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醫醇賸義》~ 卷二 (2)
卷二 (2)
1. 肝燥
肝受燥熱,則血分枯槁,筋縮爪干,涵木養營湯主之。
涵木養營湯(自制)
生地(三錢),熟地(三錢),人參(一錢),白芍(一錢),棗仁(一錢五分炒研),秦艽(一錢),麥冬(一錢五分),木瓜(一錢),五味子(五分),當歸(二錢),紅棗(十枚),桑枝(一尺)
此方以二地滋水涵木;以歸、芍潤燥養營;以棗仁合生脈,酸甘化陰,制丙火而收散失之氣液。重用紅棗以緩肝之急;木瓜以收胃氣之散失;合秦艽、桑枝舒筋,以肝主筋也。祖怡注。
肝受燥涼,血澀不行,筋短脅痛,當歸潤燥湯主之。
當歸潤燥湯(自制)
歸身(二錢),白芍(一錢五分),紅花(五分),木瓜(一錢),秦艽(一錢),丹參(二錢),牛膝(二錢),川斷(二錢),獨活(一錢),橘餅(四錢),紅棗(十枚)
歸、芍、棗養營,秦艽、木瓜舒筋,用法與前第五方意同。再加丹參、紅花養血活血。筋縮必先見於足,故用中風證中之川斷、獨活、牛膝,而以橘餅調和肝胃。此方重在肝受燥涼而血行澀滯,故重用養營活血以暢通之。祖怡注。
白話文:
[肝臟乾燥]
當肝臟受到燥熱影響,血液會變得乾涸,進而導致筋肉收縮,指甲乾燥。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涵木養營湯」來治療。
「涵木養營湯」是自製的藥方,主要成分包括:生地三錢,熟地三錢,人參一錢,白芍一錢,炒過的棗仁一錢五分,秦艽一錢,麥冬一錢五分,木瓜一錢,五味子五分,當歸二錢,紅棗十枚,以及桑枝一尺。這個藥方利用生地和熟地滋潤肝臟,當歸和白芍則能滋潤血液,養護營養;棗仁和生脈則能酸甘化陰,抑制肝火,收斂流失的氣液。大量使用的紅棗能緩解肝臟的緊張,木瓜能收斂胃氣的流失;秦艽和桑枝能舒展筋骨,因為肝臟主宰著筋肉的健康。這是祖怡的註解。
當肝臟受到乾燥冷涼的影響,血液凝滯,無法順利流動,可能會出現筋肉收縮和肋側疼痛的現象,這時「當歸潤燥湯」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歸潤燥湯」也是自製的藥方,成分有:當歸二錢,白芍一錢五分,紅花五分,木瓜一錢,秦艽一錢,丹參二錢,牛膝二錢,川斷二錢,獨活一錢,橘餅四錢,紅棗十枚。當歸、白芍和紅棗能滋養血液,秦艽和木瓜則能舒緩筋肉,其用法和上述的第五個藥方類似。此外,加上丹參和紅花能養血活血。因為筋肉收縮通常會先出現在腳部,所以這個藥方加入了中風藥方中的川斷、獨活和牛膝,並用橘餅來調和肝胃。這個藥方特別針對肝臟受到乾燥冷涼影響,血液流動不暢的情況,因此大量使用了滋養血液和活血的成分,以促進血液的流通。這是祖怡的註解。
2. 脾燥
脾本喜燥,但燥熱太過,則為焦土,而生機將息,令人體疲便硬,反不思食,此正如亢旱之時,赤地千里,禾稼不生也,澤下湯主之。
澤下湯(自制)
