兆,不可貿然用藥治療。如果邪熱過重,可以靜待元氣衰弱,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正氣衰弱的病人只能給予流質飲食,希望元神得以恢復。經文上說:
流質飲食進入胃中,腹瀉嘔吐停止,那麼虛弱的人就會恢復元氣;發汗後得到緩解,那麼體內有熱的人就會恢復元氣。這就是預後的徵兆。要知道傷寒的症狀千變萬化,最重要的在於治療方法的先後順序不可有誤。長沙的醫生治療傷寒也不過如此。我在閒暇時整理各家醫書的要點,並結合自身經驗加以辨論,已經很清晰了。在臨牀上應該不致於出現差錯,不敢說能補上古代醫家的不足,聊以表達我的一點心得罷了。
世言寒脈類莫不宗節庵浮中沉三法,而長沙一脈,寢置久矣,
夫浮中沈之說固為捷訣然不能偏癈經論之綱領也,傷寒脈法首言大浮數動滑為陽,
沈濇弱弦微為陰六經例,又言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夫弦脈既曰屬陰,
而又為少陽者何也,仲景意以弦脈為陰者,兼見眾脈而言也,沈濇者陰也,
兼以弱弦微之類,安得不為陰乎,六經例以尺寸俱弦者,
指單見一脈而言豈得不為陽乎,以弦脈分陰陽二用之理其義微矣按脈訣以弦脈為陽,
動脈為陰,仲景乃以動為陽脈,蓋浮大者陽也,兼之以動數滑之類安得不為陽乎,
又曰: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言浮而動者為陽,沈而動者為陰,故仲景之脈,
白話文:
世人所說的寒脈分類,都根源於節庵所提出的浮、中、沉三種方法。然而,長沙一派的方法,已經被擱置很久了。
浮、中、沉之說確實是簡易的方法,但它不能完全廢除經論記載的原則。傷寒脈法中首先提到大浮數動滑的脈象屬於陽,沉濇弱弦微的脈象屬於陰,六經脈象的範例中,又說到尺寸俱弦的脈象是少陽有病。既然弦脈已經被定為屬於陰,為什麼又說是少陽的脈象呢?
仲景的本意是認為,弦脈之所以屬於陰,是因為它與其他脈象一起出現。沉濇的脈象屬於陰,兼有弱弦微弱的脈象,難道不是陰的嗎?六經脈象的範例中提到的尺寸俱弦的脈象,指的是隻看到單一脈象的情況,難道不屬於陽的嗎?
脈訣中將弦脈歸為陽脈,動脈歸為陰脈。仲景卻把動脈歸為陽脈,這是因為浮大的脈象屬於陽,如果加上動數滑的脈象特徵,怎麼能不屬於陽呢?
文中又說: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這說明浮而動的脈象屬於陽,沉而動的脈象屬於陰。因此,仲景所記載的脈象
不可與雜證同語也,且夫沈者陰也而又有屬陽者若沈而濇,沈而遲,
沈而細小之類皆為陰也,如沈而滑,沈而數,沈而實大之類皆為陽也,浮者陽也,
而又有虛寒者若浮而滑,浮而數,浮而緊盛之類,皆為陽也若浮而遲,
浮而虛浮而微弱之類,皆虛寒陰證也,夫浮而陽者宜發汗,浮而虛者宜溫補,
沈而實者宜攻下,沈而陰者宜溫經惟弦脈則隨浮沈以定陰陽,
以少陽半表半裏故宜和解,是以節庵主浮中沈三法,即是此意蓋傷寒之邪,
自表達裏始雖太陽,必先皮膚肌肉次入筋骨腸胃,若溫病熱病之邪,久伏少陰經中,
從少陰出肌表在表之時不以涼解,則邪復入裏而歸腸胃為實熱也,
白話文:
這些徵候不能和雜症混為一談。沈脈代表陰,但又有屬於陽的,例如沈而浮、沈而遲、沈而細小等都屬於陰;沈而滑、沈而數、沈而實大等都屬於陽。浮脈代表陽,但又有虛寒的,例如浮而滑、浮而數、浮而緊盛等都屬於陽;浮而遲、浮而虛浮、浮而微弱等都屬於虛寒陰證。浮而陽的宜用發汗法,浮而虛的宜用溫補法,沈而實的宜用攻下法,沈而陰的宜用溫經法。只有弦脈會根據浮沈來判斷陰陽,因為少陽經半表半裡,所以宜用和解法。因此,節庵先生主張「浮中沈」三法,就是這個意思。傷寒的病邪,從表裡開始,即使是太陽經,必定先侵犯皮膚肌肉,再進入筋骨腸胃;溫病熱病的病邪則久伏於少陰經中,從少陰經出來後侵犯肌肉表層。在表層時如果不以涼藥解表,那麼病邪就會再次進入裡層,侵犯腸胃成為實熱。
此傷寒溫熱脈法之迥異,說總論中,不暇更述,姑以浮中沉,三法論之。
如尺寸俱浮為太陽,浮緊而濇為寒邪在表,浮緊不濇為表邪方盛,浮緊而數,
為熱欲傳裏,若浮而長,為傳併陽明,或合病,浮而弦為傳併少陽,
要以脈中有力為有神,可用汗解,浮而緩者為中風,宜解肌,浮而無力為陽虛,
便當溫補,不可發汗若浮而尺中弱濇遲細,足脛逆冷皆內虛夾陰,豈可汗乎,
若三陰證,始先脈沈,後變微浮者,為陰盡復陽,欲愈之兆若春夏病發熱頭痛,
而見浮緊浮緩之脈,不大作渴者,謂之寒疫,若脈雖浮緊,而始病見大渴,
腹中脹滿不和者,此即伏氣內發,而加客邪外襲也,亦有時氣不正,
白話文:
這傷寒溫熱病的脈象差別很大,在總論中已經說過,不再多說。現在就以浮、中、沉三種脈象來討論。
如果寸脈和尺脈都浮起,就是太陽病。浮而緊而滑的脈,是寒邪在表;浮而緊而不滑的脈,是表邪正盛;浮而緊而且數的脈,是熱邪將要傳到裡頭;如果浮而長的脈,是熱邪將要傳到陽明經,或是合併發病;浮而弦的脈,是熱邪將要傳到少陽經。必須是有力的脈纔算是正常的,可以用發汗法治療。浮而緩的脈,是中風,宜用解肌法治療。浮而無力的脈,是陽氣虛弱,宜用溫補法治療,不可發汗。如果浮脈而尺脈中弱,脈滑遲細,足脛部發冷,都是內虛夾陰證,怎麼可以發汗呢?如果三陰證,一開始脈陷,後來轉變為微浮的,是陰氣已盡,陽氣恢復,將要痊癒的徵兆。如果在春天或夏天發病發熱頭痛,而出現浮緊或浮緩的脈,不怎麼口渴的,稱作寒疫。如果脈雖然浮緊,但是發病一開始就口渴,腹中脹滿不舒暢的,這是伏氣內發,而外邪又來侵襲。也有時候氣不正,
邪傷氣分脈浮者,此即時行之類也。
中脈者陽明少陽二經脈也,尺寸俱長為陽明長而有力為實熱,當解肌,
長而浮者尚兼太陽,宜發汗,長而數者為熱盛,雖係表證,不可用辛溫發汗,
止宜辛涼輕劑以解肌,若長而實大有力,大便祕結為胃實,可下之,
溫病熱病及時行疫癘,始發多有此脈切不可發汗,乃黃芩白虎之證也,
尺寸俱弦者少陽也,弦數為熱邪傳裏之候,弦而有力為邪實,如大便祕結不行,
宜大柴胡微利之,弦而浮兼太陽證,尚宜發汗,若弦而遲,
弦而小弦而微弱皆內虛有寒,宜溫之,溫病熱病及時行,脈弦脇痛,
白話文:
當邪氣侵犯氣分,脈象浮沉的,這種情況屬於流行病。
中脈指陽明經和少陽經的脈絡,寸口和關寸兩脈都長,屬於陽明經虛弱,脈有力則為實熱,應當疏散肌表。
脈象長而浮,還兼有太陽經的證狀,宜發汗治療。
脈象長而脈數,為熱盛,即使是外感表證,也不宜用辛溫的藥物發汗。
只能宜用辛涼的輕劑來疏散肌表。
如果脈象長而有力,大便不通,屬於胃實,可瀉下治療。
溫病、熱病及流行病,初期常有這樣的脈相,切不可發汗,這屬於黃芩白虎湯證。
寸口和關寸兩脈都弦緊,屬於少陽經。
弦緊而脈數,是熱邪傳裡。
弦緊有力,為邪氣實。
如果大便不通,宜用大柴胡微利通下。
弦緊而脈浮,兼有太陽經證狀,還宜發汗治療。
若弦緊而脈遲、弦緊而脈小、弦緊而脈微弱,都是內虛有寒,宜溫補治療。
溫病、熱病及流行病,脈弦,脇肋疼痛
俱宜小柴胡去參半加枳橘,弦盛有力加石膏知母,弦小無力,
仍用人參有嘔方可用半夏,即生薑亦當慎用也,然弦脈近乎緊脈,
冬得之為傷寒夏得之為傷風,以夏月風閉汗孔,當汗出而反無汗,
是以脈弦有似乎緊也,又傷寒寸口緊盛,而尺脈弦細浮數,
此為腎氣素虛慎不可用麻黃發汗,宜小建中和之,大抵弦脈雖居表裏之半,
然表多於裏,只宜和解不可攻下利小便也。
凡沈脈俱屬三陰,而有陰陽寒熱之別,
尺寸俱沈細者為太陰俱沈為少陰俱沈弦為厥陰若沈而滑,沈而疾沉而實,
皆以有力為實熱,為傳經熱邪,為陽證,分緩急攻下之,若沈而微沈而細,
白話文:
- 凡沈脈都屬於三陰,但有陰陽寒熱之分:
- 寸脈和尺脈都沈細的,是太陰病。
- 寸脈、關脈、尺脈都沈細的,是少陰病。
- 寸脈、關脈、尺脈都沈弦的,是厥陰病。
- 如果沈脈而且滑,沈脈而且快,沈脈而且實,都以有力為實熱,是傳經熱邪,是陽證,要分緩急來攻下。
- 如果沈脈而且微,沈脈而且細,
沈而弱但以無力虛寒,為直中陰經,或為壞證,詳微甚溫理之,或始本太陽病,
發熱頭痛而脈反沉者此雖曰太陽,而實見少之脈,故用四逆湯溫之,
若夫春夏溫病熱病,而見脈沈小微弱短濇者,此伏熱之毒,滯於少陰不能發出陽分,
所以身大熱而足不熱者,皆不救也,惟脈沈實而見陽明府實證者,急用承氣下之,
不可拘於陽病陰脈例也,若時行疫癘而見沉脈,為毒邪內伏,設無下證,
必無生理大抵沉脈最為關要,以決陰陽寒熱用藥生死在於纖毫得不仔細謹察乎。
夫脈沈細微緩,初起無頭痛,不發熱便四肢厥冷,腹痛嘔吐泄瀉踡臥沈默不渴,
白話文:
脈象沉而微弱,且伴有乏力、怕冷等症狀,可能是陰經病變,也可能是病情嚴重。需要仔細觀察病人的症狀,辨別是寒證還是熱證,以及是否由太陽病演變而來。
若病人發熱頭痛,但脈象反倒沉細,雖然看似太陽病,但實際上是少陰脈象,需要使用四逆湯溫陽救治。
至於春夏溫病熱病,若病人脈象沉細微弱,且短促無力,則可能是伏熱毒素滯留在少陰經,無法發散到陽分,導致身體發熱但腳部不熱,這種情況通常難以救治。
然而,若脈象沉實,且伴有陽明經實證,則需要急用承氣湯瀉下,不可拘泥於陽病陰脈的典型症狀。
時行疫病若出現沉脈,則可能是毒邪內伏,若沒有其他下瀉症狀,則需要謹慎觀察,因為沉脈是判斷病情的重要指標,可以幫助醫生判斷陰陽寒熱,並決定用藥和生死。
脈象沉細微緩,病初無頭痛發熱,但四肢冰冷,伴有腹痛、嘔吐、腹瀉、蜷臥、沉默、不渴等症狀,…
人皆識為陰證矣,至於脈浮而大,但按之無力,
發熱而戴陽渴欲漱水而不能嚥,煩躁時欲坐臥泥水中,此為陰盛格陽,
虛陽上膈之候,人皆不識,認作陽證,誤投寒藥即死,殊不知陰證,不分發熱,
不發熱,脈之浮沈大小,但指下無力重按全無者,便是伏陰,
急與薑附溫經回陽之藥,雖發熱頭痛表證雜出,只宜五積散一服,通解表裏之寒,
切忌發泄誤與發汗,則脈必緊數而發熱誤用涼藥,則脈轉緊盛而躁,
渴愈急也又有內外有熱其脈沈伏不數不洪,但指下沉濇而小急,
此為伏熱不可誤認虛寒,以溫熱治之是益其熱也,大法遲濇微弱可溫,
白話文:
大家都把這樣的症狀當成陰證。其實,脈象浮大,但按壓時無力;發熱,戴陽穴處發熱口渴,想漱水卻無法嚥下;煩躁不安,時常想坐或躺在泥水中。這些都是陰盛格陽,虛陽上膈的徵候,但一般人並不認識,誤認為陽證,投以寒涼藥物就會導致死亡。殊不知陰證分為發熱和不發熱。脈象的浮沉大小,只要指下按壓無力、重按全無,就是伏陰證。
這時應急用生薑、附子等溫經回陽的藥物。即使發熱頭疼等表證雜出,也只宜服用五積散一劑,通解表裡之寒。切忌發泄誤用發汗藥,則脈象必然緊數而發熱加劇;誤用涼藥,則脈象轉為緊盛躁動,口渴更加劇烈。
另外,有內外有熱,其脈象沈伏而不數不洪,但指下沈緩而微急。這是伏熱,不可誤認作虛寒,以溫熱方法治療,那樣只會加重其熱。大法是指脈象遲緩而微弱,可用溫藥。
