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濟膏

LI JI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理瀹》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脾經 17%
腎經 15%
胃經 12%
肺經 12%
心經 8%
大腸經 6%
膀胱經 4%
膽經 2%
心包經 1%
三焦經 0%
小腸經 0%
肝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離濟膏」的主要成分包括:

  • 鹿茸:補腎壯陽、益精血。
  • 人參:補氣、養陰、生津。
  • 鉛丹:溫陽散寒、止痛。
  • 附子:溫陽回陽、散寒止痛。
  • 烏頭:溫陽散寒、止痛。
  • 天雄:溫陽散寒、止痛。
  • 白附子:溫陽回陽、止痛。
  • 益智仁:益智健腦、補腎壯陽。
  • 桂枝:溫陽解表、散寒止痛。
  •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 補骨脂:補腎壯陽、強筋骨。
  • 吳茱萸:溫中散寒、止痛。
  • 巴戟天:補腎壯陽、益精血。
  • 胡蘆巴:補腎壯陽、溫脾益氣。
  • 肉蓯蓉:補腎壯陽、益精血。
  • 黨參:補氣、養陰、生津。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化痰。
  • 黃耆:補氣、益氣固表。
  • 熟地黃:補血、滋陰、涼血。
  • 川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白芍:養血、柔肝、止痛。
  • 山茱萸:補腎、益精、斂汗。
  • 山藥:補腎、益精、健脾益氣。
  • 仙茅:補腎壯陽、益精血。
  • 蛇牀子:溫腎壯陽、祛風濕。
  • 菟蕬子:補腎壯陽、益精血。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天南星:燥濕化痰、止嘔。
  • 細辛:溫陽散寒、止痛。
  • 覆盆子:補腎固精、澀腸止瀉。
  • 羌活:祛風濕、活血止痛。
  • 獨活:祛風濕、活血止痛。
  • 白芷:祛風濕、止痛。
  • 防風:祛風濕、解表。
  • 肉荳蔻:溫腎壯陽、補氣。
  • 草荳蔻:溫中健脾、止嘔。
  • 遠志:安神益智、補腎固精。
  • 蓽澄茄:祛風濕、活血止痛。
  • 砂仁:溫中健脾、醒脾開胃。
  • 厚朴: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杏仁:潤肺止咳、化痰。
  • 香附:理氣解鬱、活血止痛。
  • 烏藥:溫脾止瀉、散寒止痛。
  • 高良薑:溫中健脾、止嘔。
  • 牽牛子:瀉下積滯、逐水調經。
  • 杜仲:補腎壯陽、強筋骨。
  • 續斷:補腎壯陽、強筋骨。
  • 川牛膝:祛風濕、活血止痛。
  • 延胡索:祛風濕、活血止痛。
  • 五靈脂:活血化瘀、止痛。
  • 秦皮:活血化瘀、止痛。
  • 五味子:補腎、益精、養陰。
  • 五倍子:收斂止瀉、止血。
  • 訶子:收斂止瀉、止血。
  • 草果:溫中健脾、醒脾開胃。
  • 茴香:溫中健脾、醒脾開胃。
  • 紅花: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 萆薢:祛風濕、利尿。
  • 車前子:利尿、清熱解毒。
  • 狗脊:補腎壯陽、強筋骨。
  • 金櫻子:補腎固精、澀腸止瀉。
  • 甘遂:瀉下積滯、逐水調經。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木鱉子:瀉下積滯、逐水調經。
  • 蓖麻:瀉下積滯、逐水調經。
  • 龍骨:鎮靜安神、收斂止瀉。
  • 牡蠣:鎮靜安神、收斂止瀉。
  • 蠶砂:化瘀止血、斂瘡收肌。
  • 血餘炭:化瘀止血、斂瘡收肌。
  • 生薑:溫中散寒、解表發汗。
  • 大蒜:溫中散寒、解表發汗。
  • 花椒:溫中散寒、解表發汗。
  • 韭根:溫中散寒、解表發汗。
  • 蔥白:溫中散寒、解表發汗。
  • 桃仁: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 艾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
  • 乾薑:溫中散寒、解表發汗。
  • 白芥子:溫中散寒、解表發汗。
  • 胡椒:溫中散寒、解表發汗。
  • 石菖蒲:開竅醒神、化痰。
  • 木瓜:消食導滯、潤腸通便。
  • 烏梅:斂陰止汗、止瀉。
  • 槐枝:清熱止血、止瀉。
  • 柳枝:清熱止血、止瀉。
  • 桑枝:清熱止血、止瀉。
  • 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 穿山甲: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中藥方劑「離濟膏」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溫陽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陽痿、早洩、遺精、尿頻、尿失禁、崩漏、帶下、子宮寒冷等症狀,臨牀療效顯著。

