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恍惚」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恍惚是中醫的一個病症,主要表現為精神恍惚、思維不清、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

恍惚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先天稟賦不足:如果先天不足,則會導致元神不充,而出現恍惚的症狀。
  • 後天失養:如果後天飲食不節,勞逸失度,則會導致精氣耗損,而出現恍惚的症狀。
  • 情志不遂:如果長期情志不遂,則會導致肝氣鬱結,而出現恍惚的症狀。
  • 外感六淫:如果外感六淫,則會導致邪氣侵襲,而出現恍惚的症狀。

恍惚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 滋補肝腎:如果是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所導致的恍惚,則可以通過滋補肝腎的方法來治療。
  • 疏肝解鬱:如果是情志不遂所導致的恍惚,則可以通過疏肝解鬱的方法來治療。
  • 清熱解毒:如果是外感六淫所導致的恍惚,則可以通過清熱解毒的方法來治療。

恍惚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有節,勞逸適度。
  • 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情緒激動。
  •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寒。
  • 定期進行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恍惚是中醫的一個病症,如果出現了相關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三陰交

三陰交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方六集》:「巨闕一穴,主胸滿氣痛痞塞,驚悸恍惚,吐逆不食,喜嘔發狂,膈中不利,翻胃,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屍厥。妊娠子上衝心昏悶,先刺巨闕,昏悶除,次補合谷,瀉三陰交,應針而產矣。

下廉

下廉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大陵

大陵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甲乙經》:「風汗出身腫喘喝,多睡恍惚善忘,嗜臥不覺,天府主之,在腋下三寸臂內動脈之中。風熱善怒,中心喜悲,思慕歔欷,善笑不休,勞宮主之。兩手攣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大陵主之。頭身風,善嘔怵,寒中少氣,掌中熱,胕急腋腫,間使主之。足不收,痛不可以行,天泉主之。

公孫

公孫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天井

天井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資生經》:「心俞、天井、神道、(明上下同。)治悲愁恍惚。(千見悲愁。)狂驚恍惚。灸足陽明。狂癲恍惚。灸腦戶等。狂言恍惚。灸天樞。(並見狂。)卒中邪魅恍惚。(見邪癲。)左手關後尺中陰實者、腎實也。若恍惚健忘。目視䀮䀮。耳聾悵悵善鳴。刺足少陰治陰。巨闕、治恍惚不知人。
  • 3.《針灸資生經》:「漏谷、主心悲。(千見腸鳴)商丘、(見腸鳴。)治心悲。(銅)靈道、治悲恐。(見心痛。)神道、治恍惚悲愁。(見頭痛。)天井、心俞、(明下同。)神道、主悲愁恍惚。悲傷不樂。天井、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樂。明下云、療驚悸悲傷。大橫、治大風逆氣。多寒善悲。
  • 4.《普濟方·針灸》:「治悲愁恍惚(資生經)。穴心俞,天井,神道

太淵

太淵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心俞

心俞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資生經》:「心俞、天井、神道、(明上下同。)治悲愁恍惚。(千見悲愁。)狂驚恍惚。灸足陽明。狂癲恍惚。灸腦戶等。狂言恍惚。灸天樞。(並見狂。)卒中邪魅恍惚。(見邪癲。)左手關後尺中陰實者、腎實也。若恍惚健忘。目視䀮䀮。耳聾悵悵善鳴。刺足少陰治陰。巨闕、治恍惚不知人。
  • 3.《針灸資生經》:「漏谷、主心悲。(千見腸鳴)商丘、(見腸鳴。)治心悲。(銅)靈道、治悲恐。(見心痛。)神道、治恍惚悲愁。(見頭痛。)天井、心俞、(明下同。)神道、主悲愁恍惚。悲傷不樂。天井、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樂。明下云、療驚悸悲傷。大橫、治大風逆氣。多寒善悲。
  • 4.《普濟方·針灸》:「治悲愁恍惚(資生經)。穴心俞,天井,神道