浮盛洪緊可汗沉細滑實可下,虛細勿吐,遲弱勿下滑實勿汗沉實勿溫貴在辨脈施治,
謂上工矣。
至於結促代伏,皆為傷寒死生關捩并為詳識,夫脈來緩時一止復來,
謂之結此陰盛脈必有寒伏於中,故傷寒脈結,足冷腹中痛宜大建中湯,
又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謂之促,此陽盛脈必有熱結於裏,傷寒溫熱發斑發喘,
皆有是脈,大抵皆宜內奪,清理之後,其促漸退則生轉加則死,
又脈來無力動而中止不能自還曰代,雜見病之必死,
傷寒有寒邪水飲停畜而正氣內虛邪伏不解,
故有脈結代心動悸者主以炙甘草湯至於伏脈則有汗下溫解之殊,但初起頭痛發熱,
白話文:
脈象浮盛洪緊可用發汗法治療,沉細滑實可用瀉下法治療,脈象虛細不可用吐法,遲弱不可用瀉下法,滑實不可用發汗法,沉實不可用溫補法。重要的是辨別脈象,針對病症施予不同的治療。
達到這個水平,就被稱為上等的醫生了。
至於結脈促脈代脈伏脈這些脈象,都是傷寒病的生死關鍵,需要仔細辨別。如果脈搏來得緩慢,時而停頓又繼續跳動,稱為結脈。這是陰氣盛,脈中有寒邪伏藏的表現。患有傷寒結脈的人,腳冷、腹中疼痛,應當使用大建中湯治療。
如果脈搏來得急促,時而停頓又繼續跳動,稱為促脈。這是陽氣盛,脈中有熱邪結聚的表現。患有傷寒溫熱病,發出皮疹或喘息,通常會有這種脈象。一般來說,都應當使用內消的方法治療。在清理熱邪之後,促脈逐漸消退就表示病情好轉,加重就表示病情惡化。
如果脈搏來得無力,跳動後中止,不能自行恢復,稱為代脈。脈象中出現代脈,雜見其他病症,通常是致命的。
傷寒病患如果有寒邪、水飲停留,導致正氣虛弱,邪氣潛伏不解,就會出現脈結代,心動悸的症狀。可以使用炙甘草湯治療。至於伏脈,則有發汗、瀉下、溫解等不同的治療方法。不過在發病初期,頭痛發熱時,應當先使用發汗法治療。
或一手無脈或兩手俱伏者,庸工便謂陽證見陰脈之死候,
殊不知此因寒邪不得發越急,用麻黃湯汗之,若初起發熱頭痛方除已後,
厥逆無脈者陽厥也,小承氣湯主之,若初起不發熱無頭痛便厥冷吐利無脈者,
直中陰寒也,四逆湯溫之,若初起陽證至六七日或十餘日,
但服表汗藥而未曾攻下別無刑尅證候,
昏冒不知人事六脈俱伏此欲作戰汗而解也,當與熱薑湯助其作汗,
慎勿用藥若誤與湯劑反致變害也。
望而知之謂之神,見其色而知其病也,故傷寒家尤以察色為首務,察其色澤,
問其困苦,辨其聲音,更合之以脈類,無遁情矣,夫肝青象木脾土色黃赤屬心火,
白話文:
如果病人只有一隻手摸不到脈搏,或者兩隻手都摸不到脈搏,經驗不足的醫生就會認為這是陽證出現陰脈的死亡徵兆。
但其實這是因為寒邪沒有辦法發散,需要用麻黃湯發汗。如果病人剛開始發熱頭痛,症狀消退後,出現手腳冰冷、摸不到脈搏的情況,這就是陽厥,要用小承氣湯治療。如果病人剛開始沒有發熱頭痛,就直接出現手腳冰冷、嘔吐腹瀉、摸不到脈搏的情況,這就是中陰寒,要用四逆湯溫暖。如果病人剛開始是陽證,到了六七天或十多天,只服用發汗藥,沒有服用瀉下藥,也沒有其他不好的徵兆,只是昏迷不醒,六脈都摸不到,這是想要發汗解毒,應該用熱薑湯幫助發汗。要謹慎用藥,如果錯誤地服用湯劑,反而會導致病情惡化。
能夠憑藉觀察就能知道病情的,叫做神醫,能從病人的臉色判斷出疾病,所以傷寒學家最重視觀察病人的臉色。觀察病人的臉色,詢問病人的痛苦感受,辨別病人的聲音,再結合脈象,就能夠準確地判斷病情,沒有任何可以隱瞞的地方。肝屬木,顏色青;脾屬土,顏色黃;心屬火,顏色赤。
肺白腎黑,皆見於面青主肝藏風寒,青而黑者多寒痛青而白者多虛風也,陰寒極甚,
面與唇口青黑甚則舌卷縮,及夾陰傷寒少腹痛而面青俱宜急溫者也,若夫厥陰熱,
厥亦有唇面爪甲青紫而脈伏者,然細察之脈必附骨有力也,
面赤多熱而有表裏虛實之殊然,亦有陰極似陽者,太陽證頭痛發熱,
喘而面赤者為表證,若面色緣緣正赤,為陽氣怫鬱在表汗出不徹,
故也又熱病煩渴面赤脈洪大表裏俱熱也,陽明府實潮熱汗多面赤不大便者裏證也,
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為陰盛格陽夾陰傷寒,發熱頭痛面赤足冷,脈沈細,
或浮數無力按之欲散,為虛陽上浮,壞病汗下過多元氣耗散微陽失守皆面赤戴陽,
白話文:
**肺白腎黑:**面部發白,腎虛而寒。
**面青主肝藏風寒:**面部發青,多是因為肝氣鬱結,受風寒所致。青而偏黑,多伴有寒痛;青而偏白,多為虛寒。
**陰寒極甚,面與脣口青黑甚,則舌卷縮:**陰寒之證極為嚴重,面部和嘴脣發青發黑,舌頭也會捲曲。
**夾陰傷寒,少腹痛而面青:**夾陰傷寒,小腹部疼痛,面部發青,均應急用溫補之法。
**若夫厥陰熱,厥亦有脣面爪甲青紫而脈伏者:**厥陰證中也有熱證,脣面爪甲青紫,脈搏細小而隱伏。但細細體察,脈搏肯定附著於骨,有力。
**面赤多熱,而有表裏虛實之殊:**面部發紅多為熱證,但表裡虛實不同。陽證頭痛發熱,喘息而面赤,為表證;面微紅而正赤,為陽氣鬱積在表,汗出不暢所致。又熱病煩渴,面赤脈洪大,表裡俱熱;陽明實證,潮熱汗多,面赤而大便不利,為裡證。
**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為陰盛格陽:**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為陰盛格陽之證。夾陰傷寒,發熱頭痛,面赤足冷,脈搏沈細,或浮數而無力,按之慾散,為虛陽上浮。壞病汗下過多,元氣耗散,微陽失守,均會導致面赤。
並宜溫補下元,不可誤用寒藥,若午後面赤為陰火,
不可作傷寒治兩顴赤色如妝為陰火亢極雖愈必死也,面黃主濕黃而明者為濕熱,
黃而暗者為寒濕,黃而帶赤白者為欲愈,黃白不榮,而多蟹爪紋者為蟲積,
黃而澤者,為內傷畜血黃黑而槁者,
為食積黃而青黑者脾胃衰極為木勝土而水無制也,白主氣虛白而無神者傷寒大病後,
發汗過多,或畜血所致,黑主腎衰,傷寒顏帶黑青,為陰寒之色若久病焦黑者,
又為腎熱也,凡耳目口鼻黑氣枯夭者難愈,神庭黑氣如指者陰晦之色見於陽之正位,
卒死兆也,面慘不光,傷寒也面光不慘,傷風也,面如錦紋,陽毒也,面垢如油,
白話文:
宜溫補治療腎水不足,不可誤用寒涼藥物。
午飯後臉紅為陰火,不可當作傷寒治療。兩顴泛紅如胭脂般鮮豔為陰火過盛,即使痊癒也會死亡。
面黃主濕,黃而明亮為濕熱,黃而晦暗為寒濕,黃而帶赤白為將要痊癒,黃白不鮮明,有許多蟹爪般紋路為蟲積,黃而有光澤為內傷氣血瘀滯,黃黑而枯槁為飲食積滯,黃而青黑為脾胃衰竭,乃木勝土,水不能制約。
白主氣虛,白而無神為傷寒大病後,發汗過多,或因氣血瘀滯所致。
黑主腎衰,傷寒時臉色帶黑青,為陰寒之色。若久病後臉色焦黑,又為腎熱。
凡是耳目口鼻有黑氣、枯瘦衰弱者,難以痊癒。
神庭(額頭正中)有黑氣如手指般形狀,為陰晦之色出現在陽位,是死亡徵兆。
面容枯槁無光,為傷寒。面容光亮不枯槁,為傷風。面部有如錦緞般的紋路,為陽毒。面部骯髒油膩,為陰毒。
喘促多汗,足陽明中暍也,面垢生塵,灑然毛聳,手少陰中暑也,大率面帶黃者,
為脾土正色,病雖劇可治,若青黑赤白異常,而無黃色相參者,皆非吉兆也。
凡察病者目,以開目欲向明者為陽,閉目不欲向明者為陰,目疼屬陽明表證,
目赤為經絡熱盛,目瞑漱水鼻燥,為陽邪上盛,欲解必衂,
目黃而頭汗,將欲發黃,目不了了,為陽明府實若睛不和者少陰熱也,
目眩為痰因火運,眼胞微腫有水,目下灰色為寒飲,目白睛黃欲發癉也,
目宜視不能眴,或白睛黃,此誤發汗將欲衂也,目無精光者,
為腎氣素虛目正圓者痙不治,凡目暗,目瞪,目陷,目反直視戴眼反折,皆不治,
白話文:
呼吸急促、汗多,是陽明經中暑的表現;臉色灰暗,毛髮豎立,是少陰經中暑的表現。一般來說,臉色發黃是脾土的正常顏色,即使病情嚴重,也能治癒。如果臉色呈現青、黑、赤、白等異常顏色,而沒有黃色摻雜其中,就不是好兆頭。
觀察病情要看眼睛,眼睛喜歡朝著光亮的地方看,屬於陽性;眼睛不喜歡朝著光亮的地方看,屬於陰性。眼睛疼痛,是陽明經表證;眼睛發紅,是經絡熱盛;眼睛閉著,口乾舌燥,鼻子乾燥,是陽邪上盛,快要發病了;眼睛發黃,頭部出汗,快要發黃疸,眼睛看不清東西,是陽明經府實;瞳孔不正常,是少陰經熱;眼睛眩暈,是痰火上炎;眼皮微腫,有水腫,眼球下方呈灰色,是寒飲;眼白發黃,快要發黃疸;眼睛應該能夠正常視物,卻看不清楚,或者眼白發黃,這是錯誤地發汗導致快要發病了;眼睛沒有神采,是腎氣虛弱;眼睛正常圓形,卻不停地抽搐,是難以治療的病症;眼睛昏暗、眼球突出、眼窩凹陷、眼睛直直地向上看,眼瞼反折,這些都是難以治療的病症。
下後目閉為陰血受傷目反上瞪為陰氣上逆。
凡察病者鼻,若鼻頭色青,腹中冷痛者死,蓋厥陰肝木之青色,
挾腎水之寒威上徵於鼻,下徵於腹是為暴病,頃之亡陽而瘁死也,
其謂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見黑雖為腎陰之色,微黑且無腹痛,
但主水氣而非暴病也若黃黑光亮,而少腹脇痛或善忘如狂,又為畜血也,
謂色黃者,胸上有寒,穀氣不化,而有痰積也,謂色白者亡血設微赤非時者死,
白者肺之色,肺主上焦以行榮衛,榮不充鼻色白,故知亡血也,微赤為火色,
若非火令之時,加於白色之上,是火來尅金,故死,
黑為勞為房勞以火發於腎水之中,故不赤而反黑,其黑必枯燥,
白話文:
眼神向下且閉著,代表陰血受傷;眼神反向上翻瞪著,代表陰氣上逆。
凡是觀察疾病症狀的人,如果鼻頭顏色發青,腹部寒冷疼痛,這個人會死亡。因為厥陰肝木的顏色是青,夾雜著腎水寒冷的威勢,上到鼻部,下到腹部;這是突然發病,很快就會陽氣耗盡而死亡。
如果鼻頭顏色發黑,代表有水氣。雖然黑色是腎陰的顏色,但是黑色很淡,而且沒有腹痛,只代表有水氣,不是突然發病。如果黃黑而發亮,小腹和脇痛,或健忘如同瘋狂,這是積蓄血塊。
如果鼻頭顏色發黃,是胸中受寒,谷氣不消化,而有痰液積聚。如果顏色發白,是失血。如果淡紅色,而且不是在正常時間發生的,這個人會死亡。白色是肺的顏色,肺主上焦,行氣血。氣血不足,鼻色就白,所以就知道失血了。淡紅色是火氣的顏色,如果在不適宜火氣發作的時間,加在白色之上,那就是火來剋金,所以會死亡。
黑色代表虛勞,代表房事過度,使火氣發作於腎水之中,所以不會發紅而反發黑,這種黑色一定又乾又燥。
不似水氣之黑而光澤,瘀血之黑黃光亮也,赤為風者,由熱生風,風為陽邪故也,
黃者便難,以中焦熱燥,腸胃不潤是以便難,然必枯而不澤,若黃而鮮明者,
有留飲,留飲以津液不行,滯其穀氣,化熱而致黃也,又鼻孔乾燥而脈浮數者,
將欲衂,鼻鼾語言難出者為風溫,鼻鳴乾嘔者,
為傷風鼻痛為肺脾二經有風火,鼻柱散闊,為肺氣虛而有濕,鼻瘦枯黑,
