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雲鵬

《慈幼新書》~ 卷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

1. 備用方

清地散花飲,凡痘見標三日,宜清腳地,肅臟腑,理氣活血,引毒達於四肢,此方主之,切忌升提。蓋痘雖胎毒,而藥可使之上下,遍布一身,則雖重亦輕。若盡提頭面,則雖輕亦重矣。如升、柴、羌、芷、藁本川芎之類,可輕用乎?若未標之前,標齊之後,又不在禁例矣。予見一症,因用升、羌,頭面獨重,身上甚稀,遂改用防風,引毒於四肢,用蘇梗,引至下部,果得心應手而愈。大約三冬初春,時令嚴寒,下身先標而頭面不標者,本方加乾葛、白芷,外用清肌湯,帳內熏洗之。夫痘初標,乃發萌時也,散毒為主,清火次之。今一見火,便用芩、連之屬,獨不思寒涼太重,反冰伏其毒,而為內剝害命乎。

白話文:

「清地散花飲」,凡痘疹見標三日,應以清除胃腑中的熱毒,順利排毒,並且疏通氣血,讓毒氣由四肢排放出來,這是此方劑的用途,要注意不可升提。因為痘瘡雖然是胎毒,但藥物可以讓毒氣上下流動,遍佈全身,即使病情嚴重也會變輕。但如果都聚集在頭面,即使病情輕微也會變重。像升麻、柴胡、羌活、芷草、藁本、川芎之類的藥物,可以輕易使用嗎?如果還未見標之前,或是標齊之後,就不受禁藥的限制了。我曾經看過一個病例,因為使用了升麻、羌活,結果頭面痘疹特別嚴重,身上卻很少,後來改用防風,把毒引到四肢,用蘇梗引到下部,果然藥到病除。

大約在三冬初春,天氣寒冷乾燥,下身先見標而頭面不見標的患者,本方劑要加入乾葛、白芷,外用清肌湯,在帳內燻洗。痘疹初見標,正值發生的時候,應以散毒為主,其次是清火。現在一看到火熱,便使用黃芩、黃連之類的藥物,難道不考慮寒涼太過,反而會抑制毒氣,形成內剝而毒氣入裡,危及性命嗎?

防風,山楂當歸地丁(各一錢),大力子,山慈姑(各八分),荊芥(七分),前胡青皮(各五分),蟬蛻(三分),紅花茯神,水通草生薑皮(各二分),大棗(一枚)

白話文:

  • 防風:一錢

  • 山楂:一錢

  • 當歸:一錢

  • 地丁:一錢

  • 大力子:八分

  • 山慈姑:八分

  • 荊芥:七分

  • 前胡:五分

  • 青皮:五分

  • 蟬蛻:三分

  • 紅花:二分

  • 茯神:二分

  • 水通草:二分

  • 生薑皮:二分

  • 大棗:一枚

夾疹,加蓮心九個,菊花五分,蘭花根一錢。

夾丹加黃芩、生地、薄荷、山梔、小竹葉,或黃紫草

白話文:

夾丹加上黃芩、生地、薄荷、山梔子、小竹葉,或者黃紫草。

腰腹痛,倍楂、青,加杜仲胡桃肉。

小腹痛,加厚朴、筍兜、青木香延胡索

白話文:

下腹部疼痛,可以加入厚朴、筍兜、青木香、延胡索。

額上灰滯色,加菊花、梅花蘭花,或用根。

準頭先標,加木香、筍兜,外以清肌湯浴之。

色嬌亮者,濕勝也,倍防風,少加大腹皮

玉液春膏飲,起脹時用。

前胡,桔梗,山楂,貫仲,蟬蛻(去頭足各八分),大力子,當歸,連翹(各一錢),川紅花,川芎,青皮,木通(各三分),陳米(百粒)

白話文:

前胡、桔梗、山楂、貫仲、蟬蛻(去除頭和腳部分,各八分)、大力子、當歸、連翹(各一錢)、川紅花、川芎、青皮、木通(各三分)、陳米(一百粒)。

標未齊,加筍尖。倍楂、青。

左頤不起,加辛夷。

上頤不起,加西河柳

背漿不足,加酒炒土蘭花。

下身漿不足,加巴戟。

灰白,倍芎、歸,加肉桂、紅花、桃花

乾紅,加丹皮、生地。

紫,加芩、連。倍翹、眾。

㿠白,加木香、官桂。

心火,加黃連,甚者犀角、生地。

肝火,加金銀花

脾火,加蘆根,甚者石膏

胃火,加山梔、石膏。

口臭,加白芷。

肺火,加黃芩。

腎火,加知母

痰噤,加麥冬、貝母、栝蔞仁、旋覆花,或用寧金散。

寒噤,去連翹。

火噤,去芎、歸,加骨皮、丹皮、芩、地。

毒噤,至寶飲,送發靈丹

疔噤,先治疔。

四五日發癢,加荊芥、石膏、元參、丹皮、白蒺藜

六日癢,加白芷、生地,余同上,惟不用荊芥。

風閉,加升、葛、羌活

誤服藥而喘,倍青皮,加枳殼、麥冬、黃連。

飲食不進,加白朮砂仁、神麯。

唇反腫或肉裂,加蘆根。

腸鳴,加丹參

便血,加蒲黃炒。

陰症腹痛,加薑、桂、丁香、木香,甚者去蟬蛻。

陽症腹痛,加升麻、黃連、木香。

腹左痛,加青皮,右痛加木香,中痛加延胡、海藻,甚者莪朮三稜

白話文:

腹部左側疼痛,加入青皮;腹部右側疼痛,加入木香;腹部中央疼痛,加入延胡索和海藻;疼痛劇烈時,加入莪朮和三稜。

積血在丹田,加桃仁

腰痛,加羌活、萆薢、巴戟、杜仲、胡桃肉。

心胸痛,加紅花、海藻、三稜、莪朮。

手痛,加桂枝、桃仁。

頭痛,有風痰,加天麻、殭蠶、鉤藤、荊芥、膽星牛黃、天竺黃。

白話文:

頭痛,伴有風痰的,可以加天麻、殭蠶、鉤藤、荊芥、膽星、牛黃、天竺黃。

有濕,加羌、芷、蒼耳

三豆湯

白話文:

