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卷七 (1)
卷七 (1)
1. 血證方
瀉白散,治肺受燥氣咳嗽不已,火移大腸作瀉等症。
桑白皮(三錢,生),地骨皮(一錢),黃芩,甘草(各一錢)
加粳米二錢,水煎服。
李時珍云:「此瀉肺諸方之準繩也。」
竹葉石膏湯
石膏(八錢,生研),麥冬(四錢),半夏(三錢),人參(二錢),炙草(一錢),鮮竹葉(八十一片),粳米(三錢)
水三杯半,煎二杯,入粳米,煎至米熟,量八分服。
回元湯
人參,炙草,當歸(各二錢),大棗(二枚),炙耆(四錢),煨姜,水煎服。
六味地黃丸,白虎湯,麻黃湯(加減詳本論)
四生丸,治熱甚逼血妄行,此方止血兼能行瘀,所以為妙。
生地黃,生艾葉,生側柏,生荷葉(各服二錢)
搗為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以沸湯沖服。)
理中湯(方見吐瀉),上、中、下之血不止,得此便能歸經,真神劑也。
黃土湯,治吐血、衄血、下血,婦人血崩之神劑。
灶心黃土(八錢),懷生地,黃芩,白朮,阿膠,炙草,附子(炮、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余每用去附子,加炮姜八分。
甘草乾薑湯,血症服涼藥不止者,得此如神。
乾薑(二錢,炮製),生甘草(四錢)
水煎服。
斷紅丸,治下血久不止。
側柏葉(炒香),續斷(酒炒,各三錢),鹿茸(一具,酥炙)
醋煮阿膠為丸,每服四、五十丸,烏梅湯米湯隨意下。
當歸補血湯(見頭痛)
旱蓮丸(《種福堂》),治大便下血虛弱者。
旱蓮草陰乾為末,以槐花煎湯,調炒米粉糊丸,如梧子大,每日服五錢,以人參五分煎湯下,二服即愈。
牛膝酒煎(《種福堂》),治男子莖中痛及婦人血結少腹痛
牛膝一大握,酒煮飲之。
旱蓮車前汁(《種福堂》),治小便下血。
旱蓮草,車前子(各等分)
將二味搗自然汁,每日空心服一茶杯。
桂扁豬臟飲(《種福堂》),治大便下膿血,即日夜數次,數年久病,服之立愈。
雄豬臟(一條,洗淨),桂圓肉(二兩),扁豆花(鮮,白,四兩)
將二味搗爛,用白糯米拌和,裝入豬臟內,兩頭扎住。砂鍋內燒爛,忌見鐵器。然後將人中白炙脆,研末蘸吃,或醬油蘸吃亦可。不論吃粥吃飯,空口皆可吃,吃四、五條即愈。
白話文:
【血證處方】
- 瀉白散:用於治療肺部受燥氣影響而持續咳嗽,或是火氣影響到大腸導致瀉肚的情況。
- 桑白皮(3錢,生)、地骨皮(1錢)、黃芩、甘草(各1錢)
- 加入2錢的粳米,用水煎煮後服用。
- 李時珍評價此方為瀉肺類處方中的標準範例。
- 竹葉石膏湯:
- 石膏(8錢,生研)、麥冬(4錢)、半夏(3錢)、人參(2錢)、炙草(1錢)、鮮竹葉(81片)、粳米(3錢)
- 使用3杯半的水,煎煮至剩2杯,再加入粳米,煮至米熟,每次服用8分。
- 回元湯:
- 人參、炙草、當歸(各2錢)、大棗(2個)、炙耆(4錢)、煨姜
- 水煎後服用。
-
六味地黃丸、白虎湯、麻黃湯(加減詳本論)
-
四生丸:用於治療熱度過高導致的血液異常流動,此方既能止血又能消除瘀血,效果極佳。
- 生地黃、生艾葉、生側柏、生荷葉(各服2錢)
- 搗碎成丸,大小如雞蛋,每次服用一丸,用沸水沖服。
-
理中湯(詳細處方可見吐瀉部分):上、中、下三焦出血不止,服用此方可使血液歸經,真乃神奇的療效。
-
黃土湯:用於治療吐血、鼻血、下血,以及婦女的月經失調。
- 竈心黃土(8錢)、懷生地、黃芩、白朮、阿膠、炙草、附子(炮、各1錢5分)
- 水煎後服用。
- 甘草乾薑湯:對於服用寒涼藥物仍無法止血的情況,此方有著神奇的效果。
- 乾薑(2錢,炮製)、生甘草(4錢)
- 水煎後服用。
- 斷紅丸:用於治療長期下血不止。
- 側柏葉(炒香)、續斷(酒炒,各3錢)、鹿茸(1具,酥炙)
- 醋煮阿膠製成丸狀,每次服用40-50丸,可選擇烏梅湯或米湯送服。
-
當歸補血湯(詳細可見頭痛部分)
-
旱蓮丸:用於治療大便出血且身體虛弱的情況。
- 將旱蓮草陰乾磨成粉末,用槐花煎湯,調炒米粉糊製成梧桐子大的丸狀,每天服用5錢,用人參煎湯送服,服用兩次即可痊癒。
- 牛膝酒煎:用於治療男性生殖器疼痛及婦女的血塊在少腹造成的疼痛。
- 大把的牛膝,用酒煮後飲用。
- 旱蓮車前汁:用於治療小便出血。
- 旱蓮草、車前子(各等分)
- 將兩味藥材搗碎榨汁,每天空腹服用一杯。
- 桂扁豬臟飲:用於治療大便帶膿血,即使日夜多次,多年舊疾,服用後立刻見效。
- 雄豬臟(一條,洗淨)、桂圓肉(二兩)、扁豆花(鮮,白,四兩)
- 將後兩味藥材搗碎,用白糯米拌和,裝入豬臟內,兩頭扎緊。在砂鍋中煮至熟透,避免使用鐵器。再將人中白烤脆研成粉,蘸食或醬油蘸食均可,無論是吃粥還是飯菜,空腹均可食用,吃4-5條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