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卷一 (5)
卷一 (5)
1. 王叔和分配臟腑
左寸:(心,小腸。)左關:(肝,膽。)左尺:(腎,膀胱。)右寸:(肺,大腸。)右關:(脾,肺。)右尺:(命門,三焦。)
白話文:
左寸:(心,小腸。) - 左側手腕處的脈象,代表心和小腸的功能。 左關:(肝,膽。) - 左側肘部附近的脈象,代表肝和膽的功能。 左尺:(腎,膀胱。) - 左側腕至肘間的脈象,代表腎和膀胱的功能。 右寸:(肺,大腸。) - 右側手腕處的脈象,代表肺和大腸的功能。 右關:(脾,肺。) - 右側肘部附近的脈象,代表脾和肺的功能。 右尺:(命門,三焦。) - 右側腕至肘間的脈象,代表命門和三焦的功能。
2. 李瀕湖分配臟腑
左寸:(心,膻中。)左關:(肝,膽。)左尺:(腎,膀胱,小腸。)右寸:(肺,胸中。)右關:(胃,脾。)右尺:(腎,大腸。)
白話文:
左寸:(心,羶中。) - 左寸代表心和羶中部位。 左關:(肝,膽。) - 左關涉及到肝和膽的功能。 左尺:(腎,膀胱,小腸。) - 左尺與腎、膀胱以及小腸的運作相關。 右寸:(肺,胸中。) - 右寸對應肺部和胸腔。 右關:(胃,脾。) - 右關涉及胃和脾的健康。 右尺:(腎,大腸。) - 右尺與腎和大腸的功能有關連。
3. 張景岳分配臟腑
左寸:(心,膻中。)左關:(肝,膽。)左尺:(腎,膀胱,大腸。)右寸:(肺,胸中。)右關:(脾,胃。)右尺:(腎,小腸。)
白話文:
左寸:(心,羶中。) - 左寸代表心和羶中部位。 左關:(肝,膽。) - 左關涉及到肝和膽的功能。 左尺:(腎,膀胱,大腸。) - 左尺與腎、膀胱以及大腸有關。 右寸:(肺,胸中。) - 右寸對應肺部和胸腔的狀況。 右關:(脾,胃。) - 右關與脾和胃的功能相關。 右尺:(腎,小腸。) - 右尺涉及到腎和小腸的健康。
4. 寸關尺分診三焦
寸:(宗氣出於上焦,寸脈以候之。)關:(榮氣出於中焦,關脈以候之。)尺:(衛氣出於下焦,尺脈以候之。)
愚按:大小二腸,《經》無明訓,其實尺裡以候腹,腹者大小腸與膀胱俱在其中。王叔和以大小二腸配於兩寸,取心肺與二腸相表裡之義也。李瀕湖以小腸配於左尺,大腸配於右尺,上下分屬之義也。張景岳以大腸宜配於左尺,取金水相從之義,小腸宜配於右尺,取火歸火位之義也。
俱皆近理,當以病證相參。如大腸秘結,右尺宜實,今右尺反虛,左尺反實,便知金水同病也。小便熱淋,左尺宜數,今左尺如常,而右尺反數者,便知相火熾盛也。或兩尺如常,而脈應兩寸者,便知心移熱於小腸,肺移熱於大腸也。一家之說,俱不可泥如此。況右腎屬火,即云命門亦何不可,三焦鼎峙兩腎之間,以應地運之右轉,即借診於右尺,亦何不可乎。
白話文:
寸:(宗氣源自上焦,寸脈可用來診察它。)關:(榮氣源自中焦,關脈可用來診察它。)尺:(衛氣源自下焦,尺脈可用來診察它。)
我認為:大小腸,在經典中並沒有明確的解釋,實際上,腹部的診察包含了大小腸和膀胱,所以可以將尺脈用來診察腹部。王叔和將大小腸分別配對在兩個寸脈上,是因為心肺與兩腸相輔相成的道理。李滄湖則將小腸配對在左尺脈,大腸配對在右尺脈,這反映了上下分屬的原則。張景嶽則認為大腸適合配對在左尺脈,這是因為金屬和水性互相配合的道理;小腸適合配對在右尺脈,這是因為火能歸屬於火位的道理。
