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四 (7)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四 (7)

1. 不臥

神庭、治驚悸不得安寢。(銅)氣衝、(見上氣。)章門、治不得臥。(見腸鳴。)期門、治大喘不得臥。(見霍亂。)太淵、治咳嗽煩怒。不得臥。(見胸痹。)白環俞、治腰脊冷疼。不得久臥。(明云不識眠睡。)隱白、(見腹脹。)天府、(見中惡。)陰陵泉、(見水腫。

)治不得臥。神庭、療風癇驚悸。不得安寢。(明見癲癇。)太淵、肺俞、(見肺。)上管、(見霍亂。)條口、(見足麻。)隱白、(見腹脹。)療不可臥。譩譆、(見勞。)環跳、岐伯云、療臥伸縮回轉不得。大椎、療臥不安。(下見瘛瘲。)氣海、陰交、大巨、主驚不得臥。

(千)公孫、主不嗜臥。(見嘆息。)攢竹等、主不得臥。(見癲狂。)人不得臥。亦有因心氣使然。宜服俞山人鎮心丹。此丹以酸棗仁微炒過。則令人得睡故也。(指迷云。若頭痛筋攣。驚不嗜臥。謂之腎厥頭痛。宜灸關元百壯。服玉真丸。)

白話文:

[無法安睡]

神庭穴能治療因驚嚇或心悸導致的失眠。(在金屬器物上雕刻圖案的工匠容易出現這類問題)氣衝穴可用於治療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見上氣問題)章門穴可用於治療無法入眠的症狀。(見腸鳴問題)期門穴可用於治療劇烈喘息致無法入睡的情況。(見霍亂問題)太淵穴能治療咳嗽和煩躁憤怒致無法入睡的症狀。(見胸痹問題)白環俞穴可用於治療腰脊冰冷疼痛,無法長時間躺臥的問題。(明代醫學文獻描述為無法辨別睡眠與清醒的狀態)隱白穴(見腹脹問題)天府穴(見中惡問題)陰陵泉穴(見水腫問題)皆可用於治療無法入眠的症狀。神庭穴可用於治療風癇、驚嚇或心悸導致的失眠。(明代醫學文獻描述為癲癇問題)太淵穴和肺俞穴(見肺部問題)上管穴(見霍亂問題)條口穴(見足部麻木問題)隱白穴(見腹脹問題)都可用於治療無法入眠的問題。譩譆穴(見勞損問題)環跳穴,岐伯認為,可用於治療躺在牀上時身體無法舒展或轉動的問題。大椎穴可用於治療睡不安穩的問題。(下文提到瘛瘲問題)氣海穴、陰交穴和大巨穴主要用於治療因驚嚇導致的失眠。

(千金方記載)公孫穴主要用於治療嗜睡不足的問題。(見嘆息問題)攢竹等穴主要用於治療失眠的問題。(見癲狂問題)對於無法安睡的問題,部分情況是由心臟功能異常所致。應服用俞山人的鎮心丹,這種丹藥由輕微炒過的酸棗仁製成,能幫助人進入睡眠。(指南針雲,若是頭痛、肌肉抽搐、驚嚇和嗜睡不足的問題,被稱為腎厥頭痛,應灸關元穴一百次,並服用玉真丸。)

2. 夢魘(雜夢)

商丘、治魘夢。(銅)千云、主喜魘夢。天牖、療夜夢顛倒。面青黃無顏色。(明)右手關後尺中陰絕者。無腎脈也。若足逆冷。上搶胸痛。夢入水見鬼。善魘寐黑色物來掩人上。刺足太陽治陽。(千)

凡魘死、不得著燈火照。亦不得近前急喚。多殺人。但痛咬其足跟及足拇指。邊並多唾其面即活。又灸足大指聚毛中三七壯。(集效)魘不覺。兩足大指聚毛中三十壯。(千翼)

有婦人夜多魘。蓋因少年侍親疾用心所致也。後服定志丸。遂不常魘。灸固不可廢。藥亦不可不服也。

白話文:

[夢魘(各種夢境)]

商丘穴可以治療被惡夢纏繞的問題。千雲穴專門處理令人愉悅卻又似夢非夢的狀態。天牖穴用於治療那些晚上做夢混亂不清的人,像是面色青黃,沒有血色的情況。在明朝時,如果右手手腕後方的尺側脈象出現陰絕的現象,這通常表示腎臟的脈象消失了。若是腳部冰冷,向上延伸到胸部疼痛,夢中進入水中遇見鬼魂,常夢見黑色的物體壓在身上,可針刺足太陽經穴來調理陽氣。

凡是被夢魘纏身致死的狀況下,切記不能使用燈火照射,也不能立即高聲呼喚,因為這樣往往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應當用力咬住其腳跟和腳拇指,並向其臉上吐口水,這樣才能使其甦醒。此外,還可以灸燒腳大拇趾上的毛髮處三到七次。

對於那些經常在夜晚遭受夢魘困擾的婦女,這可能是年輕時照顧生病親人,心力交瘁所導致的。後來她們服用定志丸後,這種情況才得以改善。雖然針灸是必不可少的治療方式,但藥物治療也不應該忽視。

注:文中提到的穴位治療與藥物,皆為古人的治療方法,現代應用需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