水分

水分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巨闕

巨闕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資生經》:「心俞、天井、神道、(明上下同。)治悲愁恍惚。(千見悲愁。)狂驚恍惚。灸足陽明。狂癲恍惚。灸腦戶等。狂言恍惚。灸天樞。(並見狂。)卒中邪魅恍惚。(見邪癲。)左手關後尺中陰實者、腎實也。若恍惚健忘。目視䀮䀮。耳聾悵悵善鳴。刺足少陰治陰。巨闕、治恍惚不知人。
  • 3.《針灸資生經》:「(見恍惚。)心忪少力。灸大橫五十。(見驚。)百會、(見風癇。)巨闕、(見驚癇。)療無心力。(明)上管、療心中悶。(明見心煩。)委陽、(見屍厥。)治失志。(銅)秦承祖云、中衝療神氣不足失志。(明下)內關、主失志。(千見心痛。)通谷、主心中憒憒。
  • 4.《針灸資生經》:「巨闕、治熱病胸中痰飲。腹脹暴痛。恍惚不知人。(銅)通谷、治結積留飲。胸滿。食不化。不容、治痰癖。(見痃癖。)少衝、治痰冷。(見傷寒。)率谷、治鬲胃寒痰。傷酒風發。腦兩角強痛。不能飲食。煩滿吐不止。浮白、治痰沫胸中滿。不得喘息。本神、治癲疾吐涎沫。
  • 5.《普濟方·針灸》:「_巨闕_(在鳩尾下一寸。任脈氣所發。灸五壯。主心痛不可按。煩心。熱病胸中澹澹。腹滿暴痛。恍惚不知人。手清少腹滿。瘛瘲。病心疝滿。不得息。息賁時唾血。心腹脹滿。心噫煩熱善嘔。膈中不通利。霍亂。狂妄言怒恐。惡火善罵詈。狐疝驚悸少氣。胸脅支滿。瘛瘲引少腹痛。短氣煩亂。嘔吐心脹)。
  • 6.《普濟方·針灸》:「治熱病。胸中澹澹。腹滿暴痛。恍惚不知人。手清小腹滿。瘛瘲。心疝滿不得息。穴巨闕
  • 7.《普濟方·針灸》:「治熱病。胸中痰飲。腹脹暴痛。恍惚不知人(資生經)。穴巨闕
  • 8.《針方六集》:「巨闕一穴,主胸滿氣痛痞塞,驚悸恍惚,吐逆不食,喜嘔發狂,膈中不利,翻胃,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屍厥。妊娠子上衝心昏悶,先刺巨闕,昏悶除,次補合谷,瀉三陰交,應針而產矣。
  • 9.《針方六集》:「通谷二穴,主失欠食不下,善嘔喉痹,暴喑不能言,結積留飲,痃癖胸滿,心中恍惚,目赤內眥始者。

列缺

列缺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肺俞

肺俞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 3.《針灸資生經》:「肺風之證。視目下鼻上兩邊下行至口色白者尚可治。急灸肺俞百壯。服續命湯。小兒減之。若急黃者、此為肺已傷。化為血。不可復治。若為急風邪所中。便迷漠恍惚。妄言狂語。或少氣惙惙不能復言。若不求師即治。宿昔而死。即覺、便灸肺俞及膈俞肝俞數十壯。急服續命湯可救。
  • 4.《普濟方·針灸》:「資生經。王氏云。若急黃者。此為肺已傷。化為血。不可復治。若為急風邪所中。便迷漠恍惚。妄言狂語。或少氣惙惙。不能復言。若不求師即治。宿夕而死。即覺。便灸肺俞及膈俞肝俞數十壯。急服續命湯可救。若涎唾出不收者。即灸當立與湯也。諸陽受風亦恍惚妄言。與肺病相似。然若緩。可經久而死。

神門

神門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刺灸心法要訣》:「神門主治悸怔忡,呆癡中惡恍惚驚,兼治小兒驚癇證,金針補瀉疾安寧。

陰陵泉

陰陵泉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魚際

魚際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勞宮

勞宮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甲乙經》:「風汗出身腫喘喝,多睡恍惚善忘,嗜臥不覺,天府主之,在腋下三寸臂內動脈之中。風熱善怒,中心喜悲,思慕歔欷,善笑不休,勞宮主之。兩手攣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大陵主之。頭身風,善嘔怵,寒中少氣,掌中熱,胕急腋腫,間使主之。足不收,痛不可以行,天泉主之。