為脾勞火旺無津,鼻上汗出如珠,為心脾痛極,鼻孔搧張為肺風,鼻如煙煤為陽毒。
凡察病者唇,以焦赤為脾燥熱,赤腫為胃濕熱,青黑為陰寒唇寒面青頭痛發熱,
為少陽陽明之邪熱傳太陰厥陰,唇口上下有瘡為狐惑,唇上燥裂為熱在肌肉,
白話文:
- **黑色:**不像水氣的黑色是光澤的,也不像瘀血的黑色是黃亮的。
- **紅色:**因熱而生的風邪,風邪屬於陽邪。
- **黃色:**大便困難,因為中焦熱燥,腸胃不潤所致。但是大便一定是乾燥、沒有光澤的。如果大便黃而鮮明,說明有體內有積液停滯,積液阻滯了食物運化,化熱後而導致大便發黃。
- **鼻孔乾燥,脈搏浮數:**即將發熱。
- **鼻鼾語言難出:**風溫。
- **鼻鳴乾嘔:**傷風鼻痛,因為肺脾二經有風火。
- **鼻柱散闊:**肺氣虛弱,有濕邪。
- **鼻瘦枯黑:**脾勞,火旺無津。
- **鼻上汗出如珠:**心脾痛極。
- **鼻孔扇張:**肺風。
- **鼻如煙煤:**陽毒。
- **觀察脣部:**焦赤色:脾臟燥熱。赤腫色:胃部濕熱。青黑色:陰寒。脣寒面青頭痛發熱:少陽陽明之邪熱傳入太陰厥陰。脣口上下有瘡:狐惑。脣上乾燥裂開:熱在肌肉。
鮮紅為陰虛火旺,淡白為氣虛,淡而四遶起白暈為驟亡血,
唇齒焦黑為燥屎衝膈雖急下之多不可救,若唇吻反青環口黧黑,張口如魚,
出氣不復唇口動顫不止及人中反者,皆死證也。
凡察病者口,以口苦為少陽膽熱,木從火化也口甘為脾土濕熱而津液上乘,
稼穡作甘也,口淡為胃中虛熱,胃為一身之主,淡為五味之本也,
口作酸為肝熱乘脾,曲直作酸也,口作鹹為腎衰虛熱上乘,口中常覺血腥為肺氣傷,
口不和者不知味,為內傷津液口不仁者不和澤為外感客邪口燥咽乾為熱傳少陰證,
煩渴欲飲水小便不利,為太陽犯本,水入即吐為水逆,渴欲飲水壯熱自汗,
白話文:
嘴脣鮮紅色表示陰虛火旺;淡白色表示氣血不足;淡色而四周圍繞著白暈,表示突然失血過多。
嘴脣和牙齒燒焦發黑,表示燥熱之便阻塞膈膜,即使緊急排便也無法挽回性命;如果嘴脣反而發青,嘴周發黑,張著嘴像魚一樣,呼吸不暢,嘴脣和嘴巴不停顫動,以及人中反陷的人,都是死亡的徵兆。
觀察病患的嘴巴,如果感到苦味,表示少陽膽熱,因為五行中木生火;感到甘甜,表示脾胃濕熱,津液上蒸;感到淡而無味,表示胃中虛熱,胃為全身之主,淡味為五味之本;感到酸味,表示肝熱侵犯脾胃,肝屬曲直,酸味主曲直;感到鹹味,表示腎氣衰弱,虛熱上蒸;口中經常感覺到血腥味,表示肺氣受傷;口內感覺不協調,無法辨別味道,表示內傷津液受損;口內沒有知覺,不津潤,表示外感風寒之邪;口乾咽燥,表示熱邪傳入少陰部分,感到煩渴想喝水,小便不利,表示太陽經受邪侵犯;水一入口就吐出來,表示水液逆行;感到口渴想喝水,發高燒並自出汗,表示氣虛熱衰。
為陽明府熱漱水不欲嚥而目瞑鼻燥為畜血,
漱水不欲嚥而目赤厥寒為陰躁,口傷爛赤為陽厥,口難言為血少,
口噤咬牙瘈瘲為發痙也。
凡察病者耳,以耳聾胸脇痛寒熱口苦為足少陽證耳鳴及痛手少陽厥陰火也,
若耳輪乾枯而黑者,為腎敗也,若耳中策策痛,而耳輪黃者為黃耳類傷寒也,
又重發汗,又手冒心而耳聾者,陽虛也與少陽經之耳聾迥別。
凡察舌上胎色,另具辨舌論中,其有舌本強鞭為痰舌短囊不縮為宿食,
舌脹大滿口為龍火燔灼,此最為急候,即宜砭之,
舌深三稜紫者為裏熱舌色淡白為裏寒舌栝萎者為心氣耗絕也。
白話文:
陽明府熱:漱口時不想吞水,並且閉目、鼻乾,這是蓄血的徵兆。
陰躁:漱口時不想吞水,並且眼睛發紅、氣虛發冷這是陰躁的徵兆。
陽厥:嘴巴潰爛發紅。
血少:口齒不清,說話困難。
血痙:嘴巴緊閉,咬牙切齒,抽搐痙攣。
耳部症狀:凡是觀察耳朵疾病的,如果耳聾,胸脅疼痛,發熱,口中發苦,是足少陽證;如果耳鳴且疼痛,手少陽厥陰經有火氣;如果耳廓乾枯發黑,是腎臟虛衰;如果耳中疼痛,耳廓發黃,可能是傷寒引起的黃耳病;如果再次發汗,並且手心中發熱,耳聾,這是陽虛,與少陽經的耳聾不同。
舌部診斷:凡是觀察舌胎顏色,另有專門的舌診論述;如果有舌根僵硬、鞭狀,這是痰飲;如果舌頭短小,舌苔不收縮,這是宿食;如果舌頭腫脹大滿口,這是龍火灼燒,這是最危急的徵候,需要馬上放血治療;如果舌頭深紫且發黑是內熱;如果舌色淡白是內寒;如果舌頭乾枯萎縮是心氣耗竭。
凡察病者身,以輕易轉側而熱者為陽,若肢體骨節疼痛為表證,
以沉重難移動而寒者為陰,若腹痛自利厥逆,宜溫經,然中濕亦主身重痛,
濕痹則身痛關節不利風濕,則身痛而腫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
汗出惡風而不欲去衣,若少腹鞭痛小便不利為溺濇,小便利者為畜血腹痛,
自下衝上者火也,從上轉下趨少腹者寒也,氣從少腹上衝者,陰火也,
從左脇上衝者肝火也,大抵足寒厥者,陽虛也厥而發熱者熱厥也,
臂多青脈者脫血也,背熱手背熱者,外感也腹熱手心熱者內傷也,背微惡寒者,
陽微不能勝陰也,渾身惡寒傷寒也自汗身重,鼻鼾多睡,風溫也,內潤筋惕,
白話文:
觀察病人身體狀況,如果輕易轉動身體並且發熱,屬於陽證;如果四肢關節疼痛,屬於表證。
如果身體沉重難以移動並且發冷,屬於陰證;如果腹痛、腹瀉、昏厥,需要溫經治療。不過,中濕也會導致身體沉重疼痛,
濕痹會導致身體疼痛、關節僵硬,風濕會導致身體疼痛、腫脹、關節疼痛難忍,難以彎曲伸展。
出汗怕風,不想脫衣服,如果下腹部疼痛、小便不利,屬於溺閉;小便量少,屬於蓄血腹痛。
從下往上衝的是火,從上往下趨向下腹部的是寒,氣從下腹部往上衝是陰火,
從左脇往上衝的是肝火。一般來說,腳冰冷發麻屬於陽虛,發冷發熱屬於熱厥。
手臂青筋暴露屬於脫血,後背和手背發熱屬於外感,腹部和手心發熱屬於內傷,後背微微發冷屬於陽氣不足,不能抵禦陰邪。
全身發冷屬於傷寒,自汗、身體沉重、鼻鼾、嗜睡屬於風溫,內潤筋惕,.....
汗下虛也,手足瘈瘲虛而有風也,額上及手足冷汗,陰毒也,
身目俱癉病也身如蟲行,表虛也若頭傾視深,循衣撮空冷汗黃形體不仁,乍靜乍亂,
皆不治也。
凡察病者足,以初起手足俱冷者為陰寒,宜四逆薑附溫之,初起但足冷而手不冷,
身體發熱,頭或痛或不痛,便是夾陰,須用五積再造選用,不可用發汗攻下之劑,
亦不可用小柴胡,以中有黃芩苦寒故也,若是內傷陽氣虛人,
須從東垣補中益氣去升麻柴胡,加炮薑半夏桂枝,溫中為務,又夏暑病濕溫人,
必足冷手溫,多汗妄言,宜蒼朮白虎合五苓散,不可誤認夾陰,而用五積四逆,
白話文:
出汗但不發燒,這是虛症。手腳麻痺,這是虛症加上有風氣。額頭和手腳有冷汗,這是陰氣毒性所致。
身體和眼睛都生病了;如果身體像蟲子在爬,這是表虛;如果頭歪著看得很深,拉著衣服縮成一團,有冷汗,面色發黃,身體麻木不仁,忽而安靜忽而煩躁不安,這些都難以治癒。
凡是診治疾病,首先看足部。如果是剛開始時手腳都冷,這是陰寒證,應當服用四逆湯、乾薑附子湯溫熱治療。如果是剛開始時只有腳冷而手不冷,身體發熱,頭部或是疼痛或是不疼,這是夾陰證。應當選用五積散、再造散,不可使用發汗、攻下的藥劑。也不可使用小柴胡湯,因為裡面含有黃芩,性味苦寒。如果是內傷導致陽氣虛弱,應當按照東垣老人補中益氣湯的方子,去除升麻、柴胡,加入炮製薑、半夏、桂枝,溫中為主要治療方針。另外,夏季暑熱導致濕熱內溫的人,一定會出現腳冷手熱,多汗胡言亂語的症狀,應當使用蒼朮白虎湯結合五苓散治療。不可誤認夾陰證,而使用五積散、四逆湯。
反助熱益病也,亦有病手逆冷,而兩足熱厥如火者,此陰氣衰於下,陽氣衰於上,
陰陽否隔之兆也,若初起於腳膝軟弱,或足脛赤熱腫痛當從腳氣治之。
凡察病者,以清朗如平日者吉,聲重鼻塞者,傷風也,聲如甕中出者,
中濕也言遲者,風也,言驟者,火也聲瘖不出而欬者,水寒傷肺也聲啞如破而欬者,
客寒裏熱也,驟然聲瘖,而咽痛如剌,不腫不赤,不發熱,二便利者,陰寒也,
驟然聲瘖,而赤腫脹閉或發熱便祕者,龍火也喘逆煩亂讝語者,
邪氣實也鄭聲者,精氣奪也少氣不足以息者,氣虛也,言遲緩而懶怯者,
內傷也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此病在厥陰陰主靜,
白話文:
反過來助長熱氣使病情加重。也有患者手部冰冷,而雙腳卻像火燒般炙熱的,這是陰氣衰弱於下,陽氣衰弱於上的徵兆,也就是陰陽不調的現象。若是症狀最初出現在腳膝軟弱,或足脛赤熱腫痛,應當從腳氣方面治療。
觀察病情時,如果患者聲音如平日般清朗,預後算好。如果聲音沉重且鼻塞,是受風寒;如果聲音像從甕中發出,是中濕;說話遲緩的是受風;說話急促的是受火;聲音不出而有咳嗽的,是水寒傷肺;聲音嘶啞如破且有咳嗽的,是外寒內熱;突然失聲,而且咽喉刺痛,沒有腫脹、發紅、發燒,二便通暢的,是陰寒;突然失聲,而且咽喉赤腫脹閉,或發燒、便祕的,是龍火;喘氣急促、煩躁不安、胡言亂語的,是邪氣充盛;聲音尖銳的,是精氣被奪;氣息短促,不足以呼吸的,是氣虛;說話遲緩而懶散畏怯的,是內傷;病人說話聲音微弱,喜歡驚呼的,是骨節之間病變,這種病屬於厥陰,因為陰主靜。
故也語言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此病在太陰肺主氣,故也其聲啾啾然細而長者,
頭中此病病在巨陽,巨陽與少為表裏,腎在聲為呻,其聲起自下焦,
故也已上諸證雖非盡屬外感,然傷寒家悉宜辨晰庶無謬治之失診病首宜識之。
舌胎之名,始於長沙以其邪氣結裏,若有懷故,謂之胎寒之邪表,
則胎不生邪熱傳裏,則胎漸生自白而黃,黃而黑,黑甚則燥裂矣,
要以滑潤而白者為表邪灰黑濕潤無胎為陰寒灰黑薄滑為夾冷食,
皆不可用寒涼攻下之劑,然中暑夾血,多有中心黑潤者又不可拘於上說也,
若黃黑灰色而乾燥紋裂者為熱極,萬無虛寒夾血之理,惟屢汗下,
白話文:
因此,說話聲音低沉模糊不清的,是心膈之間有病,這個病在太陰肺,肺主氣,所以聲音才會像鳥叫一樣細長。
頭部有病,則病在巨陽,巨陽與少陽是表裏關係,腎在聲音中表現為呻吟,這種聲音來自下焦。
上述各種症狀雖然不全是外感,但傷寒學家都應該辨別清楚,以免誤治,診病首要就是識別它們。
「舌胎」這個名詞,起源於長沙,因為邪氣結聚在裏,像是懷有東西,就稱為「胎」。寒邪在表,則胎不會生;熱邪傳入裏,則胎逐漸出現,由白變黃,黃變黑,黑得厲害就會乾燥裂開。
舌苔滑潤而白的,是表邪;灰黑濕潤無胎的,是陰寒;灰黑薄滑的,是夾食寒涼;這幾種情況都不可以用寒涼攻下的藥物。但是中暑夾雜血瘀的,舌苔多半是中心黑潤,又不能拘泥於上面的說法。
如果舌苔是黃黑灰色而且乾燥裂紋的,那是熱極了,絕不可能是虛寒夾雜血瘀,只可能是多次出汗、下瀉造成的。
舌雖乾而有微薄胎,卻無燥裂芒刺,此為津耗亡,不可誤認實去攻之,
攻之必致不救也,金鏡三十六治法,
舉世宗之又觀舌心法一百三十七圖條分縷析辨證,
最詳間論紅為瘟熱紫為酒毒黴醬色為夾食,
藍為肝藏純色迥出前人未備所嫌舍本逐末未免繁紊,使人無提綱挈領處,
