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雲鵬

《慈幼新書》~ 卷七 (5)

回本書目錄

卷七 (5)

1.

吐者去甘草,加砂仁。瀉者加車前子。

烏沉湯,驅風助胃。

天麻(一錢),人參,生川烏,廣木香,全蠍,沉香,南星(各五分),炙甘草(二分),生薑(一斤)

參寶定驚丹

人參(三兩),白朮(二兩一錢),茯苓,白芍(各七錢五分),半夏,麥冬,枳殼,甘草,山楂肉,乾薑,柴胡,神麯(各二錢四分),炒黑荊芥,薄荷葉,石菖蒲,檳榔,麥芽(各一錢三分半),廣木香(七分半)

煉蜜為丸,如大元眼核大,每服一丸,白湯下。有痰薑湯下,重症,參湯下,危急者用二丸三丸。

程潛庵曰:此方治驚疳吐瀉,大是神功,其為萬世無窮之利,不啻如東垣先生之補中益氣湯也。

桑蟲丸,治驚時不省人事。

桑蟲(一條,搗爛),麝香,硃砂(各五釐)

丸如綠豆大,薄荷湯下二三丸,大人中症亦效。

蒿蟲丸

硃砂,輕粉(各一錢)

為細末,取青蒿節內蟲同研,丸如麻子大,曬乾瓷罐收貯,一歲一丸,人乳汁調化下。(蒿蟲須七月初旬取,遲則生翅飛去)

劉希岸曰:薛氏有飛龍奪命丹,取蒿蟲入砂、麝同丸,不用輕粉,以薑湯服之。

汪有章曰:此方治急驚痰湧者神效。又法:用癩蝦蟆膽一枚揉汁,和薑汁一匙服,危症立蘇。

程格思曰:白頸蚯蚓三條,刀切二段,取跳得急者,陰陽瓦焙乾為末,用薄荷三分,同金銀首飾煎湯送下,治急驚。跳得慢者,作三段。亦用前法制服,治慢驚。

朱連散

雄黃,硃砂,黃連,乳香(各半分),冰片,麝香(各一釐)

取金眼蝦蟆膽汁調和,塞口內,或痰或糞,略出少許,即蘇。

葉錫侯曰:薛氏云,凡虎狼蛇犬所驚,其氣入心絡,皆令人不能言語,以密陀僧研細如飛面,茶清調服即通。驚邪入心,皆入包絡也,世每誤治。

新安金藥

膽星,天麻(各一兩),天竺黃,山梔仁(各四錢),大黃,甘草,硃砂(各三錢),雄黃,天花粉,當歸,麻黃,硼砂,羌活,川芎,防風(五錢),龍膽草(一兩二錢),麝香(二錢)

蜜丸芡實大,金箔為衣,殭蠶、貝母、鉤藤煎湯下。

此即時下所常用抱龍丸秘方也。不論內傷外感,一見發熱痰嗽,輒日日服之。以為驚可預散,不知發熱多端,退熱亦有多法。設非驚症,引賊入門,纏綿不解,變症蜂作,則又以為藥力尚輕,更服利驚丹、廣東蠟丸、牛黃、紫雪等劑,速其死亡。自有幼科以來,未有斯藥之弊之甚也。

尤可駭者,習俗移人,病家無論何症,醫不以此藥與之,即加嗔怪,竟視為尋常服餌養生之方矣。悲哉悲哉。

汪表聖次子兩歲,偶感風邪,發熱身顫,角弓反張,日服此藥,及羌、防、柴、葛、天麻、膽星、栝蔞、全蠍之品,昏沉欲絕。蓋不知小兒氣血未旺,不耐風寒,才犯之即發痙病,但助其氣血,即風除神爽。一用此等藥治,則風門大開,榮衛無主,舊病未去,新病益增,安望生理?表聖因諸醫推諉,始來延予,與以五味異功散,加柴胡二分,桂枝一分,附子一分,連服二劑而瘥。

白話文:

如果病人嘔吐,要去掉甘草,加入砂仁。如果病人腹瀉,要加入車前子。

烏沉湯,可以驅除風邪,幫助腸胃消化。

藥方組成:天麻(3.75克),人參,生川烏,廣木香,全蠍,沉香,南星(各1.875克),炙甘草(0.75克),生薑(600克)

參寶定驚丹

藥方組成:人參(112.5克),白朮(82.81克),茯苓,白芍(各28.12克),半夏,麥冬,枳殼,甘草,山楂肉,乾薑,柴胡,神麯(各9克),炒黑荊芥,薄荷葉,石菖蒲,檳榔,麥芽(各4.9克),廣木香(2.8克)