復溜

復溜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陽谷

陽谷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膈俞

膈俞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資生經》:「肺風之證。視目下鼻上兩邊下行至口色白者尚可治。急灸肺俞百壯。服續命湯。小兒減之。若急黃者、此為肺已傷。化為血。不可復治。若為急風邪所中。便迷漠恍惚。妄言狂語。或少氣惙惙不能復言。若不求師即治。宿昔而死。即覺、便灸肺俞及膈俞肝俞數十壯。急服續命湯可救。
  • 3.《普濟方·針灸》:「資生經。王氏云。若急黃者。此為肺已傷。化為血。不可復治。若為急風邪所中。便迷漠恍惚。妄言狂語。或少氣惙惙。不能復言。若不求師即治。宿夕而死。即覺。便灸肺俞及膈俞肝俞數十壯。急服續命湯可救。若涎唾出不收者。即灸當立與湯也。諸陽受風亦恍惚妄言。與肺病相似。然若緩。可經久而死。

衝陽

衝陽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隱白

隱白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甲乙經》:「屍厥,死不知人,脈動如故,隱白及大敦主之。恍惚屍厥,頭痛,中極及僕參主之。屍厥暴死,金門主之。
  • 3.《針灸資生經》:「百會、玉枕、主卒起僵仆。惡見風寒。(千)通天、(明同。)絡卻、主暫起僵仆。大杼、主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席。隱白、大敦、主卒屍厥不知人。脈動如故。金門、主屍厥暴死。中極、僕參、主恍惚屍厥。煩痛。內庭、主四厥。手足悶者。久持之。厥熱腦痛。

湧泉

湧泉

  • 1.《針灸逢源》:「凡腳氣上攻胸膈喘急嘔吐不止。自汗脈短。促者死入心則恍惚小腹痹脹左寸乍大乍小者死入腎則腰腳腫小便閉額黑胸滿。左尺絕者死。若見危候而脈未絕者以附子為末。津調塗湧泉穴。

天府

天府

  • 1.《針灸甲乙經》:「風汗出身腫喘喝,多睡恍惚善忘,嗜臥不覺,天府主之,在腋下三寸臂內動脈之中。風熱善怒,中心喜悲,思慕歔欷,善笑不休,勞宮主之。兩手攣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大陵主之。頭身風,善嘔怵,寒中少氣,掌中熱,胕急腋腫,間使主之。足不收,痛不可以行,天泉主之。
  • 2.《針灸資生經》:「依此灸一壯。炷如夢。陽谿、僕參、溫溜、治狂言見鬼。(見狂言。)狂邪鬼語。灸天窗九壯。或伏兔百壯。(千)悲泣鬼語。灸天府五十。悲泣邪語。鬼忙歌哭。灸慈門五十。卒中邪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兩手足大指爪甲本節。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壯。
  • 3.《普濟方·針灸》:「_天府_(在腋下三寸。臂臑內廉動脈。手太陰肺氣所發。禁不可灸。使人逆氣。主咳上氣喘不得息。暴瘴內逆。肝肺相搏。口鼻出血。身脹逆息。不能臥風。汗不出。身腫。喘喝。多睡。恍惚善忘。嗜臥不覺。甄權千金揚操同。也)。

天泉

天泉

  • 1.《針灸甲乙經》:「風汗出身腫喘喝,多睡恍惚善忘,嗜臥不覺,天府主之,在腋下三寸臂內動脈之中。風熱善怒,中心喜悲,思慕歔欷,善笑不休,勞宮主之。兩手攣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大陵主之。頭身風,善嘔怵,寒中少氣,掌中熱,胕急腋腫,間使主之。足不收,痛不可以行,天泉主之。

間使

間使

  • 1.《針灸甲乙經》:「風汗出身腫喘喝,多睡恍惚善忘,嗜臥不覺,天府主之,在腋下三寸臂內動脈之中。風熱善怒,中心喜悲,思慕歔欷,善笑不休,勞宮主之。兩手攣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大陵主之。頭身風,善嘔怵,寒中少氣,掌中熱,胕急腋腫,間使主之。足不收,痛不可以行,天泉主之。

大敦

大敦

  • 1.《針灸甲乙經》:「屍厥,死不知人,脈動如故,隱白及大敦主之。恍惚屍厥,頭痛,中極及僕參主之。屍厥暴死,金門主之。
  • 2.《針灸資生經》:「百會、玉枕、主卒起僵仆。惡見風寒。(千)通天、(明同。)絡卻、主暫起僵仆。大杼、主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席。隱白、大敦、主卒屍厥不知人。脈動如故。金門、主屍厥暴死。中極、僕參、主恍惚屍厥。煩痛。內庭、主四厥。手足悶者。久持之。厥熱腦痛。

