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醫醇賸義》~ 卷四 (2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4)

1. 胃虛作痛

胃為谷海,其實而痛者,當消當攻,於結胸症內已詳言之。其胃氣虛弱,脘中作痛者,養胃湯主之。

養胃湯(自制)

白芍(一錢),茯苓(二錢),白朮(一錢),甘草(四分),山藥(三錢),黃耆(二錢),黨參(四錢),木香(五分),砂仁(一錢),廣皮(一錢),大棗(二枚),姜(三片)

本方以香砂六君去半夏,加黃耆、山藥、白芍。黃耆益脾肺之氣,山藥補脾陰,白芍補脾血,只得一味酸寒,全方化為中和。脾胃為夫妻,養胃必當顧脾,是歷代治胃虛之典型。祖怡注。

白話文:

[胃部虛弱導致疼痛]

胃就像是儲存穀物的大海,如果是因為食物過多導致的胃痛,我們會用消食或攻下的方法來治療,在結胸症的說明裡已經詳細解釋過了。然而,如果胃痛是因為胃氣虛弱所引起的,這時應該使用養胃湯來調理。

養胃湯(自製配方)

成分包括:白芍(約3克),茯苓(約6克),白朮(約3克),甘草(約1.2克),山藥(約9克),黃耆(約6克),黨參(約12克),木香(約1.5克),砂仁(約3克),廣皮(約3克),大棗(2個),生薑(3片)。

這個配方是在香砂六君子湯的基礎上,去掉半夏,再加入黃耆、山藥、白芍。黃耆能增強脾肺的氣力,山藥補充脾臟的陰氣,白芍補充脾臟的血液,只有一味藥性偏涼,但整體配方達到平衡和諧。脾和胃就像夫妻一樣,調養胃部時必須同時照顧脾臟,這是歷代以來治療胃虛的標準方式。這是祖怡的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