故余括其捷要分條辨論於左。
如白胎者,邪傷氣分肺主氣而色白又主皮毛,故凡白胎猶帶表證,
仲景以為胸中有寒止宜和解用攻下,攻下必致結痞變證不測,
若溫病熱病一發便壯熱昏憤躁渴舌正赤而有白滑胎,即當用白虎湯汗之疫初起,
舌上白胎如積粉者,達原飲解之,若傷寒邪入胃府,則白胎中黃邪傳少陰,
白話文:
舌頭雖然乾燥卻有一層薄薄的舌苔,但沒有乾裂或芒刺,這是身體津液耗損的徵兆,不能誤認為實熱而攻之。
如果攻之,必定會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在《金鏡錄》的三十六種治法中,舉世公認。
《舌心法》一書中共有 137 幅圖,條分縷析地辨別證候。
書中詳細地討論了紅色舌苔表示瘟熱,紫色表示酒毒,黴醬色表示夾食,藍色舌苔表示肝藏純色,這些論斷前人未曾提及。
但《舌心法》一書的缺點是捨本逐末,論述繁瑣,讓人難以把握重點。
因此,我將其要點歸納如下,條列辨論。
比如舌苔呈白色,表示邪氣傷及氣分,肺主氣而色白,又主皮毛。因此,凡是白色舌苔,都表明還有表證。
仲景認為,如果胸中有寒,宜用和解法,而使用攻下法,必定會導致痞結,使病情變幻莫測。
如果溫病熱病剛發作,就出現壯熱、昏悶、煩躁、口渴,舌質發紅而有白色滑苔,當用白虎湯發汗治療,這是疫病的初期表現。
如果舌上白苔如堆積的粉末,可用達原飲來治療。如果傷寒邪氣進入胃府,則白苔中出現黃色,說明邪氣傳到了少陰。
則白中變黑若純色為一經證,邊與中間兩色,俱傳經證若從根至尖直分兩路者,
是合病與夾陰舌也,合病則白中兼兩路,黃夾陰則白,兼兩路中黑潤及灰色也,
從根至尖,橫分兩三截胎色者是併病舌也,故尖白根黃尖白根黑及半邊胎滑者,
雖證不同皆屬半表半裏,白胎多而滑黃黑胎少者表證多也尚宜和解,
黃黑胎多而白胎少或生芒刺黑點乾燥者,裏證多也必下無疑,
雖中心黃黑而滑潤邊白者,此為表證未盡傷寒,則大柴胡兩解之,溫熱時疫,
則涼膈散或白虎合承氣攻下之,又傷寒壞病,雖白而厚,甚燥裂者,此為邪耗津液,
宜小柴胡稍加芒硝微利之純白滑胎,為胃虛寒飲結聚膈上之候,每於十三四日,
白話文:
舌苔由白轉黑,如果顏色均勻,稱為「一經證」。舌苔邊緣和中間出現兩種顏色,均代表經證。如果舌苔從舌根到舌尖直線分為兩條路,
代表「合病夾陰舌」。合病舌苔呈現白色,夾雜兩條路。黃夾陰舌苔呈現白色,夾雜兩條路中帶有黑色和灰色的潤澤色。
從舌根到舌尖橫向分為兩三段胎色的,是「併病舌」。因此,舌尖白色而舌根黃色、舌尖白色而舌根黑色、以及舌苔一半光滑一半胎色的,
雖然證狀不同,但都屬於「半表半裡」。白色胎色多且光滑,而黃色或黑色胎色少的,代表表證多。此時適宜使用和解的方法治療。
黃色或黑色胎色多,而白色胎色少,或出現芒刺、黑點、乾燥的,代表裡證多。此時必須採用攻下治療。
雖然舌苔中間黃色或黑色,但光滑,旁邊是白色,代表表證未盡,傷寒證。此時應使用大柴胡湯兩解。溫熱時疫證,則使用涼膈散或白虎湯合承氣湯攻下。
另外,傷寒敗壞病證,雖然舌苔是白色的,但很厚,非常乾燥裂開的,代表邪氣耗傷津液。此時適宜使用小柴胡湯,稍加芒硝輕微通利。純白色而光滑的胎色,代表胃虛寒,飲液結聚在膈上。常常發生在十三四日左右。
過經致變,不可泛視也一種白厚胎,如煮熟色到底不變者,必裏挾寒物留滯不散,
致脈伏不出,乃心脾氣絕,肺氣受傷也,慎不可下宜,
枳實理中湯熱甚合小陷胸主之,至於能食自利,而白胎滑者,為藏結,難治也,
黃連湯連理湯備急丸選用間有得生者。
黃胎者陽明府實也,黃濕而滑者,為熱未盛結尚未定不可便攻攻之,必初鞭後溏也,
冬時宜確守此例,俟結定乃攻,不得已,大柴胡微利之若在夏月,
一見黃胎便宜攻下以夏月伏陰在內,多有下證最急胎不燥者,不可泥也,
白話文:
經過長時間的變化,不可隨意觀察。一種胎便厚實,顏色像煮熟一樣,始終不變化的,必定是因為裏面夾雜著寒邪,滯留而不散。
導致脈搏隱伏不出,是因為心脾之氣衰竭,肺氣受到損傷。謹慎不能用瀉下之法來治療。
枳實理中湯對於熱盛而小陷胸的證狀很適合。至於已經能夠自己進食通便,而胎便白色且滑的,是屬於積聚在臟腑,難以治療的。
黃連湯、備急丸選用,有時候可以得到生機。
黃色胎便表示陽明經實熱。黃色濕潤而滑的,表示熱邪尚未盛結,不能急於攻下,否則必定會先便祕,然後腹瀉。
冬天的時候應該嚴格遵守這個原則,等到積結確定以後再攻下。不得已的時候,可以用大柴胡湯稍稍通利一下。如果在夏天的時候,
一見到黃色胎便就應該攻下。因為夏天的時候,伏陰在內,容易出現下痢的證狀。最急迫的時候,胎便不乾燥的,不能拘泥。
若黃而燥者,熱已盛峻下無疑黃而生芒刺黑點者,為熱勢極黃而瓣裂者,
為胃液乾下證尤急也,諸黃胎昏屬胃熱分緩急輕重下之,有種根黃而鞭,
尖白而中不甚又乾,亦不滑短縮不能伸出讝妄煩亂者,
此痰挾宿食占據中宮也,大承氣加生薑半夏主之,有舌色青紫而胎,
卻黃厚甚則紋裂,但覺口燥舌仍不乾者,此陰證夾食也,脈或沈細而伏或虛大而濇,
按其心下或臍旁鞭痛而時失氣者,急宜大承氣另煎生附子佐大黃下之,若脈虛大者,
黃龍湯下之,熱極煩躁者,更加生地麥冬夏月尤宜,若冬時陰證夾食,
而舌上胎黃不燥者,宜用附子理中合小承氣下之,大抵舌有積胎,
白話文:
如果舌頭發黃又乾燥,代表熱症已經很嚴重,必須馬上瀉下。舌頭發黃並長出芒刺和黑點,表示熱症已經非常嚴重。舌頭發黃並出現裂痕,代表胃液乾燥,情況非常危急。所有舌頭發黃、神智不清的病症,都是胃熱引起的,需要根據情況輕重緩急來處理。如果舌頭根部發黃,舌尖發白,中間部分不濕潤,舌頭又短又縮,伸不出來,患者還神志不清,胡言亂語,這是痰濕阻滯中焦導致的,可以用大承氣湯加生薑、半夏治療。如果舌頭呈現青紫色,並且舌苔發黃、厚實,甚至出現裂痕,但患者只感覺口乾,舌頭不乾燥,這是陰證夾雜食積導致的,脈象可能沉細而伏,或虛大而滑,按壓心窩或臍周圍疼痛,且時常氣短,需要用大承氣湯加生附子輔助大黃瀉下。如果脈象虛大,可以使用黃龍湯治療。如果患者熱症嚴重,煩躁不安,可以加生地、麥冬,夏天尤其要使用。如果冬天出現陰證夾食,舌苔發黃不乾燥,可以用附子理中湯合小承氣湯治療。總而言之,如果舌頭上有積苔,都需要根據不同的症狀來對症下藥。
雖見陰象亦虛中有實急攻下無疑,但下法與尋不同耳,又中宮有痰飲水血者,
多不燥,不可因其不燥而延緩時日致誤也,凡溫病熱病,稍見黃白胎,無論燥潤,
即宜涼膈雙解時行疫癘,稍見白胎即宜白虎達原,
若見黑黃無論乾濕大承調胃急奪無疑。
黑胎者少陰腎色也,若五六日後熱傳少陰,水乘火位亢極之火不為水衰,
反兼水化如火過炭黑是也,始因表證失汗致邪入裏而傳少陰下之則愈,
然有屢下熱不減,胎不退者,此必宿食留滯於中宮也,
宜黃龍湯加炮薑川連有誤用汗下太過津液枯竭而胎燥黑者此為壞病,
須量人虛實為治,虛者其胎必薄而潤,生脈散合附子理中實者,
白話文:
雖然症狀上出現虛象,但實際上卻有實質病邪,需要迅速攻下。但是,這裡所用的攻下方法,與一般的攻下法有所不同。
如果中焦有痰、飲、水、血的情況,一般不會出現乾燥的症狀。但不能因為沒有乾燥症狀,就延誤時機,導致誤診。凡是溫病、熱病,如果稍微出現黃白胎,無論是否伴有乾燥,都應該涼膈雙解。如果出現時行疫癘,稍微出現白胎,就應該使用白虎湯來達原。如果出現黑黃胎,無論是否乾燥,都應該使用大承氣湯來調胃,迅速攻下。
黑胎是少陰腎色的體現。如果在發熱五六天後,熱邪傳入少陰,水勢旺盛,導致火熱亢盛,這種火熱不因水勢衰弱而減弱,反而會像水火交融,化為炭火一樣呈現黑色。這是因為開始的時候,表證失汗,導致邪氣入裡,傳入少陰所致。這種情況下,攻下治療才會見效。
但是,有時候會出現反覆攻下,熱度不減,胎氣不退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宿食停滯在中焦所致。這時,應該使用黃龍湯,並加入炮薑、川連。如果誤用了汗下法,導致津液枯竭,而胎氣乾燥發黑,則屬於壞病。這種情況下,需要根據患者的虛實情況進行治療。虛證患者的胎氣一般薄而潤,可以使用生脈散合附子理中湯。實證患者的胎氣一般厚而乾,可以使用白虎煎或承氣湯。
其胎必厚而乾生脈散合黃連解毒,一則陰虛陽亢一則陽虛陰亢,不可不審,
熱勢盛劇則黑胎上生芒刺,及燥裂分隔瓣者,
須用青布蘸薄荷湯拭潤更以薑片刮去芒刺,撅起隔瓣看刺下瓣底,色紅者可治,
急下之,若俱黑者不治又黑胎腐爛者,為心腎俱絕,舌黑而卷縮者肝絕,
皆不可治舌黑及灰或黃,而發疱生蟲腐爛,雖為濕熱,亦屬肝傷,
俱為危候又中間一路潤黑燥胎,兩邊或黃或白者兩感舌也邊黃則調胃承氣,
邊白則大柴胡下之,若中間一路黑滑薄胎兩邊白滑此表裏俱虛,
胃中雖有留結急宜附子湯溫之,凡黑胎多凶,黑而乾燥或芒刺瓣裂,
白話文:
胎相厚而乾,應合用生脈散加黃連解毒,一者為陰虛陽亢,一者為陽虛陰亢,不可不審慎辨別。
若熱氣勢盛劇烈,胎相發黑,表面生出芒刺或乾燥龜裂分隔成瓣,
須用青布蘸取薄荷湯擦拭潤澤,再用薑片颳去芒刺,撬開隔開的瓣,觀察芒刺下的瓣底,顏色發紅的尚可救治,
立即瀉下。若全部發黑,則難以救治。若胎相發黑且腐爛,則為心腎俱絕。舌頭發黑且卷縮,則為肝絕,
皆不可救治。舌頭發黑或青灰或黃色,並出現水皰、生蟲或腐爛,雖屬濕熱,但也是肝臟受損,
均為危急之症。若中部一路潤黑乾燥,兩邊或黃或白,則為兩感。舌邊發黃,則調理脾胃,瀉下承氣。
舌邊發白,則用大柴胡瀉下。若中部一路發黑、胎相薄滑,兩邊發白並滑潤,則為表裡俱虛,
胃中雖有阻滯,亦應急用附子湯溫補。凡胎相發黑者,多為凶兆。發黑而乾燥或生出芒刺、裂瓣,
皆為實熱急宜下奪黑薄濕潤,或兼白滑者,皆為陰寒,急當溫經也一種中黑而枯,
或略有微刺色,雖黑而無積胎,舌形枯瘦而不甚赤,其證煩渴耳聾,
身熱不止大便五六日或十餘日不行,腹不鞭滿,按之不痛神識不昏,晝夜不得睡,
稍睡或呢喃一二句,或帶笑或歎息此為津枯血燥之侵,
急宜炙甘草湯或生料六味丸換生地合生脈散加桂滋其化源庶可,
或生誤與承氣必死誤與四逆亦死,凡舌胎或半黃半黑或半黃半白或中燥邊滑,
或尖乾根潤皆傳併之邪,寒熱不和之候,
大抵尖黑稍輕根黑至重黃黑宜大承兼白者宜涼膈散分緩急下之,若全黑為死現溫覆,
白話文:
凡是實熱之症,急須下瀉黑而濕潤之宿便,或者兼有白而滑膩之宿便。而若舌苔為陰寒之表現,則急當溫補經脈。
有一種中黑的舌苔,但舌體枯瘦,或者略有微刺之色,雖然舌苔黑,但無積聚的舊宿便,舌形枯瘦而不甚赤。其症狀為煩渴、耳聾,身熱不止;大便五六日或十餘日不行,腹中不脹滿,按之不痛;神識不昏,晝夜不得入睡;稍有睡意,或呢喃一二句,或帶笑或歎息。此為津液枯竭、血液燥結所致。
急宜用炙甘草湯或生料六味丸,換用生地黃合生脈散加桂枝,滋補其化源方可。或誤與承氣湯,必死;誤與四逆湯,亦死。
