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新書》~ 卷七 (2)
卷七 (2)
1. 麻疹
出一日而沒,風寒襲也,宣毒湯消息之。不則毒氣內攻,癢爛而死。大凡麻疹退後,俱不可當風,必令黃瘦病目,生麻瘋瘡,遇此宜連翹飲(見痘)加金銀花消息之,爛處敷生肌散(見痘)。
熱時汗出不止,乃毒盛致津液妄行,用五倍子三錢為末,唾津調貼臍上,即止。
麻疹沒落,七八日聲啞無音,兒茶散服之立效。
發熱時鼻中血出,毒亦從之而解,不宜驟止,如過甚,當歸六黃湯,一服即瘥。若沒落後牙齦腐爛,鼻血橫流,急以木通、犀角之類,引之下行,不可輕視。甚者眼角中出血,及大便血不止,皆逆也,用清熱導滯消息之,可救一二。溺赤如泔濁者,五苓散(見前)加車前、木通可愈。
疹前後恣食甘甜,生走馬牙疳,穿腮落齒,或面頰浮腫,環口青黑,唇崩鼻壞,昏悶失音,為不治逆症。若初時覺口中氣臭,唇口生瘡奇癢,急服清胃散(見齒)化蟲丸等藥,外以獨棗丹、雄黃散擦之,或猶及可救。
痘後雲頭疹,三仙散加防風、黃連,消積食,除風熱,可免瀉痢之患。
孕婦麻疹,以安胎清血為主,宜四物加白朮、條芩、艾葉治之。胎氣上衝,苧根、艾葉煎湯,磨檳榔服之。有熱甚胎氣不安,服固胎飲。如腹痛腰痠,胎在必墮,即以產法論,先用大補,次用他症藥,胎雖動而婦可生。蓋麻宜里空,熱毒墮胎氣而自下也。
宣毒發表湯,治初熱欲出未出。
升麻,粉葛(各八分),防風,桔梗,木通(各五分),荊芥,薄荷,甘草(各三分),前胡,連翹,枳殼,大力子,淡竹葉(各六分)
夏加黃芩八分,冬加麻黃八分。
此方疏風開表,透毒清熱寬氣,較升麻葛根湯力大而不猛,用廣而不雜,最為妙當。
化毒清表湯,治已出而紅腫過甚。
連翹,花粉,黃芩,黃連,梔子,知母,葛根,元參,大力子,地骨皮(各八分),桔梗(七分),前胡,木通(各六分),甘草,薄荷,防風(各三分)
渴加麥冬八分,煅石膏二錢。
大便澀,加酒炒大黃一錢。
此方瀉火抑陽養陰,仍兼疏表送毒,誠以勢雖熾甚,必求外出,視用黃連解毒合白虎者,其天機活潑,為不侔矣。
清熱導滯湯,治毒氣流注成痢,亦治疳痢。
黃芩,黃連,白芍,枳殼,山楂,厚朴(各一錢),青皮,檳榔(各六分),當歸,甘草(各八分),連翹,大力子(各五分)
紅多者,加紅花三分,地榆五分。
秘澀後重者,加酒大黃一錢二分。
此方調氣行血清熱,不過滯下平劑,一入大力、連翹,而群藥俱化疹用,遂為清利麻疹餘毒之方,非尋常治痢之比,淵乎妙哉。
防風通聖散
防風,川芎,當歸,白芍,大黃,薄荷,麻黃,連翹,石膏,黃芩,桔梗,滑石,甘草,荊芥,白朮,山梔
白話文:
麻疹發作一天就消退,是風寒侵襲的緣故,用宣毒湯來疏散毒氣。否則毒氣內攻,會導致皮膚癢爛而死。一般來說,麻疹消退後,都不可吹風,否則會導致身體虛弱消瘦、眼睛生病、長出麻瘋瘡。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用連翹飲(配方見痘疹篇)加上金銀花來調理,皮膚潰爛處則敷上生肌散(配方見痘疹篇)。
