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賓穴」。「築」,通祝,為慶祝之意。「賓」,賓客也。該穴名意指足三陰經氣血混和重組後的涼濕水氣由此交於腎經。
穴名介紹
解剖位置
在腓腸肌和趾長屈肌之間;深部有脛後動、靜脈;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和小腿內側皮神經,深部為脛神經乾。
針刺方法
直刺0.5-0.7寸
穴道介紹
此穴道是陰維脈郄穴。「郄」,孔隙也。本穴既為腎經之穴,同時又為陰維脈之穴,而三陰交穴傳入本穴的氣血較為細少,如從孔隙中傳來一般,故為陰維脈郄穴。
築賓穴常被來排毒,尤其是可以解除吃藥後停留在身體內的毒,例如:藥物中毒、嗎啡中毒、梅毒...等等。不論是長期吃中藥或西藥,平時一定要多揉築賓穴。除了身體的毒,此穴道還可以用來排心理的毒,例如憂鬱症、精神疾病...等等。
因此在實務上,築賓穴常被用來改善癲癇、精神分裂症。由於它是腎經的穴道,所以可以改善腎臟及腹部相關疾病,例如:疝氣、不孕症、嘔吐、腹痛、腳軟無力、足腨痛等,並可用於腎炎、膀胱炎、睪丸炎、盆腔炎...等。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61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48種。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
神經系統疾病
- 癲癇
- 偏頭痛
- 頭痛
循環系統疾病
- 心絞痛
- 心臟病
消化系統疾病
- 腹股溝疝氣
- 慢性肝炎
- 胃及十二指腸炎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異位性皮膚炎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背痛
- 腰痛
- 手肘外側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月經腹痛
- 排尿困難
- 女性不孕症
- 尿道炎
- 膀胱炎
- 腎及輸尿管結石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排尿困難
- 咳嗽
- 上腹胃脘痛
- 腹痛
- 腹瀉
- 頻尿
- 夜間頻尿/多尿
- 頭痛
- 全身性水腫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月經腹痛
- 癲癇
- 腰痛
- 手肘外側痛
- 上腹胃脘痛
- 多痰
- 膏肓痛
- 肩胛部位痛
- 胸骨疼痛
- 背部下部位痛
- 腳內側痛
- 心情煩燥
- 夜間遺尿
- 四肢痿軟無力
- 心臟痛
- 睪丸疼痛腫脹
- 手肘內側痛
- 膝蓋內側痛
- 小便疼痛
- 乾嘔
相關標籤
穴道配伍
艾灸刮痧
- 將艾條點燃,對準築賓穴進行熏灸,以穴位處皮膚感覺溫和且無灼痛感為宜,每次艾灸10-15分鐘,艾炷灸3-5壯。
- 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築賓穴,採用一起一落、忽近忽遠的手法進行施灸,動作類似小鳥啄食,每次艾灸10-15分鐘左右,以皮膚溫熱潮紅為度。
按摩推拿
拇指按在築賓穴,逐漸用力深按,保持5-6秒,然後鬆開,一壓一松為一個循環,點按5-10分鐘。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