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醫醇賸義》~ 卷二 (7)
卷二 (7)
1. 虛火
虛火者,飢飽勞役,正氣受傷,陽陷入陰,發熱神疲,飲食減少。東垣於此等證,用補中益氣湯,以升、柴升舉陽氣,又為之補脾和胃,此正有得於《內經》虛者溫其氣之旨,故甘溫能除大熱,開治陽虛一大法門。無如世之學東垣者,不辨陰陽虛實,雖陰虛發熱及上實下虛者,動輒升、柴,禍不旋踵矣。因自制和中養胃湯,以明宗東垣者當師其意云。
和中養胃湯(自制)
黃耆(二錢),人參(一錢),茯苓(二錢),白朮(一錢),甘草(四分),當歸(二錢),料豆(四錢),柴胡(一錢),薄荷(一錢),廣陳皮(一錢),砂仁(一錢),苡仁(四錢),棗(二枚),姜(三片)
白話文:
虛火的人,因為飢飽勞累,正氣受損,陽氣陷入陰氣之中,就會出現發熱、精神疲乏、食慾減退的症狀。東垣醫家遇到這種情況,就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以升麻、柴胡提升陽氣,同時滋補脾胃,這正是符合《內經》中「虛者溫其氣」的原則。甘溫的藥性可以去除過熱,為治療陽虛打開了重要的大門。但現在有些人學習東垣醫學,卻不分陰陽虛實,只要是發熱,就一味使用升麻、柴胡,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因此我創製了和中養胃湯,希望大家學習東垣的醫術,要領悟他的精神。
此方即補中益氣湯,去升麻加薄荷以代之,有逍遙散之意。再加茯苓以和脾,料豆以安腎,砂仁、苡仁以和中化濕,升中有降,不犯下焦,用東垣意而不執其法,制方煞費苦心。祖怡注。
白話文:
此方即補中益氣湯,去除升麻,改以薄荷代替,有逍遙散的功效。再加入茯苓以健脾,料豆以安腎,砂仁、苡仁以調和脾胃、化解濕氣。方中既有升補,又有下降,不致於過於燥熱傷及下焦。此方運用了東垣的思路,但又不拘泥於其方法,用藥精妙,煞費苦心。祖怡註。
2. 燥火
燥火者,血虛之所致也。血能養氣則氣不妄動,而陰陽得其平。營血一虧,則內失所養,而臟腑皆燥,火亦隨生,令人毛髮衰脫,肌膚枯槁,身熱咽乾,雪乳湯主之。
雪乳湯(自制)
生地(三錢),當歸(一錢五分),白芍(一錢),麥冬(一錢五分),熟地(三錢),五味子(五分),天冬(一錢五分),玉竹(四錢),山藥(三錢),人乳(一大杯),藕汁(一大杯),水二鍾煎服。
白話文:
燥熱的症狀是因為血氣不足所導致的。血液能夠滋養氣息,使得氣息不會無故動盪,這樣陰陽就能夠保持平衡。如果營養血氣缺乏,身體就會失去滋養,五臟六腑都會變得乾燥,這時火氣也會隨之產生,讓人出現頭髮乾枯掉落、皮膚乾燥、身體發熱、口乾喉痛的情況。這種情況可以使用「雪乳湯」來治療。
「雪乳湯」(自製配方)
- 生地(三錢)
- 當歸(一錢五分)
- 白芍(一錢)
- 麥冬(一錢五分)
- 熟地(三錢)
- 五味子(五分)
- 天冬(一錢五分)
- 玉竹(四錢)
- 山藥(三錢)
- 人乳(一大杯)
- 藕汁(一大杯)
- 水二鍾(即約為400毫升),一起煮沸後服用。
血不養氣,氣不化津,臟腑皆燥,土焦水涸,二地、二冬、玉竹、山藥、當歸、白芍,所以養血壯水者至矣。而方名以雪乳,用人乳、藕汁,潤至極矣,而更以五味之酸收以斂之,是合固本、生脈於一方,於肺燥肺火外,又別出手眼也,神乎技矣。祖怡注。
白話文:
血液無法滋養氣血,氣血無法化生津液,導致臟腑乾燥,脾土焦灼,腎水枯竭。因此,用生地、麥冬、玉竹、山藥、當歸、白芍來滋養血液,補充水液。方劑命名為雪乳,使用人乳和藕汁,滋潤效果極佳,再用五味中的酸味收斂,既能固本,又能生津,不僅治療肺燥肺火,更另闢蹊徑,可謂神妙之極。這是祖怡的注解。
3. 鬱火
所欲不遂,鬱極火生,心煩慮亂,身熱而躁,解鬱合歡湯主之。
解鬱合歡湯(自制)
合歡花(二錢),鬱金(二錢),沉香(五分),當歸(二錢),白芍(一錢),丹參(二錢),柏仁(二錢),山梔(一錢五分),柴胡(一錢),薄荷(一錢),茯神(二錢),紅棗(五枚),橘餅(四錢)
白話文:
想要達成的願望卻無法實現,心中鬱結難消,導致心火旺盛,心煩意亂,身體發熱燥熱,解鬱合歡湯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此方用柴胡、當歸、白芍、薄荷,逍遙散之半,去茯苓、白朮、甘草、煨姜,而用合歡、鬱金沉香、山梔、橘餅,舒郁順氣,清火達木,即所以安胃。又用丹參、柏仁、茯神、紅棗,則所以養心脾而緩肝急,使君火與相火俱安,而脾胃亦得太和矣。識得鬱火與肝膽之火之分別,而後知兩方各有其合處。祖怡注。
白話文:
這一方藥用柴胡、當歸、白芍、薄荷,逍遙散的一半,去掉茯苓、白朮、甘草,以及煨姜,而加入合歡、鬱金、沉香、山梔、橘餅,旨在舒解鬱結、順暢氣機,清熱瀉火,使藥效達於臟腑,從而安撫胃氣。
再加入丹參、柏仁、茯神、紅棗,則用以滋養心脾,緩解肝臟急躁,使心火與命門之火皆得安寧,脾胃也因此獲得調和。
要明白鬱火與肝膽之火的不同,才能理解這兩種方劑各有所長。祖怡註。
4. 邪火
酒色太過,下元傷損,腰膝無力,身熱心煩,甚則強陽不痿,加味三才湯主之。
加味三才湯(自制)
天冬(二錢),地黃(五錢),人參(二錢),龜版(八錢),女貞子(一錢),旱蓮(一錢),茯苓(二錢),丹皮(二錢),澤瀉(一錢五分),黃柏(一錢),杜仲(二錢),牛膝(一錢五分),紅棗(五枚)
白話文:
縱慾過度,導致腎氣虧損,出現腰膝無力、身體發熱心煩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出現陽痿。可以服用加味三才湯來調理。
此方以三才合二至,加黃柏、丹皮、茯苓、澤瀉,得知柏八味之半而強。紅棗與參合用,而解苦顧胃;龜版、杜仲與牛膝合用,而潛虛陽,引虛火下行,以固其腎氣,則水火可以既濟,而邪火可望不動矣。祖怡注。
白話文:
此方融合天地人三才理論,並加入黃柏、丹皮、茯苓、澤瀉四味藥材,使得方劑強效,等同於「柏八味」的一半。紅棗與參(黨參)配合使用,能緩和苦味對胃部的刺激;龜版、杜仲與牛膝三者合用,則有潛藏虛火、引導虛火向下循行的作用,穩定腎氣,使水火相濟,邪火得以控制。這是根據祖怡的注釋得出的方劑。
5. 毒火
癰瘍初起,腫痛大熱,煩渴引飲,黃金化毒湯主之。
黃金化毒湯(自制)
黃連(五分),金銀花(二錢),赤芍(一錢),丹皮(二錢),連翹(一錢五分),土貝(二錢),花粉(二錢),菊花(二錢),薄荷(一錢),甘草(五分),淡竹葉(二十張)
白話文:
患處剛開始出現腫痛發熱,患者感到煩躁口渴,想喝水,用黃金化毒湯治療。方劑包括黃連、金銀花、赤芍、丹皮、連翹、土貝、花粉、菊花、薄荷、甘草、淡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