這些理論都符合邏輯,應該根據病情來綜合考量。例如,如果大腸便祕,右尺脈應該呈現實象,但現在右尺脈反而是虛象,左尺脈反而是實象,這樣就知道是金屬和水性有共同的問題。若出現尿道炎等症狀,左尺脈應該呈現頻率加快的現象,但如果左尺脈如常,而右尺脈反而加快,那麼可以知道相火過盛。或者,如果兩尺脈都如常,但脈象反應在兩個寸脈上,那麼就可以知道心臟的熱邪傳移到小腸,或是肺部的熱邪傳移到大腸。每一家的理論都不能死板套用,況且右腎屬於火性,即使提到命門也可以,三焦位於兩腎之間,與地運的右轉相應,因此診察右尺脈也是可行的。
5. 脈法統論
何謂無病之脈。一息四至是也。何謂五臟平脈?心宜洪,肺宜澀,肝宜弦,脾宜緩,腎宜沉。又兼一叚沖和之氣,為胃氣是也。何謂四時平脈。春宜弦,夏宜洪,秋宜澀(又謂之「毛」,)冬宜沉(又謂之「石」,)四季之末宜和緩是也。何謂男女異脈。男為陽,宜寸大於尺;女為陰,宜尺大於寸是也,何以知婦人有孕之脈。
尺大而旺,或心脈大而旺是也(「神門」穴脈甚動為有子,一云:心脈大為男,右尺大為女。)何以知婦人血崩。曰:尺內虛、大、弦、數是也。何以知婦人之半產。曰:診得革脈是也。何以知婦人之產期。曰:脈之離乎經常是也。何以知婦人之無子。曰:尺脈微弱而澀,小腹冷,身惡寒是也。
小兒之脈何別。曰:以七至為準也。
白話文:
所謂無病的脈象,就是一呼一吸之間脈搏跳動四次。五臟平穩的脈象,應該心脈洪大、肺脈滑澀、肝脈弦緊、脾脈緩和、腎脈沉伏,並且帶有一點和緩的胃氣。四時平穩的脈象,春天應該弦緊,夏天應該洪大,秋天應該滑澀(也稱為“毛”),冬天應該沉伏(也稱為“石”),四季末尾應該和緩。男女脈象有所不同,男人屬陽,寸脈應該比尺脈強大;女人屬陰,尺脈應該比寸脈強大。如何判斷婦女懷孕?尺脈強大,或者心脈強大,神門穴脈搏跳動強烈都可能懷孕,心脈強大可能懷孕男孩,右尺脈強大可能懷孕女孩。如何判斷婦女血崩?尺脈虛弱、強大、弦緊、跳動頻繁。如何判斷婦女小產?脈象為革脈。如何判斷婦女產期?脈象異常。如何判斷婦女不孕?尺脈微弱而滑澀,小腹冰冷,怕冷。
小兒的脈象有什麼不同?以七次脈搏跳動為標準。
6. 持脈秘旨
脈之為道,最為微渺而難知也。方書論脈愈詳,而指下愈亂,何苦張大其言,以人命為戲乎。張心在先生,余未識面,而神交久之。其著持脈大法,取八脈為綱,與舊說八脈稍異,皆其顯然可見者為據。非若李瀕湖,張石頑等,以二十八字為憑空掠影之談。一曰浮,浮者輕手著於皮膚之上而即見,為表病也。
一曰沉,沉者重手按於肌肉之上而始見,為里病也。浮沉二脈,以手之輕重得之,此其顯而易見也(一呼脈來二至,一吸脈來二至,一呼一吸名為一息,一息脈來四至為平人無病之脈,否則病矣。)一曰遲,遲者一息脈來二、三至,或一息一至,為寒病也。一曰數,數者一息脈來五、六至,或一息七、八至,為熱病也。
白話文:
脈象的變化之道,是最為細微難以察覺的。醫書中論述脈象的書籍越是詳盡,實際操作時卻越是混亂無章,何必夸夸其談,拿人命當兒戲呢?
