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古籍記載「小便不利」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小便不利,指小便量少而排出困難的一種症狀。本症在《素問.厥論》中稱"涇溲不利",《標本病傳論》稱"小便閉",《水熱穴論》稱"關門不利。《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稱小便難"、"不得解"。本症易與小便不通混淆。小便不通指膀胱中有尿液但排出困難,近於癃閉;本症則為尿少或無尿。小便疼痛指排尿過程中尿道疼痛,與上二症均不同,但在部分患者中此三症可以並見。中醫古代典籍中記載相關穴道如下:

三陰交

三陰交

1.《針灸大成》:「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脾痛身重,四肢不舉,腹脹腸鳴,溏泄食不化,痃癖,腹寒,膝內廉痛,小便不利,陰莖痛,足痿不能行,疝氣,小便遺,膽虛,食後吐水,夢遺失精,霍亂,手足逆冷,呵欠,頰車蹉開,張口不合,男子陰莖痛,元臟發動,臍下痛不可忍,小兒客忤,婦人臨經行房,羸瘦,癥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動橫生,產後惡露不行,去血過多,血崩暈,不省人事。」


陰陵泉

陰陵泉

1.《針灸大成》:「主腹中寒不嗜食,脅下滿,水脹腹堅,喘逆不得臥,腰痛不可俯仰,霍亂,疝瘕,遺精,尿失禁不自知,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節,陰痛,胸中熱,暴泄飧泄。」

2.《子午流注說難》:「證治:腹中寒。不嗜食。膈下滿。水脹腹。堅喘逆不得臥。腰痛不得俯仰。霍亂疝瘕。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節。」


少府

少府

1.《針灸大成》:「主煩滿少氣,悲恐畏人,掌中熱,臂酸,肘腋攣急,胸中痛,手蜷不伸,痎瘧久不愈,振寒,陰挺出,陰癢陰痛,遺尿偏墜,小便不利,太息。」


大腸俞

大腸俞

1.《針灸大成》:「主脊強不得俯仰,腰痛,腹中氣脹,繞臍切痛,多食身瘦,腸鳴,大小便不利,洞泄食不化,小腹絞痛。」


白環俞

白環俞

1.《針灸大成》:「主手足不仁,腰脊痛,疝痛,大小便不利,腰髖疼,腳膝不遂,溫瘧,腰脊冷痛,不得久臥,勞損虛風,腰背不便,筋攣臂縮,虛熱閉塞。」


上髎

上髎

1.《針灸大成》:「主大小便不利,嘔逆,膝冷痛,鼻衄,寒熱瘧,陰挺出,婦人白瀝,絕嗣。」


中髎

中髎

1.《針灸大成》:「主大小便不利,腹脹下利,五勞七傷六極,大便難,小便淋瀝,飧泄,婦人絕子帶下,月事不調。」


下髎

下髎

1.《針灸大成》:「主大小便不利,腸鳴注瀉,寒濕內傷,大便下血,腰不得轉,痛引卵。女子下蒼汁不禁,中痛引小腹急痛。」


至陰

至陰

1.《針灸大成》:「主目生翳,鼻塞頭重,風寒從足小趾起,脈痺上下帶胸脅痛無常處,轉筋,寒瘧,汗不出,煩心,足下熱,小便不利,失精,目痛,大眥痛。」

2.《子午流注說難》:「證治:目生翳。鼻塞頭重。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帶胸脅痛無常處。轉筋。寒瘧。汗不出。煩心。足下熱。小便不利。」


太衝

太衝

1.《針灸大成》:「主心痛脈弦,馬黃,瘟疫,肩腫吻傷,虛勞浮腫,腰引小腹痛,兩丸騫縮,溏泄,遺溺,陰痛,面目蒼色,胸脅支滿,足寒、肝心痛,蒼然如死狀,終日不得息,大便難,便血,小便淋,小腸疝氣痛,頹疝,小便不利,嘔血嘔逆,發寒,嗌乾善渴,肘腫,內踝前痛,淫濼,䯒酸,腋下馬刀瘍瘻,唇腫,女子漏下不止,小兒卒疝。」

2.《針灸甲乙經》:「腰脊相引如解,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羸瘦,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怏怏,太衝主之。」

3.《針灸易學》:「足厥陰,小腹滿,小便不利:刺太衝,二分三壯。」


漏谷

漏谷

1.《針灸甲乙經》:「少腹脹急,小便不利,厥氣上頭巔,漏谷主之。」


湧泉

湧泉

1.《針灸甲乙經》:「少腹中滿(一本作痛),小便不利,湧泉主之。」


承扶

承扶

1.《針灸甲乙經》:「陰胞有寒,小便不利,承扶主之。」


蠡溝

蠡溝

1.《針灸甲乙經》:「陰跳腰痛,實則挺長,寒熱,攣,陰暴痛,遺溺,偏大,虛則暴癢氣逆,腫睪卒疝,小便不利如癃狀,數噫恐悸,氣不足,腹中悒悒,少腹痛,嗌中有熱,如有瘜肉狀,如著欲出,背攣不可俯仰,蠡溝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