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卷四 (3)
卷四 (3)
1. 五淋詩
五淋症用五淋湯,隨證增加紀要詳,欲病似淋莖割痛,蓯蓉羊藿蜜脂量。
白話文:
對於五淋症,可以使用「五淋湯」進行治療。在使用時,應根據不同的症狀調整藥物的份量。若出現與淋病相似、像是生殖器割傷般的疼痛時,可以使用杜仲、羊藿、蜂蜜和豬油作為治療的藥材,具體的份量需依照個人情況來調整。
2. 癃閉詩
癃閉似淋點滴無,只求利水法全迂,柴升(補中益氣湯服後,以手探吐)探吐針機轉,麻黃杏(仁加入五淋湯)行陽陰氣濡,腎氣(丸)龍騰澤自沛,通關(丸,又名滋腎丸)云合雨時敷,二冬杏菀參桑白(此李士材醫案,從高原以導之之法,)海蜇(一名水母)荸薺亦可需。
濁病皆濕熱之病。濕勝熱則為白,熱勝濕則為赤。初起宜二陳湯加蒼朮、白朮、黃柏、萆薢主之,赤濁再加丹參。如若未效,宜固其精道,利其水道,用萆薢分清飲。或久而不愈,宜補其心氣,用四君子湯加遠志二錢。或水虛火旺而為濁,宜六味丸加黃柏、蒼朮、益智仁之類。
白話文:
膀胱閉塞,像小便滴滴答答,沒有辦法排尿,只想要用利水的方法,卻都治不好。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服藥後以手探吐法來排出積水。麻黃和杏仁加入五淋湯可以通陽氣,滋陰氣,讓腎氣像龍一樣奔騰,水份自然就流出來了。通關丸配合服用,效果就像雨水灌溉一樣。海蜇、荸薺也可以用來治療。
濁病都是濕熱引起的。濕勝熱則表現為白濁,熱勝濕則表現為赤濁。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用二陳湯加上蒼朮、白朮、黃柏、萆薢來治療,如果是赤濁,再加丹參。如果效果不好,就要固精道,利水道,用萆薢分清飲。如果長期不好,就要補心氣,用四君子湯加上遠志。如果是水虛火旺引起的濁病,要用六味丸加上黃柏、蒼朮、益智仁。
或火衰氣不攝精,宜桂附八味丸加菟絲、車前之類。濁出精竅,與淋出溺竅不同。總以治腎為主。然初起多由於濕熱,故列於熱證。
(經義)《至真要大論》曰:「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太陽之勝,陰中乃瘍,隱曲不利,互引陰股。」《痿論》曰:「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馳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口問》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玉機真論》曰:「冬脈不及,則令人小腹滿,小便變。」按:宜參癃閉、遺溺各章文。
白話文:
當遇到腎虛導致的精液流失問題,可以使用加有桂枝和附子的「八味丸」,再加入菟絲子和車前草等草藥來進行調理。精液的流失和尿液的流失是不同的,總的來說,治療的核心在於腎臟。然而,在疾病初期,通常是由於濕熱所引起,因此將其歸類於熱性的病症之中。
(經義)《至真要大論》中提到:「各種轉變不正常的現象,若尿液混濁,都屬於熱性病症。」「太陽系的病症,若陰部出現傷害,會導致陰部不舒適,甚至影響到大腿內側的肌肉。」《痿論》中寫道:「過度思慮,無法實現心中的願望,情慾外洩,性行為過度,導致筋骨鬆弛,形成筋萎病,或是出現白帶。」《口問》中說:「中氣不足時,排尿和排便會發生變化。」《玉機真論》指出:「冬季脈搏若不足,會讓人感到下腹部脹滿,排尿情況會有所改變。」根據以上內容,可以參考尿閉和遺尿等相關篇章的描述。
3. 濁證詩
濁由濕熱二陳(湯)加(味),蒼白丹參柏薢誇,坊本(萆薢)分清(飲)通水道,全書(景岳)遠志(四君子湯加此)入心家,火衰腎氣丸為主,水闕(六味)地黃湯可嘉,借用遺精封髓(丹)法,時方卻不悖長沙。
