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實在易》~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臌脹詩

驟然臌脹胃苓湯,虛證當知聖術前方,病起吐酸連理(丸)妙,桂甘麻附細辛(湯)良。

白話文:

突然腹脹的情況,可以使用「胃苓湯」來治療。如果是虛弱的病狀,應當運用正確的醫學方法。開始嘔吐酸水時,服用「連理丸」會有奇效。若為桂、甘、麻、附、細辛組合的湯藥,也能達到良好的療效。

2. 蠱脹詩

蠱脹由來少的方,山風卦內得津梁。艮安止息能(胃能二字,出《醫貫》)均廢(胃其有能,一於止,則其能廢隳矣,)巽則順從氣弗揚(此證須振肝木之氣,以衝開胃土,方得治法。庸醫尚云:法取平肝,可發一嘆。)參透生機原主動(其止也,當矯之以奮發,)須知大氣本乎剛(其巽也,當矯之以剛果,先甲三日在辛,謂自新也,後甲三日在丁,謂叮嗌也,此《周易》治蠱之道也。今醫用腎氣丸,一派靜柔之品,雜以些少之桂附,不死何待。

)仲師心下如盤訓,宜苦宜辛二法詳(氣無形也,宜散之以辛,水有形,宜泄之以苦也。此證不出方,恐泄天地之秘,亦恐人輕其道。)

白話文:

蠱脹病症,古方不多,山風卦中,得津梁之法。艮卦止息,胃氣衰竭,巽卦順從,氣機不揚。此病需振奮肝氣,衝開脾土才能治癒。需知大氣本該剛健,需以剛果之法,先甲三日在辛,後甲三日在丁,才是治蠱之道。仲師心下如盤,宜用苦辛二法,詳細施治。

疝氣者,睪丸腫大而痛也。大抵屬於任脈與肝經之病,而他經亦有之。七疝之名,亦不必拘。後賢於此證加一「氣」字,可知治此症以調氣為主,統以五苓散作湯,加小茴、木香、木通、金鈴子主之。如痛甚者,須防其潰爛,加金銀花為君,再加乳香、沒藥為佐。如麻木不痛者,恐其為㿗疝,難治。

數年後如升如斗,宜加桃仁,、附子、蓽茇、沙參、蒺藜蜜丸,鹽湯送下。此證多屬寒氣凝滯,故列於寒證。

白話文:

疝氣,指的是睪丸腫大疼痛的疾病。一般來說,它屬於任脈和肝經的病症,但也可能與其他經絡有關。關於七疝的命名,不必過於拘泥。後世醫家在疝氣一詞中加了一個「氣」字,說明治療疝氣要以調氣為主。一般用五苓散作為湯劑,再加入小茴香、木香、木通、金鈴子等藥物來治療。如果疼痛非常嚴重,需要預防潰爛,可以用金銀花做君藥,再加入乳香、沒藥做佐藥。如果出現麻木不痛的情況,可能是瘺疝,治療起來比較困難。

如果疝氣多年後病情加重,症狀像升起又像下降,可以加入桃仁、附子、蓽茇、沙參、蒺藜,做成蜜丸,用鹽湯送服。疝氣多屬於寒氣凝滯造成的,因此歸類於寒證。

(經義)《骨空論》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督脈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長刺節論》曰:「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經脈篇》曰:「足厥陰肝病,丈夫㿉疝,婦人少腹腫。肝所生病,為飧泄狐疝。

」《陰陽別論》曰:「三陽為病發寒熱,其傳為㿗疝。」《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大奇論》曰:「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為疝。」

白話文:

任脈生病,男人會出現七疝,女人則會有帶下瘕聚。督脈生病,疼痛從小腹向上衝到心臟,無法前後移動,稱為衝疝。《長刺節論》記載,如果病在小腹,腹痛難以大小便,稱為疝,這是因為受寒導致的。《經脈篇》指出,足厥陰肝經生病,男人會得疝氣,女人則會少腹腫脹。肝臟生病會導致飧泄和狐疝。《陰陽別論》說,三陽經生病會出現寒熱症狀,並傳染為疝氣。《邪氣臟腑病形篇》提到,小腸生病會小腹疼痛、腰脊疼痛,並牽連到睪丸,時常感到憋悶。《大奇論》認為,腎脈和肝脈都急沉,就是疝氣的徵兆。

