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實在易》~ 凡例

回本書目錄

凡例

1. 凡例

一、是書舉浮,沉、遲、數、細、大、短、長為脈之提綱,而以同類諸脈附之。舉表、里、寒、熱、虛、實、衰、盛為證之提綱,而以所屬諸證付之。一線到底,為向來第一明晰之書。

一、是書論證後加詩一首,所以便於記誦,間有詩與論少異者,當研究其殊途同歸之妙。

一、是書止取明白不晦,包括不遺,不以工雅取勝。其中有限於證方而不能合法者,不得不略變其體。

一、仲景《傷寒論》以六經提綱,而《金匱》為治雜病之書,則以病證之同類者合匯之。其病、證、方、治可以互參,如百合、狐惑、陰陽毒合為一篇;中風、歷節合為一篇;血痹虛癆合為一篇之類是也。此書以表、里、寒、熱、虛、實、盛、衰八字為主,先列《傷寒》之表證,即以各病之屬表者合之,余皆準此。其體例從《金匱要略》仿來。

蓋以六經鈴百病為不易之定法,以此病例彼病,為啟悟之捷法也。

一、此書採集《神農本經》、《內經》、《難經》、仲景、《千金》、《外臺》、《聖濟》、《活人》各書之精華,及元明諸家、時賢諸作,擇其純粹者約千百言於尺幅之中,而又以時俗淺近之語出之。人人可以共曉,即素未習醫,偶然得病,儘可粹按證用藥,絲毫不錯,妙在淺而易知也。

若平時精究此道,一得此書,可以執此書而括各書,且於無書處而悟有書,如在從難而得其所以易也。仁者見仁,知者見知,此中味,惟此中人領之。

一、昔賢為秀才時,即以天下蒼生為己任。余於辛酉孟夏試令畿輔,次年秋抄回籍讀《禮》,戊辰仲春又到,除奉委辦公外,止是靜坐讀書。因思補闕尚無定期,三十餘年從事於醫,若能以此道公之於人,亦可起夭札而福蒼生,蓋以有待不若無待也。

一、是書成於保陽官舍,非以「易」示時醫。蓋甚憫有病之家,不知擇醫,任醫所錯,以致輕者變重,重者立死。不得不舉其大綱而示之以「易」,俾開卷瞭然,胸有成竹,然後與醫者周旋,一問答間,便知其賢否,而去取不誤耳。己卯歸田後,從遊諸子屢請付梓,余又恐此書過於平易,轉開簡便之門,遂於每證後節錄《內經》原文,以示窮流必溯其源,為中人以上說法。余老矣,學問與年俱進,以為難則非難,以為「易」則非「易」也。

先大夫所著醫書十餘種,惟公餘四種,《傷寒論淺注》經手定刊行,其未刻諸書,莫不爭先睹為快。

先嚴在日檢《金匱淺注》稿本,數年精力,重加編纂,續付手民。嘗命典曰:爾其勉承先志,盡刻遺書公於世,不宜私自秘也。典敬識之,不敢忘。歲辛丑,先刻《女科要旨》四卷,續檢諸遺稿。有曾承。

先嚴命校對無訛者曰:《醫學實在易》凡八卷,謹繕本開雕,余編嗣出。

長孫男心典謹識

白話文:

[例則]

  1. 本書以浮、沉、遲、數、細、大、短、長等脈象作為提綱挈領,並附上相關的脈象說明。以表、裏、寒、熱、虛、實、衰、盛等症狀作為診斷的提綱,並附上相關的病症解釋。本書條理清晰,是歷來第一本易懂的醫書。

  2. 本書在病症討論後加了一首詩,方便讀者記憶。偶爾詩歌和理論稍有差異,但應研究其殊途同歸的妙處。

  3. 本書只選取明確不晦澀的內容,涵蓋全面,不追求文字的華麗。對於某些病症的治療方式無法符合一般規範,不得不稍微改變其形式。

  4. 張仲景的《傷寒論》以六經作為提綱,而《金匱要略》作為雜病治療的書籍,則將同類病症進行匯總。其病症、治療方法可以互相參考,例如百合、狐惑、陰陽毒被合為一篇;中風、歷節被合為一篇;血痹虛勞被合為一篇等。本書以表、裏、寒、熱、虛、實、盛、衰等八個字為主,首先列出《傷寒論》中的表證,再將其他屬於表證的疾病相結合,其他病症均依此類推。其編排方式仿效了《金匱要略》。

  5. 六經是辨別各種疾病的固定法則,而通過這種病症來理解其他病症,則是一種啟發式的快捷方式。

  6. 本書摘錄了《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難經》、張仲景、《千金方》、《外臺祕要》、《聖濟總錄》、《活人書》等書籍的精華,以及元朝、明朝各家學者的著作,選擇了其中純粹的部分,約一千多字,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呈現。人人都可以理解,即使從未學過醫學,偶爾生病,也可以按照病症使用藥物,不會有任何錯誤,其妙處在於淺顯易懂。

  7. 如果平時深入研究醫學,得到這本書,就可以用它來概括其他書籍的內容,甚至可以在沒有書籍的地方領悟到書籍的內容,如同在困難中找到容易的方法一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只有真正懂得醫學的人才能領會其中的精髓。

  8. 古代的賢者在還未考取功名時,就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我在辛酉年夏天被調到畿輔任職,次年秋天回到故鄉讀《禮記》,戊辰年春天再次到達,除了處理公務外,只是靜坐讀書。我思考補缺尚無定期,三十多年來一直從事醫學工作,如果能夠將醫學知識公開給大眾,也能夠拯救生病的人,因為等待不如行動。

  9. 本書在保陽官舍完成,不是為了顯示醫學的簡單。我非常同情有病的人家,不知道如何選擇醫生,任由醫生誤診,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我不得不提出一些基本原則,以簡單的方式展示,讓人們一目瞭然,胸有成竹,然後再與醫生交流,通過問答之間就能知道醫生的水平,避免做出錯誤的選擇。在己卯年歸田後,許多學生屢次請求出版此書,但我擔心此書太過平易近人,會開啓簡便之門,於是在每個病症後節錄了《黃帝內經》的原文,以示窮流必溯源,為中人以上的讀者講解。我已經老了,學問隨著年齡增長,認為困難的就不再困難,認為簡單的就不那麼簡單了。

  10. 我父親生前撰寫了十多種醫學書籍,只有公餘四種,《傷寒論淺注》已經由他親自定稿並出版,其他的書籍都被人們爭先恐後地閱讀。在我父親去世前,他檢查了《金匱要略淺注》的手稿,經過幾年的努力,重新編纂並交給印刷工人。他曾命令我說:你應該努力實現先人的遺願,將所有遺留的書籍公開於世,不應該私自保密。我深深地記住了他的話,不敢忘記。在辛丑年,我先刻印了《女科要旨》四卷,然後繼續檢查其他的遺稿。有曾承擔了校對的工作,確保沒有任何錯誤。《醫學實在易》共有八卷,我謹慎地整理了手稿並開始雕刻,其餘的編章將陸續出版。

長孫男心典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