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卷一 (7)
卷一 (7)
1. 十二經氣血流注詩(舊本)
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腎酉心包戌,亥三子膽醜肝通。
白話文:
這段古文的意思是描述人體十二經脈的氣血循環順序,對應到一天的十二個時辰。
[肺經的氣血在寅時流動,也就是凌晨3點到5點;大腸經的氣血在卯時流動,即清晨5點到7點;胃經的氣血在辰時流動,即早上7點到9點;脾經的氣血在巳時流動,即上午9點到11點;心經的氣血在午時流動,即中午11點到下午1點;小腸經的氣血在未時流動,即下午1點到3點;膀胱經的氣血在申時流動,即下午3點到5點;腎經的氣血在酉時流動,即傍晚5點到7點;心包經的氣血在戌時流動,即晚上7點到9點;三焦經的氣血在亥時流動,即晚上9點到11點;膽經的氣血在子時流動,即半夜11點到凌晨1點;肝經的氣血在醜時流動,即凌晨1點到3點。]
這就是十二經脈氣血流注的順序。
2. 十二經氣血多少詩
3. 四診易知
望,聞,問,切,謂之四診,茲採各書之要言不煩者,而列於下。
白話文:
【四種診斷方法易懂指南】
看(望)、聽(聞)、問、觸脈(切),這被稱為中醫的四種診斷方法。以下將擷取各種書籍中精簡且重要的觀點,列出如下。
簡單來說,就是將從不同書籍中選出的關於望(觀察病人的外在症狀)、聞(聆聽病人聲音及氣味)、問(詢問病人病情)、切(觸診或把脈)等四種中醫診斷方法的重點,整理在後面。
4. 望色說
額心、鼻脾、左頰肝、右頰肺、顴腎,面上之部位可察也。肝青,肺白,心赤,脾黃,腎黑,面上之五色可察也。部位察其相生相剋,五色察其有神無神。大抵外感不妨滯濁,久病忌呈鮮妍,惟黃色見於面目,既不枯槁,又不浮澤,為欲愈之候。
白話文:
在面部的不同位置可以觀察到不同臟腑的情況:額頭對應心臟,鼻子對應脾臟,左臉頰對應肝臟,右臉頰對應肺臟,兩顴骨部分對應腎臟。從面部顏色也可以看出臟腑的健康狀況:肝臟問題會使臉色偏青,肺部問題臉色會偏白,心臟問題臉色會偏紅,脾臟問題臉色會偏黃,腎臟問題臉色會偏黑。
我們要觀察這些部位是否有相生相剋的關係,以及臉上的顏色是否有活力。一般來說,外感疾病臉色可能會顯得混濁,但這是正常現象;但若是長期生病的人臉色過於鮮艷,這就不是好現象了。只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當臉色呈現健康的黃色,既不乾枯也不油膩,這通常表示病情正在好轉。
5. 望色詩
春夏秋冬長夏時,青黃赤白黑隨宜,左肝右肺形呈頰,心額腎顴鼻主脾,察位須知生者吉,審時若遇克堪悲,更於黯澤分新舊,隱隱微黃是愈期(按:《內經》以顴骨屬腎等句,與此互異。此從幼科面上圖說錄出,雖云簡便,須當以《內經》為主,高士宗部位說宜熟讀之。)
白話文:
在春、夏、秋、冬以及長夏的季節裡,臉色應呈現青、黃、赤、白、黑,這些顏色各自適合其相對應的季節。左臉反映肝的情況,右臉反映肺的狀態,額頭反映心的情況,兩顴反映腎的狀況,鼻子則反映脾的健康。觀察這些部位顏色,如果顏色和季節相應,通常是健康的象徵;但若顏色和季節相剋,可能暗示著疾病或不好的預兆。此外,我們還可以從顏色的亮度和暗淡,來判斷疾病的舊病還是新疾。而當臉上出現淡淡的黃色,通常表示病情正在康復。
(註:《內經》關於顴骨屬於腎等說法,與此處有所不同。本段文字取自幼兒科面部圖解,雖然簡單易懂,但應該以《內經》為主要參考,高士宗的部位說值得深入研讀。)
6. 辨舌說
望色外又有辨舌之法,舌上無苔為在表,鮮紅為火,淡白為寒(指無苔言。)若有白苔為半表半裡,黃苔為在裡,黑苔病入少陰多死。苔潤有潤者為寒,苔燥無液者為火。舌上無苔,如去油豬腰子為亡液,名鏡面舌,不治。又宜與病證相參,不可執一。
