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實在易》~ 卷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一 (8)

1. 切脈說

診脈必以《內經》為主,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二書言脈,見散於各章節之中者,字字精切。至於《傷寒論》中平脈,辨脈二篇則又為叔和所增,亦瑕瑜參半耳。茲先以時行而不悖於古者,舉其大要,使人樂從其易。後錄《內經·脈要精微論》一節,而詳註之,俾學者無忽於所易,無憚於所難。

白話文:

在診斷脈象的時候,必須以《黃帝內經》作為主要依據。張仲景的《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本書中對於脈象的描述,雖然散落在各個章節中,但每個字都精確到位。然而,《傷寒論》中的「平脈」、「辨脈」兩篇,據說是王叔和後來增加的,其中內容良莠不齊。現在,我們先介紹一些目前常用且未背離古法的脈診要點,使大家容易接受並遵循。接著,將錄入《黃帝內經·脈要精微論》的一段內容,並且詳細解釋,讓學習的人不會忽視簡單的部分,也不會畏懼困難的部分。

2. 《內經》分配臟腑

左寸:(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左關:(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左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右寸:(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右關:(內以候脾,外以候胃。)右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

白話文:

【《黃帝內經》臟腑部位對應】

左手掌的寸部脈象:外部脈象反映心臟狀況,內部脈象則反映膻中(即心包)的健康。

左手掌的關部脈象:外部脈象反映肝臟狀況,內部脈象反映橫隔膜的健康。

左手掌的尺部脈象:外部脈象反映腎臟狀況,內部脈象反映腹部的健康。

右手掌的寸部脈象:外部脈象反映肺部狀況,內部脈象反映胸腔中的健康。

右手掌的關部脈象:內部脈象反映脾臟狀況,外部脈象反映胃部的健康。

右手掌的尺部脈象:外部脈象反映腎臟狀況,內部脈象反映腹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