中極

中極

  • 1.《針灸甲乙經》:「屍厥,死不知人,脈動如故,隱白及大敦主之。恍惚屍厥,頭痛,中極及僕參主之。屍厥暴死,金門主之。
  • 2.《針灸資生經》:「(銅)中脘、治因讀書得奔豚氣上攻。伏梁心下。狀如覆杯。寒癖結氣。(明云。賁豚氣如悶。伏梁氣如覆杯。)歸來、治小腹賁豚。千云、主賁豚。(並見陰痛。)中極、治賁豚搶心。甚則不得息。恍惚屍厥。關元、療賁豚。寒氣入小腹。(千同。)時欲嘔。溺血。小便黃。
  • 3.《針灸資生經》:「百會、玉枕、主卒起僵仆。惡見風寒。(千)通天、(明同。)絡卻、主暫起僵仆。大杼、主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席。隱白、大敦、主卒屍厥不知人。脈動如故。金門、主屍厥暴死。中極、僕參、主恍惚屍厥。煩痛。內庭、主四厥。手足悶者。久持之。厥熱腦痛。
  • 4.《普濟方·針灸》:「治賁豚搶心。甚則不得息。恍惚屍厥。穴中極
  • 5.《普濟方·針灸》:「主恍惚屍厥。煩痛。穴中極,僕參

金門

金門

  • 1.《針灸甲乙經》:「屍厥,死不知人,脈動如故,隱白及大敦主之。恍惚屍厥,頭痛,中極及僕參主之。屍厥暴死,金門主之。
  • 2.《針灸資生經》:「百會、玉枕、主卒起僵仆。惡見風寒。(千)通天、(明同。)絡卻、主暫起僵仆。大杼、主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席。隱白、大敦、主卒屍厥不知人。脈動如故。金門、主屍厥暴死。中極、僕參、主恍惚屍厥。煩痛。內庭、主四厥。手足悶者。久持之。厥熱腦痛。

僕參

僕參

  • 1.《針灸甲乙經》:「屍厥,死不知人,脈動如故,隱白及大敦主之。恍惚屍厥,頭痛,中極及僕參主之。屍厥暴死,金門主之。
  • 2.《針灸資生經》:「依此灸一壯。炷如夢。陽谿、僕參、溫溜、治狂言見鬼。(見狂言。)狂邪鬼語。灸天窗九壯。或伏兔百壯。(千)悲泣鬼語。灸天府五十。悲泣邪語。鬼忙歌哭。灸慈門五十。卒中邪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兩手足大指爪甲本節。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壯。
  • 3.《針灸資生經》:「百會、玉枕、主卒起僵仆。惡見風寒。(千)通天、(明同。)絡卻、主暫起僵仆。大杼、主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席。隱白、大敦、主卒屍厥不知人。脈動如故。金門、主屍厥暴死。中極、僕參、主恍惚屍厥。煩痛。內庭、主四厥。手足悶者。久持之。厥熱腦痛。
  • 4.《普濟方·針灸》:「主恍惚屍厥。煩痛。穴中極,僕參

太衝

太衝

  • 1.《針灸神書》:「太衝二穴(治心中恍惚、癲邪之證,腳背紅腫、行步艱難之證)。

天樞

天樞

  • 1.《針灸資生經》:「心俞、天井、神道、(明上下同。)治悲愁恍惚。(千見悲愁。)狂驚恍惚。灸足陽明。狂癲恍惚。灸腦戶等。狂言恍惚。灸天樞。(並見狂。)卒中邪魅恍惚。(見邪癲。)左手關後尺中陰實者、腎實也。若恍惚健忘。目視䀮䀮。耳聾悵悵善鳴。刺足少陰治陰。巨闕、治恍惚不知人。

神道

神道

  • 1.《針灸資生經》:「心俞、天井、神道、(明上下同。)治悲愁恍惚。(千見悲愁。)狂驚恍惚。灸足陽明。狂癲恍惚。灸腦戶等。狂言恍惚。灸天樞。(並見狂。)卒中邪魅恍惚。(見邪癲。)左手關後尺中陰實者、腎實也。若恍惚健忘。目視䀮䀮。耳聾悵悵善鳴。刺足少陰治陰。巨闕、治恍惚不知人。
  • 2.《針灸資生經》:「漏谷、主心悲。(千見腸鳴)商丘、(見腸鳴。)治心悲。(銅)靈道、治悲恐。(見心痛。)神道、治恍惚悲愁。(見頭痛。)天井、心俞、(明下同。)神道、主悲愁恍惚。悲傷不樂。天井、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樂。明下云、療驚悸悲傷。大橫、治大風逆氣。多寒善悲。
  • 3.《普濟方·針灸》:「治寒熱頭痛。進退痎瘧。恍惚悲愁。健忘驚悸。穴神道
  • 4.《普濟方·針灸》:「治悲愁恍惚(資生經)。穴心俞,天井,神道
  • 5.《普濟方·針灸》:「治恍惚悲愁。穴神道