張心在先生,我未曾與您見面,但心心相印已久。您所著的《持脈大法》,以八脈為綱領,與舊說八脈略有不同,皆以顯而易見的脈象為依據。不像李瀕湖、張石頑等人,以二十八字為憑空捏造的空洞之談。
一、浮脈:輕輕將手放在皮膚表面即可感到,屬於表證的病症。
二、沉脈:需用力按壓肌肉才能感到,屬於里證的病症。浮脈和沉脈,通過手指輕重來判斷,這是明顯易見的。
(一呼脈來二至,一吸脈來二至,一呼一吸名為一息,一息脈來四至為平人無病之脈,否則病矣。)(註:此為脈象的正常規律,一呼一吸之間脈搏跳動四次為正常,若非如此則為病態。)
三、遲脈:一息脈搏跳動兩、三次,或一息一次,屬於寒證的病症。
四、數脈:一息脈搏跳動五、六次,或一息七、八次,屬於熱證的病症。
遲數二脈,以息之至數辨之,又顯而易見也。一曰細,細者脈狀細小如線,主諸虛之病也。一曰大,大者脈狀粗大如指,主諸實之病也。細大二脈,以形象之闊窄分之,又為顯而易見也。一曰短,短者脈來短縮,上不及於寸,下不及於尺,為素稟之衰也。一曰長,長者脈來迢長,上至魚澤際,下至尺澤,為素稟之盛也。
長短二脈,以部位之過與不及驗之,又為顯而易見也。又有互見之辨,浮而數為表熱,浮而遲為表寒,沉而數為裡熱,沉而遲為裡寒。又於表、里、寒、熱四者之中,審其為細,則屬於虛,審其為大,則屬於實。又須於表、里、寒、熱、虛、實六者之中,審其為短,知為素稟之衰,療病須兼培其基址,審其為長,知為素稟之盛,攻邪必務絕其根株。此憑脈治病之秘法也。
白話文:
測量脈搏時,可以根據呼吸次數來辨別脈象,這很明顯易懂。脈象有細、大之分,細脈如線般細小,代表虛症;大脈粗如指頭,代表實症。
細、大之外,脈象還有短、長之分,短脈來去匆匆,上不及寸關,下不及尺澤,代表先天不足;長脈則延綿悠長,上至魚際,下至尺澤,代表先天強盛。
除了長短之外,脈象還可以用部位的過與不及來判斷,同樣易於辨別。此外,還要注意脈象的相互關係,浮而數代表表熱,浮而遲代表表寒,沉而數代表裡熱,沉而遲代表裡寒。
在表、里、寒、熱四種情況下,若脈象細則為虛,若脈象大則為實。最後,在表、里、寒、熱、虛、實六種情況下,若脈象短則說明先天不足,治療時需注重調理根本;若脈象長則說明先天強盛,治病時需徹底根治。這就是根據脈象治病的秘訣。
客曰:信如前法,則古人所傳許多脈象,可以盡棄而不言歟。余曰:以此八脈為綱,餘脈即於八脈中認其兼見之象,亦易易與耳,棄之可也,不棄之亦可也。
白話文:
來者問道:如果依照前面的方法,那古人口傳下來的多種脈象,就可以全部拋棄不提嗎?我答道:以這八種脈象作為基礎,其他脈象只要在這八種脈象中辨識出兼有的特徵,就很容易了,所以可以拋棄這些脈象,如果不拋棄它們也可以。
7. 新著八脈四言詩
四言脈訣,始於崔紫虛真人,李瀕湖改訂之,李士材又改訂之。近日如《馮氏錦囊》諸本,各有增刪,然非繁而無緒,即簡而不該,且囿於王叔和、高陽生、滑伯仁舊說,臚列愈多,而指下愈亂,皆非善本。余取顯然可見之八脈為綱領,而以兼見之脈為條目,韻以四言,俾讀者有得心應手之妙。
浮為主表,屬腑屬陽,輕手一診,形象彰彰,浮而有力,洪脈火煬(主火)。浮而無力,虛脈氣傷(主氣虛。)浮而虛甚,散脈靡常(主氣血散。)浮如蔥管,芤脈血殃(主失血。)浮如按鼓,革脈外強(外強中空,較芤更甚,主陰陽不交。)浮而柔細,濡脈濕妨(主濕。)浮兼六脈,疑似當詳。
白話文:
這套四言脈訣最初由崔紫虛真人創立,李瀕湖後來修改,李士材又再次修改。近來出現一些版本,比如《馮氏錦囊》等,都各自增刪內容,但不是過於繁複,缺乏脈絡,就是過於簡略,不夠精準。而且他們都局限在王叔和、高陽生、滑伯仁等人的舊說,羅列愈多,指下愈亂,都不是好的版本。我以顯而易見的八脈為綱領,並以兼見的脈象為條目,用四言韻文的方式整理,讓讀者能輕鬆掌握。
浮脈主要反映體表的情況,屬於腑,屬陽性。輕輕一診,脈象就很明顯。浮脈有力,稱為洪脈,代表火熱。浮脈無力,稱為虛脈,代表氣虛。浮脈很虛弱,稱為散脈,代表氣血散失。浮脈像蔥管一樣,稱為芤脈,代表失血。浮脈像按鼓一樣,稱為革脈,代表外強中空,比芤脈更嚴重,代表陰陽不交。浮脈柔細,稱為濡脈,代表濕邪。如果浮脈兼具其他脈象,則需要仔細判斷。