大黑豆:

  • 味甘、性平。
  • 歸脾、胃經。
  • 功效: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 應用:
  • 脾虛氣弱:大黑豆可以補脾益氣,增強體質。
  • 熱毒瘡瘍:大黑豆可以清熱解毒,幫助瘡瘍癒合。
  • 活血化瘀:大黑豆可以活血化瘀,緩解疼痛。

赤小豆:

  • 味甘、酸,性平。
  • 歸心、小腸經。
  • 功效:清熱利尿、消腫止渴、健脾益氣。
  • 應用:
  • 小便不通:赤小豆可以清熱利尿,緩解小便不通。
  • 水腫:赤小豆可以消腫止渴,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
  • 脾虛氣弱:赤小豆可以健脾益氣,增強體質。

綠豆:

  • 味甘,性寒。
  • 歸心、胃、小腸經。
  • 功效:清熱消暑、解毒明目、利尿止渴。
  • 應用:
  • 暑熱煩渴:綠豆可以清熱消暑,緩解暑熱煩渴。
  • 食物中毒:綠豆可以解毒明目,幫助排出體內的毒素。
  • 小便不通:綠豆可以利尿止渴,緩解小便不通。

此扁鵲方也。黑豆解腎經毒,治相火,赤豆解心經毒,治君火。綠豆解陽明經毒,治胃火。易辦有便於鄉村,易食有便於童稚,真仙方也。

白話文:

這是扁鵲的藥方。黑豆可以解腎經的毒,治療相火過旺的症狀。赤豆可以解心經的毒,治療君火過旺的症狀。綠豆可以解陽明經的毒,治療胃火過旺的症狀,這些藥方容易取得,適合鄉村使用。這些藥物容易食用,適合兒童服用。它們是真正的仙丹妙藥。

呂晚村曰:凡鄉村出痘時,用三豆各一升,甘草三兩,浸汁去渣煮,取豆汁,每日空心飲之。喜食豆者,與豆食之,不但稀豆,竟有絕不出者。

白話文:

呂晚村說:凡是鄉村爆發天花時,用綠豆、紅豆、黑豆各一升,甘草三兩,浸泡後去除渣滓煮沸,取豆汁,每天空腹飲用。喜歡吃豆子的人,可以加豆子一起吃,不僅天花稀少,甚至有完全不爆發天花的。

闢穢者

蒼朮(一斤),大黃(半斤)

銼碎細燒。

汪凱承曰:藥氣猛,體虛者恐難任受,唯常取大棗焚之,既解穢觸,又且和脾。

九味神功散

人參,紫草,生地,紅花,黃耆赤芍,甘草,嫩前胡,大力子

白話文:

人參:補氣益血。

紫草:清熱解毒,涼血消瘀。

生地:涼血止血,養血潤燥。

紅花: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黃耆:補氣固表,利水消腫。

赤芍:活血化瘀,涼血止痛。

甘草:補氣益血,調和諸藥。

嫩前胡: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大力子:收斂止瀉,固精補腎。

翟氏曰:此方合扁鵲之四聖,華陀之保元,可謂能奪造化之權,而定危亡之命者也。華陀論氣尊血分者生,毒參陽位者死,故以參、耆提其氣,使氣尊而血附,以紫草、赤芍行其滯,使血氣活動,毒隨血氣而行。加紅花、生地,虞其緩也。毒之所乘,以相火萃於陽明而作熱,故用牛蒡以止沸息薪,毒之所發,因風寒客於腠理而作熱,故用前胡以散郁緩蒸。又用甘草以和合諸藥,一面托裡,一面解毒,妙方妙方。

白話文:

翟氏說,這個方子結合了扁鵲的四聖湯,和華佗的保元湯,可以說是能夠奪取造化之權,並且決定是否生死。華佗論氣,認為氣尊血分者生,毒參陽位者死,所以用參、耆,提振其氣,使氣尊而血附,再用紫草、赤芍,去除其滯,使血氣運行正常,毒隨血而運行。再加紅花、生地,怕它見效太緩慢。毒發作之處,因相火積聚於陽明而引起熱,所以用牛蒡,以止沸息薪,毒發作的原因,風寒客於腠理而引起熱,所以用前胡去散鬱緩解蒸熱。再用甘草來調和諸藥,一方面託裡,一方面解毒,這藥方真是妙不可言。

人參,當歸(各八分),麥冬(一錢二分),花粉(同麥冬用酒蒸曬),生黃耆(各一錢),前胡,大力子(各五分),白芍(酒生,四分),甘草(生炙,三分),紅花,川芎,生地(俱酒洗),桔梗(各三分),山楂(五粒),龍眼(三枚),生薑(三片)

白話文:

人參、當歸(各 1.6 公克),麥冬(2.4 公克),花粉(與麥冬一起用酒蒸曬),生黃耆(各 2 公克),前胡、大力子(各 1 公克),白芍(用酒生曬,0.8 公克),甘草(生炙,0.6 公克),紅花、川芎、生地(均用酒清洗),桔梗(各 0.6 公克),山楂(5 顆),龍眼(3 顆),生薑(3 片)。

木香散,治純陰無陽,泄瀉而渴。

木香,人參,肉桂,半夏,青皮,前胡,丁香,大腹皮,赤茯苓,炙甘草,訶子(煨去枝),生薑,糯米

白話文:

木香:具有疏通氣滯、行氣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胸腹脹滿、疼痛、消化不良等。

人參: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寧心安神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虛乏力、四肢無力、心悸失眠等。

肉桂:具有溫中散寒、活血通脈、止痛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腹痛、腹瀉、月經不調等。

半夏:具有化痰止嘔、燥濕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痰多、嘔吐、胸悶等。

青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胸腹脹滿、消化不良、痰多嘔吐等。

前胡: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咳嗽、咳痰等。

丁香:具有溫中止嘔、理氣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胃寒嘔吐、腹痛、呃逆等。

大腹皮: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

赤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補氣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脾虛乏力等。

炙甘草:具有補氣益中、健脾益氣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虛乏力、脾胃虛弱、咳嗽氣喘等。