發熱時汗流不止,是毒氣太盛導致津液失常外泄,可以用五倍子三錢磨成粉,用唾液調勻貼在肚臍上,就能止汗。
麻疹消退後,七八天出現聲音沙啞甚至失聲,服用兒茶散立刻見效。
發熱時鼻子出血,這是毒素隨著血排出,不必急著止血。如果出血過多,可以用當歸六黃湯,一服就好。如果麻疹消退後出現牙齦潰爛、鼻血不止,要趕緊用木通、犀角之類的藥物引導毒氣下行,不可輕忽。更嚴重者,眼睛周圍出血,以及大便出血不止,都是病情危急的徵兆,要用清熱導滯的藥物來調理,或許還能救回一二。小便赤紅像米泔水一樣混濁,可以用五苓散(配方見前)加上車前子、木通來治療。
麻疹發病前後如果恣意食用甜食,會導致牙疳病,嚴重者會穿腮落齒,或是面頰浮腫,嘴唇周圍青黑,嘴唇崩裂、鼻子損壞、昏迷失聲,這是無法醫治的危症。如果在最初感到口中氣味惡臭,嘴唇長瘡且奇癢難耐,要趕緊服用清胃散(配方見牙齒篇)、化蟲丸等藥物,外敷獨棗丹、雄黃散,或許還能救治。
痘疹痊癒後,出現類似雲狀的疹子,可以用三仙散加上防風、黃連,來消除積食,去除風熱,可以避免腹瀉痢疾的問題。
孕婦患上麻疹,以安胎清血為主,宜用四物湯加上白朮、黃芩、艾葉來治療。如果胎氣上衝,可以用苧麻根、艾葉煎湯,磨檳榔服用。如果發熱嚴重導致胎氣不穩,要服用固胎飲。如果出現腹痛腰痠,胎兒必定會流產,就要按照產科的方法處理,先用大補之藥,再用其他對症的藥,胎兒即使不保,也能保住母親。因為麻疹適合體內空虛,熱毒會導致胎氣下墜而流產。
宣毒發表湯,用來治療麻疹初期發熱但還沒有完全發出的情況。
藥材:升麻、葛根(各八分),防風、桔梗、木通(各五分),荊芥、薄荷、甘草(各三分),前胡、連翹、枳殼、大力子、淡竹葉(各六分)。
夏天加入黃芩八分,冬天加入麻黃八分。
這個方子能疏散風邪、開泄肌表、透發毒氣、清熱寬胸,比升麻葛根湯藥力大而不猛烈,用途廣泛而不雜亂,是最好的方子。
化毒清表湯,用來治療麻疹已經發出來且紅腫過於嚴重的情況。
藥材:連翹、花粉、黃芩、黃連、梔子、知母、葛根、元參、大力子、地骨皮(各八分),桔梗(七分),前胡、木通(各六分),甘草、薄荷、防風(各三分)。
口渴加麥冬八分,煅石膏二錢。
大便乾澀,加酒炒大黃一錢。
這個方子能瀉火、抑制陽氣、滋養陰液,同時兼顧疏散肌表、送出毒氣,雖然病勢兇猛,也必須求其外泄,比單用黃連解毒湯合白虎湯要靈活得多,效果更佳。
清熱導滯湯,用來治療毒氣下注引起的痢疾,也治療小兒疳痢。
藥材:黃芩、黃連、白芍、枳殼、山楂、厚朴(各一錢),青皮、檳榔(各六分),當歸、甘草(各八分),連翹、大力子(各五分)。
紅痢嚴重者,加紅花三分,地榆五分。
大便祕結、裡急後重者,加酒大黃一錢二分。
這個方子能調理氣機、運行血液、清熱,僅僅是治療痢疾的平和之劑,加入大力子、連翹後,藥效就轉向治療麻疹,成為清除麻疹餘毒的良方,不同於一般治療痢疾的藥方,非常巧妙。
防風通聖散
藥材:防風、川芎、當歸、白芍、大黃、薄荷、麻黃、連翹、石膏、黃芩、桔梗、滑石、甘草、荊芥、白朮、山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