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醫醇賸義》~ 卷四 (9)
卷四 (9)
1. 肝氣作痛
肝為將軍之官,其體陰,其用陽,故為剛臟。一有鬱結,氣火俱升,上犯胃經,痛連脅肋,加味左金湯主之。
加味左金湯(自制)
黃連(五分),吳萸(二分),瓦楞子(三錢煅研),畢澄茄(一錢),蒺藜(三分),鬱金(二錢),青皮(一錢),柴胡(一錢醋炒),延胡索(一錢),木香(五分),廣皮(一錢),砂仁(一錢),佛手(五分)
白話文:
肝臟是身體的將軍,屬陰性,但其功能屬陽性,所以是剛強的臟器。如果肝氣鬱結,就會導致氣火上升,侵犯胃經,造成脅肋疼痛。可以用加味左金湯來治療。
加味左金湯由黃連、吳萸、瓦楞子、畢澄茄、蒺藜、鬱金、青皮、柴胡、延胡索、木香、廣皮、砂仁、佛手組成。
本方治肝實法也。不但連、萸之苦降辛開,為肝家正藥;如柴胡之疏肝,瓦楞之柔肝,乃至鬱金、蒺藜、青陳皮、香砂、佛手,何一不是肝家利氣之藥,肝氣和而脾胃無賊克之虞矣。祖怡注。
白話文:
此方專治肝火旺盛的方法。不僅連翹和山茱萸的苦降辛開,是肝臟的正藥;如柴胡疏肝、瓦楞柔肝,甚至到鬱金、蒺藜、青陳皮(注:應為「陳皮」而非「青陳皮」)、香砂、佛手,哪一種不屬於肝臟通暢之藥?只要肝氣平和,就能避免脾胃受到肝火的侵害。這是祖怡的註解。
2. 肝虛作痛
肝主藏血,故為血海。操煩太過,營血大虧,虛氣無歸,橫逆脹痛,調營斂肝飲主之。
調營斂肝飲(自制)
歸身(二錢),白芍(一錢五分酒炒),川芎(八分),枸杞(三錢),五味(五分),廣皮(一錢),棗仁(一錢五分炒研),茯苓(二錢),木香(五分),阿膠(一錢五分蛤粉炒),大棗(二枚),姜(三片)
本方治肝虛法也。四物用歸、芎、酒芍,加蛤粉炒阿膠;不用熟地,嫌其滯也。枸杞、棗仁、五味,虛肝在所必用。而以茯苓、廣皮、木香、薑、棗,調營衛而和氣血,補而不滯,潤而不膩,通而不破,溫和而不燥、不苦寒。虛肝為病,脾胃必更弱於實肝。近代趨勢,虛肝患者之多,幾欲超實肝而過之。
白話文:
肝臟是儲藏血液的主要器官,因此被稱為「血海」。如果過度操勞煩心,就會損耗大量的血液,導致虛弱無力,出現腹脹疼痛等症狀。此時,可以服用「調營斂肝飲」來調理。
祖怡治一婦人,心痛徹背,痛至哪裡,肌肉脹至哪裡,膚外亦痛,夜不成寐。曾用麻醉劑止痛安神,不見寸效。用先生此方,一服而病減大半,夜即能寐。方信先生所云,營血大虧,虛氣無歸,橫逆脹痛,完全從臨床經驗得來,的是虛肝為病最合理之治法。嗣後凡遇類似此症者,悉以此方變通用之,莫不應手而愈。
先生對於各種虛症,制方獨出心裁,真醇乎其醇矣。祖怡注。
白話文:
祖怡曾經治療一位婦人,她心痛徹背,疼痛到哪裡,肌肉就脹到哪裡,甚至皮膚表面也感到疼痛,整夜無法入睡。先前曾使用麻醉劑止痛安神,卻絲毫沒有效果。後來使用先生的藥方,服用一劑後病情減輕了一半,當晚就能安然入睡。由此可見,先生所言「營血大虧,虛氣無歸,橫逆脹痛」完全是根據臨床經驗得來的,的確是「虛肝為病,最合理之治法」。之後遇到類似病症的病人,祖怡都以此方加減運用,無不藥到病除。
先生對於各種虛症,所開的藥方都獨具匠心,真是精妙絕倫啊! ——祖怡注。
3. 脾濕脹痛
脾本濕土,寒邪乘之,寒與濕凝,是為重陰。脘下至當臍脹滿作痛,悅脾湯主之。
悅脾湯(自制)
