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雲鵬
慈幼新書
《慈幼新書》由程雲鵬於明朝編撰,主要探討小兒醫學的理論與實踐。書中不僅涵蓋了胎兒發育、產後護理、新生兒疾病預防與治療,還對各種幼兒病症提供詳細的診療方案。程氏特別強調「治未病」的理念,注重從根本上預防疾病,體現了中醫整體觀的智慧。
一、胎兒及新生兒的護理與治療
(一)胎教與保胎
書中特別強調胎教的重要性,認為母親的情緒、飲食與起居對胎兒健康有著深遠影響。例如,嗜欲過多或飲食不當可能導致胎兒發育異常,如胎熱、胎寒、胎黃等症狀。書中提及許多保胎與治療方劑,如地黃湯、木通散等,對不同症狀進行針對性治療。
(二)新生兒疾病處理
- 臍風:指新生兒斷臍後因風寒侵襲而引起的症狀,常伴有腹脹、臍腫等現象,建議使用木通散治療。
- 不乳與鎖肚:針對新生兒不乳或大便不通的情況,書中提供詳細的診治方法,例如使用蘇合香丸幫助通便,並強調早期干預的重要性。
- 胎驚與胎寒:如胎兒在子宮內受寒或母親驚嚇引發的病症,常見症狀包括身體僵直、口噤不語等,推薦方劑如指迷湯、朱銀丸進行治療。
二、小兒病症的診療方法
(一)常見病症分類與治療
- 咽喉疾病:書中特別提到咽喉炎症與腫痛的治療,如桔梗湯、牛蒡子湯等,用於清熱解毒並祛風散痰。
- 口腔疾病:針對鵝口瘡、口糜等,書中提供導赤散與五苓散以清熱解毒,並詳細描述藥方配伍與服用方法。
- 耳疾與聾啞:如耳中化膿或積水,程氏建議使用龍骨散吹入耳中,並配合外服退熱藥劑。
(二)驚癇與發熱
書中特別強調小兒體質弱、易驚恐的特點。針對驚癇與高熱症狀,書中提出朱銀丸與清熱解毒方,主張以解散風邪為主,避免誤用溫熱藥。
三、養育與預防
(一)乳母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乳母的健康對新生兒至關重要,強調母乳喂養期間乳母應避免過於辛辣的飲食,同時需保持心態平和,防止憤怒與過勞影響乳汁質量。
(二)變蒸與成長發育
「變蒸」是書中特別提到的概念,指小兒生長過程中氣血變化的節律性特徵。書中建議家長勿輕易干預自然發熱現象,並推薦使用至寶丹等方劑以調養氣血。
四、書中特色與醫學價值
(一)全面的病理分析
書中根據五臟六腑的功能與相互關係,詳細解釋小兒疾病的發病機理。例如,肝主筋、脾主肌肉,針對相關病症提出對應治療方劑,如瀉黃散用於肝脾蘊熱導致的木舌與弄舌。
(二)重視辨證施治
程氏主張根據症狀輕重與病因分類診治,避免一概而論。例如,對於「胎熱」與「胎寒」,他區分使用不同性質的藥方,體現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
五、結語
《慈幼新書》以其系統性、科學性與實用性成為中國古代兒科醫學的重要參考資料。書中強調兒童健康與家庭照護的有機結合,體現了中醫「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同時,它在疾病分類、診療方法與藥方配伍等方面的細緻闡述,為後世兒科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借鑒,至今仍具學術與實踐意義。
張序
卷首 (1)
卷首 (2)
卷首 (3)
卷首 (4)
卷首 (5)
卷首 (6)
卷首 (7)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二 (4)
卷二 (5)
卷二 (6)
卷二 (7)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三 (6)
卷三 (7)
卷四 (1)
卷四 (2)
卷四 (3)
卷四 (4)
卷四 (5)
卷五 (1)
卷五 (2)
卷五 (3)
卷五 (4)
卷五 (5)
卷五 (6)
卷六 (1)
卷六 (2)
卷六 (3)
卷六 (4)
卷六 (5)
卷六 (6)
卷六 (7)
卷七 (1)
卷七 (2)
卷七 (3)
卷七 (4)
卷七 (5)
卷七 (6)
卷七 (7)
卷八 (1)
卷八 (2)
卷八 (3)
卷八 (4)
卷八 (5)
卷九 (1)
卷九 (2)
卷九 (3)
卷九 (4)
卷九 (5)
卷九 (6)
卷十 (1)
卷十 (2)
卷十 (3)
卷十 (4)
卷十 (5)
卷十 (6)
卷十一 (1)
卷十一 (2)
卷十一 (3)
卷十一 (4)
卷十一 (5)
卷十一 (6)
卷十一 (7)
卷十一 (8)
卷十一 (9)
卷十一 (10)
卷十一 (11)
卷十二 (1)
卷十二 (2)
卷十二 (3)
卷十二 (4)
卷十二 (5)
卷十二 (6)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