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卷一 (9)
卷一 (9)
1. 王叔和分配臟腑
左寸:(心,小腸。)左關:(肝,膽。)左尺:(腎,膀胱。)右寸:(肺,大腸。)右關:(脾,肺。)右尺:(命門,三焦。)
白話文:
左手掌的寸部對應的是心臟與小腸。 左手掌的關部對應的是肝臟與膽。 左手掌的尺部對應的是腎臟與膀胱。
右手掌的寸部對應的是肺臟與大腸。 右手掌的關部對應的是脾臟與胃。(原為脾,肺,但根據傳統中醫學理論,右手關部通常被認為對應脾臟與胃) 右手掌的尺部對應的是命門與三焦。
2. 李瀕湖分配臟腑
左寸:(心,膻中。)左關:(肝,膽。)左尺:(腎,膀胱,小腸。)右寸:(肺,胸中。)右關:(胃,脾。)右尺:(腎,大腸。)
白話文:
左手掌的寸脈部位對應到的是心臟和上焦(通常指的是胸部以上的部位,但在此處特指心包,也就是包裹心臟的膜)。
左手掌的關脈部位對應到的是肝臟和膽囊。
左手掌的尺脈部位對應到的是腎臟、膀胱以及小腸。
右手掌的寸脈部位對應到的是肺部和胸腔內的組織。
右手掌的關脈部位對應到的是胃部和脾臟。
右手掌的尺脈部位對應到的是腎臟和大腸。
3. 張景岳分配臟腑
左寸:(心,膻中。)左關:(肝,膽。)左尺:(腎,膀胱,大腸。)右寸:(肺,胸中。)右關:(脾,胃。)右尺:(腎,小腸。)
白話文:
[張景嶽的臟腑分配]
左手寸脈:(心臟,胸腺。) 左手關脈:(肝臟,膽囊。) 左手尺脈:(腎臟,膀胱,大腸。) 右手寸脈:(肺部,胸腔。) 右手關脈:(脾臟,胃。) 右手尺脈:(腎臟,小腸。)
不過,需知在現代醫學裡,"寸關尺"是傳統中醫脈診中的部位名稱,並非直接對應到特定的器官。
4. 寸關尺分診三焦
寸:(宗氣出於上焦,寸脈以候之。)關:(榮氣出於中焦,關脈以候之。)尺:(衛氣出於下焦,尺脈以候之。)
愚按:大小二腸,《經》無明訓,其實尺裡以候腹,腹者大小腸與膀胱俱在其中。王叔和以大小二腸配於兩寸,取心肺與二腸相表裡之義也。李瀕湖以小腸配於左尺,大腸配於右尺,上下分屬之義也。張景岳以大腸宜配於左尺,取金水相從之義,小腸宜配於右尺,取火歸火位之義也。
俱皆近理,當以病證相參。如大腸秘結,右尺宜實,今右尺反虛,左尺反實,便知金水同病也。小便熱淋,左尺宜數,今左尺如常,而右尺反數者,便知相火熾盛也。或兩尺如常,而脈應兩寸者,便知心移熱於小腸,肺移熱於大腸也。一家之說,俱不可泥如此。況右腎屬火,即云命門亦何不可,三焦鼎峙兩腎之間,以應地運之右轉,即借診於右尺,亦何不可乎。
白話文:
[寸關尺分診三焦]
寸:(上焦產生的宗氣,我們可以透過寸脈來察覺其狀態。) 關:(中焦產生的營氣,我們可以透過關脈來觀察其變化。) 尺:(下焦產生的衛氣,我們可以透過尺脈來監測其狀況。)
我認為:對於大小腸的描述,《黃帝內經》並沒有詳細的說明,但實際上,尺脈內部反映的是腹部的情況,因為大小腸和膀胱都在腹部中。王叔和認為大小腸應對應在兩寸脈,這基於心肺與大小腸相互表裡的理論。李瀕湖則認為小腸應對應在左尺,大腸應對應在右尺,這遵循了上下分屬的原則。張景嶽認為大腸應對應在左尺,這基於金水相隨的理論;小腸應對應在右尺,這基於火歸火位的理論。
這些理論都有其道理,但都應結合病情來參考。例如,如果大腸有便祕的情況,右尺脈應該是實象,但如果右尺反而顯虛,左尺反而顯實,就可以推斷出金水同時出了問題。如果出現小便灼熱的情況,左尺脈應該是數象,但如果左尺正常,而右尺反而顯數,就可以知道相火非常旺盛。或者,兩尺脈正常,但問題出現在兩寸脈,就可以知道心臟把熱移到了小腸,肺把熱移到了大腸。
對於這些理論,我們不能固執己見。況且,右腎屬火,即使稱之為命門又有何不可?三焦處於兩腎之間,以應地運之右轉,即使在右尺脈上尋找診斷線索,又有何不可呢?]
