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雲鵬

《慈幼新書》~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舌者心之竅,脾之脈絡所繫,心脾壅熱上衝,故令舌腫,漸漸脹大,塞滿口中,名曰木舌。宜木通散(見胎熱)服之,烏魚散塗之。又有重舌者,亦心脾蘊熱所致,由血氣俱盛,附舌根而重生一物,形如舌而略短小,以真蒲黃黃柏末敷之,或牙硝亦可。

白話文:

舌頭是心的門戶,也是脾臟的脈絡連接的地方,如果心臟和脾臟鬱熱上衝,就會導致舌頭腫脹,逐漸膨脹,塞滿口中,這就是木舌。應該服用木通散(請參閱胎熱)並塗抹烏魚散。另外還有一種重舌,也是由於心脾蘊熱所致,是由於氣血俱盛,附著在舌根而重新生出一個東西,形狀像舌頭但略短小,可以用真蒲黃和黃柏末敷在上面,也可以用牙硝。

脾臟有熱,令舌絡微緊,時時舒出,名曰弄舌,切勿用寒藥及下之,唯宜瀉黃散,甚有飲水者,脾胃虛,津液少也。

白話文:

脾臟有熱,導致舌苔緊縮,時不時伸出口外,這叫做「弄舌」。治療時務必不要使用寒性藥物及瀉藥,而應服用瀉黃散。如果患者有過度飲水的情形,則表示脾胃虛弱、津液不足。

生時舌下有膜,如石榴子,或口上齶有疱,不能出聲,速用指甲掐破,或葦草割之,血出即活。若血出不止,豬脂調發灰敷之。

白話文:

出生時舌頭下有薄膜,像石榴子一樣,或者嘴上顎部有水皰,不能發聲,應迅速用指甲掐破,或用蘆葦草割破,血出來就會甦醒。如果血不止,可以用豬油拌髮灰來敷。

烏魚

烏魚骨(五錢),蜣螂,蒲黃(各二錢五分),白礬(五分)

雞子黃調塗舌上,咽津無妨。

青液散,治重舌並口瘡。

青黛,朴硝(各一錢),龍腦(一字)

蜜調鵝羽蘸敷。

黃散,治弄舌兼治木舌。

香葉,炒山梔,石膏甘草防風

白話文:

藿香葉:具有芳香化濁、健脾消暑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暑濕感冒、腹痛吐瀉、痢疾等疾病。

炒山梔: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咽喉腫痛、吐血衄血等疾病。

石膏: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咽喉腫痛、吐血衄血等疾病。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咳嗽氣喘等疾病。

防風:具有祛風散寒、解表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風寒溼痹、牙痛耳痛等疾病。

2.

小兒生後,宜勤看口,有口糜者,膀胱移熱於小腸,腸膈不便,上為口糜,導赤合五苓治之。

鵝口者,初生白屑滿舌,如鵝之口,乃胎熱所致,用發纏指上,蘸薄荷自然汁拭之。

白話文:

鵝口者,剛出生的小孩舌頭上滿佈白色的屑狀物,就像鵝的嘴巴一樣,這是胎熱引起的,可以用纏有頭髮的手指,沾上薄荷的天然汁液來擦拭。

如不已,更以粟米煎濃汁拭之,外用煅過黃丹滲患處。

初生一復時,滿口上下牙齒,忽變白色,恍如齒牙,名曰馬牙驚,不治。若因將養過溫,積熱熏蒸於上,發為口瘡,宜炒焦乾姜,同黃連為末敷之,以木通散(見胎熱)與乳母服。如不愈,更以礬湯浸腳,上半日,以蜜炙黃柏、炒殭蠶末敷之立效。如只口角爛瘡,發灰以豬脂調敷即愈。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一個多月時,滿嘴上下牙齒突然變白,彷彿是馬牙,稱為「馬牙驚」,無法治癒。如果因為過度保暖,積熱上蒸,發出口腔潰瘍,應該將乾薑炒焦,與黃連一起研磨成粉末敷在潰瘍處,並給哺乳的母親服用木通散(參閱「胎熱」條)。如果沒有好轉,可以用明礬水浸泡腳,半個小時後,用蜂蜜炙過的黃柏和炒過的殭蠶研成的粉末敷在潰瘍處,就會立刻見效。如果只是嘴角潰爛,發出灰色,用豬油塗抹就可以治癒。

導赤散

生地,木通,赤茯,麥冬,甘草,燈心

五芩散

豬苓,赤茯,赤芍白朮肉桂

白話文:

豬苓:是一種真菌,常被用於治療尿路感染和水腫。

赤茯:又名茯苓,是一種真菌,常被用於治療尿路感染和水腫。

赤芍:又名芍藥,是一種草本植物,常被用於治療疼痛和炎症。

白朮:又名蒼朮,是一種草本植物,常被用於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和水腫。

肉桂:是一種樹木的樹皮,常被用於治療疼痛、炎症和消化系統疾病。

口糜散,口瘡糜爛神效。

黃柏,黃連(各一兩),雄黃沒藥(各二錢),片腦(五分)

白話文:

黃柏、黃連各一兩,雄黃和沒藥各二錢,冰片五分。

為末乾摻瘡上。

3.

