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新書》~ 卷十二 (2)
卷十二 (2)
1. 痘家應用藥性(雜症附)
稍止莖中作痛,節醫腫毒諸瘡。
連翹(味苦氣平微寒,氣味俱薄陽也)
解毒聖藥,前後皆宜,惟氣虛無毒者不可用,每七分或一二錢。
除心經客熱,降脾胃濕熱,主諸癰毒惡瘡。
大力子(味辛苦氣平)
善解毒,理咽喉,故毒盛煩密,與痘後餘毒,皆宜用。
主喉閉風痰,頭面浮腫。
蟬蛻(味酸甘氣寒)
能發痘毒,但不宜多,多則虛抬空殼,不能灌漿,慎之。用在見點二三日上,一二分止。
留翅足,治痘出不快,或倒陷,去翅足研碎,治目中翳,並小兒驚癇、夜啼。
殭蠶(味辛鹹氣寒)
治痘作癢,亦解毒,許暫用。
主驚風痰壅,昏悶失音,四肢抽制,消瘰癧,拔疔毒,滅疤痕。
穿山甲(味苦氣微寒)
善追毒排膿,引諸藥入臟腑,透肌骨。凡痘頂陷不起,用數分於補劑中,餘毒亦可。
紫草(味苦氣寒)
涼血活血,去血分之毒。凡痘色乾紅,或焦紫發癍,皆宜用,但色轉即止,不可過。
用此必加糯米,亦能發痘。
沈旬仲曰:用此者涼心開竅,使痘發越而易起也,不可過者,恐大便利而真氣泄也。
紅花、茜草,功與此同。紅花尤能行滯,有去瘀生新之妙。
生地(味苦氣寒,陰中之陽)
涼血聖藥。凡痘色紅甚焦紫,或發癍,吐血衄血,皆可用,無則去之。
涼心火之血熱,瀉脾土之濕熱,止鼻中之衄熱,除五心之煩熱。
犀角(味苦酸鹹氣寒)
與生地同功,須用酒磨,每五六分止,多則能損血耗陰,小兒血虛者禁用。
羚羊角(味鹹氣寒)
獨入肝經,理熱毒而散瘀結,實症可用。然其性寒峻,能伐肝木生生之氣,先天虛弱者,切宜缺之,勿為俗醫所惑。
丹皮(味辛苦氣寒,陰中微陽)
瀉血分中熱,止吐衄,痘色紅豔者宜加紅而不豔者止服。
瀉陰火,主無汗骨蒸。
地骨皮(味苦氣寒,陰也)
瀉氣分中熱,凡見點後,身熱不退,加一二錢於解毒藥中,熱清即止。
解肌熱,主有汗骨蒸。
木通(味辛甘氣平,味薄陽也)
滑石(味甘氣寒,性沉重)
車前子(味甘鹹氣寒)
地膚子(味苦氣寒)
皆能利小便,去膀胱中熱。凡痘熱甚紅紫,舌有黃胎者,並用木通每四五分,車、地每六七分,滑石每二三錢。總六日前用。
木通利九竅血脈關節,出音聲,療耳聾,通鼻塞,散癰腫,結滯不消,殺三蟲,除淋閉。
滑石燥濕行滯,化食毒,逐凝血。
車前子利小便而不走氣,療肝中風熱,沖目赤痛。
地膚子主用多在皮膚,作浴湯甚妙。
大腹皮(味辛氣微溫)
利小便,解熱毒,下一切氣。凡腹脹浮腫,非此不除,惟虛人忌用。
石膏(性寒味甘辛)
胃經本藥,凡火邪盛而唇腫者,宜用一二錢。若腫至黃硬宜多用之,即一二兩不妨,腫消即止,過則傷胃作瀉。
枳殼(味苦酸辛氣微寒,味薄氣厚,浮而升微降,陰中陽也)
白話文:
痘瘡用藥與雜症附錄
能稍微止住陰莖部位的疼痛,可治療腫毒類的瘡瘍。
連翹: 味苦,性平和,稍微偏寒,氣味都比較淡薄,屬於陽性藥材。是解毒的良藥,無論痘瘡初期或後期都適用。但對於體虛且沒有毒邪的人不宜使用。用量每次七分到一、二錢。能清除心經的客熱,降低脾胃的濕熱,主要治療各種癰腫惡瘡。
大力子: 味辛苦,性平和。善於解毒,疏理咽喉,因此對於毒邪旺盛、煩躁不安,以及痘瘡痊癒後遺留的毒素,都適合使用。主要治療喉嚨閉塞、風痰,以及頭面部浮腫。
