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卷三 (2)
卷三 (2)
1. 痰飲詩
痰病卻緣水泛成,滾痰(丸)峻烈二陳(湯和)平,桂苓甘術湯同真武(一化太陽水府之氣,一鎮少陰水臟之氣,)五飲源流一脈清。
白話文:
痰病的產生往往與體內水分過多有關,治療痰病可以使用滾痰丸這種強力的藥物,也可以選擇二陳湯這樣的平和藥方。桂苓甘術湯與真武湯則分別能調理太陽水府的氣息與鎮靜少陰水臟的氣息。通過這五種飲食與藥物,可以讓痰病的來源與流動得到清晰的治理。
2. 附錄
痰飲之病源,皆水也。《經》云:「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設三焦失職,因之聚成痰飲,變證多端。古人論痰有四:痰飲,懸飲,溢飲,支飲,詳於《金匱要略》。余著有《淺注》,宜細辨之。然又有聚而不散者,名留飲僻處脅下者,名癖飲;流移不定者,名流飲;沉伏於內者,名伏飲。又因酒而成癖者,名酒癖。
因寒所傷者,名冷痰,因熱所傷者,名熱痰。總由於三焦失職,氣道痞澀所致。是以氣行即水行,氣滯即水滯,惟能宣通三焦之氣,則為治其本而清其源矣。《金匱》曰:「當以溫藥和之。」此六字為金針之度也。所以然者,人之氣血則溫則宣流,反結而成病。尤在涇新立七法,授時醫之捷徑,余閱江蘇顧西疇,徐炳南之治案多本於此,今姑錄之,以見奇相賞疑與析,神交在三千里外云。
白話文:
痰飲的病因,都是因為水氣積聚。古書中說:「三焦是身體的排水管道,水分由此排出。」如果三焦功能失調,就會導致水氣積聚成痰飲,產生各種不同的症狀。古人將痰飲分為四種:痰飲、懸飲、溢飲、支飲,詳細的解釋可以在《金匱要略》中找到。我寫了一本《淺注》,可以幫助大家細心地辨別。除此之外,還有聚而不散的痰飲,稱為留飲;偏在脅下的,稱為癖飲;四處流動的,稱為流飲;隱藏在體內的,稱為伏飲。另外,因為喝酒而形成的痰飲,稱為酒癖。
由於寒氣侵襲而形成的痰飲,稱為冷痰;由於熱氣侵襲而形成的痰飲,稱為熱痰。總而言之,痰飲的根本原因都是三焦失調,氣道阻塞所致。因此,氣流通暢則水氣也流通,氣血停滯則水氣也停滯,只有宣通三焦的氣機,才能治本清源。《金匱》中說:「應該用溫和的藥物來調理。」這六個字是治療痰飲的關鍵。這是因為人體的氣血溫暖才能流動,反之就會積聚成病。尤其是涇新立的七法,是治病的捷徑,我閱讀過江蘇顧西疇和徐炳南的治療案例,他們大多遵循這七法。現在把這些方法記錄下來,希望能讓大家了解一些奇特的醫學知識,並解開心中的疑惑,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心心相印。
一、曰攻逐
古云治痰先補脾,脾復健之常,而痰自化。然停積既甚,譬如溝渠壅滯,久則倒流逆上,汙濁臭穢,無所不有,若不決而去之,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使之清,無是理也,故須攻逐之劑。
神仙墜痰丸,控涎丹,礞石滾痰丸,十棗湯。
二、曰消導
凡病痰飲未盛,或雖盛而未至堅頑者,不可攻之,但宜消導而已。消者損而盡之,導者引而去之也。
青礞石丸,竹瀝丸,半夏丸。
白話文:
一、所謂「攻逐」
古人說治痰要先補脾,當脾氣恢復正常後,痰液自然會消失。然而,如果痰積聚得太嚴重,就像溝渠堵塞,時間久了就會反向流動,向上逆衝,變得混濁、腐臭,什麼樣的污物都有。如果不把這些積聚的痰液清除掉,想讓堵塞的水變清澈,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須使用「攻逐」的方法來去除痰液。
