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新書》~ 卷十一 (8)
卷十一 (8)
1. 瘡疽雜症
又方
木鱉子,蛇床子,大楓子,輕粉,雄黃,水銀,花椒
油核桃同研,桕油調敷。
葭陸曰:渾身瘡疥,經年不瘥,以槐樹頭煎濃湯洗浴,松香一味,研細敷之極佳。
膿窠瘡方
防風(五錢),苦參,大楓子肉(各三錢五分)
真香油二酒杯,雞子黃二枚和勻,將藥入油內,微火熬枯,如敗絮樣,用絹濾去渣,再以樟腦一錢五分,檳榔、雄黃各五分,川椒三分,同為末,入油和勻,另用防風、荊芥、苦參、蒼朮、蔥椒,煎水洗敷。
吳鏡秋曰:豆腐一塊,中挖小穴,納入硫黃,水煮以腐色黃透為度,外用雄檳榔一枚,同為末,點之立愈。
汪嶠林曰:紅棗去核,蔥白去須葉,搗爛煎湯,乘熱熏之,少冷即洗,洗久即不痛,痛止則掏去皮,洗去膿,一日即結蓋而愈。未愈以硫黃、檳榔末點之。
肥瘡黃水瘡方
苦參(一兩),黃柏,黃丹(各五錢),枯礬(四錢),花椒(三錢)
為末,瘡濕則干敷,瘡干則麻油調敷。
坐板瘡方
蘿蔔子種(三錢),輕粉(一錢),冰片(半分),杏仁(四十九粒)
為末,擦瘡口上,一日即愈。
癬瘡方
硫黃,明礬,川花椒
等分碾細,用牛舌草根搗爛和勻,麻布包成糰子,先以穿山甲刮破瘡皮,徐以藥團磨擦,日三五次。
又方
生半夏,膽礬
等分碾細,生薑蘸而擦之,輕者即愈,重者必用前方。
吳彤有曰:渾身風癬者,皂角煎湯,日洗三四次,半月全愈。
耳凍瘡方
白蘞(一兩),黃柏(炒黑,五錢)
凍瘡方
黃犬糞(露天久者變成白色,煅用),陳石灰
等分為末,麻油調敷。
陳遠公曰:凍未成瘡,荊芥湯洗之妙。已成瘡,鮮山藥搗汁塗之,或鮮橘皮烘熱熨之亦妙。
頭上肥瘡方
黃丹,黃柏,松香(各五錢)
豬油四兩,同搗爛,紙裹成條,點燒滴取熱油,擦瘡上即愈。如癢甚以飛礬少許糝之。
張特英曰:此方治膿窠亦妙。
又方
豬骨髓(一兩),輕粉(二錢)
又方
雄黃末,水銀,雄豬油(各二錢)
先將油一半,入雄黃研為膏,入水銀又研,次將油一半,在瓷瓢內煎滾,傾入同研,令水銀死,以湯洗去瘡殼,於赤肉上薄薄搽之,次日如湯泡樣,又次日即結痂而愈。痂落皮赤,生薑擦之,則發易生。
特英曰:頭癬終年不愈,敷此極佳。
振庵曰,有癩痢者,刮碎洗淨,用木棗口中嚼碎敷上,青布包之,二日後揭換,三次即愈。
室女陰戶外瘡方
黃柏,兒茶,白薇(炒),鉛粉(炒),蚯蚓(炒),乳香,樟腦(各三錢),輕粉,冰片(各五分),麝香(三分)
為末,醋調敷。
又煎方
當歸,白芍,茯苓,炒梔,柴胡,楝樹根
有癢痛者,服此一二劑。
有痰,加白芥子。
有火,加黃芩。
有寒,加肉桂。
白話文:
瘡疽雜症
另一種藥方:
用木鱉子、蛇床子、大楓子、輕粉、雄黃、水銀、花椒,與油核桃一起研磨成粉,再用桕油調和後塗抹在患處。
葭陸說:全身長瘡疥,多年不好的,用槐樹枝頭煎煮濃湯洗澡,然後單用松香研磨成細粉敷在患處,效果非常好。
膿皰瘡藥方:
用防風(五錢)、苦參、大楓子肉(各三錢五分),加入真香油兩小酒杯,以及兩個雞蛋黃攪拌均勻,把藥材放入油中,用小火熬煮至枯,像敗絮一樣時,用絹布濾去藥渣。再加入樟腦一錢五分、檳榔、雄黃各五分、川椒三分,一起研磨成粉末,放入油中攪拌均勻。另外用防風、荊芥、苦參、蒼朮、蔥椒煎煮水來清洗患處並敷上。
吳鏡秋說:取一塊豆腐,在中間挖一個小洞,放入硫磺,用水煮到豆腐顏色完全變黃,然後將一枚雄檳榔磨成粉,點在患處,立刻就好。
汪嶠林說:紅棗去核,蔥白去掉鬚葉,搗爛煎煮成湯,趁熱熏蒸患處,稍涼後用來清洗,洗久一點就不會痛了,等不痛了就把瘡皮挑去,洗淨膿液,一天就會結痂痊癒。如果還沒好,就用硫磺和檳榔粉末點在患處。
肥瘡、黃水瘡藥方:
用苦參(一兩)、黃柏、黃丹(各五錢)、枯礬(四錢)、花椒(三錢),研磨成粉。如果瘡是濕的就直接乾敷,如果瘡是乾的就用麻油調和後敷上。
坐板瘡藥方:
用蘿蔔子種(三錢)、輕粉(一錢)、冰片(半分)、杏仁(四十九粒),研磨成粉,擦在瘡口上,一天就會好。
癬瘡藥方:
用硫磺、明礬、川花椒,等份研磨成細粉,再用牛舌草根搗爛混合均勻,用麻布包成團,先用穿山甲刮破瘡皮,然後用藥團擦拭,每天擦三到五次。
另一種藥方:
用生半夏、膽礬,等份研磨成細粉,用生薑蘸著擦拭,輕微的很快就好,嚴重的必須用前面的藥方。
吳彤有說:全身長風癬的人,用皂角煎水,每天洗三到四次,半個月就能完全痊癒。
耳朵凍瘡藥方:
用白蘞(一兩)、黃柏(炒黑,五錢)。
凍瘡藥方:
用露天很久變成白色的黃狗糞(煅燒後使用)、陳石灰,等份研磨成粉,用麻油調和後敷在患處。
陳遠公說:凍瘡還沒長出來的時候,用荊芥湯洗很有效。已經長出瘡了,用新鮮山藥搗汁塗抹,或者用新鮮橘子皮烘熱後熨燙也很好。
頭上肥瘡藥方:
用黃丹、黃柏、松香(各五錢),加入四兩豬油一起搗爛,用紙包成長條,點燃滴取熱油,擦在瘡上立刻就好。如果癢得很厲害,可以撒上少量飛礬。
張特英說:這個藥方治療膿皰瘡也很好。
另一種藥方:
用豬骨髓(一兩)、輕粉(二錢)。
另一種藥方:
用雄黃粉末、水銀、雄豬油(各二錢)。先用一半豬油,加入雄黃研磨成膏,再加入水銀研磨,然後將另一半豬油在瓷瓢內燒熱,倒入一起研磨,使水銀變成死汞。用熱水洗去瘡上的結痂,薄薄地塗在紅肉上。第二天會像被熱水燙過一樣,第三天就會結痂痊癒。痂脫落後皮膚會發紅,用生薑擦拭,頭髮就會容易長出來。
特英說:頭癬多年不好,敷這個藥效果非常好。
振庵說:有癩痢的人,把癩痢刮碎洗淨,用木棗在口中嚼碎敷在患處,用青布包住,兩天後打開更換,三次就會好。
少女陰戶外瘡藥方:
用黃柏、兒茶、白薇(炒)、鉛粉(炒)、蚯蚓(炒)、乳香、樟腦(各三錢)、輕粉、冰片(各五分)、麝香(三分),研磨成粉,用醋調和後敷在患處。
另一種煎煮藥方:
用當歸、白芍、茯苓、炒梔子、柴胡、楝樹根煎煮服用。
如果覺得癢痛,服用一到兩劑。
有痰,加入白芥子。
有火氣,加入黃芩。
有寒氣,加入肉桂。