將藥材煉蜜製成藥丸,大小像大元眼核(龍眼核)那樣大,每次服用一丸,用白開水送服。如果病人有痰,用薑湯送服。病情嚴重者,用人參湯送服。危急者,可服用二到三丸。

程潛庵說:這個方子治療因驚嚇引起的疳症,伴隨嘔吐腹瀉,效果非常好,對於後世有無窮的益處,不亞於李東垣先生的補中益氣湯。

桑蟲丸,治療因驚嚇而昏迷不省人事的狀況。

藥方組成:桑蟲(一條,搗爛),麝香,朱砂(各0.2克)

將藥材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用薄荷湯送服二到三丸,成年人中症也有效。

蒿蟲丸

藥方組成:朱砂,輕粉(各3.75克)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取青蒿莖節內的蟲子一起研磨,製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曬乾後放入瓷罐中儲存,每次服用一丸,用人乳汁調化送服。(蒿蟲必須在農曆七月初旬採集,否則會長出翅膀飛走)

劉希岸說:薛氏有飛龍奪命丹,是取蒿蟲加入朱砂和麝香一起製成藥丸,不用輕粉,用薑湯送服。

汪有章說:這個方子治療急性驚風痰多湧動的狀況效果很好。還有一個方法:用癩蝦蟆膽一個,擠出汁液,和薑汁一湯匙一起服用,危急的症狀可以立即緩解。

程格思說:取白頸蚯蚓三條,用刀切成兩段,取出跳得快的蚯蚓,用陰陽瓦烘乾後研成末,用薄荷(1.1克),加上金銀首飾煎湯一起送服,治療急性的驚風。取出跳得慢的蚯蚓,切成三段,也用之前的方法製成服用,治療慢性的驚風。

朱連散

藥方組成:雄黃,朱砂,黃連,乳香(各1.875克),冰片,麝香(各0.375克)

取金眼蝦蟆的膽汁調和,塞入病人口中,或者使痰液或糞便排出少許,病人就會甦醒。

葉錫侯說:薛氏認為,凡是被虎狼蛇犬等驚嚇到,邪氣進入心絡,都會使人不能說話。可以用密陀僧研磨成細粉,用茶水調服,就可以疏通氣血。驚邪入心,都進入了包絡(心包),世人常常會誤治。

新安金藥

藥方組成:膽星,天麻(各37.5克),天竺黃,山梔仁(各15克),大黃,甘草,朱砂(各11.25克),雄黃,天花粉,當歸,麻黃,硼砂,羌活,川芎,防風(18.75克),龍膽草(45克),麝香(7.5克)

將藥材用蜂蜜製成芡實大小的藥丸,用金箔包裹,用殭蠶、貝母、鉤藤煎湯送服。

這個方子就是現在常用的抱龍丸的秘方。不管是因為內傷還是外感,只要出現發熱咳嗽的症狀,就會每天服用,以為這樣可以預防驚嚇的發生。卻不知道發熱的原因有很多,退熱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果不是因為驚嚇引起的發熱,就像是引狼入室,使病情纏綿不癒,導致病情反覆,甚至變生其他症狀。然後就認為是藥力不夠,更加服用其他的治療驚嚇的藥物,例如利驚丹、廣東蠟丸、牛黃、紫雪等,加速病人的死亡。自從有了幼科(兒科)以來,沒有哪種藥的危害比這個方子更大。

更可怕的是,習慣會改變人的看法,病家無論得了什麼病,如果醫生不給他們用這個藥,就會責怪醫生,竟然把它當成平常服用的養生藥。真是可悲啊。

汪表聖的次子兩歲,偶然感染風邪,發燒身體顫抖,出現角弓反張(身體向後彎曲的狀態),每天服用這個藥,以及羌活、防風、柴胡、葛根、天麻、膽星、栝蔞、全蠍等藥物,病情昏沉虛弱到了極點。這是因為不知道小兒的氣血還沒有旺盛,不能耐受風寒,一旦感染風寒就會發生痙攣(抽搐)的疾病,只需要幫助他們補充氣血,風邪就會散去,精神就會恢復。如果使用這些藥物來治療,就會使風邪更容易進入體內,榮衛(營衛)失調,舊病還沒好,新病又增加了,怎麼能指望恢復健康?汪表聖因為其他醫生都推諉責任,才來請我(醫生)診治,我給他開了五味異功散,加上柴胡(0.75克),桂枝(0.375克),附子(0.375克),連續服用兩劑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