腦戶

腦戶

  • 1.《針灸資生經》:「心俞、天井、神道、(明上下同。)治悲愁恍惚。(千見悲愁。)狂驚恍惚。灸足陽明。狂癲恍惚。灸腦戶等。狂言恍惚。灸天樞。(並見狂。)卒中邪魅恍惚。(見邪癲。)左手關後尺中陰實者、腎實也。若恍惚健忘。目視䀮䀮。耳聾悵悵善鳴。刺足少陰治陰。巨闕、治恍惚不知人。

大橫

大橫

  • 1.《針灸資生經》:「(見恍惚。)心忪少力。灸大橫五十。(見驚。)百會、(見風癇。)巨闕、(見驚癇。)療無心力。(明)上管、療心中悶。(明見心煩。)委陽、(見屍厥。)治失志。(銅)秦承祖云、中衝療神氣不足失志。(明下)內關、主失志。(千見心痛。)通谷、主心中憒憒。
  • 2.《針灸資生經》:「漏谷、主心悲。(千見腸鳴)商丘、(見腸鳴。)治心悲。(銅)靈道、治悲恐。(見心痛。)神道、治恍惚悲愁。(見頭痛。)天井、心俞、(明下同。)神道、主悲愁恍惚。悲傷不樂。天井、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樂。明下云、療驚悸悲傷。大橫、治大風逆氣。多寒善悲。

中衝

中衝

  • 1.《針灸資生經》:「(見恍惚。)心忪少力。灸大橫五十。(見驚。)百會、(見風癇。)巨闕、(見驚癇。)療無心力。(明)上管、療心中悶。(明見心煩。)委陽、(見屍厥。)治失志。(銅)秦承祖云、中衝療神氣不足失志。(明下)內關、主失志。(千見心痛。)通谷、主心中憒憒。

內關

內關

  • 1.《針灸資生經》:「(見恍惚。)心忪少力。灸大橫五十。(見驚。)百會、(見風癇。)巨闕、(見驚癇。)療無心力。(明)上管、療心中悶。(明見心煩。)委陽、(見屍厥。)治失志。(銅)秦承祖云、中衝療神氣不足失志。(明下)內關、主失志。(千見心痛。)通谷、主心中憒憒。

百會

百會

  • 1.《針灸資生經》:「(見恍惚。)心忪少力。灸大橫五十。(見驚。)百會、(見風癇。)巨闕、(見驚癇。)療無心力。(明)上管、療心中悶。(明見心煩。)委陽、(見屍厥。)治失志。(銅)秦承祖云、中衝療神氣不足失志。(明下)內關、主失志。(千見心痛。)通谷、主心中憒憒。
  • 2.《針灸資生經》:「百會、玉枕、主卒起僵仆。惡見風寒。(千)通天、(明同。)絡卻、主暫起僵仆。大杼、主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席。隱白、大敦、主卒屍厥不知人。脈動如故。金門、主屍厥暴死。中極、僕參、主恍惚屍厥。煩痛。內庭、主四厥。手足悶者。久持之。厥熱腦痛。

委陽

委陽

  • 1.《針灸資生經》:「(見恍惚。)心忪少力。灸大橫五十。(見驚。)百會、(見風癇。)巨闕、(見驚癇。)療無心力。(明)上管、療心中悶。(明見心煩。)委陽、(見屍厥。)治失志。(銅)秦承祖云、中衝療神氣不足失志。(明下)內關、主失志。(千見心痛。)通谷、主心中憒憒。

商丘

商丘

  • 1.《針灸資生經》:「漏谷、主心悲。(千見腸鳴)商丘、(見腸鳴。)治心悲。(銅)靈道、治悲恐。(見心痛。)神道、治恍惚悲愁。(見頭痛。)天井、心俞、(明下同。)神道、主悲愁恍惚。悲傷不樂。天井、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樂。明下云、療驚悸悲傷。大橫、治大風逆氣。多寒善悲。

