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卷二 (4)
卷二 (4)
1. 歷節風詩
關節劇疼歷節風,方書五積散神功,若投溫燥還增病,乾葛冬藤(金銀花,一名忍冬藤)羊藿(淫羊藿)充(葉天士《本草經解》注云:淫羊藿浸酒治偏枯。)
痹者,風、寒、濕三氣合成為病,痛中帶麻也。然三氣之中,以濕為主,宜二陳湯加蒼朮、白朮、防風治之,又可借用歷節風治法。《金匱》黃耆五物湯治血痹,然亦痹症屬虛者之通劑,服二十餘劑必效。
白話文:
關節劇烈疼痛,屬於歷節風,醫書中記載五積散具有神效。但若服用溫燥之藥,反而會加重病情。因此,應該使用乾葛冬藤(金銀花,又名忍冬藤)、淫羊藿來治療。淫羊藿浸酒可以治療偏枯。
痹症是由風、寒、濕三氣合在一起造成的疾病,患者會感到疼痛並伴隨麻木。其中,濕氣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可以用二陳湯加蒼朮、白朮、防風來治療,也可以借鑒歷節風的治療方法。《金匱要略》中記載黃耆五物湯用於治療血痹,這也是治療痹症虛證的常用藥方,服用二十餘劑一定會有效。
(經義)《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靈樞·周痹篇》曰:「周痹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後賢用黑大豆水浸罨出芽一斤,曬乾炒香熟為末,酒調一錢,日三服。
又《痹論》曰:「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又曰:「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熱痹。」
白話文:
《素問·痹論》中說,風、寒、濕三種氣候因素合在一起就會造成痺症。風氣盛者稱為行痺,寒氣盛者稱為痛痺,濕氣盛者稱為著痺。《靈樞·周痹篇》中說,周痺病症存在於血脈之中,隨著血脈向上或向下移動,導致患者無法左右活動,各個部位都會受到影響。後世醫家以黑大豆水浸泡至發芽後,曬乾炒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酒調服,每日三次。
《痹論》中還提到,胞痺症狀為少腹及膀胱按壓時會內痛,小便如灌入熱水般澀滯,並伴有清涕流出。腸痺症狀為多次飲水但無法排出,中氣喘不過氣,偶爾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痹論》還說,陽氣旺盛,陰氣不足,病邪入侵,陽氣被陰氣所傷,就會導致熱痺。
2. 痹詩
閉(痹者,閉也)而為痛痹斯名,五積(散)溫通(通則不痛)古法程,二術二陳祛濕外,黃耆五物湯妙而精。
鶴膝風者,脛細而膝腫是也。為風、寒、濕三氣合痹於膝而成。宜借用痹症,歷節風方法。如初起用白芥子研末,以薑、蔥汁調塗,一伏時患處起泡,泡幹起皮自愈。虛弱者,宜十全大補湯,加附子、防風、牛膝、杜仲、獨活主之。此證屬於三陰,三陽雖曰主內,而風、寒、濕皆自外來,故列於表症。
白話文:
疼痛麻痺,稱為痹症,因經絡閉塞不通而致。治療需散寒祛濕,溫通經絡,古法中以二術二陳湯去濕,黃耆五物湯則妙而精。鶴膝風是指小腿細瘦,膝蓋腫脹的病症,由風、寒、濕三氣合在一起,痹阻膝關節而導致。治療可借鑒痹症和歷節風的方法,初期可研磨白芥子,用薑蔥汁調敷患處,一伏時會起泡,泡幹起皮即可自愈。虛弱者宜服用十全大補湯,再加附子、防風、牛膝、杜仲、獨活治療。此病症屬於三陰病,三陽雖然主內,但風寒濕皆來自外,所以歸於表症。
3. 鶴膝風詩
膝頭獨大鶴同形,三氣(風、寒、濕)溫因腳部停,五積服完白芥敷,十全(大補湯)加味妙溫經。