凡舌苔或半黃半黑,或半黃半白,或中部乾燥而邊緣濕潤,或尖端乾燥而根部濕潤,皆為邪氣傳併,寒熱不和之候。
大抵尖黑稍輕,根黑至重;黃黑宜用大承氣湯;兼有白色者宜涼膈散分緩急下之。若全黑者為死證,應溫覆。
多致中黑邊極紅潤,脈必虛大急用白虎湯清之,虛者加人參竹葉,
如更誤認陰寒而與熱藥必致煩燥不救也,夏月中暑,多有黑舌黑而中乾者,
白虎湯無疑黑而滑,或邊白者必夾寒食古法用大順散,然不若理中合小陷胸最當,
若直中少陰真寒,始病不發熱,舌心便黑色非由白黃變化,
其舌雖黑而滑舌亦瘦小此真藏寒必厥冷自利嘔吐脈沈遲四逆附子輩急溫之,
稍緩則不可救。
灰黑舌者,足三陰互痛如以青和入黑中則為灰色也,然有傳經直中之殊,
蓋傳經熱邪始自白胎而黃,黃而灰黑或生芒刺,黑點紋裂乾燥,不拘在根在尖,
俱宜攻下泄熱有淡灰色中起深黑重暈者乃溫病,熱毒急用涼膈雙解治之,
白話文:
如果舌頭上出現黑邊且發紅,脈象虛弱有力,應該使用白虎湯來清熱解毒。虛弱的人可以加入人參和竹葉。
如果誤認為是寒症而使用溫熱藥物,會導致煩躁不安,無法救治。在夏季中暑時,常會出現舌苔發黑且乾燥的情況,這時使用白虎湯來治療。
如果舌苔發黑且光滑,或者邊緣發白,通常是寒食症狀。古法使用大順散,但不如理中湯合小陷胸湯更有效。
如果直接中風少陰真寒,發病時不發熱,舌尖發黑,不是由舌苔發白或發黃轉變而來,而且舌苔發黑但光滑,舌體瘦小。這是真正的寒藏症,會有手腳厥冷、自發利尿、嘔吐等症狀,脈象沈緩而遲,必須使用附子等溫補藥物緊急溫暖體內陽氣,否則病情會惡化。
舌苔發灰者,是足三陰經互痛。如果在黑色中帶有青色,則為灰色。但要區分是經絡傳熱還是直接受寒。
如果經絡傳熱,邪氣會從舌苔發白開始,逐漸轉為黃色,再變成灰色或黑色,或出現芒刺、黑點、紋裂、乾燥等症狀,不論舌苔在舌根或舌尖,都應瀉下熱邪。
如果舌苔發淡灰色,中間出現深黑色重暈,則為溫病,熱毒較急,需要使用涼膈雙解湯來治療。
熱毒內傳一次,見暈一重傳二三次,見二三重也,若見三重者不治,
若直中三陰始病無躁熱便見灰色舌潤無胎,更不變別色者,
此必內夾寒食及冷痰水飲或畜水如狂等證,當隨證治之,又有感冒夾食屢汗下,
消導二便已通,而古上灰黑未退,或濕潤或雖不濕亦不乾燥者,
不可因其濕而誤認寒妄投薑附亦不可,因其不潤而誤與硝黃,此因汗下過傷津液,
虛火上炎所致,其脈必虛微少力治宜救陰為急雖無心悸脈代,當用炙甘草湯主之,
有生地阿膠麻仁麥冬之甘潤,可以滋陰潤燥,蓋陽邪亢盛,則用硝黃以救陰,
白話文:
熱毒內傳 一次傳染,會出現暈倒一次;傳染兩三次,會出現暈倒兩三次;如果出現暈倒三次,則無法治療。
直中三陰 發病初期沒有發熱症狀,立即出現灰色的舌苔,舌苔濕潤沒有舌苔的顏色,而且不會變色。
內夾寒食及冷痰水飲 這一定是內有寒食、冷痰、水飲或積水如狂等症狀,應根據症狀進行治療。
感冒夾食屢汗下 兩便已經通暢,但是舌苔還是灰黑色,可能是濕潤或雖然不濕潤也不乾燥。
不可妄投藥物 不能因為舌苔濕潤而誤認為是寒症,而服用薑附;也不能因為舌苔不濕潤而誤用硝黃。這是因為汗下過度,傷及津液,虛火上炎所致。
治療方法 脈象一定會虛微無力,治療應該以救陰為急,即使沒有心悸或脈代,也應該用炙甘草湯為主。 炙甘草湯中有生地、阿膠、麻仁、麥冬,具有甘潤性質,可以滋陰潤燥。因為陽邪亢盛,所以用硝黃來救陰。
陰血枯涸,則宜生地以滋陰,可不辦乎。
紅色者,心之正色也,若紅極為溫熱之毒蘊於心胃及瘟疫熱毒內盛也,
右濕者不可便下解毒湯或白虎湯紅中有白胎者,更感非時之寒也,
桂枝白虎湯紅中夾兩路灰色胎者,
溫熱而夾寒食也涼膈加消導藥一二味紅中有黑胎者,熱毒入少心陰也,
大承氣合白虎湯紅極有黃黑芒刺者,熱毒府也,
調胃承氣湯紅極有紫黑斑及遍身發斑者,陽毒入心也,人參白虎湯加犀角黃連,
紅極而紋裂者,燥熱入肝也,大承氣加柴胡白芍,甚則加芩連坑爛者,濕熱入脾也,
白話文:
陰血枯竭,應當使用生地黃來滋補陰液,這是不容置疑的。
紅色是心的正色,如果紅色極深,表明溫熱之毒蘊藏在心胃,還有瘟疫熱毒內盛的情況。
如果濕邪較重,不能立刻服用解毒湯或白虎湯。紅色中帶有白色胎記的,表明有非時之寒。
桂枝白虎湯中紅色夾雜兩條灰色胎記的,表明溫熱同時夾雜寒食,可以添加一兩味涼膈藥和消導藥。紅色中帶有黑色胎記的,表明熱毒侵入少陰的心肺。
大承氣湯合用白虎湯,紅色極深,有黃黑芒刺的,表明熱毒入於府舍。
調胃承氣湯中紅色極深,有紫黑斑點,遍身發斑的,表明陽毒侵入心臟。可以用人參白虎湯,加犀角和黃連。
紅色極深,並且有紋路破裂的,表明燥熱侵入肝臟。可用大承氣湯,加柴胡和白芍,病情嚴重時,可以加芩連。坑爛的,表明濕熱侵入脾臟。
小承氣加芩連半夏白疱者,火氣燔灼也,三黃石膏去麻黃紫瘡者,
水氣鬱伏也,解毒湯,紅星者心包火炎也,
涼膈散一種柔嫩如新生望之似潤而燥涸殆甚者,為妄行汗下津液竭也多不治,
急宜生脈散合人參三白湯主之,舌痿不能動者,肝絕舌忽瘦而長心絕不治。
紫色者,酒後傷寒也,世俗庸愚往受寒不服湯藥用薑葱酒發汗未當,
而酒毒藏於心包多有此證,若純紫,或中間略帶白胎而潤者,宜葛根湯加石膏,
若紫中有紅斑或紫而乾黃紫而短縮俱宜涼膈散下之,
若全紫而乾如煮熟肝者死肝色也,其證必飲冷,脈必沈滑,此陽極似也,
白話文:
**小承氣湯加芩連半夏白芍:**火氣過旺,灼傷體內。
**三黃石膏湯去麻黃紫瘡:**水氣鬱結在體內。
**解毒湯,紅星:**心包有火氣發炎。
**涼膈散:**舌苔柔嫩如新生,看起來好像濕潤,但實際上已經極度乾涸。這是因為妄行發汗導致津液耗盡,多半難以醫治。應急用生脈散合人參,或三白湯來治療。
**舌痿,不能動:**肝臟衰竭。舌頭突然變瘦變長:心臟衰竭,無法醫治。
**舌苔紫色:**飲酒後受寒。民間偏方使用薑、蔥、酒來發汗是不正確的,反而會導致酒毒藏於心包,產生此證狀。
**如果舌苔完全紫色,或中間略帶白色的底色且濕潤:**宜用葛根湯加石膏治療。
**如果舌苔紫色中有紅斑,或紫色而乾黃、紫色而短縮:**宜用涼膈散治療。
**如果舌苔全紫,乾枯像煮熟的肝臟:**這是肝色,很可能是因為飲用冷飲,脈象一定沉滑,這是陽氣極盛的徵兆。
急用當歸四逆湯加酒大黃下之然多不救,大抵深紫而赤者,
是陽熱酒毒宜用苦寒解毒,若淡紫而帶青滑者是直中腎肝陰證急宜吳茱萸湯,
四逆湯溫之,然亦有中心生薄青紫胎,或略帶灰黑不燥不濕下證復急者,
此熱邪傷於血分也犀角地黃湯加酒大黃微利之。
黴醬色胎舌者,乃夾食傷寒也,食填太陰鬱遏不得發越,久之C6而成醬色也,
其證腹滿時痛者,桂枝湯加枳朴橘半,痛甚加大黃,因冷食不消加炮薑厚朴,
甚則調胃承氣加炮薑下之,如胃氣絕脈結代唇吊齒燥下利者死。
藍胎舌者,肝藏純色也,傷寒日久,屢經汗下失於調理致胃氣極心,
白話文:
急用當歸四逆湯加酒大黃來治療,但很多患者都救不回來。一般來說,舌頭顏色深紫而發紅的,是陽熱酒毒,應該用苦寒藥物來解毒;如果舌頭顏色淡紫帶青,而且表面光滑,這是直中腎肝陰證,應該急用吳茱萸湯。
四逆湯可以溫陽,但有些患者的舌頭中心會出現薄青紫色的胎,或者略帶灰黑色,不燥不濕,下證復發,情況很急的,這是熱邪傷於血分,應該用犀角地黃湯加酒大黃來微利。
如果舌頭顏色像黴醬一樣,那是夾雜著食傷寒證。飲食積滯,太陰受阻,不能發洩,時間久了就會變成醬色。
這種情況下,如果肚子脹滿疼痛,可以用桂枝湯加枳朴橘半,疼痛厲害就加大黃,如果因為吃冷食消化不良,可以加炮薑厚朴,情況嚴重就用調胃承氣湯加炮薑來治療。如果胃氣絕,脈象結代,嘴唇乾裂,牙齒脫落,腹瀉不止,就會死亡。
舌頭顏色發藍的,是肝藏的純色。傷寒病日久,多次汗下,沒有好好調理,導致胃氣極度虛弱。
火無氣脾土無依,則肺金不生,肝木無制,侮於脾土,故胎色如靛或兼身藍斑,
乃心脾肺三藏氣,絕於內也必死,如微藍色不甚深,或略見藍紋者,為木受金傷,
藏氣未絕,脈不沉不濇而微弦者,可治小柴胡湯加炮薑肉桂主之,舌之證類雖繁,
不外八種胎色,撮其大要,亦辨證之一助也。
傷寒表證宜汗,裏證宜下半宜和,膈熱宜湧陰寒宜溫,此大法也然其人真氣素虛,
或有宿食者,更宜斟酌陶尚文云陽病宜汗宜下真氣衰,
汗之亡陽下之多脫陰病宜溫宜補,真氣衰則客熱便生,苟非宿諳,不無妄治之失,
因彙宜禁法如左。
宜汗太陽脈浮緊盛。人迎盛於氣口。諸脈浮緊而數。頭疼體痛。腰背痛強。
白話文:
如果脾土虛弱,失去依託,肺金就無法生長,肝木就會不受控制,傷害脾土,因此胎兒的顏色會呈現靛藍色,或者全身出現藍色的斑點。
如果心、脾、肺三臟的氣息衰竭,就必定會死亡。如果胎兒的顏色只是淡淡的藍色,或者只有輕微的藍色紋路,則表示肝木被金所傷,但氣息尚未完全耗盡。如果脈象不沉不滑而略微弦細,就可以用小柴胡湯加炮薑肉桂治療。
雖然舌頭的症狀很多,但主要的胎色只有八種。了解這些胎色,可以幫助我們判斷病情。
傷寒表證適合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裡證適合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半表半裡證適合用調和的方法治療,膈熱證適合用涌吐的方法治療,陰寒證適合用溫補的方法治療。這些都是治療傷寒的大原則。
但是,如果病人本身就體虛,或者有宿食,就需要更加謹慎地選擇治療方法。陶尚文說,陽證應該用發汗或下瀉的方法治療,但如果真氣衰弱,發汗就會耗損陽氣,下瀉就會損耗陰氣。陰證應該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如果真氣衰弱,就會容易出現外感熱邪。如果沒有深入了解病情的本質,很容易造成錯誤的治療。
以下列舉一些應該禁止使用的治療方法:
太陽脈浮緊而盛,人迎脈盛於氣口,諸脈浮緊而數,頭痛、身痛、腰背痛、四肢強直,這些情況不適合發汗治療。
項背強骨節痛。身體拘急。嗇嗇惡寒翕翕惡熱。煩熱不止。煩躁喘嗽。
傷寒無汗。中風自汗。服發汗藥,解半日許復煩。衂血點滴不成流,
熱不解並宜發汗又有脈沉可汗者,為身有熱也,設身不熱,豈敢汗乎。
禁汗脈虛無陽。尺中脈遲。諸脈沉細微弱。吐血下血,及衂血如流。
口燥舌乾。口苦咽乾。閉塞及痛。風濕。風溫。濕溫。中暑及暍。
當臍上下左右動氣。心下悸動。瘡家。淋家。小便淋瀝。大便瀉利。溫毒發斑。
內傷勞倦。亡陽漏風。少陽寒熱往來。經水斷續崩漏。熱入血室。新產血虛。
房勞陰虛。陽事痿縮。夾陰陰虛。足脛逆冷。太陽犯本。渴而小便不利。膀胱虛寒,
白話文:
頸部和背部僵硬疼痛。身體緊繃拘急。微微畏寒,微微畏熱。煩熱不止。煩躁不安,喘咳不止。
得了傷寒卻沒有出汗。中了風卻自己出汗。服用了發汗藥,只解除了半天的症狀,煩熱又開始了。血點滴而下,不成線狀。
熱不能解除,又適合使用發汗法,但脈沉可以發汗,表示體內有熱。如果身體沒有發熱,怎麼敢發汗呢?