漏谷

漏谷

  • 1.《針灸資生經》:「漏谷、主心悲。(千見腸鳴)商丘、(見腸鳴。)治心悲。(銅)靈道、治悲恐。(見心痛。)神道、治恍惚悲愁。(見頭痛。)天井、心俞、(明下同。)神道、主悲愁恍惚。悲傷不樂。天井、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樂。明下云、療驚悸悲傷。大橫、治大風逆氣。多寒善悲。

靈道

靈道

  • 1.《針灸資生經》:「漏谷、主心悲。(千見腸鳴)商丘、(見腸鳴。)治心悲。(銅)靈道、治悲恐。(見心痛。)神道、治恍惚悲愁。(見頭痛。)天井、心俞、(明下同。)神道、主悲愁恍惚。悲傷不樂。天井、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樂。明下云、療驚悸悲傷。大橫、治大風逆氣。多寒善悲。

天窗

天窗

  • 1.《針灸資生經》:「依此灸一壯。炷如夢。陽谿、僕參、溫溜、治狂言見鬼。(見狂言。)狂邪鬼語。灸天窗九壯。或伏兔百壯。(千)悲泣鬼語。灸天府五十。悲泣邪語。鬼忙歌哭。灸慈門五十。卒中邪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兩手足大指爪甲本節。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壯。

伏兔

伏兔

  • 1.《針灸資生經》:「依此灸一壯。炷如夢。陽谿、僕參、溫溜、治狂言見鬼。(見狂言。)狂邪鬼語。灸天窗九壯。或伏兔百壯。(千)悲泣鬼語。灸天府五十。悲泣邪語。鬼忙歌哭。灸慈門五十。卒中邪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兩手足大指爪甲本節。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壯。

溫溜

溫溜

  • 1.《針灸資生經》:「依此灸一壯。炷如夢。陽谿、僕參、溫溜、治狂言見鬼。(見狂言。)狂邪鬼語。灸天窗九壯。或伏兔百壯。(千)悲泣鬼語。灸天府五十。悲泣邪語。鬼忙歌哭。灸慈門五十。卒中邪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兩手足大指爪甲本節。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壯。

小海

小海

  • 1.《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天柱

天柱

  • 1.《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曲骨

曲骨

  • 1.《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行間

行間

  • 1.《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身柱

身柱

  • 1.《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 2.《普濟方·針灸》:「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穴絡卻,聽會,身柱

後頂

後頂

  • 1.《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強間

強間

  • 1.《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陰谷

陰谷

  • 1.《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筋縮

筋縮

  • 1.《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絡卻

絡卻

  • 1.《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 2.《針灸資生經》:「百會、玉枕、主卒起僵仆。惡見風寒。(千)通天、(明同。)絡卻、主暫起僵仆。大杼、主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席。隱白、大敦、主卒屍厥不知人。脈動如故。金門、主屍厥暴死。中極、僕參、主恍惚屍厥。煩痛。內庭、主四厥。手足悶者。久持之。厥熱腦痛。
  • 3.《普濟方·針灸》:「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穴絡卻,聽會,身柱

豐隆

豐隆

  • 1.《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聽會

聽會

  • 1.《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 2.《普濟方·針灸》:「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穴絡卻,聽會,身柱

攢竹

攢竹

  • 1.《針灸資生經》:「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肝俞

肝俞

  • 1.《針灸資生經》:「肺風之證。視目下鼻上兩邊下行至口色白者尚可治。急灸肺俞百壯。服續命湯。小兒減之。若急黃者、此為肺已傷。化為血。不可復治。若為急風邪所中。便迷漠恍惚。妄言狂語。或少氣惙惙不能復言。若不求師即治。宿昔而死。即覺、便灸肺俞及膈俞肝俞數十壯。急服續命湯可救。
  • 2.《普濟方·針灸》:「資生經。王氏云。若急黃者。此為肺已傷。化為血。不可復治。若為急風邪所中。便迷漠恍惚。妄言狂語。或少氣惙惙。不能復言。若不求師即治。宿夕而死。即覺。便灸肺俞及膈俞肝俞數十壯。急服續命湯可救。若涎唾出不收者。即灸當立與湯也。諸陽受風亦恍惚妄言。與肺病相似。然若緩。可經久而死。