腳氣之源,考之《經》曰:「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寒暑風濕之氣雖本乎天,而皆入乎地,而人之足履之所以往往受其毒也。」如從足起,漸入小腹,甚乃上攻心胸,若不急治,遂至殺人,蓋以五臟經絡,脾與肝腎,皆從足指上走腹中故也。
然其證則有干、濕之不同:濕腳氣者,兩腳腫大,或下注生瘡,浸淫滋水,宜雞鳴散;乾腳氣者,兩脛不腫,或頑麻,或攣急,或縱緩為血虛,而兼濕熱,宜四物湯加牛膝、獨活、蒼朮、澤瀉,熱者加黃柏、知母、茵陳。寒者加乾薑、附子、吳茱萸、肉桂之類。二症俱名壅疾,不可驟補。
白話文:
膝蓋腫大像鶴的形狀,這是風寒濕三氣停滯在腳部造成的。可以服用五積散後,再以白芥末敷患處,並服用十全大補湯加味來溫經散寒。
腳氣的根源,古書中記載:「暑氣過盛則地表炎熱,風氣過盛則地表動盪,濕氣過盛則地表泥濘,寒氣過盛則地表裂開。寒暑風濕之氣雖然源於天,卻都浸入地表,因此人們的雙腳常會受到這些氣息的侵害。」如果腳氣從足部開始,逐漸蔓延到小腹,甚至上攻心胸,若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因為五臟經絡中的脾、肝、腎都從腳趾上走入腹部。
腳氣的症狀分為濕腳氣和乾腳氣兩種:濕腳氣患者雙腳腫大,或向下延伸生瘡,浸淫滋水,宜服用雞鳴散;乾腳氣患者雙腿不腫,或麻木,或攣急,或鬆弛,這是因為血虛,同時伴有濕熱,宜服用四物湯,再加入牛膝、獨活、蒼朮、澤瀉等藥材。如果偏熱,可再加黃柏、知母、茵陳;如果偏寒,可再加乾薑、附子、吳茱萸、肉桂等藥材。兩種症狀都屬於壅塞之疾,不可急於進補。
若上氣喘急,及上小腹不仁,恐攻心不救,《金匱》用腎氣丸。此症因形腫在外,故列於表症。
白話文:
如果出現呼吸急促,或者上腹部感覺不適,擔心這種情況會傷及心臟而無法救治,根據《金匱要略》的記載,可以使用「腎氣丸」來進行治療。這類症狀是因為體內的水腫聚集在表面,因此被歸類為表症。
4. 腳氣詩
腳腫原因濕氣來,雞鳴散劑勿徘徊,(乾腳氣症,不腫而頑麻拘急)宜四物加蒼澤,腎氣丸平逆上災。
暑症口渴,心煩,溺赤,身熱,脈洪而虛,輕者為傷暑,以六一散蕩滌熱氣,從小便而泄。若暑熱閉鬱而無汗,必用香蘇飲,發越陽氣,徹上徹下,解表兼利小便而愈。重者名為中暑,大渴大汗,宜白虎湯加人參主之。或汗出身熱,而兩足冷者,是暑而挾濕,宜白虎加蒼朮湯主之。
白話文:
腳腫是因為濕氣入侵,應服用雞鳴散,不要猶豫。如果腳氣症不腫,但麻木僵硬,則應服用四物湯加蒼朮,腎氣丸可平息逆氣,去除暑熱。
暑症表現為口渴、心煩、尿赤、發熱、脈搏洪大而虛弱,輕微者為傷暑,服用六一散清熱解暑,從小便排出熱氣。若暑熱鬱結而無汗,則應服用香蘇飲,發散陽氣,使上下通暢,解表兼利小便而癒。嚴重者稱為中暑,表現為極度口渴、大量出汗,宜服用白虎湯加人參治療。若汗出、發熱,但雙腳冰冷,則說明暑熱夾雜濕氣,宜服用白虎加蒼朮湯治療。
若中暑昏悶不醒,並伏暑停食吐瀉,宜半夏四錢,茯苓、甘草各二錢,研末,入生薑汁少許,開水調灌之。後夏月貪涼,多傷寒之病,宜用傷寒法治之,且暑月伏陰在內,吐瀉證可用理中湯者,十之六、七,甚者必用通脈四逆湯,若吐瀉而渴,宜五苓散。
(經義)《刺志論》曰:「氣虛身熱,得之傷暑。」《生氣通天論》曰:「因於暑,汗,煩則喘滿,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仲景云:「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白話文:
如果中暑昏迷不醒,並且伴隨暑氣停滯導致食慾不振、嘔吐腹瀉,可以用半夏四錢、茯苓和甘草各二錢,研成粉末,加入少許生薑汁,用開水調和灌服。夏季貪涼容易傷寒,應該用治療傷寒的方法。此外,暑月伏陰潛藏體內,嘔吐腹瀉的情況,可以用理中湯治療,大約六七成的人有效,嚴重者必須使用通脈四逆湯。如果嘔吐腹瀉伴隨口渴,則可以用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