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實在易》~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7)

1. 錄《千金》孫真人治霍亂吐下治中湯

道光三年,家君年七十一歲。於三月初旬,右脅之旁生一瘡癤,大約有二指長,不及一寸,其痛時竟如刀刺。城中諸外科無不延而診之,每敷藥而痛更甚。端午後肌肉漸消,飲食亦漸減,再後一月,日間只飲稀粥,多不過一、二茶鍾。新秋以後病轉劇,煩躁不寧,日夜不得安枕,水米不能沾牙者十餘日(犀)不得已急備後事。

忽於中秋夜半略醒(犀)以米湯半杯飲之,更見飽脹(犀)思天下豈有半月絕谷之人,尚能生存之理,婉勸家君,每日強飲稀粥數匙。三日後,每早晚可進一茶杯,精神甫定,即命(犀)曰:我數年所著之書尚未完備,即霍亂吐瀉二條,亦須重補。前三年患此病而死者十有八、九,其死為死於藥。

白話文:

道光三年,我的父親七十一歲。三月初旬,他右肋旁長了一個瘡癤,大約有兩根手指長,不到一寸,疼痛起來就像刀子刺一樣。城裡所有外科醫生都來看過,每次敷藥後反而更痛。端午節後,瘡癤的肌肉逐漸消退,食慾也逐漸減退,又過了一個月,白天只能喝稀粥,最多喝一、兩茶杯。到了新秋,病情加重,變得煩躁不安,日夜不得安眠,十多天連水米都吃不下,眼看著就要不行了,於是急忙準備後事。

突然在中秋夜半,父親略微清醒過來,喝了半杯米湯,覺得肚子脹脹的,心想天下哪有斷食半個月的人還能活下來的道理,就溫柔地勸父親每天強迫自己喝幾口稀粥。三天後,父親每天早晚能喝一茶杯粥,精神稍稍好轉,便對我說:「我這幾年寫的書還沒完成,就算霍亂吐瀉,也要重新補充營養。」這三年來患這種病的人十之八九都死了,他們死於藥物。

霍亂一證,今有無知輩以「絞腸痧」疾食谷則死之實證,妄名為「乾霍亂」,以傷寒霍亂證名為「濕霍亂」,兩峰相峙,其藥互相通用,貽害豈止一、二人乎。命錄仲景理中湯,孫真人治中湯,一以正群言之失,亦以見古人立法之純也。

治中湯

人參,乾薑,白朮,甘草(各三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頻服三劑。遠行防霍亂,依前作丸,如桐子大,服三十丸,如作散,服方寸匕,酒服亦得。若轉筋者,加石膏三兩,予恐石膏味薄,再加三兩,合前成六兩(仲景云: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心四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復用術;悸者加茯苓三兩;渴欲飲水者,加朮合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合前共四兩半;若寒者,加乾薑,合前共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七枚。服湯後一食頃,服熱粥一升,微自溫,勿發揭衣被。

白話文:

現在有些人不懂醫術,把「絞腸痧」吃東西就死的病症,誤認為「乾霍亂」,又把傷寒引起的霍亂叫做「濕霍亂」,兩個病症互相混淆,用藥也亂七八糟,這樣造成的危害絕不止一、兩個人。張仲景的理中湯和孫思邈的治中湯,都是為了糾正這些錯誤,也顯示出古人用藥的精準和純粹。

聖訓煌煌不忌粥也。)

張路玉曰:「《經》云: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榮氣順行,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腸胃,則為霍亂。」多由寒邪傳入下焦,中焦飲食因之不知,是即形寒飲冷者,三焦傷也。然質有陰陽偏勝,病有寒熱乖暌,所以《傷寒論》首言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寒多不欲飲水者理中丸。《千金》更名「治中」列之三焦。

理是理寒熱不和,治是治揮霍撩亂。總取乾薑之辛溫,以鼓舞參朮之健運,行甘草之紆緩,與五苓散中用桂之意不殊,雖寒熱多少不同,而溫散之理則一。朱奉議加青橘二皮,以治飲食所傷,《千金》又增轉筋一則,補《傷寒論》之未備。舉世知轉筋用木瓜,專取酸收夏秋之濕熱傷脾。

白話文:

聖人教誨明確,不忌諱喝粥。

張路玉說:「《內經》說: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養之氣順著身體往下走,衛氣逆著身體往上走,清濁之氣相互影響,在腸胃裡混亂,就會導致霍亂。」大多是因為寒邪入侵下焦,中焦的飲食因此受到影響,不知道味道,這就是形寒飲冷者,三焦受傷。但是體質有陰陽偏勝,疾病也有寒熱差異,所以《傷寒論》首先說熱多欲飲水者適合用五苓散,寒多不欲飲水者適合用理中丸。《千金方》更把理中丸命名為「治中丸」,歸類在三焦。

