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卷八 (8)
卷八 (8)
1. 婦人科
婦人之病與男子俱同,惟經之前後,與胎產前後,當另立治法。室女閉經,久必成勞,以天癸正旺,不應愆期也。其症發熱咳嗽,及寒熱往來,惡瘡漸盛。如脈洪、口渴,便秘者,為實熱,宜以四物湯加紅花、桃仁、大黃(醋炒、)烏藥、茜草主之;脈虛、口淡、多寒、腰腹痛、大便滑者為虛寒,宜以四物湯加肉桂、人參、大黃、桃仁、乾薑主之,二症脈澀,肌肉甲錯,將成乾血癆者如虻蟲,水蛭攻之,但經閉即為血崩之兆,不可任意攻擊,此切症類多憂鬱思慮,七情過用所致,屬虛者十之六、七。《內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為女子不月。
」宜以逍遙散解肝經之郁,而諸郁俱解以歸脾湯補心脾之血,以治經血之源。景岳逍遙飲心、肝、脾同治,為標本兩全之道,服之良久,然後通之。
婦人經閉,照前法。師尼寡婦,寒熱往來,脈上魚際,將成癆瘵,以小柴胡湯加生地主之,或八味逍遙散主之。
婦人經漸遲,是血海虛寒,宜以四物湯加桂、附、吳萸、人參、白朮、炙草主之。經漸早是血海挾熱,宜四物湯加黃連、黃芩、阿膠、地榆、甘草主之。
愚按二症,經遲者,用歸脾湯加附子、乾薑,經早者加丹皮、梔子是也。
薛立齋之捷徑
婦人赤白帶下,與男子赤白濁同,俱主濕熱,宜二陳湯加蒼朮、白朮各二錢,黃柏一錢,牡蠣粉三錢,椿根皮(醋炒)二錢,烏梅二枚去核主之。亦有用補中益氣湯及六、八味丸而愈者,宜察其脈症而消息之。
赤屬血,宜加當歸(醋炒二錢。)白屬氣,宜加黃耆(鹽水炒三錢。)
婦人經水不調,多不能成孕,宜先審其寒熱虛實,及有無憂鬱,以調其經,即是種子之法。又肥人恐子宮脂滿,不能受胎,宜以四物湯去熟地,加半夏、貝母、香附各二錢,阿膠三錢,天麻一錢主之。瘦人恐子宮乾燥,不能受胎,宜四物湯加人參、麥冬、半夏、桂枝、阿膠各一錢五分,艾葉、吳萸各五分主之。景岳育麟珠為種子良方,不可不知。
墮胎症,丹溪主於脾虛挾火,以胎繫於脾,猶鍾懸於梁也,故以白朮補脾為主,火盛則動其胎氣,故黃芩瀉火為輔。於是垂其訓曰:黃芩、白朮為安胎之聖藥。《達生篇》遵其法,而立安胎方,服多效。然物雖繫於梁,而力則藉於棟,巨棟屹然不動,而梁方安,故人之兩腎,猶兩棟也。
如左尺弱,必以六味丸為主,右尺弱,必以八味丸為主,而阿膠、艾葉、續斷、五味子之類,於二方隨宜加減,應手取效,此趙養葵先生之心法也。大抵三月、五月,胎必應期而墮者,皆是腎虛,必以此法為上。若近時醫,必謂丹皮動血,桂枝墮胎,戒而不用。不知庸劣誤人,即此等不讀書,假小心之輩也。
白話文:
婦女的疾病和男子一樣,但經期前後,以及懷孕生產前後,應當另立治療方法。未婚女子閉經,久了必定會變成虛勞,這是因為她們的「天癸」(女性生理發育的基礎物質)正旺盛,不應該月經延遲。這種情況的症狀有發熱咳嗽,以及忽冷忽熱,惡性瘡瘍逐漸增多。如果脈象洪大、口渴、便秘,屬於實熱,應該用四物湯加上紅花、桃仁、大黃(用醋炒過)、烏藥、茜草來治療;如果脈象虛弱、口淡、怕冷、腰腹痛、大便稀溏,屬於虛寒,應該用四物湯加上肉桂、人參、大黃、桃仁、乾薑來治療。這兩種情況如果脈象澀滯,皮膚粗糙像魚鱗,快要變成乾血癆的,可以用虻蟲、水蛭來攻破瘀血。但是閉經往往是崩漏(大量出血)的先兆,不可以隨意攻擊,這種情況多半是憂鬱思慮、情緒過度所導致,屬於虛證的佔大多數。《內經》說:「二陽的病變影響心脾,造成隱秘不發,導致女子月經不來。」應該用逍遙散來疏解肝經的鬱結,這樣各種鬱悶都能解除,再用歸脾湯來補益心脾之血,以治理月經的源頭。景岳的逍遙飲心、肝、脾同治,是標本兼治的好方法,服用一段時間後,月經就會來潮。
婦女閉經,按照前面所說的方法治療。出家的尼姑或守寡的婦女,出現忽冷忽熱,脈象在魚際部位跳動,快要形成勞瘵的,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生地來治療,或者用八味逍遙散來治療。
婦女月經逐漸延後,是血海虛寒,應該用四物湯加上肉桂、附子、吳茱萸、人參、白朮、炙甘草來治療。月經逐漸提前,是血海有熱,應該用四物湯加上黃連、黃芩、阿膠、地榆、甘草來治療。
我認為,月經延後的,可以用歸脾湯加上附子、乾薑,月經提前的,可以加上丹皮、梔子。
薛立齋的簡便方法
婦女的赤白帶下,和男子赤白濁一樣,都是濕熱引起的,應該用二陳湯加上蒼朮、白朮各兩錢,黃柏一錢,牡蠣粉三錢,椿根皮(用醋炒過)兩錢,烏梅兩個去核來治療。也有用補中益氣湯或六味丸、八味丸治好的,要仔細觀察脈象和症狀來斟酌使用。
赤帶屬血,應該加上當歸(用醋炒過兩錢)。白帶屬氣,應該加上黃耆(用鹽水炒過三錢)。
婦女月經不調,大多不能懷孕,應該先辨明是寒熱虛實,以及是否有憂鬱,來調養月經,這就是懷孕的方法。又肥胖的人可能是子宮脂肪過多,不能受孕,應該用四物湯去掉熟地,加上半夏、貝母、香附各兩錢,阿膠三錢,天麻一錢來治療。瘦弱的人可能是子宮乾燥,不能受孕,應該用四物湯加上人參、麥冬、半夏、桂枝、阿膠各一錢五分,艾葉、吳茱萸各五分來治療。景岳的育麟珠是懷孕的好方子,不可不知。
關於墮胎,丹溪認為是脾虛挾火,因為胎兒依附於脾,就像鐘懸掛在梁上一樣,所以要以白朮補脾為主,火盛則會動胎氣,所以要用黃芩瀉火為輔。因此他留下教誨說:黃芩、白朮是安胎的聖藥。《達生篇》遵循他的方法,建立安胎方,服用大多有效。但東西雖然依附在梁上,力量卻來自棟樑,巨大的棟樑穩固不動,梁才能安穩,所以人的兩腎就像兩根棟樑。
如果左寸脈弱,必須用六味丸為主,右寸脈弱,必須用八味丸為主,而阿膠、艾葉、續斷、五味子等藥物,在這兩個方子上隨宜加減,就能很快見效,這是趙養葵先生的心法。大體來說,三個月、五個月,胎兒必定按時墮下的,都是腎虛造成的,必須用這個方法才是上策。如果近代的醫生,一定會說丹皮活血,桂枝墮胎,所以不敢用。不知道庸醫誤人,就是因為這種不讀書,假裝小心的人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