不容

不容

  • 1.《針灸資生經》:「巨闕、治熱病胸中痰飲。腹脹暴痛。恍惚不知人。(銅)通谷、治結積留飲。胸滿。食不化。不容、治痰癖。(見痃癖。)少衝、治痰冷。(見傷寒。)率谷、治鬲胃寒痰。傷酒風發。腦兩角強痛。不能飲食。煩滿吐不止。浮白、治痰沫胸中滿。不得喘息。本神、治癲疾吐涎沫。

少衝

少衝

  • 1.《針灸資生經》:「巨闕、治熱病胸中痰飲。腹脹暴痛。恍惚不知人。(銅)通谷、治結積留飲。胸滿。食不化。不容、治痰癖。(見痃癖。)少衝、治痰冷。(見傷寒。)率谷、治鬲胃寒痰。傷酒風發。腦兩角強痛。不能飲食。煩滿吐不止。浮白、治痰沫胸中滿。不得喘息。本神、治癲疾吐涎沫。

本神

本神

  • 1.《針灸資生經》:「巨闕、治熱病胸中痰飲。腹脹暴痛。恍惚不知人。(銅)通谷、治結積留飲。胸滿。食不化。不容、治痰癖。(見痃癖。)少衝、治痰冷。(見傷寒。)率谷、治鬲胃寒痰。傷酒風發。腦兩角強痛。不能飲食。煩滿吐不止。浮白、治痰沫胸中滿。不得喘息。本神、治癲疾吐涎沫。

浮白

浮白

  • 1.《針灸資生經》:「巨闕、治熱病胸中痰飲。腹脹暴痛。恍惚不知人。(銅)通谷、治結積留飲。胸滿。食不化。不容、治痰癖。(見痃癖。)少衝、治痰冷。(見傷寒。)率谷、治鬲胃寒痰。傷酒風發。腦兩角強痛。不能飲食。煩滿吐不止。浮白、治痰沫胸中滿。不得喘息。本神、治癲疾吐涎沫。

率谷

率谷

  • 1.《針灸資生經》:「巨闕、治熱病胸中痰飲。腹脹暴痛。恍惚不知人。(銅)通谷、治結積留飲。胸滿。食不化。不容、治痰癖。(見痃癖。)少衝、治痰冷。(見傷寒。)率谷、治鬲胃寒痰。傷酒風發。腦兩角強痛。不能飲食。煩滿吐不止。浮白、治痰沫胸中滿。不得喘息。本神、治癲疾吐涎沫。

中脘

中脘

  • 1.《針灸資生經》:「(銅)中脘、治因讀書得奔豚氣上攻。伏梁心下。狀如覆杯。寒癖結氣。(明云。賁豚氣如悶。伏梁氣如覆杯。)歸來、治小腹賁豚。千云、主賁豚。(並見陰痛。)中極、治賁豚搶心。甚則不得息。恍惚屍厥。關元、療賁豚。寒氣入小腹。(千同。)時欲嘔。溺血。小便黃。

歸來

歸來

  • 1.《針灸資生經》:「(銅)中脘、治因讀書得奔豚氣上攻。伏梁心下。狀如覆杯。寒癖結氣。(明云。賁豚氣如悶。伏梁氣如覆杯。)歸來、治小腹賁豚。千云、主賁豚。(並見陰痛。)中極、治賁豚搶心。甚則不得息。恍惚屍厥。關元、療賁豚。寒氣入小腹。(千同。)時欲嘔。溺血。小便黃。

關元

關元

  • 1.《針灸資生經》:「(銅)中脘、治因讀書得奔豚氣上攻。伏梁心下。狀如覆杯。寒癖結氣。(明云。賁豚氣如悶。伏梁氣如覆杯。)歸來、治小腹賁豚。千云、主賁豚。(並見陰痛。)中極、治賁豚搶心。甚則不得息。恍惚屍厥。關元、療賁豚。寒氣入小腹。(千同。)時欲嘔。溺血。小便黃。

大杼

大杼

  • 1.《針灸資生經》:「百會、玉枕、主卒起僵仆。惡見風寒。(千)通天、(明同。)絡卻、主暫起僵仆。大杼、主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席。隱白、大敦、主卒屍厥不知人。脈動如故。金門、主屍厥暴死。中極、僕參、主恍惚屍厥。煩痛。內庭、主四厥。手足悶者。久持之。厥熱腦痛。