禁止發汗的脈象:脈虛無力,陽氣不足。寸脈緩慢。其他脈象沉細無力。吐血、下血,或者血點滴而下如流水。
口乾舌燥。口苦咽乾。咽喉閉塞疼痛。風濕、風溫、濕溫、中暑、中暑脫水。
肚臍上下左右都有氣體運行。心窩悸動不安。瘡瘍、淋病。小便淋漓不暢。大便瀉利不止。溫熱毒發出斑疹。
內傷勞倦。陽氣虛弱,風邪侵入。少陽症,寒熱交替。經血斷斷續續,崩漏不止。熱氣進入血室。產後血虛。
房事過度,陰虛。陽痿不舉。陰虛夾雜風寒。足脛冰冷。太陽經受邪氣侵犯。口渴,小便不利。膀胱虛寒。
欬而小便利,俱在禁汗例。
諸禁汗者,非直禁絕表藥也,但禁麻黃青龍等峻劑耳,如小建中黃耆建中,
在所必用以意加減可也。
汗後熱不止,必有所因,或因冷食不化或因汗後強飲粥湯,或汗後更冒虛風,
或動起不寍或勞心惱怒,皆足以致熱也。凡服麻黃重劑不得汗,
後必嘔血或衂,亦有下如豚肝而死者以榮血受傷故也。
宜吐病在膈上。胸中懊憹痞悶。喉中有痰聲。三四日邪在胸中,
脈大胸滿多痰。氣上衝咽喉。手足厥冷,脈乍結,痰氣在胸中,
心煩滿而欲食不能食。胸中鬱鬱微煩而痛欲使人按之,反有痰涎。
下利日十餘行脈反遲而微滑,或乍緊,或乍結或寸口沉伏或浮滑為宿痰,
白話文:
咳嗽和排尿少,都屬於不能發汗的情況。
所有不能發汗的,並不是完全禁用發汗藥,只是禁用麻黃、青龍等猛烈劑量。像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就需要根據病情加減使用。
發汗後熱度不退,必有原因,可能是因為吃了冷食不消化,或發汗後硬喝粥湯,或發汗後又受了風,或身體活動不節制,或勞心煩惱,這些都會導致發熱。凡是服用麻黃重劑後不出汗,後續必定會嘔血或咳血;還有些人會排出像豬肝一樣的東西而死亡,這是因為體內的營養血氣受到了損傷。
適合使用催吐劑的情況:病症在膈肌以上,胸中煩悶不適,喉嚨中有痰聲,三四天後邪氣在胸中,脈搏大,胸部脹滿,痰多,氣往上衝到咽喉,四肢冰冷,脈搏時而緊,痰氣在胸中,心中煩悶,想吃東西卻吃不下,胸中鬱悶煩躁,疼痛想讓人按壓,同時伴有痰涎。
下痢一天十幾次,脈搏反倒緩慢虛弱,或時而緊,或時而結,或寸口脈沉細或浮滑,這是體內有宿痰。
並宜瓜蒂散。傷寒頭痛久不愈令人喪明胸膈有宿痰也,瓜蒂散吐之。
寒實結胸宜白散。類中風痰涎壅盛,宜稀涎散,食厥脈滑,
或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而厥逆,胸中兀兀欲吐,而按之痛,
及乾霍亂心腹刺痛欲死並宜薑鹽湯探吐之。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
並宜梔子豉湯。病在膈上,為裏之表證,故用吐法取汗寒月宜,
置火於暖室不透風處吐之。
禁吐脈微無陽。寸口細弱。舊有微溏。病在少陽耳聾目赤胸脇痛。
少陰厥陰病乾嘔。元氣虛羸。氣血兩虛。房勞陰虛。勞倦內傷。吐血衂血。
胎產崩漏,經水斷續俱在禁吐例。
白話文:
若有症狀適宜用瓜蒂散。如傷寒頭痛久治不癒,使人失明,胸膈中有宿痰,瓜蒂散可催吐祛除。
寒邪實結在胸中,宜用白散治療。類似中風,痰涎壅盛,宜用稀涎散治療。如有食慾不振,脈搏滑利,
或上部有脈搏,下部無脈搏而出現厥逆,胸中鬱悶欲吐,按壓有疼痛感,
以及乾霍亂,心腹劇痛欲死,均可用薑鹽湯探吐。發汗、催吐後,虛煩不得入眠,
均可用梔子豉湯治療。病在橫膈之上,屬於裏面的表證,所以採用催吐法發汗,寒月宜在溫暖密閉的房間內催吐。
禁吐的情況
脈搏微弱,無陽氣。寸口脈細弱。舊有腹瀉症狀。病在少陽經,表現為耳聾、目赤、胸脅疼痛。
少陰、厥陰經病,表現為乾嘔。元氣虛弱。氣血兩虛。房事過度,陰虛。勞倦內傷。吐血、衄血。
胎產崩漏,經水斷斷續續等情況,均在禁吐之列。
南人,不可輕用湧吐,一吐尚可勝之二吐便致昏困而厥北方質實之人,三吐不昏也。
吐後有頓快者,有徐快者,或反閟悶者,吐未盡也,或反熱者,不可下也,
大抵三日後無不快矣。
宜和寒熱往來脈弦數。未下胸中脹滿。心煩喜嘔。耳聾脇痛。舌白胎滑。
頭兩角痛。口苦咽乾。頭目眩暈。頭汗盜汗。默默不欲飲食。熱入血室。
少陽半表半裏諸證並宜和之。
禁和太陽表證未除。陽明裏證已具。熱傳三陰腹滿。寒中三陰自利。
夾食夾陰面戴陽足脛冷。過汗經虛耳聾,尺中虛遲緊細,俱在禁和例。
宜下傷寒五六日,發熱頭痛方除蒸蒸發熱脈沉實滑數有力大便不通。
白話文:
南方的體質較虛,不能輕易催吐,吐一次還能承受,吐兩次就會昏沉虛脫。北方體質強壯的人,吐三次也不會昏倒。
吐後感覺舒暢的,有立刻舒暢的,有慢慢舒暢的,也有反倒覺得悶熱的,這是因為沒有吐乾淨。如果反倒發熱的,就不能再服瀉下藥。
一般來說,三天後一定會感到舒暢。
適宜治療寒熱往來、脈搏弦緊細數,未退熱、胸中脹滿,心煩想吐,耳聾脇痛,舌苔白而滑,頭部兩角疼痛,口苦咽乾,頭目眩暈,頭部出汗或盜汗,不思飲食,熱邪侵入血室,少陽經半表半里的諸種證狀。
不宜治療太陽經表證未除,陽明經裡證已有的,熱邪傳入三陰經腹滿,寒邪中於三陰經腹瀉,夾食夾陰面色發黃雙腳冰冷,出汗過多經氣虛耳聾,尺脈虛弱遲緩或緊細,都屬於不宜治療的範疇。
適宜治療傷寒五六天了,發熱、頭痛剛退,出汗後仍發熱,脈搏沉實滑數有力,大便不通暢。
六七日熱蒸陽明頭痛發熱不大便。口噤咬牙。日晡潮熱,腹痛,喘急鞭滿。
能食不大便。潮熱讝語發狂。煩躁時悶亂。服小承氣轉失氣。燥屎逆攻,
胸下鞭痛。下利脈數,或遲滑有宿食。下利三部,脈皆平心下鞭痛。潮熱自汗,
讝語燥渴,不大便。潮熱手足腋下汗出。汗下後微煩小便數大便難。
大府燥結則氣口脈洪大按之反濇。小腹鞭滿,而痛不可按。小便自利,
大便黑有瘀血。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微喘滿而不得臥。揚手擲足,揭去被衣。
內實燥滿而發黃。少陰病,口燥舌乾而渴邪熱內消腎水者急下之。
自利純清水心下鞭滿不大便者,急下之。腹脹鞭滿,遶臍鞭痛,不大便者,急下之。
白話文:
六七天內,陽明經氣盛導致頭疼發熱,但排便困難,嘴巴緊閉咬牙,下午出現潮熱,腹痛,呼吸急促,腹部脹滿。雖然能吃,但仍然排便困難,出現潮熱、胡言亂語、發狂,煩躁不安、心慌意亂。服用小承氣湯後反而失氣,燥屎逆攻,胸下疼痛。腹瀉,脈搏數,或遲緩滑利,有宿食。腹瀉三部,脈搏平穩,但胸下疼痛。出現潮熱,自汗,胡言亂語,口乾舌燥,排便困難。潮熱伴隨手足腋下出汗。出汗後輕微煩躁,小便頻數,排便困難。大腸燥結導致氣口脈洪大,按之則反跳。小腹脹滿,疼痛難以按壓。小便自利,大便黑色有瘀血。小便不利,大便時而難時而易,輕微喘息,腹脹難以躺臥。揚手擲足,掀開被子。體內實熱燥滿,皮膚發黃。少陰病症,口乾舌燥,口渴,邪熱內消腎水者,需緊急下瀉。自利純清水,心下疼痛,腹部脹滿,排便困難者,需緊急下瀉。腹部脹滿,繞臍疼痛,排便困難者,需緊急下瀉。
陽明病汗多熱,甚恐胃汁乾急下之。腹滿鞭痛為土實急下之。大抵一切下證,
要以舌乾口燥大便不通,再以手按臍腹胸脇鞭滿而痛手不可近者急下之。
然又有脈浮可下者,大便難也,設大便不難,豈敢下乎禁下脈浮表證未解。
尺中遲弱而足冷。六脈大而無力或虛細,或乍大乍小。發熱頭痛未除。惡寒惡風。
頭背項強,腰痛拘急。手足腋下無汗。嘔吐未除。咽中閉塞。腹中時滿時減。
腹脹可按可揉,當臍上下左右動氣。少陽寒熱嘔吐。陽明面合赤色。不轉失氣。
失氣不臭。內傷勞力。陰虛勞倦。經水斷續。胎前崩漏。大便鞭而小便清。
白話文:
陽明病出現大量汗水發熱的症狀,需格外注意胃液乾涸而急速地往下瀉。若腹部脹滿且鞭打後會痛,表示土氣實滯,需要迅速瀉下。總的來說,凡是需要瀉下的狀況,
都必須同時出現舌頭乾燥、口乾舌燥、大便不通的情況,並可用手觸按臍部、腹部、胸部側邊,若感到鞭打後的脹滿疼痛,且手無法靠近的,就需要緊急瀉下治療。
不過,如果有脈搏浮起的狀況也可能需要瀉下,通常是因為大便排解不暢所致。如果大便沒有排解困難,就不應貿然瀉下。脈搏浮起的狀況代表表證尚未完全解除,
而寸脈弱,尺脈遲緩虛弱,且足部冰冷。六脈都顯得宏大而無力,或者時而虛弱時而細小。發燒、頭痛的症狀未除。畏寒怕風,
頭部、背部、頸部感到緊繃,腰部疼痛拘急。手腳和腋下沒有出汗。嘔吐的症狀未消除。咽喉感覺阻塞。腹部時而脹滿時而減緩,
腹部膨脹時可觸摸揉捏,當臍部上下左右按壓時會有動氣感。少陽病寒熱交加,嘔吐。陽明病病人口鼻部位發紅,轉動時不會出現暈厥的現象,
暈厥也不會發出惡臭。內傷勞累,陰虛勞倦。經水斷斷續續。懷孕前期或流產後出現崩漏。大便鞭打後會疼痛,小便清澈。
小便頻數而少。夾陰面赤戴陽,夾食胸中煩滿,屢服消尅,而脈沈手足微厥。
心下痞滿。虛煩欲吐不吐。畏寒不能食,俱在禁下例。
凡禁下者,慎不可用承氣等藥即下證惟宜導法選用。若陰結,
宜四逆湯入人乳膽汁下金液丹。下後不解一日半日復熱或下盡,
或下後熱邪不除或下後復結,或因飲食起居,或更冒虛風,當詳審以治。
服下藥不行者,藥力不當病勢也,更宜大劑下之,若誤用承氣不得下後必愈脹,
以裏無熱結,徒傷胃氣,濕熱痰飲愈逆也,以濕熱例治之。有屢用承氣不行,
改用溫理脾胃藥即行者。有下出稀糞,色淡不黃不臭者,急溫之,
白話文:
小便頻頻而量少。夾帶陰證面紅屬陽證,夾帶食證胸中煩悶脹滿,多次服用消食化積的藥物,但脈搏沉細,手腳微冷。
心下痞滿,虛熱欲吐又不能吐出。畏寒不能進食,這些癥狀都屬於禁下之例。
凡是禁下的癥狀,不可使用承氣等下瀉藥物。對於下證,只宜選用導法治療。如果是陰邪凝結,宜用四逆湯加入人乳膽汁下金液丹。服藥後不緩解,過了一兩天又發熱,或下利不止,或下利後熱邪未除,或下利後再次凝結,或因飲食起居不當,或因再次受虛風邪邪,應仔細診斷後治療。