「神仙墜痰丸」、「控涎丹」、「礞石滾痰丸」、「十棗湯」。
二、所謂「消導」
對於痰飲還沒有太嚴重,或者即使嚴重但還沒有達到非常堅硬的情況,不可以直接用攻逐的方式,只需要使用「消導」的方法即可。消,指的是減少並消除;導,指的是引導痰液排出體外。
「青礞石丸」、「竹瀝丸」、「半夏丸」。
三、曰和
始因虛而生痰,繼因痰而成實,補之則痰益固,攻之則正不支,惟寓攻於補,庶正復而痰不滋;或寓補於攻,斯痰去而正無損,是在辨其虛實多寡而施之。
六君子湯(按:此湯宜入補方,此條宜香砂六君子湯。)
四、曰補
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腎,痰即液也,其本在脾。在腎者,氣虛水泛,在脾者,土虛不化。攻之則彌盛,補之則潛消,非明者不能知也。
濟生腎氣丸,桂苓甘術湯,六君子湯(余新增。)
白話文:
三、曰和
一開始是因為虛弱而生痰,接著因為痰而變得實證。補虛的話,痰反而會更加固結;攻邪的話,正氣又會不足。只有在補中寓攻,才能讓正氣恢復而痰不再滋長;或者在攻中寓補,才能讓痰消而正氣不受損。關鍵是要辨別虛實的程度,然後再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六君子湯(按:此湯宜入補方,此條宜香砂六君子湯。)
四、曰補
痰其實就是水,它的根本在於腎臟;痰又是液體,它的根本在於脾臟。腎虛則氣虛水泛,脾虛則土虛不化。攻邪反而會使痰更盛,補虛才能使痰慢慢消退,只有明眼人才能明白這個道理。
濟生腎氣丸,桂苓甘術湯,六君子湯(余新增。)
五、曰溫
凡痰飲停凝心膈上下,或痞,或嘔,或利,久而不去,或雖去而復生者,法當溫之。蓋痰本於脾,溫則能健之,痰生於濕,溫則能行之。
沉香伏苓丸,本事神術丸。
六、曰清
或因熱而生痰,或因痰而生熱,交結不解相助為瘧,昔人故言痰因火而逆上者,治火為先也。其證咽喉乾燥,或寒或壅,頭目昏重,或咳吐稠黏,面目赤熱。
二陳湯加黃芩、連翹、山梔、桔梗、薄荷。
白話文:
五、曰溫
凡是痰飲停滯在心膈上下,或是胸悶,或是嘔吐,或是腹瀉,久久不癒,或是治好又復發的,都應該用溫法治療。因為痰飲本源於脾胃,溫法可以健脾,而痰飲又生於濕氣,溫法可以化濕行氣。
例如沉香伏苓丸,就是溫脾化濕的經典方劑。
六、曰清
有時候是因熱而生痰,有時候是因痰而生熱,兩者互相交結,無法解開,互相助長,形成瘧疾。古人說痰因火而逆上,所以治療要先清熱。其症狀表現為咽喉乾燥,或是寒涼或是阻塞,頭昏眼花,或是咳嗽吐出稠黏痰液,面頰發紅發熱。
治療可以用二陳湯加黃芩、連翹、山梔、桔梗、薄荷。
七、曰潤
肺虛陰涸,枯燥日至,氣不化而成火,津液結而成痰,是不可以辛散,不可以燥奪。清之則氣自化,潤之則痰自消。
王節齋化痰丸
痢疾,伏邪之為病也。夏月受非時之小寒,或貪涼而多食瓜果。胃性喜寒,初不覺其病,久則鬱而為熱,從小腸以傳大腸。大腸喜熱,又不覺其為病。至於秋後,或因燥氣,或感涼氣,或因飲食失節,引動伏邪,以致暴瀉。以致裡急後重,膿血赤白,小腹疼痛,甚則為噤口不食之危證。
當知寒氣在胃,熱氣在胸,寒熱久伏。而忽發之病,用芍藥湯盪滌大腸之伏熱,令邪氣一行,正氣自能上顧脾胃。如若未效,即用理中湯以溫胃中之伏寒,加大黃以泄大腸之伏熱。一方而兩扼其要,紅者可加地榆,白者可加木香,紅白兼見者並加之。倘久而不瘥,可用理中湯原方以補之,或用真人養臟湯以澀之,或間用香連丸以堅之。