嘔者,嘔字從漚,漚者水也,口中出水而無食也。吐者,吐字從土,土者食也,口中吐食而無水也。嘔吐者,水與食並出也。噦者,口中有穢味也,又謂之乾嘔者,口中有穢味,未有不幹嘔也。呃逆者,氣衝有聲,聲短而頻也,昔人亦謂之噦,時書分別多誤,今特正之。統用大棗倍半夏加生薑為主,以統治之。
白話文:
如果身體出現濁氣,是因為濕熱,可以用二陳湯加上一些藥材來治療。臉色蒼白可以用丹參、柏子仁、萆薢等藥材來改善。萆薢分清飲可以幫助通暢水道。景岳全書提到,遠志可以治療心臟病,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遠志來服用。如果火氣不足,可以用腎氣丸來補腎。如果身體缺水,可以用六味地黃湯來補充水分。可以用丹藥來治療遺精和封閉骨髓,這與古書記載的方法並不違背。
嘔吐是指嘴巴裡吐出水,卻沒有食物。吐是指嘴巴裡吐出食物,卻沒有水。嘔吐是指水和食物一起吐出來。噦是指嘴巴裡有穢味,也叫做乾嘔,有穢味就一定會乾嘔。呃逆是指氣體衝出喉嚨,聲音短促而頻繁。古人把噦和呃逆混淆了,現在要特別澄清一下。可以用大棗、半夏、生薑等藥材來治療,其中大棗的用量是半夏的兩倍。
熱加黃連、鮮竹茹、鮮蘆根;寒加吳茱萸、人參、大棗;食積加六神麯、炒山楂、麥芽、乾薑;噦加旋覆花、人參、代赭石;呃逆加竹茹四錢,倍用橘皮。如久病發呃,為脾腎之氣將絕,用人參一兩,乾薑、附子各三錢,丁香、沉香、柿蒂各一錢,可救十中之一。以上諸證,皆陽明氣逆之病,故一方可以統治。
白話文:
發熱時加黃連、鮮竹茹、鮮蘆根;怕冷時加吳茱萸、人參、大棗;食積時加六神曲、炒山楂、麥芽、乾薑;反胃時加旋覆花、人參、代赭石;呃逆時加竹茹四錢,並加倍用橘皮。如果久病出現呃逆,可能是脾腎之氣將要耗盡,可以用人參一兩,乾薑、附子各三錢,丁香、沉香、柿蒂各一錢,或許可以救活十個人中的一個。以上這些症狀,都是陽明經氣逆上引起的病症,所以可以用這一種方法來治療。
惟吐蟲宜去甘草,加川椒、人參、吳茱萸、黃連、黃柏、乾薑、烏梅肉各一錢治之。此症不盡屬熱,緣《內經》有:「諸逆上衝,皆屬於火」之訓,故列於熱證。
白話文:
如果病人嘔吐蟲子,應該去掉甘草,加入川椒、人參、吳茱萸、黃連、黃柏、乾薑、烏梅肉各一錢來治療。這種症狀並不完全屬於熱症,因為《內經》中有「諸逆上衝,皆屬於火」的論述,所以把它歸類在熱證中。
4. 嘔吐噦呃逆詩
四證丹溪主二陳(湯),寒溫虛實審其因,若由虛呃人參附,蛔證黃(連)梅椒伯遵。
吞酸病多屬於肝,宜以左金丸,連理湯加陳半為主方,小柴胡湯,平胃散佐之。
(經義)《至真要大論》曰:「諸嘔吐酸,暴注下追?皆屬於熱。」又曰:「少陽之勝,嘔酸善飢。」
白話文:
四證丹溪認為二陳湯主治,需辨別寒熱虛實,找出病因。若因虛證引起的呃逆,可用人參附子湯;若為蛔蟲引起的症狀,則可用黃連、梅、椒等藥物治療。
吞酸症大多屬於肝病,宜用左金丸、連理湯加陳皮半夏作為主方,小柴胡湯、平胃散可作為輔助藥物。
經書《至真要大論》中記載:「各種嘔吐酸味,突然向下衝擊,都是熱證。」又說:「少陽氣盛,會出現嘔吐酸味,容易飢餓的症狀。」
5. 吞酸詩
吞酸連理(湯)左金丸,平胃(散小)柴胡(湯)亦可安,寒熱補消靈變用,病機指示屬於肝。
三消證:上消者口渴不止也,治以病機;中消者,食入即飢也,治以調胃承氣湯;下消者,飲一溲二也,治以腎氣丸。趙養葵云:無分上、中、下,先以治腎為急。以六味丸料一斤、入肉桂、五味子各一兩,水煎六、七碗恣意冷飲,熟睡而病如失。此以其溫藥引其真水,以滋上、中、下之燥也,此為火病,故列於熱證。
白話文:
吞酸反胃可以用左金丸治療,平胃散也可以緩解症狀。寒熱虛實需要靈活運用,三消症的病機都屬於肝。上消症狀是口渴不止,中消症狀是食入即飢,下消症狀是飲水多而小便少。趙養葵認為,不論上消、中消、下消,都應該先以治腎為重。可以用六味丸藥加入肉桂、五味子,水煎服用,可有效緩解症狀。此法以溫藥引導真水,滋養上、中、下三焦的燥熱,三消屬於火病,故列於熱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