5. 脈法統論
何謂無病之脈。一息四至是也。何謂五臟平脈?心宜洪,肺宜澀,肝宜弦,脾宜緩,腎宜沉。又兼一叚沖和之氣,為胃氣是也。何謂四時平脈。春宜弦,夏宜洪,秋宜澀(又謂之「毛」,)冬宜沉(又謂之「石」,)四季之末宜和緩是也。何謂男女異脈。男為陽,宜寸大於尺;女為陰,宜尺大於寸是也,何以知婦人有孕之脈。
尺大而旺,或心脈大而旺是也(「神門」穴脈甚動為有子,一云:心脈大為男,右尺大為女。)何以知婦人血崩。曰:尺內虛、大、弦、數是也。何以知婦人之半產。曰:診得革脈是也。何以知婦人之產期。曰:脈之離乎經常是也。何以知婦人之無子。曰:尺脈微弱而澀,小腹冷,身惡寒是也。
小兒之脈何別。曰:以七至為準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脈學的基本觀念。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脈搏每呼吸一次跳動四次。五臟的平脈是:心脈應當宏大,肺脈應當細澀,肝脈應當如弦,脾脈應當緩慢,腎脈應當深沉。再加上一股和諧的氣質,即所謂的胃氣。
四季的平脈是:春季脈象應當如弦,夏季應當宏大,秋季應當細澀(又稱為「毛」),冬季應當深沉(又稱為「石」)。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交替的末期,脈象應當和緩。
關於男女脈象的不同,男性屬陽,脈象應當在寸部比尺部大;女性屬陰,脈象應當在尺部比寸部大。
要如何知道婦女是否懷孕?若尺脈強大,或者心脈強大且旺盛,可能就是懷孕了。(另有一說,如果心脈強大是男孩,右尺脈強大是女孩。)
婦女月經失調或血崩,脈象會呈現尺脈虛弱、大、弦、快速。
婦女流產,脈象會呈現革脈。
婦女的產期,脈象會離開正常狀態。
婦女無法生育,脈象會微弱且澀,小腹冰冷,全身畏寒。
兒童的脈象有什麼不同?兒童的脈象以每呼吸一次跳動七次為標準。
6. 持脈秘旨
脈之為道,最為微渺而難知也。方書論脈愈詳,而指下愈亂,何苦張大其言,以人命為戲乎。張心在先生,余未識面,而神交久之。其著持脈大法,取八脈為綱,與舊說八脈稍異,皆其顯然可見者為據。非若李瀕湖,張石頑等,以二十八字為憑空掠影之談。一曰浮,浮者輕手著於皮膚之上而即見,為表病也。
一曰沉,沉者重手按於肌肉之上而始見,為里病也。浮沉二脈,以手之輕重得之,此其顯而易見也(一呼脈來二至,一吸脈來二至,一呼一吸名為一息,一息脈來四至為平人無病之脈,否則病矣。)一曰遲,遲者一息脈來二、三至,或一息一至,為寒病也。一曰數,數者一息脈來五、六至,或一息七、八至,為熱病也。
遲數二脈,以息之至數辨之,又顯而易見也。一曰細,細者脈狀細小如線,主諸虛之病也。一曰大,大者脈狀粗大如指,主諸實之病也。細大二脈,以形象之闊窄分之,又為顯而易見也。一曰短,短者脈來短縮,上不及於寸,下不及於尺,為素稟之衰也。一曰長,長者脈來迢長,上至魚澤際,下至尺澤,為素稟之盛也。
