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卷七 (2)
卷七 (2)
1. 喘促
小青龍湯(見咳嗽)
小半夏加茯苓湯,治水飲,咳逆欲嘔,眩暈等症。
半夏(四錢),生薑(五錢),茯苓(八錢)
水煎服。
葶藶大棗瀉肺湯,治支飲阻隔氣道,呼吸不利。
大棗(十一枚),葶藶子(二錢,研)
水二杯,先煮大棗至一杯,分入葶藶煎八分服。
白話文:
咳嗽時可用小青龍湯。水飲、咳逆欲嘔、眩暈等症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其成分為半夏四錢、生薑五錢、茯苓八錢,水煎服。支飲阻隔氣道,呼吸不利的症狀可用葶藶大棗瀉肺湯,其成分為大棗十一枚、葶藶子二錢(研),水二杯,先煮大棗至一杯,分入葶藶煎八分服。
越婢加半夏湯,治氣盛痰壅,肺脹上氣,目如脫,脈浮大者。
麻黃(三錢),半夏(二錢),生石膏(四錢,研),甘草(一錢),大棗(二枚半),生薑(錢半)
水二杯半,先煮麻黃,吹去沫,入諸藥,煎八分服,日再。
黑錫丹,治脾腎虛冷,上實下虛,胸中痰飲,或上攻頭目,及奔豚上氣,兩脅膨脹,並陰陽氣不升降,五種腳氣,水氣上攻,或卒暴中風,痰潮上膈等症。
黑鉛,硫黃(各三兩,同炒結砂,研至無聲為度),沉香,胡蘆巴,熟附子,肉桂(各五錢)茴香,破故紙,肉豆蔻,木香,金鈴子(去核,各一兩)
白話文:
越婢加半夏湯適用於氣盛痰壅、肺脹上氣、眼睛突出、脈象浮大的人。用麻黃三錢、半夏二錢、生石膏四錢(研碎)、甘草一錢、大棗兩個半、生薑半錢,加水兩杯半,先煮麻黃,去掉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煎煮至八分滿,分兩次服用,每天兩劑。
黑錫丹適用於脾腎虛冷、上實下虛、胸中痰飲、或痰飲上攻頭目、或奔豚氣上衝、兩脅膨脹、陰陽氣不升降、五種腳氣、水氣上攻、或突然中風、痰潮上膈等症。用黑鉛、硫黃各三兩,混合炒至結砂,研磨至無聲,再加入沉香、胡蘆巴、熟附子、肉桂各五錢、茴香、破故紙、肉豆蔻、木香、金鈴子(去核)各一兩。
上共為末,酒煮,麵糊丸,梧子大,陰乾以布袋擦令光瑩,每服四十丸,薑湯下。
真武湯(見上噎嗝),桂苓甘術湯,腎氣丸(即桂附八味丸。俱見上痰飲)
四磨飲,治諸喘。
人參,沉香,烏藥,檳榔(各等分)
四味磨濃汁,煎沸服。
方用人參瀉壯火以扶正氣,沉香納之於腎,而後以檳榔,烏藥從而導之,所謂:「實必顧虛,瀉必先補也。」四品氣味俱厚,磨則取其味之全,煎則取其氣之達,氣味齊到,效如桴鼓矣。原注云:送下養正丹甚妙者,以養正丹能緩腎也。安腎丸、八味地黃丸,可代此丹,鎮攝歸根,喘急遄已矣。
白話文:
先將藥材研磨成末狀,用酒煮沸,再加入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陰乾後用布袋擦拭至光亮,每次服用四十丸,用薑湯送服。若患者出現上部噎嗝,可服用真武湯、桂苓甘術湯或腎氣丸(即桂附八味丸)。若患者出現痰飲,可服用四磨飲。四磨飲由人參、沉香、烏藥、檳榔等分研磨成濃汁,煎沸後服用。此方以人參瀉火扶正,沉香補腎,再以檳榔、烏藥引導藥力,遵循「實則顧虛,瀉則先補」的原則。四味藥材氣味厚重,研磨能保留藥效,煎煮則有助於藥力通達,氣味齊備,療效如同桴鼓相應。原注中提到,服用養正丹能緩解腎虛,安腎丸或八味地黃丸也可替代養正丹,以鎮攝腎氣,治療喘急。
蘇子降氣湯,治上實下虛,痰喘及吐瀉等症。
紫蘇子(二錢,研),前胡,半夏,茯苓,當歸,炙草,沉香,厚朴(各五分)
加生薑二片,水煎服。
全真一氣湯(《馮氏錦囊》),治上焦虛熱下焦虛冷,此方清肅在上,填實在下之法。
熟地(一兩),人參(一、二、三錢或一兩,另煎另服),麥冬,牛膝(各二錢),冬白朮(炒三錢,)五味(七分),附子(一錢,須重用)
水煎服。
白話文:
蘇子降氣湯用於治療上焦實熱,下焦虛寒,伴隨痰喘或吐瀉等症狀。方劑包含紫蘇子、前胡、半夏、茯苓、當歸、炙草、沉香、厚朴,另加生薑,水煎服。全真一氣湯來自《馮氏錦囊》,用於治療上焦虛熱,下焦虛寒,此方清熱肅上,填補下焦。方劑包含熟地、人參、麥冬、牛膝、白朮、五味、附子,水煎服。
2. 哮症
聖濟射干丸,治呷嗽咳而胸中多痰,結於喉間,呀呷有聲。
射干,半夏(各一兩),陳皮,百部,款冬花,貝母,細辛,乾薑,茯苓,五味子,郁李仁皂莢(去皮子,炙,五錢)
共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飲下三、四十丸,一日兩服。
白話文:
聖濟射干丸,可以治療咳嗽痰多,痰結於喉嚨,呼吸有聲的症狀。配方包括射干、半夏各一兩,陳皮、百部、款冬花、貝母、細辛、乾薑、茯苓、五味子,以及去皮炙過的郁李仁皂莢五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子,空腹時用米湯送服,每次服三、四十丸,一天服兩次。
3. 五淋癃閉
五淋湯,治小便淋症不出,或尿如豆汁,或成砂石,或為膏汁,或熱沸便血。
赤茯苓(三錢),白芍,生山梔(各二錢),當歸,細甘草(各一錢四分)
水煎服。
此方用梔、苓治心腹,以通上焦之氣,而心火清,歸、芍滋肝腎,以安下焦之氣,而五臟陰復,甘草調中焦之氣,而陰陽分清,則太陽之氣自化,而膀胱之水府潔矣。
補中益氣湯(見瘧疾),桂附八味丸(見痰飲)
白通湯(方見傷寒),治少陰病下利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五淋湯
主治: 小便淋漓不盡,或尿如豆汁,或成沙石,或為膏汁,或熱灼疼痛伴隨血尿。
藥物組成:
- 赤茯苓(三錢)
- 白芍(二錢)
- 生山梔(二錢)
- 當歸(一錢四分)
- 細甘草(一錢四分)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方義: 本方以梔子、茯苓清心降火,通暢上焦之氣,使心火下降;當歸、白芍滋養肝腎,安穩下焦之氣,恢復五臟陰氣;甘草調和中焦脾胃之氣,使陰陽平衡。如此三焦氣機通暢,則太陽之氣自然運化,膀胱之水府亦得以淨化,淋症自愈。
加減:
- 若兼有瘧疾,可加用補中益氣湯。
- 若兼有痰飲,可加用桂附八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