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四 (8)
針灸資生經第四 (8)
1. 癲邪
(鬼邪,○扁鵲針邪病十三穴見千金)
黃帝灸神邪鬼魅。(明下見狂言。)岐伯療鬼神邪。灸間使。攢竹、療神邪鬼魅。(見狂。)秦承祖灸狐魅神邪。及癲狂病。醫治不瘥者。並兩手大指。用軟絲繩急縛。灸三壯。艾炷著四處。半在甲上。半在肉上。四處盡燒。一處不燒。其疾不愈。神效。小兒胎癇奶癇驚癇。
依此灸一壯。炷如夢。陽谿、僕參、溫溜、治狂言見鬼。(見狂言。)狂邪鬼語。灸天窗九壯。或伏兔百壯。(千)悲泣鬼語。灸天府五十。悲泣邪語。鬼忙歌哭。灸慈門五十。卒中邪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兩手足大指爪甲本節。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壯。
不止、十四壯。炷如雀屎。風邪、灸間使隨年壯。又承漿七壯。又心俞七壯。又三里七壯。鬼魅、灸入發一寸百壯。又灸間使、手心、各五十壯。狐魅、合手大指縛指灸合間三七壯。當狐鳴即瘥。風府、主邪病。臥瞑瞑不自知。囟上、主邪病鬼癲。尺澤、主邪病。四肢腫痛。
諸雜候。狂癇哭泣。灸手逆注三十。(扁鵲針邪病十三穴。見千金。)
白話文:
[癲邪]
(鬼邪,扁鵲針刺治療十三個穴位來對抗邪病,詳細可參考《千金方》)
黃帝使用灸法來對抗精神上的邪惡鬼魅。(詳細方法可見後面的描述,用於治療精神失常的情況。)岐伯治療鬼神導致的精神異常,主要灸療間使和攢竹兩個穴位,以此來對抗鬼魅的幹擾。(適用於治療精神失常。)秦承祖用灸法治療由狐狸精靈引起的神志不清以及癲狂病症,對於醫治無效的患者,可以將兩手大拇指用柔軟的繩子緊緊綁住,然後在每個大拇指上灸三壯,艾炷分佈在四個位置,其中一半在指甲上,另一半在肉上。如果四處都完全燒完,但有一處未燒完,疾病就不會痊癒,這是一種神奇的效果。對於兒童的胎癇、奶癇、驚癇等情況,按照這種方法灸一壯,艾炷大小如夢,可用於陽谿、僕參、溫溜等穴位,來治療精神失常和見鬼的症狀。
對於狂言見鬼的病症,可以在天窗穴灸九壯,或者在伏兔穴灸百壯。(也有記錄說是千壯。)對於悲泣和鬼魂說話的情況,在天府穴灸五十壯。對於悲泣和邪靈說話,以及鬼魂忙亂唱歌哭泣的狀況,可以在慈門穴灸五十壯。突然遭受邪靈侵擾,出現恍惚、抽搐的情況,可以在鼻下的人中穴,以及雙手和雙腳的大拇指指甲根部進行灸療,讓艾丸的一半在指甲上,另一半在肉上,各灸七壯。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增加到十四壯,艾炷大小如雀屎。對於風邪,可以在間使穴灸隨年壯,同時在承漿穴灸七壯,心俞穴灸七壯,三里穴灸七壯。對於鬼魅幹擾,可以在頭皮發際線一寸的位置灸百壯,同時在間使穴和手心各灸五十壯。對於狐狸精靈的幹擾,可以將大拇指捆綁起來,然後在間隙之間灸三七壯,當聽到狐狸的叫聲時,症狀就會好轉。風府穴可以治療各種邪病,如昏睡不知所措的情況。囟上穴可以治療由邪病引起的鬼癲。尺澤穴可以治療邪病,如四肢腫痛等多種症狀。
各種綜合症狀,如狂癇哭泣等,可以在手逆注穴灸三十壯。(扁鵲針刺治療十三個穴位的詳細方法,可參考《千金方》。)
2. 癲狂
(狂走,狂言)
溫留、掖門、京骨、主狂僕。(千)神門、陽谷、主笑若狂。勞宮、大陵、主風熱善怒。心中悲喜。思慕歔欷。喜笑不止。飛揚、太一、滑肉門、主癲狂吐舌。溫留、僕參、主癲疾。吐舌鼓頷。狂言見鬼。長強、主癲發如狂。麵皮敦敦者不治。明下云、療癲狂。風府、(銅云。
