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古籍記載「喘逆」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喘證之又名。見《素問.脈要精微論》。中醫古代典籍中記載相關穴道如下:
1.《針灸大成》:「主腸鳴腹脹,上氣喘逆,食飲不下,肩息唾血。」
1.《針灸大成》:「主腹中寒不嗜食,脅下滿,水脹腹堅,喘逆不得臥,腰痛不可俯仰,霍亂,疝瘕,遺精,尿失禁不自知,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節,陰痛,胸中熱,暴泄飧泄。」
2.《子午流注說難》:「證治:腹中寒。不嗜食。膈下滿。水脹腹。堅喘逆不得臥。腰痛不得俯仰。霍亂疝瘕。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節。」
1.《針灸大成》:「主大風汗不出,勞損不得臥,溫瘧寒瘧,背悶氣滿,腹脹氣眩,胸中痛引腰背,腋拘脅痛,目眩,目痛,鼻衄,喘逆,臂膊內廉痛,不得俯仰,小兒食時頭痛,五心熱。」
1.《針灸大成》:「喘逆:神門陰陵崑崙足臨泣。」
2.《子午流注說難》:「證治:瘧。心煩甚。欲得飲冷。惡寒則欲處溫中。咽乾不嗜食。心痛數噫。恐悸。少氣不足。手臂寒喘逆身熱狂悲狂笑。嘔血。上氣遺溺。大小人五癇。」
1.《針灸甲乙經》:「熱病煩心而汗不止,肘攣腋腫,善笑不休,心中痛,目赤黃,小便如血,欲嘔,胸中熱,苦不樂,太息,喉痹嗌乾,喘逆,身熱如火,頭痛如破,短氣胸痛,大陵主之。」
1.《針灸甲乙經》:「足厥喘逆,足下清至膝,湧泉主之。」
1.《針灸甲乙經》:「咳,脅下積聚,喘逆,臥不安席,時寒熱,期門主之。」
1.《針灸甲乙經》:「寒濯濯,舌煩,手臂不仁,唾沫,唇乾引飲,手腕攣,指支痛,肺脹,上氣,耳中生風,咳喘逆,痹,臂痛,嘔吐,飲食不下膨膨然,少商主之。」
1.《針灸甲乙經》:「胸中滿,不得息,脅痛骨疼,喘逆上氣,嘔吐煩心,玉堂主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