訶子(煨去枝):具有斂肺止咳、固澀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咳喘、腹瀉、便溏等。

生薑:具有散寒解表、溫中止嘔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噁心嘔吐等。

糯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氣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虛乏力、脾胃虛弱等。

虛甚,加黃耆。

陳氏云:腹脹渴者,瀉渴者,足指冷渴者,驚悸渴者,身溫渴者,身熱面㿠白渴者,寒顫渴不止者,氣急咬牙渴者,飲水轉水瀉不已渴者,九症皆非熱也,乃津液少,致脾胃肌肉虛故耳。此方治之。然必痘色白,手足涼,小便清利方效。若痘色紅,大便秘,小便赤,即非所宜矣。

白話文:

陳氏說:腹脹而口渴、腹瀉而口渴、足指冰冷而口渴、驚悸而口渴、身體溫熱而口渴、身體發熱而面色蒼白口渴、寒顫而口渴不止、氣急咬牙而口渴、喝水腹瀉不止而口渴,這九種症狀都不是熱證,而是津液不足,導致脾胃虛弱,肌肉無力所致。用此方治療。但必須痘色白,手足涼,小便清利纔有效。如果痘色紅,大便乾燥,小便赤黃,就不是適宜用本方了。

異功散,治純陰無陽,痘出不光澤,不起脹,根窠不紅,虛而癢塌者。

白話文:

異功散,治療純陰無陽症狀,痘瘡出現不光亮,不腫脹,痘根不紅,虛弱而瘙癢塌陷的情況。

木香,當歸,人參,茯苓,肉桂,肉蔻,丁香,陳皮,半夏,白朮,厚朴,附子,生薑,大棗

白話文:

  • 木香:具有理氣止痛、消脹散結、醒脾開胃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胃腸道疾病,如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症狀,如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等。

  • 人參:具有補氣補虛、益氣生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虛症狀,如疲乏無力、氣短、自汗等。

  •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脾虛食少等。

  • 肉桂:具有溫陽散寒、活血化瘀、補氣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陽虛症狀,如畏寒怕冷、腹瀉、痛經等。

  • 肉蔻:具有溫陽散寒、消脹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寒凝腹痛、泄瀉等。

  • 丁香:具有溫中止瀉、理氣止痛、化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胃腸道疾病,如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

  •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咳嗽痰多、消化不良等。

  •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痰多咳嗽、嘔吐等。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瀉、水腫等。

  • 厚朴: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胃腸道疾病,如腹脹、腹痛、泄瀉等。

  •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止痛散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陽虛症狀,如心衰、休克、亡陽虛脫等。

  • 生薑: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嘔吐、咳嗽等。

  • 大棗:具有補氣血、益脾胃、安神益智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血虛弱、脾胃虛弱、失眠多夢等。

陳氏云:陽明主肌肉,胃氣充足,則肌肉溫暖,自然光澤起脹,而無癢塌之虞。若中氣虛,則表氣無所主而亦虛,諸症生矣。真見道之言。

白話文:

陳氏說:陽明經脈主宰肌肉,當胃中的氣血充足,肌肉就會溫暖,自然會富有光澤且豐滿堅實,而不會有乾枯塌陷的狀況。如果中氣虛弱,則表氣就沒有東西可以依附而也虛弱了,各種疾病就會滋生。這真是見到道的言論。

內托散,治表虛里實,氣血皆弱。

黃耆,人參,當歸(各二錢),肉桂,木香(各三分),川芎,桔梗,厚朴,白芷,防風,甘草(各一錢),白芍(炒,五分),生薑(一片),大棗(一枚)

白話文:

黃耆、人參、當歸(各2錢),肉桂、木香(各3分),川芎、桔梗、厚朴、白芷、防風、甘草(各1錢),白芍(炒,5分),生薑(1片),大棗(1枚)

頂尖色淡,表虛也。息重氣粗,裡實也。參、耆、草補氣。芍、芎、歸補血,防、芷、桂引諸藥自內達外,香、桔、樸調其壅實,以歸於和,而內無留毒矣。

白話文:

舌頭顏色淡薄,表示身體虛弱。呼吸急促,氣粗,表示體內有實熱。參、耆、草藥可以補氣。芍、芎、歸可以補血,防、芷、桂可以引諸藥從內達到外,香、桔、樸可以調和壅實,使身體恢復和諧,而體內沒有留下的毒素。

鹿茸(蜜炙去毛,三錢),黃耆(蜜炙,一錢五分),人參(一錢二分),甘草(炙,六分),當歸(酒洗,五分),生薑(三片),龍眼(三枚)

白話文:

鹿茸(以蜜炙過,除去毛,用量三錢),黃耆(以蜜炙過,用量一錢五分),人參(用量一錢二分),甘草(炙過,用量六分),當歸(以酒清洗過,用量五分),生薑(三片),龍眼(三枚)

清毒活血湯,攻補兼施。

生黃耆,山楂(各八分),生地,白芍,連翹(各錢五分),當歸,前胡,木通,紫草茸,大力子(各六分),酒芩,酒連(各七分),桔梗,甘草(各四分),人參(三分),生薑(一片)

白話文:

  • 生黃耆:八分

  • 山楂:八分

  • 生地黃:五錢五分

  • 白芍:五錢五分

  • 連翹:五錢五分

  • 當歸:六分

  • 前胡:六分

  • 木通:六分

  • 紫草茸:六分

  • 大力子:六分

  • 酒芩:七分

  • 酒連:七分

  • 桔梗:四分

  • 甘草:四分

  • 人參:三分

  • 生薑:一片

煩渴去參、耆,加麥冬、花粉。

快癍越婢湯

炙黃耆,炙甘草,炒白芍,桂枝,防風,生薑,大棗

越者發越之意,婢者卑也,言此方開隧道,活氣血。雖至於足下至卑之處,亦能發越也,故曰快斑越婢湯

白話文:

「越」意為開通、發散,「婢」意為卑下。

這個方劑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即使在足部這樣卑下的部位,也能起到疏通發散的作用,因此得名「快斑越婢湯」。

回漿散

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白芍,甘草,何首烏

象牙散,難收靨者用之。

何首烏,人參,白朮,黃耆(各一錢),甘草(五分),茯苓(一錢五分),象牙(火煅為末,一錢),大棗(三枚),糯米(一撮)

白話文:

何首烏、人參、白朮、黃耆各一錢、甘草五分、茯苓一錢五分、象牙(火煅為末)一錢、大棗三枚、糯米一撮。

煎好,沖象牙末服。

象牙有利水之功,群藥得之,奏效甚捷,故名。

人參清神湯

人參,黃耆,白朮,甘草,麥冬,當歸,棗仁,陳皮,茯神,黃連,糯米,大棗

荊防敗毒散

荊芥,防風,柴胡,前胡,人參,甘草,桔梗,川芎,茯苓,枳殼,羌活,獨活,薄荷

白話文:

荊芥:具有疏風解表、散寒止痛的效果,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頭痛、牙痛等問題。

防風:同樣具有疏風解表的作用,常與荊芥一起使用,增強祛風散寒的效果。

柴胡:有助於疏肝解鬱、清熱退燒,適用於肝鬱氣滯、胸脅疼痛、高燒惡寒等症狀。

前胡:具有清肺化痰、利咽止咳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咳嗽、氣管炎、肺炎等肺部疾病。

人參:是補氣養元、扶正固本的良藥,適用於體虛乏力、氣短氣促、食慾不振等情況。

甘草:具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調和藥性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咳嗽痰多、藥物副作用等問題。

桔梗:有助於宣肺止咳、祛痰利咽,常被用於治療咳嗽、哮喘、咽喉腫痛等疾病。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作用,適用於月經不調、頭痛、牙痛、風濕痹痛等症狀。

茯苓:具有利尿消腫、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脾虛泄瀉、失眠多夢等問題。

枳殼:有助於理氣破瘀、導滯消積,常被用於治療胸膈痞悶、消化不良、胃痛脹氣等症狀。

羌活:具有祛風濕、散寒止痛的作用,適用於風濕痹痛、頭痛、牙痛、腰腿疼痛等疾病。

獨活: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腰腿疼痛、關節痠痛等問題。

薄荷:具有清熱解暑、疏風散熱、止癢消腫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暑熱感冒、頭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白芷升麻湯,治痘癰。

白芷,升麻,桔梗,甘草,黃耆,黃芩,紅花,當歸,連翹,羌活,黃柏,生薑(一片),連須蔥白(三莖)

白話文:

白芷、升麻、桔梗、甘草、黃耆、黃芩、紅花、當歸、連翹、羌活、黃柏、生薑(一片)、蔥白(三莖)

防風,荊芥,當歸,連翹,柴胡,黃芩,梔子,蟬蛻,赤芍,木通,滑石,甘草,大力子,車前子

白話文:

  • 防風:能疏散風寒,清熱解表,止痛。

  • 荊芥:能疏散風寒,清熱解表,止血。

  • 當歸: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連翹: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柴胡:能疏肝解鬱,清熱退燒,止痛。

  • 黃芩: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梔子:能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 蟬蛻:能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 赤芍:能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 木通:能清熱利尿,通淋止痛。

  • 滑石:能清熱燥濕,利尿通淋。

  • 甘草:能補益中氣,調和諸藥。

  • 大力子:能補腎壯陽,強筋健骨。

  • 車前子:能清熱利尿,明目退翳。

人參(六分),白朮,當歸,川芎,陳皮(各五分),黃耆,山楂(各八分),甘草,肉桂(各三分),木香,淫羊霍(去刺羊油炒),穿山甲(土炒為末,各二分),生薑(一片),大棗(二枚)

白話文:

人參(0.6克),白朮、當歸、川芎、陳皮(各0.5克),黃耆、山楂(各0.8克),甘草、肉桂(各0.3克),木香、淫羊霍(去刺後以羊油炒)、穿山甲(炒焦研成細末,各0.2克),生薑(一片),大棗(2枚)。

清肺湯

天冬,麥冬,花粉,甘草,桔梗,當歸,知母,丹皮,白芍,黃芩(酒炒)

菊花飲

生地(一錢五分),當歸,柴胡,花粉,黃連,天冬,麥冬(各一錢),菊花(二錢),甘草(五分)

犀角地黃湯

犀角,芍藥,丹皮,生地

地涼心血,芍和肝血,丹去血中之火,犀解經中之熱。

張欽庵曰:凡屬火症,只此足以治之。

甘露飲

天冬,麥冬,生地,熟地,黃芩,石斛,茵陳,甘草,枇杷葉

白話文:

  • 天冬:具有養陰清肺、潤肺止咳、涼血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陰虛肺燥、溫熱病等。

  • 麥冬:具有養陰清肺、潤肺止咳、益胃生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陰虛肺燥、溫熱病等。

  • 生地:具有養陰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陰虛發熱、吐血、衄血、便血等。

  • 熟地:具有補血益精、滋陰養腎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萎黃、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早洩等。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熱黃疸、痢疾、瘡癤腫毒等。

  • 石斛:具有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益胃生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口渴咽乾、胃陰不足等。

  • 茵陳: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疸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熱黃疸、水腫、痢疾等。

  •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咳嗽吐痰、瘡癤腫毒等。

  • 枇杷葉:具有清肺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哮喘等。

熟地,當歸,防風,蟬蛻,羌活,元參,大黃,黃連,白蒺藜,沙苑蒺藜,犀角,炙甘草,穀精草,木賊

白話文:

  • 熟地:具有滋補強身、養血活血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血虛、貧血、月經不調、崩漏等症。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血虛、面色萎黃、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症。

  • 防風: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風邪、頭痛、鼻塞、流涕、四肢麻木等症。

  • 蟬蛻:具有解表散熱、祛風止痙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咽喉腫痛、咳嗽、哮喘等症。

  • 羌活:具有祛風濕、散寒止痛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腰痛、腿痛等症。

  • 元參:具有補氣養血、清熱生津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氣虛血虛、盜汗、心悸、失眠、口渴等症。

  • 大黃: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便祕、腹脹、腹痛、積食、痢疾等症。

  •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熱痢、濕熱黃疸、熱毒瘡瘍等症。

  • 白蒺藜:具有平肝熄風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肝陽上亢、頭暈目眩、失眠多夢、癲癇等症。

  • 沙苑蒺藜: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腎虛、腰膝酸軟、小便頻繁、遺精早洩等症。

  • 犀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止痛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熱病傷陰、神昏譫語、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

