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新書》~ 卷五 (4)
卷五 (4)
1. 結靨三日訣
痘至十日毒解矣,膿亦轉黃作蒼蠟矣。元氣實者,痘必循次而結。如口角懷陽物先結,正收也。身漸輕快,腫漸消,眼漸矇矇而欲開,食倍常,便如故,從上至下,而逐漸收結,痂厚色紅,大事畢矣,不然猶未可以為善。惟結痂時匆匆發熱者,不必慮之,乃蒸漿作靨也。凡一時痂盡,一時即落者,毒火內爍也,急解之。
此症必膿未充足。若聲啞煩悶,喘促不食,死期迫矣,否則必發毒而解。
痘正收靨時,靨而不靨,非氣虛必血熱也。氣虛血熱,唇舌之紅不紅盡之,亦有時令致然者,時之寒也,用溫劑以調之,時之熱也,用涼劑以清之。
凡不及期,眼開者重,輕痘不拘,又過期而眼不開亦重,十二日眼開期矣。當結靨時而渴飲無休,津液竭也,保嬰百補湯,加生脈散主之。若渴甚而瀉利不止為難治。渴切勿利小便,便愈利而渴愈甚矣。戒之戒之。
九日十日,半痂半不痂,作瀉者不必慮,乃陽氣內回,非灌漿時比也,保嬰加苓、術治之,切忌澀劑。倘不知誤用,後必不食而作痢,留邪熱在內也。
十二十三日,有形如火燒煙燻者,血不載毒而內攻也。生死看訣,音不清,食不入,破處乾枯,煩亂不寐,死症也。音清能食,睡臥安寧,爬破淋漓,神舒氣爽,生症也。又當分虛實治,唇舌潔淨,溫補兼清解之。唇燥舌苔便秘,單解之。解而苔去,施以平和,則攻補兩盡矣。
當靨時而流水漿不已,為過表故,然亦緣飲水,或霪濕致然者,兩者皆保嬰倍苓、術,加蒼朮燥之。或腐爛而和皮脫去者,倒靨也,保嬰加人參、丁、桂主之。破者復灌,消者復腫,空處復出一層,治功也。俗呼曰翻空痘,逆痘有此,大吉也。
靨後腮紅唇乾,而色帶紫者,肺癰將成也,連翹飲主之,桔梗、知母、百合、麥冬、宜常服無缺。
痘至結靨,未有不作氣息者,帶腥氣者佳,口臭者死。全無氣息,知有餘毒也,須解。額與足遲靨者,獨陰獨陽也,輕。額與足先靨者,反陰背陽也,重。當靨時腹脹氣喘,咽爛不食,或唇白至舌,泄瀉悶亂,昏沉不省,作炕屍臭,目中無神,寒顫咬牙,手足搖動,皆死症也。間有不死,亦幸活而已。
十日而補脾燥濕,是言症之常。危險之症,至此而作膿窠者有之,何不察而概行苦寒也。苦寒滲濕,膿足毒盡之後,復施之灌膿,得無謬乎?痘以日程限,為初學計,活法在胸,何程限可拘?當補者補之,當瀉者瀉之,不泥於書,始足以寄人司命。
保嬰百補湯,九日漿足之後,別無他症,並以此方主之。惟氣虛者,本方加耆、桂。
若有雜症,仍照前方加減。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川芎,當歸,熟地,白芍,山藥,桔梗,蓮肉,大棗
有熱,加芩、連、木通。
白話文:
痘疹到了第十天,毒性就會解除,膿液也會轉為黃色,呈現像蒼蠟的顏色。如果元氣充足,痘疹一定會按照順序結痂。像嘴角等陽氣匯聚的地方先結痂,代表病症正在好轉。身體會逐漸感到輕鬆,腫脹也會消退,眼睛會漸漸從模糊到能睜開,食慾也會恢復到平時的兩倍,排便也會恢復正常,從上到下,逐漸結痂,痂皮厚實且呈現紅色,這樣就代表病情大致痊癒了,如果不是這樣,就還不能說是痊癒了。只有在結痂時突然發熱,不用太過擔心,那是皮膚在蒸發膿液形成痂皮的現象。如果痂皮一下子就全部脫落,代表是體內的毒火在作祟,要趕快想辦法解決。
這種病症一定是因為膿液不夠充足。如果出現聲音沙啞、煩躁、呼吸急促、吃不下東西的情況,就代表死期將至了,否則就會發作毒性然後好轉。
痘疹正在結痂的時候,應該結痂卻沒有結痂,如果不是氣虛,就一定是血熱。氣虛或血熱,可以觀察嘴唇和舌頭的紅潤程度來判斷,有時候是因為季節變化造成的,天氣寒冷時,可以用溫補的藥劑來調理,天氣炎熱時,可以用清涼的藥劑來降火。
