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應靈膏

WAN YING LI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良方匯錄》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肺經 15%
脾經 13%
腎經 12%
心經 11%
胃經 10%
膀胱經 5%
大腸經 4%
膽經 3%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萬應靈膏,中藥方劑,以川芎、白芷、生地黃、熟地黃、當歸、白朮、蒼朮、陳皮、香附、枳殼、烏藥、半夏、青皮、細辛、知母、川貝母、杏仁、黃連、黃芩、黃柏、桂枝、大黃、桑白皮、柴胡、薄荷、赤芍、木通、桃仁、玄參、豬苓、澤瀉、桔梗、前胡、升麻、麻黃、川牛膝、杜仲、山藥、遠志、續斷、高良薑、何首烏、甘草、連翹、藁本、茵陳蒿、地榆、防風、荊芥、羌活、金銀花、獨活、白蒺藜、苦參、白僵蠶、天麻、天南星、烏頭、威靈仙、白癬皮、五加皮、益母草、五倍子、巴戟天、穿山甲、芫花、附子、肉桂、虎骨、鹿茸、梔子、紅花、牡丹皮、三稜、木香、全蠍、鱉甲、青風藤、地骨皮、乾薑、補骨脂、蜈蚣、蒼耳、柳枝、槐枝、桑枝、楮樹白皮等多種中藥材組成。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白芷:散風通竅,止痛消腫。

生地黃:滋陰涼血,養血止血。

熟地黃:補益氣血,滋陰養血。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尿。

蒼朮:燥濕健脾,祛風除濕。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止痛。

枳殼:理氣導滯,消積化痰。

烏藥:理氣止痛,溫腎壯陽。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青皮:理氣化痰,燥濕醒脾。

細辛:發汗解表,溫經散寒。

知母:清熱涼血,滋陰生津。

川貝母:清熱化痰,潤肺止咳。

杏仁:止咳平喘,潤肺化痰。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桂枝:發汗解表,溫經通脈。

大黃:清熱瀉火,通便導滯。

桑白皮:清熱涼血,養陰潤燥。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解表。

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赤芍:活血化瘀,散瘀止痛。

木通:利水通淋,清熱解毒。

桃仁: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玄參:滋陰涼血,清熱解毒。

豬苓: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化痰。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膿。

前胡:疏肝解鬱,清熱化痰。

升麻:升陽舉陷,透疹解表。

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川牛膝:利尿通淋,強筋壯骨。

杜仲:補腎壯陽,強筋健骨。

山藥:補脾益氣,滋腎固精。

遠志:益心安神,寧志益智。

續斷:補腎接骨,續筋活絡。

高良薑:溫中散寒,止嘔止瀉。

何首烏:補益氣血,烏髮明目。

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藁本:利水利尿,清熱解毒。

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疸。

地榆:涼血止血,滋陰潤燥。

防風:祛風解表,散寒止痛。

荊芥:祛風解表,散寒止痛。

羌活:祛風散寒,勝濕止痛。

金銀花:清熱解毒,涼散風熱。

獨活: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白蒺藜:平肝熄風,清肝明目。

苦參: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白僵蠶:熄風解痙,祛風止癢。

天麻:息風止痙,祛風鎮痛。

天南星:燥濕化痰,消腫止痛。

烏頭:祛風散寒,溫經止痛。

威靈仙:祛風濕,活絡止痛。

白癬皮: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五加皮:補氣益血,強筋壯骨。

益母草:活血調經,利水消腫。

五倍子:澀腸止瀉,消腫止血。

巴戟天:補腎壯陽,益精固澀。

穿山甲:活血通絡,散瘀止痛。

芫花:祛風止痙,殺蟲止癢。

附子:溫陽益氣,回陽救逆。

肉桂:溫陽補氣,活血通絡。

虎骨:壯筋骨,補腎益髓。

鹿茸:補腎益精,壯筋健骨。

梔子: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紅花: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三稜:活血化瘀,散瘀止痛。

木香:理氣止痛,溫中止瀉。

全蠍:息風止痙,祛風解毒。

鱉甲:滋陰養血,補益肝腎。

青風藤:祛風勝濕,清熱解毒。

地骨皮: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

補骨脂:補腎壯陽,強筋健骨。

蜈蚣:息風止痙,祛風解毒。

蒼耳:祛風止痙,清熱解毒。

柳枝:祛風除濕,活血通絡。

槐枝:祛風除濕,活血通絡。

桑枝:祛風除濕,活血通絡。

楮樹白皮:祛風除濕,活血通絡。

萬應靈膏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清熱解毒、補益氣血等功效,可廣泛應用於各類疾病的治療,特別適用於男性、女性、老年人、兒童等各類人羣,具有較高的臨牀價值和實用價值。

傳統服藥法


當歸1兩,赤芍1兩,川軍1兩,白及1兩,白蘞1兩,羌活1兩,烏藥1兩,木鱉子1兩,苦參1兩,連翹1兩,皂角1兩,生地1兩,防風1兩,甘草1兩,山柰1兩,五靈脂1兩,半夏1兩,槐枝1兩,柳枝1兩,桃枝1兩,棗枝1兩,桑枝1兩。
麻油5斤,入藥煎枯去渣,下淨血余2兩,烊化,再入炒過廣丹2斤,熬成膏,入後細料藥:細辛1兩,附子1兩,良薑1兩,官桂1兩,乳香1兩,沒藥1兩,丁香1兩,甲片1兩,洋樟1兩,川草烏1兩,阿魏1兩;麝香1錢,研末,調入膏內。
紅布攤貼。

