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醫醇賸義》~ 卷二 (10)
卷二 (10)
1. 實火
氣分偏勝,壯火升騰,發熱錯語,口燥咽乾,陽狂煩躁,加味三黃湯主之。
加味三黃湯(自制)
黃連(五分),黃芩(一錢),黃柏(一錢),連翹(一錢五分),丹皮(二錢),薄荷(一錢),赤芍(一錢),山梔(一錢五分),水三鍾,煎一鍾,熱服。
三黃為瀉心、肺、肝、腎實火之方。加山梔名黃連解毒湯,見本門後第一張古方。再加薄荷、連翹散心肝,丹皮、赤芍涼血分,輕揚透發而不抑遏,以發熱煩躁,火鬱必須發之也。此方見證陽狂煩躁,與痰火同,而有發熱、口燥、咽乾,明明是氣分之火而不是痰火,從異點上著眼,故此方與痰火方無一味藥相同。祖怡注。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實火」的情況,指的是體內氣血過旺,導致像火一般的熱力上升,出現發燒、胡言亂語、口渴喉嚨乾燥、行為狂躁等症狀,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加味三黃湯」來治療。
「加味三黃湯」是個自製的藥方,成分包括:黃連五分、黃芩一錢、黃柏一錢、連翹一錢五分、牡丹皮二錢、薄荷一錢、赤芍一錢、山梔一錢五分。製作方法是將這些藥材加入三杯水中煎煮至剩下一杯,趁熱服用。
三黃湯主要是用來清心、肺、肝、腎的實火。如果在三黃湯中添加山梔,就成了「黃連解毒湯」,這個方子可以在後面的第一個古方中找到。再添加薄荷和連翹能疏解心肝的熱度,牡丹皮和赤芍則能涼血。這樣輕揚透發的組合,能有效治療因熱度鬱結所導致的發燒和煩躁。這個方子適用於表現出行為狂躁、煩躁,且伴有發燒、口渴、喉嚨乾燥的病人,這些都是氣血過旺的火熱徵兆,而非痰火。由於它們之間的差異,所以這個方子和治療痰火的藥方成分完全不同。這是祖怡的註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