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實在易》~ 卷一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5)

1. 運氣易知

2. 司天在泉圖

3. 司天在泉圖說

司天在泉,四間氣者,客氣之六步也。凡主歲者為司天,位當三之氣。司天之下,相對者為在泉,位當終之氣。司天之左,為天之左間,右為天之右間。每歲客氣,始於司天前二位,乃地之左間,是為初氣,以至二氣三氣,而終於在泉之六氣。每氣各主一部。然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故又曰歲半以前天氣主之,歲半以後,地氣主之也。

白話文:

【司天在泉圖解】

司天與在泉,以及四個間氣,這些都是客氣運行的六個階段。每年的主導氣候力量稱為司天,其位置在第三個氣候階段。而與司天相對應的位置則被稱為在泉,位於一年氣候的最後一個階段。司天的左邊,被稱為天的左間,而其右邊則為天的右間。

每年的客氣運行,從司天之前的兩個位置開始,即地的左間,這被視為一年中的第一個氣候階段。從此開始,直到第二、第三個氣候階段,最後到達在泉的第六個氣候階段。每個氣候階段各自主宰一個特定的區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司天整體主宰上半年的氣候,而在泉則統領下半年的氣候。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一年的前半段,是由天氣(司天)來主導;而在後半段,則由地氣(在泉)來主導。

4. 司天在泉詩

子午少陰為君火,丑未太陰臨濕土,寅申少陽相火旺,卯酉陽明燥金所,辰戌太陽寒水邊,巳亥厥陰風主木。初氣起地之左間,司天在泉對面數。

白話文:

[司天在泉詩]

子年與午年的少陰君火當令, 丑年與未年的太陰掌管濕土, 寅年與申年的少陽相火旺盛, 卯年與酉年的陽明則屬燥金, 辰年與戌年的太陽處於寒水邊緣, 巳年與亥年的厥陰風主宰著木氣。

一年的初氣從大地的左側開始, 司天和在泉的氣候特徵正好相對應。

5. 張飛疇運氣不足憑說

諺云:不讀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所以稍涉醫理者,動以「司運」為務。曷知「天元紀」等篇,本非《素問》原文,王氏取陰陽大論補入經中,後世以為古聖格言,孰敢非之,其實無關於醫道也。況論中明明,時有常位,而氣無必然,猶諄諄詳論者,不過窮究其理而已。

縱使勝復有常,而政分南北,四方有高下之殊,四序有非時之化,百步之內,晴雨不同,千里之外,寒暄各異。豈可以一定之法,而執非常之變耶。若熟之以資顧問則可,苟奉為治病之法,則執一不通矣。

白話文:

俗語說:如果不瞭解五運六氣,就算你翻遍所有的藥方書籍,又有什麼用呢?因此,稍微涉及醫學理論的人,往往會專注於研究「司運」。但事實上,「天元紀」等篇章,並非是《黃帝內經.素問》的原始文本,而是由王冰從「陰陽大論」中摘錄補充進去的,後世認為這是古代聖賢的格言,誰敢否定它,實際上,這些內容與醫學理論並無太大關聯。

而且在討論中明確指出,時間有固定的定位,但氣候卻不一定遵循固定規律,即便詳細地討論,也只是為了深入探究其中的道理。

即使勝負有固定的循環,但政權分南北,四方有高低的差別,四季有不合時節的變化,甚至在同一片區域內,晴雨也可能不同,在千里之外,冷暖可能截然相反。怎麼能用固定的方法來應對這種不確定的變化呢?如果用來作為參考和諮詢,那當然沒問題,但如果把它當作治病的法則,那就太過死板,無法靈活運用。

以上就是張飛疇對於運氣理論的一些看法,他認為過度依賴運氣理論可能會限制醫生的判斷力和臨牀治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