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本穴是五穀生化的乳汁精微輸出的所在。**「乳」**,指乳房,象徵其中的核心正位;**「首」**,意為頭部;**「當」**,意為正對。**「乳中」**、**「乳首」**、**「當乳」**的名稱均指此穴為乳頭的標誌性位置,僅作為解剖定位之用,無其他特別含義。
解剖位置
由第四肋間神經的前支與側支皮神經負責。
針刺方法
禁針灸。《針灸甲乙經》:「乳中,禁不可刺灸」
穴道介紹
乳中穴有通乳、理氣、調節內分泌等功效,主治乳汁不足、乳房脹痛、乳癰、乳腺炎、月經不調、痛經、更年期綜合徵等症。
乳中穴的具體功效與主治如下:
- 通乳:乳中穴位於乳房正中,是乳腺經絡的起始穴位,刺激乳中穴可以疏通乳腺經絡,促進乳汁分泌。
- 理氣:乳中穴位於胸部,肺經所在,肺主氣,乳中穴可以理氣化痰、宣肺通氣,適用於乳汁不足、乳房脹痛等症。
- 調節內分泌:乳中穴有調節內分泌的作用,適用於月經不調、痛經、更年期綜合徵等症。
穴道配伍
1. 癲癇配伍:足通谷、太沖、絲竹空、乳中
- 原理:此配伍旨在疏肝洩熱、熄風止痙。癲癇發作與肝陽上亢、風熱內動密切相關。
- 足通谷: 膽經原穴,瀉肝膽實火。
- 太沖: 肝經原穴,瀉肝火,平肝熄風。
- 絲竹空: 三焦經經穴,具有疏通三焦,泄熱的作用,協助熄風。
- 乳中: 雖然與癲癇病竈關係較間接,但其可疏通胸部經絡,調和氣血,輔助其他穴位,協同平肝熄風,穩定病情。 乳中穴的加入,可能與癲癇發作時可能伴隨胸悶氣促等症狀有關,藉此緩解症狀。
2. 性冷淡配伍:乳中、會陰、會陽、京門
- 原理:此配伍旨在疏通任脈、督脈,調和氣血,溫補腎陽。性冷淡常與腎陽虛、氣血不足有關。
- 乳中: 可通調胸部氣血,與任脈經絡相關,協調臟腑功能,間接影響性功能。
- 會陰: 任脈與督脈交會穴,貫通陰陽,調和氣血。
- 會陽: 督脈穴位,溫補腎陽。
- 京門: 腎經經穴,溫補腎氣。
3. 產後出血配伍:乳中、會陰
- 原理:此配伍旨在止血,調和氣血。產後出血常與血瘀氣虛有關。
- 乳中: 可能通過調和氣血,間接促進凝血功能。
- 會陰: 任脈與督脈交會穴,具有止血作用,並能調和氣血。此配伍重點在於會陰穴的止血功效,乳中穴的作用相對次要,可能輔助氣血的運行,減少出血。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月經不調
- 高血脂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男性勃起障礙
神經系統疾病
- 癲癇
眼與附器疾病
- 鎖骨上窩痛
呼吸系統疾病
- 氣喘
消化系統疾病
- 慢性肝炎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月經不調
- 乳腺炎
艾灸刮痧
不宜運用灸法,此穴為胸部取穴標誌,不做針灸治療
按摩推拿
乳中穴按摩方法:
- 準備: 放鬆心情,選擇舒適的姿勢,例如坐姿或仰臥。
- 定位: 找到胸部乳頭正中位置。
- 按摩: 使用大拇指指腹,輕柔地點按乳中穴1~3分鐘。
- 力度: 按摩力度以舒適為準,不要過於用力。
- 時間: 可根據個人情況調整按摩時間,建議每天按摩1~2次。
- 呼吸: 按摩過程中,保持自然呼吸。
- 注意事項:
- 孕婦、經期女性、乳腺炎患者應避免按摩乳中穴。
- 如果按摩過程中出現不適,應立即停止按摩。
- 若有其他疾病,請諮詢醫生後再進行按摩。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