白話文:
在觀察面色之外,還有辨識舌象的方法。舌頭上沒有舌苔表示病情在體表,如果舌頭鮮紅代表有火熱,而舌色淡白代表寒症(這是在沒有舌苔的情況下來說的)。若舌上有白色苔則表示病情在半表半里的狀態,黃色苔表示病情已深入體內,黑色苔則表示病已進入少陰階段,多數情況下預後不佳。舌苔濕潤表示體內有寒,舌苔乾燥無津液則表示有火熱。舌頭上無苔,看起來像去油的豬腎,這種狀況稱為亡液,也就是所謂的鏡面舌,此種病情較難治療。然而,判斷病情時還需結合病人的具體症狀來參考,不能單憑舌象就做定論。
7. 辨舌詩
舌上無苔表證輕,白苔(半表)半里古章程,熱(證舌色)紅寒(證舌色)淡參(看其)枯(津枯而紅,熱證無疑。否則再辨。)潤(色淡而潤,寒證無疑,否則再辨,)陰黑(少陰熱化舌黑,宜黃連雞子湯、大承氣湯。少陰寒化舌黑,宜白通湯、通脈四逆湯。)陽黃(陽明證舌苔黃實者可下,虛而不實者不可下)辨死生。
全現光瑩陰已脫(舌無苔,如去油豬腰,名鏡面舌,不治,)微籠本色氣之平(淡紅中微籠些少白苔,為胃氣無,病舌也,)前人傳有三十六(《金鏡·三十六舌》,)採摘多歧語弗精。
白話文:
[辨識舌象的詩]
舌頭上沒有舌苔,表示病情較輕。舌苔白色,代表半表半里的病情,這是古代的診斷規則。舌頭顏色紅是熱證,顏色淡是寒證,需要觀察舌頭是否乾枯或滋潤來進一步判斷。如果舌頭乾枯且紅,肯定是熱證;若舌頭顏色淡且滋潤,肯定是寒證。但這兩種情況還需進一步確認。舌頭黑色,如果是因少陰經熱化導致,應使用黃連雞子湯或大承氣湯;若是少陰經寒化導致,則適用白通湯或通脈四逆湯。舌苔黃實是陽明證,可以進行瀉下治療;若只是虛弱而不實,則不能瀉下。
整個舌頭光滑亮澤,顯示陰液已脫失,此類舌象,稱為鏡面舌,無法治癒。舌頭淡紅色中略帶些許白苔,表示胃氣不足,這種舌象通常伴隨疾病。古人傳說有三十六種舌象,《金鏡·三十六舌》一書中有詳細記載,但其中的描述與解釋多有分歧,並非十分精確。
8. 聞聲說
氣衰言微者為虛,氣盛言厲者為實。語言首尾不相顧者為神昏,狂言怒罵者為實熱,痰聲漉漉者死。新病聞呃者為火逆,久病聞呃者為胃絕。大抵語言聲音不異於平時為吉,反者為凶。
白話文:
【聽聲音辨病情】
氣力衰弱導致說話聲音微弱,這表示身體虛弱。若氣力旺盛且說話音調尖銳強烈,則顯示身體有實證。如果說話時,前言不搭後語,無法連貫,這可能是神智混亂的徵兆。若出現無理頭的怒罵或胡言亂語,則可能是因為體內有實熱。若聽到患者喉嚨中有痰聲漉漉,這通常預示著病情嚴重。
對於新發病症,若聽到患者打嗝,這可能代表體內有火氣上升的情況。而對於長期患病的人,若聽到其打嗝,這可能表示胃部功能已經衰竭。總的來說,如果患者的語言和聲音與平時沒有太大差異,則是好徵兆;反之,若出現明顯變化,則可能是病情惡化的信號。
9. 聞聲詩
言微言厲盛衰根,譫語實邪(胃有燥屎,)錯語(首尾不相顧而錯亂為神)惛,虛呃痰鳴非吉兆,聲音變舊恐離魂。
白話文:
[聽聲辨病詩]
話雖輕卻透露嚴重病情的根源,胡言亂語往往是實證邪氣在身,可能是胃中有燥屎所導致;語言顛三倒四,前後不連貫,這通常是由於心神混亂。虛弱的嘔吐聲伴隨著痰鳴,這並不是好徵兆;如果病人的聲音與往常大相逕庭,恐怕是靈魂即將離去的警訊。
10. 其二(僧自性著)
肝怒聲呼心喜笑,脾為思念發為歌,肺金憂慮形為哭,腎主呻吟恐亦多。
白話文:
當肝臟功能失調時,人會容易生氣並大聲呼喊;心臟功能旺盛時,人們會表現出喜悅的笑容;脾胃負責思考,當它們運作時,我們可能會透過歌唱來抒發情感;肺部關聯到金行,當肺部有問題時,人可能會因為過度憂慮而哭泣;腎臟主掌呻吟,腎功能不佳的人可能常會感到恐懼,並發出許多呻吟聲。
11. 問證說
問證是醫家第一要事,李士材三書言之詳矣,茲集隘不能多登,止取張景岳「十問」而注之。
白話文:
