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卷五 (5)
卷五 (5)
1. 鶴膝風
五積散(見上)
十全大補湯,治血氣兩虛之證
人參,白朮,茯苓,炙草,熟地,當歸,白芍,黃耆(炙),肉桂(各一錢),川芎(五分)
加大棗服。
(孫男心典)按:鶴膝風者,脛細而膝腫是也。初起發熱頭痛等症,宜五積散加松節,或大防風湯,三氣飲之類,或間送活絡丹一錢,或用八味丸、六味丸加鹿茸、牛膝之類調補之。《經》云:「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筋將憊矣。」薛氏云:多是風邪乘虛入於三陰之經,治法以溫補肝腎為主,未效,即須暖脾。
又外治二法,不可不知。一用芥菜子敷法,治初起漫腫不紅,屈伸不便者,乘未潰時,用陳年芥菜子研細,以薑汁、蔥涕調塗,一伏時,患處起泡,泡干脫皮自愈。一用雷火針法,治風、寒、濕留滯筋脈,劇痛不休,用蘄艾五錢,丁香五分,麝香三分,合研勻入紙筒中,痛處襯布四、五層,照火淬數十遍,以筋脈活動為度。但此二法,膿成即不可。
喻嘉言曰:「鶴膝風者,即風、寒、濕之痹於膝也,如膝骨日大,上下肌肉日枯,且未可治其膝,先養其氣血,使肌肉滋榮,後治其膝可也。」此與治偏枯之症,大同小異,即溉其未枯者,使氣血流行而復榮。倘不知此,但麻黃、防風等散風之藥,鮮不全枯者。故治鶴膝風者而急攻其痹,必並其足痿而不用矣。
白話文:
【鶴膝風】
五積散(詳見前文)
十全大補湯,適用於血氣雙虛的情況
配方: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熟地、當歸、白芍、黃耆(炙)、肉桂(各一錢)、川芎(五分)。加入大棗一同服用。
(孫男心典)註解:鶴膝風,特徵為小腿纖細而膝部腫脹。初期可能伴有發熱、頭痛等症狀,這時應使用五積散加松節,或者大防風湯、三氣飲之類的方劑,偶爾可配服一錢的活絡丹,或者使用八味丸、六味丸加鹿茸、牛膝等來調理補益。古籍記載:「膝部,是筋的匯聚之地,如果出現屈伸困難,則表明筋已經疲憊不堪。」薛氏認為,這多半是由風邪趁虛進入三陰經絡所致,治療原則應以溫補肝腎為主,若無效則需轉向溫暖脾臟。
另外有兩種外部治療方法,值得我們瞭解。一是芥菜子敷貼法,適用於剛開始的腫脹且皮膚不紅,屈伸不便的情況,在尚未破潰時,使用陳年的芥菜子磨細,以薑汁和蔥涕調和後塗抹,待到患處出現水泡,水泡乾燥脫皮後自然痊癒。另一種是雷火針療法,針對風、寒、濕滯留在筋脈引起的劇烈疼痛,使用蘄艾五錢,丁香五分,麝香三分,混合均勻後放入紙筒中,於疼痛處鋪上四到五層布,對著火淬燒數十次,直到筋脈活動自如。然而,這兩種方法在出現膿腫時就不適用。
喻嘉言表示:「鶴膝風,即是膝部遭受風、寒、濕的侵襲,如同膝骨逐漸增大,而上下肌肉卻日益萎縮,此時不宜直接治療膝部,而應先調養氣血,讓肌肉得到滋潤,然後再考慮治療膝部。」這與治療偏枯病症的原則大致相同,即灌溉那些尚未枯萎的部分,促進氣血流通,使其恢復生機。若不懂得這一道理,僅使用麻黃、防風等散風藥物,很少有不會完全枯萎的。因此,治療鶴膝風若急於攻治其病變部位,很可能會導致腳部同時失去功能。