  • 炙甘草:具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腹脹腹痛、咳嗽氣喘等症。

  • 穀精草:具有益氣養血、強壯筋骨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氣虛血虛、盜汗、虛勞等症。

  • 木賊草: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

為末,羊肝煎湯調食。

罩胎散,治孕婦。

柴胡,乾葛,荊芥,防風,黃芩,桔梗,白芷,砂仁,紫草,阿膠

救苦丹

羌活,防風,升麻,生地,麻黃(連根),黃柏(酒炒),連翹(各五錢),當歸(酒洗),黃連(各三錢),川芎(一錢五分),藁本,蒼朮,酒芩,生芩(各二錢),細辛,甘草,陳皮,蘇木,紅花,吳茱萸(各一錢)

白話文:

  • 羌活、防風、升麻、生地、麻黃(連根)、黃柏(酒炒)、連翹(各五錢):具有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感冒發熱、頭痛身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 當歸(酒洗)、黃連(各三錢):具有補血活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證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血虛萎黃等症狀。

  • 川芎(一錢五分):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瘀血阻滯引起的頭痛、眩暈、胸痹心痛等症狀。

  • 藁本、蒼朮、酒芩、生芩(各二錢):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濕盛引起的腹脹、腹瀉、大便溏稀、痰多等症狀。

  • 細辛、甘草、陳皮、蘇木、紅花、吳茱萸(各一錢):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引起的脘腹疼痛、四肢麻木、月經不調等症狀。

蜜丸,龍眼大,薑湯化下,或同煎藥服。

賽春雷

麻黃(去節),紫草(各一兩),白附子,甘草(各五錢),殭蠶(酒洗),蟬蛻(各二錢),穿山甲(炙黃,二錢五分),蜈蚣(炙,一條),全蠍(酒洗,八分),蟾酥(一錢)

白話文:

麻黃(去除節枝),紫草(各一兩),白附子,甘草(各五錢),殭蠶(用酒洗過),蟬蛻(各二錢),穿山甲(炙成黃色,二錢五分),蜈蚣(炙過,一條),全蠍(用酒洗過,八分),蟾酥(一錢)

為末,另漿紫草,紅花各一兩,麻黃二兩,水酒煎,去渣取汁,熬膏半小杯,入蜜二兩,同熬,和末為丸,燈心湯下,或煎藥研服。

白話文:

將藥研成細末。另放一處用紫草和紅花各一兩,麻黃二兩,用水和酒煎煮,過濾藥渣取汁液,煮成半小杯的膏狀,加入二兩的蜂蜜,一起熬煮,和藥末混合做成藥丸。可以用燈心湯送服,或者把藥煎服後研磨成粉末服用。

石膏(煅),滑石(飛,各一兩),人中白(煅),紫草,茜根(各三錢),寒水石(四錢),甘草,紅曲鬱金(各二錢)

白話文:

石膏(煅燒),滑石(飛揚),各一兩;人中白(煅燒),紫草,茜草根,各三錢;寒水石四錢;甘草,紅麴,鬱金各二錢。

為末,每用二三錢,燈心湯或同煎藥服。

熱見愁

黃芩,黃連,山梔,黃柏(俱用酒浸炒五分),升麻(三錢),燒人糞(一兩)

同前法服。

燒人糞,最為解毒神品,古方無價散,用人貓雞犬四色,不若此一味為獨絕。

白話文:

燒人糞,可以算是最好的解毒聖藥,古代方劑中的無價散,雖然用到了人、貓、雞、犬四種動物的糞便,但都不如單獨使用人糞來得獨一無二。

千里馬

蚯蚓(去土炙),大黃(各一兩),川芎,烏藥(各三錢),紅曲(炒,五分)

外用大黃四兩熬膏,入蜜兩許為丸,同前法服。

一丸春,治頂陷不灌。

龍膽草,白附子,全蠍,甘草(各二錢),天麻,殭蠶,花粉,黃連,角沉香(各三錢),狗寶(二錢五分),礞石(煅),硃砂(各一錢),牛黃(五分),麝香(二分)

白話文:

龍膽草、白附子、全蠍、甘草(各二錢),天麻、殭蠶、花粉、黃連、角沉香(各三錢),狗寶(二錢五分),礞石(煅)、硃砂(各一錢),牛黃(五分),麝香(二分)。

玄米飯為丸,硃砂為衣,龍眼大,每服先以酒釀象皮五分同服。

白話文:

將玄米做成丸子,以硃砂做外衣,丸子的大小如龍眼一般。每次服用前,先將酒釀磨成象皮五分,與丸子一起服用。

蟾酥丸,治痘頂陷而作驚狂。

蟾酥(一分),牛黃,雄黃,人牙,珍珠(各三分),硃砂(五釐)

白話文:

  • 蟾酥(0.6公克)

  • 牛黃,雄黃,人牙,珍珠(每種1.8公克)

  • 硃砂(0.3公克)

乳汁為丸,如黍米大,每服數丸,人參湯下。

白話文:

把乳汁製成丸劑,大小像黍米一樣。每次服用數丸,用人參湯送服。

紅爐雪,自見點至六七日,凡有痰者皆效。

滑石(飛),礞石(煅,各五錢),硼砂(二錢),牛黃,硃砂(各五分),柿霜(三錢),青黛(一錢),冰片(半分)

白話文:

滑石(研成細粉),礞石(煅燒後研成細粉),各五錢;硼砂二錢;牛黃、硃砂各五分;柿霜三錢;青黛一錢;冰片半分。

為末,淡薑湯下。

王叔夏曰:一法用硃砂一錢,硼砂五分,冰片五釐,為末,調放舌上,大能化痰。

銀鎖匙,止瀉。

枯礬,玄米(各一兩),煨乾姜,蓮鬚,粟殼(蜜水泡去筋,各五錢),五倍子(二錢)

白話文:

枯礬和玄米各一兩。把乾薑和蓮鬚煨乾,並用粟殼蜜水浸泡去筋,各五錢。最後加入二錢的五倍子。

為末,每服一錢。

豆蔻丸

肉蔻,木香,砂仁,龍骨,訶黎勒肉(各五錢),赤石脂,枯礬(各七錢五分)

白話文:

