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卷一 (10)
卷一 (10)
1. 新著八脈四言詩
四言脈訣,始於崔紫虛真人,李瀕湖改訂之,李士材又改訂之。近日如《馮氏錦囊》諸本,各有增刪,然非繁而無緒,即簡而不該,且囿於王叔和、高陽生、滑伯仁舊說,臚列愈多,而指下愈亂,皆非善本。余取顯然可見之八脈為綱領,而以兼見之脈為條目,韻以四言,俾讀者有得心應手之妙。
浮為主表,屬腑屬陽,輕手一診,形象彰彰,浮而有力,洪脈火煬(主火)。浮而無力,虛脈氣傷(主氣虛。)浮而虛甚,散脈靡常(主氣血散。)浮如蔥管,芤脈血殃(主失血。)浮如按鼓,革脈外強(外強中空,較芤更甚,主陰陽不交。)浮而柔細,濡脈濕妨(主濕。)浮兼六脈,疑似當詳。
沉為主裡,屬臟屬陰,重手尋按,始了於心。沉而著骨,伏脈邪深(主問?邪。)沉而底硬(與革脈同,但革浮而牢沉,)牢脈寒淫(主寒實。)沉而細軟,弱脈虛尋(主血虛。)沉兼三脈,須守規箴。
遲為主寒,臟病亦是(仲景云:遲為在臟。《脈經》云:遲為寒。)三至二至,數目可揣。遲而不愆(稍遲而不愆四至之期,)緩脈最美(無病。)遲而不流(往來不流利,)澀脈血痞(主血少。)遲而偶停(無定數,)結脈郁實,(主氣鬱痰滯。)遲止定期(促者,數中一止也。
結者,遲中一止也。皆無定數,若有定數,則為代矣。大抵代脈在三、四至中,其止有定數。)代脈多死(主氣絕,惟孕婦見之不妨。)遲兼四脈,各有條理。
數為主熱,腑病亦同(仲景云:數為在腑。《脈經》云:數為熱。)五至以上,七(至)八(至)人終。數而流利,滑脈痰蒙(主痰主食,若指下清,則主氣和。)數而牽轉,緊脈寒攻(主寒主痛。)數而有止,促脈熱烘(主陽邪內陷。)數見於關(關中如豆搖動,)動脈崩中(崩中脫血也,主陰陽相搏。)數見四脈,休得朦朧。
細主諸虛,蛛絲其象,脈道屬陰,病情可想。細不顯明,微脈氣殃(主陰陽氣絕。)細而小浮(細者,脈形之細如絲也,小者,脈勢之往來不大也,且兼之以浮,即昔人所謂如絮浮水面是也,)濡脈濕長(主濕亦主氣虛,浮脈亦兼之。)細而小沉,弱脈失養(血虛,沉脈亦兼之。
)細中三脈,須辨朗朗。大主諸實,形闊易知,陽脈為病,邪實可思。大而湧沸,洪脈熱司(主熱盛,亦主內虛,浮脈亦兼之。)大而兼硬,實脈邪持(主實邪。)大兼二脈,病審相宜。
短主素弱,不由病傷,上下相准,縮而不長。諸脈兼此,宜補陰陽。動脈屬短,治法另商。
長主素強,得之最罕,上魚入尺(上魚際,下尺澤,)迢迢不短。正氣之治,長中帶緩。若是陽邪,指下湧沸。中見實脈,另有條款。
以上八脈,顯然可見。取其可見者為提綱,以推其所不易見,則不顯者皆顯矣。八脈相兼,亦非條目之所能盡,皆可以此法推之。
白話文:
四言詩形式的脈學訣竅,最早由崔紫虛真人開始,後由李瀕湖修改,再由李士材進一步修訂。近期如《馮氏錦囊》等書籍,對此都有增減,但有的過於繁瑣而沒有頭緒,有的太簡單卻涵蓋不足,且受限於王叔和、高陽生、滑伯仁等前人的觀點,羅列越多,反而越讓人感到混亂,都不是很好的版本。我選擇八個明顯可辨的脈象作為綱要,並以可能同時出現的脈象作為條目,用四言詩的形式,讓學習者能有得心應手的體驗。
浮脈主要反映表證,與腑臟和陽性相關,輕輕一診即可清楚辨認。如果浮脈有力,那是洪脈,主火熱。如果浮脈無力,那是虛脈,表示氣虛。如果浮脈非常虛弱,那是散脈,表示氣血散失。如果浮脈像蔥管一樣,那是芤脈,表示失血。如果浮脈像敲鼓一樣,那是革脈,外強中空,比芤脈更嚴重,表示陰陽不調。如果浮脈柔和細膩,那是濡脈,表示濕氣困擾。浮脈和其他六脈的結合,需要詳細辨別。
沉脈主要反映裏證,與臟腑和陰性相關,需用力按壓才能清楚辨識。如果沉脈貼骨,那是伏脈,表示病邪深藏。如果沉脈底部堅硬,那可能是牢脈,表示寒實。如果沉脈細軟,那是弱脈,表示血虛。沉脈和其他三脈的結合,需要遵守規範。
遲脈主要反映寒證,也與臟腑疾病有關。三次跳動間隔兩次,可以估算出頻率。如果遲脈不過度延遲,那是緩脈,表示健康。如果遲脈不流暢,那是澀脈,表示血少。如果遲脈偶爾停頓,那是結脈,表示氣鬱或痰滯。如果遲脈在固定時間停止,那是代脈,通常表示氣絕,但孕婦出現則無妨。遲脈和其他四脈的結合,各有其特點。
數脈主要反映熱證,也與腑臟疾病相同。如果每分鐘跳動超過五次,達到七或八次,則病情危急。如果數脈流暢,那是滑脈,表示痰或食滯。如果數脈緊繃,那是緊脈,表示寒或疼痛。如果數脈中斷,那是促脈,表示陽邪內陷。如果數脈出現在關部,那是動脈,表示崩中脫血。數脈和其他四脈的結合,需要明確辨別。
細脈主要反映虛證,像蜘蛛絲一樣纖細,屬於陰性脈象,可以聯想到病情。如果細脈不明顯,那是微脈,表示陰陽氣絕。如果細脈輕微浮起,那是濡脈,表示濕氣或氣虛,與浮脈也有關係。如果細脈輕微下沉,那是弱脈,表示血虛,與沉脈也有關係。細脈和其他三脈的結合,需要明確區分。
大脈主要反映實證,形狀寬闊易辨,是陽性脈象,可以聯想到實邪。如果大脈湧現沸騰,那是洪脈,表示熱盛,也可能表示內虛,與浮脈也有關係。如果大脈堅硬,那是實脈,表示實邪。大脈和其他兩脈的結合,需要根據病情判斷。
短脈主要反映素來體質虛弱,不是由疾病造成的,上下位置相對固定,縮短而不伸展。如果其他脈象與短脈同時出現,適合調理陰陽。動脈屬於短脈類型,治療方法需另行考慮。
長脈主要反映素來體質強壯,這種脈象較為罕見,從手腕到肘部都能感受到,不會短促。如果正氣充足,長脈會帶有緩脈的特徵。如果是陽邪,手指下的脈象會湧現沸騰。如果中間出現實脈,有另外的條款進行描述。
以上八種脈象,都是顯然可見的。我們以這些可見的脈象作為提綱,推測那些不容易看到的脈象,這樣就能讓隱蔽的脈象變得明顯。八脈相結合的情況,條目無法完全涵蓋,但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