白朮(一錢),茅朮(一錢),茯苓(二錢),附子(八分),砂仁(一錢),木香(五分),烏藥(一錢),青皮(一錢),神麯(三錢炒),苡仁(四錢),姜(三片)
本方與脹門薑朮二仁湯,同用白朮、茯苓、木香、砂仁。姜為主藥,不用炮而用生。去當歸、半夏、厚朴、廣皮、生熟穀芽,加附子、茅朮、神麯、青皮、烏藥,其溫燥之力,當在薑朮二仁湯之上。祖怡注。
白話文:
脾臟本性屬濕土,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寒邪與濕氣凝結在一起,就會形成重陰之症。患者會感到脘腹(上腹部)以下,直到肚臍部位脹滿疼痛,可以用「悅脾湯」來治療。
悅脾湯
- 白朮(一錢)
- 茅朮(一錢)
- 茯苓(二錢)
- 附子(八分)
- 砂仁(一錢)
- 木香(五分)
- 烏藥(一錢)
- 青皮(一錢)
- 神麯(三錢,炒過)
- 苡仁(四錢)
- 生薑(三片)
方劑解說
此方與「脹門薑朮二仁湯」一樣,都含有白朮、茯苓、木香、砂仁。但「悅脾湯」以生薑為主藥,不用炮製,而「脹門薑朮二仁湯」則不用生薑。此外,「悅脾湯」去掉了「脹門薑朮二仁湯」中的當歸、半夏、厚朴、廣皮、生熟穀芽,並加入了附子、茅朮、神麯、青皮、烏藥,因此其溫燥之力比「脹門薑朮二仁湯」更強。
祖怡註:祖怡是古代醫家,他認為「悅脾湯」溫燥之力更強,是因為它加入了附子、茅朮、神麯、青皮、烏藥等溫燥藥物,而這些藥物在「脹門薑朮二仁湯」中並沒有。
4. 腎氣厥痛
腎為水臟,寒邪相犯,水寒成冰,少腹厥痛,開陽湯主之。
開陽湯(自制)
附子(八分),故紙(一錢五分),益智(一錢),當歸(二錢),杜仲(二錢),烏藥(二錢),木香(五分),廣皮(一錢),青皮(一錢),茯苓(二錢),姜(三片)
本方與脹門溫泉湯,同用薑、附、故紙、當歸、杜仲、烏藥、木香、青皮、陳皮,而去小茴、核桃肉、牛膝,加益智、茯苓。彼治腰髀痛,此則以益智助附子、故紙補命火,以茯苓助薑、附去水氣也。祖怡注。
白話文:
腎臟屬於水臟,如果受到寒邪入侵,水氣遇寒凝結成冰,就會導致小腹劇烈疼痛,開陽湯可以治療這種症狀。
5. 胃虛作痛
胃為谷海,其實而痛者,當消當攻,於結胸症內已詳言之。其胃氣虛弱,脘中作痛者,養胃湯主之。
養胃湯(自制)
白芍(一錢),茯苓(二錢),白朮(一錢),甘草(四分),山藥(三錢),黃耆(二錢),黨參(四錢),木香(五分),砂仁(一錢),廣皮(一錢),大棗(二枚),姜(三片)
白話文:
胃就像儲藏食物的海洋,如果胃部實證而疼痛,就要消腫攻邪,這在結胸症的治療中已經詳細說明過了。如果胃氣虛弱,胃脘部疼痛,就用養胃湯治療。養胃湯由白芍、茯苓、白朮、甘草、山藥、黃耆、黨參、木香、砂仁、廣皮、大棗、姜等藥材組成。
本方以香砂六君去半夏,加黃耆、山藥、白芍。黃耆益脾肺之氣,山藥補脾陰,白芍補脾血,只得一味酸寒,全方化為中和。脾胃為夫妻,養胃必當顧脾,是歷代治胃虛之典型。祖怡注。
白話文:
此方使用香砂六君子去除半夏,並加入黃耆、山藥、白芍。黃耆能滋補脾肺之氣,山藥則補充脾陰,白芍則補充脾血,雖然只有一味藥品是酸寒的,但整體方子卻達到調和的效果。脾胃如同夫妻,養護胃部時必須考慮到脾,這是歷代治療胃虛病狀的常見模式。祖怡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