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清代醫家陳念祖所著的《醫學實在易》,是一部旨在化繁為簡、深入淺出的中醫綜合性著作。此書成於嘉慶年間(1809年),共八卷,其核心精神如書名所示,意在揭示醫學中那些「實在」可靠、可憑依的關鍵點,使之變得「易」於理解和掌握,不僅惠及醫者,更期望一般病家也能從中受益,不致於盲目求醫或受庸醫所誤。

徐又庶在序中點明了書名的深意。「易」並非指醫道本身膚淺,而是指透過提煉要綱、抓住核心,將複雜的醫學體系梳理得條理分明。陳念祖(修園)有感於時醫往往拘泥於表面症狀,如「見痰治痰,見血治血」,未能觸及疾病的根本,以致誤人性命。因此,他著力於指出醫學的「實在」之處——那些確鑿不移的診斷依據和治療法則。這使得讀者或病家在面臨疾病時,能如同「線索在手,操縱自如」,快速辨識病證的關鍵,從而「易」於理解,甚至「粹按證用藥,絲毫不錯」。書中附有歌訣,更是為了便於記誦,將醫理方藥化為琅琅上口的韻語,這也是「易」的一種體現。作者期望讀者因其「易」而樂於閱讀,並在深入學習後,領悟其中「實者」的精髓,認識到病有定名、方有定法、藥有專能,最終得以明道。

《醫學實在易》的體例和內容編排,體現了陳念祖獨特的教學和臨床思路。其凡例闡述了多項編纂原則。首先,該書建立了一套簡明扼要的「提綱」體系。脈診方面,以浮、沉、遲、數、細、大、短、長這八種常見且具有代表性的脈象作為綱領,再將其他同類脈象附於其下。證候方面,則以表、里、寒、熱、虛、實、衰、盛這八個中醫辨證的基本大綱來統攝各種疾病證候,將所屬證候歸類論述。這種「一線到底」的結構,使得醫理脈絡清晰,便於讀者循綱入目,快速掌握辨證要點。

在疾病論治的體例上,該書仿傚《金匱要略》按病證同類相合的方式進行編排。雖然《傷寒論》以六經為辨證總綱,陳念祖認為「六經鈴百病為不易之定法」,但對於雜病,將類似的病證匯合討論,更便於臨床互參和啟發思路。例如,先列《傷寒》中的表證,然後將其他疾病中屬於表證者一併討論,其他各綱亦然。這種以八綱為主的分類方式,是該書區別於其他傷寒雜病論著的顯著特點。

內容方面,《醫學實在易》涵蓋了中醫學的廣泛領域。雖未如部分現代醫書般明確劃分內、外、婦、兒等科,但其總論部分奠定了基礎理論,並在證治論述中自然涉及各科疾病。書中對中醫的理、法、方、藥進行了系統論述。理論基礎方面,深入探討了臟腑、經絡、四診、運氣等核心概念。卷一開篇即為「臟腑易知」,詳細闡述了臟腑的功能及其在機體中的地位,如「十二官」的說法,引述《素問》、《靈樞》原文,並進行辨析(如脾胃計數問題)。「內景說」則具體描述了臟腑的解剖位置、相互關係以及生理功能,如咽喉與氣管食管的分別、心肺膈膜肝膽脾胃大小腸膀胱的位置及作用,特別是關於三焦和腎(命門)的論述,引經據典,並結合清代醫家的觀點(如張隱庵),體現了作者對經典的深厚功力及對醫理的獨立思考。對心臟功能的論述(「心說」),結合了文字學和象徵意義,生動形象。

在診斷方面,雖然書名未特別突出「四診」,但其以脈證提綱為核心,實際已將望、聞、問、切四診的精華融於其中。八脈提綱直接指導切診(脈診),八證提綱(表里寒熱虛實衰盛)則需結合望、聞、問切所得的各種症狀體徵進行歸納辨識。書中「詳述其證治」,即是通過辨識證候來確立治療原則和具體方藥。