服用下藥後沒有效果,是因為藥力與病情不符,應當再加大劑量下之。如果誤用承氣湯下之無效,一定會導致腹脹更加嚴重,因為腹中沒有熱結,反而會損傷胃氣,濕熱痰飲更加嚴重。應當根據濕熱的癥狀來治療。有使用承氣湯多次無效,改用溫補脾胃的藥物後立即見效的。有下出稀糞,顏色淡白不黃不臭的,應急用溫補之法治療。
下出純清水者死下出溏糞者防變溫熱時疫,不在此例,下如污泥者死,
下出衃血及血水者死,下山鮮血者危,下瘀血如膠黏漆黑,臭惡難近者死。
下之不盡,驟用補截復發熱讝語妄亂脈躁不寍或忽大忽小者,皆不治。
宜溫初起不發熱無頭痛,便惡寒脈沈嗜臥。少陰病,膈上有寒飲,乾嘔不吐。
嘔吐不止。乾嘔吐涎沫。腹痛泄瀉嘔逆。戰慄踡臥。面如刀刮。四肢逆冷。
夾陰中寒,唇面爪甲青。胃虛欬逆。下利清穀不止。陽縮入腹。囊縮舌潤。
厥冷過肘膝。小便清利。自利不渴。口中和,背惡寒。畏寒身疼骨節痛,
皆直中陰經寒證。
白話文:
排出清水者死亡。排出稀薄糞便者,注意預防溫熱時疫,此例不適用。排出污泥狀糞便者死亡。
排出混合血液和血水者死亡。排出鮮血者危險。排出黏稠漆黑、惡臭難聞的瘀血者死亡。
瀉下不徹底,突然使用補藥導致熱病復發、胡言亂語、神志不清、脈搏浮躁不穩或忽大忽小者,皆不可治癒。
宜溫暖治療初期,不發熱、不頭痛,只有惡寒、脈搏沉穩、嗜睡。
少陰病,膈上有寒飲,乾嘔不吐。嘔吐不止。乾嘔吐出涎沫。腹痛腹瀉嘔逆。戰慄蜷臥。面色慘白。四肢冰涼。
寒濕夾陰,脣面爪甲發青。胃虛呃逆。水瀉清穀不止。陽氣收縮入腹。陰囊收縮、舌頭濕潤。
厥冷超過肘膝。小便清利。自發性腹瀉,不口渴。口中溫和,背部惡寒。怕冷、身體疼痛、骨節疼痛,皆為直接侵犯陰經的寒證。
又裏寒外熱,身反不惡寒,而面戴陽,脈虛大無力,或數疾無倫,為陰盛格陽。
煩躁欲坐臥泥水中。自利咽乾,欲飲水而不能嚥,皆假熱之證也。
又初起本陽證,汗下太過,亡陽脫泄,或誤服寒藥,後變惡寒厥逆,虛汗泄瀉,
脈或沈細,或伏絕,或虛大,為壞病。小便或利或不利,而色不黃赤。
筋惕肉瞤,亡陽汗不止而惡寒,並宜從溫補例治。
禁溫本傷寒陽證,六七日傳變入裏,後變脈沉數,煩躁不得臥寐。自利腹痛,
而時痛時止,按之結鞭。咽痛心煩。小便短數赤濇。大便實。泄利下重。
下利讝語,厥逆不過肘膝,厥過即復熱。喜冷飲。面深赤煩躁,
白話文:
而且內在寒冷,外在發熱,身體反而不畏寒,但面部發紅,脈搏虛浮無力,或跳動快速而沒有規律,這是因為陰氣太盛,阻礙陽氣。
煩躁不安,想要坐臥在泥水中。自發性腹瀉,咽喉乾燥,想喝水但不能吞嚥,這些都是假象熱的表現。
如果一開始是陽證,但汗下過多,陽氣耗盡脫失,或錯誤服用了寒藥,後來轉變為畏寒、手腳冰冷逆轉,虛汗和腹瀉,
脈搏可能沉細,或微弱消失,或虛浮有力,這是一種危急的疾病。小便可能通暢或不通暢,但顏色不黃不紅。
肌肉跳動、肢體麻木,陽氣耗盡,汗水不止但畏寒,都應該採用溫補的方法治療。
禁止溫補原本的傷寒陽證,六七天後傳變進入體內,後來脈搏變得沉細緊湊,煩躁不安無法入睡。自發性腹瀉、腹痛,
而這種疼痛時有時無,按壓時有一條一條的結塊。咽喉疼痛、心煩意亂。小便短赤而少。大便乾結。腹瀉、下墜感。
腹瀉時神志不清,手腳冰冷不超過肘膝,手腳回暖後又發熱。喜歡喝冷飲。面色深紅,煩躁不安,
便祕讝語,欲揭衣被,揚手擲足,皆屬傳經熱證,俱在禁溫例。
凡服溫經回陽藥,其人微煩而渴,脈來微數而不實堅,身體安和靜臥者,
少與生脈散,或清粥飲,其渴後自止,慎勿誤與涼藥,復助陰寒也若假寒證,
誤投薑附而大煩躁,熱渴不寍者,急與苦寒瀉熱無疑。
足太陽膀胱經禁下,若下之太早,則變證百出,足陽明胃府禁發汗,禁利小便,
犯之重損津液,脈必代結,足少陽膽經禁汗,禁下禁利小便,汗則犯太陽,
下則犯陽明,利小便,則使生發之氣,陷入陰中,太陽一禁,陽明二禁,少陽三禁,
此定禁也,至三陰經,則無定禁,但非胃實,乃禁下耳。
白話文:
便祕論語
想要揭開衣被,揮手踢腳,這些都是傳說的熱性證狀,都屬於禁止溫補的範疇。
凡是服用溫補經絡、恢復陽氣的藥物,病人感到輕微煩躁和口渴,脈搏跳動稍快但並不堅實有力,身體安詳地靜臥,
可以適當服用生脈散或清粥,口渴的症狀會自行停止,切勿誤用寒涼的藥物,以免加重陰寒。如果假裝成寒證,
誤用生薑和附子等溫熱藥物,導致劇烈煩躁、口渴加重、無法入睡,應立即使用苦寒瀉熱的藥物,無須疑慮。
足太陽膀胱經禁止瀉下,如果過早瀉下,會產生各種變證;足陽明胃腑經禁止發汗,禁止利小便,
違犯這些原則會嚴重損傷津液,脈搏必會結代不流暢;足少陽膽經禁止發汗、瀉下、利小便,
發汗則會侵犯太陽經,瀉下則會侵犯陽明經,利小便則會使生髮之氣陷入陰中。太陽經有一條禁令,陽明經有兩條禁令,少陽經有三條禁令,
這些都是確定的禁令。至於三陰經,則沒有確定的禁令,但除了胃實的狀況,一般都禁止瀉下。
藥禁者,津液內亡作渴,禁用五苓淡滲,汗多禁利小便,小便多禁發汗,
咽痛禁發汗,利小便大便反利,禁梔子,大便祕濇,禁用燥藥,吐多不得復吐,
吐而上氣壅滯,大便不通,只可宣散上氣,禁利大便,脈弦禁,服平胃而虛虛,
脈緩禁服建中而實實。
凡看傷寒,先觀兩目赤為陽毒,黃為癉,次看口舌有無胎狀,再以三指平,
按心胸脇下小腹,蓋心胸以候結胸痞滿,宿食胃傷,先曾誤下致痛而鞭滿,
正中者,為結胸,濡大稍偏者為痞,未經下,滿痛為宿食,攻後深按隱痛為胃傷,
脇下以候熱邪寒水畜血,熱而痛者,為少陽之邪寒而多嗽,
白話文:
藥物使用要禁忌,津液不足導致口渴,不能使用五苓散來利尿滲濕;汗出過多就不要利尿,尿量多就不要發汗;咽喉疼痛不能發汗,利尿和通便會加重病情,不能用梔子;大便祕結就不要用燥性藥物;嘔吐過多就不要再催吐;嘔吐後氣逆壅滯,大便不通,只能宣散上焦之氣,不要利尿通便;脈象弦緊就不能服用平胃散,會導致脾胃虛弱;脈象緩慢就不能服用建中湯,會導致脾胃壅實。
觀察傷寒病症,首先要看眼睛,眼白發紅是陽毒,眼白發黃是癉病。接著要看舌頭,是否有苔狀物。再用三根手指,平按心胸、脇下和小腹。按壓心胸可以判斷結胸、痞滿、宿食和胃傷。結胸的按壓部位在正中,痞滿的按壓部位稍偏。未曾服用瀉藥,按壓腹部滿痛是宿食,服用瀉藥後深按腹部隱隱作痛是胃傷。按壓脇下可以判斷熱邪、寒水、畜血。脇下發熱疼痛是少陽之邪,寒水則多咳嗽。
為水飲停蓄,按之痛而不鞭,其人善忘者,為畜血,小腹以候燥結瘀血,
按之遶臍鞭痛為燥結,雖痛而軟,小便利者,為畜血也。
凡始病微惡寒發熱,坐臥不安,胸煩欲嘔,善饑脈弱,陰陽未明者,慎勿輕用表藥,
先與甘草乾薑湯,加葱豉一劑,後顯陽證用表藥,顯陰證用溫藥,
若陰證或夾陰,誤用升散解表,必致陽縮入腹而死。
凡結胸痞滿,及心脇鞭滿用生薑搗爛去汁,炒微乾,乘熱包熨患處。
凡結胸手不可按,大小便秘,屢下不通,急用灸法,以巴豆仁十粒研爛,
白話文:
如果肚子裡積水,按壓會痛但沒有硬塊,而且患者容易忘事,這是血瘀積聚;如果小腹乾燥、便秘,按壓繞著肚臍疼痛,這是燥結;如果按壓疼痛但柔軟,排尿順暢,則是血瘀。
剛開始生病的時候,稍微怕冷發燒,坐臥不安,胸悶想吐,容易餓,脈搏微弱,陰陽尚未分明,要小心使用表藥,先用甘草乾薑湯,加上蔥豉服用一劑,之後再根據症狀顯現是陽證還是陰證,使用表藥或溫藥。如果屬於陰證或夾雜陰證,誤用升散解表藥,就會導致陽氣收縮進肚子裡而死亡。
如果胸部結塊、胸悶,或心窩疼痛,可以用生薑搗爛去除汁水,炒到微乾,趁熱敷在患處。
如果胸部結塊、無法按壓,大小便都排不出來,多次服用瀉藥也不通,可以用灸法治療,把十粒巴豆仁研磨成粉,
入黃連末白麵研勻,作餅填實臍中,用艾炷灸七壯,覺腹中鳴轉大便利利為效。
凡結胸手足厥逆者,用葱白十莖,生薑一兩,同搗作餅烘熱置臍中,
帛掩熨之,待氣入覺響,即與枳實理中湯加附子。凡結胸證,不拘早晚,
用黃毛雛雞一隻,同生薑四兩搗爛,帛包烘熱熨結鞭處,半日許,覺胸中熱乃止,
更以熱手向下揉之。
凡痞滿不拘寒熱虛實遲早,便用熨法,以橘葉生薑葱頭,共搗爛,
加麩皮半升,用紗絹包,烘熱熨痞滿處,至半日許,覺胸膈躁熱即止,
更以熱手順下揉之。
白話文:
將黃連粉末與白麵粉均勻研磨,做成餅狀敷在肚臍上,用艾草點燃灸七壯,感覺腹部鳴響、大便通暢為治療效果。
凡是因癥結胸滿導致手腳冰冷的人,使用蔥白十根、生薑一兩,搗成餅狀烘熱後敷在肚臍上,再用布包覆按壓,等到感覺氣息流入並產生響聲,再服用枳實理中湯加附子。凡是癥結胸滿的症狀,不分早晚,使用黃毛小雞一隻,連同生薑四兩搗碎,用布包覆後烘熱,按壓在癥結腫脹處,約半日後,感覺胸中熱度消退,再用手掌向下按揉。
凡是痞滿的症狀,不分寒熱虛實早晚,均可用熨敷的方法治療,使用橘葉、生薑、蔥頭搗碎,加入麩皮半升,用紗布包成藥包,烘熱後熨敷在痞滿處,約半日後,感覺胸膈間的躁熱感消退,再用手掌向下按揉。
凡傷寒發狂難制,以醋沃火炭,令氣衝其鼻中即定,不定者,此神亂無主,
雖下必死,若狂定,然後察其陽狂陰躁用藥。
凡傷寒衂血不止,用生藕汁,或茅根汁盞許服之,童便亦可,
服後微覺寒顫,即止慎勿用冷水裛額,及濕紙搭天庭鼻柱,使瘀積經絡不散,
致成痼疾也。
凡直中陰寒無脈,或吐瀉脫元無脈,先將薑汁酒釀半盞熱服,其脈漸來者可治,
服後一時許,仍無脈,或暴出數疾,無倫者,不治,若痛甚脈伏者,不在此例。
凡陰寒陰毒四肢厥冷,爪甲唇青,六脈欲絕,不知人事,藥不得入者,
白話文:
- 遇到傷寒發狂且難以控制的情況,可以用醋澆在火炭上,讓氣衝入鼻中,就能讓狂亂暫時平息。如果無法平息,表示神智錯亂、失去自主,即使治療也難以存活。如果狂亂暫時停止,再觀察患者是陽盛發狂還是陰虛亢進,才能對症下藥。
