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實在易》~ 卷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六 (5)

1. 腰痛

腎著湯,治腰痛而重,如帶五千錢。

茯苓,白朮(生用,各三錢),乾薑(二錢),炙草(一錢)

水煎服。

《金匱》名甘草乾姜茯苓白朮湯,甘、術各二兩,薑、苓各四兩,藥品與此方同,而輕重不同耳。蓋以腰者,腎之府也,腰痛自當補腎。腰痛而重,是寒濕之邪,不在腎之中間,而在腎之外府,故其治不在溫腎以散寒,而在燥土以勝濕,若用桂附則反傷腎陰矣。

五積散(見歷節),桂附八味丸(見痰飲),六味丸(見厥症),二陳湯(見痰飲)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治療腰痛的藥方,稱為「腎著湯」。主要針對的是那種腰痛且感覺沉重,就像腰間綁了五千錢一樣的症狀。

藥方成分包括:茯苓、白朮(需生用)、乾薑以及炙草。這些藥材分別用量為三錢、三錢、二錢和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在古籍《金匱要略》中,這種藥方又名為「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其中甘草和白朮各用二兩,乾薑和茯苓各用四兩,雖然藥材相同,但用量比例有所不同。因為腰是腎的所在部位,腰痛自然應該補腎。如果腰痛且沉重,這是由於寒濕邪氣,並非侵入腎臟本身,而是影響到腎的外部區域,因此治療方式不應單純溫腎以驅寒,而是要讓脾胃運化,去濕氣,若使用桂附等熱性藥物反而會傷害腎臟的陰氣。

文中還提到了其他幾個相關的藥方,包括「五積散」、「桂附八味丸」、「六味丸」及「二陳湯」,這些藥方可分別參考「歷節」、「痰飲」、「厥症」、「痰飲」等章節。

2. 不寐症

酸棗仁湯

酸棗仁(八錢,生用不研),甘草(一錢五分),知母,茯苓(各三錢),川芎(一錢五分)

水三杯三分,先煮酸棗仁至二杯,入諸藥再煎八分服。

尤在涇云:「人寤則魂寓於目,寐則魂藏於肝。虛勞之人,肝氣不榮,故以棗仁補斂之。然不眠由於虛煩,必有燥火痰氣之擾,故以知母、甘草清熱滋燥,茯苓、川芎行氣除痰,皆所以求肝之治,而宅其魂。」

小半夏湯

半夏(五錢),生薑(八錢)

水煎服。

白話文:

【失眠症】

酸棗仁湯的配方如下:酸棗仁(約32公克,使用時不需研磨),甘草(6公克),知母,茯苓(兩者皆為12公克),川芎(6公克)。將三杯三分之水先與酸棗仁一同熬煮至剩兩杯,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八分,即可服用。

尤在涇先生認為:「人清醒時,魂魄寄宿在眼睛;入睡後,魂魄藏於肝臟。虛弱的人,肝氣不足,因此用酸棗仁來補充和收斂。然而,失眠常因虛煩引起,必定有燥火和痰氣的幹擾,因此用知母和甘草來清熱和滋潤,用茯苓和川芎來行氣和消除痰液,這些都是為了讓肝臟恢復正常運作,使魂魄能安穩地藏匿其中。」

小半夏湯的配方如下:半夏(約20公克),生薑(約32公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3. 不能食

消食丸,治數年不能食。

麥糵,曲(各一升),乾薑(炮),烏梅(焙,各四兩)

蜜丸,服十五丸,日再。加至四十丸,亦治反胃。

又方,神麯(炒黃),麥糵(炒黃,各二兩),烏梅(四兩),乾木瓜(五錢),茯苓,甘草(炙,各二錢五分)

蜜丸櫻桃大,每服一丸,不拘時細嚼,白湯下。一方無木瓜,有人參、乾薑。

徐靈胎曰:「方中在木瓜,烏梅之巧。」

又方,豉心(一升,熬末),麥芽,曲(各一兩,熬),川椒(一升,炒出汗),乾薑(一升末)

