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卷八 (2)
卷八 (2)
1. 補遺並外備諸方
上十二味依方修合,另將川貝研細末,候藥煎好,衝入同服,引用生薑三片,空心服。
此方全用撐法,當歸、川芎、白芍養血活血者也,厚朴去瘀血者也,用之撐開血脈,俾惡露不致填塞;羌活、荊芥疏通太陽,將背後一撐,太陽經脈最長,太陽治,則諸經皆治;枳殼疏理結氣,將面前一撐,俾胎氣斂抑,而無阻滯之虞;艾葉溫暖子宮,撐動子宮,則胞胎靈動;貝母、菟絲最能滑胎順氣,將胎氣全體一撐,大具天然活潑之趣矣;加黃耆者,所以撐扶元氣,元氣旺,則轉動有力矣;生薑通神明,去穢惡,散寒止嘔,所以撐扶正氣,而安胃氣;甘草協和諸藥,俾其左宜右有,而全其撐法之神也。此方人多不得其解,程山齡注獨超,故全錄之。
失笑散,治產後心腹絞痛欲死;或血迷心竅,不省人事;或胞衣不下。並治心痛,血滯作痛。
蒲黃,五靈脂(各等分)
生研,每服三錢,酒煎服。
黃耆六一湯,治氣虛口渴不止。黃耆(灸六錢),炙草(一錢)水煎服。
生化湯,治產後瘀血不行,腹痛等症。
當歸(三錢),川芎(二錢),炮姜(八分),桃仁(二十四粒),炙草(一錢)
水煎服。瘀血不行,加紅花一錢;傷風口痙,加荊芥穗三、四錢,益母草三錢。
七味白朮散,治小兒吐瀉及一切口渴不止。
人參,白朮,茯苓,炙草,藿香,木香(各一錢五分),乾葛(三錢)
共為末,每服三、五錢,白湯調下,或水煎服。
加味芎歸湯,治婦人難產,交骨不開。
川芎(三錢),當歸身(五錢),龜板(三錢,生研),婦人生過男女頂門發(燒如雞子大)
水三杯,煎八分服,如人行五里路即生。此方去龜板、頭髮,名佛手散,安生胎。去死胎。
香薷丸,治水腫。
干香薷(一斤),白朮(七兩)
先將白朮為末,後濃煎香薷汁為膏,和丸,如桐子大,飲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良。
又外臺香薷丸,以香薷五十斤,水熬膏,令可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日三,加之,以小便利為度,無所忌。
金匱防己茯苓湯,治皮水,此症因肺閉則木不逆下而泛溢皮膚,狀與風水相似,但不惡寒為度。
防己,黃耆,桂枝(各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
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
崔氏療大腹水腫上氣,小便赤澀,頸脈動,不臥方。
苦葶藶(五兩,炒),杏仁(二兩,炒黃),大棗(四十枚,飯上蒸,去皮核)
分搗合治為丸,如棗核大,空心服八丸,日晚食消,再服五丸,米飲下。三日後,平旦服五丸,晚服三丸。
時法治氣喘咳嗽不已,可代十棗湯。
《金匱翼》云:「吐血不止,將本人血,瓷鍋焙乾為末,每一錢二分,以參麥湯調下即止。」
白話文:
補遺並外備諸方
這十二種藥材依照原方劑配製調合,另外將川貝磨成細末,等藥煎好後,沖入藥汁中一起服用,並用三片生薑引藥,在空腹時服用。
這個方子的主要作用是「撐」開,當歸、川芎、白芍是用來養血活血的,厚朴是用來去除瘀血的。用它們來撐開血脈,使惡露不會堵塞。羌活、荊芥則能疏通太陽經,將背部撐開,因為太陽經是最長的經脈,太陽經通暢,其他經脈也會跟著通暢。枳殼則是疏理胸腹的氣結,將前面撐開,使胎氣得以收斂,不會有阻滯的危險。艾葉能溫暖子宮,撐動子宮,使胎兒靈活活動。貝母、菟絲子最能滑胎順氣,將胎氣整體撐開,使其充滿自然的活潑之氣。加入黃耆,是為了撐扶元氣,元氣旺盛,則轉動有力。生薑能通神明、去穢氣、散寒止嘔,用來撐扶正氣,安定胃氣。甘草則是調和各種藥材,使其作用協調,發揮撐法的神效。這個方子很多人不理解,程山齡的解釋獨到,所以全部記錄下來。
失笑散,治療產後心腹劇痛,痛到幾乎要死;或者因為血迷心竅,不省人事;或者胎盤不下。也能治療心痛,因為血瘀造成的疼痛。
蒲黃,五靈脂(各等分)
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酒煎服。
黃耆六一湯,治療氣虛引起的口渴不止。
黃耆(炙用六錢),炙甘草(一錢)
用水煎服。
生化湯,治療產後瘀血不行,腹痛等症狀。
當歸(三錢),川芎(二錢),炮薑(八分),桃仁(二十四粒),炙甘草(一錢)
用水煎服。如果瘀血不行,加入紅花一錢;如果受風導致抽搐,加入荊芥穗三、四錢、益母草三錢。
七味白朮散,治療小兒吐瀉以及各種口渴不止。
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藿香,木香(各一錢五分),葛根(三錢)
一起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到五錢,用白開水調服,或用水煎服。
加味芎歸湯,治療婦女難產,骨盆打不開。
川芎(三錢),當歸身(五錢),龜板(三錢,磨成粉末),婦女曾生過男女嬰兒的頭頂髮(燒成雞蛋大小)
用水三杯,煎至八分服用,如果人走五里路左右,嬰兒就會出生。這個方子去除龜板、頭髮,叫做佛手散,能安胎、去除死胎。
香薷丸,治療水腫。
干香薷(一斤),白朮(七兩)
先將白朮磨成粉末,然後將香薷濃煎成膏,和在一起做成藥丸,如桐子大小,每次用開水服用十丸,一天服用四到五次,利小便效果很好。
又外臺香薷丸,用香薷五十斤,用水熬成膏,使其可以做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一天三次,慢慢增加劑量,以小便通暢為度,沒有什麼禁忌。
金匱防己茯苓湯,治療皮膚水腫,這種症狀是因為肺氣閉塞,導致水不能向下排泄,而氾濫到皮膚,外觀和風水腫相似,但不怕冷。
防己,黃耆,桂枝(各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
用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
崔氏治療腹部水腫、呼吸困難、小便赤澀、頸部脈搏跳動、無法平躺的方子。
苦葶藶(五兩,炒過),杏仁(二兩,炒黃),大棗(四十枚,在飯上蒸過,去皮核)
搗在一起混合做成丸子,如棗核大小,空腹服用八丸,晚上吃完飯消化後,再服用五丸,用米湯送服。三天後,早晨服用五丸,晚上服用三丸。
時常用來治療氣喘咳嗽不止,可以代替十棗湯。
《金匱翼》記載:「吐血不止,將病人的血,用瓷鍋焙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二分,用人參麥冬湯調服即可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