3. 疝氣詩

疝為任病與肝經,茴(小茴香)木(木通,木香)金鈴是典型,合入五苓湯散妙,石灰(搗如米大入棉布中,以線縫好,包腎囊,隔夜再易之)外法亦神靈(素臬臺云:此方屢試屢驗。)

厥證者,四肢逆冷是也。傷寒寒厥,初病即厥,表宜當歸四逆湯,里宜通脈四逆湯。傷寒熱厥,多見於傳經之後,輕者宜四逆散,脈長者宜白虎湯,脈沉實大便閉者宜承氣湯,詳於傷寒門不贅。若《內經》之論厥多端,陽氣衰於下,則手足寒。亦名寒厥,宜桂附八味丸,陰氣衰於下,則手足熱,亦名熱厥,宜六味地黃丸。

白話文:

疝氣屬於任脈和肝經的疾病,茴香、木通、木香、金鈴子是治療疝氣的典型藥物,加入五苓散效果更佳。另外,將石灰搗成米粒大小,包在棉布中縫好,放在腎囊上,隔夜再換,也是治療疝氣的有效方法。

厥證是指四肢冰冷的症狀。傷寒引起的寒厥,初期就出現厥證,表證宜用當歸四逆湯,里證宜用通脈四逆湯。傷寒引起的熱厥,多見於傳經之後,輕者宜用四逆散,脈象浮長者宜用白虎湯,脈象沉實且便秘者宜用承氣湯,詳細內容可參考傷寒門。根據《內經》記載,厥證的類型很多,陽氣衰弱於下,則手足冰冷,稱為寒厥,宜用桂枝附子八味丸;陰氣衰弱於下,則手足發熱,稱為熱厥,宜用六味地黃丸。

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還則生,不還則死。此不能以藥治,當徐俟之,或半夏末搐鼻取嚏,厥回後議藥。屍厥身脈皆動而形無知,宜還魂湯,方用麻黃三錢,杏仁(去皮尖)二十五粒,炙草一錢,水煎服。如藥灌不入,分病人發,左右捉搦,按肩引之令服,取效。

煎厥者,陰虧陽擾,心如火燎,不必手足逆冷,病在於中,宜白虎加人參湯。搏厥者,氣血俱亂,相搏成厥,似大厥而稍輕,病在氣血,宜生蒲黃一兩,黑豆二兩(炒),以清酒淋下取飲。血厥者,似大厥而亦稍輕,婦人多有之,宜白薇湯,方用白薇、人參、當歸各二錢,炙草一錢,水煎服。氣厥者,因怒氣而得,宜七氣湯。

白話文:

血液和氣一起往上走,就會導致大厥,大厥就會突然暴死,氣能恢復回來就能活,不能恢復就會死。這種情況不能用藥物治療,只能慢慢等待,或者用半夏末塞鼻孔引發打噴嚏,厥氣回來之後再考慮用藥。

如果人死了,身體脈搏還在動,但沒有意識,應該服用還魂湯,方子是用麻黃三錢、杏仁(去皮尖)二十五粒、炙草一錢,水煎服用。如果藥灌不進去,要用力打開病人的嘴巴,左右抓住手腳,按壓肩膀,拉扯病人,讓他們喝下藥,就能見效。

煎厥是一種陰虛陽擾的病症,患者心裏像火燒一樣,不一定手腳冰冷,病症在內臟,應該服用白虎加人參湯。搏厥是因為氣血紊亂,互相搏擊而導致的,跟大厥相似,但稍微輕些,病症在氣血,應該服用生蒲黃一兩、黑豆二兩(炒),用清酒浸泡後喝下。血厥跟大厥相似,但稍微輕些,女性患者較多,應該服用白薇湯,方子是用白薇、人參、當歸各二錢、炙草一錢,水煎服用。氣厥是由於生氣導致的,應該服用七氣湯。

痰厥者,痰涎如湧,宜二陳湯加蒼朮、白朮、制南星、竹瀝、薑汁。食厥者,因過飽而得,宜平胃散加萊菔子三錢,煎服探吐。酒厥者,醉後發厥,宜五苓散去桂加黃連、黃芩、乾葛,皆是昏不知人而名之,其實為風癔之類。近醫於猝倒之厥,多混認為傷寒熱厥,誤人不少。

