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醫醇賸義》~ 卷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1)

1. 結胸

保真湯(自制)

人參(三錢),附子(二錢),干河車(四錢),當歸(三錢),五味(一錢五分),菟絲子(八錢),大棗(三枚),姜(三片)

水結胸,心下至少腹硬滿,痛不可近,或潮熱,或無大熱,但頭微汗出,脈沉,名水結胸,大陷胸湯主之。

大陷胸湯

大黃五錢,先煎,去渣,入芒硝五錢,煎數沸,再入甘遂末一錢,溫服。

按此藥過於峻猛,萬不可輕投,予自制決壅順流湯,頗能於平穩中取效。

決壅順流湯(自制)

大黃(三錢),木通(三錢),栝蔞實(一個),厚朴(一錢),青皮(一錢),枳實(一錢),瞿麥(二錢),車前子(二錢),水煎服。

誤下之結胸,因邪未入陽明,下之太早,徒傷元氣,邪反乘虛而入,居於心胸之間,內既不能從腸胃而下,外又不能從肌表而出,逗留蘊結,胸脘痞滿,按之不痛;蓋無形之邪,非有形之滯,邪在心胸而不在胃也。諸瀉心湯主之。其藥味分兩,當隨症隨時謹慎加減。

誤下之結胸,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附子瀉心湯

附子,大黃,黃連,黃芩

誤下結胸,痞滿不痛,身寒而嘔,飲食不下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半夏瀉心湯

半夏,黃連,黃芩,甘草,人參,乾薑,大棗

誤下結胸,下利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滿,乾嘔心煩者,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瀉心湯

甘草(倍用),半夏,黃連,乾薑,大棗

白話文:

結胸

保真湯(自製方劑)

組成:人參三錢、附子二錢、干河車四錢、當歸三錢、五味子一錢五分、菟絲子八錢、大棗三枚、生薑三片。

水結胸的症狀是心窩到下腹部硬脹滿,疼痛難忍,可能伴隨潮熱,也可能沒有明顯發熱,但頭部微微出汗,脈象沉弱。這種情況稱為水結胸,可用大陷胸湯治療。

大陷胸湯

組成:大黃五錢(先煎,去渣後),芒硝五錢,甘遂末一錢(煎煮數沸後加入)。溫服。

(說明:此方藥性峻猛,不可輕易使用。) 因此,我自製了決壅順流湯,可在平穩中達到療效。

決壅順流湯(自製方劑)

組成:大黃三錢、木通三錢、栝樓實一個、厚朴一錢、青皮一錢、枳實一錢、瞿麥二錢、車前子二錢。水煎服。

誤下導致的結胸,是因為邪氣尚未侵入陽明經,過早服用瀉下藥,反而損傷元氣,邪氣乘虛而入,停留在心胸之間。內不能從腸胃向下排出,外不能從肌膚表面排出,滯留在胸腹部,導致胸脘痞滿,按壓不痛。這是因為無形的邪氣,並非有形的阻塞,邪氣在心胸,不在胃部。可用諸瀉心湯治療,藥物劑量需根據病情隨時謹慎調整。

誤下導致的結胸,心窩部痞脹,且伴隨惡寒出汗者,可用附子瀉心湯治療。

附子瀉心湯

組成:附子、大黃、黃連、黃芩。

誤下結胸,痞滿不痛,畏寒嘔吐,飲食不下者,可用半夏瀉心湯治療。

半夏瀉心湯

組成:半夏、黃連、黃芩、甘草、人參、乾薑、大棗。

誤下結胸,大便溏瀉,食物消化不良,腹中鳴響,心窩部痞滿,乾嘔心煩者,可用甘草瀉心湯治療。

甘草瀉心湯

組成:甘草(加倍用量)、半夏、黃連、乾薑、大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