蟬蛻: 味酸甘,性寒。能幫助痘瘡發出,但不宜多用,多用會使痘瘡空虛,不能飽滿。要在痘瘡剛出現二、三日使用,用量一、二分即可。留下蟬蛻的翅膀和腳,能治療痘瘡出不來或凹陷的情況。去掉翅膀和腳並研磨成粉,能治療眼睛中的翳障,以及小兒驚厥、夜啼等症狀。
殭蠶: 味辛鹹,性寒。治療痘瘡引起的搔癢,也有解毒的功效,可以短時間使用。主要治療驚風痰多、昏迷不醒、失聲、四肢抽搐、消除瘰癧、拔除疔毒、消除疤痕。
穿山甲: 味苦,性微寒。善於追逐毒邪、排出膿液,引導其他藥物進入臟腑,滲透肌膚骨骼。凡是痘瘡頂部凹陷無法隆起時,可將少量(幾分)穿山甲加入補藥中使用,對於痘瘡遺留的毒素也有療效。
紫草: 味苦,性寒。能涼血活血,清除血分的毒素。凡是痘瘡顏色乾燥發紅,或焦紫且有斑疹時,都適合使用,但顏色轉好就要停止用藥,不可過量。使用紫草必須加入糯米,也有幫助痘瘡發出的作用。沈旬仲認為:使用紫草能清涼心臟、開竅,使痘瘡容易發出隆起。不可過量,是擔心導致大便通暢,而使正氣洩漏。紅花、茜草的功效與紫草相同。紅花尤其善於疏通行氣,有去除瘀血、產生新血的功效。
生地: 味苦,性寒,屬於陰中帶陽的藥材。是涼血的良藥。凡是痘瘡顏色過紅、焦紫、或有斑疹,甚至出現吐血、流鼻血等情況,都可使用。沒有則不用。能清涼心臟的火熱血分,瀉脾土的濕熱,止鼻中的出血,消除五心的煩熱。
犀角: 味苦酸鹹,性寒。功效與生地相同,必須用酒研磨服用,每次五、六分即可,過量會損傷血液、耗損陰液,對於小兒血虛者禁用。
羚羊角: 味鹹,性寒。獨入肝經,能疏理熱毒,消散瘀結,實熱症可以使用。然而它的藥性寒冷峻烈,會消耗肝木的生發之氣,先天體質虛弱者,絕對不能使用,不要被庸醫所迷惑。
丹皮: 味辛苦,性寒,屬於陰中帶有微陽的藥材。能瀉血分中的熱邪,止吐血、流鼻血。痘瘡顏色紅豔者適合加用,若顏色紅但不鮮豔,則停止服用。能瀉陰火,主要治療無汗的骨蒸。
地骨皮: 味苦,性寒,屬於陰性藥材。能瀉氣分中的熱邪,凡是痘瘡發出後,身體發熱不退的情況,可將一、二錢的地骨皮加入解毒藥中,熱退即停用。能解除肌肉中的熱邪,主要治療有汗的骨蒸。
木通: 味辛甘,性平和,味道清淡,屬於陽性藥材。
滑石: 味甘,性寒,性質沉重。
車前子: 味甘鹹,性寒。
地膚子: 味苦,性寒。
以上四種藥材都能利尿,清除膀胱中的熱邪。凡是痘瘡發熱嚴重、顏色紅紫、舌苔發黃者,可同時使用。木通用量每次四、五分,車前子、地膚子每次六、七分,滑石每次二、三錢。在痘瘡出現六天前使用。木通能疏通九竅、血脈關節,使聲音清晰,治療耳聾、鼻塞,消散癰腫,消除積滯不消,殺滅三蟲,消除淋閉。滑石能燥濕、疏通行氣,化解食物中的毒素,驅逐凝結的瘀血。車前子能利尿但不損傷氣,治療肝中的風熱,消除眼睛紅腫疼痛。地膚子主要用於皮膚病,用來泡澡效果很好。
大腹皮: 味辛,性微溫。能利尿、解熱毒、下降一切氣。凡是腹部脹滿、浮腫的情況,非此藥不能消除,但體質虛弱者忌用。
石膏: 性寒,味甘辛。是胃經的本藥,凡是火邪旺盛導致嘴唇腫脹者,宜用一、二錢。若腫脹變硬發黃,宜多用,即使一、二兩也不妨礙,腫消即停用,過量則會損傷胃氣導致腹瀉。
枳殼: 味苦酸辛,性微寒,味道清淡但氣味濃烈,有上升也有微降的作用,屬於陰中帶陽的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