- 如果傷寒患者吐血不止,可以用生藕汁或茅根汁,一杯的量服用。兒童的尿液也可以使用。服用後如果感到微微寒顫,出血就會停止。切記不要用冷水敷額頭,或用濕紙貼在額頭和鼻樑上,以免瘀血積聚在經絡中無法散開,變成慢性疾病。
- 如果患者因直受陰寒而脈搏消失,或嘔吐腹瀉導致脫元而脈搏消失,先將薑汁酒煮熱,半杯熱服。如果脈搏逐漸恢復,則有救治希望。服用後一會兒,脈搏仍未恢復,或突然出現多種疾病,無法確診的,則難以醫治。但若疼痛劇烈而脈絡隱伏的,不在此例。
- 如果患者陰寒陰毒,四肢冰冷,指甲和嘴脣青紫,六脈微弱,神志不清,藥物難以服下,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將葱白搗餅,用麝香半夏皂莢末一字,填入臍中,熨之,或用生薑切片貼上,
艾火灸之,併灸關元氣海數十壯,脈漸出,微汗可治,否則死。
凡中寒卒倒,不得以火烘之,中暑卒倒,不得冷水灌漬,若痰厥昏迷卒倒者,
用牙皂末撚紙燒煙衝鼻中,有嚏可治,併用稀涎散,水調探吐,俟醒用藥。
凡溫熱病,燥渴不得汗,欲飲冷水者,下咽即得大汗而解,若傷寒感冒,強與之水,
必變欬嘔噦悸自利等證也。
凡乾霍亂,不得吐者,用鹽兩許,置刀頭,炭火燒紅,淬水一升攪服,探吐之,
白話文:
用蔥白搗成餅,加入麝香、半夏、皁莢末,填入肚臍,用熱敷的方式促進藥物吸收。或者使用生薑切片敷在肚臍上。
使用艾火灸肚臍,同時灸關元穴、氣海穴數十壯,直到脈搏逐漸出現,並微微出汗,就能治癒。否則患者可能死亡。
如果因寒氣侵襲而突然昏厥,不可用火烘烤。如果因中暑而突然昏厥,不可用冷水澆灌。如果因痰液阻塞而昏迷,可用牙皁末捲紙捻成條燒煙,燻入鼻腔,讓患者打噴嚏,就能治癒。同時服用稀涎散,用清水調和後讓患者吞服,等到患者甦醒後再用藥治療。
如果患有溫熱病,口渴發熱但不發汗,有想喝冷水的情況,喝下冷水後就能大量出汗而解除症狀。如果患有風寒感冒,強行喝水,會導致咳嗽、嘔吐、呃逆、心悸、腹瀉等症狀。
如果患有乾霍亂,嘔吐不出來,可用鹽兩勺,放在刀頭上,用炭火燒紅後,倒入一升清水攪拌服下。這有助於促進嘔吐,排出體內積滯。
若誤與粥飲即死。
凡腹痛,未辨陰陽痰食臭毒,先用薑鹽湯生香附末三錢溫服,候勢稍定,
然後憑脈證用藥慎勿誤與調鹽水椒水致變嘔噦下利水腫等證,甚至不救。
凡傷寒服藥,轉吐出不納者,先將生薑汁少許,徐徐呷下,然後緩緩進藥,
即不吐也。
凡胸腹攪痛嘔吐涎沫,而時緩時甚,面乍赤乍白,脈忽大忽小,甚則厥逆脈亂,
此食滯中宮,蚘上入膈也,急用椒紅烏梅肉為散,以安其蚘,後隨蚘厥治之。
凡破傷風及傷濕傷火,皆發熱頭痛,證類傷寒甚則牙關緊急不開,藥不得入者,
白話文:
如果誤食粥水,必定會死亡。
凡是腹痛,未分辨是陰陽失調、痰食積聚、臭味中毒,先用薑鹽湯送服生香附末三錢溫服,等待情況稍稍穩定,
然後根據脈象證狀用藥,切勿誤用調鹽水、椒水導致嘔吐、下痢、水腫等證狀,甚至危及生命。
凡是傷寒服藥,導致嘔吐藥物無法服用下去的,先將生薑汁少量,慢慢嚥下,然後緩慢地服藥,
就不會嘔吐了。
凡是胸腹攪動疼痛、嘔吐涎沫,時而緩解時而加劇,臉色時而發紅時而發白,脈象忽大忽小,嚴重的會出現厥逆、脈亂,
這是食物積滯在中宮,蛔蟲上竄至膈肌所致,急用椒紅烏梅肉研成散末服用,以安撫蛔蟲,然後再根據蛔蟲厥逆的證狀治療。
凡是破傷風以及傷濕傷火,都會發燒頭痛,證狀類似傷寒,嚴重時牙關緊閉無法張開,藥物無法服下的,
用蜈蚣一條,焙乾為末,擦牙吐涎立甦,然後驗證用藥。
凡大便不通尺脈無力胃弱津枯者,宜用導法詳辨纘論陽明下篇導法下,
老人枯燥閟結,不在此例。
凡小便不通先以麝香半夏填臍中,以葱白田螺合搗成餅封臍上,
布縛良久即通。又法食鹽用一字入臍,加葱餅於上熨之,
即通凡虛人津枯及胞癉小便不通者,禁用上法,誤用之,後必愈閟也。
凡呃逆不解,用硫黃乳香酒煎齅法及搗生薑查拌艾炒熨期門,
及灸期門左穴,皆取溫散肝氣也,若二便不通者,禁用此法。
白話文:
繁體中文:
用蜈蚣一條,焙乾搗碎成粉,擦拭牙齒後吐出唾液即可蘇醒,然後驗證用藥。
凡是大便不通、脈象虛弱、胃氣衰弱、津液枯竭者,適合使用導法治療。詳細說明請參考《陽明下篇導法》。
老年人身體乾枯燥結者,不適用此法。
凡是小便不通者,先以麝香、半夏填塞肚臍,再用蔥白、田螺搗碎成泥餅封在肚臍上,用布條紮好後,過一段時間便可通暢。另一種方法是將一字形的食鹽放入肚臍,再用蔥餅覆蓋在上面熨燙,也可以通暢小便。凡是虛弱體質、津液枯竭以及胞衣脫落導致小便不通者,不可使用上述方法,否則會更加不通。
凡是呃逆不止者,可以使用硫磺、乳香煎酒服用的方法,或是將生薑搗碎與艾草混合後炒熱熨燙期門穴,或灸刺期門穴左邊的穴位,都可以起到溫散肝氣的作用。不過,如果同時有大便不通、小便不通的情況,不可使用此法。
凡妊娠溫熱病及時疫用青黛伏龍肝為末,和井底泥調塗臍至關元,乾再易之,
然不若用大承氣急下,奪其裏熱庶免傷胎之患。
凡傷寒服承氣等下藥,以熱薑湯催令速行,外用鹽炒麩皮升許,
乘熱包熨則大便易通,若服之下咽,即行而不結者,為元氣衰弱,防有下脫之虞,
服之經日不行,為濕熱痰飲固結,急用薑湯催之,若服久不行,則胃中津液敗壞,
下之,不止必發呃逆而死,不下則脹滿而死也,若陰證腹痛自利,用吳茱萸炒熨良。
白話文:
如果孕婦得了溫熱病或者時疫,應該用青黛和伏龍肝研磨成粉,和井底泥調和後塗抹在肚臍和關元穴,乾了之後再更換。
但是比起這種方法,還是用大承氣湯來迅速通腸,去掉體內的熱,這樣可以減少對胎兒的傷害。
如果是傷寒,可以服用承氣等下藥,並用熱姜湯催促藥效迅速發揮,外面可以用鹽炒的麩皮進行熱敷。這樣可以使大便更容易通暢。如果吞下藥後立刻見效,卻又不作結,那麼可能是元氣虛弱,需防止下脫的風險。
如果一天之內仍然無法排便,說明可能有濕熱痰飲阻塞,應急用姜湯催促。如果服藥時間過長仍然無法排便,則胃中的津液可能已經壞滅,這樣就必須通便,否則可能會因嘔逆而死;如果不下便則會感覺脹滿而死。若為陰證腹痛及腹瀉,可以用炒過的吳茱萸熱敷。
凡傷寒下後熱退不可用參耆驟補,以餘邪得補,必復熾盛,即使虛人,
亦復俟正糞再行,然後補之。
凡內傷誤服外感藥,脈轉緊盛者,補中益氣調之,誤服寒涼藥,脈緊疾者,
理中湯溫之。
凡用附子熱藥必須冷服,蓋陰極於下陽浮於上,
以冷折其上之虛陽以熱治其下之沉寒也。
凡中附子毒一身面目俱赤狂熱失血者,犀角黃連甘草煎湯,入生萊菔汁服之則解。
服麻黃汗出不止者,溫粉撲之,方用龍骨牡蠣煆過,同防風藁本為末,
和炒糯米粉,絹包撲之,其汗即止,溫熱病誤汗不止,將病人髮披水盆中,
白話文:
傷寒病好了之後,發燒退了,不能馬上用人蔘、黃耆等補藥,因為殘留的病邪會得到滋補,病情反而會加重。即使是虛弱的人,也要等到正常排便後再補。
如果內傷誤服了治療外感的藥物,脈搏變得緊而有力,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調理;如果誤服了寒涼藥物,脈搏緊而快,可以用理中湯來溫補。
使用附子等溫熱藥物時,必須冷服,因為陰氣向下沉,陽氣向上浮,冷服可以抑制上浮的虛陽,用溫熱藥物治療下沉的寒氣。
如果服用了附子中毒,全身和面部都發紅,狂熱、失血,可以用犀角、黃連、甘草煎湯,加入生蘿蔔汁服用,就能解毒。
服用麻黃後汗出不止,可以用溫粉撲在身上。可以用龍骨、牡蠣煅燒後研磨成粉,再加入防風和炒糯米粉,用絹布包起來撲在身上,就能止汗。溫熱病誤服藥物導致汗出不止,可以將病人頭髮浸泡在水盆裡,就能止住汗。
用熟石膏黃連末生粳米粉撲之。
服瓜蒂吐不止者,一味麝香湯解之。
服大黃利不止者,虛人用人參乾薑陳皮甘草,烏梅陳倉米煎服,
或但用陳米烏梅黃土亦效,若過服承氣,吐利不止,如結胸狀,
諸藥投下未安者按法加益智仁末一錢匙,用前湯半劑調服則吐利同效。
服桃核承氣代抵當湯,瘀血未盡,腹痛不止炒黑山查,炒焦黑糖同伏龍肝煎服,
久畜之瘀,一時不能即盡,桃核承氣加桂附,溫以散之虛人以桃核承氣加人參,
白話文:
以熟石膏和黃連粉末鋪灑在患處。
若服用瓜蒂後吐瀉不止,可服用麝香湯化解。
服用大黃後腹瀉不止,虛弱體質者可用人參、乾薑、陳皮、甘草、烏梅和陳倉米煎服,或僅用陳米、烏梅和黃土也有效。若服用承氣湯過量,導致吐瀉不止,並伴有胸悶等不適,可在投藥後加入益智仁末一錢匙,用上述湯劑的一半調和服用,即可止吐利。
服用桃核承氣湯後,若瘀血未盡,腹痛不止,可將黑山楂和黑糖炒至焦黑,與伏龍肝一同煎服。
對於長期積聚的瘀血,無法一次清除,可將桃核承氣湯加入桂枝和附子,溫和地散瘀。虛弱體質者可將桃核承氣湯加入人參。
補而逐之,外用芒硝炒熱熨之,若所下血如凝衃,多兼血水,或如污泥,
神昏語亂者不治,色紅紫者屬熱,色晦黯者屬寒,色鮮淡屬虛,當隨證治之。
傷寒緒論卷上終
白話文:
治療方法是使用藥物來增強身體的功能並清除病邪。在外科方面,可以使用芒硝加熱後敷在患處進行溫灸。如果排出的血液像凝聚在一起的瘀血,還會伴隨著大量的水分和泥沙狀物質,這表示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如果病人出現意識模糊、言語混亂的情況,就無法再繼續治療了。如果皮膚呈現出深紫色,代表有熱症;如果是暗黑色,則代表有寒症;若是顏色較淺且無光澤,則代表虛弱。因此,在治療時要根據不同的病症對應相應的方法。《傷寒綱目》第一卷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