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卷七 (7)
卷七 (7)
1. 遺溺
補中益氣湯(見瘧疾)
白話文:
【尿牀】
解決尿牀問題,可以考慮使用「補中益氣湯」。此藥方在治療瘧疾上也有應用,具體用法可參考相關醫書或詢問專業醫師。
2. 房勞傷寒
通脈四逆湯(見心腹痛),黃連阿膠雞子黃連(見中風)
竹皮湯
鮮刮竹皮(二兩六錢)
上一味,以水二杯,煎一杯服。
白話文:
【房事過度與感寒】
使用「通脈四逆湯」(此方在「心腹痛」章節中有詳細介紹),以及「黃連阿膠雞蛋黃湯」(此方可在「中風」章節中找到)。
另外,還有一個「竹皮湯」的處方:
所需材料為新鮮的竹子外皮(約需60克)。
將上述材料用兩杯的水量煎煮至剩下一杯,然後服用。
以上是古代醫書中記載的治療方式,但請注意,實際治療應由專業醫生根據病情來決定。
3. 素盛諸方
九製蒼朮散,治肥人多濕痰盛,久服成地仙(喻嘉言《寓意草》有論。)
茅山蒼朮(十斤,米泔水浸一宿,去皮切片,以黑芝麻拌,九蒸九曬。)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棗湯下,一日兩服。
防風通聖散(見中風),二陳湯(見痰飲),乾坤得一丸(即藥肆所賣,未製大黃為丸。今新易此名)
白話文:
【素盛諸方】
【九製蒼朮散】:用於治療肥胖者體內濕氣和痰濕過重的情況,長期服用有助於調理身體至極佳狀態(此說法出自喻嘉言的《寓意草》中有相關討論。)
所需材料為茅山產的蒼朮(需十斤),先用米泔水浸泡一夜,然後去除外皮切成片狀,再與黑芝麻混合,經過九次蒸煮和九次日曬的過程製作而成。
服用方式為將其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至三錢,以棗子熬煮的湯送服,一天服用兩次。
【防風通聖散】:此方可用於中風的治療(詳情請參閱中風章節)。
【二陳湯】:此方可用於治療痰飲症狀(詳情請參閱痰飲章節)。
【乾坤得一丸】:即市面上藥店所售,由未經加工的大黃製成的丸藥。現更名為乾坤得一丸,但實際配方未變。
4. 素衰諸方
人參養榮湯,治氣血兩虛,生出諸病,不可名狀,不論其症,不論其脈,但服此湯,諸症俱愈。
生白芍(一錢五分),當歸,人參,白朮,炙黃耆,茯苓,炙草,肉桂,陳皮(各一錢),遠志(去骨),五味子(各五分),熟地(七分五釐)
加生薑三片,棗三枚,水煎服。
歸脾湯(見怔忡)
還少丹(脾腎雙補之方),治虛弱百病,為時常調養之良劑也。
熟地,山茱肉,山藥,茯苓,枸杞,肉蓯蓉,杜仲,遠志(去骨),牛膝,枳實,巴戟天(去骨),小茴香,五味子(各二兩),石菖蒲(一兩),大棗(二十枚)
先以姜煮大棗,去皮核搗膏,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三錢,淡鹽湯送下,日二服。
六味丸,八味丸
十味補心湯(張心在新定丸散飲膏,隨人所入)
茯神(八兩,專補心),棗仁(炒黑),當歸(二味自肝補心),龍眼肉(搗膏),茯苓(二味自肝補心),人參,麥冬(二味自肺補心),熟地(慮其滯者以巴戟天代之),遠志(去骨,二味自腎補心,以上各四兩),香附(四制,,三兩,通行經絡,以達五臟之氣)
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米湯下,日二服。
《經》曰:「主明則下安」,以此養心則壽。所謂王者心也,主為一身之主,耳、目、口、鼻、四肢通體,無一不待其使令。心如海內之大君,四臟如四方之侯伯,乾綱克振,而天下皆安,其大彰明較著者也。諸家亦講補法,或專救四臟之一,不專補心,久服增氣而成病,若能一於補心,則有利而無弊,遍閱方書,惟天王補心丹,以補心名,而用藥駁雜,不如此方補一臟而五臟交補。方中專補心者,茯神一味,余藥則因四臟以補,如四方諸侯,皆出所有以貢天子。
以補心為補藥之主,若病在他臟,則他臟之補藥,已具方中,便可藉心臟之精氣相助,不患其偏,總使心君操縱有權,四方上下安和,太平之象,可坐致也。尤妙在香附,通行十二經八脈,氣分為之轉輸,不使滯於一處而偏勝,且能兼益六腑也。
白話文:
【素問衰弱各方】
【人參養榮湯】主治氣血雙虧,導致各種難以描述的疾病。無論病症或脈象如何,只要服用此湯,多種症狀都可得到緩解。
藥方如下:
- 白芍1錢5分
- 當歸、人參、白朮、炙黃耆、茯苓、炙甘草、肉桂、陳皮各1錢
- 遠志(去掉骨)與五味子各5分
- 熟地7分5釐
加入生薑三片,大棗三枚,用水煎煮後服用。
【歸脾湯】(詳見怔忡)
【還少丹】(脾腎雙補方)能治療身體虛弱引發的各種疾病,是日常調養的優質選擇。
藥方如下:
- 熟地、山茱萸肉、山藥、茯苓、枸杞、肉蓯蓉、杜仲、遠志(去掉骨)、牛膝、枳實、巴戟天(去掉骨)、小茴香、五味子各2兩
- 石菖蒲1兩
- 大棗20枚
首先,用薑煮大棗,去掉皮核後搗成膏狀,再加入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3錢,用淡鹽水吞服,每日兩次。
【六味丸】,【八味丸】
【十味補心湯】(張心在新訂丸散飲膏,隨人所需)
藥方如下:
- 茯神8兩(專門補心)
- 炒黑酸棗仁與當歸(兩味從肝補心)
- 龍眼肉(搗成膏狀)
- 茯苓(兩味從肝補心)
- 人參、麥冬(兩味從肺補心)
- 熟地(如果擔心會造成滯塞,可以用巴戟天代替)
- 遠志(去掉骨,兩味從腎補心,以上各4兩)
- 四製香附(3兩,可通行經絡,達到五臟之氣)
將這些藥材與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3錢,用米湯吞服,每日兩次。
《經》上說:「主明則下安」,用這個方法養心則可延年益壽。心臟就像海內的大君,統轄著耳、目、口、鼻、四肢等全身,無一不需要其命令。心臟就像是國家的統治者,其他四臟就像四方的侯伯,只要心臟能有效控制全局,全身就會安定。各家雖然也有講述補法,有的專注於補某一臟器,卻忽略了補心,長時間服用反而會增加氣血,進而導致疾病。但如果專注於補心,則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經過遍覽各種醫書,發現只有天王補心丹以補心命名,但是使用的藥材混雜,不如這個配方,專注於補一臟,同時又能兼顧到五臟的補充。此方中專門補心的是茯神,其餘藥物則是通過補其他四臟來間接補心,就像四方的諸侯,都將最好的貢獻給天子。
把補心作為補藥的主要目標,如果疾病出現在其他臟器,該臟器所需的補藥已經在方中,可以藉助心臟的精氣來相互協助,避免單一補充導致的偏差。總的來說,讓心臟能夠有效運作,全身上下都能得到安和,這就是太平的景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香附,它能通行十二經八脈,使氣血流通,不會滯留在某一部位而造成不平衡,同時還能兼顧六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