治狂走。目注視。)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筋縮、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癲發瘛瘲。狂走不得臥。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支正、魚際、合谷、少海、曲池、腕骨、主狂言。下廉、丘墟、主狂言非常。巨闕、築賓、主狂易。妄言怒罵。陽谿、陽谷、主吐舌戾頸妄言。間使、主驚狂善悲。面赤目黃。喑不言。(並千。)筋縮、(下同。)療驚癇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上垂。(明)陽谷、身柱、(見瘛瘲。
)腦空、京骨、(見膝攣。)療癲疾強走。風府、療狂走欲自殺。目反妄視。(下同。)束骨、療癲狂。(見驚癇。)攢竹、但是屍厥癲邪。神狂鬼魅。皆療之。秦承祖灸神邪癲狂。(見鬼邪。)衝陽、治久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銅)光明、治卒狂。(見熱病無汗。)間使、治卒強。
胸中澹澹。惡風寒。嘔吐。怵惕。寒中少氣。掌熱腋腫。肘攣。明下云、療卒狂驚悸日月、治小腹熱欲走。(見心憂悲。)絲竹空、治發狂吐涎沫。(見目眩。)大一、治癲疾狂走。心煩吐舌。(銅)陽谷、治癲疾狂走。心俞、治心中風。狂走發癇語悲泣。心胸悶亂煩滿。汗不出。
結積。寒熱嘔吐。不下食。咳唾血。(明同。)腕骨、治狂惕。巨闕、治發狂不識人。驚悸少氣。曲泉、膏肓俞、治發狂。(見勞療。)神門、治身熱狂悲哭。陽交、治寒厥驚狂。少海、治目眩發狂。嘔吐涎沫。項不得顧。支正、治風虛狂惕。(見驚恐。)大陵、治狂言不樂。
(見傷寒無汗。)陽谷、治妄言。左右顧。瘛瘲目眩。陽谿、治狂言喜笑見鬼。(銅)僕參、治癲癇狂言見鬼。偏歷、治癲疾多言。(下同。)溫留、治癲疾吐涎。狂言見鬼。明下云、癲癇吐舌。鼓頷狂言下廉、治狂言。(見驚。)築賓、治癲疾狂言。明下云、小兒癲病吐舌。
公孫、治卒面腫。煩心狂言。太淵、治狂言(明下同。)口僻。(見心痛。)液門、治驚悸妄言。陽谷、療吐舌戾頸妄言。不得左右顧。瘛瘲。頭眩目痛。(明)筋縮、療癇病多言。(下)鳩尾、療癲癇狂歌。不擇言。黃帝療鬼邪魅。及癲狂。語不擇尊卑。灸上唇裡面中央肉弦上一壯。
炷如小麥。又用鋼刀決斷更佳。銅云、水溝、治語不識尊卑。(見癲癇。)掖門、主妄言。(千見驚癇。)狂言恍惚。灸天樞百壯。狂邪發無常。披頭大喚。欲殺人。不避水火。及狂言妄語。灸間使三十壯。(亦灸驚恐歌哭。)狂癲鬼語。灸足太陽四十壯。狂癲驚走風恍惚。
白話文:
癲狂
文中描述了許多與癲狂、驚癇、狂走等症狀相關的穴位及其治療方法。 這些症狀包括:胡言亂語、狂躁不安、行走失常、大笑不止、吐舌、發呆、意識不清、自殺傾向、以及伴隨的發熱、寒熱、嘔吐、疼痛等。 提到的穴位遍布全身,用於治療不同的癲狂症狀和病因,例如風熱、風邪、心神失調等等。 部分治療方法包括針灸,也提及了灸法,例如灸天樞、間使等穴位。 某些症狀,如面部腫脹、皮膚異常,則被認為是治療無效的徵兆。 文中也提及了不同醫家(如明、銅、千)的觀點和治療經驗,說明在古代對癲狂的治療方法並非單一,而是多樣且豐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