傳統服藥法



扶陽益火,溫腎固真。
兩共用油二十四斤,分熬,再合鹿角油並熬丹收。再入淨松香、陀僧、赤脂各四兩,陽起石(煅)二兩,雄黃、枯礬、木香、檀香、丁香、官桂、乳香(制)、沒藥(制)各一兩,牛膠四兩酒蒸化,如清陽膏下法。(一加倭硫磺用浮萍煮過者)。
貼心、臍、對臍、臍下。
扶陽益火膏、溫腎固真膏(原書同頁)。

相關疾病


膀胱炎大便溏陰道炎尿失禁白帶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嗜眠症(嗜睡症)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子宮頸炎酒渣癬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夜間頻尿多尿全身性水腫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離濟膏, 出處:《理瀹》。 組成:生鹿角屑1斤(鹿茸更佳),高麗參4兩(用油 4斤先熬枯去渣聽用,或用黃丹收亦可。此即參茸膏影子),生附子4兩,川烏3兩,天雄3兩,白附子2兩,益智仁2兩,茅山朮2兩,桂枝2兩,生半夏2兩,補骨脂2兩,吳茱萸2兩,巴戟天2兩,胡蘆巴2兩,肉蓯蓉2兩,黨參1兩,白朮1兩,黃耆1兩,熟地1兩,川芎1兩,酒當歸1兩,酒白芍1兩,山萸肉1兩,淮山藥1兩,仙茅1兩,蛇床子1兩,菟絲餅1兩,陳皮1兩,南星1兩,北細辛1兩,覆盆子1兩,羌活1兩,獨活1兩,香白芷1兩,防風1兩,草烏1兩,肉蔻仁1兩,草蔻仁1兩,遠志肉1兩,蓽澄茄1兩,炙甘草1兩,砂仁1兩,厚朴(制)1兩,杏仁1兩,香附1兩,烏藥1兩,良薑1兩,黑醜(鹽水炒黑)1兩,杜仲(炒)1兩,續斷1兩,牛膝(炒)1兩,延胡索(炒)1兩,靈脂(炒)1兩,秦皮(炒)1兩,五味子1兩,五倍子1兩,訶子肉1兩,草果仁1兩,大茴1兩,紅花1兩,川萆薢1兩,車前子1兩,金毛狗脊1兩,金櫻子1兩,甘遂1兩,黃連1兩,黃芩1兩,木鱉仁1兩,蓖麻仁1兩,龍骨1兩,牡蠣1兩,山甲1兩,炒蠶砂3兩,發團1兩6錢,生薑4兩,大蒜頭4兩,川椒4兩,韭子4兩,蔥子4兩,棉花子4兩,核桃仁(連皮)4兩,乾艾4兩,鳳仙(全株)1兩,乾薑1兩,炮薑1兩,白芥子1兩,胡椒1兩,石菖蒲1兩,木瓜1兩,烏梅1兩,槐枝8兩,柳枝8兩,桑枝8兩,茴香2兩。 主治:扶陽益火,溫腎固真。主治:元陽衰耗,火不生土,胃冷成膈;或脾寒便溏,泄瀉浮腫作脹;或腎氣虛寒,腰脊重痛,腹臍腿足常冷;或腎氣衰敗,莖痿精寒;或精滑,随觸随泄;或夜多漩溺,甚則脬冷,遺尿不禁,或冷淋、或寒疝、或脫精脫神之症。婦人子宮冷,或大崩不止,身冷氣微陽欲脫者;或衝任虛寒,帶下純白者;或久帶下臍腹冷痛,腰以下如坐冰雪中,三陽真氣俱衰者。小兒慢脾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