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實在易》~ 卷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六 (7)

1. 疝氣

五苓散(方見吐瀉),此方治疝氣以白朮為君,以桂枝換肉桂,再加小茴香、木香、木通、川楝子、附子方效。

白話文:

「五苓散」這個方子,原是用於治療吐瀉的。現在拿來治療疝氣,以白朮為主要藥物,用桂枝代替肉桂,再加入小茴香、木香、木通、川楝子,以及附子方,這樣效果更好。

2. 厥證

當歸四逆湯通脈四逆湯七氣湯(俱見心腹痛。)

四逆散,治陰陽不相順接,四逆厥冷,並治痢症後重。宜照法重加薤白。

柴胡,白芍,枳實,甘草(各等分)

共為末,每服三錢,米湯調下,日三服。

白虎湯承氣湯(俱見傷寒),桂附八味丸(見痰飲)

白話文:

當歸四逆湯、通脈四逆湯、七氣湯,這些藥方都用於治療心腹疼痛。

四逆散,用來治療陰陽失調,四肢厥冷,以及痢疾後體重下降。可以根據情況多加一些薤白。

柴胡、白芍、枳實、甘草,各等份。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米湯調服,一天服用三次。

白虎湯、承氣湯,這些藥方用於治療傷寒。桂附八味丸則用於治療痰飲。

六味地黃丸,治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痰嗽發熱,口瘡吐血,淋濁遺精,腰痛等症。

熟地黃(四錢),山茱肉,懷山藥(各二錢),茯苓,丹皮,澤瀉(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改錢作兩,煉蜜如梧子大,名六味丸,治同。

還魂湯,救卒死,救忤死。

麻黃(三兩,去節),杏仁(七十個,去皮尖),甘草(一兩,炙)

白話文:

六味地黃丸

功效: 治療腎水不足,導致的虛火上炎、痰嗽發熱、口瘡吐血、淋濁遺精、腰痛等症狀。

組成:

  • 熟地黃:四錢
  • 山茱肉:二錢
  • 懷山藥:二錢
  • 茯苓:一錢五分
  • 丹皮:一錢五分
  • 澤瀉:一錢五分

用法: 水煎服。

丸劑製作: 將錢改為兩,煉蜜製成如梧子大小的丸劑,稱為六味丸,功效與湯劑相同。

還魂湯

功效: 搶救猝死、忤死(因驚嚇而死)。

組成:

  • 麻黃:三兩(去節)
  •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 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令咽之,通治諸感忤。

按:今法馬,每兩折三錢零,每升折一白盞,一劑分三服。御纂《醫宗金鑑》云:中風客忤,便閉裡實者,仲景用備急丸。可知無汗表實者,不當用備急丸通里,當用還魂湯以通表也。通里者抑諸陰氣也,通表者,扶諸陽氣也。昧者不知,以麻黃為入太陽發汗之藥,抑知不溫覆取汗,則為入太陰通陽之藥也,陽氣通則魂可還矣。

白薇湯,治婦人氣厥、血厥如死人者。

白薇,人參,當歸(各二錢),炙草(一錢)

白話文:

將這三味藥材,用八升水煮成三升,去除藥渣,分開服用,可以治療各種風寒感冒。

現在的用法是,每兩折三錢,每升折一白盞,一劑分三次服用。御纂《醫宗金鑑》說:中風昏迷,肚子脹滿便秘的,張仲景用備急丸。由此可知,無汗且表實的患者,不應該用備急丸通裡,應該用還魂湯來通表。通裡是抑制陰氣,通表是扶助陽氣。不懂的人,認為麻黃是入太陽經發汗的藥物,卻不知道不溫覆取汗,其實是入太陰經通陽的藥物,陽氣通暢,魂魄才能回歸。

白薇湯用於治療婦人因氣厥、血厥而昏迷如死人一樣的症狀。

白薇、人參、當歸各二錢,炙甘草一錢。

水煎服。

蒲黃酒方

蒲黃(一兩),黑豆(三兩)

先將黑豆炒香,以溫酒淋下,取酒飲一杯。

二術二陳湯(見濕症),治濕盛生痰。平胃散加減詳本論)五苓散見吐瀉)防風通聖散見中風)

白話文:

將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蒲黃酒方使用蒲黃一兩、黑豆三兩,先將黑豆炒香,用溫酒淋下,飲一杯酒。若屬於濕症,可使用二陳湯;若濕盛生痰,可使用二陳湯加減;若見濕症,可參考本論,並根據情況加減平胃散;若見吐瀉,可使用五苓散;若見中風,可使用防風通聖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