肉荳蔻、木香、砂仁、龍骨、訶黎勒果肉各五錢,赤石脂、枯礬各七錢五分。

曲糊丸,黍米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飲下。

凡瀉,有濕、有滑、有積,此方礬、脂燥濕,骨、訶澀滑,砂、蔻消積,木香調脾胃滯氣,服之神良。

流氣飲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青皮,陳皮,白芷,烏藥,木香

風捲云

夜明砂,蟬蛻(俱洗淨,一兩),穀精草(去根),蜜蒙花(酒洗,各五錢)

為末,作二服,用豬肝切開,入藥紮好煮熟,取肝並湯食之。

程格思曰:痘在眼中,攢起白眵,用橄欖核磨水,加輕粉一二釐調勻,搽眼胞上,令藥氣熏入即落。

白話文:

程格思說:痘瘡在眼睛裡,聚集在眼白上,用橄欖核磨水,加入一兩釐輕粉攪拌均勻,塗抹在眼皮上,讓藥氣燻入即可消除。

碧雲散,治痘風眼,數十歲皆效。

冰片,銅綠(各五分)

共研極細末,用蜜調黏盅子內,以柏木板一小塊,艾一小丸,安放板上燒煙,將盅子內藥,向煙燻之。俟煙盡,再取井水滴數點,入藥調勻,用新筆緩緩蘸抹眼皮紅處數次,勿見風即愈,終身不發。

白話文:

將藥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蜂蜜調勻,黏在盅子內。用一塊小柏木板,和一小丸艾草,放在板上點燃,讓煙燻向盅子內的藥物。等煙都燒完了,再滴幾滴井水,和藥物調勻。用新毛筆,慢慢蘸著藥膏塗抹在眼皮發紅的地方,數次即可。不要見風,就能痊癒,以後都不會再發作了。

鄭破水曰:此方傳自鄢在公別駕,云得之內府,試之良驗。

四聖丹

綠豆,豌豆(各四十九粒,燒存性),珍珠(煅,一分),頭髮灰(二分)

胭脂水調藥成膏,用銀針撥開疔口,點入。

立馬回疔丹,痘疔初生紫點,次漸變黑,毒淺者浮高而潤,毒盛者深陷而焦,發時身溫疤潤者吉。身熱色枯聲啞者凶。

白話文:

立馬回疔丹:當痘瘡初生紫點時,隨後逐漸變成黑色,毒淺者腫塊浮起而光滑,毒盛者則深陷而焦枯。發病時,如果身體溫熱,疤痕濕潤光滑,則吉。如果身體發熱,痘瘡顏色枯萎,聲音嘶啞,則兇。

蟾酥(酒化),硇砂,輕粉,白丁香(各錢),雄黃,硃砂(各二錢),乳香(六分),麝香(二分五釐),金頂砒(五分),蜈蚣(一條,炙)

白話文:

蟾酥(用酒溶化),硇砂,輕粉,白丁香(各一錢),雄黃,硃砂(各二錢),乳香(六分),麝香(二分五釐),金頂砒(五分),蜈蚣(一條,炙烤)

共為細末,糊成麥子大,針透疔根,插入一粒,候四邊裂縫,是疔瘡搖動時,須用刀割去,內服鼠黏子湯,外搽玉紅膏而愈。若刺針無血,插藥乾枯,膿汁不變,終無生理。

白話文:

將藥材細細磨碎,糊成麥子大小,用針刺穿疔瘡根部,插入一粒藥丸,等待四週裂開,疔瘡搖動時,必須用刀割去,內服鼠黏子湯,外敷玉紅膏即可痊癒。如果刺針時沒有血,藥丸乾枯,膿汁沒有變化,最終無法治癒。

加減鼠黏子湯

鼠黏子,花粉,知母,荊芥,炒梔(各六分),甘草(三分),淡竹葉(二十片),燈心(二十節)

白話文:

鼠黏子、花粉、知母、荊芥、炒梔子(各六錢),甘草(三錢),淡竹葉(二十片),燈心草(二十節)

身熱,加柴胡、黃芩。有痰,加麥冬、貝母。咽啞,加元參、桔梗。咬牙,加薄荷、石膏。便秘,加蜂蜜、明粉。昏憒,加黃連、硃砂。痂枯,加當歸、生地。戀疤,加川芎、蟬蛻。

白話文:

  1. 如果患者發熱,則加入柴胡、黃芩。

  2. 如果患者有痰,則加入麥冬、貝母。

  3. 如果患者咽喉嘶啞,則加入元參、桔梗。

  4. 如果患者咬牙,則加入薄荷、石膏。

  5. 如果患者便祕,則加入蜜糖、明粉。

  6. 如果患者神志昏迷,則加入黃連、硃砂。

  7. 如果患者痂皮乾燥,則加入當歸、生地。

  8. 如果患者戀疤,則加入川芎、蟬蛻。

方公度曰:痘疔落後,膿水出多,氣血虛弱,須服八珍湯(見保產),始易收斂。

白話文:

方公度說:痘瘡和瘡癤在消除後,膿水如果流得太多,造成氣血虛弱,必須服用八珍湯(見保胎養顏篇),才能使膿水容易收斂。

紅膏

白芷(五錢),甘草(一兩二錢),當歸身,白蠟(各二兩),瓜兒血竭,輕粉,紫草(各四錢),麻油(一斤)

白話文:

  • 白芷(50克),甘草(120克),當歸身,白蠟(各200克),瓜兒血竭,輕粉,紫草(各40克),麻油(500克)

上藥將歸、甘、紫、芷四味,先入油內浸三日,放勺內,慢火熬,微枯色,細絹濾去渣。復入勺內煎滾,下血竭化盡,次下白蠟亦化,外將茶盅四隻,預頓冷水中,以膏傾入盅內,候片時下輕粉(研極,細)每盅一錢,攪勻,緩緩取起收貯,用時以抿腳挑於掌中捺化,擦上,外以太乙膏(見雜症)護之。

白話文:

把上藥之將歸、甘松、紫草、當芷這四味藥材,先放入油中浸泡三日,然後放入湯匙中,用文火熬煮,至藥材顏色微焦,再用細絹過濾去除渣滓。接著,再把藥液倒入湯匙中煮滾,加入血竭,直到它完全融化,然後再加入白蠟,也融化它。另外,準備四個茶杯,預先放在冷水中,把藥膏倒入杯中,等一段時間後,加入研磨成極細的白礬,每杯一錢,攪拌均勻,然後小心地取出,收藏起來。使用時,用食指蘸取藥膏,在掌心中融化,然後塗抹在患處,再用太乙膏(見雜症)護理。

曹聞在曰:三方治痘疔,並一切癰疽發背,棒毒潰爛,無不立應。

清肌湯

櫻桃葉(一握,冬則枝幹),蘇葉(二兩)

煎湯置帳中,令氣熏半個時辰,傾出湯洗,一時即起。如漿靨時發癢,用荊芥、薄荷、丹皮、地骨皮、白蒺藜、何首烏,如法熏洗亦妙。

白話文:

將藥煎好後放在帳中,讓藥氣燻蒸半小時,倒掉藥湯並用藥水清洗,一會兒就會醒來。如果在長痘痘的時候皮膚發癢,可以用荊芥、薄荷、丹皮、地骨皮、白蒺藜、何首烏,按照上面的方法燻蒸洗滌,效果也很好。

胭脂塗法

升麻(一兩),雄黃(五分)

煎濃汁,將胭脂於汁內捻令紅出,即以蘸汁拭瘡上。若瘡不起,須熱拭之。胭脂紅花膏所成,取其能活血敗毒耳。

白話文:

將藥汁煮到濃稠,將胭脂放在藥汁中攪拌,直到胭脂的紅色成分釋出,然後用蘸著藥汁的棉布擦拭瘡口。如果瘡口沒有好轉,需要在熱敷的狀態下擦拭。胭脂紅花膏是由胭脂和紅花製成的,取其活血化瘀、消炎排毒的功效。

生肌散,治熱毒瘡爛,並痘後焦蝕不斂,膿血雜流。

地骨皮,黃連,黃柏,五味子,五倍子,甘草,枯礬

綿繭散

綿繭

將礬填滿,燒令汗出,為末滲之。

程師恪曰:痘破出水,用牆上陳茅草,去泥土曬乾,為末滲之妙,將愈瘡爛,用古牆上白螺螄殼,燒存性,滲之亦妙。

白話文:

程師恪說:痘瘡破裂流出膿水時,可以使用牆上的陳年茅草,去除泥土曬乾磨碎,然後撒在患處,可以幫助傷口癒合。如果瘡口已經糜爛,可以使用古牆上的白色螺螄殼,燒成灰後保持其藥性,然後撒在患處,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羅修遠曰:痘爛生蛆者,以柳條帶葉鋪地上,與臥片時,其蛆盡出。

百花膏

石蜜

略用湯和,以鵝翎刷之,瘡痂易落。

金華散,治痘後肥瘡、疳瘡、疥癬,能收水涼肌解毒。

黃丹,黃柏,黃耆,黃連,大黃,麝香

共為細末,瘡濕干滲,瘡乾用臘豬油熬化,調敷。

拔毒膏

馬齒莧(搗汁),豬脂,石蜜,赤小豆(末),綠豆(末)

和合熬膏塗腫處,如干,以水潤之。

人牙散

人牙(煅存性,韭汁淬之,大牙三次,小牙二次,為末,入麝香二分,或紅曲亦可,用雞冠血調成膏,好酒半杯、乳一杯、蔥白一撮,煎湯下)

白話文:

人牙(煅存性,用韭菜汁淬之,大牙三次,小牙兩次,磨成粉末,加入二分麝香或紅曲也可以,用雞冠血調成膏狀,再加半杯好酒、一杯乳酪,切些蔥白,煎湯服用。)

外感穢氣則陷入,內食穢物則凸出,故用二穢物以起陷下之痘,自筋骨達於皮膚,法無捷於此矣。

吳楚源曰:倒靨色黑,唇口冰冷,最為危候。用狗蠅七枚,擂細,和酒少許調服,即紅潤如常。冬月蠅藏狗耳中。

白話文:

吳楚源說:症狀為臉色青黑,嘴脣口舌冰冷,這是病情最危急的時候。可以用七粒狗蠅,搗碎,和少量酒調勻服下,臉色馬上就能紅潤如常。狗蠅在冬天會藏在狗的耳朵裡。

獨聖散

穿山甲(炒一錢),麝香(一分)

雞冠血調沖酒服,與人牙散意同。

吹口丹

黃連,青黛,兒茶,片腦

三仙散,治走馬牙疳,頃刻即死者。

婦人桶中垢(白者火煅,一錢),銅綠(三分),麝(一分)

麝礬散,治同前。

銅綠(五錢),膽礬,生白礬(各一錢),麝香(少許)

白話文:

銅綠(五錢)、膽礬、生白礬(各一錢)、麝香(少許)

張特英曰:藥未合就,以黃鱔一條剁斷,取熱血搽之,亦佳。

麥湯散,水痘者,面紅唇赤,眼光如水,咳嗽嚏噴,涕唾稠黏,身熱二三日而出,明淨如水疱,易出易靨,溫之則痂難落而成爛瘡,亦不宜食薑辣,沐浴冷水,致成癉疥水腫,自始至終,惟服此為當。

白話文:

麥湯散: 水痘患者,臉色通紅,嘴脣鮮紅,眼神像水一樣清澈,咳嗽和打噴嚏,鼻涕和唾液濃稠黏膩,發熱二三天後出現,像水泡一樣清澈明亮,容易破裂和潰爛,溫養它則痂難以脫落而形成潰爛的瘡口,也不宜吃薑和辣的食物,也不宜用冷水洗澡,導致形成癤瘡、疥瘡和水腫,從開始到結束,只服用此藥是最合適的。

地骨皮(炒),甘草(炙,各一錢),滑石(二錢),麻黃(四分),人參,熟地,知母,羌活,甜葶藶(各三分),小麥(十粒)

白話文:

  • 地骨皮(炒):1 錢,具有滋陰清熱、除煩益精的作用。

  • 甘草(炙):1 錢,具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的作用。

  • 滑石:2 錢,具有清熱利尿、燥濕化痰的作用。

  • 麻黃:4 分,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

  • 人參:3 分,具有補氣養陰、健脾益肺的作用。

  • 熟地:3 分,具有補血益精、滋陰養肝的作用。

  • 知母:3 分,具有清熱滋陰、潤肺止咳的作用。

  • 羌活:3 分,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

  • 甜葶藶:3 分,具有清熱化痰、利水消腫的作用。

  • 小麥:10 粒,具有養心益氣、除煩止渴的作用。

稀痘方,忌婦人手。

羌活,生地,黃柏,升麻,防風,麻黃(各五分),甘草,黃連,歸身(各三分),川芎,黃芩(酒侵),藁本,柴胡,乾葛,蒼朮(各二分),紅花(酒浸),細辛,蘇木,陳皮,白朮(各一分),連翹(炒),吳茱萸(各半分)

白話文:

羌活、生地黃、黃柏、升麻、防風、麻黃(各五錢),甘草、黃連、歸身(各三錢),川芎、黃芩(浸過酒),藁本、柴胡、乾葛、蒼朮(各二錢),紅花(浸過酒),細辛、蘇木、陳皮、白朮(各一錢),連翹(炒過),吳茱萸(各半錢)

上二十二味,合一劑,每逢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一晚,取水二盅,煎八分,露一夜,如遇天陰,露在房檐下,次早溫服,以一年盡四劑,不必再服。小兒服藥後微泄,則胎毒去。有不泄者,胎毒輕也。

白話文:

以上二十二味中藥,合在一起為一劑,每逢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晚上,取兩碗水,煎至八分,放置露出一夜,如果遇到陰天,則放在屋簷下,第二天早上溫服,一年服用四劑,不必再服用。小兒服用藥物後,若有輕微腹瀉,則胎毒已排除。若無腹瀉,則胎毒較輕。

鄭芳貽曰:鳳雛雅不喜預解痘毒,指方士金石丹藥也。若此不過官方藥料,調理血脈,疏通臟氣,竟有奇功。余初亦不甚信,久而歷觀其效,服四劑者不出,服一二劑者,出亦稀。鳳雛救世心切,聞余言急索付梓,讀者幸毋忽諸。

白話文:

鄭芳貽說:鳳雛雅不喜歡預防治療痘瘡毒,是指療瘡的丹藥也。像這樣在官府中做藥物原料,用來調節血脈,疏通臟氣,有顯著的效果。我最初也不相信,觀察了很長時間才歷觀其效,喝四劑藥的人沒有出痘,喝一到兩劑的人,出痘也少。鳳雛急著拯救世人,聽到我的話趕緊印刷成書,讀者不要忽略他。

玄兔散

菟絲子(一斤,淘淨,用無灰好酒砂鍋內煮一日,入石臼內搗成薄片,曬乾),玄參(斤半)

白話文:

菟絲子(一斤,清洗乾淨,用無灰好酒在砂鍋裡煮一天,放入石臼中搗成薄片,曬乾),玄參(一斤半)

為末和勻,入瓷罐收貯,常曬,每遇二十四節,以砂糖湯調下,量兒大小,或五分。或一錢二錢。如鄰近出痘,即日日服之神效。

白話文:

研磨成粉狀後攪勻,放入瓷罐中收藏,經常曬一曬。每逢二十四節氣,用砂糖水送服,劑量根據兒童的大小,或五分,或一錢二錢。如果鄰近有天花流行,每天服用此藥非常有效。

仙砂散

川芎,當歸,升麻,甘草(各六兩)

東流水七大碗,煎至二大碗,去渣,用好明淨硃砂四兩,吸去鐵砂,飛淨碾碎,細絹袋盛,懸砂鍋內,將藥水慢煮,至水盡為度。取出焙乾為細末,外用糯米半升,淘淨,候乾,以鹽泥為餅,裹米在內,火煅透,取出冷定,揀黃色者,亦為細末,每小兒一歲,硃砂一分,米粉一分,蜜一匙,酒三匙,米湯半酒杯,調勻服之。才覺熱者不出,見點者出必稀,回早者服之復起。

白話文:

用東流水煮七大碗藥,煎至濃縮成二大碗,將藥渣取出,使用四兩上等明淨硃砂(去除鐵砂雜質),細細研磨,用細絹袋子裝起,懸掛在砂鍋內,將藥水慢慢煮,至水份完全蒸發為止。取出後烘乾成細末,另外使用半升糯米,淘洗乾淨,待水份去除後,用鹽泥包裹糯米,放進火中燒製透徹,取出冷卻後,將黃色的糯米取出磨成細末,每一個小孩按年齡,一歲用一分硃砂,一歲用一分米粉,一匙蜂蜜,三匙酒,半酒杯米湯,調勻後服用。服用後如果感覺到發熱就不再外出,如果出現紅點,外出時一定會痊癒,如果反覆發作,服用後就會痊癒。

修合須齋戒靜室,勿令婦人雞犬聞見。

蔡氏曰:余季子出痘熱甚,鼻血流滿床蓆,用絲爪近蒂三寸,連皮子燒灰存性,入硃砂細末一錢,蜜水調服而愈(或砂糖拌干服亦妙)。凡以此治已出未出諸症,無不霍然。

白話文:

蔡氏說:我兒子季子出痘時發燒很嚴重,鼻血流滿牀蓆,於是在距鼻孔三寸地方用絲線勒住,連同皮膚一起燒成灰,保留藥性,加入硃砂末一錢,用蜂蜜水調和服下而痊癒(或用砂糖拌乾服下也很有效)。凡是用這種方法治療已經出疹或沒有出疹的各種症狀,沒有不立刻痊癒的。

龍鳳膏

地龍(小紅活者一條),烏雞卵(一個)

上以雞卵開一小竅,入地龍在內,夾紙封之,放飯上蒸熟,去地龍,與兒食之。每逢立春日,或春分日,食一枚,能令終身無痘,即有亦稀。若鄰里正出時,服一二枚極妙。

白話文:

在雞蛋上開一個小洞,放入蚯蚓,用紙封住洞口,放在飯上蒸熟,取出蚯蚓,與孩子一起食用。每到立春或春分這一天,吃上一顆雞蛋,可以讓一生都不出痘,即使出痘也較少。如果鄰里正在流行痘疹,服用一、兩顆效果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