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醫醇賸義
校注醫醇賸義
基本介紹
《醫醇賸義》是一部中醫古代典籍,作者不詳,成書年代不詳。該書主要講述了中醫學的基礎理論和臨床應用,內容豐富,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內容簡介
《醫醇賸義》全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主要講述了中醫學的基礎理論,包括陰陽五行、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生理病理等內容;下卷主要講述了中醫學的臨床應用,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內容。
《醫醇賸義》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學典籍,對後世的中醫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書內容豐富,體例嚴謹,文字流暢,是學習中醫學的必讀書籍之一。
重新編輯及補充內容
在重新編輯《醫醇賸義》時,我們對原文進行了校勘,並對其中的一些內容進行了補充。補充內容包括:
- 對原文中的一些錯誤進行了更正;
- 對原文中的一些內容進行了擴充;
- 對原文中的一些內容進行了註釋。
我們希望通過重新編輯和補充內容,能夠讓《醫醇賸義》更加適合現代讀者的閱讀,並為他們學習中醫學提供幫助。
結語
《醫醇賸義》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學典籍,對後世的中醫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書內容豐富,體例嚴謹,文字流暢,是學習中醫學的必讀書籍之一。我們希望通過重新編輯和補充內容,能夠讓《醫醇賸義》更加適合現代讀者的閱讀,並為他們學習中醫學提供幫助。
自序
卷一
- 脈法
- 察舌要言
- 四家異同
- 重藥輕投辯
- 同病各發
- 中風 [中絡,中經,中腑,中臟,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中風僵臥,附肝風,附腎風,附:中風門諸方]
- 中寒 [真心痛,厥心痛,直中少陰,直中厥陰,附:中寒門諸方]
- 暑熱濕 [剛痙,柔痙,傷暑,中暑,傷熱,傷濕,嘔吐,泄瀉,霍亂轉筋,發黃,淋濁,附:三氣門諸方]
卷二
- 秋燥 [肺燥,心燥,肝燥,脾燥,腎燥,胃燥,小腸燥,大腸燥,附:秋燥門諸方]
- 火 [肺火,心火,肝膽火,脾火,腎火,胃火,小腸火,大腸火,風火,濕火,痰火,實火,虛火,燥火,鬱火,邪火,毒火,附:火症門諸方]
- 勞傷 [心勞,肺勞,肝勞,脾勞,腎勞,虛勞最重脾腎論,喜傷,怒傷,憂傷,思傷,悲傷,恐傷,驚傷,附:虛勞門諸方]
- 腦漏
- 鼻衄
- 齒牙出血
- 關格 [附:關格門諸方,附:云歧子九方]
卷三
- 咳嗽 [五臟傳腑之咳,附:咳嗽門諸方]
- 痰飲 [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留飲,伏飲,附:痰飲門諸方]
- 結胸
- 痎瘧 [附:瘧症門諸方]
- 黃癉 [陽黃,陰黃,谷癉,酒癉,女勞癉,附:黃癉門諸方]
- 三消 [附:消渴門諸方]
卷四
- 痿
- 痹 [附:痹症門諸方]
- 脹 [水脹,膚脹,鼓脹,附:腫脹門諸方]
- 下痢 [附:下痢門諸方]
- 諸痛 [頭痛,眼痛,齒痛,舌痛,肺氣脹痛,心氣厥痛,肝氣作痛,肝虛作痛,脾濕脹痛,腎氣厥痛,胃虛作痛,胃寒作痛,胃中蟲痛]
- 三沖
朱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