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醫醇賸義》~ 卷一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5)

1. 附:中寒門諸方

白朮(二兩土炒),人參(一兩),乾薑(一兩炒),甘草(一兩炙),每服四錢。自利腹痛加木香,利多者倍白朮。渴者倍白朮。倦臥沉重,利不止加附子。腹滿去甘草。臍下動氣,去朮加桂。悸加茯苓。胸痞加枳實。吐蛔加川椒、烏梅。

回陽救急湯,治身不熱,頭不痛,惡寒戰慄,四肢厥冷,腹痛吐瀉,指甲唇青,或無脈,或脈沉遲無力。

附子(五分),乾薑(五分),肉桂(五分),人參(五分),白朮(一錢),茯苓(一錢),半夏(七分),陳皮(七分),甘草(二分),五味子(九粒)

無脈加豬膽汁。

白話文:

[附:中寒門諸方]

白朮(兩倍重量土炒),人參(一兩),乾薑(一兩炒),甘草(一兩炙),每次服用四錢。如果拉肚子腹痛,加木香;拉肚子厲害的,白朮加倍;口渴的,白朮加倍;感覺疲倦臥床、沉重、拉肚子不止的,加附子;肚子脹的,去掉甘草;肚臍下有氣體竄動的,去掉白朮,加桂枝;心悸的,加茯苓;胸部痞悶的,加枳實;嘔吐蛔蟲的,加川椒、烏梅。

回陽救急湯,用於治療身體不發熱、頭不痛,但惡寒發抖,四肢冰冷,腹痛嘔吐腹瀉,指甲嘴唇青紫,或者沒有脈搏,或者脈搏沉遲無力。

附子(五分),乾薑(五分),肉桂(五分),人參(五分),白朮(一錢),茯苓(一錢),半夏(七分),陳皮(七分),甘草(二分),五味子(九粒)

如果沒有脈搏,加入豬膽汁。

2. 暑熱濕

四序流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故春為風木,秋為燥金,冬為寒水,各司其令。惟夏則暑熱濕三氣迭乘,合操其柄,此蓋大化循環之運,不期然而然,而亦不得不然也。所謂不期然而然者,何也?天一生水,貞下起元,由水生木,由木生火,至是而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大生廣生,百物蕃阜,此所謂不期然而然者也。

所謂不得不然者何也?夏為火令,秋為金令,由夏入秋,乃火下起金,不惟不能相生,而反相剋,秋令不幾於或息乎!全賴地氣上騰,長夏土旺,由火生土,借土生金,此又大化斡旋之妙用,四序方得流行,生克方不顛倒,所謂不得不然者此也。

但暑熱之氣自上而下,濕氣自下而上,人在其中,無時無處不受其熏蒸燔灼,致病已非一端,又況起居不慎,飲食不節,其受病尚可問乎!《金匱》有痙濕暍之訓,後賢推而廣之,立方愈多,醇駁互見。蓋傷寒有痙病,時邪亦有痙病,而時邪之痙,與傷寒之痙,又復不同。三氣之痙,只須究其致病之由,或由風熱,或由暑熱,或由濕熱,見症治症,直截了當。

若牽涉傷寒之痙,較量比例,雖繁稱博引,更令人滋惑矣。且三氣為病,非有沉寒痼冷,如冬月傷寒之比,若拘執太陽篇中之痙病,動輒麻黃、桂枝,何異抱薪救火乎!茲特舉症於前,列方於後,以便檢閱。

白話文:

四季輪流更替,春天萬物生發,夏天萬物成長,秋天萬物收穫,冬天萬物藏匿。因此,春天屬風木,秋天屬燥金,冬天屬寒水,各自遵循著自然法則。只有夏天,暑、熱、濕三種氣候交替主宰,共同控制著季節,這是大自然循環運作的規律,不是偶然發生,而是必然如此。

所說的不是偶然發生是什麼意思呢?自然界中水為生命之源,由水孕育出木,再由木生出火,到了這個時候,天空的氣候下降,地上的氣候上升,萬物生長繁茂,這就是所謂的不是偶然發生。

那所說的不得不然是什麼意思呢?夏天屬火,秋天屬金,從夏天進入秋天,是火向下生出金,不僅不能互相滋養,反而互相剋制,秋天的氣候難道不會因此停滯嗎!完全依賴地氣上升,在夏季,土氣旺盛,由火生成土,再借土生出金,這又是大自然巧妙的運作,四季才能順利更替,生剋纔不會顛倒,這就是不得不然的原因。

但是暑熱之氣自上而下,濕氣自下而上,人處在其中,無時無刻不在受到這種氣候的薰蒸和燒灼,導致的疾病已經不是一個問題,更不用說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不節制,生病的情況還能避免嗎!《金匱要略》中有對抽搐、濕病、中暑的訓示,後來的學者進一步擴展,治療方法越來越多,好的和不好的都有。傷寒有抽搐的病症,季節性疾病也有抽搐的病症,但季節性疾病的抽搐,與傷寒的抽搐又有很大的區別。對於暑、熱、濕三種氣候導致的抽搐,只需要找出病因,可能是風熱,可能是暑熱,也可能是濕熱,根據症狀治療症狀,直接而明確。

如果牽扯到傷寒的抽搐,去比較和衡量,雖然引用了大量的資料,卻會讓人更加困惑。而且三種氣候導致的疾病,除非像冬天的寒病那樣嚴重,如果固守著《傷寒論》中的抽搐病,隨便使用麻黃、桂枝等藥材,這豈不是抱薪救火!現在特別在前面列出了症狀,在後面列出了治療方法,方便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