白話文:
肺部虛弱,陰液不足,乾燥嚴重,氣無法轉化而變成火,津液凝結形成痰,不能用辛辣藥物散寒,也不能用燥熱藥物去除痰濕。清熱即可使氣化,滋潤即可使痰消。
痢疾是由於夏季受寒或貪涼多吃瓜果,寒氣積聚在胃部,久而久之轉化為熱,從小腸傳到大腸。大腸喜熱,也感受不到病變。到了秋季,由於燥氣、寒氣或飲食不節,導致伏邪發作,引起腹瀉。症狀包括裡急後重、膿血赤白、小腹疼痛,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噤口不食的危重情況。
要明白寒氣在胃,熱氣在胸,寒熱久積,突然發病。需要用芍藥湯來清除大腸積熱,讓邪氣排出,正氣就能恢復脾胃功能。如果沒有效果,就用理中湯溫暖胃部的寒氣,再加用大黃來瀉掉大腸積熱。一個方子針對兩個關鍵點,血便加地榆,白便加木香,血白便兼見則兩種藥物都加。如果長期不癒,可以用理中湯原方補益,或用真人養臟湯收斂,或間用香連丸鞏固。
此定法亦活法也。如初起而發熱不休,方書皆云死證,其實非經絡不和,即外感風寒所致。惟審其發熱,而仍惡寒者,用當歸四逆湯。發熱胸脅滿而嘔吐者,用小柴胡湯和其經絡,而下利自松。倉廩湯更面面周到,足補古人所未及。痢為腸胃之病,故列於裡證。
(經義)《太陰陽明論》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填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論疾診尺篇》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腸澼。」《陰陽別論》曰:「陰陽虛,腸澼死。」《氣厥論》曰:「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按:《內經》所謂腸澼,即今之下痢,方書又名滯下是也。
白話文:
這種診斷方法其實也是一種活法。比如,如果剛開始就發熱不退,醫書上都說這是死症,但其實不是經絡不通暢,就是外感風寒引起的。只要仔細觀察發熱,同時還怕冷的人,就用當歸四逆湯。如果發熱胸脅滿悶還嘔吐,就用小柴胡湯調理經絡,然後腹瀉就會自然好轉。倉廩湯更全面周到,彌補了古人的不足。痢疾是腸胃的病,所以歸類為裡證。
本經《惟評虛實論》謂:「腸澼便血,身熱則死,寒則生。」《大奇論》謂:「腎脈小搏,沉為腸澼下血,血溫身熱者死。」又云:「心肝澼,其脈小沉澀,為腸澼,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者死。」《論疾診尺篇》又謂:「飧泄脈小,手足寒者難已,脈小,手足溫者易已。」數句互異,而不知熱與溫有別,熱者壯熱,溫者溫和也。
且痢與瀉二證同而不同。
白話文:
《靈樞·經脈篇》中提到「腸澼便血,身熱則死,寒則生」,《大奇論》也說「腎脈小搏,沉為腸澼下血,血溫身熱者死」,又說「心肝澼,其脈小沉澀,為腸澼,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者死」。《論疾診尺篇》則說「飧泄脈小,手足寒者難已,脈小,手足溫者易已」。這些醫書中的說法看似不同,但其實關鍵在於「熱」和「溫」的區別,熱指的是壯熱,而溫指的是溫和。
另外,痢疾和瀉肚子雖然都是腹瀉,但還是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