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雲鵬

《慈幼新書》~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胎病

小兒胎病凡二端,在胎時母失愛護,或勞動氣血相干,或坐臥飢飽相役,飲酒食肉,冷熱相制,恐怖驚悸,血脈相亂,蘊毒於內,損傷胎氣,此胎熱胎寒,胎肥胎怯,胎驚胎黃諸症,所由作也。又有落地時,浴體拭口,斷臍灸囟之不得法,繃袍驚恐,寒溫乳哺之乖其宜,此嘬口、臍風、鎖肚、不乳等症所由生也。

黃帝云:吾不能察其幼小,亦唯小兒臟腑嬌嫩,血氣懦弱,肌體不密,精神未充,而用藥消息之難耳。

白話文:

小孩的胎病大概有兩種原因:第一種是母親在懷孕時沒有好好愛護自己,像是過度勞累影響氣血,或是坐臥、吃飯不定時,飲酒吃肉,飲食忽冷忽熱,受到驚嚇或恐懼,導致血脈紊亂,在體內累積毒素,損傷胎兒的氣息。這些都是造成胎熱、胎寒、胎肥、胎弱、胎驚、胎黃等各種症狀的原因。

另一種原因則是嬰兒出生時,洗澡擦嘴、剪臍帶、灸囟門等步驟沒有做好,或是包衣服時過度驚嚇,以及餵奶時沒有注意冷熱和適量,這些都會造成小孩嘴巴吸吮困難、臍帶發炎、腹脹、不喝奶等問題。

黃帝說過:「我沒辦法了解嬰兒小時候的狀況,只能說嬰兒的內臟比較脆弱,血氣比較虛弱,肌肉皮膚比較鬆散,精神也還沒發育完全,所以用藥治療是很困難的事情。」

2. 胎熱

胎熱者,生後氣急喘滿,眼閉或目赤,眼胞浮腫,神困呵欠,呢呢作聲,遍體壯熱,小便赤,大便澀,時復驚煩,宜至寶丹研服之,木通散與乳母服之。目不開,以二妙散溫洗之。不治,則生鵝口、木舌、重舌、紫赤丹瘤。

至寶丹

滑石(六兩),甘草,木香,陳皮,莪朮,三稜(各一兩),茯神,白朮,山藥,遠志,青皮(各一兩五錢),甘松(五錢),益智仁(七錢五分),麝香(一錢五分)

一方,加人參一兩。

蜜丸芡實大,硃砂為衣,燈心湯調化服。

此即時下所常用秘方也,不論內傷外感,變蒸寒熱,一切治之。予謂此藥,唯蒸症相宜,次則鬱熱伏暑神劑。小兒夏月,宜多服之。補而不滯,瀉而不偏,殊有妙用。

木通散,兼治小兒臍熱,小腑閉,諸瘡丹毒,母子同飲。

木通,萹蓄,大黃,甘草,瞿麥,赤茯,滑石,黃芩,薄荷,炒桅子,車前子

補中益氣用升、柴天道之方也;此方車、茯、瞿、萹,地道之方也。小兒稚陽氣純,天道完全,故唯此法出入調理。

二妙散,大人翳膜血絲俱治。

文蛤(一兩),黃柏(二錢)

煎水熏洗。

白話文:

胎熱是指嬰兒出生後,出現呼吸急促、喘氣、胸滿、眼睛緊閉或發紅、眼皮浮腫、精神困倦打哈欠、發出細微的聲音、全身發熱、小便赤黃、大便乾澀、時常驚嚇煩躁等症狀。應該服用磨成粉的至寶丹,同時讓哺乳的母親服用木通散。如果眼睛睜不開,可以用二妙散溫熱後清洗。如果不好好治療,可能會引發鵝口瘡、木舌、重舌、紫紅色丹瘤等疾病。

至寶丹的配方是:滑石(六兩)、甘草、木香、陳皮、莪朮、三稜(各一兩)、茯神、白朮、山藥、遠志、青皮(各一兩五錢)、甘松(五錢)、益智仁(七錢五分)、麝香(一錢五分)。

另一個配方,可以加入人參一兩。

將藥材製成如芡實大小的蜜丸,外層裹上硃砂,用燈心草煮的水化開服用。

這個方子是現在常用的秘方,無論是內傷還是外感,或是生長期間的寒熱症狀,都可以用它來治療。我認為這個藥最適合用在治療生長期間的疾病,其次是治療鬱熱和暑熱的神藥。夏天時,小孩應該多服用,它能補養身體又不至於滯膩,能瀉熱又不偏頗,有很好的療效。

木通散,同時可以治療嬰兒的臍部發熱、小便不通暢、各種瘡瘍丹毒,母親和孩子都可以一起服用。

配方是:木通、萹蓄、大黃、甘草、瞿麥、赤茯苓、滑石、黃芩、薄荷、炒梔子、車前子。

補中益氣的方劑是用升麻、柴胡走上部的藥材,而這個方劑用車前子、茯苓、瞿麥、萹蓄走下部的藥材。嬰兒的陽氣純淨,天道的運行完整,所以用這個方法可以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

二妙散,大人眼睛上的翳膜和血絲都可以治療。

配方是:文蛤(一兩)、黃柏(二錢)。

將藥材煎水,用熱氣熏眼睛,然後再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