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實在易》~ 卷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六 (7)

1. 疝氣

五苓散(方見吐瀉),此方治疝氣以白朮為君,以桂枝換肉桂,再加小茴香、木香、木通、川楝子、附子方效。

白話文:

對於疝氣的治療,可以使用一種叫做五苓散的藥方(此藥方在處理吐瀉問題上也有記載)。在治療疝氣時,此藥方以白朮作為主要成分,並將方中的桂枝改為肉桂,再額外加入小茴香、木香、木通、川楝子和附子,這樣配伍後的藥方纔能發揮應有的療效。

2. 厥證

當歸四逆湯通脈四逆湯七氣湯(俱見心腹痛。)

四逆散,治陰陽不相順接,四逆厥冷,並治痢症後重。宜照法重加薤白。

柴胡,白芍,枳實,甘草(各等分)

共為末,每服三錢,米湯調下,日三服。

白虎湯承氣湯(俱見傷寒),桂附八味丸(見痰飲)

六味地黃丸,治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痰嗽發熱,口瘡吐血,淋濁遺精,腰痛等症。

熟地黃(四錢),山茱肉,懷山藥(各二錢),茯苓,丹皮,澤瀉(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改錢作兩,煉蜜如梧子大,名六味丸,治同。

還魂湯,救卒死,救忤死。

麻黃(三兩,去節),杏仁(七十個,去皮尖),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令咽之,通治諸感忤。

按:今法馬,每兩折三錢零,每升折一白盞,一劑分三服。御纂《醫宗金鑑》云:中風客忤,便閉裡實者,仲景用備急丸。可知無汗表實者,不當用備急丸通里,當用還魂湯以通表也。通里者抑諸陰氣也,通表者,扶諸陽氣也。昧者不知,以麻黃為入太陽發汗之藥,抑知不溫覆取汗,則為入太陰通陽之藥也,陽氣通則魂可還矣。

白薇湯,治婦人氣厥、血厥如死人者。

白薇,人參,當歸(各二錢),炙草(一錢)

水煎服。

蒲黃酒方

蒲黃(一兩),黑豆(三兩)

先將黑豆炒香,以溫酒淋下,取酒飲一杯。

二術二陳湯(見濕症),治濕盛生痰。平胃散加減詳本論)五苓散見吐瀉)防風通聖散見中風)

白話文:

[厥證]

  1. "當歸四逆湯"、"通脈四逆湯"和"七氣湯"(以上方劑皆可用於治療心腹痛。)

"四逆散",用於治療陰陽不能順接,四肢冰冷的症狀,同時也用於痢疾後遺症。建議根據方法重加薤白。

方劑包含:柴胡、白芍、枳實、甘草(各等份)

全部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米湯調勻送服,一日三次。

  1. "白虎湯"、"承氣湯"(兩者都可見於傷寒)、"桂附八味丸"(見於痰飲)

  2. "六味地黃丸",用於治療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痰嗽發熱,口瘡吐血,淋濁遺精,腰痛等症狀。

方劑包括:熟地黃(四錢),山茱萸肉、懷山藥(各二錢),茯苓、丹皮、澤瀉(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若將錢數改爲兩,煉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稱爲六味丸,療效相同。

  1. "還魂湯",用於急救猝死或意外死亡的情況。

方劑包括:麻黃(三兩,去節),杏仁(七十個,去皮尖),甘草(一兩,炙)

以上三種藥材,用水八升煮至三升,去除渣滓,分次讓病人慢慢吞嚥,可治療各種感應意外。

  1. "白薇湯",用於治療婦人氣厥、血厥,症狀如同死人般。

方劑包括:白薇、人參、當歸(各二錢),炙草(一錢)

水煎服。

  1. "蒲黃酒方"

方劑包括:蒲黃(一兩),黑豆(三兩)

先將黑豆炒香,然後用溫酒淋下,取酒飲用一杯。

  1. "二術二陳湯"(見溼症),用於治療溼氣過重導致的痰多。"平胃散"的加減詳細請看原文。("五苓散"見於吐瀉)、"防風通聖散"見於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