治療方面,該書提供了大量的對症方藥。陳念祖集結了《神農本經》、《內經》、《難經》、仲景(張仲景)、《千金》(孫思邈)、《外臺》(王燾)、《聖濟總錄》、《活人書》(朱肱)等歷代經典醫著的精華,並汲取元、明及當時醫家的寶貴經驗,去蕪存菁,將其濃縮於書中。這種廣泛的採集和精心的篩選,使得書中的方藥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依據。對於每種證候,書中不僅有理論闡釋,更有具體的治療方法和常用方藥,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作者強調,這些內容都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實在」之法。

寫作風格上,《醫學實在易》最大的特點在於其文字「淺近易懂」。陳念祖刻意使用時俗淺白的語言來闡述高深的醫理,力求「人人可以共曉」,即使是沒有醫學基礎的人,開卷亦能「瞭然,胸有成竹」。這與當時一些醫書文字艱澀、理論玄虛的狀況形成了鮮明對比,極大地降低了中醫學習的門檻。同時,附有歌訣,使得重要的醫理和方藥變得易於記憶和傳播,特別適合初學者入門。然而,作者也意識到過於淺顯可能導致讀者停留在表面,故在後期修訂時,於每證後節錄《內經》原文,提醒讀者「窮流必溯其源」,鼓勵深入鑽研,體現了其教學的層次性和用心。

陳念祖撰寫此書的動機純粹而崇高,源於其「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仁者情懷。他眼見民間疾苦,庸醫誤人,深感有責任普及正確的醫學知識,使病家在求醫問藥時能有所依憑,醫者也能掌握實在的診斷治療之法。他在短時間內完成此書,是其數十年醫學積累的厚積薄發。此書能廣為流傳並有多種版本,證明了其在當時乃至後世的影響力及實用價值。陳念祖的著作豐富,其父亦是知名醫家,此書的出版也是秉承家學、公之於世的體現。

總而言之,《醫學實在易》是一部極具特色的中醫著作。它不尚艱深,而求實在;不求華麗,而求明晰。透過以八綱為核心的提綱挈領式結構、淺顯易懂的文字、便於記誦的歌訣,以及對經典理論和臨床經驗的精煉總結,成功地將複雜的中醫學變得相對「易」於掌握。它不僅是中醫入門的良好階梯,也能為有一定基礎的醫者提供系統性的臨床思路和實用指導。書中體現的陳念祖融會貫通、務實致用的醫學態度,以及心繫蒼生的情懷,使得《醫學實在易》不僅是一部傳世的醫學典籍,更是一份飽含人文關懷的珍貴遺產。它提醒後學者,醫道之「易」,在於能把握其「實在」的根本;醫道之精,則在於不斷深入,體悟其中無窮的奧妙。


凡例 (1)

凡例 (2)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一 (5)

卷一 (6)

卷一 (7)

卷一 (8)

卷一 (9)

卷一 (10)

卷一 (11)

卷一 (12)

卷一 (13)

卷一 (14)

卷一 (15)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二 (4)

卷二 (5)

卷二 (6)

卷二 (7)

卷二 (8)

卷二 (9)

卷二 (10)

卷二 (11)

卷二 (12)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三 (6)

卷三 (7)

卷三 (8)

卷三 (9)

卷三 (10)

卷四 (1)

卷四 (2)

卷四 (3)

卷四 (4)

卷四 (5)

卷四 (6)

卷四 (7)

卷四 (8)

卷五 (1)

卷五 (2)

卷五 (3)

卷五 (4)

卷五 (5)

卷五 (6)

卷五 (7)

卷五 (8)

卷五 (9)

卷五 (10)

卷五 (11)

卷五 (12)

卷五 (13)

卷六 (1)

卷六 (2)

卷六 (3)

卷六 (4)

卷六 (5)

卷六 (6)

卷六 (7)

卷六 (8)

卷六 (9)

卷六 (10)

卷七 (1)

卷七 (2)

卷七 (3)

卷七 (4)

卷七 (5)

卷七 (6)

卷八 (1)

卷八 (2)

卷八 (3)

卷八 (4)

卷八 (5)

卷八 (6)

卷八 (7)

卷八 (8)

卷八 (9)

卷八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