沉為主裡,屬臟屬陰,重手尋按,始了於心。沉而著骨,伏脈邪深(主問?邪。)沉而底硬(與革脈同,但革浮而牢沉,)牢脈寒淫(主寒實。)沉而細軟,弱脈虛尋(主血虛。)沉兼三脈,須守規箴。
遲為主寒,臟病亦是(仲景云:遲為在臟。《脈經》云:遲為寒。)三至二至,數目可揣。遲而不愆(稍遲而不愆四至之期,)緩脈最美(無病。)遲而不流(往來不流利,)澀脈血痞(主血少。)遲而偶停(無定數,)結脈郁實,(主氣鬱痰滯。)遲止定期(促者,數中一止也。
結者,遲中一止也。皆無定數,若有定數,則為代矣。大抵代脈在三、四至中,其止有定數。)代脈多死(主氣絕,惟孕婦見之不妨。)遲兼四脈,各有條理。
白話文:
脈象沉重,主要反映内在臟腑,屬陰性,需重按才能感知,起止皆在心中。沉而貼近骨头,说明邪气深入(需询问病邪情况);沉而底硬,与革脉相似,但革脉浮而牢固,沉而硬则说明寒邪入侵(主寒实);沉而细软,说明气血虚弱(主血虚)。沉脉兼具其他三种脉象,需谨慎判断。
脉象迟缓,主要反映寒邪入侵,也可能是脏腑病变。迟脉出现的频率,可推测病情的轻重。迟缓而不超过正常时间,说明身体无恙;迟缓而不流畅,说明血气不足,可能患有血瘀;迟缓而间歇停顿,说明气机郁滞,可能有痰湿积聚;迟缓而停止于一定时间,则说明病情严重,可能气绝。迟脉兼具其他四种脉象,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數為主熱,腑病亦同(仲景云:數為在腑。《脈經》云:數為熱。)五至以上,七(至)八(至)人終。數而流利,滑脈痰蒙(主痰主食,若指下清,則主氣和。)數而牽轉,緊脈寒攻(主寒主痛。)數而有止,促脈熱烘(主陽邪內陷。)數見於關(關中如豆搖動,)動脈崩中(崩中脫血也,主陰陽相搏。)數見四脈,休得朦朧。
細主諸虛,蛛絲其象,脈道屬陰,病情可想。細不顯明,微脈氣殃(主陰陽氣絕。)細而小浮(細者,脈形之細如絲也,小者,脈勢之往來不大也,且兼之以浮,即昔人所謂如絮浮水面是也,)濡脈濕長(主濕亦主氣虛,浮脈亦兼之。)細而小沉,弱脈失養(血虛,沉脈亦兼之。
白話文:
脈搏快速,多半代表身體發熱,腑臟疾病也一樣。脈搏快速且流暢,表示痰濕阻滯;脈搏快速且跳動不順,代表寒氣侵襲;脈搏快速且間歇,代表熱邪內陷。脈搏快速且在寸關尺三脈都出現,就要注意了。
脈搏細弱,多半代表身體虛弱,脈象細微如蜘蛛絲。脈搏細弱且不明顯,代表陰陽氣絕;脈搏細弱且浮於表面,表示濕氣重,氣虛;脈搏細弱且沉於深處,代表氣血不足。
)細中三脈,須辨朗朗。大主諸實,形闊易知,陽脈為病,邪實可思。大而湧沸,洪脈熱司(主熱盛,亦主內虛,浮脈亦兼之。)大而兼硬,實脈邪持(主實邪。)大兼二脈,病審相宜。
短主素弱,不由病傷,上下相准,縮而不長。諸脈兼此,宜補陰陽。動脈屬短,治法另商。
長主素強,得之最罕,上魚入尺(上魚際,下尺澤,)迢迢不短。正氣之治,長中帶緩。若是陽邪,指下湧沸。中見實脈,另有條款。
以上八脈,顯然可見。取其可見者為提綱,以推其所不易見,則不顯者皆顯矣。八脈相兼,亦非條目之所能盡,皆可以此法推之。
白話文:
細小的三條脈絡,必須仔細辨別。大的脈絡主要反映身體實證,形狀寬闊容易辨認,陽脈有病,邪氣實證可以考慮。脈搏又大又跳動,洪脈代表熱盛,也代表內虛,浮脈也兼有此意。脈搏又大又硬,實脈代表邪氣。脈搏兼具大脈和實脈的特徵,疾病的診斷就應該相符。
短脈代表體質虛弱,並非因病傷所致,上下脈搏一致,縮短而不長。其他脈搏兼具短脈特徵,應該補益陰陽。動脈屬於短脈,治療方法另行商議。
長脈代表體質強壯,出現的機會很少,從魚際到尺澤,長長不斷。正氣治療時,長脈中帶有緩慢的特徵。若是陽邪,手指下會跳動。脈象中出現實脈,另有條款。
以上八種脈象,顯然可以看見。取其可見的脈象作為綱領,推測那些不容易看見的脈象,那麼那些不顯的脈象也就能顯現出來了。八種脈象相互兼並,也無法用條目全部涵蓋,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