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實在易》~ 卷一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3)

1. 《內經》診法

此章以人身配六合,三部九候法,以人身配三才,所謂人身小天地者此也。

問曰:《經》言心肝居左,脾肺居右,是臟氣之出於左右,抑臟體之偏與。曰:天為陽,地為陰,東南為陽,西北為陰。聖人南面而立,左為陽,右為陰。天一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是以心肝居左也。地二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以脾肺居右也。此先天之五行,本於陰陽水火,分而上生,非臟體之謂也。

又心主脈,肝主血,血脈生於水精,是以左手三部俱主血,肺主周身之氣,脾主元真之氣,氣生於火,是以右手三部皆主氣,此皆陰陽互換之妙,善診者不可不知。愚按:診候之法,各家不同,善診者便宜熟記於心,隨機應變,則指下了然矣。余視此著時行諸書,雖高一格,而究竟為唐宋後各家之小技也。

今欲為初學啟蒙,遽以《靈》、《素》授之,恐學者畏其難而中阻,然又恐示之以「易」則爭趨於「易」,終無以造乎精微之域,反為斯道害。惟《內經·脈要精微論》一章,各家脈書,不過繪其部位,而所言診法,大不相符,相沿已久,必不能一時變更其說。但《聖經》炳如日星,錄此一節,以俟後之學者,起而明之。

白話文:

這章節將人體與天地六合相配,並採用三部九候的診斷方法,也將人體與天、地、人三才相配,這就是所謂的「人身是個小天地」的道理。

有人問:《黃帝內經》說心臟和肝臟在左邊,脾臟和肺臟在右邊,這是說臟器的氣機運行在左右兩邊,還是說臟器的位置本來就偏在左右呢? 回答說:天屬於陽,地屬於陰;東南屬於陽,西北屬於陰。聖人面向南方站立,左邊是陽,右邊是陰。天一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所以心臟和肝臟在左邊。地二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所以脾臟和肺臟在右邊。這是先天五行的道理,本於陰陽水火,分開而向上生發,並不是說臟器本身的位置就如此。

而且心臟主管脈搏,肝臟主管血液,血脈生於水精,因此左手的三個部位都主要診察血液的情況。肺臟主管全身的氣,脾臟主管元真之氣,氣生於火,因此右手的三個部位都主要診察氣的情況。這些都是陰陽互相轉化的奧妙,善於診脈的人不能不知道。我認為:診察的方法,各家都有不同,善於診斷的人應該將這些方法牢記在心,隨機應變,這樣手指下的情況就能清楚明白了。我看這本書的時候,覺得它比當時流行的其他書籍高明一些,但實際上還是唐宋以後各家的小技巧而已。

現在想要為初學者啟發入門,如果直接用《靈樞》、《素問》來教他們,恐怕學習者會因為難度太高而中途放棄,但是又擔心如果用太簡單的方法,大家都會只追求簡單,最終無法達到精微的境界,反而會害了這個學問。只有《黃帝內經·脈要精微論》這一章,各家的脈學書籍,不過是描繪了診脈的部位,而所說的診脈方法,卻大不相同,彼此沿襲已久,一定不能一時之間改變他們的說法。但是《聖經》(指《黃帝內經》)就像太陽和星辰一樣光明,我記錄下這一段,以便後來的學者,能起來闡明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