小兒腎氣實,其熱上衝於耳,使津液壅滯,化為稠膿,或為清汁,亦有沐浴水入耳中,血氣凝滯,漸生疳臭,久乃成聾。湯氏有五耳之名,其本則一,宜龍骨散吹之,外服化毒退熱之劑。

白話文:

兒童腎氣旺盛,其熱氣上沖到耳朵,使體液滯留,轉化為稠厚的膿液或清澈的汁液。也有可能是洗澡水進入耳朵,血氣凝滯,逐漸產生腐敗的臭味,最終導致失聰。湯氏將此歸類為五種耳疾,但其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可以外敷龍骨散以吹入耳中,並服用化解毒素和退燒的藥物。

膽氣不舒,風邪乘襲,少火被郁,兩耳腫痛,內流清水,久則變為膿血,身發寒熱,耳內如沸湯之響,此風火燥干膽汁之候,治宜舒膽湯

白話文:

膽氣不運行順暢,受風寒邪氣侵襲,少陽膽火鬱積,導致兩耳腫脹疼痛,並有清澈的液體流出,時間久了會變成膿血,身體發冷發熱,耳內像沸騰的湯水一樣響,這是風火燥邪耗傷膽汁的徵兆,治療宜使用舒膽湯。

耳中干耵,無膿無水,痛如針刺,久則焚槁成聾矣,速宜平火湯重劑服之,或以柴胡聰耳湯消息調之。

白話文:

耳朵裡面有耳垢,沒有膿水,但是痛得像針扎一樣,時間久了就會燒焦乾枯而導致失聰。應該儘快服用大劑量的平火湯,或者用柴胡聰耳湯來緩解症狀。

龍骨

龍骨(研),明礬(煅,各三錢),黃丹(煅,二錢),胭脂(一錢),麝香(少許,同為末)

白話文:

龍骨(研磨成粉),明礬(煅燒後研磨成粉,各約三錢),黃丹(煅燒後研磨成粉,約二錢),胭脂(研磨成粉,約一錢),麝香(少許,一起研磨成末粉)

先捻去膿汁,次用鵝管吹入。

吳遇齋曰:瘡在耳外,用雄黃一錢,紅棗一枚去核,包黃在內,火煨存性,取黃研細,搽上即愈。瘡在耳內,用魚首石煉存性,碾細,加朱、麝各少許同碾,吹入自愈。

白話文:

吳遇齋說:瘡在外耳,用雄黃一錢,紅棗一枚去除核,將雄黃包在紅棗內,用火煨存性,取出雄黃研磨成細粉末,擦在患處即可痊癒。瘡在內耳,使用魚首石煉成存性,研磨成細粉末,加入硃砂和麝香少許,一起研磨,吹入患處就能自愈。

方鹿村曰:耳後膿瘡,用柿餅蒂七八個,燒灰,將熄時,以碗覆之,冷定為末,入輕粉一錢,香油調塗即愈。

白話文:

方鹿村說:耳朵後面長了膿瘡,可以用七到八個柿子蒂燒成灰燼,在快要熄滅的時候,用碗蓋住,等冷卻後搗成粉末,加入一錢輕粉,用香油調和塗抹,就能治癒。

舒膽湯

當歸白芍,元參,花粉,炒山梔,柴胡石菖蒲

白話文:

  • 當歸:

  • 一種草藥,常被用於調理月經不順、經痛、血虛等症狀。

  • 白芍:

    • 一種草藥,具有舒緩、鎮靜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肝鬱、月經不順等症狀。
  • 元參:

    • 一種草藥,常被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咯痰等症狀。
  • 花粉:

    • 一種植物的花粉,常被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症狀。
  • 炒山梔:

    • 一種草藥,常被用於治療黃疸、肝炎、小便發黃等症狀。
  • 柴胡:

    • 一種草藥,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肌肉疼痛等症狀。
  • 石菖蒲:

    • 一種草藥,常被用於治療頭暈、頭痛、健忘等症狀。

平火湯

熟地,生地,麥冬,玄參,菖蒲

柴胡聰耳湯

柴胡(三錢),連翹(四錢),當歸,甘草人參(各一錢),虻蟲(三個,去翅足),水蛭(五分),麝香(少許,三件另研),生薑(一片)

白話文:

柴胡 (15 公克)

連翹 (20 公克)

當歸 ( 5 公克)

甘草 ( 5 公克)

人參 ( 5 公克)

虻蟲 ( 3 隻,去除翅膀和腳)

水蛭 ( 2.5 公克)

麝香 (少許,另外研磨)

生薑 ( 1 片)

各藥煎好,去渣入三末,再煎一二沸,食少遠,熱服。

程慶其曰:有蟲入耳中,痛不可忍,極似干耵症,用生薑擦貓鼻,取尿滴耳中即出。

仇芑軒曰:有耵燥暴聾者,用全蠍去毒為末,酒調滴耳中,聞水聲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