2. 腳氣
雞鳴散,治腳氣第一方,不問男女皆可服。
檳榔(七粒),吳茱萸(泡),紫蘇葉(各三錢),桔梗(五錢),橘紅,木瓜(各一兩),生薑(五錢)
水三大碗,煎至一小碗,取汁,再入水二碗,煎取一小碗,兩汁相和,次日五更,分三、五次冷服之,冬月略溫亦可,天明當下黑糞。
寒濕之氣,著於下焦而不去,故用生薑、吳茱萸以驅寒,橘紅、檳榔以除濕,然驅寒除濕之藥頗多,而數品皆以氣勝,加以紫蘇為血中之氣藥,辛香撲鼻,更助其氣,氣盛則行,速取「著者行之」之義也。又佐以木瓜之酸,桔梗之苦,《經》云:「酸苦湧泄為陰」,俾寒濕之氣,得大氣之藥,從微汗而解之,解之而不能盡者,更從大便以泄之,戰則必勝之意也。其服於雞鳴時奈何;一取其腹空,則藥力專行,一取其陽盛,則陽藥得氣也。
其必冷服奈何,以濕為陰邪,冷汁亦為陰屬,以陰從陰,混為一家,先誘之而後攻之也。
腎氣丸(見下痰飲)
四物湯(見婦人症)
3. 暑證
天水散(又名六一散。加硃砂一錢名益元散)
滑石(六兩),甘草(一兩)
共研末,以燈芯湯下三錢。
白虎湯(見上瘟疫)
香薷飲
香薷(三錢),厚朴(二錢),扁豆(三錢)
水煎服。
前方加黃連,名黃連香薷飲,治中暑熱盛,口渴心煩;前方加茯苓、甘草名五物香薷飲;再加木瓜、橘皮、人參、黃耆、白朮名十味香薷飲。
大蒜新汲水方(《種福堂》),治中暑法。
用大蒜(一把)同新黃土研爛,以新汲水和之,濾去滓,灌入即活。凡中暑傷暑,不可便與冷物,俟稍蘇,方可投冷物,則中氣運動無患也。
田中干泥圈臍方(《種福堂》),治中暑昏眩,煩悶欲絕,急救法。
取田中干泥做一圈,堆在病人肚上,使少壯人撒尿於泥圈肚臍中,片時即得生蘇矣。後不可飲冷湯,須進溫米湯。
理中湯,通脈四逆湯,五苓散(俱見《傷寒論》)
白話文:
【暑症】
天水散(又稱六一散,若添加一錢硃砂,則名為益元散)
成分:滑石(六兩),甘草(一兩)
使用方法: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燈芯草熬煮的湯送服。
白虎湯(詳情請參考瘟疫篇)
香薷飲
成分:香薷(三錢),厚朴(二錢),扁豆(三錢)
使用方法:用水煎煮後服用。
上述配方若添加黃連,則稱為黃連香薷飲,主要治療中暑熱盛,口渴心煩;若添加茯苓、甘草,則稱為五物香薷飲;再添加木瓜、橘皮、人參、黃芪、白朮,則稱為十味香薷飲。
大蒜新汲水方(出自《種福堂》),是治療中暑的方法。
使用方法:將大蒜(一把)與新鮮黃土混合搗爛,加入新汲取的水調和,過濾掉渣滓,灌入患者口中即可救活。但需注意,中暑者不可立即給予冰冷的食物或飲料,待其稍微甦醒後,才能給予冷食,以免影響中氣運動,造成其他問題。
田中幹泥圈臍方(出自《種福堂》),可治療中暑導致的昏迷,煩躁欲絕,爲緊急救治法。
使用方法:從田裏取來乾燥的泥土做成圓環,放在病人的腹部上,讓年輕人對着泥環中的肚臍撒尿,不久病人就能甦醒。之後不可飲用冷湯,應給予溫熱的米湯。
理中湯、通脈四逆湯、五苓散(以上皆可在《傷寒論》中找到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