白話文:

痰厥是因痰涎上涌引起,可用二陳湯加入蒼朮、白朮、制南星、竹瀝、薑汁治療。食厥是因為過飽導致,可用平胃散加萊菔子煎服探吐。酒厥是醉酒後發作,可用五苓散去桂皮加黃連、黃芩、乾葛治療。這些昏迷不醒的症狀,其實是風癔一類。現代醫學中,常將猝倒的厥症誤認為傷寒熱厥,造成不少誤診。

《內經》寒熱二厥,雖手足合言,究竟寒熱先從足起,知其陰陽先衰於下,不待手寒手熱,皆當以厥論也,說本張心在《附經》。此證雖寒熱俱有,而仲景每指肢冷而言,仲時稱名,從仲景而不照《內經》,故列於寒證。

(經義)《脈解篇》曰:「內奪而厥,則為喑痱,此腎虛也,少陰不至者厥也。」《調經論》岐伯曰:「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帝曰:人之所以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併為虛,氣併為虛,是無實乎。岐伯曰:有為實,無者為虛,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

血與氣並,則為實焉。血之於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陽明脈解篇》曰:「厥逆連臟則死,連經則生。」按:《內經》論厥,不能盡述,而此數節,可以挈其大綱。蓋內者,腎也,奪者,精奪也,厥者,氣逆也。喑者,口啞也,痱者,足廢也。

白話文:

《內經》提到寒熱二厥,虽然手足都可能出现,但实际上寒热先从足部开始,说明阴阳之气先衰于下,不必等到手寒手热,都可以用厥来论述。这部分内容出自张仲景的《附经》。

虽然寒热二厥都存在,但张仲景多以肢冷来指代,因此后来沿用他的说法,才将此症列为寒证。

《脉解篇》中提到:“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调经论》中岐伯说:“气聚在一起则为血虚,血聚在一起则为气虚。黄帝说:人之所以能活,靠的就是血和气,你现在说血聚在一起就虚,气聚在一起就虚,难道就真的没有实质吗?岐伯说:有实质就叫实,没有实质就叫虚。现在血和气相互失调,所以就虚了。

血和气相合,就叫实。血气上行,则会引起大厥,大厥会导致暴死,气能回返则能活,不能回返则会死。”《阳明脉解篇》中提到:“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

根据《内经》对厥的论述,这里只是摘录了一些关键部分。大体上来说,内指肾脏,夺指精气被夺,厥指气逆。喑指口哑,痱指足部废掉。

今厥虛而厥,口不能言,以腎脈挾舌本也,足不能行,以腎脈循陰股也。次章謂:血氣並走於上,則下之空虛,可知神氣俱失其根,所以暴脫欲死。三章言連經者,病在肌表,故輕而生,連臟者,病在根本,故重而死。人之根本維何,腎中之水火也。三章互相發明。火虛者用劉河間地黃飲子,水虛者用駱龍吉接命丹。

附錄接命丹方,用人乳二酒盞,好梨搗汁一酒盞,傾銀罐內,重湯燉滾,黃沫起,開青路為度,每日空心一服,蓋取以人補人之義也。

白話文:

現在病人虛脫昏迷,口不能言,是因為腎經脈絡連接舌根;雙腳無法行走,是因為腎經脈絡循行於陰股。接下來說,血氣都上衝,則下半身就會空虛,由此可知精神都失去了根本,所以才會突然昏迷瀕死。第三段說,連經的病症,病灶在肌膚表層,所以病症較輕容易治癒;連臟的病症,病灶在臟腑根本,所以病症較重容易致命。人體的根本是什麼?就是腎臟中的水火。這三段互相闡明。腎臟火虛的人可用劉河間的「地黃飲子」,腎臟水虛的人可用駱龍吉的「接命丹」。

附錄接命丹的配方:取人乳兩酒盞,將品質好的梨子搗成汁一酒盞,倒入銀罐中,以重湯燉煮至沸騰,出現黃色泡沫,即為藥性開通的標準。每日空腹服用一次。這是取「以人補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