理指的是調理寒熱不和,治指的是治療揮霍撩亂。總體來說,利用乾薑的辛溫,來鼓舞人參和白朮的健運,行使甘草的緩和,這與五苓散中使用桂枝的用意相同,雖然寒熱的程度不同,但溫散的道理是一致的。朱奉議加了青橘皮,用來治療飲食傷損,《千金方》又增加了轉筋這一條,補全了《傷寒論》的不足。全世界都知道轉筋要用木瓜,專門利用木瓜的酸收性來治療夏秋濕熱傷脾。

此因清氣在陰,而走腸胃,故用乾薑;濁氣在陽,而擾筋脈,故用石膏,至於理中丸加減諸法,並宜確遵。觀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宜桂枝小和之,及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甘草瀉心湯、附子粳米湯等方,端不出《傷寒》、《金匱》厥氣逆上諸治也。

臌脹證。因食積而起者,宜胃苓湯加半夏、乾薑、五穀蟲、木瓜,以麥芽打糊為丸,陳米湯送下三錢。因熱而起者,亦用前丸加黃連為佐,此皆實證易治也。惟有虛證,必用聖朮煎加附子,守服四、五十劑方效,即單腹脹亦不外此法。更有因於吐酸而起者,宜理中加黃連名連理丸,以剛藥變胃,不受胃變,此喻嘉言秘法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清氣在陰,而會運行於腸胃,所以要用乾薑;濁氣在陽,而會擾亂筋脈,所以要用石膏。至於理中丸加減的各種方法,都要確實遵照。觀察到嘔吐、腹瀉停止了,但是身體疼痛卻沒有停止,就應該用桂枝稍微調和一下,並使用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甘草瀉心湯、附子粳米湯等方劑,這些方法都出自《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治療厥氣逆上的方法。

臌脹症。如果是因為食積引起的,就應該用胃苓湯加半夏、乾薑、五穀蟲、木瓜,用麥芽打成糊狀做成丸藥,用陳米湯送服三錢。如果是因為熱氣引起的,也要用前述丸藥再加上黃連作為輔助藥物。這些都是實證,比較容易治療。只有虛證,一定要用聖朮煎加附子,連續服用四、五十劑才會有效,即使只是單純的腹部脹滿,也不要超出這個方法。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吐酸引起的,就應該用理中湯加黃連,叫做連理丸,用性峻的藥物來改變胃氣,讓胃氣不至於發生變化,這是喻嘉言的秘法。

心下結聚如盤者,宜桂枝湯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日服二劑,夜服一劑,取微汗,令大氣一轉,其結乃散,即以枳朮湯,苦以泄其滿,此仲景聖法也。此病屬寒者多,故列於寒證。

(經義)《腹中論》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名為鼓脹,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水脹篇》:「帝曰:鼓脹何如。岐伯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陰陽應象大論》曰:「濁氣則上,則生腹脹。」《經脈篇》曰:「足太陰虛則鼓脹,胃中寒則脹滿。

白話文:

如果胸口有结块,感觉像盘子一样,可以用桂枝汤去掉芍药,再加入麻黄、附子、细辛,一天服用两剂,晚上服用一剂,微微出汗,让气息稍微流通,结块就会散开。之后再用枳术汤,苦味可以泻去满胀之感,这是仲景的经典方法。这种病多属寒症,所以放在寒证篇里。

」《本神篇》曰:「脾氣實則腹脹,腎氣實則脹。」《至真要大論》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腹脹大,皆屬於熱。」《太陰陽明論》曰:「食飲不節,起居不時,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脹滿閉塞。」《異法方宜論》曰:「北方者,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

」按:治此病,必以經旨為主,取用仲景之方,方可全愈。唐以後各書,皆臆斷駁雜,不可姑試。方書謂單腹脹為鼓脹,以如堅中空,其象如鼓也,又名蠱脹,以血氣結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蠱也。

白話文:

《本神篇》說:「脾氣實則腹脹,腎氣實則脹。」《至真要大論》說:「各種濕腫滿脹,都屬於脾的病症,所有腹脹,都屬於熱證。」《太陰陽明論》說:「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就會損傷陰氣。陰氣受損就會進入五臟,進入五臟就會導致脹滿閉塞。」《異法方宜論》說:「北方人喜歡住在野外,以乳食為主,臟腑寒涼容易導致腹滿病。」

治療這種病,一定要以經書理論為指導,採用仲景的方劑,才能徹底治癒。唐代以後的醫書,多半是臆斷和雜亂無章的,不可隨意嘗試。醫書中將單純的腹脹稱為鼓脹,因為腹部堅硬而中空,像鼓一樣;又稱為蠱脹,因為血氣凝結,無法散開,其毒性如同蠱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