人參(一錢),當歸(二錢),白芍(一錢),生地(六錢),白蘇子(三錢),大麻仁(三錢),石斛(三錢),山藥(三錢),料豆(三錢),紅棗(十枚)
參、棗、歸、芍,脾家血分藥,與涵木養營湯同。以肝藏血,脾統血也。生地與山藥、料豆同用,有補脾及腎之意,所以命名澤下。石斛有鹹味者,亦能滋腎,因脾燥必吸腎陰。氣血虛之便硬,反不思食,無攻瀉之可進,麻仁、蘇子油多潤腸,不妨氣血,最為穩著。祖怡注。
白話文:
[脾臟過燥]
脾臟本來就偏好乾燥的環境,但如果乾燥過度,就會像燒焦的土地一樣失去生命力,導致身體疲倦,排便困難,反而不想吃東西,這就像是在極端乾旱的時期,土地千里都是赤色,作物無法生長一樣。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使用澤下湯來調理。
澤下湯(自製配方)
人參(3克),當歸(6克),白芍(3克),生地(18克),白蘇子(9克),大麻仁(9克),石斛(9克),山藥(9克),料豆(9克),紅棗(10顆)
人參、紅棗、當歸和白芍,這些都是滋補脾臟和血液的藥物,作用類似於涵木養營湯。因為肝臟儲存血液,脾臟控制血液。生地、山藥和料豆一起使用,有補充脾臟和腎臟的效果,因此這帖藥被稱為澤下湯。石斛有鹹味,也能滋補腎臟,因為脾臟過燥必定會吸取腎臟的陰液。對於氣血虛弱導致的大便乾硬,反而不想吃東西的情況,不能使用猛烈的瀉藥,大麻仁和白蘇子富含油脂,可以潤滑腸道,且不會傷害氣血,是最穩妥的選擇。這是祖怡的註解。
3. 腎燥
腎受燥熱,淋濁溺痛,腰腳無力,久為下消,女貞湯主之。
女貞湯(自制)
女貞子(四錢),生地(六錢),龜版(六錢),當歸(二錢),茯苓(二錢),石斛(二錢),花粉(二錢),萆薢(二錢),牛膝(二錢),車前子(二錢),大淡菜(三枚)
女貞常綠喬木,純陰至靜,蟲食其葉,能生白蠟,為止血聖藥,而況於其子。臣以生地、龜版、石斛、花粉、淡菜滋補腎陰,鹹寒有情,燥熱化解無餘。當歸以去腥氣,茯苓以顧脾胃,萆薢、牛膝、車前,則為淋濁溺痛而設。祖怡注。
腎受燥涼,腰痛足弱,溲便短澀,蓯蓉湯主之。
蓯蓉湯(自制)
肉蓯蓉(三錢漂淡),枸杞(三錢),菟絲子(四錢),當歸(二錢),杜仲(三錢),料豆(三錢),茯苓(二錢),牛膝(二錢),甘草(四分),紅棗(十枚),姜(二片)
蓯蓉鹹溫,填精補血,植物而有似乎動物。腎臟燥涼,髓枯血少,便閉,非鮮首烏、當歸、麻仁、蘇子、蜂蜜所能必通者,惟蓯蓉之潤,足以通之。枸杞、菟絲、杜仲、料豆,亦腎家要藥;當歸、牛膝,活血舒筋;甘草、茯苓、薑、棗,以顧脾胃;生薑兼能去涼,茯苓兼能通溺,歸、菟、薑、棗,並以解蓯蓉之腥濁,顧全心胃,制方縝密極矣。歸、苓、膝三味,上兩方皆同用。
祖怡注。
白話文:
[腎燥]
當腎受到燥熱影響時,會出現尿液混濁、排尿疼痛、腰腳乏力的情況,若長期下去,可能導致下消症,可使用女貞湯來治療。
女貞湯是自製的藥方,主要成分包括:女貞子(四錢)、生地(六錢)、龜版(六錢)、當歸(二錢)、茯苓(二錢)、石斛(二錢)、花粉(二錢)、萆薢(二錢)、牛膝(二錢)、車前子(二錢)及大淡菜(三枚)。