「詢問病徵是醫生首要的工作,這點李士材在他的三本書中有詳細的說明。但因為這裡的篇幅有限,無法刊載太多內容,所以只選取了張景嶽的『十問』並對其進行註解。」
這句話的大意是說,向病人詢問病徵是醫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李士材在其著作中對此有深入的討論。但由於篇幅限制,只能選擇張景嶽的"十問"來進一步解釋和說明。
12. 問證詩
(出《景岳全書》,張心在改訂)
一問寒熱二問汗(問其寒熱多寡,以審陰陽,細辨真假,問其汗之有無,以辨虛寒,以別虛實,)三問頭身四問便,(問其頭痛為邪甚,不痛為正虛,暴眩為風火與痰、漸眩為上虛氣陷。問其身之部位以審經絡,亦以一身重痛為邪甚,軟弱為正虛。問其小便紅白多少,大便秘溏、清穀、清水,以別寒熱虛實,)五問飲食六問胸(問飲食以察其胃氣之強弱,問胸者茲胃口而言也。
濁氣上干,則胸滿痛為結胸,不痛而脹連心下為痞氣,七聾八渴俱當辨,(問聾者,傷寒以辨其在少陽與厥陰,雜病以聾為重,不聾為輕也。問渴者,以寒熱虛實俱有渴。大抵以口中和,索水不欲飲者為寒,口中熱,引飲不休者為熱,大渴譫語不大便者為實,時欲飲水,飲亦不多,二便通利者為虛證,)九問舊病十問因,)問舊病以知其有夙疾與否,問其致病之因以為用藥之准,)再兼服藥參機變(表、里、寒、熱,補瀉之中自有神機變化之妙。
)婦人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婦人以經為主,問其有無遲速,以探病情,兼察有孕與否。)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小兒欲作痘疹與外感同,宜辨其手中指,足脛,耳後筋色為據。)
白話文:
(出自《景嶽全書》,由張心在修改訂正)
第一要問病人是否感到冷或熱(藉此瞭解其體內陰陽平衡情況,仔細分辨是真還是假象,同時詢問病人有沒有出汗,以判斷是否有虛寒症狀,並區分虛實病症),第二問汗液分泌(通過瞭解病人汗液的多寡,進一步判斷其陰陽狀況,精確辨別真假現象,透過有無汗液分泌,來判斷虛寒或實熱),第三問頭部及身體狀況,第四問排泄情況(詢問頭痛的情況,以判斷邪氣的嚴重程度,若無頭痛則可能是正氣虛弱,突然眩暈可能為風火或痰濕所致,緩慢眩暈則可能是上虛氣陷。詢問身體各部位的狀況,用以瞭解經絡的運行,全身沉重疼痛表示邪氣較重,若感到軟弱無力則是正氣虛弱。再問小便顏色、量的多少,以及大便的祕結、稀溏、清穀、清水等情況,以此區分寒熱虛實),第五問飲食情況,第六問胸部感覺(詢問飲食習慣,以瞭解胃氣的強弱,這裡的胸部是指胃口。如果濁氣上衝,會導致胸悶疼痛,稱為結胸;若只有脹痛連至心下,則為痞氣),第七問聽力問題,第八問口渴情況(詢問聽力問題,若為感冒,可從此判斷是否在少陽或厥陰階段,對於其他疾病,聽力下降表示病情加重,若保持良好則相對輕微。詢問口渴情況,無論寒熱虛實都可能感到口渴。通常而言,口腔溫度正常但想喝水卻不想喝太多的人,可能是寒症;口腔熱且不斷喝水的人,則為熱症;極度口渴且胡言亂語、大便祕結的人,表示實症;偶爾想喝水,但每次喝不多,大小便正常的人,則為虛證),第九問過去病史,第十問病因(詢問過去病史,以瞭解是否有長期疾病,再問病因,作為開藥的參考),之後再結合服用藥物,觀察病情變化(在治療表裡、寒熱、補瀉等過程中,會有微妙的機制變化)。
對於女性患者,一定要問經期(女性的生理週期非常重要,通過詢問經期的早晚、長短,可以掌握病情,同時也能判斷是否懷孕)。另外,對於兒童患者,我們還需簡略地談論一下兒科知識,特別是關於水痘、麻疹的診斷(小兒出現水痘、麻疹或感冒的症狀類似,應通過觀察手心中指、腳踝、耳後的筋色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