如果在結痂時間還沒到,眼睛就睜開了,表示病情嚴重,輕微的痘疹則不在此限。如果過了結痂時間,眼睛還沒有睜開,也表示病情嚴重,通常第十二天是眼睛睜開的時間。當結痂時卻不停的口渴想喝水,表示體內的津液已經耗竭,可以用保嬰百補湯,再加生脈散來治療。如果口渴的很嚴重,卻又不斷的腹瀉,就難以治療了。口渴的時候千萬不能利小便,因為越是利小便,口渴的狀況會更加嚴重,務必謹記。
第九天、第十天,痂皮有的結了一半,有的還沒結,如果出現腹瀉的情況,不用太擔心,那是陽氣正在回升的現象,和灌膿時的情況不同,可以用保嬰百補湯加茯苓、白朮來治療,切記不要使用收澀的藥物。如果不知道而誤用,之後一定會因為吃不下東西而導致痢疾,造成邪熱滯留在體內。
第十二天、第十三天,如果出現像火燒煙燻過的痕跡,代表是血液無法載運毒素而向內攻擊。判斷生死,要看病人的情況,如果聲音不清,吃不下東西,痘疹破裂的地方乾燥枯萎,煩躁不安難以入睡,就是死症。如果聲音清亮,能吃下東西,能安穩睡覺,痘疹破裂處有膿液滲出,精神舒爽,就是生症。此外,也要分辨虛實來治療,如果嘴唇和舌頭乾淨,可以用溫補兼清熱解毒的藥方。如果嘴唇乾燥,舌苔厚膩,且有便秘的情況,則單獨用清熱解毒的藥方。清熱解毒後,如果舌苔退去,就可以用平和的藥方,這樣就攻補兼顧了。
結痂時膿液不斷流出,是因為發汗過多所致,但也可能是因為喝水過多,或是環境過於潮濕造成的,這兩種情況都可以用保嬰百補湯加倍的茯苓、白朮,再加蒼朮來燥濕。如果膿液腐爛且連皮脫落,就屬於倒靨,可以用保嬰百補湯加人參、丁香、肉桂來治療。如果破裂的地方又再次灌膿,消退的地方又再次腫脹,空的地方又再長出一層,表示藥效發揮了作用。俗稱這種情況為翻空痘,逆痘出現這種情況,是大吉之兆。
結痂後,如果臉頰發紅、嘴唇乾燥,而且顏色帶紫,代表肺癰即將形成,可以用連翹飲來治療,桔梗、知母、百合、麥冬,應該長期服用,不能間斷。
痘疹到了結痂的時候,都會有氣息,帶有腥味的表示情況良好,口臭則代表情況危險。完全沒有氣息,表示還有餘毒,必須要清解。額頭和腳底的痘疹比較晚結痂,屬於獨陰獨陽,情況比較輕微。額頭和腳底的痘疹先結痂,屬於反陰背陽,情況比較嚴重。結痂時如果出現腹脹、氣喘、咽喉潰爛、吃不下東西,或是嘴唇發白到舌頭,腹瀉不止、煩躁不安、昏迷不醒,身體發出腐臭味,眼神空洞無光,寒顫咬牙,手腳抖動,都屬於死症。偶爾有不死的情況,也只是僥倖存活而已。
第十天應該補脾燥濕,這是指一般情況。如果出現危險的症狀,到了這時候還是有膿包,為什麼不仔細觀察,而是用苦寒的藥物來治療呢?苦寒藥物只能滲濕,在膿液充足、毒素已解之後,再用來灌膿,難道不會有錯誤嗎?痘疹的病程有時間限制,是為了方便初學者,真正的治療方法應該在心中,何必拘泥於時間限制呢?應該補的時候就補,應該瀉的時候就瀉,不要拘泥於書本,才能夠真正掌握病人的生死。
保嬰百補湯,在第九天膿液充足之後,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就可以用這個藥方來治療。如果身體虛弱,這個藥方可以加黃耆、肉桂。
如果有其他複雜的症狀,還是要依照原來的藥方來加減。
保嬰百補湯的藥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川芎、當歸、熟地、白芍、山藥、桔梗、蓮肉、大棗
有熱,加黃芩、黃連、木通。
有濕,加豬苓、澤瀉、羌活。
不容易結痂的,這個藥方可以加斂膿散來催促。如果還有其他症狀,都按照之前的原則來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