女貞是一種常綠喬木,屬性極陰且安靜,被昆蟲咬食的葉子能生成止血效果顯著的白蠟,更不用說它的果實了。生地、龜版、石斛、花粉和淡菜用於滋補腎陰,這些鹹寒的成分能有效消除燥熱。當歸去除腥味,茯苓照顧脾胃,而萆薢、牛膝和車前子是專門針對淋濁和尿痛的問題。祖怡注。
當腎受到燥涼影響,出現腰痛、腳部無力、小便短促且不順暢的情況,可用蓯蓉湯來治療。
蓯蓉湯也是自製的藥方,成分包括:肉蓯蓉(三錢漂淡)、枸杞(三錢)、菟絲子(四錢)、當歸(二錢)、杜仲(三錢)、料豆(三錢)、茯苓(二錢)、牛膝(二錢)、甘草(四分)、紅棗(十枚)和薑(二片)。
蓯蓉的特性是鹹且溫暖,具有補精血的作用,雖然它是一種植物,但其功效類似動物性藥材。當腎臟受到燥涼影響,骨髓乾枯、血液減少,造成便祕,這時一般的鮮首烏、當歸、麻仁、蘇子和蜂蜜可能無法解決,蓯蓉的滋潤效果就能起到通腸的作用。枸杞、菟絲、杜仲和料豆也都是補腎的重要藥物;當歸和牛膝能活血舒筋;甘草、茯苓、薑和棗則是照顧脾胃的成分;薑同時能去除涼意,茯苓有助於通尿,當歸、菟絲、薑和棗還能減輕蓯蓉的腥味,全面照顧心胃,此方劑的配伍十分細膩周到。當歸、茯苓和牛膝這三味藥,在上述兩個方子中都使用到了。
祖怡注。
4. 胃燥
胃受燥熱,津液乾枯,渴飲殺穀,玉石清胃湯主之。
玉石清胃湯(自制)
玉竹(三錢),石膏(四錢),花粉(二錢),石斛(三錢),生地(五錢),人參(一錢),麥冬(二錢),蛤粉(四錢),山藥(三錢),茯苓(二錢),甘蔗汁(半杯沖服)
此方清胃,以玉竹、石膏、蔗汁,救津液而解渴飲。以蔗汁之甘寒,代知母之苦寒。以人參、麥冬、山藥、茯苓,顧脾胃之正氣。以石斛花粉、生地、蛤粉,助石、玉、蔗汁收全功。生地顧腎,地、冬同用,金水相生。蛤粉所以化燥痰。用玉竹、麥冬、石斛、茯苓、蛤粉,與肺受燥熱清金保肺湯同。
用人參、山藥、生地、料豆,與脾受燥熱澤下湯同。清胃之法,盡美盡善矣。祖怡注。
白話文:
[胃燥]
當胃部受到燥熱影響,導致體內津液乾涸,會出現口渴想喝水的情況,這時可用玉石清胃湯來調理。
【玉石清胃湯】(自創配方)
玉竹(約9克),石膏(約12克),花粉(約6克),石斛(約9克),生地(約15克),人參(約3克),麥冬(約6克),蛤粉(約12克),山藥(約9克),茯苓(約6克),甘蔗汁(約半杯,服用時沖入湯中)
這個處方主要用於清除胃部燥熱,其中玉竹、石膏和甘蔗汁能滋潤津液,緩解口渴。甘蔗汁的甘涼特性,取代了知母的苦寒。人參、麥冬、山藥和茯苓則能保護脾胃的正常運作。石斛、花粉、生地和蛤粉,協助玉竹、石膏和甘蔗汁發揮最大療效。生地能滋養腎臟,與麥冬一起使用,有助於金水相生。蛤粉則能化解燥熱引發的痰。此處方中玉竹、麥冬、石斛、茯苓和蛤粉的使用,與肺受燥熱時的清金保肺湯類似。
而人參、山藥、生地和料豆的組合,與脾受燥熱時的澤下湯相同。清除胃燥的療法,可謂盡善盡美。這是祖怡的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