方劑組成解釋


萬應靈膏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其中,川芎、白芷、生地黃、熟地黃、當歸、白朮、蒼朮、陳皮、香附、枳殼、烏藥、半夏、青皮、細辛、知母、川貝母、杏仁、黃連、黃芩、黃柏、桂枝、大黃、桑白皮、柴胡、薄荷、赤芍、木通、桃仁、玄參、豬苓、澤瀉、桔梗、前胡、升麻、麻黃、川牛膝、杜仲、山藥、遠志、續斷、高良薑、何首烏、甘草、連翹、藁本、茵陳蒿、地榆、防風、荊芥、羌活、金銀花、獨活、白蒺藜、苦參、白僵蠶、天麻、天南星、烏頭、威靈仙、白癬皮、五加皮、益母草、五倍子、巴戟天、穿山甲、芫花、附子、肉桂、虎骨、鹿茸、梔子、紅花、牡丹皮、三稜、木香、全蠍、鱉甲、青風藤、地骨皮、乾薑、補骨脂、蜈蚣、蒼耳、柳枝、槐枝、桑枝、楮樹白皮等均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萬應靈膏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此外,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對中藥過敏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白帶遺精肺氣腫咳嗽月經不調氣喘陰道炎肺結核前列腺炎腳氣病瘧疾麻痺腹股溝疝氣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萬應靈膏,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當歸1兩,赤芍1兩,川軍1兩,白及1兩,白蘞1兩,羌活1兩,烏藥1兩,木鱉子1兩,苦參1兩,連翹1兩,皂角1兩,生地1兩,防風1兩,甘草1兩,山柰1兩,五靈脂1兩,半夏1兩,槐枝1兩,柳枝1兩,桃枝1兩,棗枝1兩,桑枝1兩。 主治:筋骨疼痛,跌打損傷,一切瀉痢,婦人赤白帶下,肚痛。

萬應靈膏, 出處:《藥奁啓秘》。 組成:當歸2兩,生地2兩,白芷2兩,銀花2兩,川烏2兩,防風1兩,荊芥1兩,赤芍1兩,羌獨活1兩,僵蠶1兩,蟬衣1兩,蒺藜1兩,靈仙1兩,首烏1兩,鮮皮1兩,川牛膝1兩,山甲1兩,蛇退1兩,甘草1兩,陀僧1兩(後入),官桂1兩,黃柏1兩,草烏2兩,乳香4錢,沒藥4錢(後入),東丹1斤半。 主治:消散敗毒。主治:瘡瘍。

萬應靈膏, 出處:《飼鶴亭集方》。 組成:生地2兩,川附2兩,香附2兩,烏藥2兩,五加皮1兩,桂枝1兩,當歸1兩,防風1兩,羌活1兩,獨活1兩,秦艽1兩,天蟲1兩,全蠍1兩,靈仙1兩,川烏1兩,草烏1兩,白芷1兩,良薑1兩,大黃1兩,麻黃1兩,赤芍1兩,莪朮1兩,三棱1兩,桃仁1兩,紅花1兩,六軸子1兩,頭發1兩,麻油8斤。 主治:跌打損傷,閃腰挫氣,筋骨疼痛,一切瘧痞,內傷。

萬應靈膏, 出處:《良方匯錄》。 組成:川芎2兩,白芷2兩,乾生地2兩,熟地2兩,當歸2兩,白朮2兩,蒼朮2兩,陳皮2兩,香附2兩,枳殼2兩,烏藥2兩,半夏2兩,青皮2兩,細辛2兩,知母2兩,貝母2兩,杏仁2兩,黃連2兩,黃芩2兩,黃柏2兩,桂枝2兩,大黃2兩,桑白皮2兩,柴胡2兩,薄荷2兩,赤芍2兩,木通2兩,桃仁2兩,玄參2兩,豬苓2兩,澤瀉2兩,桔梗2兩,前胡2兩,升麻2兩,麻黃2兩,牛膝2兩,杜仲2兩,山藥2兩,遠志2兩,續斷2兩,良薑2兩,何首烏2兩,甘草2兩,連翹2兩,藁本2兩,茵陳2兩,地榆2兩,防風2兩,荊芥2兩,羌活2兩,金銀花2兩,獨活2兩,白蒺藜2兩,苦參2兩,僵蠶2兩,天麻2兩,南星2兩,川烏2兩,草烏2兩,威靈仙2兩,白鮮皮2兩,五加皮2兩,益母草2兩,兩頭尖2兩,五倍子2兩,巴戟肉2兩,川山甲2兩,芫花2兩,附子2兩,肉桂2兩,虎骨2兩,鹿茸2兩,鮮生地2兩,山梔2兩,紅花2兩,丹皮2兩,三棱2兩,蓬木2兩,木香2兩,全蠍2兩,鱉甲2兩,青風藤2兩,地骨皮2兩,乾薑2兩,補骨脂2兩,蜈蚣20條,蒼耳頭7個桃,柳枝30枝,槐枝30枝,桑枝30枝,楝枝30枝,楮枝30枝。 主治:男婦小兒不分遠近,五勞七傷,咳嗽痰喘氣急,左癱右瘓,手足麻木,遍身筋骨疼痛,腰腳軟弱,偏正頭風,心氣疼痛,小腸疝氣,偏墜,跌打損傷,寒濕腳氣,痢疾,瘧疾,走氣痞塊,男子遺精白濁,婦人赤白帶下,月經不調,血崩;兼治無名腫毒,瘰癧,臁瘡,楊梅頑瘡,誤服輕粉致傷筋骨疼痛,變成爲惡毒,腫爛成瘡,大如盤,或流黃水,或流膿血,遍身臭爛,不能動履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