內庭

內庭

  • 1.《針灸資生經》:「百會、玉枕、主卒起僵仆。惡見風寒。(千)通天、(明同。)絡卻、主暫起僵仆。大杼、主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席。隱白、大敦、主卒屍厥不知人。脈動如故。金門、主屍厥暴死。中極、僕參、主恍惚屍厥。煩痛。內庭、主四厥。手足悶者。久持之。厥熱腦痛。

玉枕

玉枕

  • 1.《針灸資生經》:「百會、玉枕、主卒起僵仆。惡見風寒。(千)通天、(明同。)絡卻、主暫起僵仆。大杼、主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席。隱白、大敦、主卒屍厥不知人。脈動如故。金門、主屍厥暴死。中極、僕參、主恍惚屍厥。煩痛。內庭、主四厥。手足悶者。久持之。厥熱腦痛。

通天

通天

  • 1.《針灸資生經》:「百會、玉枕、主卒起僵仆。惡見風寒。(千)通天、(明同。)絡卻、主暫起僵仆。大杼、主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席。隱白、大敦、主卒屍厥不知人。脈動如故。金門、主屍厥暴死。中極、僕參、主恍惚屍厥。煩痛。內庭、主四厥。手足悶者。久持之。厥熱腦痛。

臂臑

臂臑

  • 1.《普濟方·針灸》:「_天府_(在腋下三寸。臂臑內廉動脈。手太陰肺氣所發。禁不可灸。使人逆氣。主咳上氣喘不得息。暴瘴內逆。肝肺相搏。口鼻出血。身脹逆息。不能臥風。汗不出。身腫。喘喝。多睡。恍惚善忘。嗜臥不覺。甄權千金揚操同。也)。

鳩尾

鳩尾

  • 1.《普濟方·針灸》:「_巨闕_(在鳩尾下一寸。任脈氣所發。灸五壯。主心痛不可按。煩心。熱病胸中澹澹。腹滿暴痛。恍惚不知人。手清少腹滿。瘛瘲。病心疝滿。不得息。息賁時唾血。心腹脹滿。心噫煩熱善嘔。膈中不通利。霍亂。狂妄言怒恐。惡火善罵詈。狐疝驚悸少氣。胸脅支滿。瘛瘲引少腹痛。短氣煩亂。嘔吐心脹)。
  • 2.《針方六集》:「巨闕一穴,主胸滿氣痛痞塞,驚悸恍惚,吐逆不食,喜嘔發狂,膈中不利,翻胃,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屍厥。妊娠子上衝心昏悶,先刺巨闕,昏悶除,次補合谷,瀉三陰交,應針而產矣。

陰都

陰都

  • 1.《勉學堂針灸集成》:「_陰都_,在通谷下二寸,少去中行五分。針三分,灸三壯。《甲乙經》曰:針一寸。《千金》云:灸隨年壯。主治心煩滿,恍惚,氣逆腸鳴,肺脹氣搶嘔沫,大便難,脅下熱痛,目痛,寒熱痎瘧,婦人無子藏有惡血腹絞痛。

陶道

陶道

  • 1.《針方六集》:「陶道一穴,主痎瘧,寒熱灑淅,脊強煩滿,汗不出,頭重目瞑,瘛瘲,恍惚不樂。

合谷

合谷

  • 1.《針方六集》:「巨闕一穴,主胸滿氣痛痞塞,驚悸恍惚,吐逆不食,喜嘔發狂,膈中不利,翻胃,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屍厥。妊娠子上衝心昏悶,先刺巨闕,昏悶除,次補合谷,瀉三陰交,應針而產矣。

會陰

會陰

  • 1.《針方六集》:「巨闕一穴,主胸滿氣痛痞塞,驚悸恍惚,吐逆不食,喜嘔發狂,膈中不利,翻胃,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屍厥。妊娠子上衝心昏悶,先刺巨闕,昏悶除,次補合谷,瀉三陰交,應針而產矣。

幽門

幽門

  • 1.《針方六集》:「通谷二穴,主失欠食不下,善嘔喉痹,暴喑不能言,結積留飲,痃癖胸滿,心中恍惚,目赤內眥始者。

橫骨

橫骨

  • 1.《針方六集》:「通谷二穴,主失欠食不下,善嘔喉痹,暴喑不能言,結積留飲,痃癖胸滿,心中恍惚,目赤內眥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