上五味篩,以蜜拌,食後酒服方寸匕。

以上三方,並治胃虛冷不能食之劑。

資生丸,健脾開胃,消食止瀉,調和臟腑,滋養營衛。

白朮(米泔水浸,用黃土拌,九蒸,曬去土,切片焙乾,三兩),橘皮,山楂(蒸),神麯(炒,各二兩),白茯苓(人乳拌,飯上蒸曬乾,一兩五錢),人參(人乳浸透,飯鍋上蒸透,三兩),白豆蔻(微炒),桔梗(炒,五錢),扁豆(炒),蓮肉(去心、炒,各一兩),麥芽曲(炒),山藥(炒),芡實(炒,各一兩五錢),薏苡仁(三兩,炒)

上為末,煉蜜丸,每服二錢,細嚼,淡鹽湯下。

溫脾散,收斂胃氣,清涼肌表。

人參,白朮,茯苓,山藥(各一錢五分),扁豆,知母,生地黃,粳米,甘草(各一錢),淡竹葉,地骨皮,麥冬(各五錢)

上作一服,水二鍾,姜三片,紅棗一枚,煎一鍾,食遠服。

二神丸(見上反胃)

沉香湯

沉香,白朮(土炒),紫厚朴(薑汁炒,各一兩),人參,白茯苓,半夏(薑製),木香,草豆蔻,甘草,陳皮,黑乾薑,生薑,大棗

水煎三錢溫服,日二服。

白話文:

[無法進食]

「消食丸」,適用於多年來無法進食的狀況。

使用大麥芽、麴(各1公升),乾薑(炒過),烏梅(烘培,各4兩)。

以蜂蜜做成丸狀,每日服用15粒,一天兩次。可增加至40粒,也適用於反胃症狀。

另一處方,神麯(炒黃),大麥芽(炒黃,各2兩),烏梅(4兩),乾木瓜(5錢),茯苓,甘草(炙,各2錢5分)

以蜂蜜做成櫻桃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一丸,不限時間細嚼,以白開水吞服。另一處方不包含木瓜,但加入人參、乾薑。

徐靈胎評論:「此處方中,木瓜與烏梅的運用十分巧妙。」

另一處方,豆豉心(1公升,炒至粉末),麥芽,麴(各1兩,炒過),川椒(1公升,炒至出汗),乾薑(1公升,磨成粉末)

將以上五種材料篩選,以蜂蜜拌合,飯後以酒服用約一立方厘米的量。

以上三個處方,皆適用於因胃虛冷而無法進食的治療。

「資生丸」,強化脾胃功能,開胃,幫助消化,止瀉,調節臟腑,滋養營養與免疫系統。

白朮(米泔水中浸泡,用黃土拌,九次蒸煮,曬乾後去除土,切片烘乾,3兩),橘皮,山楂(蒸過),神麯(炒過,各2兩),白茯苓(人乳拌,飯上蒸曬乾,1兩5錢),人參(人乳浸泡透,飯鍋上蒸透,3兩),白豆蔻(稍微炒過),桔梗(炒過,5錢),扁豆(炒過),蓮子(去心、炒過,各1兩),麥芽麴(炒過),山藥(炒過),芡實(炒過,各1兩5錢),薏苡仁(3兩,炒過)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以蜂蜜做丸,每次服用2錢,細嚼,以淡鹽水吞服。

「溫脾散」,收斂胃氣,使肌膚清涼。

人參,白朮,茯苓,山藥(各1錢5分),扁豆,知母,生地黃,粳米,甘草(各1錢),淡竹葉,地骨皮,麥冬(各5錢)

以上材料作為一份,以兩碗水,三片薑,一顆紅棗,煎至一碗,飯後服用。

「二神丸」(見上方反胃)

「沉香湯」

沉香,白朮(土炒),紫厚朴(薑汁炒,各1兩),人參,白茯苓,半夏(薑製),木香,草豆蔻,甘草,陳皮,黑乾薑,生薑,大棗

以水煎煮約3錢,溫服,每日兩次。

4. 食亦症

甘露飲,治胃熱善食,不生肌肉。

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片苓,石斛,甘草,枇杷葉,枳殼,茵陳(各等分)

水煎服三錢。

白話文:

【病症:食亦症】

使用「甘露飲」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因胃部過熱導致的食慾旺盛,但身體卻不長肉的情況。

所需藥材及其比例均等:生地、熟地、天冬、麥冬、茯苓片、石斛、甘草、枇杷葉、枳殼、茵陳。

服用方式: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每次服用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