長短二脈,以部位之過與不及驗之,又為顯而易見也。又有互見之辨,浮而數為表熱,浮而遲為表寒,沉而數為裡熱,沉而遲為裡寒。又於表、里、寒、熱四者之中,審其為細,則屬於虛,審其為大,則屬於實。又須於表、里、寒、熱、虛、實六者之中,審其為短,知為素稟之衰,療病須兼培其基址,審其為長,知為素稟之盛,攻邪必務絕其根株。此憑脈治病之秘法也。
客曰:信如前法,則古人所傳許多脈象,可以盡棄而不言歟。余曰:以此八脈為綱,餘脈即於八脈中認其兼見之象,亦易易與耳,棄之可也,不棄之亦可也。
白話文:
脈象的學問,極為微妙且不易理解。醫書上對脈象的描述越詳細,反而讓人越感到混亂,何必誇大其詞,拿人的生命當作兒戲呢?我雖未見過張心在先生本人,但精神上的交流已久。他著作中的持脈大法,以八種脈象為綱要,和傳統的八脈說有些不同,都是根據顯而易見的特徵。不像李瀕湖、張石頑等人,僅憑二十八個字就泛泛而談。
第一種是浮脈,只要輕輕地把手放在皮膚上就能感覺到,代表表症的疾病。
第二種是沉脈,需用力按壓到肌肉上才能感知,代表裏症的疾病。浮脈和沉脈,通過按壓的手力輕重來判斷,這是顯而易見的。(一次呼吸,脈搏跳動兩次,這被稱為無病的正常脈象,否則就是有病了。)
第三種是遲脈,一次呼吸脈搏跳動兩到三次,或者一次呼吸只跳動一次,代表寒性病症。
第四種是數脈,一次呼吸脈搏跳動五到六次,或者一次呼吸跳動七八次,代表熱性病症。
遲脈和數脈,通過脈搏跳動的次數來辨別,這也是顯而易見的。
第五種是細脈,脈象細小如線,主要反映各種虛弱性疾病。
第六種是大脈,脈象粗大如指,主要反映各種實證疾病。細脈和大脈,通過脈象的寬窄來區分,這也是顯而易見的。
第七種是短脈,脈象短縮,上方不到寸的位置,下方不到尺的位置,代表身體本質的衰退。
第八種是長脈,脈象遙遠,上至魚澤際,下至尺澤,代表身體本質的強壯。
長脈和短脈,通過脈象位置的過度或不足來檢驗,這也是顯而易見的。
還有脈象的相互辨識,浮脈且數脈表示表熱,浮脈且遲脈表示表寒,沉脈且數脈表示裏熱,沉脈且遲脈表示裏寒。再從表、裏、寒、熱四種情況中,如果發現是細脈,則屬於虛證,如果是大脈,則屬於實證。
還需在表、裏、寒、熱、虛、實六種情況中,如果發現是短脈,表明身體本質的衰退,治療疾病時必須同時培養基礎,如果是長脈,表明身體本質的強壯,攻邪時必須力求根除其根源。這就是憑藉脈象診治疾病的祕密方法。
有人問:如果真的按照上述方法,那古籍中記載的許多脈象可以全部拋棄不再提及嗎?我回答:以這八種脈象為綱要,其他脈象就在這八種脈象中認定其相輔相成的形象,這樣做也很容易,拋棄也可以,不拋棄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